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姓讲文言还是说白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古代百姓讲文言还是说白话?,第1张

白话的问题要追溯到汉语的发展史,我是学中文的,这个问题可以给你讲一讲

汉语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先秦文学的书面语与其时代的口语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论语虽在我们现在看来很难理解,但在那个时候却是口语,因为这本身就是一本语录,不可能用太多书面语,而实际上当时书面语和口语并没有真正分开,人们还没有什么书面语的意识

为什么后来出现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分野,关键在于后来人对先秦文章的崇拜,秦汉以后的人们由于这种崇拜纷纷模仿先秦语言,在书面上仿照先秦样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口语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词汇和语法的变化都很多,可熟面上却被人们刻意的保持下来,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当然古人对先秦汉语的模仿并不到家,他们只能摹仿一些固定成语,如未之有也、何如、如之何、何有、……之谓也等等,在一些细微的词汇上却经常露出马脚,而这些就是我们研究各个时代书面汉语不同之处的依据

例如:尚书里的禹贡一篇,表面上说写的是夏禹留下来的文字,但其中的词汇完全是战国时代的语言特点,因此我们断定其为伪作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栋梁,加之古代中国的教育并不普及,因此文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就更喜欢把文章写的生涩难懂,渐渐与当时的口语分离

这种现象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新文化运动时才得以停止

可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白话文学并没有因为古文的生涩难懂而停止下来,从南北朝到明清都有表现,以明清的章回小说为例,最开始的三国演义还比较保守,并没有用白话,而是浅显的文言,水浒传开始就已经用白话文写作了,这些白话文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口语,可谓别具一格

白居易的诗虽然老妪能够看懂,但绝不是平白的白话,否则便不能称作诗,诗歌是需要诗人的艺术加工的,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意象都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白居易的诗歌语言虽然老妪能解,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白话

中国近代的著名诗人黄遵宪讲究我手写我口,讲究形式上的浅显易懂,可以说是白居易第二

关于白话文学请参考胡适的著作《白话文学史》

现在说口语的变迁

其实从上面的论述中您也许已经发现,口语的变化是很难受人为控制的,因此在理论上口语既然是流行于大众之中的语言,就不可能太多的受文人的影响,所以他的变化应该是比较大的,而历朝历代的古文实际上都是由于文人刻意追求和先秦白话相似而产生的,所以韩愈的语言和先秦很相近(虽然我们可以在细微处发现韩愈的漏洞)

口语的变化最大的是语音,我们现在即使能够回到孔子的时代,但孔子和他的弟子讲学时说的话我们肯定一句话也听不懂,因为上古汉语的语音和现在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到唐宋时口语发音和现在的广东话和福建话就很相似了,所以日语发音和广东话总有点契合(当然,日语也在发展)

在词汇上有词义的变化和新词的产生

例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在中古和近古有因为的意思,在上古却没有

在语法上的变化最小,有些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征随着成语保留了下来,比如宾语前置,我们现在说的唯某人马首是瞻,唯某人是问都是这样形成的

下面是我们现代汉语课笔记中的相关内容:

221 现代汉语的概念和定义

(1) 古汉和现汉分期的不同说法:五四、鸦片战争、清末小说。

(2) 现汉的含义:

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

狭义:专指普通话。

(3) 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共同语形成的两个途径:

a 自然形成,非强制性:

上海华和广东话对普通话的影响是非强制性的,是自然形成的。

b 强制形成,人为规范:

在自然形成的基础上推广、规范。

(4) 共同语的表现形式:

a 书面语b 口语

二者形成的速度、过程不同,普通话有书面语和口语,且有各自不同的形成过程。

222 现汉白话文的形成

白话文也是现汉中的书面语。

(1) 远古的白话文:

甲骨卜辞证明3000多年前与现在相似。

秦汉出现跨地域语言——雅言,即当时洛阳一带的语言,就是夏言。

书面语反映口语情况不一。《诗经》中的“风”忠实记录口语,具有民间口语色彩。《论语》记录孔子口语,反映当时的口语,而实际上先秦的人们也确实就是这么说,记录的一定是口语。

