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在我国古籍中的古称分别都是什么?
越南——安南
菲律宾——吕宋
马来西亚——柔佛 / 马六甲
文莱——泥国
朝鲜 / 韩国:Korea
中国古称:乐浪 / 高句丽 / 百济 / 新罗 / 高丽
来源:汉朝设置乐浪郡。公元4世纪时,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建立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其中高句丽本来是中国的民族,因为抢地盘,打不过鲜卑族著名的慕容家族,被慕容氏赶出国门,流放到朝鲜半岛北部。高丽为高句丽的简称(但高句丽与高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国,国号“高丽”,并于93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王国历时近500年,为各国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称音译仍为 Korea(高丽)。1392年,高丽三军都总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国名为“朝鲜”,意为清晨之国、朝日鲜明之国或晨曦清亮之国。《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说:“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朝鲜语中朝字读作Zhao,今转读成Chao。
在汉朝,如今的韩国地区,分布着三个原始部落,为“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辰(弁韩)。1897年2月,朝鲜国王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不过这个“大韩帝国”很短命,在1910年就被日本废除了,又改回“朝鲜”。
日本:Japan
中国古称:扶桑 / 倭奴 / 东夷 / 海东 / 东洋 / 东瀛
来源:古代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来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发扶桑,入于落棠”语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实际上起源于中国文明,中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关于日本的记载。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如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才明白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另据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到隋唐时,始称“日本”。《旧唐书·东夷传》中将“倭” 与“日本”分列并叙,还对改称日本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旧唐书·日本国传》载明:“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Japan 是英语“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对它的称呼。
越南:Viet Nam
中国古称:瓯越 / 占婆 / 林邑 / 环王 / 占城 / 交趾 / 安南 / 南越
来源: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红河三角洲建立瓯雒国,由瓯越和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中国史书上的占婆(又称林邑、环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国。汉朝设置交趾郡。唐朝设安南都护府。五代时从中国独立出来。1054年李朝改国名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称帝,改国号为南越。1803年清政F改安南为越南。1804年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之名便始于此。越南族就是中国的京族。
老挝:Lao
中国古称:堂明 / 南掌 / 寮国
227年,堂明王遣使拜访东吴。1353年,琅勃拉邦的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腊帮助下,统一老挝全境,建立了以佬族为主体的封建国家——澜沧王国。明代永乐二年,澜沧国获得中国的承认,封为“老挝宣慰司”,史称南掌。国内第一大民族老挝族(又称“老龙族”,中国称其为“寮人”)占全国总人口1/3以上,以族为国名。
柬埔寨:Cambodia
中国古称:扶南 / 真腊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来源:元代称“甘孛智”,明代转音为“柬埔寨”,为“山地之国”。
泰国:Thailand
中国古称:堕罗钵底 / 暹罗
来源:公元6世纪,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堕罗钵底国。“泰国”泰语中为“自由国度”,“泰族”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国的傣族。
缅甸:Myanmar
中国古称:掸国 / 骠国 / 蒲甘
来源:掸国,骠国,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对它的称呼。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马来西亚:Malaysia
中国古称:柔佛 / 马六甲
来源:Malay 是亚欧大陆最南端的半岛。生活在这个半岛上的人,又称为 Malay 人。后来把整个东南亚的所有群岛,统称 Malay 群岛。柔佛为 Malay 半岛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 Malay 半岛的大部分。1963年,Malay,与加里曼丹岛上的沙捞越和沙巴地区,共同组成了一个联邦国家,就叫 Malaysia。
新加坡:Singapore
中国古称:淡马锡 / 星洲
来源:公元8世纪,这个海盗猖獗的海岛曾叫Temasek(淡马锡)。Temasek,爪哇语“海市”之意,由于季节的影响,海运的船舶经常云集在此,所以逐渐成为一个船舶停泊的商埠。
传说,苏门答腊室利佛逝王国的一位王子,为了寻找理想地点建立新城市来到淡马锡。在洁白的沙滩上,王子突然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怪兽向他致意后急弛而去。这怪兽红身、黑头、白胸,雄健敏捷。王子很喜欢,便问随从:“那是什么动物?”随从信口答到:“狮子。”王子十分高兴,认为这里是吉祥之地,便决定在此建都,并取名“狮城”。在樊文中,Singa 意即“狮子”;pore 意即“城堡”。
