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宗能看王阳明书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学禅宗能看王阳明书吗,第1张

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受到禅宗的深远影响。通过考察王阳明与禅宗的关系,能看出儒释合流对中国文化的塑造之功。

阳明一生学术多变,早年曾执意于释道,思想中融入了诸多禅道内容。王阳明在《传习录·上》中交代:“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为不足学。”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对佛道两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谓儒不足学。此外在《王文成公全书》卷九《谏迎佛疏》中,王阳明也曾说到“臣亦切尝学佛,最所尊信,自谓悟得其蕴奥”。在《传习录》中处处可见禅宗式的智慧,其中记载了王阳明与友人讨论深山花树自开自落是否与心相关的话题,“你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段类似禅宗的偈语与六祖慧能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非常类似。

王阳明著名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亦从《坛经·定慧第四》中的“定慧一体,不是二”脱胎而来。“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个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不善的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的宗旨……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坛经·般若品第二》:“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主张心口相应。在《坛经·定惠品第四》中言:“定惠一体,不是二。定是惠体,惠是定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强调体用不二。王阳明也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①]二者甚相契合。

王阳明生平另一重要思想为“致良知”。王阳明在《寄正宪男手墨二卷》说过:“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②]“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③],世间万物都是具有良知的,良知就是主体作为人而异于禽兽的自我认同感,“致良知”就是推己及人。“致知”二字原本出自《大学》,而王阳明却把它称作“圣教的正法眼藏”、“学者究竟的话头”。用禅宗语言“正法眼藏”、“话头”等语形容“致良知”,可见他对禅语的偏爱。《坛经·般若第二》宣扬“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王阳明也主张“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启问道通书》)

据黄绾记载,阳明曾以《坛经》为教材,“令看六祖《坛经》,会其本来无物,不思善,不思恶,见本来面目,为直超上乘,以为合于良知之至极。”[④]所以思想中不乏《坛经》精髓,同时在“良知”学说上与《坛经》相契合之处甚多。

《坛经·行由品第一》中记载惠能:“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⑤]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饮水,冷暧自知。此处指既不力持趋善也不心存避恶,唯任其自然,内观心之本体。阳明弟子陆澄(字原静)视作不睹不闻、无思无虑的一种状态,在此前提下做体认和修养的工夫,便能达到宁静自在的境界。王阳明在《答陆原静书》对此有所修正: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⑥]

按照王阳明的理解,佛教的“本来面目”就是“良知”。而“致良知”之功即佛教之“常惺惺”[⑦]。而他所强调的“这良知人人皆有”和“人人皆有佛性”是相通的。“不思善不思恶”是指排除一切思想欲念的功夫,以体认本来佛性,使本体还原本来面目。“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里的本体很同于禅宗的“本来面目”,而这种良知是不假外求的。

只不过阳明在此次对佛禅之自私自利进行了批驳,认为在“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的工夫,已染“思善”之嫌;佛禅之求宁静、念无生,已患“自私自利”之病。同样在《答陆原静书》中,阳明还把“致良知”和禅宗的明镜之喻联系了起来: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皎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⑧]

“无所住而生其心”源自《金刚经》:“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做到不执着于外事,时时注意心灵的清净,就能契悟佛性。阳明所要阐发的也正是此意,只有在“致良知”上下工夫,使心无所执着,才能使良知“皎如明镜”。也说明良知本体无妍无媸,无善无恶,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据《坛经·行由品第一》载,五祖弘忍为六祖慧能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一时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慧能重视文句简单,透彻发挥无相、无住思想的《金刚经》,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强调众生若证见自我本性,就获得解脱成就佛果了。