(2) 文白分离过程中的白话文:

汉魏以后,口语发生变化,当时的文人有意模仿先秦表达,形成与口语相去甚远的文言,文言的形成使汉语书面脱离了口语,文言在几千年间也一直占据了书面语的统治地位。

与文言书面语相对的是白话文书面语。南朝《世说新语》,遗留下来很多当时口语的痕迹,有很多口语的词汇、句子。六朝译佛经,在传播佛教教义的过程中需要向老百姓讲白话。唐五代后出现“变文”,属于一种说唱文学。古代佛教禅宗著作,在寺庙中讲经用,宣传佛教故事等,写的人文化水平不高,白话文痕迹很重,如《禅宗语录》、《祖堂集》等保留了很多的口语记载。宋朝朱子理学,讲学风盛行,《朱熹语录》极近口语。宋末元初,白话文成风,南宋末的话本(评书剧本)大部分通篇白话,而杂居散曲中保留很多口语。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也不是文言,而是古白话,虽然颇具地方色彩,但都用北方话写,以北方口语作书面语的趋势产生,共同语书面语日趋完善,白话基本成型。

(3) 近代的“白话文运动”:

五四时期,陈独秀《新青年》发出口号: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最早刊登白话文《狂人日记》《伤逝》等,是为“白话文运动”。

1920年,民国教育部规定学校停止使用文言文教材,白话文终于取得文学语言(民族正统书面语)的统治地位,取代了文言文。

223 现汉口语的形成

口语共同语的形成难以确定具体年代,但是一定比书面语晚。

在汉语史上,北方话在口语共同语上占优势地位。

(1) 雅言:

春秋战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人民言语不通,孔子讲学必须使用共同口语——雅言。

(2) 通语:

西汉杨雄《方言》记载周、汉各地口语、方言,书中也记录了一种“通语”,可见当时已有口头共同语的萌芽。

(3) 北京话对口头共同语形成的作用:

在口头共同语形成过程中北方话一直占优势地位,特别是1153年金定都北京以来,北京话逐渐成为最有影响的方言口语。

《中原音韵》记载古代都说北京话,“中原之音”为“天下通语”。

元末两本书《老左大》、《扑通事》是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采用的就是北京话。

北京话很快取得官话地位。官话不一定只有官吏才用。明朝科举规定都要说官话。

北京话向南方方言渗透,表现在:南方方言中出现一字两读、文白异读,白读指本地土话,文读指北京话。如:上海话中“大人”中的“大”白读,而“大学”中的“大”则文读。

(4) 清朝官话的推广:

清军南下将官话带到南方。在福建南平形成“官话岛”。

1728年雍正下令:官吏必须要掌握官话。雍正在闽、粤设正音书院。夹杂方言的官话称为“蓝青官话”。

(5) 清末,文字改革、口语统一、言文一致的要求迫切,有人开始搞拼音。

(6) 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

民国时,蔡元培发布“注音字母”,审定读音,当时还有关于采用京音还是国音(上海话)的争论,吴语中保留古汉语中入声和浊声母,若采用京音则要舍弃古语国粹。

注音字母、审定读音、国音争论和推广北京话,史称“国语运动”。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形成了普通话,台湾称之为“国语”,新加坡称之为“华语”。

第二个问题:

古书并不是全都没有标点,宋以前的古书没有标点,到了宋朝之后才出现标点,宋朝人读书时在句子结尾处画个圈,叫做句,在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个点,叫做读,音逗。有时只有句没有读。

即便如此,古人的句读虽然有但一直以来都很少,人们读书基本上还是靠自己的语感进行断句

读书的人往往边读边断,直到对文章能完全理解,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

古文的段落不用读者自己加上去,在刊印图书的时候就已经分号段落,竖排版书籍只要在右边令起一行就是一段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古人注书,也就是古人对古书进行的注解,基本上都按句子进行注解的,注者在注解书籍时是自然而然按照句读来注解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古人的注书了解古人的断句方法

