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总是胡思乱想睡不着 怎么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睡前总是胡思乱想睡不着 怎么办?,第1张

1 失眠 焦虑 抑郁 同时存在,一个方子能治好吗?

很多患者都有一个疑虑,我失眠、焦虑、抑郁同时存在,用一个方子就能治好吗,临床上有些人这三种疾病会同时存在,那么我们如何治疗呢?比如说你想治疗失眠,也想治疗抑郁焦虑,问我一个方子都能给我治好吗,这也是很多患者迫切想要了解的。失眠会导致焦虑、抑郁,而焦虑抑郁又会加重我们的失眠。所以说虽然是不同的病,但是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子去治疗,这个在我们中医古籍治疗方法里面叫做异病同治,那我们只要通过疏肝解淤、养心安神、清热化痰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2 睡前总是胡思乱想睡不着 怎么办?

3 心烦胸闷无法入睡,没准是心肝火旺

心火旺、肝火旺都会使我们晚上感到烦闷,入睡困难,甚至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今天 给大家详细说一下,第一就是心火旺的人,容易早醒,晚上入睡还算正常,但是没睡一会儿就醒了,而且梦还多,这种情况呢,又分虚火和实火两种,实火的症状比较重,一般有口苦,口干,口腔溃疡,浑身燥热等,这些都属于实火,我们一般会用清心泻火的药,虚火的症状,会轻一些,主要是嘴里发干,有点儿胸闷气短,手脚心发热,存在盗汗这些症状,这个时候,我们会选用一些滋阴降火的药物来调理 肝火旺的人,一般心 其实不能存事儿 ,容易胡思乱想,然后睡不着觉,睡着了以后还会出现多梦,睡不踏实的情况,这主要是从 肝气郁结 开始, 肝郁 就会化火,肝火又会扰乱心神,导致失眠。这类人首先 发现眼睛是很难受,发干,发酸发涩,甚至还会出现红肿,同时还会伴有胸闷,因此,我们要用清降肝火的药,再加上酸枣仁等药物,这样既去了肝火,又安神,效果会更好。

根据《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肺为相辅之官,脾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即心相当于古代的君主,肝相当于将军,肺相当于宰相,将军或宰相出现问题,则会对君主的决策产生影响;若君主出现问题,则各职能都会受到影响;反之,其他各职能器官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心产生影响。总体来讲,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心主行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气为阳,血为阴,血的运行需要依靠气的推动,气也需要借助血的运行散布全身,两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相互依存、正常运行,从而维持各器官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因此,常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等说法。

若仅有血而无气推动,则血凝而不行,谓之淤血。如果仅有气而无血,则气无所依附,涣散不收。因此,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不能辅助心脏推动血液,造成心血瘀阻;如心火过旺会灼烧肺阴,而出现心悸、心烦、咳嗽、咯血等症候。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同时,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因此,脾气足,血有生化之源,心血充盈;脾气虚,则运化失职化源不足,将会进一步导致心血虚。

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主运化,而生血统血。思虑过多则脾运不舒。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呈现心脾两虚之候等。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的既有相互依存又有相互协同的关系。

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正如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在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皆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正常,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在病理上,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心神不安,可导致肝失疏泄,或因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肋疼痛等病症可同时并见。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涵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作了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肾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

心肾阴阳互补: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与肾之间相关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

心肾精血互化: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明·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杂病门·怖》中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又如: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惨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又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宗气生成方面: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清气和精气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

水液代谢方面:津液代谢是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就肺与脾而言,需要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以通调水道,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的运化作用,以吸收、输布水液,使水液得以正常的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同,是保证津液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津液代谢过程中,肺的通调水道与脾的运化水液,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关系上,肺脾两脏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肺气虚弱不能正常呼吸,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则气的生成乏源。或因脾气虚弱,生气不足,导致肺气虚;或因肺病日久,耗气过多,影响及脾,产生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咳嗽、气短、气喘等脾肺气虚证。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为痰饮,影响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或因肺气虚弱,宣降失职,水道不能通调,水湿潴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为食少、倦怠、腹胀、水肿、咳嗽、气喘、痰多等脾肺气虚,痰湿内停的病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方面的关系。

消化功能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及分泌胆汁,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脾相互为用,消化功能正常。

血液运行方面: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脾主统血,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脾协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在病理方面,肝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使脾失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或因脾失健运,湿热郁蒸,薰及肝胆,出现精神抑郁、胁肋胀痛、腹胀腹泻,或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脾不调的病变。又如:脾失健运日久,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慢性失血日久,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表现为纳少、倦怠、头晕、目眩,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亦可因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均可引起血行失常,出现多种出血的病症。

