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邦和的主要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谭邦和的主要著作,第1张

1.《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漫游:逝去的古典文学星空》,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254万字。

2.《明清小说史》,独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282万字。

3.《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合著),282万字,1995年5月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国学精粹丛书第25种。该著原由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教育图书展二等奖,中南地区大学版图书优秀著作二等奖。

4.《中国散文大辞典》(副主编),1997年6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约220万字,是第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散文大辞典》,本人撰写元明清三代的全部辞条计32万余字。

5.《媛诗九美》(独立编著,35万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6.《好戏连台》(33万字,合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

7.《历代尺牍小品》(主编),40万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长江日报》、《出版科学》《新闻出版报》有书评。此书发行甚广,2004年又由崇文书局改版《历代小品:尺牍》再次出版。

8.《历代诗话小品》(副主编),35万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此书发行甚广,2004年又由崇文书局改版《历代小品:诗话》再次出版。

9.《古文精华》(主编),2000年1月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多次再版。

10《明清小说名篇笺评》(353万字,独立编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11.《三国演义》(新校点本),并撰前言12000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

12.《书香文丛》(一套8本),执行副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出版社1997年间陆续出版。其中包括《并蒂三莲》、《一花五叶》、《情歌五唱》、《天地玄黄》、《清言四品》、《书画同源》、《媛诗九美》、《好戏连台》,是中国古代各种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的一次重新整理和分类研究,本人与出版社一起设计选题并组织完成,自己承担了其中两种。

13《新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副主编),香港教育学院出版。

1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明清卷主编),武汉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15《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语文》(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第一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此书2004年获教育部评为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

16《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网络版光盘教材:初中语文》(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第一主编,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年3月,2004年获教育部评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多媒体课程教材资源。

(1)《张舜民诗集校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独著)

(2)《秦韬玉李远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独著)

(3)《续博物志校正》,巴蜀书社,1991年出版(独著)

(4)《通假大字典》(任副主编总校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

(5)《昭明文选李善注拾遗笺识》,台湾暨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独著)

(6)《清代文选学珍本丛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独著)

(7)《安阳集编年笺注》(180万字),巴蜀书社,2000年出版(二人)

(8)《宋福建路郡守年表》(2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9)《宋两浙路郡守年表》(4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0)《北宋京师及东西路大郡守臣考》(3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1)《宋河北河东大郡守臣易替考》(3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2)《宋两江郡守易替考》(5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3)《宋两淮大郡守臣易替考》(4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4)《宋两湖大郡守臣易替考》(4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5)《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3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6)《宋川陕大郡守臣易替考》(4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7)《宋代郡守通考人名索引》(30万字),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8)《罗隐诗集笺注》(38万字),岳麓书社,2001年出版(独著)

(19)《周邦彦姜夔张炎词选》(25万字),岳麓书社,2002年出版(独著)

(20)《王荆公诗注补笺》(84万字),巴蜀书社,2002年出版(独著)

(21)《海录碎事》(上、下)(60万字),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独著)

(22)《宋代路分长官通考》一(6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6月(独著)

(23)《宋代路分长官通考》二(6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6月(独著)

(24)《宋代路分长官通考》三(6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6月(独著)

(25)《宋代京朝官通考》一(7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12月(独著)

(26)《宋代京朝官通考》二(7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12月(独著)

(27)《宋代京朝官通考》三(7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12月(独著)

(28)《宋代京朝官通考》四(7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12月(独著)

(29)《宋代京朝官通考》五(70万字),巴蜀书社,2003年12月(独著)

(30)《宋史全文》一(6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31)《宋史全文》二(6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32)《宋史全文》三(60万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33)《道教列神》,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独著)

(34)《香艳丛书精选本》,岳麓书社,1994年出版(独著)

(35)《二十五史精华·晋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合作)

(36)《残唐五代史演义》点校,群众出版,1996年出版(独著)

(37)《传世藏书·二十六史·宋史》,海南国际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出版

(38)《历代名文一千篇·宋代部分》,岳麓书社,1997年出版

(39)《说文解字译述》, 河南农民出版,1998年出版(参编)

(40)《王安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独著)

(41)《苏东坡全集》译注(主编),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

(42)《宋词三百首注析》,岳麓书社,2000年出版(独著)

(43)《唐宋政论散文精华》,京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二人)

(44)《唐宋游记散文精华》,京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二人)