由于经过古人句读的书籍毕竟还是少数的,所以古书的标点(特别是句号逗号以外的标点)基本上是五四以后人们加上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有些学者提倡新式标点,并用以标点古书。今人句读使用标点符号。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十四种,即句号(。)、分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引号(“”)、括号( )、省略号(……)、破折号(——)、着重号(•加在字下)、书名号(《•》)、专名号(——加在字下),另有间隔号(.)b口在字间)。前八种统称点号,后六种加上间隔号统称标号。 建国以来,古籍整理工作得到国家重视,重要的古代典籍,包括医学著作,陆续出版了标点本。但是相比于浩如烟海的古籍:经过断句或标点的古书,包括古代医书,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由于断句、标点之不易,其中良莠参差,中医药古书的断句、标点本有的差讹尤多。

我国古籍浩如烟海,不可能所有的书都靠专业人士进行断句,因此如果读未被断句的古书,就应该自己断句

关于一般读者如何断句,在我们的教材上说得很详细,您可以在各大书店找到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郭锡良、蒋绍禺等人编著

书皮是蓝色的

关于句读的知识在下册里

吉林大学没有蓝色皮通知书。根据资料查询显示,吉林大学录取通知书采用古籍善本的开本及样式,仅在细微处进行区分。主色调采用寓意喜庆的红色,没有蓝色,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天一阁,藏书近30万册。藏书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方式,经历了几千年。从石室到寺庙藏书,从政府书院、私人图书馆到公共图书馆,几经变迁,历史变迁。宁波位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海港城市。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一阁”,是去宁波旅游的必去景点。让我们跟随191趣味排名网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如今,白作为真正的图书馆所剩无几,而宁波天一阁历经沧桑,以其特有的意志力活了下来。天一阁,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一阁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为明朝退休的兵部侍郎范钦修建的图书馆,取名“天一阁”。它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

天一阁藏书量很大,各种古籍近30万册。数字令人震惊。这些古籍多为地方志、正史等史书。此外,还有字画、拓片、陶瓷、青铜器、玉器等丰富的精美工艺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令人眼花缭乱。

很多来这里参观的人可能也对“天一阁”这个名字的由来很感兴趣。关于“天一阁”的名称,有两种说法。

一是清代学者全在《天一阁碑目录》年写道,范钦在建天一阁之初,曾在天一阁下建池,后来收集了许多碑文,其中有《龙虎山天一池石刻》,故名天一阁;其次,由于该亭为图书馆亭,因《易经》中“天满水,地六成”的寓意,为防火而得名天一阁。

坐北朝南的天一阁图书馆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重型建筑在坚硬的山顶上。整体高度约9米。从远处看,你会发现这个亭子很有特色。倾斜的屋顶覆盖着蓝色的瓦片,隐藏在茂密的丛林中。另外,四周花园式布局,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式园林综合体。古色古香的氛围油然而生。

天一阁作为图书馆馆,是以“图书馆文化”为核心,集图书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旅游于一体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规模非常大,占地约26000平方米(约40亩。它由图书馆文化区、展览区和花园休闲区组成。我们这次游览主要以园林为主,感受私家园林。

整个天一阁的景点还是很多的。主要景点有古戏台、秦氏祠堂、麻将起源陈列馆、庄园厅、博雅堂、天一阁、东苑、前进斋、东明草堂、尊经阁、司马棣、范式故居、明州碑林等。总的来说就是南苑和东苑。院子里有很多文物,是这里的主要游客。

上述“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天一阁近30万卷古籍”来自网络,并非本站(www191funcom个人观点。如有侵权,可在网站底部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

都怪那过于醒目的蓝色书皮!仿佛有种令人无法抵挡的吸引力。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装帧和设计,真的应该赞一下。

