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第1张

2019年4月1日,邻国日本将公布新的年号,这个在历史文化上与我国息息相关的国家,过去从“大化”到“平成”,有出处可考的247个年号,全部引用自我国的古典著作,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东亚地区深厚的文化影响力。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平成之后的年号是什么。

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出自我国经典吗

201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年号为“令和”,将从2019年5月1日起正式使用。现在的“平成”年号(1989年1月8日启用)将于4月30日停止使用。

新年号“令和”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的年号,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出自《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序》:“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

自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多数是《四书五经》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献。比如“昭和”出自《尚书》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成”出自《史记》的“内平外成”和《书经》的“地平天成”。因为此前负责选择年号的专家多由通晓中国古典文化的学者担任。

日本过去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

日本年号选定过程中非常重视汉字的出典。在日本从“大化”到“平成”的247个年号中,能够确认到出处的年号全部引用自中国的古典著作,共出自77部中国古代文献,这些文献半数以上是唐代之前的作品。

其中,有36个年号出自《尚书》,27个出自《易经》,25个出自《文选》,24个出自《后汉书》,21个出自《汉书》,出自《晋书》和《旧唐书》的年号各有16个之多。

比如,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就出自《易经·说卦传》中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而日本现用的“平成”年号,典出《史记》和《尚书》,一为《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二为《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是取其“内外、天地能够和平”的意思。

截至目前的“平成”,日本从7世纪“大化”年号以来总计使用过247个年号,而这些年号中使用的汉字只有72个。

在这72个汉字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永”字,共使用过29次;其次是“天”和“元”,各使用过27次;接下来是“治”,21次;第五位是“应”,20次。而由这前5位汉字组成的年号共计115个,占全部年号的约466%。排名第6-10位的汉字是“正、文、和、长、安”。

包括排名前十汉字的年号共有176个,占全部的713%。而仅由前十名汉字组成的年号就有41个,其中包括“天应”、“文永”和“元治”等。

根据记载,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的传统最早源于汉朝。日本年号的使用借鉴自古代中国,其最早的年号出现在7世纪。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宫廷政变,中大兄皇子领导的改新派在政变成功后,拥立孝德天皇(日本第36代天皇)掌权。孝德天皇效仿中国的年号传统,以“大化”作为年号,开启了日本年号的历史。

“大化”两字来自中国《易经》中的“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阴阳相动,万物资胜。”还有《宋书》卷二十中的“神武鹰扬,大化咸熙。廓开皇衢,用成帝基”(日本神话传说中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的“神武”两字也出自此章)。此后几十年,日本断断续续出现了一些年号,直到701年,即文武天皇5年,以年号“大宝”为起点,年号才作为日本一个固定的纪元方式延续到今天。

在日本历史上的两百多个年号中,有些年号跟中国古代王朝的年号一样。比如日本第56代清和天皇(在位858年-876年)的年号为“贞观”,与中国唐朝唐太宗的年号不约而同。再如第96代后醍醐天皇(在位1318年-1336年)在1334年将年号改为“建武”,这正是中国东汉王朝光武帝的年号。

日本的年号每个字都取自中国古籍。比如明治时代的“明治”两字取自《易经》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明治时代之前,日本对于年号变更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范,虽然一般情况下,新天皇即位才改变年号,但也出现过因其他原因而改变年号的情况。比如明治天皇之前的考明天皇,从1848年2月到明治天皇即位之前的1865年,在位17年,自己就换了6个年号,依次是:嘉永、安政、万延、文久、元治、庆応。考明天皇频繁改元的原因大致有几种:遇到喜庆吉祥之事以示庆祝;遇到地震、瘟疫等天灾,改年号以求转运;受中国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并参照《易经》中“辛酉为革命,甲子为革令”一说,遇到甲子、辛酉岁次时就改元,以祈求国泰民安。

直到明治维新时期,在“明治”这个年号公布的同时,日本政府才颁布了“一世一元制”,规定此后只有新天皇登基时才能变更年号。

日本目前的年号“平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以及《尚书》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取其“内外、天地都能够平和、成功”之意。“平成”这个目前的年号,在近代考明天皇庆応改元时,也是一个年号候选方案,不过最终没有被采用。

年号正式公布前“见光即死”