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源于先天,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脾的运化,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中精气,又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补充,才能不断充足。故《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之阳气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血证论·阴阳水火论》所说:“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亦是说明先后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关系到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其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开合,在肾气、肾阳的气化作用下,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其又须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在病理方面,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例如: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腰酸、耳鸣,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不良等病症。又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病症。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或肾的阳气虚损,气化失司,而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表现为面浮、肢肿、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液停滞的病症。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关系。《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其义是说:肝主升发之气,于左上升;肺主肃降之气,于右下降。这就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

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畅,肺与肝密切配合,一升一降,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

在病理方面,肝肺气机升降失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肝气郁结化火,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使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影响及肝,使肝失条达,都可产生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痛、咳嗽、咯血等肝肺同病的病症。对“肝火犯肺”者,用五行理论来概括,又称为“木火刑金”。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方面的协同与依存关系,以及肺肾之阴相互资生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使水液下行及肾,有助于肾主水;肾为主水之脏,肾气推动、肾阳蒸腾,有利于肺的通调。肺肾协同,相互为用,保证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呼吸运动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同时,肺在司呼吸中,其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充足,摄纳有权,也有利于肺气肃降。故《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此外,肺肾之阴也是相互资生的。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足;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肾之阴,相互滋生,从而维持肺肾两脏之阴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肺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有:

一是水液代谢障碍: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使肺失宣降,都可导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咳嗽、气喘、尿少、水肿等肺肾同病的病症。故《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二是肾不纳气: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三是肺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累及肾阴,肺肾阴虚同时并见,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肺肾阴虚内热证。

肝与肾的关系,在中医古籍中往往又称为“乙癸同源”或“肝肾同源”。“乙”、“癸”原为古历的两个天干符号,根据天干配属五行法,甲乙属木,壬癸属水,而肝属木,肾属水,故乙、癸分别作为肝、肾之代名词,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之说,揭示了肝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肾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肾精化为肝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中的精气,也需要依赖于肝血滋养而保持充足。肾精与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盛同衰,休戚相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肾精养肝化血,肝血滋肾化精。故此“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

肝肾阴阳互补: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属木,肾属水,水涵则木荣,母实则子壮;肝阴亦能滋补肾阴,母子相生,子亦能奉母。阴阳既能互生,又能互制。肝肾之阴充足,不仅能相互滋生,而且能制约肝阳使其不致偏亢。由于肝肾阴阳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从而保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肝肾同俱相火:《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元·朱震亨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两部。”心火为君火,肝肾之火为相火。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君火、相火为人身之阳气,属于少火,蒸腾全身,温暖脏腑,是生命活动之动力。肝有相火,则使血不寒,司气机之升发,尽疏泄之职;肾有相火,输布一身,使水火得济,以奉生身之本。相火为肝肾两脏共同专司,其宜潜藏。肝肾精血充足,肝肾之阴充盛,则相火得以制约,宁静而守位于肝肾。

疏泄封藏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而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既相反又相成,互用互制,从而保证并调节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正常。

在病理方面,肝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而表现为肝肾同病。例如:肾精亏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表现为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不足证。又如:肝阴不足可引起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肾阴不足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出现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遗精、烦热、盗汗等肝肾阴虚火旺证。又如:肝肾精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火旺,引起肝主疏泄和肾主封藏关系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病症。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河北、河南、云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米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的多种松树根上。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临床用名有茯苓、朱茯苓。

中医古籍论述

《本草纲目》:茯苓,本草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故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证,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可用也。仙家虽有服食之法,亦当因人而用焉。

其赤者,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本草经疏》:茯苓生于古松之下,感土木之气而成质,故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利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并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长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者,补心脾,伐肾邪,除湿利窍之极功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样。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故主澼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劳魂魄,养精神。《药性论》又云:茯神君,味甘无毒。主惊痫,安神安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人虚而小肠不利,加而用之。