于是原本决定暂停阅读此类书籍的我,又选择了一本厚厚的写作理论书。

好在书越读越薄,从最初的记大量笔记到如今只记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这也许是很多深入研究同一领域的人的共同感受吧。

古为今用:历史剧的唯一出路

昨天抽空跟一个在图书馆工作的老同学见面聊了聊。

他说自己想写小说,写当代的事情,为此正在研究政治和经济,这些以前并不感兴趣的东西。

他的话让我略感惊讶。因为读书时,他的专业是古代文学,而且毕业后也利用工作的便利,海量阅读了很多年的古籍,出了多本古文方面的图书。按理说,就是不写小说,也已是小有成就。古代文学,我以为一定是他的最爱。没想到,他却下定决心,要写现代。

我说,好不容易改写完成第一部都市中篇之后,我倒想写个民国和抗战时期的故事。

他有些不理解,说只有现代的故事才能反映现在的社会问题,才有现实意义,虽然那些古代的事,可能更加吸引人。

连成天浸润于古雅文字中的人,都认识到要与时代接轨。其实我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的事情就不能写。

正像我刚刚读完的这本《故事》里写的:

放眼望去,虽然各种古装,宫斗内容霸占银屏,赢得无数网络小说的读者,但实际上,有几个是真正关于古代的事情呢?无非是披着历史的外衣,说着现代人的观点罢了。那些符合现代人口味的女人主导的爱情故事,那些符合现代审美的着装、风俗,……无不是对历史赤裸裸的篡改。那些玄幻、鬼神,更不要说什么古今差异了,早就脱离了现实世界。

然而,读者和观众很买账。

试想,假如这些作品都换成严肃的面孔,对历史完全忠实地复制,爱看的人怕是要大减了吧?何况,这也做不到,因为历史是不可能丝毫不差地重现的。

不过,如果古代的故事也能表达现代人的思想,实现现代人的理想和愿景,也即“古为今用”,其实也就无所谓是古是今了。

写作的动力:写自己最喜欢的

我之所以想写一个不在现代的故事,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那个盘旋于脑中的泛黄的故事,跟远方家乡的一些历史和传说有关,源自于小时候朦胧的记忆,甚至梦境。

有的时候,写什么类型,什么年代的小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写自己喜欢的。喜欢的才会想去写;喜欢的才有动力坚持写下去,直到完成。

罗伯特·麦基说:

这里又要牵扯到写作的意义和本质,这个永恒的话题上了。

很多人写作,不是为了成名成家或谋利(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这么想,只是未必能成功),更多的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心中块垒,唯笔能平”。简单来说,就是有感而发。并没有人逼着他她去写,而是“不得不写”。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陀思妥耶夫斯基坐过牢,写出震撼人心的《死屋手记》;曹雪芹经历过家族的由盛转衰,苦心写出《红楼梦》;司马迁受了屈辱的宫刑之后,才有了《史记》……历史上无数伟大的作家,都经历过人生的起伏,以超出常人的敏感和积郁,记录下经历和感受。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永远都不会遭遇那些不幸,但这并不代表你就没有东西可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先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哪怕它被深深埋藏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窥见。

这是重要的第一步。

因为,只有写你心中所爱,才有可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

1蓝色在古代叫什么

蓝色在古代叫靛青、碧蓝、蔚蓝等,释义如下: 1、靛青即靛蓝。

蓝草浸沤而成的液体,也指深蓝色。靛蓝,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以及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

靛青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宋应星。《天工开物》)。

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

2、碧蓝: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深而澄的蓝色,青蓝色。出处: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若有若无的薄云。”

3、蔚蓝:用来形容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等均有相关记载。

4、宝蓝:纯净蓝宝石的颜色,鲜艳明亮的蓝色。 5、黛蓝: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深蓝色,寓意“深蓝的颜色、娇艳而又美丽。

扩展资料 蓝色,在红绿蓝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为440~475n纳米,属于短波长。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的种类很繁多,每一种蓝色又代表着不同的政治或其他含义。