(45)《唐宋小品散文精华》,京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独著)

(46)《唐宋书信散文精华》,京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独著)

(47)《唐宋赠序散文精华》,京华出版社,2000年出版(独著)

(48)《唐宋咏物诗精华》,京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三人)

(49)《唐宋边塞诗精华》,京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人)

(50)《元曲三百首注析》, 岳麓书社,2003年出版(独著)

(51)《王荆公文集笺注》(上、中、下),巴蜀书社,2005年出版(独著)

(52)《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全八册),巴蜀书社,2007年出版(独著)

(53)《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全四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54)《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全六册),巴蜀书社,2008年出版(独著)

(55)《教科书里没有的宋朝》中华书局2010年1月出版(独著)

(56)《一本书读懂宋朝》中华书局2010年9月出版(独著) (1)《赵宋王朝》第一部《火德宏基》上、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2)《赵宋王朝》第二部《烽戎底定》上、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3)《赵宋王朝》第三部《仁宗皇帝》上、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

(4)《赵宋王朝》第四部《宋神宗》上、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上:著作与古籍整理

陆洪非林青黄梅戏剧作全集(合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112出版

求是集——戏曲小说理论与文献丛稿,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

知非集——元明清文学与文献论稿,黄山书社2006年出版(江苏省社科二等奖);

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江苏省社科三等奖);

清人别集总目(合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江苏省社科一等奖),2001年、2011年再版;

明代戏剧研究概说(合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元杂剧研究概说(合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1989年再版;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校点),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校点),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皖人戏曲选刊·龙燮卷,黄山书社2009年出版;

金圣叹全集(整理辑校),凤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

朱柏庐诗文选(标点选注),凤凰出版社2002年出版;

太平天国演义(整理校点),黄山书社2000年出版;

舌华录(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9年出版;

明语林(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9年出版;

青泥莲花记(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8年出版;

道听途说(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8年出版;

清代笔记小说类编(主编),黄山书社1994年版1998年再版。

黄小田评本红楼梦(辑校,合撰),黄山书社1989年出版;

下:论文及文章

01二十世纪金圣叹史实研究的滥觞,《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4期;

02胡适《〈水浒传〉考证》与金圣叹研究,《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03陈登原《金圣叹传》的学术贡献及缺憾,《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

04试论清初戏曲家龙燮及其剧作,《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

05清初戏曲家龙燮生平、剧作文献新考,《文献》2010年第2期;

06金圣叹清初事迹编年,《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

07金圣叹佚文新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08 “才名千古不埋沦”:金圣叹精神风貌和批评心路简论,《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09金圣叹晚明事迹编年,《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

10金圣叹佚诗佚联新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6期;

11《文章辨体汇选》“四库提要”辨误——兼论“施伯雨”撰《水浒传自序》的来源,《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9期转载;

12也谈寅半生之“八应秋考”及其他,《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

13冯梦龙、袁于令交游文献新证,《文献》2007年第4期;

14朱国祚生卒年小考,《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

15读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中华书局《书品》2007年第1期;

16明人之当代戏剧研究论略,《中华戏曲》2006年第2期;

17清初戏曲家徐懋曙事迹考略,《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18古典白话小说整理的又一创举——评黄山书社新版《红楼梦》,《学术界》2006年第4期;

19清初文言小说《觚剩》作者钮琇生年考略(合撰),《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20金圣叹诗选俞鸿筹“读后记”考辨,黑龙江大学《学府》2006年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压缩版:金圣叹基本史实考论——《沉吟楼诗选》“读后记”史实探源与辨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转载;

21清代指画名家高其佩小传异说辨误,《文献》2005年第4期;

22金圣叹所作“元晖”诗本事考——兼论清初戏曲家叶奕苞的生卒,《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5期;

23金圣叹与周庄戴氏交游探微,《文史哲》2005年第4期;

24金圣叹早期扶乩降神活动考论,《中华文史论丛》第7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25《午梦堂集》中“泐大师”其人——金圣叹与晚明吴江叶氏交游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6“焦东周生”即丹徒周伯义——清代文言小说《扬州梦》作者考(合撰),《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9期转载;

27晚明书画家邵弥生年新说,《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

28周亮工参与刊刻金圣叹批评《水浒》、古文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29读“书”杂“品”,中华书局《书品》2003年第4期;