此外,禅宗之“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被王阳明吸收后也组成了其哲学体系最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尤其具有禅偈之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尤如佛家所说的非善非恶,常寂常应的佛性。心学和禅学在讨论到最高的本体(儒曰心,良知,佛日佛性,真如)之时,都认为这本体在没有展开之前,是寂然不动的,是无恶无善的。阳明以禅之“本来面目”喻儒之良知这一“援儒入佛”的做法其实在本质上是有共通性的,阳明弟子胡宗宪(1512-1565)指出:“良知皆实理,致知皆实学,固非堕于空灵,一与事物无干涉,如禅家者流也。然‘明心见性’与先生‘致良知’之说亦略相似,若认错本旨,则高者必以虚寂为务,而离形厌事;卑者则认知觉为性,而自信自便。此则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非先生立教之本旨矣。”[⑨]陈来先生认为:“阳明所有关于无善无恶的思想可以归结为《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及《坛经》的‘无念、无相、无住’”[⑩]这些都看到了阳明学说与禅的紧密关系。

禅宗以顿悟为特色,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无迹可循。王明阳“致良知”说是心学成熟的重要表征,与以《六祖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正统基本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刘宗周认为“良知之说,鲜有不流于禅者”,这也道出了阳明之学与禅宗的亲密关系。

释氏学说在人的心性修炼方面的阐释,较早期儒家经典要更为详尽系统,因此,理学在这方面对释氏学说有所借鉴,但是不同儒家学者对于释氏学说的批判力度也是不同的,这很容易理解。阳明先生对于释氏学说虽有批评,但口气相当缓和,认为释氏学说和圣人之学仅“毫厘之差”,这毫厘就在于释氏以虚无主义为根本宗旨,但是其修行方法和对于成佛的坚定信念是值得借鉴的。王阳明明确表示:“释氏之学,亦自有同于吾儒,而不害其为异者,惟在于几微毫厘之间而已。亦何必讳于其同,而遂不敢以言;扭于其异,而遂不以察之乎?”[11]他认为佛禅中存在着极其有价值的思想,具有可通性,可能且应该为儒学借鉴。从而有利于开创新的理路,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阳明在建构“致良知”说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佛禅话语及思辨方式为我所用,足见其学术思想与佛禅之紧密关联。

而阳明心学体系之建立确实有从佛学(尤其是禅与华严)借用资源的痕迹,以致于有“阳明禅”之称,与王阳明同代学者陈建(1497-1567年)则直呼“阳明禅”,云:“阳明一生讲学,只是尊信达摩、慧能,只是欲合三教为一,无他伎俩”,“愚谓阳明亦一部禅矣”[12],其口气多有不尊重之意,毕竟陈建完全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此进行批评。理学家刘宗周(1578-1645年)云:“古之为儒者,孔孟而已矣,一传而为程朱,再传而为阳明子。人或以为近于禅,即古之为佛者释迦而已矣,一变而为五宗禅,再变而为阳明禅。”[13]李光地亦说:“陆子静、王阳明禅师也。”[14]后来的学者也多从这方面来论及阳明学说与禅之关系。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从小深受佛家尤其是禅宗影响,在其学问中处处体现出痕迹。王阳明求诸老释,然后领悟到圣人之道,自己本性俱足,无需向外求取的思想,其实是典型的佛门顿悟,是禅宗最大的特征。在贵州躲避追杀,龙场悟道,都和惠能经历相似,龙场悟道“得之天启”,虽然作为儒学正统,不方便将自己纳入禅家一派,但是其所受的思想是丝毫难以抹灭的。

禅意还表现在王阳明的诗中:“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须知太极原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诗中“心非明镜台”一句,典出《坛经》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是“心性本体”。诗中的“明镜亦尘埃”,出于《坛经》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说的是渐修功夫。诗中“圆圈”以喻良知,“蒲团”以喻坐禅。全诗强调良知人人见在,不假修持。而不假修持,正是禅宗精义。在生活习性上,王阳明一些主张也和禅宗相接。如他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别诸生》),这里类似于禅家“神通与妙用,运水及搬柴”;他还说:“虽治生亦是讲学中事……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传习录拾遗》第十四),这也是罕见的鼓励为商,这和禅宗“作务即禅修”的主旨精神是相通的。