天蓝、湖蓝、宝蓝的象征意义: 1、天蓝:天蓝最浅的蓝,几乎不含有红的痕迹,好像天空的清冷。代表"初始"的颜色,是生物在年轻时的代表(成熟色是绿色)。

在心理暗示来说,天蓝和粉红色一 样,都是"安抚色",是令人安静并放松的颜色。 2、湖蓝:湖蓝深邃的蓝色,却又带着跳脱的亮光,美丽的像是沉浸在无尽的静谧中的湖水。

代表着"等待" 。在颜色的暗示来说,是禁语的颜色,通常在充斥这样颜色的地方,人们的对话都会减少。

3、宝石蓝(宝蓝):在传说中希望女神的原型就是一颗蓝色的钻石。所以宝石一样的靓丽幽蓝就成了"希望"的代名词。

在心理上,宝石蓝和紫色一样,都会给人高贵的感觉,并且引起人们的注意。右图便是著名的宝蓝海洋。

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由2000多名学者在清朝永乐年间用5年时间完成。有一万多册,惊人的37亿字。估计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永乐大典》到底包含了什么?由于百科全书肯定包含了所有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古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0755年到79000年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大部分被毁或流散海外。

先说《永乐大典》的原件和复印件。

由明朝皇帝任命的王子姚和翰林学士主持。历时三千多人参与,永乐六年完工。3000多人参与编辑、抄写、标记,编成七八千种古今图书,包括经典、史书、书、集、释、道经等。至永乐六年冬成,目录六十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卷数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卷。总字数约37亿字,命名为《永乐大典》。

是在南京写的,但是书写完之后,只做了一本。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时,编辑陈迅奉命从文远馆共100柜的藏品中各选一件,将《永乐大典》本原件运进京宫。到达北京,存放在文楼,其余100柜书暂时存放在左顺门北廊。郑桐六年修建文远馆,于是左舜门北廊的书籍被运入馆内,《永乐大典》仍存放在文楼内。正统十四年,南京文远馆不幸失火,馆内《大典》份手稿和其他书籍全部焚毁。从此《永乐大典》成了孤儿。

因为种种原因,从写出来就束之高阁。记载:“骑马确实多,但没时间找,更没听说有短暂读书展的人。”明朝有277年,16个皇帝。这一时期,除了明孝宗皇帝为了让自己活百岁,将《永乐大典》本《金匮要略》录到太医院外,只有明世宗皇帝“用韵搜,数例有一两不在”。

嘉靖三十六年,北京宫失火,奉天门和三大殿被烧毁。世宗怕伤及附近的文楼,下令把《大典》全部赶出来。为了防止意外,他还决定重新录制一份。这件事搁置了好几年,到了嘉靖四十一年秋天,招收了109名书画学员,正式开始临摹绘画。重录前,世宗和内阁大臣徐阶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抄录员早进晚出,登记领取《大典》,按《大典》原样完整复录,做到内容逐字逐句,规格格式一模一样。三叶每天抄,不允许涂改,也不允许雇人抄。这样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貌。

至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朱厚_逝世,复录工作尚未完成,至隆庆元年四月,历时五年。

明朝以后,才发现原来的永乐已经不存在了。原件去哪了?后人的推测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先是说明朝世宗皇帝葬在永陵。因为明朝的皇帝中,只有孝宗和世宗读过《大典》。世宗爱《大典》“包书”,所以原作很可能葬在永陵。明代有很多爱书的人祭。上个世纪,当黄璐国王朱谭的坟墓在山东被挖掘时,有像《大典》这样的书。明永陵更加壮观

第二,有研究认为她藏在黄石一墙之隔。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等人认为,建于明世宗嘉靖十三年的故宫,墙体奇特,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在建筑上十分罕见。的原作可能藏在黄石集的墙里。

第三,郭沫若等师礼破坏了明亡之时有志向的监生人才库,认为明末已焚原著。更确切地说,原作是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烧毁的。叛军占领北京42天后被迫撤离。当他们撤退时,他们放火烧宫殿建筑。