简误: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属金。降也,阳中阴也。无毒。忌酸物,恶白蔹,地榆、雄黄、秦艽、龟甲。种赤白主治略异,经上下行走自殊。赤茯苓入心脾小肠,属巳丙丁,泻利专主;白茯苓入膀胱肾肺,属辛壬癸,补益兼能。甘以助阳,淡而利窍。通便不走精气,功并车前;利血仅在腰脐,效同白术。为除湿行水圣药,生津液缓脾,驱痰火益肺。和魂炼魄,开胃厚肠。却惊痫,安胎孕。倘汗多阴虚者误煎,伤元夭寿;若小便素利者过服,助燥损明。暴病有余相宜,久病不足切禁。凡须细察,不可妄投。茯神附结本根,因津泄少;谓既不离其本,故此为名。体比苓略松,皮与本须去。所忌畏恶,悉仿于前。志理心经,善补心气。止恍惚惊悸,除恚怒健忘。

谟按:茯苓为在天之阳,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泻下耶?经云:气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泻下,亦不离乎阳之本体,故入手足太阳经焉。丹溪又曰:茯苓、猪苓、泽泻各有行水之能,久服损人。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诸药,归就肾经,去胞中久积陈垢,以为搬运之功也。

《本草乘雅》:岁寒不凋,原具仙骨。虽经残斫,神灵勿伤,其精英不发于枝叶,而返旋生气,吸伏于踵,所谓真人之息也。故茯取伏义,苓取令义。二拟未确,聊备博采云尔。芳香清气,潜藏根底。对待忿戾浊邪,冲逆胸胁。皓苓下居,彤丝上荟,对待夏愁怫逆,形诸颜面,摧残槎卉,俯就零落。对待刀圭地心,有怀怨恨,珍重深邃。对待惊骇气上,镇定不动。对待恐惧悸忡,形质块磊,气味清疏。对待晦滞立坚,心下结痛,神灵在躬。对待寒热外侮,幽静安闭。对待劳乱烦满,渗泄就下。对待水寒逆肺,清闲平淡。对待口焦舌干,转旋气化。对待小便闭癃,吸元归踵。对待游魂于天,恬澹虚无。对待神不内守,服气长生。对待饥渴夭龄,悉属象形,异以入之。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此其验也。

《药性解》:白茯苓,味淡,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脾、小肠三经。主补脾气,利小便,止烦渴,定惊悸。赤者专主利水。抱根而生者名茯神,主补心安神,除惊悸,治健忘。恶白蔹,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醋及酸物。

按:茯苓色白,是西方肺金之象也;味淡,是太阳渗利之品也;微甘,是中央脾土之味也,故均入之。夫脾最恶湿,而小便利则湿自除,所以补脾。既能渗泄燥脾,似不能生津已,洁古何为称其止渴?良由色白属金,能培肺部,肺金得补,则自能生水,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诚以其上连于肺,得肺气以化之,津液从之出耳。《药性》所谓白者入壬癸,亦此意也。而渴有不止者乎。至于惊悸者,心经之症也,而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既泻小肠,而心火亦为清矣,故能定之。丹溪曰阴虚未为相宜,盖虞其渗泄尔,然味尚甘,甘主缓,亦无大害,非若猪苓一于淡泄而大伤阴分也。《药性》云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与本功相反,未可轻信。赤者属丙丁,专入膀胱泻火,故利水之外无他长。茯神抱根,有依而附之之义,惊悸者魂不能除,健忘者神不能守,宜其治矣。《广志》云茯神松脂所作,胜茯苓;《衍义》曰气盛者泄外外,不抱本根,结为茯苓,有津气而不甚盛,不离其本,结为茯神。考兹两书,各相违悖,然《仙经》服食,多需茯苓,而其神不与焉,两说之是非,于是乎辨。

《药鉴》:气平,味甘淡,气味俱薄,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主治膈中痰火,驱水肿,除淋结。开胃腑,调脏气,伐肾邪。和中益气,利窍宁心。除湿之圣药也。经曰:赤者向丙丁,白者向壬癸。又曰:赤者能利水,白者能补脾。是知赤者泻小肠之火,而利水矣,不知白者润肺生津,而能分利也。此剂皆主分利,但不如用白为良。大都淡能利窍,甘能助阳,《衍义》、《补遗》以为阴虚,未为相宜,以其淡渗也。孰知气重者主气,味重者助血,茯苓虽曰淡渗,然味尚甘美,于阴虚者,亦无妨也。臣升、芪而下行,固能补气,兼当归、枣仁,又养心血。佐参、术而不行,亦能补血,加枸杞、仙茅,又固肾气。四君汤用之以补气,地黄丸用之以补血。痘家灌浆之时禁用,恐水利而浆不能灌也。若见有水白泡,即取升麻汁制用,取其散表以利水也。若见有红紫泡,即取茜草汁制用,取其行血以利水也。

