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发明的过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3收藏

我国四大发明的过程,第1张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

(来源:维库)

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相传是由东汉时代的蔡伦所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存在,但是蔡伦只是改进了。

指南针

指南针最早形式称司南,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论衡》卷十七是应篇第五十二“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原理他只能说“亦天性也”,这个记载虽不是最早,但是最早表述清楚的一个。司南有指向之用应无异议,具体形状却有争论,早期研究者判定为天然磁石为勺配合地盘,虽有出土汉地盘和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石刻司南勺图佐证,但毕竟无完整配合出土,近有人研究“司南之杓”杓字实为酌,那么看来“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

火药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 一般认为发明于9世纪的唐朝(公元618~907年), 于真元妙道要路一书中记载, 亦有文学作品中在唐朝以前出现木炮这类武器, 但因此类作品皆著于唐朝以后, 真实性成疑, 所以并不被承认为发明时间

活字印刷术

由北宋人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活字印刷术,但其以泥塑的方式制作活字,技术并未成熟而不适于实用,并未对于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印刷造成实质影响。西方的约翰内斯•谷登堡于1440年左右,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意义更为深远。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四大发明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四大发明的发明朝代、过程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1)纸发明与西汉前期。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民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2)隋唐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战国时,我国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它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的使用,改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据近代考古学方面的成果,远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从自然界中的物质,例如蜂蜜、鲜果等之中获取甜味食物了,但这些甜味食物还只能算自然物质而不能算人类的加工制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糖业发展基本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等三个大致阶段,这是世界糖业发展总的趋势,而我国则是这个总趋势的典型国家。早期的制糖工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据考证,早在殷商末年,我们的先民们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在西周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的诗句,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原(今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即使野菜也象饴一样的甜蜜。据此我们可知,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知道饴这种东西了。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制成的淀粉糖,现在一般叫麦芽糖,也称饴糖。史实证明,早在蔗糖问世之前,作为甜类食品,饴糖的食用已经很普遍了。饴糖的制造是以谷物的淀粉掺和麦芽再经过醣化熬煮而形成的粘稠状制品,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从西周至唐代之间的史籍中都有许多食用和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饧哺》中记叙最为详尽,乃至直到今天,一些家庭式作坊仍然沿用古老的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并供应市场。

在甜味食品之中,蔗糖比饴糖更为重要。世界上蔗糖的发源地有两处,一处是古代的印度,这在其古籍《吠陀经》中可以知道;另一处就是古代的中国,最早的文字资料见于战国末年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宋玉)所作的《招魂》,其中有“腼鳖炮羔,有柘浆些”句,意为在烹煮鳖鱼和煎炸羊羔这些美味食品的时候,还要淋上一些“柘浆”调味。所谓柘浆,也就是指甘蔗榨出来的甜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至少在战国末期,位于南方的楚国不但已经有了甘蔗的种植,而且人们已经能够懂得榨出其中的甜汁来作烹调食物时的调味品;又由于《招魂》一诗通篇描写的是民间常见的招徕亡魂的风俗礼仪,与之同时描写的还有稻、麦、鸡、牛等民间常用的食物,这足以说明蔗类制品的榨取与食用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到了西汉时代,蔗类制品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刘歆《西京杂记》曾述及“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 ,所谓石蜜,即是指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固态制品,这与战国后期的液态“柘浆”,应该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高帝即是指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可知汉初的蔗糖制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则就不会作为贡品上献于皇帝。当然,汉代之际柘浆依然存在,不过功能又有了进展。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巳朔旦,汉武帝祀于甘泉宫,令司马相如等数十人赋诗称颂,共同制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中有“泰尊柘浆析朝酲”之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甘蔗汁可以解去贵人们早上犹未退去的宿酒。由此可见,至迟在西汉中期,人们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种常用的调味食品,还往往用来作解酒之用。