方立天先生曾说:“理学家朱熹曾指责心学‘全是禅学’,这指责虽带有明显的夸张色彩,但如果没有禅学的充分发展和长期流传,没有禅宗提供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没有禅宗创造的学术风气和文化氛围,似乎较难形成特定的陆王心学,或者心学的面貌将有所不同,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说,没有禅宗就没有心学”[15]这话是很中肯的,没有禅宗就没有心学。不仅如此,他还将儒、佛、道的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唐虞之时(三间屋舍),原是本有家当,巢许辈皆其守舍之人。及之后世,圣学做主不起,反守其中一间,将左右两间甘心让于二氏。及吾儒之学日衰,二氏之学日炽,甘心自谓不如,反欲假借存活,泊其后来,连其中一间,岌岌乎有不能自存之势,反将从而归依之,渐至失其家业而不自觉。”这样的比喻也使得“三教合一之说,莫盛于阳明之门”,阳明之后学积极推动儒释合流,使得晚明佛教复兴。

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禅宗对其学说的形成功不可没。其“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利用禅宗语汇对禅宗思想进行吸收,其心性本体论更是吸收了禅宗本性论的思维而建构的,其“致良知”吸收了禅宗定慧不二的修行理论,突出了智慧在修养功夫中的决定作用,这一切都构筑起其“心学”理论体系;而“阳明禅”的传播发展更突显出禅宗与儒家文化的汇融,对佛教的复兴功莫大焉。

[①]《全书》卷三《传习录》中。

[②]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90页。

[③]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④]黄绾:《明道编》卷1,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⑤]“本来面目”在《坛经》里最早出现于惠昕本,后来契嵩本亦有。

[⑥](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5—76页。

[⑦]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以保持佛性。如清代戴震《答彭进士允初书》有:“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功夫,大略相似。”

[⑧](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9页。

[⑨]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第1769页。

[⑩]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08页。

[11](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32页。

[12]《学蔀通辨》卷9《续编》下《理》,《续修四库全书》子部939册。

[13]《刘蕺山集》卷7《答胡嵩高朱绵之张奠夫诸生》。

[14]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中华书局1995年版。

[15]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6页。

天堂有三种含义,以下,是三种释义的出处。最早应该是在唐朝慧能的 《坛经》上出现“天堂”一词。

1、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跟“地狱”相对。

出处:《宋书·夷蛮传·天竺婆黎国》:“叙地狱则民惧其罪,敷天堂则物欢其福。” 唐 慧能 《坛经》:“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 元 李翀 《日闻录》:“为祸福於冥冥,使有罪者出之地狱,置之天堂也。”

2、常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出处: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你孩儿心顺处便是天堂。” 清 薛福成 《天堂地狱说》:“夫诗书之味,山水之娱,妙景良辰,赏心乐事,皆天堂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二:“你娘讲的对,从前过的是地狱生活,现在好比进了天堂。”

3、指额头。

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徐谓礼相术》:“[ 贾似道 ]驰马出游湖山……有布裘道者瞪视曰:‘官人可自爱重,将来功名不在 韩魏公 下。’ 贾 意其见侮,不顾而去。既而醉博平康,至於破面。他日复遇道者,顿足惊叹曰:‘可惜!可惜!天堂已破,必不能令终矣。’其后悉验。” 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他用手摸一摸娃娃的天堂,烧得怕人。”

以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中适合少儿国学的都有哪些?求帮助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

汇贤雅少儿国学有没有寒假班呀?少儿国学的课程都有哪些?

这位家长您好,我们汇贤雅少儿国学目

课程介绍:

经典诵读:

《三 百 千》、《弟子规》、《孝经》、《论语》、《中庸》、《大学》等。

其他课程:

素质—生活辅导、德育课程、故事、影片、音乐等。

学文—国学基础、语言表达、拼音识字、安全教育等。

做事—礼仪课程、习劳指导(生活自理能力锻炼、指导帮父母干活)。

游艺—国学艺术、文体活动(音乐、手工、画画、游戏)。

教学重点:

国学学习、心性养成、习惯培养、基本礼仪

前没有寒假班,平时的有全日制班,和周末班。

汇贤雅少儿国学联络电话:010-58499223

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文献有哪些

一、经类5种

1《诗经》(简称《诗》)