中医上并没有关于植物神经紊乱的直接记载,因此不能确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中医中的名称。植物神经紊乱应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由于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出现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为胸闷、憋气、心慌、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失眠等等。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加强心理的疏导。

中医虽无关于植物神经紊乱的记载,但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与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百合病、脏躁病、灯笼病等病证描述较为相似。更年期妇女、产后女性多见,会出现失眠、头晕、心悸的症状。中医治疗植物神经紊乱以疏肝理气为主,进行辨证论治,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桃仁承气汤、归脾汤、枣仁安神汤、六味地黄丸等经典名方加减进行调理。

在中医古籍中,提到过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的十几种行为,被总结为“五劳七伤”。并且认为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够活到人的自然寿命的终点“天年”(大约120岁),其主要原因就是被“五劳七伤”所伤害。换句话说,如果躲不开五劳七伤,那么就很难长寿。那么中医说的“五劳七伤”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尽量躲开伤害呢?

看到没,五劳所损伤的,都是人的根本:气血、筋骨肉。而五劳具体是什么,在古老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来了:“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1久视伤血

久视伤血,意思就是如果过度用眼,导致视力疲劳,就会导致身体精血亏虚。为何用眼过度会损伤身体的精血呢,因为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睛的视力维持,是需要依赖肝血来滋养的。

过度用眼,就导致人体肝血损耗过度而亏虚。

肝血亏虚之后,就不仅仅会表现为眼睛干涩、视力下降了,还会有月经不调,受孕困难,肤色萎黄,失眠多梦等症状出现。

所以,过度用眼,不仅是伤眼睛,还是会伤血,继而伤害全身的。

2久卧伤气

就是如果整天躺着不动,就会造成身体的气,逐渐亏虚,表现为身体越来越虚弱,干什么事情越来越没劲儿。

这一点,很多长期卧床的人可以说是深有体会的。而现代研究也发现,如果让人长期处于卧床状态,人的肌肉就会萎缩,骨骼密度就会下降,长时间卧床后,将会难以行走,还会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这都是气虚的典型表现。

3久坐伤肉

久坐伤肉,其实指的是伤脾。因为古人没有电脑、手机等物品,久坐的原因,就是看书、处理公务。久坐不动,思虑过度,就会伤脾。而脾主肌肉,思虑过度,就会伤脾,导致肌肉无力、瘦削等,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而现代人,久坐不动,其实也会伤脾,伤肉。因为现代人看电脑、玩手机,也会思虑过度,而且还会导致肌肉劳损,出现腰酸背痛;而且由于久坐不动,肌肉运动能力下降,四肢肌肉也会比变得无力。

所以,久坐不动很伤身体,要适当运动,才会让脾胃更 健康 ,肌肉更健壮,身体更 健康 。

4久立伤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经常站立的人,劳累过度,就会表现为腰酸背痛,骨骼关节、肌肉过度疲劳,就会伤害骨关节的 健康 。

比如很多售货员等,站了一天后,累得都走不动道了,腰酸腿疼的,这就是伤骨的表现。

5久行伤筋

伤筋,其实主要指的是伤害膝盖。因为中医认为,膝盖为筋之府。长期行走奔波的人,就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不灵等症状,这些问题,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筋受伤的标志。

七伤的概念,其实并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所谓的七伤拳。而是在隋朝的时候,官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中所提出的概念,即“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1大饱伤脾

所谓大饱,就是经常吃的太饱,就是暴饮暴食。《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吃得太饱,脾胃消化负担加重,肠胃消化不过来,就会导致功能受损。

像现在很多家长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就容易给孩子吃得太多。他们总是觉得孩子吃的不够多,追着喂,这样一来其实是在伤害孩子。

吃的过多,伤害脾胃后,就会表现为消化不良、便秘、口臭等症状。

2大怒气逆伤肝

中医认为,人体的情绪与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怒的情绪,就与人体的肝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长期生气,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则会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如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内分泌失调。

3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所谓强力举重,意思很简单,即勉强自己举起重物,容易导致骨骼、关节的损伤,比如扭伤甚至骨折等。而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而且腰为肾之府,无论是骨折损伤,还是腰扭伤,都会伤及肾。

而久坐湿地,就会导致寒湿之气入侵身体,损伤肾中元阳和肾对水湿的调节能力。比如引发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这都是肾受伤的标志。