同样也是这个司马相如,他的名作《子虚赋》,其中在描述楚国的物产如何丰富时,也有“诸蔗猼且”的文字表述,其中“猼且”即是古代的芭蕉,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而“诸蔗”就是甘蔗。这可以说明,大致在司马相如在世时的西汉中期这两百余年之中,对于蔗汁的食用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物比较常见的事情。

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代,蔗糖的制取与食用应该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不但在司马相如的文赋中屡有出现,同时也见于同时代的其它人,例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南方有��之林……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多则伤人。是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 ”“��”一词,后来逐渐写成了“甘蔗”。它不但指出了蔗类植物的产地,甚至还指出了“多则伤人”这样科学论断,这与当代医学之中认为糖类制品不宜多吃是相一致的,笔者据此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蔗糖食品的相应普及,当时的人们是不可能知道其“多则伤人”的医学知识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代的考古成果。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土的简牍中有“糖一笥”的记载,笔者认为,其物能放置于竹笥之中,当是固态的制成品而无疑。这不但与战国时期液态的“柘浆”,在技术上可说是大大地进了一步,而且与汉初越国王献与高皇帝的贡品石蜜,在其普及性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到了东汉的张衡著《七辨》,其中有“沙饴石蜜”的称谓。所谓“沙饴”,即是指结晶状糖类制品。我们知道,淀粉糖呈粘稠状,而要想得到结晶状糖类食品,除了蔗糖是不可能有第二种取代物的。应该说,最起码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能够食用到具有砂糖雏形的蔗糖制品了。西汉末年刘向作《杖铭》说:“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 ”在铭中,刘向将甘蔗的特性用作人们常识的类比,可见甘蔗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二、 三国时期至唐代以前的食糖简况

《三国志·吴志》中记载:吴主孙亮曾使黄门(宦者)取交州所献“甘蔗饧”食用。所谓甘蔗饧,也就是蔗糖。如果说战国时代屈原所知道的“柘浆”还是一种稀薄的液体蔗糖的话,那么三国时代的“甘蔗饧”则已经已经是真正意义上蔗糖了,它的形态是一种特意为之的粘稠状,其软柔的特性更能适应人们的食用,其意义就象今天的人吃软糖远多于吃硬糖一样,这与战国时代相比确实进了一大步。此外,这则记载还明白地告诉了后人“甘蔗饧”的产地是交州,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一带。由于甘蔗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三国时期的“甘蔗饧”来自于交州,这是合乎甘蔗生长特点的。

晋代嵇含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孙子,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笮(榨)取其汁曝晒数日成饴,入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 ”这则记载明确地说明了当时甘蔗的产地和蔗糖的生产方法。与之同时期的古《南中八郡志》(今已佚,唐宋之际尚存)有这样的记载:“笮(榨)甘蔗汁,曝成饴,谓之石蜜。”这与《南方草木状》和记载是基本相同的,“南中”一词,古代泛指南方的的广大地区,最早出现在《魏书·李寿传》中:“封(李寿)建宁王,以南中十二郡为建宁国”,今考当时的建宁国,即为今天云南的曲靖地区。至于它的具体生产过程,则是借助于太阳的曝晒。这样的生产方式,也许受到了食盐生产方式的影响。液态的蔗浆在太阳曝晒的光合与蒸发作用下,形成了固态的结晶体,这与后世以蒸煮方式制糖,在生产原理上还有其本质上的差别。

东晋卢谌著《祭法》一书,其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记载 ,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使用“甘蔗”这一名词,它与西汉时代的“诸柘”一样,都是由嚼食甘蔗时的嘴部动作“咀咋”一词变化而来的。与卢谌同时代的著名画家顾恺之嗜食甘蔗,但吃的方式与众不同,总是从尾吃到头,每逢有人因惊讶而相问时,他的解释是“渐入佳境” 。顾恺之的吃法我们今天虽然无可非议,但却使我们知道东晋时期人们对甘蔗的直接食用也相当普遍。

