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补撕破书籍
撕破诗籍可以用糨糊修补。
传统的补书糨糊乃取面粉添加除虫菊、明矾等防蛀防腐的原料制作,现今补书则以市场购买的化学糨糊用清水稀释便可。将糨糊涂抹在撕破的书籍上,最后拼合粘连,晾干即可。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所以我们要爱护和修补书籍。
扩展资料:
民网北京6月12日电今日,由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主办,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复旦大学古籍保护学社承办的“我在复旦学修复”系列活动——“走进古籍修复”活动在光华楼一楼学生广场举办。
复旦大学2017级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的13名研究生是这次活动的参赛者。他们每人分到一页破损的古籍书页,现场进行修复。一方木桌,一张书页,便构筑起了他们的“书籍医生”天地。这天地里有传统的棕刷,有自制的挑针,有小巧的镊子,更有他们灵巧且训练有素的双手。
比赛完成后,13名同学还向现场师生展示了修补书页、挖补印章、齐栏、线装书装订和“金镶玉”制作等古籍修复步骤。古籍修复是一个要求宁静与虔诚的“旧”事业,也是一个积极发展的“新”学科,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是这转型道路上的推动者和守护者
人民网-教育-原创 -复旦“书籍医生”带你走进古籍修复
-书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龙眼的植物形态 4 龙眼的生长繁育 5 龙眼的病虫害防治 6 龙眼的营养成分 7 拼音名 8 龙眼的别名 9 来源 10 性味 11 归经 12 功能主治 13 注意 14 附方 15 备注 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龙眼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龙眼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龙眼 1 拼音
lóng yǎn
2 英文参考longan
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桂圆。学名Dimocarpus longana Lour。
龙眼原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和越南北部。中国栽培至少已有2000多年。四川栽培的历史约有2000年,福建则在1600多年前引入。福建龙眼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为最多。
3 龙眼的植物形态
龙眼是长寿果树,正常结果期近百年。树高多为610m。树冠近圆头形。根系深广,垂直根入土达23m,水平根扩展范围大多比树冠大13倍,吸收根多集中在4050cm以上土层;具菌根,菌根较吸收根肿大,无根毛。树干粗大,外皮呈纵裂纹。枝条顶端较强,分枝较少,质坚,硬脆。叶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对生或互生,多呈长椭圆形,全缘革质、叶长1020cm,宽36cm,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叶脉明显。花序为聚伞花序、圆锥状排列的混合花序,花数达数百至二三千朵,花朵小且密,黄白色,被毛茸,微香,以雄花、雌花为多,亦有少数两性花和变态花。果实核果状,扁圆形或圆球形,单果重1015g。果皮黄褐色,皮薄且较光滑,食用部分是假种皮,乳白或淡白色,肉质带脆,清甜。种子圆至扁圆形,暗黑色或红棕色,圆滑有光泽。
根系在年周期生长中有34个高峰,新根和新梢生长互相交替,68月高温多湿,根系生长量最多。龙眼属当年花芽分化当年开花结果的类型,24月花芽形态分化,45月开花,单株花期约3045天,坐果率约为雌花的1020%。
4 龙眼的生长繁育龙眼性喜温,年平均温度2022℃较为适宜,冬季绝对低温低于5℃的地区,不宜栽培。较耐旱,对土壤适应性颇强,但以土层深厚,pH值4565的沙壤土或壤土为佳。
中国龙眼品种资源丰富,其中以福建省最多,栽培最多的品种为福眼、乌龙岭、东壁。
繁殖方法以高压条和嫁接为主。嫁接法主要有高位舌接、切接、靠接,嫁接成活率高。龙眼园地宜选南向,丘陵山地修筑水平梯田,株行距58m。一般春、秋季定植,有霜害地区以春植为宜。
5 龙眼的病虫害防治龙眼害虫以荔枝蝽象和爻纹细蛾、卷叶蛾、桃蛀螟、荔枝灰蝶等果蛀虫类最为重要。病害以丛枝病为主要的危险性病害,其次有叶斑病类、煤病类、果腐病类、根、茎病类等。
6 龙眼的营养成分龙眼是中国南亚热带著名的特产水果。果肉含糖量高达1223%,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含量也很高,每100g果肉含维生素C4311637mg,维生素K1965mg。
7 拼音名Lónɡ Yǎn
8 龙眼的别名桂圆
9 来源见"龙眼肉"。
10 性味甘、平温、无毒。