当全部熟读成诵,即不尔,亦须一大部分能其词;可专读国风、二雅程俊英译注本或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2《春秋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通称《左传》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杨伯峻注本或晋杜预集解本(笑独行按:梁启超先生以为,或与《国语》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当合读之徐元诰集解本或三国吴韦昭解本)

3《论语》

当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杨伯峻译注本、清焦循通释本或宋朱熹《四书集注》

4《孟子》

当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杨伯峻译注本、清戴震字义疏证本或宋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孟子旁通》可参

5《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清段玉裁注本(笑独行按:另推荐中华书局版无注本)

二、子类6种

6《荀子》(又称《孙卿书》)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其余亦须全部游览张觉校注本、梁启雄简释本或清王先谦集解本

7《孙子》(通称《孙子兵法》)

杨炳安等校释本或魏曹操等十一家注本

8《管子》

姜涛新注本、颜昌峣校释本或唐房玄龄注本

9《老子》(又称《道德经》)

当熟读成诵;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陈鼓应注释及评介本或朱谦之校释本南怀瑾《老子他说》可参

10《庄子》(又称《南华经》)

内篇与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刘文典补正本、陈鼓应注释及评介本或清王先谦集解本马恒君《庄子正宗》可参

11《六祖坛经》(简称《坛经》)

郭朋《坛经校释》或丁福保笺注本

三、史类5种

12《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以下前四史可根据需要和兴趣摘读,其列传均当全体游览一过,并选取若干篇熟读(笑独行按:在下向以韩兆琦先生《史记选注集说》为选文精当,兹推荐所选为精读篇目,即项羽本纪、越王勾践世家、陈涉世家、留侯世家、伯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平原君列传、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田单列传、屈原列传、刺客列传、李斯列传、淮阴侯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游侠列传、货殖列传等二十篇当然,韩先生的视角是文学的,不是历史的)南朝宋裴骃等三家注本(笑独行按:另推荐上海古籍版精装全二册与浙江古籍版精装全一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13《汉书》

清王先谦补注本(笑独行按:另推荐上海古籍版精装全三册与浙江古籍版精装全一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14《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当全部精读一过元胡三省音注本(笑独行按:另推荐岳麓书社版全四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15《战国策》(简称《国策》,又称《长短书》)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缪文远新校注本或汉高诱注本

16《水经注》

杨守敬、熊会贞纂疏本

四、集类8种

17《楚辞》

屈、宋作宜熟读,能成诵最佳,其余可不读宋洪兴祖补注本、宋朱熹集注本或汉王逸章句本

18《经史百家杂钞》

宜熟读,能成诵最佳

19《十八家诗钞》

宜熟读,能成诵最佳

20《世说新语》(简称《世说》)

徐震堮校笺本、余嘉锡笺疏本或南朝梁刘孝标注本张永言主编《世说新语辞典》可参

21《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

王季思校注本

22《桃花扇》

王季思、苏寰中合注本或梁启超注本

23《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

明《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百回本

24《红楼梦》(简称《红楼》,又称《石头记》)

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本(笑独行按:另推荐人民文学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百二十回校注本)上海市红楼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主编《红楼梦鉴赏辞典》、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可参

笑独行按:该首读书叙录序言所称“16位近现代国学大家”为章太炎、梁启超、鲁迅、傅熊湘、汪辟疆、顾颉刚、 、钱穆、朱光潜、胡秋原、施蛰存、蔡尚思、屈万里、张岱年、徐中玉、严耕望

以现代的教学方式,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文献有唐诗、宋词、汉文章、元曲小令。

至于读“四书五经”,以小学、初高中的水平,他们是读不懂的。因为读不懂,所以没兴趣。过去的私塾教学方式是:不懂不要紧,让孩子先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古文水平的提高,自然就明白了。