另一位东晋大学者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蔗出江东为胜,庐陵也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大如竹,长丈余,取汁为沙糖,甚益人。”这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最起码在公元六世纪的古代中国,已经能够制作“沙糖”了。所谓沙糖,即是指外表呈砂砾状的结晶糖,这与今天我们日常食用的砂糖在本质上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由于甘蔗的大量种植和消费的广泛普及,原来用日光爆晒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人们将目光移向国外,寻求更好的生产方式。《新唐书》载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一年(647)遗使至“摩揭它国”求取熬糖法,然后下诏令扬州上贡当地种植的甘蔗进行试生产,其成品的色、味均远胜于摩揭它国 ,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又称为“霜糖”。“摩揭它”(Magadha)为古印度时代的奴隶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曾一度统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时最为强盛,至公元四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仍为印度强国。中国晋、唐僧人法显、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产方式相对先进,它是利用火的热能作为蒸发方式来进行生产的,因而有更快的生产周期。唐太宗不惜远离数万里之遥而派人前往,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说,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更具实际意义。

当摩揭它的制糖法取来之后,扬州生长的甘蔗成了制糖的最好原料。但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扬州,并不是今天地理上的扬州地区,而是指唐初属于扬州管辖范围下的岭南东西两道,即今天的广东与广西。由于岭南甘蔗味甜而多汁,其质量远比西域摩揭它国的好,所以生产出来的蔗糖在味与色的方面都远胜于摩揭它国产品。

“沙糖”一词,从上文可知,出自于唐初,由于其呈河砂状,故名。今天一般写作“砂糖”。又由于其色泽为白色霜状物,因而当时又称为“霜糖”。我们知道,今天的砂糖有白砂糖与赤砂糖之分,从制作工艺上来说,白砂糖远比赤砂糖复杂,既然唐代的蔗糖已被冠以“霜”名,其色当为白色或接近的白色,因此可以认为,唐代的制糖工人们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的蔗糖提纯及脱色工艺,其生产流程应该与今天的现代法生产流程相去不远,在没有一定的化学工业知识为前提基础下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霜糖”的生产关键是脱色,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国内的制糖工匠发明了“滴漏法”为蔗糖脱色。其法是将蔗汁熬至相当浓度后倒入一个叫“瓦溜”的漏斗形陶器之中,从上淋入黄泥浆,以现代技术观点而言是把黄泥浆作为吸附式脱色剂来制取白糖。这种办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的蔗糖生产已经能够采用接近于现代化学脱色的生产方法而进行生产了。

综上所述,我国的蔗糖生产,源于战国而定型于唐初,这是史有明文的记载,应该成为基本的定论。

三、宋代以后人们对于蔗糖的食用及生产

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至此中国方有沙糖。”此后一些述及中国蔗糖历史的人,往往以此为据,认为中国的砂糖始于唐初。但此论其实并不确切,早在汉代以前,“沙糖”一词就已出现了。东汉名医张仲景曾以“沙糖”调制“青木香丸”;而南北朝是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又有“取(蔗)汁为沙糖甚益人”之语,可见远在唐初之前中国已有了原始的结晶状砂糖,只不过唐太宗派人从西域摩揭它国学习相对较先进的制糖技术后,使中国的砂糖生产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跃进罢了。

可以认为,中国蔗糖的生产,真正取得较大发展的是在唐、宋两朝之际,其中宋代的成就可能更大一些。据宋代洪迈所作《容斋随笔》载,宋代蔗糖的产区主要在福唐(今福建福清县东南)、四明(今浙江宁波)、番禺(今属广东)、广汉、遂宁(均属今四川)等五个地区,其中就质量而言以遂宁所产的为最好。远在唐代大历年间,有个姓邹的和尚来到遂宁(今属四川)北二十里的繖山居住,教当地的居民黄氏制造霜糖。到了北宋时期,繖山一带民众广植甘蔗,致使这一带居民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占十分之四,而以制糖为业的占十分之三,也就是说,宋代遂宁的居民中,绝大部分的居民就业都与蔗糖有关。遂宁所产的蔗糖当时称为糖霜,可知当为白色结晶状。