11 归经入心、脾、胃。
12 功能主治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13 注意患有外感实邪,痰饮胀满者勿食龙眼肉。
14 附方①龙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②龙眼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500多克后,即可治愈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虚症者及大便下血数日不愈者。
③龙眼肉10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贫血体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④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
⑤龙眼肉、炒酸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煮汤睡前饮,治失眠、心悸。
⑥龙眼肉干七个,连核一起放火中煅炭存性,研细末,分四次服,一日两次,用锻赭石15克煎水送服,治呃逆。
⑦龙眼龙30克配白糖3克,若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亦称代参膏)。凡年老体衰赢弱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
⑧龙眼肉1530克,大红枣15克,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治妇女崩漏,贫血,血小板减少。
⑨龙眼干、大枣、生姜各适量,水煎服,治产后浮肿。
⑩龙眼肉、鸡蛋,蒸熟食用,治月经不调,产后虚弱。
⑾龙眼干14枚,生姜3片,水煎服,治脾虚泄泻。
⑿归元仙酒:龙眼肉、当归适量,用40度米酒浸泡半月后,每日少量饮之,有养血益颜之功效。
⒀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贫血,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神经衰弱等症。
⒁蜜饯姜枣龙眼:龙眼肉、大枣各250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鲜姜汁两汤匙和蜂蜜250克,调匀煮沸,冷却后装瓶。每次服用龙眼、大枣各68粒,每日三次。有补脾胃,益心血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浮肿等症。
⒂糖渍鲜龙眼:鲜龙眼500克(去皮核),加白糖50克,反复蒸、晒数次,至使色泽变黑,最后拌入白糖少许装瓶,每次食龙眼肉45粒,每日两次。本品有"力胜人参、黄芪"之说。可养心血,补气力,安心神。适用于老人、病后、产前产后体虚,瘦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⒃桂元醴:龙眼肉200克,浸泡于60度白酒(500亳升)内,半个月后即可饮用。有补心脾,助精神作用。适用于失眠,健忘,惊悸,虚劳衰弱等症。
附:龙眼核
①龙眼核三颗,烧炭存性研末,冲热酒服,治胃寒痛。
②龙眼核炒干研末,每次15克,开水冲服,治急性胃肠炎。
③龙眼核(去黑皮)研末,每日空腹时开水送服6克,治便血。
④龙眼核500克,洗净,放瓦上焙干研末,每次10克,用黄酒送服,治疝气疼痛。
15 备注龙眼肉有补心脾、益气血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中药,但鲜龙眼肉多食却易生湿热及引起口干,入药治病多用干龙眼,又名桂圆肉。
16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龙眼的方剂 徐国公仙酒
龚豫源方:方名:徐国公仙酒组成:头酽好烧酒1坛,龙眼(去壳)23斤。功效:补气血,壮元阳,悦颜色,
小米龙眼粥拼音:xiǎomǐlóngyǎnzhōu处方:龙眼肉30克小米50~100克红糖适量制法:将小米与龙
膈噎膏名:噎膈膏处方:人参、牛乳、蔗汁、梨汁、芦根汁、龙眼肉汁、姜汁、人乳。制法:熬膏,蜜收。功能主治:润
八宝蕤仁膏薄荷2两。制法上为细末,用连、荷2味煎汤,熬蜜如龙眼肉色,取起候冷,加前药末为膏。功能主治一切翳膜及
秘传牙痛方巴豆1粒(去壳,取仁)。主治:牙痛。用法用量:以龙眼肉包好含患处1炷香久取出。其涎水随药而出,吐清涎
更多用到中药龙眼的方剂用到中药龙眼的中成药 乌鸡桂圆补酒
jiu标准编号:WS3B170794处方:龙眼肉20g乌鸡(去毛爪内脏)20g香加皮4g黄芪1
归脾液0g茯苓80g远志(制)80g酸枣仁(炒)40g龙眼肉80g当归80g木香20g大枣(去核)20g制
黑归脾丸00g甘草(炙)5g当归(炒)50g茯苓100g龙眼肉100g木香25g黄芪(炙)100g白术(炒)
归脾丸、茯苓160g、制远志160g、炒酸枣仁80g、龙眼肉160g、当归160g、木香40g、大枣(去核
归参补血片30g牛鞭胶粉50g当归30g牛骨髓提取物1ml龙眼肉30g猪脾脏浸膏粉30g红参28g猪肝脏粉30