现代的教学方式,崇尚西学。但西学的思维方式和中学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举个具体的例子:譬如数学,西学对数的研究,创立了“数轴”的思想。以“零”为原点,左负无穷,又正无穷。因为无穷,所以数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

国学有没有数轴,我认为是有的。是什么?就是太极。即九九归一的思想。我们的数轴以一为最小数字,以9为最大数字。把一和就连起来就是太极。我们的数轴——太极是没有西学意义上的“0”。0 是“五四运动”后从西学引入中国的。汉语中的“零”本义没有“无”的意思。因为引入西学,以“零”借代“0”。 那国学中有没有“无”--------即代表西学意义上的0?有!就是数字5 。5---无因声求意。所以八卦中有“5寄中宫”5不代表任何卦。

也就是说:西学的数轴以0为原点。数没有大小;中学的数轴是以5为原点,数是有大小的。

基于国学数轴原点为5的太极思想,我们的思维才有别于西方的思维。这一点从汉众多的语成语就能反映出来:“九九归一,半斤八量、九五之尊、二白五、七上八下、物极必反 等等”。

“九九归一”------我们不考虑最大数字,所以我们的数轴把1和9连起来,化为太极。我们的思维崇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而西方的数轴妄想穷极数的最大最小,所以他们的思维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小,只有更小。”其思想用语实践,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憨劲。如西学物理,苦苦追寻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

“半斤八两”——典型的中国思维。为什么我们的老秤半斤是八两?这是因为:我们是太极思想,八卦九宫格,把数字5寄于中宫,横竖斜三数相加均为15 ,太极思想5即无,所以,15为一斤,但半斤为7两5,用于衡量,0。5斤很麻烦,所以我们老祖宗采用“七上八下”硬性规定半斤八两。

这样的例子很多。 所以我说,什么国学经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两种思想的不同。明白我们的思维和西方思维的差别,在阅读中加以注意,那什么经典都适合学生阅读。否则,“以己昏昏”,来“使人昭昭”。学生会找不道北的。

国学经典对幼儿的作用有哪些

国学经典是孩子开启智慧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升孩子的气质,更注重自身的修养。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本质,有根本性的认识,遇到问题还能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建议首先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

国内最好的少儿国学机构都有哪些

夫子宝贝不错! 北京的教育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教育机构建议去了解一下教育质量高的。

自我修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有哪些国学经典是于生命的

九天灵宇宣告:本文所述既不是神佛启示,也不是魂游异界见闻,而是纯粹从逻辑上推汇出来的,这是一种科学手段,科学手段就是从已知合理地推导未知,然后再加以验证。

如果你拿了一块砖,砸到另一个人身上,那个人发出一声惊叫。试问他为什么会叫呢?合理的答案是他被攻击后感到了震惊和疼痛。虽然他并没有向我们解释为什么会叫,但根据因果关系等科学要素进行合理分析,答案应该如此,若是他恰好是因为别的原因发出惊叫,显然不合情理。

书归正传,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灵魂到底有没有?灵魂的本质是什么?

答:灵魂的确存在,而且绝对不是物质。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用正推法——公认世界上有物质,也有生命,但物质和生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切物质都被动地遵守物理规律,可生命却具有主动性,会主动趋利避害,物理公式根本算不出某个生命下一刻会在什么位置。如果说生命从物质中产生的,那就好比说一只母鸡生出来一条鱼那样奇怪,为什么永远遵守物理定律的物质,却生出来不遵守物理定律的生命呢?可见生命绝不可能从物质中产生。

那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灵魂。那种存在于肉体躯壳中的,具有主动性的事物——灵魂。肉体中有了灵魂,这个生命才是活的。当你看到了面包时,你不能怀疑麦子的存在,当你看到了生命时,你也无法怀疑灵魂的存在。

接下来我们再用反证法,假设灵魂是某种物质,甚至是所谓特殊的物质,那么好,现在有一个人,他在想事情,想到高兴的事他会笑,想到伤心的事他会哭。在他笑或哭时,组成这个人的一大堆原子(或亚原子、场、能量云云)有变化吗?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转快了还是转慢了?体积大了还是小了?……