第四,毁于清代大火。根据《大典》的记载,《野获编补遗》的抄本是由黄士毅移到翰林院的。全王祖在翰林院看的时候,就猜到了原作“因为他知道它还在清宫里,古墨也能看到。”到了清末,苗孙权不仅继承了这一理论,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嘉庆二年,干青宫发生了一场大火,真迹被烧毁。”一些学者指出这是没有根据的。由于乾隆清理了宫中的书籍,所有的珍本书籍都集中在干青宫旁边的昭仁殿。但是《大典》有一万多份。比如在清宫里很容易找到真迹,但是在《大典》年没有记载,证明当时的清宫里并没有藏着真迹。

我们目前看到的《大典》都是嘉靖年间抄的。原件在哪里?是否还在天地间,因为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妨寄一线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她。

第二个问题:我想让你知道《大典》的文案。

《永乐大典》的副本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战争,盗窃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永乐大典》本分散在国内外的只有400本左右。如果继续寻找,不排除世界上有新的发现。

由于《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的副本被重新记录为原件,而原件已不存在,所以我们来介绍一下副本的版本:

载体材料

纸:《大典》是以桑皮和构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那时候在北方习惯叫白棉纸。它被称为“棉纸”,因为它的纵向条纹像棉丝一样断裂。这种纸在嘉靖前后大量生产,纸张洁白柔韧,是印刷书籍的好选择。藏书家俗称“白棉纸书”。012毫米厚的白棉纸

墨:徽州墨是明代最著名的墨,产量也很大。它是用各种配料的黄山松烟制成的,销往全国各地。程氏、方氏等徽商世代经营,享誉海外。朱墨是由辰砂矿物制成的,它的颜色会持续很长时间。

字体插图

字体:除了标题第一个字是用多种篆书、隶书、草书书写外,正文都是楷书。明清时期,科举试卷的字体要求规整,大小统一。所以经科考任命的学生、亭长、翰林院官员,都擅长这类词。明代楷书总体上是浮华的,朴实无华的,有宋元的韵味。明末以后,受董其昌影响,字体追求圆润,亭字日趋平庸。字体工整工整,有一种洒脱的精神。它实际上是一部杰作。

插图:《永乐大典》各类插图包括人物故事、博古器物、宫殿建筑、园艺花木、山川地图等。用传统白线笔法,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作品精美。贾鲁做副手的时候,也是画师用原图画的。因此,这些插图是宋、元、明初画家绘画的遗存,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该书为手绘竹丝柱书,框架高355cm,宽235cm,两面。八行,单行14、15个字,小行双行28个字。盘子的顶部和底部有红色的大嘴和红色的鱼尾。鱼的尾巴上,写着“永乐大典卷”的标题,鱼的尾巴上,写着叶次。它的边栏、象鼻、鱼尾都是手绘的,《鲒_亭集外编》需要几十万张纸。手绘栅栏也是一个大工程。推测不使用工具的话,速度慢,不均匀。可能是边栏和书口用薄板挖空,固定,然后用刷子在木板上涂上红色。列中的垂直网格是另一个时间。中国古代的卷轴系统多采用伍肆网格,据说还有专门的笔床。书里面,正文用的是墨水,引用的书名和开篇文字用的是红色。句子被盖上小红圈,朱墨很聪明,读起来很容易。

绑定形式

为包北庄,即每一页纸,人物面朝外,由中缝对折,书脊先用纸绞紧,外面用一整张黄布包裹,再用纸板包裹,做成书皮。装裱后,书皮左上方粘贴一张蓝色镶边的**长绢书签,标题为“永乐大典卷三十”。右边附一个小小的方形黄绢边签,上面列有书目和此书的顺序。每卷有30-50叶,每卷有两卷,但也有一卷或三卷。这本书高52厘米,宽31厘米。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永乐大典》的散本。