菲律宾:Philippines
中国古称:吕宋
来源:菲律宾群岛的主岛就是吕宋岛。1543年,西班牙占领了这里,便以西班牙国王 Philippe 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中国古称:爪哇 / 三佛齐
来源:爪哇和三佛齐都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古国。Indonesia,希腊语中“大海上的群岛”,意为“千岛之国”。
印度:India
中国古称:婆罗多 / 身毒 / 天竺 / 信度 / 忻都
来源: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起一个国家,于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婆罗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这条河就是著名的印度河。后来“信度”这个地名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印度河流域开始,又包括恒河流域,渐渐的席卷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不丹:Bhutan
自称:竹域
中国古称:主域 / 布噜克巴
来源:不丹的梵文意思为“西藏终端”。自称为“竹域”,意为“神龙之国”
斯里兰卡:Sri Lanka
中国古称:锡兰
来源:Sri 是该国的自称,即“神圣”之意,Lanka 是“光辉灿烂”之意。
伊朗:Iran
曾用名:Persia 波斯
中国古称:安息
来源:古代 Aryan (雅利安人)从东迁往波斯,占据了伊朗高原或其东南部地区,并在这儿创造了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将这片地区称为 Aryana ,意为“雅利安人的地区”。Iran为其转音。Persia(波斯帝国)是伊朗历史上最显赫的一个帝国。(其实 Persia 并不单只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不同的朝代,都被称为 Persia 。)
俄罗斯:Russian
曾用名:КИЕВ Росс 基辅罗斯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苏联
中国古称:罗刹
来源:9世纪下半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诺曼人在东斯拉夫人地区建立基辅罗斯大公国。斯拉夫人把来他们称为 Varangians 或者 Rus意思是商人。这个词起源于古诺曼语 ruotsi,意指“划独木舟的人”,后来为斯拉夫人所采用。元朝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蒙古人在拼读俄文 Rocia 时,在字母R前面加了一个元音,所以 Rocia 就成了 Oroccia。清朝时期,Oroccia 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苏联曾是俄罗斯最强大的历史时期。
西班牙:Spain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西班牙最早是迦太基的殖民地。这里野兔出没,迦太基把野兔叫做 spa(腓尼基语 Shaphan)。渐渐的,转换成 Spain。
葡萄牙:Portuguese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葡萄牙最早的城市 Oporto 波尔图的名字演变而来的,本来翻译成波秋歌更为恰当
意大利:Italy
中国古称:大秦
来源:古希腊人殖民到亚平宁半岛的普利亚地区附近后,把这里的维图利部落称为 Italoi。后来罗马人沿用了这个名称,拉丁语 ltalia,并用它作为意大利半岛上很多部落的共同称呼。
刘向编的《别录》是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他死后,刘歆子承父业编辑《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分类法。
东汉的班固十分赞赏刘向目录思想,在《七略》基础上编著《汉书 艺文志》,开创史志目录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时,荀勖依刘向《别录》整理宫中图书,编著《中经新簿》,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和史部在目录分类体系中的独立设置。
到南宋时,郑樵对目录学又有新的发展,他的学术思想为“会通”,“求是”和“创新”,其目录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通志》的《校仇略》,《艺文略》,《图谱略》中,提出“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形成详明图书类例。
清代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体例、提要撰写、文献考订方面有独特成就,在文献分类方面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来的目录学以颇大影响,为今人查考古代文献提供方便,一些学者把阅读该书视为读书治学的门径。章学诚是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是“道不离器”,学术观点是“六经皆史”,他的《校仇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章学诚继承和发扬刘向、刘歆、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高度概括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精华,他提出撰写类叙和提要、编制索引、采用互著和别裁等方法,提高目录学的价值,推动了目录学的理论研究。