如果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他会表现出哭笑不同的状态?如果有变化,这些物质为什么会叛离物理定律,突然主动地产生这些变化?到底是哪个原子会笑会哭?是成精了?还是见鬼了?——无法从正常的逻辑中推汇出来灵魂是物质,这不科学,所以说,灵魂绝不会是物质。

只有走出“灵魂是某种物质”这个误区,我们才能彻底摆脱灵魂有、无、生、灭的争论泥潭,走进一个新天地。

既然灵魂不是物质,又会是什么呢?其实,灵魂是另外一种存在:灵质。

宇宙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存在,物质和灵质。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阴和阳,万物负阴而抱阳。但并非所有的灵质都是灵魂,正如并非所有的石头都是晶玉。

那么灵魂是怎么来的?灵魂与生命是什么关系?灵魂在生命体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说来话长,一言难尽,这是一套理论体系,称为《天机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

九天灵宇 接下来聊聊网上常见的有关灵魂的疑问。

一、人类出现不过几百万年,如果有灵魂、有转世,那么之前人类是哪里去了?如果恐龙时代没有人类,那个时代是什么情况?

答:怎么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头儿说起。

已知生命并非从物质中转化而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深入到生命的微观层面,吃惊地发现生命体中存有大量被创造的痕迹,“指纹”、“脚印”比比皆是,就差留张名片了。当然,名片也许有,只是我们看不懂。由此可推断,在生命体出现之前,一定有某种意志存在。

同时,物理学家们也在为宇宙的高度有序性而困惑——宇宙中的所有原子结构形态全都一个模样!很少见到传说中的“反物质”,这是怎么回事?如果宇宙是随机生成的,那应当是无序而混乱的啊!只有在刻意的安排下,宇宙才能是现在这个样子。由此可推断,在宇宙出现之前,一定有某种意志存在。

这是谁的意志?通常认为这是神的意志,但《天机论》中经过详细论证,否定了这个说法,认为这种造物的意志属于另一种具有主动性的意识体——灵魂。

可以做如下设想:

在没有宇宙的时候,是一片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混沌世界。我们这些在宇宙中住惯的人们,很难理解那个世界。那个世界是极无序极混乱的,常会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因此某些灵质会莫名其妙产生了自我意识,俗话说就是“成了精”,这就是灵魂。由此可知,灵魂是自生的。

为什么说灵魂是自生的,而不是被创造的,或是某个“总意识”的分支呢?这很简单,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凡是大批量生产的同类产品,都是一个模样儿的,像螺丝帽啊什么的,号称标准件。可灵魂则是各个不同,哪有一大批人是同样的性格呢?如果有个神造出(或分出)这么多各不相同的灵魂,这个神一定是严重的精神分裂、性格分裂,而且是粉碎性分裂。

有人就说了,人家神的境界是人不能理解的,神是空空非非XXXX什么的,怎么能以人的思维去理解神呢?好,要真是这样,我警告你千万别去敬神,你敬神的话,神会用雷劈你。为啥?你想啊,假如你敬神,神就保佑你,这是人可以理解的呀,这是明明就是人的表现嘛!只有你敬神反而被神揍一顿,才是人类无法理解的。所以啊,就算真有神佛存在,也万万不可搭理他们,否则无端招来一通空拳幻腿不理解脚,把你打得到处跑。

经过种种分析,灵魂应该是在混沌界中自生的,我们个个都是孙悟空。

大家都做过梦吧?梦中有什么特点?当然是光怪陆离、因果关系混乱。这或许是灵魂在睡梦中会进入初始化状态,也就是混沌状态。由此算来,任何生命的灵魂年龄都可达亿万岁。

接下来要说的是宇宙的成因以及如何建造宇宙。

灵魂产生后,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当然是保住小命啦,好不容易有了意识,怎么也要保住啊。然而混沌世界是极乱的,灵魂既然能莫名其妙地出现,完全有可能莫名其妙地消失掉,无因而果的事件太常见了。怎么办?