在遂宁当时所种的甘蔗之中,主要有四个品种,其名称分别是杜蔗、西蔗、艻蔗和红蔗。其中,红蔗又称为“昆仑蔗”,主要用于生吃;艻蔗又称为“获蔗”,可以用来制作沙糖;西蔗能够制作糖霜,但由于颜色并不纯白而略带浅色,因而在当地价格并不高;只有杜蔗最好,味甜而厚,用来制作糖霜,颜色雪白而似霜雪,因而价格最高。

在种植甘蔗方面,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甘蔗的种植最损耗地力,因而凡头年种过甘蔗的田地,第二年一定要改种五谷,用以休息地力,否则便得不到好的收成。

在蔗糖生产方面,据记载已经有了专业化较强的生产工具:削砍甘蔗的有蔗削和蔗镰;堆垛甘蔗的有专用的蔗凳;榨甘蔗汁的有蔗碾、榨斗和榨床;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特定作用。

北宋宣和初年,王黼创应奉司,专门管理各地上贡朝廷的贡品,其中遂宁就以糖霜为主,每年要进贡数千斤。宣和末年应奉司停办,当时的京城汴京才不太见到遂宁所产的糖霜产品。

宋代遂宁所产的糖霜,在当时有极高的知名度,这可以从宋人的诗作中得到反映。北宋苏东坡有一次游润州(今江苏镇江)金山寺,有遂宁僧名圆宝者为寺中住持,于是东坡作诗赠之云:“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盖因东坡知圆宝为遂宁人,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遂宁的特产糖霜,由于可见当时遂宁糖霜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黄庭坚也有一首极具风趣的糖霜诗,这是诗人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时因品尝到遂宁糖霜,感觉到其味极其鲜美而特地给好友梓州雍熙长老寄去一包并在信中所作的一首诗:“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子水晶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在这里,黄庭坚采用了极具夸张的修饰手法,用舌尖舔舐鼻尖的描写,突出了糖霜的美味。

到了明代,宋应星作《开工开物》,其中的《甘嗜》篇也详尽地记叙了种蔗和制糖的各种方法,某些地方的叙述甚至比王灼的《糖霜谱》更为详尽。例如其中的牛拉石辘多次压榨取汁法,与现代制糖业所采用的多重压榨原理是相一致的;此外,在蔗汁澄清方面,书中所叙的石灰法,其生产原理在现代制糖中仍然沿用。

至迟在唐宋之际,中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开始向海外传播。据日本鸟仓龙治所作《冲绳一千年史》载,公元754年鉴真和尚东渡扶桑,为日本带去了制糖技术。而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中国的福州、泉州一带制糖业十分发达,远销至海外。又隔了大约二、三百年,大约在明代中期,从中国移居海外的侨民将制糖技术传到了东南亚的菲律宾,然后再传至远隔重洋的夏威夷等地。至于西欧各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则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印度经阿拉伯人所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 。

西方各国对于糖的研究,据记载始于十六世纪中叶,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弗首次从甜菜中分离出单糖,但并受到重视;直到1786年,马格拉弗的学生F·阿哈尔德由于其在柏林近郊试种甜菜获得成功,才促使他利用其老师的科研究成果而实现了从甜菜中提取单糖成为现实。从化学结构而言,这种单糖与蔗糖是相一致的,是以人们认为,阿哈尔德从甜菜中提取到了蔗糖。1799年,阿哈尔德正式发表论文,宣告了这一消息。到了1802年,阿哈尔德在西里西亚的库内恩建成了第一座甜菜糖厂。1822年,法国化学家佩恩采用脱色吸附剂用于甜菜糖的精制 ,也就是说,直到此时,国外才开始用自己发展起来的生产工艺制造糖类制品,与中国唐代初年就能生产纯白的蔗糖相比,在时间上晚了一千多年。

