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西方欧洲国家有专门研究这本书的吗?
欧洲文明受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影响巨大,他们的学者在考古和历史研究上,表现的很有浪漫色彩。根据了解,欧洲学者对《史记》这类纪传体通史并没有兴趣,反而对《山海经》这种神话传说情有独钟。因为这本书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与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存在一些神秘联系,许多欧洲学者提出了“世界文明同源说”。
他们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是一块已经消失了的古大陆,也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到的“亚特兰蒂斯”。他们提出的论据也很简单直接,《山海经》描述的是一块完整的大陆,四周都是海洋,这显然不是大洋洲。而且《山海经》描述了几百种未知动物,很可能是史前文明被洪水毁灭后,才从世界上灭绝的。
最后要特别说一下,美国学者对《山海经》的考证非常大胆。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不超过300多年,几乎无古可考。因此,他们在研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对于《山海经》的考证和研究,美国学者的学术观点非常大胆。他们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不只是东亚大陆,它的范围应该包括大半个地球。
《山海经》神话故事
2001年,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发表学术论文,认为《山海经》的地理范围西至非洲,东至美国和墨西哥,南至南极洲,北至西伯利亚。因为他发现,《山海经》中的“黑齿国”在非洲,“光华之谷”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扶桑国”就是墨西哥,巴西的亚马逊河附近就是“日出之国”。另外,他还宣称找到了许多《山海经》中的神奇动物,例如猫头鹰,企鹅,袋鼠和羚牛……
《山海经》地图
个人认为,中国,欧洲和美国的专家学者,对于山海经的考证中大相径庭、各有观点。但大家都没有充足的证据,我们也不敢盲目的下结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经》中的确蕴藏着未解的文明密码。随着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
是不是西北游牧民族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是由一个叫嬴政的秦国人建立起来的。那么,对中国两千多年做出重大贡献的秦国人,他们早期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们的祖先属于哪一个民族?他们起源于何方呢? 在学术界,关于秦人的起源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让很多史学家颇费脑筋。有关秦人的起源,无非两种说法,一种是东方说,另一种是西方说。有的史学家认为,秦人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土著戎族;还有一些则认为,秦人是来自东部齐鲁地区与殷人密切相关的东夷部族。 曾几何时,人们普遍主张秦人是西北地区的古代部族成员。王国维在《秦都邑考》中指出:"秦之祖先,起源于戎狄",人们一般认为戎狄集居在西北地区。蒙文通著有专文,重申了秦为西方戎族的看法。一些先秦古籍也称秦人为"狄"或"戎狄"。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秦人与殷人同来自东方的看法。有人认为,秦人与殷人在观念信仰上,共奉"玄鸟"为祖先,即都是以"燕"为图腾的氏族,他们生活在山东半岛的齐鲁一带。在经济上,有着狩猎、游牧的共同性;在墓葬形式上,秦人继承着殷制。这一说法主要通过将秦人与殷人祖先进行类比,指出在殷商时期,秦人是从属于殷人的一个氏族部落,殷亡后,他们集体沦为周人的奴隶。周成王时,秦人参加了反周的大叛乱,被周人镇压后,秦人被迫西迁,成为后来秦国的直接祖先。 