日本年号的每一个字的选择都非常考究,极其慎重。根据日本1979年颁布的《元号法》,如果天皇退位,年号也必须改变。按照日本政府规定的年号选定程序,日本首相需要钦点数名精通中国史、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等领域的学者,让他们提出两到五个新年号作为候选方案。新年号只能两个汉字,每个字必须易读,且在历史上的年号中没有使用过。备选方案在经过参众两院的商量,最后由内阁会议决定“胜出”方案。2016年8月,明仁天皇萌生退位意愿之后,日本政府就已开始着手委托有识之士进行年号选定工作。

在日本,年号事关重大,有着祈祷国泰民安的象征意义。由于提出年号方案的学者,都是文史哲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大多数年过古稀,如果在新年号公布之前不幸去世,其提出的方案也将不会被使用,需要由内阁会议重新决定。

日本内阁还很重视新年号公布前的神秘性和权威性。1926年圣诞节,大正时代结束。日本政府一开始确定的新年号是“光文”,而不是“昭和”。因为日本政界和学者大多认为即将到来的新天皇时代应该以“文”治国,以“文”服人,日本必须文化立国并将“文”发扬光大,于是将“光文”作为新年号的首选。

“光文”两字出自中国唐朝诗人皇甫威《回文锦赋》中的“於是披阅风前,光文灿然。百花互进,五色相宣。”然而,就在大正天皇逝世几个小时之后,东京《每日新闻》等报纸就抢先把从内部人士获悉的新年号“光文”公布出来。这件事让日本皇室大吃一惊,也让内阁议员颜面扫尽,只能对外宣布新年号“光文”为假新闻,并在随后紧急将新年号令定为“昭和”。

“昭和”两字来自《诗经·大雅·文王篇》中的“周离旧邦,其命维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不知道年号在历史中究竟产生了多少作用,曾经立志“光文”以文服人的日本政府,在改名“昭和”以协和万邦之后,也走上了以“大东亚共荣圈”为口号的对外扩张道路。“昭和”这个年号从1925年到1989年,一共存在了64年,是日本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也在日本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由于年号在日本社会中被普遍使用,所以提前公布新年号可以减少对公共机构和民营企业造成的影响。比如,日本目前的驾照有效期仍使用“平成”进行标记,在更新驾照时可能因为更改年号而造成麻烦。另外,如果年号公布太晚,处于制造过程的日历厂家将产生巨大的回收成本。因而,在新年号公布之前,一般情况下,日历厂家、司机和IT人士对新年号的发布时间最为关注。按照日本惯例,日历生产厂家都是提前两年开始设计、制作新日历,而且一般都在11月份进行。随后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推广、收集预订者数据。因而,2019年元旦明仁天皇将退位,到时将沿用新年号。如果今年新年号迟迟不公布,日历厂商就难免十分着急。如果公布的时间太晚,就会影响日历制作到销售的流程。在昭和年代末期,由于裕仁天皇的身体不稳定,新年号长时间无法发布,就发生过日历制作被迫停止和紧急启动的情况。

与之前天皇逝世不同,本次明仁天皇是生前退位,所以会提前确定新天皇即位时间。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将皇太子继位时间定在2018年12月。根据日本媒体的预测,日本政府将在德仁皇太子即位前半年至数个月前公布新年号,即2018年6月左右,以确保日历等出版物和使用年号系统的机构单位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年号更改引发的问题,从而避免影响国民生活。

日本年轻人的想法

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选定取代“昭和”的新年号时,日本政府委托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洋史专家山本达郎和中国哲学专家宇野精一、九州大学名誉教授、中国文学专家目加田诚、著名阴阳学者(古代称为阴阳师)安冈正笃等人进行选定。最后提出了“平成”、“修文”和“正化”三个方案。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逝世当天,日本政府在之前召开的一系列“有识之士会议”以及听取了众参两院正副议长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内阁会议将山本达郎的方案“平成”确定为新年号。

实际上,不单是日本的年号,“天皇”的称呼也深受中国的影响。根据史学家的研究,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受到唐朝皇帝唐高宗的影响。公元674年,唐高宗给自己和武氏皇后改变了称号,皇帝改成天皇,皇后改成天后。《资治通鉴》解释了唐高宗换称号的缘由:“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因此有不少人认为日本的“天皇”称号因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天皇”、“天后”的影响而产生。也有一些史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早在隋朝隋炀帝时期,公元607年、608年,日本使者小野妹子呈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就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东天皇敬西皇帝”的说法,这是日本君主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天皇”自居,也是有关日本国号起源和统治者自称天皇的最早文字记载(《隋书·倭国传》)。但中国历史上一直称日本天皇为倭国王,直到清朝末期同治年间才跟着称之为“天皇”,不过直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之后,日本天皇的称号才广为人知。