至于中国近代的机械化制糖,基本上沿袭了一条拿来主义的道路。清光绪四年(1878),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制糖企业,机器购自英国,以土糖为原料生产精炼糖,每天能处理土糖4000担。第三年,该公司又在广东汕头的角石镇开设精糖分厂,以适应内地的需求。除此之外,由英国商人管理的香港太古洋行也创办了太古炼糖公司,其后美、日等国商人相继来中国建厂制糖,但由于社会动荡等多方面原因,这些糖厂不久都相继倒闭。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中国的东北开始有人种植制糖用甜菜。光绪三十四年,阿城糖厂建成投产,能日加工甜菜350吨,这是中国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制糖的民族企业。1915年,另一座同等规模的呼兰糖厂建成。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可以认为不论是甜菜制糖厂,还是甘蔗制糖厂;不论是外资兴办,还是民族资本,都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国内土糖寮、土糖房、小作坊式的制糖方式仍是遍布城乡。

从30年代开始直到建国之前,广东、广西等地的军阀企图通过创办糖业,充实自己实力,对兴办机械化制糖业不遗余力。仅以广东一省而言,就能日产蔗糖7000吨,但由于时局动荡,再加上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多数糖厂都最后走向破产的归宿

欢迎打开 历史 宝藏。

稳婆这个职业,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除了自己亲手实践,一个重要来源便是师承关系,拜师学艺,口耳相传,然后这些关于接生的经验,代代流传。如果一个稳婆头脑聪明,有善于实践,就能成为一个技术很好的接生婆,做好这个艰巨的工作。

在清代的时候,稳婆在接生之时,已经知道要准备好参药,生姜,红糖,草纸,开水,净布等等,也知道剪脐带的剪刀要经过开水消毒,等等一些朴素的卫生知识。

但是还是难免会遇到无法正常分娩的情况。

遇到这种危险的难产情况,有经验的稳婆,会把胎儿轻轻推入,然后通过按摩摆正胎儿姿势,让头部先从产门而顺出。

还真有。

但是不可否认,虽然有这个办法,但是还是不常用的,因为剖腹产可不是个小手术,关涉内脏的,古代的低下卫生条件,很容易让孕妇感染而死。

现在有明确记载的世界上比较早的剖腹产,是在1610年,手术做完25天后,产妇就死了。此后的三百年时间里,剖腹产的死亡率一直在一半以上,很容易大出血或感染致命。

在医疗卫生环境较差的古代,女人生孩子的过程就像是走鬼门关一样充满各种危险,为了能让女人更安全的生孩子,古人在分娩这方面也是进行了许多有益的 探索 ,并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古人分娩姿势

古人分娩姿势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卧式分娩;二是竖式分娩,具体又细分为坐式、站式、蹲式以及跪式。不同于现代古装剧中清一色的卧姿分娩方式,古人更多的采用的是竖式分娩,《诸病源候论》里有记:“若坐产者,须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倾斜,使儿得顺其理。”

相比于卧式分娩方式,竖式分娩优点更多一些,一是可以利用胎儿自身的重力效应加快分娩过程,可以大大减少难产概率;二是竖式分娩可以使产妇及时排除污血,大大降低产后受感染的机率。

不过采用竖式分娩也不是绝对的,古人往往会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适时变换不同的分娩方式。产妇一般先多采用坐姿分娩,如果不顺利,就会让产妇改为站立姿势,书中有云:“须用手巾一条,拴系高处,令母用手攀之,轻轻屈足作坐状,产户舒张,儿即生下”。

其实在古代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会采用竖式分娩,世界上的许多其他国家也都会采取相似的分娩方式,例如古埃及法老宫里就有一幅浮雕,内容就是描绘女王分娩的场景,可以看出女王采用的便是竖式分娩中的“跪姿”。

除了分娩方式的选择,古人还在药物助产方面有不少的 探索 。 生产前会让产妇喝下一种叫“催生汤”的汤药来帮助催生,催生汤主要由芫花根、天花粉等药材熬制而成,据《本草纲目》记载“芫花根有催产、坠胎作用,,“天花粉通月水、治胎衣不下”。这种药物催产的方式与现在打催产针的催产方式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分娩往往会造成产妇精神高度紧张及消耗大量体力,产妇通常会在产后喝下一碗“定心汤”,一来可以让产妇的精神放松,二来也能为产妇补充体力。