4形寒饮冷伤肺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而且通过鼻窍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如果受到寒气的侵袭,或者总是吃生冷食品,就容易损伤肺气,而引发感冒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5形劳意损伤神

身体过于疲劳、疲惫,经常忧虑,思考过度,当然会精神劳累。不能劳逸结合,疲劳过度,易出现抵抗力下降、失眠、神经衰弱等问题。

6风雨寒暑伤形

风雨寒暑在中医里指的是导致疾病的“四邪”,其实也指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伤害,如淋雨、受凉、中暑等,这些都会导致身体疾病。

7过度恐惧伤志

过度的恐惧、房事没有节制,容易伤肾,继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多种疾病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

上述,就是五劳七伤的全部内容。其实五劳七伤,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于身体的伤害,想要避免五劳七伤的伤害,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开这些会伤害身体的不良习惯。

#哆咖医生超能团##慢病防治知识#

失眠,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随着现代 社会 的飞速发展,失眠的人群与日俱增,据相关的调研显示,我国现今失眠人数远超3亿。

对于失眠,解决的办法众说纷纭,吃药物、褪黑素、谷维素等各种助眠,或者针灸、按摩等,但是很多人还是睡不着。其实可能不是方法用得不对,而是没有找到病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失眠了呢?

一、肝郁血虚

通常表现为难以入睡、时睡时醒、噩梦频繁、睡眠质量差等,肝郁气虚导致的失眠,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就是肝脏,因此当人体的肝气运行不畅时就会造成肝气郁结,从而导致失眠,经常失眠的朋友不妨自查一下。

二、心火旺盛

心火旺盛是导致失眠症状最常见的原因,一到晚上就喜欢胡思乱想,心里思虑多,平日里经常容易焦虑、紧张、烦躁等,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火气攻心,从而影响到睡眠,所以晚上习惯想得多,白天火气大的朋友要及时改善。

三、心胆两虚

心胆两虚主要表现为晚上多梦,且多是噩梦,经常晚上感到害怕、心慌、惧黑等,这样的情况若是长期持续下去,就会增加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所以平时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谈,避免独处,平时也要多参加锻炼。

四、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低,睡眠浅,很容易被一点小动静惊醒,白天脸色差,浑身乏力,时常犯困,有时候也会伴随食欲不振,腹胀,四肢无力等,平时也要及时改善。

1、酸枣仁汤

有些人一失眠,首先想到的就是服用药物助眠,但是长期服用药物治标不治本,还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并不建议。其实缓解失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五脏调理好,建议可以常喝酸枣仁汤

酸枣仁 汤,最早出在《金匮要略》,这是医圣张仲景的医药古籍,书中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后结合现在中医理论,在原组方基础上做了加减,制成酸枣仁茶包。

酸枣仁汤是由十余种天然的助眠中药材,科学配比 精炼 而成,能够改善五脏的问题,从而促进睡眠。

其中 酸枣仁加上莲子、大枣、百合、桑葚 的搭配,能够起到阴阳相济的作用,酸枣仁主脾,莲子主心,大枣主肝,百合主肺,桑葚、枸杞主肾,五脏相合。

酸枣仁汤不仅能够镇静助眠,还能够养血安神、补中益气,对于失眠上火、脾胃虚弱、心胆两虚、心火旺盛导致的失眠均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能够持久长效温和的改善睡眠,并且安全无副作用,每天用茶包泡水代茶饮,喝3~5杯。

2、头枕穴位按摩

人的头部分布着很多穴位,平时多进行穴位按摩具有一定的助眠作用,没事的时候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从而梳理情绪、放松精神、缓解疲劳,也可以双手张开从眉心位置开始向头顶梳理,也可以梳头,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3、睡前泡脚

泡脚 养生 是已经很常见的 养生 保健的方法了,不仅能够促进足部的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有很好的促眠安神的作用,最主要的是成本低,自己在家用55 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即可。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放入自制的足浴包一起泡脚,效果更佳。 #每日 养生 小常识# # 健康 过大年#

关注@番茄 健康 每天分享 健康 养生 知识

不严重的话是可以自我调节的,方法如下 :

1、闭目入静法: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此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可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2、鸣天鼓法: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直至自觉微累。然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手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3、单调声音诱导法: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淅沥淅沥春雨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

4 如果以上都没有什么效果的话,那就建议你去广W东民W安W医院W去W治W疗,他们治疗失眠很厉害的,我妈妈的失眠就是在他们那里看好的。不过我想第4点更快、也更适合你,去看看吧!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