何汉文在《嬴秦人起源于东方和西方迁徙情况初探》中认为,秦人是上古时代在齐鲁淮海一带的氏族部落,他们的发祥地在今山东境内的莱芜泰山附近一带。这个嬴姓部落以女性为中心,是一个善于牧马、用马的游牧部落氏族。柏翳(即伯益)是该部族首领封地后的第一祖先,他是"少吴(东夷)之后",而不是"颛顼(华夏)之苗裔"。在夏商时期,嬴秦人的氏族部落分布在今山东、苏北、皖北、豫东乃至鄂东、河北、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内,并建立了不少部落国家。后因抗周失败,迁徙西方与当地土人长期杂处,变成了一种和西戎人没有区别的部族。 据《史记·赵世家》称:"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赵人与秦人是同一祖先。《史记·秦本记》记载了赵人、秦人同一祖先的一个传说:"帝颛顼之苗裔曰女修",女修有一天正在纺织,看见一只玄鸟(燕子)掉下一个卵,她就拿来吃了。不久,女修竟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大业,他就是赵人的祖先。由《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可以得知,秦的祖先与夏、商、周的祖先同出于黄帝。秦始祖大业与夏始祖禹、殷始祖契、周始祖弃仅相隔一代,所以,秦与夏、商、周的祖先大体在同一个时期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秦人出自东方的部落,和东方的殷人有着共同的图腾崇拜,即玄鸟,就是燕子。他们都有吞玄鸟卵而生子的共同传说。秦人和东方的殷人都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 按《吕氏春秋·仲春纪》记载:"玄鸟,燕也。"早先秦人与殷人和其他东方部族一样,同样以玄鸟--燕为图腾。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五方天帝,其中东方天帝为太昊,而少昊曾于东陲建立了鸟国,燕、嬴、锦鸡、伯劳、鹦雀、鹰等鸟都是大臣。这种传说反映了当时以各种鸟为图腾的东方部落曾经有一个部落联盟。 此外,秦人的神是东方神,比如,先秦史料记载,秦穆公曾经做梦梦到句芒来到他身边,对他说我会保佑你,你将子孙繁茂,国家昌盛。传说中句芒乃东方天帝的辅神,按《山海经》来说句芒为鸟身,又按《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句芒即玄鸟"。梦是人类潜意识的反映,秦穆公白天励精求治,夜晚做梦梦到了本氏族传说的东方神来保佑他,这说明秦人在信仰上也与东方氏族部落相同。 按《史记》、《左传》杜注,《汉书·地理志》记载,在遥远的东方,有许多氏族部落和后来的小诸侯国为秦嬴的同姓或嬴姓衍生国。如徐、奄、郯、黄、江、葛、梁、榖等。它们大部分分布在河南、山东、淮北等地。还有居于河北的赵国,也是嬴姓的分支国。而在遥远的西陲,只有秦国和陕西的梁国(姓嬴,后受封于梁)是嬴姓,这又证实了史料中秦人自东西迁的说法。 总而言之,要弄清楚秦人究竟起源于何方,还要正确认识古史传说与记载。要揭开秦人的祖先之谜,还必须同时解决上古史中诸部族的起源等问题。这样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祖国文明究竟是从东向西,还是由西向东发展。
“三秦”一词,今人多以陕西关中为说,起始于项羽破秦入关,将关中切割三分,封立三位秦之降将为王而得的名讳。即立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领咸阳以西地i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临潼),领成阳以东至黄河地;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领上郡即今陕北延安、榆林地。三王各守一土,鼎足三分关中。清晰地勾画出“三秦”所指之地缘:即以成阳为中心,西不出陈仓(今宝鸡),南不达汉中,北仅抵于延安,东限于黄河之西。在此之外,均不属其辖。因为陈仓以西为陇西地,西戎占:陕南汉中及巴、蜀分与汉王,刘邦占;延安以北为北地,狄戒占,黄河之东分与西魏王,王豹占。这就是“三秦”所指版图和关中所称“三秦”之历史因由。
关中“三秦”虽由此而名,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昙花一现,前后不足一年。汉元正月(前206年),项羽挥兵西入成阳,秦都即破,以为得了天下,自立西楚霸王,又大封分地而王之。项羽入城,烧杀掠抢,无不残破。屠烧成阳秦宫,“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语)。项羽屠城之后扭屁股又东归彭城,关中遂由雍、塞、翟三王扼守以围阻刘邦。孰料同年八月,刘邦由古道回军关中,先于陈仓击败章邯,雍王属地皆归于汉。次年正月,又挥马东进,遂平降塞、翟二王,至此,关中“三秦”即废。
