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文物“亚丑钺”是一种战时性武器,还是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
1965年秋,山东考古队组织发掘苏埠屯墓地,一位张姓老汉用锄头刨地时,只听“咣当”一声,挖到了一件青铜器,这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亚丑”钺。但遗憾的是因这声“咣当”让“亚丑”钺左下角断掉一小块,但相对其巨大价值,仍然瑕不掩瑜。
“亚丑”钺造型独特,铸工精美,尤其雕琢的“亚丑”铭文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此稀世国宝一出土便轰动整个全世界考古界,因钺的两面都有“亚丑”二字的铭文,考古学家美其名“亚丑”钺。
“亚丑”钺出土时,人们发现殉葬的人数较多,说明墓主人身份地位较高,墓中还有4个墓道,更证明墓主人不是一般地方小贵族,此墓就是高规格的大墓。
墓形制与安阳侯家庄商王陵的“亚”字形大墓相似,故专家推测墓主人可能是仅次于商王的大贵族,大概是“亚丑”族墓地,或是殷商王在东方同盟国之一的国君陵寝。
也有专家根据古文献记载推测,这里可能是商末周初薄姑氏的文化遗址,《汉书地理志》就有对薄姑氏的记载。
来看看“亚丑”钺总体面貌:面具般的人面造型,怒目圆睁,庄严肃穆,让人望而生畏。如此形状,被网友戏称为“文物界的表情包”。
从其精细做工来看,绝对是青铜器中难得的上乘佳品。此文物收藏于山东博物馆,有说是山博的镇馆之宝。
来看看“亚丑”钺的艺术价值~~~
“亚丑”钺也称“人面铜钺”,高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器身长方形,两肩有棱,外形为双穿镂空的人面,眉、鼻、瞳都向外凸出,口稍向下凹,面部表情狰狞可怖。
铜钺有弧形刃,而且刃部宽大,钺身刃角外移。在人面口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亚丑”的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
什么是钺呢?简单说下。
钺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初期材质为石质和玉质,石质钺与玉质钺一般出现在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墓葬中,标志着墓主人身份尊贵。直到商代才出现种类很多的青铜钺,专家们按钺铸造大小分为三型八式,其精美程度也各有所不同。
但是,最令人震撼的还是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的“亚丑”铜钺。
专家发现,“亚丑”钺纹理构造、图案脉络等与同期黄河流域出土的殷商青铜器极为相似,双方互有雷同、互为影响。这说明了什么?
其实,在商朝以前,齐鲁文明与华夏文明基本是各自独立的,在殷商建立后,两个文明自然就在互相碰撞中互相交流与融合了,也就是说“亚丑”钺是受华夏文明影响而制作出来的。
大家或有此疑问:钺为何要制作得如此面目狰狞呢?
钺,最初用途很多,其中主要的一种就是实战性的武器,因而钺的表面大多制作有狰狞或森严的面目纹饰,这些纹饰用于斧钺类的兵器上,自然就凸显出一种肃杀之气,以震慑敌人,让敌人心生畏惧。
还有,钺还是权力的象征,古文献中常称钺为“王钺”或“天钺”。大家也可看到在一些甲骨文和金文中“戉”与“王”字在结构和读音上有对应关系,我们也可学到些古文细节了。
还有,考古发掘中发现形制巨大的青铜钺多出自帝王墓,如古籍文献中记载有商王和周王出征时“执钺”“把钺”的描述,因此我们看到从大型墓葬中出土的钺大多有威严之势。
所以,钺不仅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代表帝王和王公贵族们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与权力,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钺,作为王权象征始于夏朝,后被商周所承袭,商代王墓出土的巨型青铜钺几乎都是阔嘴獠牙、暴突环眼的狰狞面目状,让人不敢正视,给人以强大威慑力,有着不可冒犯之姿。
这种以“狰狞为主”的审美风格作为象征王权的标志,源于殷商王朝,虽然钺狰狞丑陋,却象征着当时神圣不可冒犯的王权,而手持人面铜钺,他们就是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主人,同时表明他们具有神的权力,是神之子的化身。
所以,学习和了解了青铜钺”亚丑“钺,也就了解了那个历史时代,同时也向世人彰显了当时的齐鲁文明与华夏文明……学习中华灿烂文化,你我都在路上。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说起青铜钺,使人想起商代中期一位叱咤风云的女将,她叫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位嫔妃。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为武丁四处征集兵员,还担任过武丁大军先头部队的统帅,统兵13000人。她能征善战,曾率兵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