30《王渔洋事迹征略》拾遗补缺,《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31金圣叹与吴江沈氏交游探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2清初总集《诗观》所收徽州诗家散论,《徽学》第2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书评),商务印书馆《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34《王渔洋事迹征略》商订和献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5也谈《给青年二十四封信》是否朱光潜作——兼议章启群商金林先生对其作者的“考证”,《学术界》2002年第6期;

36清代文言小说家潘纶恩生卒定考,《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37教育家的执著和理学家的愤世——明遗民朱用纯的心路历程和散文创作,《求是学刊》2002年第6期;

38夏庭芝生活时代及其他——《元曲家考略》读书笔记,《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39金圣叹与王鏊后裔关系探微,《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1期转载;

40金圣叹与长洲唯亭顾氏交游考——兼论顾予咸与清初三大史狱之关系,《艺术百家》2002年第2期;

41金批《西厢》、《水浒》的参与者:王斫山、王道树事迹探微,《戏曲艺术》2002年第2期;

42由稀见方志《越中杂识》作者缘起,《文献》2002年第2期;

43明代《弘正诗钞》辑者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44金圣叹与周计百交往揭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0期论点摘编;

45《晚明曲家年谱》金圣叹史实研究献疑,《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6期转载;

46歙人张潮与《虞初新志》,《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5期;

47晚明曹臣与清言小品《舌华录》(合撰),《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48读《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中华书局《书品》2001年第2、3期;

49《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初读——有关作者史实缺误商兑补苴,《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50《吴江诗粹》所收沈璟轶诗辨析,台北《书目季刊》第34卷第3期,2000年12月出版;

51陆长春评传(合撰),《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52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欢会——金圣叹晚期事迹探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5期转载;

53杨维桢戏剧序跋新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54金圣叹与“哭庙案”中的“二丁”——从金诗《丁蕃卿生日二章》谈起,《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2期;

55杨维桢籍贯考,《辞书研究》2000年第3期;

56夏庭芝戏剧思想新论,《艺术百家》2000年第1期;

57明代前期元剧研究论略,《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

58欧阳兆熊生卒及其他,中华书局《书品》1999年第4期;

59《舌华录》作者和版本考述,《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2期转载;

60继承和影响——试论《录鬼簿》历史地位,《戏剧》1999年第2期;

61元代戏剧学研究导论,《文教资料》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戏剧、戏曲研究》同年第8期转载;

62梅鼎祚与《青泥莲花记》,《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63清代文言小说家宋永岳事迹系年,《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64叛逆和创新──钟嗣成《录鬼簿》剧学思想综论,《艺术百家》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1期转载;

65理学家与曲学家的统一——元初胡祗遹曲学思想的重新审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0期转载;

66钟嗣成《录鬼簿》外论三题,《戏曲研究》第5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67《明语林》校点后记,《文教资料》1998年第2期;

68明杂剧《一文钱》本事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1期;

69宋遗民的独特视角——试论元初周密的戏剧学思想,《戏曲艺术》1997年第3期;

70包公艺术形象的早期塑造——宋金笔记话本杂剧摭谈,《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3期;

71宋元明清家训禁毁小说戏曲史料辑补,《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2期;

72《志异新编》—《亦复如是》作者考;《文教资料》1997年第1期;

73试论先秦小说观念,《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转载;

74“善道”封建末世的“俗情”——试论潘纶恩《道听途说》,《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

75朱柏庐生卒和别号,《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1期;

76漫说《三字经》,《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77钱谦益诗文集版本知见录续补,《文教资料》1994年第1期;

78试论周德清为代表的元人戏曲语言声律论,《戏曲研究》第45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79金圣叹佚文佚诗佚联考,《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1期;

80清代文言武侠小说简论——兼谈文言武侠小说发展轨迹,《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3、4期合刊;

81钱谦益诗文集版本知见录,《文教资料》1992年第6期;

82元人赵半闲《构栏曲》漫论,《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3期;

83贾仲明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1992年版;

84徐复祚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1992年版;

85近年“汤沈之争”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89年第7期;

86《鱼儿佛》原作者及改编者新考,中央戏剧学院《戏剧》1989年第2期;

87元人戏剧史论初探,《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88元人戏曲功能论初探,《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

89书会才人自风流——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赏析(合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0幽艳显情深,清丽寓情浓——郑光祖[双调蟾宫曲]《梦中作》赏析(合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1钟嗣成戏曲文学创作论新探,《戏曲研究》第2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92元杂剧喜剧研究综述,《中华戏曲》第4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3元人戏曲表演论初探(下),《戏曲艺术》1987年第4期;