年号在日本具有某种时代划分的功能。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继承皇位,时任内阁官房长官小渊惠三宣布将年号“昭和”变更为“平成”,日本也从昭和时代进入了平成时代。

日本每个年代都有一些不同领域公认的代表性人物。比如在日本歌坛,滨崎步、宇多田光、仓木麻衣就被称为“平成三大歌姬”。看过动漫《名侦探柯南》的动漫迷也知道,工藤新一被称为“平成时代的福尔摩斯”。

在国内网络上关于日本近代几个时代的评论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明治养神,大正养士,昭和养鬼,平成养猪。”虽然这样的概括过于笼统且有失偏颇,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日本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明治时代(1868年-1911年)具有改革和前瞻精神的人士让日本走上了国家近代化的道路;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让民主主义思潮席卷日本各个领域;昭和时代(1926年-1989年)前半段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后半段走上“经济主义”道路实现了战后经济腾飞;平成时代(1989年- )大体上是日本经济逐渐衰落的时代,经济萎靡带来各种问题,宽松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被称为“平成废宅”的年轻人,都让平成时代被视为日本近代之后相对平庸的时代。

“如果时代有颜色的话,你觉得昭和和平成分别是什么颜色呢?”这是不少日本论坛上出现过的问题。有人说昭和时代大家都还用黑白电视机,所以昭和是黑色的;有人说昭和时代日本国民都奋发向上,就像太阳橙色的光芒,昭和应该是橙色的。不过,对于平成时代的颜色,很多日本年轻人都认为是一种灰暗的色调。

为了改变平成年代灰暗的形象,在最近日本网络上,不少日本年轻人积极地给出了自己所期望的新年号。以下是一些得票最多的“新年号”。

安淑:理由是,感觉平成时代是一个无情事件多发的时代,地震、洪水这样的天灾很多。所以,希望下一个时代,不愉快的事情能够少一些,大的天灾不要那么多。好期待一个安心、美丽的世界。

中央:理由是,让日本站立在世界中央!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大学的名字(日本有一所中央大学),但是“中央”听起来真的很好!

和光:理由是,和平的“和”跟“光”组成的年号。让人能憧憬光明的未来。和平之光的意义,让人感觉非常积极。每次听到“昭和年代出生”这样的话,就感觉是旧时代的人,有代沟,有时候会想自己是不是不知不觉就跟他们有了同样的思维,想到这个就伤心。还是希望平成时代能够继续。

共立:理由是,希望大家能够一起站立起来,共同奋斗!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越来越孤独,跟以前比起来,跟周围的人的联系越来越少。但是,试想如果能这样改年号的话,那“共立”就真的太棒了!

辉光:物体不能漂浮起来,但能发光的话,也会令人欣喜。随着时光流逝,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就是新年号的时候了。到时会期待日本运动员获得奖牌,也会好奇那时候日本还能不能继续发展?各种意义上的辉煌都越来越多的话,那真的太奇妙了。最近负面的新闻、让人不安的东西很多,很希望日本能有个光明、进步的未来。

从公元701年日本政府正式确立年号制度之后的“大宝”开始,到今天的“平成”,日本沿用年号这一传统,共持续了超过1300年。在清朝覆灭后,日本也成为亚洲唯一仍使用年号的国家。算上“大化”之后断断续续的一些年号,日本历史上一共使用过247个年号。

虽然2018年日本公布的新年号是什么对我们可能没有任何影响,不过了解日本年号的来龙去脉之后,到时留意一下新年号出自哪一本中国古籍,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日本最早的诗是宗教经典《古事记》(正确)

《古事记》是稗田阿礼口述,天武天皇审定,太安万侣编写的日本神话传说兼历史的日本文学作品,于和铜五年(公元712年)1月28日编纂完成。讲述了日本建国的神话传说,以及神武天皇到推古天皇的历代天皇历史。

书中正文主要采用以汉字书写的古汉语,而诗歌是使用汉字作为日口语的标音,于语序上虽以汉语的主谓宾语法为主,但日语的语法结构也时而出现,体现了日本早期变体汉文的一些特征。

《古事记》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典籍,是现存最早的日本文学著作之一。其强调了天皇“天授神命”的神圣性与正统性,并且保留了大量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及古代日本丰富的文辞,对后世日本史学、宗教、生活等领域均有影响。

日本的另一本经典古籍:

一般认为《万叶集》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约在8世纪后半叶由大伴家持(公元717-785)完成。其后又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