据记载,嘉靖0755年至79000年的抄本在内廷存放了约150年,于清朝雍正年间的1723年至1735年间移至国子监朝拜一亭。此后,这套内府藏书被大臣们借阅整理,不断丢失,遭受各种损害。乾隆三十八年0755年至79000年使用此书。清点时发现少了2422册,约1000册。这一次,已经收集了300多种失踪的书籍。

嘉庆、道光修《永乐大典》、《天禄琳琅书目》时又用了《大典》。这一时期,由于监管制度不严,大量官员将其盗走。此外,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到野蛮破坏和抢劫,损失从0755到79000不等,不计其数。尤婴侵略军劫掠最多,运回国内作为战利品。光绪元年翰林院整修时,《永乐大典》册的库存书不到5000册。

另据记载,次年翁同_入翰林院查《大典》本,仅存800本。终于在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成为战场。《永乐大典》年,除了战乱的焚烧和破坏,再加上人为的抢劫,翰林院中的册本就在这一点上全军覆没。侵略者将掠夺的大量财富和文物偷运回国,《大典》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私人手中。国内一些文人书法家也争相购买藏品,以为舶来品可以住进去。这本书《大典》一万多册,曾经藏在明、清两朝的衙门里,不到一百年就几乎绝迹了。宣彤第二年1910年首都图书馆成立时,教育部只拨出60册《大典》,作为首都图书馆的初期藏书,这些藏书都是被掠夺来的。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天工开物》的藏书。

的毁灭,不仅是中国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为寻找《大典》立下汗马功劳的郑振铎老师,50年前曾感慨:如果《大典》都保存到现在,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有一个更完整的看法。就说这个存款一百,存款三四的《大典》,我们已经可以从那里得到很多难得的重要信息了。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事实上,清末建首都图书馆时,学部曾提出将翰林院剩余的《大典》册转移到首都图书馆,但未获办理。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被任命为教育部社会教育科第一科长,主管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在他的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要求国务院将保存在翰林院的《大典》册送交教育部,交由首都图书馆保管,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教育部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前往陆润庠,并向教育部运送了64份《大典》。除4册陈列在教育部图书馆外,其余60册送往史静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进藏的第一批《大典》册。

首都图书馆在认真整理和妥善保护这60册《四库全书》的基础上,到处搜集。其间,首都图书馆几经易名,但大典的收藏从未停止。到1934年,《全唐文》的收藏数量已达93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动荡,政府下令古物南迁。北平图书馆先将敦煌经书、古籍善本、拓片、地图、珍贵西文书籍打包,然后存放在天津大陆银行等安全的地方。1933年5月,教育部命令北平图书馆将宋元精品、《大清一统志》本、明代志、明代选本等南移,以防万一。北平图书馆接电后,很快将包括《大典》在内的善本运往上海,存放在公共租界仓库,并成立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负责管理。在保存的装箱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大典》南行运输的情况。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不久欧战爆发。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国家图书馆存放在上海的图书馆藏书安全受到威胁。代理策展人袁同礼和上海办事处钱存训通过驻美大使馆与美国方面联系,决定重新挑选这些珍本书,运到美国保存。所选3000册中有60册《大典》。它在太平洋战争前抵达美国,由国会图书馆保存。1965年,这些善本被转移到台湾省,现在暂时存放在台湾省。

1988年抗战期间,民族危机当头,但爱国文化人从未停止抢救和收集古籍善本。被困在上海的郑振铎老师,不停地出入书店,寻找珍本,与国家图书馆保持联系。馆长袁同礼四处筹款买书。在那段时期收藏的善本中,有两卷《大典》。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典》的征集工作成为一个崭新的局面。

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将《大典》11卷归还中国政府。文化部将接收后移交给国家图书馆。为了纪念这一举动,郭图举办了一场《大典》的展览,宣传《大典》的价值及其劫掠经历。这次展览极大地激发了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一些爱国人士和藏书家已经将自己收藏的《大典》册交给国家图书馆集中收藏。