古代有剖腹产吗?答案是有的。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剖腹产的记录,远一点的有上古时期的大禹即是剖腹所生,《竹书记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但这一纪录距离现在毕竟太遥远,可信度成疑。

《三国志·魏书》中记载了三国时期一例较为可信的剖腹产记录:“黄初六年三月魏郡太守孔羡表黎阳令程放出言,据汝南屈雍妻王氏以去年十月十二日在章,生男儿,从右腋生,水腹下而出,其母自若,无他异痛,今疮已愈合,母子平安无灾无害也。”这也是我国第一例剖腹产后母子平安的记录。

一般情况下古人不会选择剖腹产分娩,只有在产妇发生难产有可能一尸两命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剖腹产,因为以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选择剖腹产往往意味着产妇的死亡。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如今生孩子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顺产和剖腹产。古代的时候都是采用顺产的方式生孩子,而有些古籍上有类似剖腹产的记载,只是没有留下详细的操作方法,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古代生孩子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准备热水”,感觉古代人生孩子就是烧热水这么简单。其实在古代生孩子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的,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具体流程:

翻译过来就是: 产妇肚痛待产的时候,准备一间干净的房间,在地上铺上布草,用一根绳子坐房梁上垂下,绳子下端系一根木头用于平衡。生孩子的时候,产妇抓住木头,慢慢往下蹲,下面铺上毡子防止婴儿落到草上受伤。

这种站立顺产的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胎儿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更容易出来,二是产妇手握木棍可以有效发力。至于这种方法比现在的卧躺哪个好,只能由专业人员去比较了,这里只是引用古籍,不作对比。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古籍中有疑似剖腹产的记载:

陆终是传说人物,是楚国的先祖吴回之子,而吴回则是一位半神半人的传说。关于《史记》中陆终生六人都是剖腹产的记载,用目前的知识来解释是完全说不通的。现代剖腹产一般建议最多不要超过三次,因为剖腹次数越多,生孩子时大出血的机率就越大,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子宫破裂。陆终的妻子经历了六次剖腹产,这确实不可思议。

剖腹产是一项大手术,麻醉、消毒、无菌环境、术后防止感染等问题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会威胁到产妇和胎儿的生命。1892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例剖腹产手术,成功产下婴儿,但产妇术后有发烧和发炎的症状,当时医生的报告说“ 产妇术后5周坚持出院,未能随行,有可能死亡。 ”

古代没有消毒药剂,也没有抗生素,因此古代实施剖腹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个问题,老梁有过研究!

我想问当大家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脑海中第一个画面就是接生婆大喊:“快去烧点热水来!”哈哈哈哈,那么关于古代到底是怎么生孩子,到底有没有现代的剖腹产呢?且听老梁一一道来,其实是真的挺残忍的,古代生孩子是真的太难啊!做母亲可以说是真的很不容易!

文科纵向项目主要分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司法部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以上项目的申报周期都是每年申报一次。具体申报情况如下: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面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受全国社科规划办的委托,管理本地区和本系统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在上级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管理本单位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项目按申报时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及年度项目。

(1)重大项目以招投标的方式组织实施,每年招标的大致时间是10月份,招标课题40项左右,资助经费30-50万,重大项目以推动科学发展,推进理论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战略和实际问题为指导,要求投标者组成课题组以团队形式投标,投标的首席专家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造诣,具有正高级或相当于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范围已由10个学科扩展到所有学科,并实行常年随时受理申报和即时通讯评审。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也可资助少量学术译著、学术资料汇编和工具书等,所资助的成果应是基本完成(80%以上)并且尚未出版的中文书稿或学术资料汇编和工具书等。后期资助项目经费资助强度与当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致相当。