1976年这位巾帼英雄的墓葬在安阳小屯被发掘。墓中出土了各类青铜兵器近200件。出土兵器之多,在君权、父权、夫权统治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在那琳琅满目的兵器中,有四件青铜钺最引人关注。这四件青铜钺两大两小,两件大钺的形体非常相似,“风”字形钺身,圆弧形宽刃好像一眉新月,近本部开两个长方形穿,平肩,长方形短内。其中一件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的上部靠近肩处饰双虎食人纹。猛虎阔口暴睛,上身直立,后腿蹲踞。那过大的头颅,纤细的四肢,卷曲的虎尾,使虎威顿减,却平添了几分稚拙之气。两虎口之间是一颗圆圆的人头。纹饰特征与司母戊大鼎鼎耳的纹饰相似。纹饰之下有“妇好”二字铭文。钺身两侧各有六个丁字形扉棱。另一件饰双身龙纹,也有“妇好”铭文。长393厘米,刃宽385厘米,重85千克。两件小青铜钺长约24厘米,重12千克。钺身呈风字形,一面饰夔龙纹,另一面有“亚启”二字铭文。如果从用途分析,这些分量重一千克左右的青铜钺才可能做兵器使用,而那种大钺只能用作仪仗。
钺 [yuè]戟 [jǐ](axe一halberd)中国古代一种把斧、毛戊和短剑(刺)相结合的长柄兵器。同戈、矛联装戟的区别是刺部加长如剑,把戈头换成铁斧,从而具有刺、砍两种杀伤功能。中国古文献中没有关于钺戟的记载, 其实物均出于汉墓或遗址中,最先发现于原西汉乐浪郡范围内,曾被称为“戚锌”。 河南俊县出土的实物被现代人定名为铁锨戟。此器的铀部长13厘米,总体呈扁薄的 拼公 这时步兵和骑兵需要的是锋利轻韧的长兵器,战斗中主要用于冲刺而不是挥砍,戟的实战功能显然优于钺戟,因此钺戟在出现之后并没有得到推广,即行消失。
商周青铜兵器之精品——西周人头銎内钺
钺是中国古代一种长柄、有弧刃的劈砍兵器,作用类似于战斧,是由作为复合生产工具带柄穿孔的石斧发展演变而来的,商周时期十分流行。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件制作非常精美的钺——西周人头銎内钺。
西周人头銎内钺
此钺是1980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弓鱼)国墓地竹园沟13号墓出土的一件西周早期青铜器。通长143厘米,刃宽78厘米,重045千克。其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长方形銎内钺,舌形刃较宽;一为中空人首,用木柲与钺相连。
内两侧装饰浮雕兽头,钺身饰蛇纹,刃部饰兽面,两侧饰圆雕的老虎,呈回首行走状,虎尾与刃相接,虎身矫健,充满活力。
西周人头銎内钺中的人首为方脸,高颧骨,浓眉大眼,阔口圆鼻头,额前齐刘海,脑后有发辫,神态温厚。人首的面部特征为典型的西南人种特征,辫发则是西南、西北地区氐[dī]羌人的特有习俗。整个铜钺制作精良,小小的钺上,人与虎、兽、蛇等动物造型生动,布局巧妙,为商周青铜兵器之精品。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钺的形制与功用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可以看出,这件西周人头銎内钺并不是一件实用兵器,而是具有权杖性质的仪仗用器,是杀伐权力的象征,也是执掌军事大权的信物。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经常有周王给有功之臣赏赐弓箭和斧钺的记载,其真正用意也是授予权威和武力,代王行征伐之事。
在中外研究古代兵器把火药用于兵器作为一个历史的分期阶段,也就是说,在火药发明以前,军队里使用的兵器我们称它为冷兵器。火药发明以后,火药开始使用于战争以后,就出现了火药制作的兵器,就是火器。这时候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期。中国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史前时期,从考古学来讲叫石器时代,我们称这个阶段是石器时代的兵器。开始青铜冶铸后,这时候兵器的主要材质就开始变成了青铜的。 《周礼·夏官司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先郑云:「戈、殳、戟、酋矛、夷矛。」 2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七<弓制>:「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3南宋永嘉年间<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前日两个小人,一个道欠钱,一个道不欠钱,十八般武艺都不会,只会白厮打。」
4元曲中大量出现十八般武艺之说,说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仍未见详细内容。
5明何良臣《阵纪·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长编列之,宜随其地势,每以枪、筅、弓、弩、标、铳为长兵,刀、镰、叉、钯、牌、斧为短器。」
6明嘉靖郭勋刻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每日请王教头点拔,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7明谢肇制《五杂俎》卷五:「正统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东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8朱国祯《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为「挝」,当属音同假借。
9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艺十八事,计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种。」