更多用到中药龙眼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龙眼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龙眼
(《本经》中品)校正自木部移入此。宗曰∶龙眼专为果,未见入药。本草编入木部,非矣。释名龙目(
《证类本草》:[卷第十三]龙眼龙眼味甘,平,无毒。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虫去毒。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果部下]龙眼核壳附纲目龙眼核主治,多言其肉,至其核之功用最广,只载其能治胡臭,他皆未之及,又不及其脑漏黄氏医抄∶用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补益法(鹿角、龟板各十斤,甘杞子二十两,西党参十五两,龙眼肉五两,如法熬胶,初服酒化一钱五分,渐服三钱。张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十七)治泄泻方]2.扶中汤“补天之手,心细如发”,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写的是应具备的本领。鲁萌是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副主任,11年前她辞去高薪汽车销售经理的工作,沉下心来跟时间赛跑为古籍续命,最深刻的是修复了一张结婚证。
鲁萌说她之前看过一位修复师修复古书,她就觉得非常好奇,就进入到了修复古书的行业。她修复的第一个作品是一个本小人书,而印象最深的就是修复的结婚证,因为两人吵架就把结婚证撕掉了,她也尝试给修复好了。
扩展资料
修复古籍的难度
修复古籍的工作区像厨房一样,有豆浆机、面粉,还有冰箱。被虫蛀的古籍需要冷藏,以防细菌进一步感染;豆浆机和面粉则用来熬制糨糊,阴天湿度大,就熬得浓,晴天则熬得稀;修复的书如果纸张厚,也要熬得浓一点,纸张薄,就稀一点。要确保糨糊刷到书页的时候不浓不稀,粘上毛边纸之后干净平整,没褶皱。
一本书从书库提取后,修复师先要拍照存档,记录下种种病害,然后进行拆页、编号、选配补纸、清洁书页、修补、润湿压平、折页、锤平、压实、齐栏、打眼、穿稔、捆结、装订等十几道工序。
古书多磨难,虫蛀、鼠啮、火烬、脆化、酸化、粘连、絮化……每一种疑难杂症都不好对付。被酸化的,得采取酸碱中和的办法,把古籍的书叶泡在碱性溶液里;书页粘连的,得给古籍包上皮纸和毛巾,放在竹屉蒸笼上蒸熏,让纸张间的墨汁和水渍慢慢化开。古籍修复师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都将对书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男子能够成功盗掘古墓,将自己送进监狱,借助了两样东西,第一样是古籍,第二样则是科技力量。古籍为他寻找古墓,提供了有价值线索;科技的力量,让他进一步确定了古墓位置,也为盗掘古墓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效率。
事情发生在湖北一盗墓团伙身上,该团伙中有一位男子,从古籍中寻找古墓,找到古墓大概位置后,又借助科学探测仪器,探测古墓准确位置。等到万事俱备后,还会租赁下古墓所在土地,而后开始盗掘。
古墓位置源自古籍记载曾经的古墓,经过时代变迁,早已被深埋地下。随着土地样貌变化,古墓也就成为埋藏地下瑰宝,待有缘人前来发现,并上报当地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
男子发掘古墓很有方法和成效,他寻找古墓位置,利用了古典书籍。从这些古籍中,寻找当地存在古墓;通过古籍记载,确定古墓是否真实存在,并根据这些记载,来确定古墓大概位置。
科学仪器,成为盗墓法宝确定古墓大概位置后,古籍就失去了作用,剩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找到古墓准确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盗掘。男子准备了很多工具,其中金属探测仪、金属成像仪和洛阳铲三个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金属探测仪和金属成像仪,男子顺利找到了古墓位置,并做好了前期开挖古墓准备。他为了成功盗掘古墓,不惜将古墓上方土地租赁下来,种植上农作物,因此达到掩人耳目目的。为了尽快挖掘古墓,男子甚至出动了挖掘机。
男子算计好了一切,就是没有算到,自己行为已然触犯法律,需要接受法律严惩。随着民警将男子,及其团伙犯罪成员抓获,他们也将接受法律严惩。
古书上“龙眼”一名虽没清楚的来源,却有几则有趣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摧田毁屋,为害一方。有英武少年名叫桂圆,决心为民除害。他只身与恶龙搏斗,用钢刀先刺出恶龙的左眼,在恶龙反扑时,又挖出其右眼,恶龙因流血过多而死,桂圆也因伤势过重去世。乡亲们将龙眼和桂圆埋在一起,第二年便长出两棵大树,树上结果,果核圆亮,极似龙眼。于是,称树为“龙眼树”,称果为“龙眼”,又名“桂圆”。
本文2023-08-07 14:43: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