(3)年度项目又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年度项目可以说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面广、立项数多,申报范围涵盖了除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外的其他22个学科;2003年以来每年立项数均在1000项以上,且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如2008年已达到1588项,(平均立项率86%)。申报年度项目的主要注意事项:选题,申请人要按照《课题指南》的要求进行申报。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条目,一般只规定研究范围、方向和重点,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拟定题目。应用对策研究方面的条目(带※标识),一般要求按题申报,不能改变题义,题目的文字表述可自行确定。申报资格,申请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请重点项目,必须是完成过省、部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申请青年项目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研究周期,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研究报告、论文的完成时限一般为1年,专著一般为2—3年。经费,项目资助经费逐年略有增加,如三类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依次为15万元、10万元、8万元。申报时间,每年1月初至3月上旬。

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教育部社科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教育部负责制订社科研究中长期规划和课题指南;制订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项目申报和评审立项;布置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结项;负责重大项目的成果鉴定等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组织所属高等学校的项目申报、中期检查、成果验收推广等工作。各高等学校负责制订本校项目管理细则并进行日常管理;组织项目申报、跟踪检查和成果验收;负责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等工作。教育部社科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总称。主要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一般项目。

(1)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指以课题组为依托,以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领域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的项目。选题由教育部向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实际应用部门征集,面向全国高等学校招标。大致申报时间,每年6月至8月,资助经费30-80万元。

(2)基地重大项目,指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立的、围绕基地学术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的重大项目。选题由重点研究基地根据基地中长期规划确定,并经基地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教育部统一组织招投标。大致申报时间,每年6月至8月,资助经费20万元(教育部10万,学校配套10万)。

(3)一般项目:①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7万元;②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③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者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5万元;④专项任务项目,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项目。一般项目申报注意事项:选题,由申请人根据教育部社科研究中长期规划和个人前期研究积累自行设计,鼓励申请人从实际应用部门征得选题并获得经费资助。申报资格,规划基金项目申请者,应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编在岗教师;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及参加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40周岁;自筹经费项目申请者,必须获得校外有关部门,包括政府部门(非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经费资助(不低于5万元);必须填写项目申请书中的“其他经费来源”栏,并附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研究周期,项目自批准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1~2年,但须经依托学校同意并报教育部批准备案。经费,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7万元;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专项任务项目经费由项目承担人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5万元。申报时间,每年上半年(4月或7月发布申报通知)。

三、其他部级项目的申报

其他部级项目主要有: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司法部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每一类涉及的学科都比较“单纯”,申报面比较窄。

(1)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每五年发布一次,通常在每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第一季度向全国公布;规划执行期间,每年发布年度课题指南并组织课题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基金课题;设立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教育部规划课题,以及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和其他部委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选题,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支持成果开发与推广研究。资助经费一般在1-15万之间,申报时间一般在上半年,申报周期为2个月。

(2)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或本级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为中级管理单位管理本辖区内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在上级艺术科研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管理本单位承担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的选题,应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文化艺术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发展规律,注重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支持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设立重点课题、年度课题和青年课题。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研究周期,研究报告、论文的完成时限一般为1年,专著一般为2-3年;申报时间,一般为每年的4-5月。

(3)司法部研究项目

司法部科研项目以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积极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为国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兼顾法学学科研究,注重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推动法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及法学类社团,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项目类别,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中青年课题和专项任务课题。资助经费,重点课题6万元,一般、青年课题4万元,专项任务自筹经费不低于3万元。申报资格,申请重点课题者,课题主持人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副厅(局)级以上职务;申请一般课题和专项任务课题者,主持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正处级以上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申请中青年课题者,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年龄均不超过39周岁,并且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正处级以上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申报时间,司法部每年发布部级科研项目年度课题指南,年度课题指南一般于该年度第一季度公布,申报时间一般从6月份开始。