10清初褚人获《坚瓠集·续集》:「矛、椎、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11元兵西征时,从各地带回一些兵器,种类繁杂,看来「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艺」之说,是一种统称或概算。
12成语俗谚中,与兵器有关者:一箭双雕、借刀杀人、回马枪、拖刀计、杀手锏、流星椎、
13历代名人所使兵器: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长矛、吕布方天画戟、
古代兵器介绍
抛射兵器:弓、弩、箭、矢、铳。
长兵器:戈、矛、枪、棍、棒、挝、殳、杵、杆、杖、钯、把头、铲、斧、钺、戟、槊、叉、镋、钩、大刀、大镰。
短兵器:剑、刀、鞭、金间、钩、镰、锤、链、尺、拐、哨子棍、环(圈)、轮。
奇门兵刃:三尖两刃刀、橛、点穴针、扭子、匕首、鸳鸯钺、三节棍、盾牌、判官笔、状元笔、阴阳锐、铁尺。
暗器:飞剑、飞刀、飞镖、镖刀、梅花针、飞针、飞刺、飞铊、飞抓、飞铙、梅花袖箭、袖筒箭、摔手箭、花装弩、踏弩、袖弩、袖圈、袖蛋、弹弓、飞蝗石、铁莲花、铁鸳鸯、如意珠、流星锤、铁拳、龙须钩、绳镖、罗汉钱、喷筒、龙吒、梅吒、血滴子、乾隆
斧、钺(yuè)通常被联称,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据《六韬》记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钺”。斧钺在上古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钺是由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石斧演化而来的。石斧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古汉字中“斤”就是砍木头的斧字,所以后来从斤字旁的汉字多有斩截、折取的意思。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一种磨制非常精细的石钺,钺体扁平,刃部宽阔,弧曲度大,两角微微上翘。这种精心制作的石钺显然不适宜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据推测很可能是古人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
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钺的特点: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但钺身较薄、青铜钺的装柄方式为内安柲。钺身多饰有雷纹,并且花纹非常精致美观。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量约20%。周代有一种空头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但由于斧钺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戈、刀、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曾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两件大型青铜钺。其刃部宽约375~385毫米,重8 5~9公斤,上面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著名女统帅,曾多次率兵出征。这两件大钺正是她权威的象征。斧钺作为礼兵器在商周时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将接受斧钺就等于被授予军权帅印。这在历史上称为“假黄钺”。
此外,斧钺还被用作刑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攻克商王王宫后,用黄钺斩了纣王的头颅,悬于太白旗上。直到汉代仍以斧钺为斩首的刑具。由于斧钺是一种斩杀罪人的刑器,所以历史上有“斧钺之诛”的说法。
三国时,斧钺的制作受到兵家重视。据说诸葛亮亲自督造战斧100把,质地优良。他还写下一篇《作斧教》告诫诸将,战斧质量好坏,“非小事也,若临敌,败人军事矣!”视斧与刀同等重要。晋代以后,斧钺的形制有了新变化,其刃部加宽,相减短,便于操持,砍杀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样不同有长柄斧、凤头斧等。唐宋时期,斧钺流行军中,成千的军士持长斧作战。唐天宝年间,大将李嗣业与安禄山厮战于香积寺,李嗣业率步卒三千持长柄斧、陌刀阻击敌军,打败了安禄山统率的镖悍的北方骑兵。宋朝军队的主要敌手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骑兵,而宋军在骑战中常处于劣势,主要靠步战取胜。所以宋兵多持斧钺抗击辽金铁骑的冲击,以临敌制胜。南宋大将王德在一次对兀术的战斗中,兀术以铁骑排成强大阵营,王德说,贼兵右面阵营坚固,我们先打右面,行近敌阵时,一金将横刀跃马而去,王德引弓射箭,一发毙敌。王德乘胜指挥兵马手持长斧排山倒海冲向金兵,金兵大败,从以上战例足以看出长斧在对抗敌骑兵队的战斗中曾显示出巨大威力。在古代战场上,斧作为一种实战工具一直在城市防御战、水战中发挥作用,用它来砍斫敌人的攻城器具,斩截敌舰帆缆等。
本文2023-08-07 14:41:2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