只有创造一个安全空间,住进去才能保命。怎么个造法呢?不用说,必须要造出一个有序空间才行,否则就不用造了,混沌界到处都是无序。

创造有序空间的构想就是宇宙的成因。

可怎么才能造出一个有序的空间呢?灵魂们毕竟不是神,不能想啥来啥,只能从建造材料上打主意。混沌界只有两种现成的材料,一种是物质(也可称为阴质,和宇宙中的物质不是一回事),另一种是灵质(也可称为阳质),为了区别于我们宇宙中的物质,暂时以阴质、阳质称呼这两种材料。

阴质和阳质的特性是:同质相斥,异质相吸。混沌界的无序运动就是阴质阳质乱蓬蓬地相吸相斥造成的。为了打造一个有序的空间,必须把阴阳二质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全是阴质或全是阳质是不行的,因为同质相斥,捏不到一块儿。

经过研究,采用了一种“三合一”的方法造出大量的宇宙单元(要盖房子先造砖嘛),再用这些单元组成一个有序空间。

“三合一”是这样的:先把一个阳质和一个阴质合在一起,由于阴阳相吸,这很容易做到。可是如果所有的宇宙单元只是阴阳相吸的话,宇宙中就不会有运动和相互作用,也没有变化发展,这样的空间就是个死空间。

灵魂们可不愿给自己造一个牢笼,于是就给阴阳结合中塞一个“第三者”,加进去一个阴质或阳质。经过“第三者插足”,在相吸相斥的作用下,宇宙单元就以自旋的形式产生了运动。这样,盖宇宙大楼用的砖就造好了。

看到这里,懂周易的朋友们也许明白了些什么。阴阳三合一,这不正是易经八卦吗?是的!谁都知道易经八卦是破解宇宙、生命的密码,原来密码就是这么个解法。

为什么宇宙单元(又名天机体)都是相同的,有的组成了太空,有的却组成了星球呢?

是这么回事,建造宇宙用的阴质和阳质,阴阳纯度是有差别的。大多数纯度相同的单元构成了太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单元中,阴质或阳质纯度偏高,纯度高则吸引力大,导致这类单元结团成伙,形成了夸克、XX子之类的物质,经过运动中的不断排列组合,形成了原子、分子、晶体等等,最后形成了星球。这是灵魂们故意弄的,宇宙中总要有落脚点才行啊。

因此,在宇宙中,“砖头”们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构成太空的单元,这些单元个体间达到能量平衡(即吸力斥力平衡),它们不但充满了太空,也充满了原子之间、原子核与电子间的空隙,名为暗物质。

另一种则构成了亚原子、原子、星球,这些单元以团体的形式达到能量平衡,表现为自旋和公转,能够被人类所观测,名为普通物质。

建造宇宙的“砖”准备好了,马上可以开工,然而还有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如何避免混沌界的杂质侵入、渗透到宇宙中呢?这个问题不解决,宇宙就白建了!

再经过研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先将所有宇宙单元拼命压缩,压到一个临界点后,这些单元会产生剧烈反弹膨胀,膨胀冲击力把混沌杂质远远地推挡在宇宙之外,这种方法叫宇宙大爆炸。

就这样,宇宙终于诞生了!

有人要问,灵魂们交流时说哪国话呢?其实他们是不用说话的,全用意念交流。关于意念的使用, 可以入天人学群 5718删字07679 复制里的内容,并删除中间的汉字,组成纯数字,加入。群里档案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三个字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等

求助:国学经典里有哪些关于“善”的警句和故事

一、善”的警句: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中〕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2、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

——〔中〕刘昼《刘子·慎独》

3、人之有德于我也,未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思也。

——〔中〕刘向等《战国策·魏策四》

4、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文,不为莫知而止休。

——〔中〕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中〕裴松之《三国志注·蜀书》

6、凡为善者,须是寻常做去,不可分外寻讨。一经寻讨,便属好名。

——〔中〕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二、善”的故事:

1、屈原的故事

“知道吗村口的大石洞里能流出米来那天我亲眼看见的。”村子里发生了奇怪的事,村民们跑来跑去,互相转告著。

屈原的爸爸皱着眉头,在厨房里走来走去,“奇怪!米怎么会少了”

他把两件事想到一起,“嗯,肯定是他!”