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目录学的影响,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图书分类体系,对所译西学书分类、编目,以崭新的近代学科类别作分类标准,打破传统著录法,在分类方面:分西学、西政、杂类三大类,打破“四分法”永制,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图书的雏型,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现代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当属姚名达,他提倡主题目录,精撰解题,排架目录与寻书目录分开,前者按分类,后者按主题。在其《中国目录学史》中批评现代目录学效西方之法,而把中国古代的目录学优点丢失,主张中西兼容,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开创发展中国目录学。余嘉锡在其《目录学发微》中发展了章学诚的观点,认为在目录体例中,篇目、小序、叙录等都是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录必须具备这些内容,才能发挥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杜定友等受国际影响,具有目录学的纲纪群籍,薄属甲乙之学,注重目录学的检索思想。中国现代早期目录学主要是对国外目录学的学习及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总结。
青简、韦编、青编
古代没有纸时,把字写在竹简上,用皮绳把竹简编缀起来,故称书籍为“青简”“韦编”。“韦”就是用来编扎竹简的皮绳。“青编”即“青丝编”,以青丝编结,用来记事,因而古代记事书籍常以“青编”代称。
芸帙、芸编、芸签
有了纸以后,人们为了防止虫对书的咬噬,常在书里放“芸香”,后人便用“芸帙”“芸编”“芸签”等代称书籍。
缥缃、缃帙、缃缥、缥帙
“缥”是青白色丝织物,“缃”是浅**的丝织物,古人常用这两种丝织物作书籍的封皮、封套,“缥缃”等遂成为古代书籍的代称。
坟典、坟籍
传说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坟典”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五典”“九丘八索”有时用来泛指古代典籍,而“坟典”“坟籍”则常用作古代典籍的代称。
二酉
代指丰富的藏书。“二酉“原系湖南境内的大酉山、小酉山。相传小酉山石穴中藏书千卷,乃是秦人留下之物,后则用以代指丰富的藏书。
学术观点
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
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
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经、史、子、集和古籍分类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国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四部内容简介 《四库全书》就是按经、史、子、集四部44类67个子目编排图书的。现在就此书的体例,把经史子集四部简介如下: 经部,收录的是儒家经典。主要包括十三经、古乐、文字等方面书籍,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儒家经典了"十三经"为代表,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主要是各种体式的史书,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别史、杂史等。纪传体,了"二十四史"为代表,它们都是官修的正史;……杂史,如《朝野佥载》。史部还包括地理著作、政书、目录书等。 子部,收集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的著作。此部范围广,收书也比较复杂,有哲学书,也包括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农学、军事、艺术、宗教的著作,也包括笔记小说和类书。子部中也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书籍,如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等及其有关书籍。 集部,收历代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一人著作的集子称别集,多人著作合编一起的集子称为总集。别集,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韩愈的《韩昌黎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全唐诗》等。文学评论,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集部以文学书为主,但又不限于文学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我国第一个成熟图书分类法的建立始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建立的《七略》。《七略》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公元前26年汉成帝河平三年,刘向等人校勘当时皇家藏书一万多卷,并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册取名《别录》。分成六部:第一部“六艺”,包括易、书、诗、礼、乐、御、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第二部“诸子”,包括儒、道、阴阳、法、名、纵横、杂、农、小说十类;第三部“诗赋”,包括屈原等、陆贾等、孙卿等、杂赋、歌诗五类;第四部“兵书”,包括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第五部“数术”,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第六部“方技”,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共计三十八类。六部前有总序一部合为七部。刘向死后其儿子刘歆把《别录》简化,编为《七略》,意思是存《别录》七部之略,全书分为七大类分别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合称《七略》。其中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这七部(书目只是六部)分类法是现存有文献可考的我国第一部最有系统的图书目录。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别录》和《七略》在唐末已经佚失,现今我们只能从东汉班固以《七略》为蓝本编成《汉书·艺文志》中窥视《七略》的概貌。《汉书•艺文志》也就成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刘歆父子建立的六部三十八类图书分类法并没能沿用至今。因西汉藏书在东汉献帝之时遭遇劫难,魏文帝曹丕时代“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由秘书郎郑默据以编撰成《中经》,形成了后来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中经》这部书目录由于亡佚,难以确知其分类。