《万叶集》被推崇为日本民族诗歌的源头。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所收诗歌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长短和歌,成书年代和编者,历来众说纷纭,但多数为奈良年间(公元710-784)的作品。

日本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随着日本天皇5月1日的退位,“平成”这个年号也完成了自己31年的使命,随着明仁天皇一起成为了历史。

要知道现在汉文化圈中唯一还使用年号的国家就是日本,年号制度的起源国中国也在清朝灭亡后废止了两千多年来的年号制度。

“令和”作为日本自公元645年以来使用的第248个年号,这次却和之前的年号大不一样,因为这是日本头一回使用和中国典故无关的年号。

按照惯例,日本年号一定是取自中国典故,原因呢很简单,就是年号制度是日本在唐朝时期向中国学来的制度,据统计日本的年号大约都出自中国106部传统文化典籍中。其中年号出处最多的就是《尚书》,达到了37次,其次是《周易》,达到了27次,再其次是《诗经》,达到了15次。

由于中国长期领先于日本,向日本输出大量先进的文化,甚至很多时候,日本的年号都是直接照抄中国的年号。

最明显的是唐代,当时日本非常积极的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包括像是年号也都直接拿来就用,比如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日本清和天皇也就直接把年号定为了“贞观”,唐德宗的年号是“贞元”,日本圆融天皇也就直接把年号定为了“贞元”。

日本天皇退位

有些读者可能会问了,日本这一千多年来也用汉字,难道就没有诞生自己的典故的年号吗?

还真没有,原因很简单,日本最古老的传统和歌集《万叶集》中虽然有各种日本传统典故,但是日本的年号必须为两个有实际意义的汉字,《万叶集》里面的汉字只是表示日语发音的片假名,不满足两个汉字必须有实际意义的要求。

其他的日本古籍中的典故则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中国。比如日本二战中用的年号“昭和”就来自《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退位的明仁天皇用的年号“平成”则是出自《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

一直用中国典故来作为日本的年号对于日本国民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一直以来年号“去中国化”成为了日本政府的大难题。

日本天皇访华时特别提出要去西安碑林看看自己的年号出处

最终在年号的选择中,“令和”作为两个出自日本古籍中的汉字,当选成为了日本新的年号,这也是1374年以来,第一次日本年号没有出自中国典籍。

按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解释,“令和”代表了希望,蕴含了在人们美丽心灵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诞生并成长的意思。

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也有日本记者提问道:日本年号第一次没有出自中国典籍,中方如何看待这次变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也很干脆:这属于日本内政,我们不做评论。

日本天皇访华

那这次日本年号真的就完全出自日本典籍而和中国无关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次的年号“令和”出自前面所说的日本古籍《万叶集》,虽然《万叶集》源自日本传统文化,但是却无法抹去中国文化对其的影响,在诗歌的题材、形式以及表现方法上都借鉴了中国的诗歌。

更为关键的是,在《万叶集》成书的时候,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用汉字来作为注音符号记录下来。由此可见,如果日本年号推根溯源的话,其还是来源于中国文化。

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

“消失7年的刀郎,今天突然回来了!”

没有微博热搜、没有线下宣传。也没有举办新歌发布会。10月20日,已消失公众七年多的川籍歌星刀郎,突然悄悄向全国发布了自己花七年时间精心制作的新专辑《弹词话本》。

2005年5月,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恩湖在新疆乌鲁木齐独家拍摄的刀郎照片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刀郎这七年一直在江苏苏州创作新歌。刀郎共创作了10首新歌。主要有《画船记》、《豆蔻盒子》、《还魂伞》、《珍珠塔》、《西米巷》、《梨花落》、《鸳鸯枕》、《志贞》、《对岸阿姐》、《瓜洲渡》。

有别于爆红时期作品的浓郁新疆色彩,七年磨一剑的刀郎,在新专辑里,选择把视角落在苏州。

这七年中,刀郎在苏州认真创作。受话本和戏曲的影响,刀郎对江南水乡的浪漫风韵有着难解的情结。在苏州,从江南文化汲取新的艺术营养,足以满足他对江南的所有想象。

资料

刀郎身边工作人员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刀郎在江苏的几年时间里,从事音乐创作。他上午看书、下午弹琴,兴致一起,就骑着电瓶车在苏州的巷弄中穿行,去听书、淘古籍,活成一个旧时光里的人。

在江南的苏州环境生活里,灵感自然而然地迸发。《弹词话本》这张专辑,作词、作曲、编曲、制作,均由刀郎负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