天黑了,月亮升到了树梢上,屈原的爸爸躲在村口的一棵大树后面,他要干什么呢

来了,通往村口的小路上,走来一个人,个子不高,怀里抱着东西,越走越近,可以看出,那是一个孩子。“唉!”屈原的爸爸叹了口气,从树的后面走了出来。

“屈原!”他叫道。

“啊,爸爸,你怎么在这儿呀”屈原吓了一大跳。

“回家再说,咱们先把东西放过去。”屈原的爸爸已经想到,大石洞里的米是儿子放的。

“嗯,嗯,谢谢爸爸。”小屈原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善良的小屈原看到村子里很多人家穷得没有饭吃,就想出了这个为大家送米的办法。

他的爱心得到了爸爸的表扬,但是爸爸说了另一些话,让他明白了更深的道理。

“你这样能让所有的穷人吃饱饭吗

现在你还小,应该好好读书,长大了,真正地为大家做些事情。”

“哈哈,我明白了。”小屈原笑了。

2、张良拾鞋的故事

张良是我国古代两汉初期的一位大臣,小时候曾在今天的江苏邳县南居住。 相传,有一天,张良出门散步,走到镇东石桥,看见桥上站着一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柺杖的老人。张良走过老人身边时,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脱落,掉在桥下,然后指著张良大声说:“孩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上来。” 张良心想:“你这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子丢下去却让我去捡,就算你不是故意的,我与你素未谋面,为什么要帮你捡鞋子?但是老人家年岁已大,动作不灵便,走下去捡鞋子难免十分困难,还是帮帮他吧。”这么一想,张良就走下桥去帮老人家捡鞋子。 看着张良拿着自己的鞋子走上桥来,老人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他慢慢地伸出脚,对张良招招手说:“来!给我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已经帮他捡了鞋,索性好人做到底,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张良挺直身子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把鞋穿在老人脚上。 老人看了看张良仰天大笑,一句话没说,转身就走了。 老人奇怪的行为,使张良大吃一惊,他看着老人家远去的身影,心里闹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谁知,过了一会儿,老人竟然又回来了,说:“你这孩子,还值得我来教导,五天后,天刚亮时,你到这儿来等我。”张良对老人的行为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是!” 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就匆匆忙忙向镇东石桥赶去,哪知道老人居然早就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气地说:“和老人相约,反而比老人晚到,这怎么能行呢?过五天你早点来等我!”说完,扭头就走。 过了五天,天还没亮,张良就起了床,向那座桥飞跑过去。老人竟又已等候在那里了。老人生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怒气冲冲的说“怎么又迟到了?过五天再早一点儿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迟到了。”半夜时分他就哈切连天的等候在桥头了。过了一会儿,老人家步履蹒跚地走来了。张良急忙上前扶住老人,老人看见张良早早来了,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称赞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啊!”他拿出一卷书说:“这是一本世上少有的奇书,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来传授,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读了它,你就会有远大的谋略,实现自己的巨集伟抱负。”张良深深拜谢过老人,接过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当年姜太公留下的兵书!回去以后,张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增长了不少的才智。

3、孙叔敖杀两头蛇

古文

孙叔敖为青年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译文

孙叔敖年少的时候,有一次出去游玩,碰到了两头蛇,就把它杀了并且埋了起来。回到家中就哭泣起来。(孙叔敖的)母亲问他哭泣的原因,孙叔敖说:“我听说见到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恐怕(我)要抛下母亲先死了。”母亲说:“两头蛇现在在哪?”孙叔敖说:“我怕后来的人又会看见,就把它杀了并且埋了起来。”母亲说:“我听说暗中助人的人上天对他必定有善报,你一定不会死。”等到(孙叔敖)长大,出任楚国令尹,还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而国人就已经信服他的仁义了。

4、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