1951年8月20日,周树涛先生将其家族藏书中的一册《永乐大典》无偿捐赠给州,并致函州图:“我旧藏中有一册《大典》,有《杭子云》,卷7602至7603,愿捐赠给贵馆把珍珠还给合浦,化私为公,也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几乎与此同时,在张元济先生的倡议下,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一致同意捐赠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收藏的21卷《永乐大典》册

值得我们感谢的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时候,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文物收藏工作,拨专款从香港著名藏书家陈庆华手中购买了一批珍贵古籍,其中有4册《永乐大典》。到1965年,《永乐大典》藏书已达220卷。

在仪式的采集过程中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1983年,在山东省叶县农民孙洪林的家中发现了一份《大典》。发现的时候,这本《永乐大典》的头和脚已经不见了,书里有花纹和鞋样。好在当时的农妇虽然不识字,但是从祖上继承下来的敬字惜纸的传统,挽救了这本书《永乐大典》,这也算是它流传过程中的一件幸事。孙家知道这本书的重要价值,就把它送到了叶县文化馆,叶县文化馆把它转到了国图上,由专业的修复者在收到这本书后进行修复。这本流浪多年的古籍,终于和其他《永乐大典》本书汇合了。截至今年,国家图书馆《大典》藏书已达221册。

2007年,中国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当专家前往上海鉴定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时,一部新的《大典》卷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经过两年的运行,它将被放入西藏国家图书馆。本卷是有韵湖二字的一卷,可以结合西藏原图的部分。

的收藏和保存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收藏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图书馆善本收藏的历史。百年来,政府的支持,很多爱国人士和关心国家图书馆事业的人,国外收藏单位的回归,几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血,都让人感动。作为国家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永远不会忘记。

第五题国家图书馆外《大典》。

除国家图书馆收藏外,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以及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近200册《永乐大典》册。根据已知信息,西藏藏家主要有以下30人:

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湾省中央图书馆、台湾历史与语言研究所、日本国立图书馆、东方图书馆、京都大学人文学院、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田丽图书馆、日本京家堂图书馆、日本石岛图书馆、大阪府图书馆、日本武田乔部、日本石黑、日本小川奈那弘治、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东方语言学院、伦敦大学、剑桥大学、马登大学、汉堡大学图书馆、科隆莫克图书馆、柏林民族学博物馆、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康乃尔大学、波士顿图书馆、越南河内远东学院、韩国老北京李望知图书馆。

我们在英国和日本看到更多的收藏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翰林院成了战场,英国大使馆距离翰林院院墙不到1米,所以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大典》的英国藏品比较多。在翟兰斯的日记中,美国国会图书馆中记载的一卷《永乐大典》是来自英国的。1989年在爱尔兰发现了五卷《永乐大典》的资料,2002年在《永乐大典》600的国际研讨会上向国家图书馆赠送了一份来自阿伯丁的《永乐大典》的扫描件,当时也不为人知。会上学者透露,纽约公共图书馆也有《永乐大典》的藏书。《永乐大典》的日本收藏数量可能是一个有利因素。1920年,东方图书馆曾在田中敬太郎的文秋堂书店购买10册《永乐大典》,后于1943年分6次购买《永乐大典》,共63册34册。大约在1940年,东方图书馆曾想一次性购买49册刘的《嘉业堂》,但因战争和经费不足而未能如愿。通过当时的满清铁路,收藏于大连图书馆。二战结束后,通过旧苏联归还给北京图书馆。也许通过我们对古籍的普查,会有新的发现。

永乐大典档案目录

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用木材、树木、动物皮毛染色。棕色系是指咖啡和驼色一类的颜色,包含棕色,米色、酱色等。在中国传统色彩体系里也是属于“间色”。

《汉语词典》 间色:两种原色配合成的颜色,如红和黄配合成的橙色,黄和青配合成的绿色。也叫杂色或第二次色。

我国古代服色,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其他颜色称为「间色」。《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两种颜色相互混合而成的颜色,如绿色、紫色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