四、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当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是国家层面纵向项目的主要来源,而省级层面的纵向项目主要就指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其申报流程沿袭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流程。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是规划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由省委宣传部代管,其职责是向规划领导小组提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规划草案和规划项目指南草案,组织项目申报、评审,依照规划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具体管理和分配规划项目资助经费,督查规划执行情况。规划研究项目用于支持对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支持具有山东地方特色和能发挥我省社会科学力量优势的领域的研究、扶持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急需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申报事项主要有:项目类别,年度项目分为青年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以及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申报资格,凡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均可申报,不具有高级职称的须有同研究领域两名正高级职称人员推荐方可申报。申报青年项目,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年龄均不能超过39岁。研究周期,申报项目最终成果形式应为研究报告或专著,研究报告完成时间一般为1年左右,专著完成时间一般为2年左右。资助经费,经费来源分为资助和自筹。依据项目类别、研究难度和成果形式,资助经费一般在1-5万元,申报自筹经费项目,必须出据单位经费资助证明,资助额度不能少于1万元。申报时间,一般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下达后开始申报,大约在7-9月份。

五、省内其他纵向项目的申报

省内其他纵向项目还有山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这两类项目的共同点是均为自筹经费项目。其中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一般采取限项申报,分给我校的指标在10项左右。山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的申报时间大致在6-9月份,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的申报时间大致在3-5月份。

以上简要介绍了各级各类纵向项目的基本情况,可以使大家对纵向项目的申报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下面再简要概括一下社科处针对各类项目的申报程序,在收到纵向项目主管部门的申报通知后,即着手组织我校的项目申报工作。主要是:(1)在社科处网站发布申报通知,并及时通知到各单位科研秘书。(2)根据项目申报级别,组织申报动员会。(3)对申报材料进行技术性审核,其间通过与申报者之间互动完善申报材料。(4)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申报材料。另外,请大家注意的是,在介绍每一类项目时,均给出了一个大致的申报时间,但这一时间时有变动,因此还是请大家留意社科处网页的申报通知,以免耽搁项目申报。

第一步,搜索和获取这些学术资源后,就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阅读文献的时候也要注意勤于记录和思考,为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论文选题

开始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是确定题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所以,选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一般而言,选题要考虑到创新性、可行性和探索性。

创新性即选题和研究,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若是理论研究,就应在新发现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概念,形成新理论;或是对原有理论,做出重要修改或补充,使之完善;若是应用研究,就要创造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或新产品,或在原有基础上有重大改进。

可行性选择课题,必须充分考虑科研所需的主、客观条件。要结合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课题;同时还要考虑,科研所需的条件,如时间长短、实验设备和实验经费等。可行性的另一方面,要求选题时,注意涉及的学术范畴大小适中,不应贪大求全。因为论题的大小,与论文的篇幅相称,与论文的水平要求、层次高低相适应。若题目定得太宽、太大,则容易流于表面,难以把握全局,也不可能做深入仔细的分析,写起来往往是泛泛而谈,显得十分肤浅。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而具体为好,小题目容易驾驭,有时选一些比较具体的所谓“小” 题,进行深入研究、透彻分析,往往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探索性意即选题要结合实际,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探索,努力跳出既定的“框框”大胆求证。

第三步、拟写提纲

论文提纲的作用十分重要,有了提纲,才能纲举目张。论文的提纲,不仅能够保证论文内容的条理性、逻辑性、说服性,还能有效地避免行文缺失或冗杂。

与此同时,列出论文提纲也是思考的过程,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也便于进一步明确要查找的资料、可能面临的困难,和确定研究方法。

简要列提纲的方法如下:

(1)先拟标题,并写出总论点;

(2)统筹论文全篇的总安排;

(3)思考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作出段旨;

(4)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5)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第四步、写作修改

拟好提纲,完成计划初稿后,不要动笔。两天之后修改计划。再两天之后交给其他人修改。一周之后自己再修改,与导师(或者其他有经验的学长/学籍)商议定稿。

接下来,按照提纲扩充论文,具体步骤将在下一段中详细展开。论文完成之后,不要立刻修改。等两周,等自己把一些固有想法淡忘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