94元人戏曲表演论初探(上),《戏曲艺术》1987年第3期;

95白朴剧作不同风格之成因浅探,《光明日报》1987年1月27日,《文学遗产》第724期;

96《“元曲四大家”质疑》的质疑——“郑”是郑廷玉说不能成立,《戏曲研究》第2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97简论张潮的小说批评,《艺谭》1986年第5期;

98浅谈祁彪佳的戏曲人物论,《艺谭》198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戏曲研究》同年第7期转载;

99对包公艺术形象应有个正确的评价,《江淮论坛》1981年第6期。

该书作者存疑,有两个版本的说法。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以下为两版说明及存疑,现在有学者认为《小窗幽记》是清人伪托陈继儒名字出的伪书,可能为陆绍珩所作。

1小窗幽记(陆绍珩版)

(明)陆绍珩著(汉族,松陵(苏州吴江)人,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字湘客,松陵(苏州吴江)人,号称唐代隐逸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之后。自序言:“每遇嘉言格论,丽词醒语,不问古今,随手辄记。卷从部分,趣缘旨合,用浇胸中块垒,一扫世态俗情,致取自娱,积而成帙”。

《小窗幽记》 ,一名《醉古堂剑扫》,成书于近四百年前。作者[明]陆绍珩。明代天启年间,江南才子陆绍珩流落北京。他目睹世态俗情,胸中块垒顿生。在读书之余,陆绍珩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撷取精妙辞句,分成十二卷,集结成书,用以自娱。它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全书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正合人生十二味。

此番全新版本《小窗幽记》,以日本嘉永六年星文堂《醉古堂剑扫》为底本。疑难处辅校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天启年间《醉古堂剑扫》七卷残本、乾隆三十五年《小窗幽记》十二卷刊本。

《醉古堂剑扫》在明末天启4年(1624年)刊行,为明代江南才子陆绍珩从五十余部经史子集中撷取精妙辞句,集结而成。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是天启年间的四色套印本,根据了陆绍珩自序、凡例等情况可知这是初版本,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有残本七卷( 全书十二卷) 。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还藏有日本嘉永6年、明治41年的刻本3种,嘉永本有周作人1932 年的题记,说明此书购于日本并且指出此书在日本很流行,“与《菜根谭》同为人所爱诵”。

《小窗幽记》目前看到的最早版本刻于乾隆35年(1770年),然而却与陆绍珩纂辑的《醉古堂剑扫》的卷名设置及内容基本无二,前者只对后者进行少量改造:删掉重复条目;更改条目顺序;改动个别字句;合并或分开条目。

曹铁圈、郭孟良主编的《中华修身处世经典》首先提出质疑。在该书下册《全本小窗幽记序》中,作者经过初步考证,得出了所谓陈继儒《小窗幽记》实为陆绍珩《醉古堂剑扫》的结论。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小窗幽记》注译者清风先生进一步考定,《小窗幽记》是清人伪托陈继儒名字出的伪书。

北京语言大学学者成敏曾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刊文指出,“《醉古堂剑扫》是明代陆绍珩编选的一部清言小品集,而《小窗幽记》则是乾隆年间刊印,署名陈继儒的清言小品集,两书名字不同,刊刻年代相异,内容却基本相同。通过对这两部书的版本、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判断《小窗幽记》实为清代书商借陈继儒之名而将《醉古堂剑扫》改头换面而成。”

进入清代后,以教导温良做人、谨慎处世的作品渐多,书商将富含不平之气的“剑扫”,更名为“幽记”。而陈继儒是晚明山人墨客的领袖人物,其诗文,尤其是清言类小品在明末清初影响甚大。书商找来陈继儒的名号,借以保驾护航,从而后世人多分不清二者关系,名不见经传的陆绍珩更是鲜为人知。乾隆35年版《小窗幽记》作序者陈本敬赞其文字,“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所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

2小窗幽记(陈继儒版)

《小窗幽记》是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陈继儒。另有新版《小窗幽记》(陆绍珩纂辑)。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淋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全书共分为12卷:卷一 集醒 卷二 集情 卷三 集峭 卷四 集灵 卷五 集素 卷六 集景 卷七集韵卷八 集奇 卷九 集绮 卷十 集豪 卷十一 集法 卷十二 集倩 。

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