但据晋武帝泰始十年秘书监荀勖校理群书编成的《中经新簿》(也称《晋中经簿》)可以确知采用了四部分类法。《中经新簿》其类目如下:甲部,有六艺及小学诸书;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到了唐代,魏徵、长孙无忌等修撰的《隋书·经籍志》用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取代了甲、乙、丙、丁四部。此后历代的公私藏书目录均采用这种四部分类法。因唐朝初年设立的集贤书院是按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名为“四库书”。 这便形成了“四库”名称的由来。清代修《四库全书》仍沿用着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只是对子目进行了一些调整。由于纂修《四库全书》出自钦定,《四库总目》成书后,四部分类法便占据了分类界的统治地位。此后称四部分类法为四库分类法。《四库全书》的体系排列是: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共十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共十五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共十四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共五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图书集成。总计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属。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三百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共抄七部分藏于北四阁(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和南三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杭州的文澜阁)中。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著作。而把章回小说、戏剧著作排之在外,这不能不说是件怪事。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明显不足之处在于: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诸子著作放在子部之外。深受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害。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轻视科技著作。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这些缺陷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视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邪说, “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 七部《四库全书》最后命运为:文源阁本在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焚掠圆明园时与阁俱毁。文渊阁本现存台湾省。文溯阁本现存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文宗阁和文汇阁本均在咸丰三年太平军与清军作战时毁于战火。文澜阁本在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时阁毁书散,后由杭州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自力收集购回八千余册,并将部分缺书重加补抄。光绪六年文澜阁重建,丁氏兄弟将书交回文澜阁。此书后经两次补抄已全部补齐,现藏浙江图书馆。
因中西方两种学术体系及知识系统的差异,西方古代的图书分类法与我国有着本质区别。西方图书分类法始于古希腊。发源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主张分为历史、哲学、文学三大类。近代以后,随着知识分化及分工发达,学术分类更加细密,逐渐形成了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图书分类。
相比与我国的四部分类法西方按性质分类应当说更为科学。我国的四部分类法随看似按性质分类其实更倾向于形势分类。就经部而言:诗类属文学,礼类属社会科学,春秋类属历史,而《论语》又属哲学。随着国门开放,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西方翻译书籍的增多及西方分科性学术的普及,图书分类及学术分科向细密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那么就必然要求冲破四部分类体系,按照近代分科观念及分类原则,以学科为分类标准对中西典籍进行分类,对中国知识系统进行重新配置与整合。自十九世纪末开始中国学者开始对四部分类法进行改造并有所突破,至二十世纪中期完成了与国际图书分类的接轨。纵观世界各国的图书分类随各有不同之处但基本原则一样,那就是图书分类法的理论法则是形式逻辑;图书分类法的技术规则遵循:基本级别律、交叉学科定位律、文献传承律、排序先后律、排架同位律。
基本级别律:基本划分为7级,作为常识处理。第一级以宇宙属性为标准分为人文类图书和自然类图书。第二级以基本学科属性为标准划分。第三级以附属学科标准划分。第四级以图书的功能属性划分。第五级以图书品种属性划分著作。第六级根据图书国际空间划分为本国和外国图书(非学科定义空间)。第七级以图书时序划分(非学科时序)。
交叉学科定位律:所谓学科交叉,主要是指基本学科交叉,也指附属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一般有如下几种:一. 行业应用学科和理论基础学科交叉。二. 行业应用学科交叉。三.理论基础学科交叉。四. 一般应用学科与理论基础学科交叉。交叉学科定位应该遵循学以致用原则。从应用不从理论,从行业不从基础,从前不从后。
文献传承律:文献传承律主要以学科为母项,用二分法(原著、派生)提纲挈领,四分法(著述、学术、教学、帮助)分门别类,以逻辑规则逐级划分,以古今时代为经,中外空间为纬,将古今中外的图书归集,以反映文献的传承关系。
排序先后律:排列以先古后今,先国内后国外,先一般再特殊,先理论后应用、先理学后工学、先单行再合订、先原著后派生的办法。
排架同位律:同作者、同标题、同内容、同时期、同品种在同学科前提下原则上同位并列排架。
图书分类学科的定义是:人文类学科——是关于人类的信仰、情操、思维、行为、生活方式及其社会关系的学问。自然类学科——是关于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学问。基础学科——是人文类学科和自然类学科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或技术研究的学科。有理论基础学科和技术基础学科之分。应用学科——是指基础学科在某行业或领域应用的学科。泛论学科——是指在人文或自然领域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学科。
图书分类法在各藏书机构级别的不同尚有一些规则和区别,图书分类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图书分类学),在此我就不再多谈了,有以上的基础足够管理好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在我国现代各级图书馆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分类,但基本遵循着: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子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刊物。
附:有关书籍的一点小常识
部:书籍的计量单位之一。中国古代简策时代的册(策)书用箩筐储藏,箩筐称作“篰”,其后“篰”演变为“部”。一部书有时相当于一种书,有时包含若干种。其册数无限定,可以仅为一册,如《论语》;也可以是多卷或多册图书构成,如《二十五史》收编《史记》、《前汉书》、《后汉书》等25种历史著作,也各是一部书。大部头的书籍,一部书可以包括数千种或数千册。如中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种:图书的计量单位之一。凡自身构成一个独立体的图书,均称一种图书。现代出版物一种图书可以是一册,也可以是多册,其特点是具有单独的书名、单一或统一的定价。如《毛泽东著作选读》全书分上、下两册一个定价,计为一种。而《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共60卷,每卷均单一定价,则计60种。《四库全书》在四大部类下又分若干小类,在一些小类下又细分子目,一目计一种。
卷:书籍的计量单位之一。中国古代写在帛或纸上的书,卷起来收藏。因此书籍的数量按“卷”计。一部书可以分成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后代沿用下来,“卷”指全书的一部分,如卷一、第一卷、上卷等。现代出版物中,一卷多为一册,但也有一卷分若干册,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共50卷,其中第26卷分I、II、III三册、第46卷分上下两册。有些书则在一册之内包含若干卷,如陈寿著《三国志》书局1959年版)共5册,第1~3册为《魏书》,计30卷,第4册《蜀书》15卷,第5册《吴书》20卷。
册:书籍、期刊的一种装订形式。“册”的名称源于中国古代书籍形式——简策。在发明纸以前,中国把竹劈成单片用来书写文字叫做简,编连起来的简叫做“策”,也写作“册”。写在简上的文章可以分成数册。中国书籍的装订形式经过卷轴制发展到册页制,其后又经过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演变到今天的书刊装订形式,基本保持着册页装订形式。现代出版物,期刊一般以一期装订一册。书籍一种装订一册或若干册。篇幅较大的书为便于刊行,通常根据书的内容结构分册编序出版。其中有分上、下册(或卷)出版的;有分上、中、下三册出版的;也有的书以数码编序的,如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等。册还有“分册”和“附册”之分。分册指分卷册装订的著作的一个实体单元。有的书依著作内容划分单元,如《辞海》分成《语词》、《哲学》等20多个分册出版。册是独立的形体,用以统计书刊出版发行数量和图书馆的藏书量。图书版权页上的“数”一项,是以册计算的。非出版物的实用的本子,如账册、纪念册等均以册的形式装订,并以册计量。
篇:首尾完整的作品。古代把写在扁平的竹简上的诗或文章等作品称“篇”。这是个形声会意字,“竹”为形符,会意字“肩”(户+册)作声符。竹简用绳子串联成“册”,文章短的一篇或几篇一册,长的一篇可能包含数册。“篇”常用作文章或书的名称,如《劝学篇》、做量词用表示一部完整的作品,如“一篇文章”、“诗百篇”;也用于带有文字的纸张、书页,“一篇”为“两个页面”。“篇”和“编”有时通用,都可指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编:把竹简串联成册的绳子或皮条。后引申为成本的书。现常用作书名(一卷本或多卷本),如《中国通史简编》。一部书按内容划分大于“章”的结构单位:“第一编”、“上编”、“下编”。“编”的篇幅有长有短,从书册的物质形式看,有数编一册、一编一册,也有一编数册。
辑:按一定编选原则,将一个人或若干人的分散的同类作品或有关某个主题的资料收集在一起编辑成集。如《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收集了自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历史资料共编成6辑,既有原始档案,也有个人的文章和当局的电文。图书的量词。成套的图书、资料汇编等按其内容或按发表先后顺序分成的各个部分,如《近代稗海》,收编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史料,已出多辑。期刊用语。某些期刊为满足部分专业读者的需要而出版的专辑。
集:汇集单篇作品的书册,如文集、画集等。集有总集与别集之分。汇集各家注解的书也指通释经传的注释。《论语集解》就是集诸家之说,记其姓名,陈述彼此差异。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集部。晋代荀勖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为经,乙部为诸子,丙部为历史,丁部为诗赋、图赞、汲冢书。其后李充撰《晋文帝四部书目》,改甲部为经、乙部为史、丙部为子、丁部为集。至唐代魏征等编《隋书·经籍志》,则把四部直接称为经、史、子、集四部。直到现在一些古籍分类仍然沿用。《四库全书》集部收录有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集也是出版物的量词。成套的出版物有分集出版的,为表明其连续性,常冠以顺序号,如“第一集”、“第二集”,上、中、下集,初集、续集,甲集、乙集等,《康熙字典》则按地支分子、丑等集
中华古籍难以数计,对古籍的分类整理自古已有。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集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90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本文2023-08-07 14:37: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