除此“三秦”,还有一“三秦”,那就是晋时十六国之前秦、后秦、西秦,史称亦曰“三秦”。两个“三秦”,虽然同举“秦”旗号麾天下,却在政治和文化内涵上判然两别。前为封地,仅指秦地关中,且一现即逝。后为立国,则指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三个北方割据政权,而且从前秦建国的公元351年至西秦被夏所灭的431年,此“三秦”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整整演绎了80年之久。
最有兴味的是,晋时十六国之“三秦”,分由甘肃氏、羌、鲜卑三族上层酋豪所建,发家也由河陇为起始。随着率兵四方讨定,势力范围不断向外扩张,向西攻灭了前凉、代国,向东大败晋师,平灭燕国,夺取了益州,不仅控扼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还与东晋对峙相向,尤其前秦,一度平灭西域龟兹,又同车师、都善、高昌等国建立宗藩关系。西域来朝者十有余国,军事实力十分强大,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加上“三秦”具都倡导佛教,大兴儒学,推行文化立国之制,不仅为甘肃赢得“富庶莫过于陇右”之誉,也使关陇政治、军事、经济实力空前鼎盛。最值得一提的是,都于长安的前秦、后秦两个政权,尽管控制着古丝绸之路一线重镇,军事力量威慑整个西域各国,但其政治中心仍在长安,每年来朝供奉者络绎如云,仅西域遣使称臣者多达三十余国,他们不仅带来了价值连城的珠光宝藏,金银马匹,还送来异彩纷呈、各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舞蹈与“奇技异戏”。各种民族文化的重重叠叠,从四面八方向长安汇集,对秦文化的建设可谓举足轻重。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人们每每提及秦文化时,大谈关中“三秦”,却又不知其关中“三秦”真正的文化内涵,以致在空泛的喧嚣中反倒否定了秦文化的历史生成根脉。项羽封王所立雍、塞、翟“三秦”分土,在不足一年的时间迅即灰飞烟灭,而且又在正值楚汉狂热互战乱世的背景下,试问,它给秦文化的形成到底能增添多少成色又给秦文化的建设到底能输入多少血氧秦文化毕竟是在统一的华夏文化主导下所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就如同楚文化、蜀文化、郑卫文化、吴越文化一样,只有同其他区域文化相对应而存在,相比较而发展,相渗透而丰富,相流通而完善,才能充分显现其斑斓的光彩和独有的特色。这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不可违背的必然规律。
秦文化不是项羽封王分土的关中“三秦”文化,也不是戏曲界经常挂在嘴边的陕西文化,当然更不是因为五朝国都均立长安便随意被误解误读的关中文化。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首先,应当承认秦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它既有历史积淀的纵深面,又有多元融汇的横亘面,但无论从其纵深、横亘任何角度讲,远非三秦文化、陕西文化或关中文化所能盖涵。
秦文化的要筋在“秦”,秦的起因是东夷部族的赢氏族。因其后裔蜚廉、恶来父子二人,追随以武庚为首的商朝遗民助纣为虐反周叛乱,被周公一马平息之后将其放逐到遥远且又荒僻的“西出入陲”边地,沦为牧马的奴隶。这便才有了公元前897至888年的赢氏族种首领非子息马得功封地秦邑之事。此前赢氏族种所居地便在犬丘,即《史记・秦本纪》所言“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之说。犬丘,位于西陲,紧毗戎、狄。古籍中的解释是:“犬丘,又名西犬丘,西陲。汉置西县。”《甘肃通志》的记述是:“西县故城在(秦)州西南120里。”所言正是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一带。从秦赢非子封邑为附庸,到秦穆公立国兴兵为诸侯的二百多年间,甘肃秦州西县的犬丘之地,无疑成了秦的发家地和大本营。这一点,已被考古界在该地挖掘出秦穆公时期的葬墓群及其大量秦国出土文物得到证实。正因为秦人在此长期以息马为业,犬丘又偏居西陲戎、狄一野,其生活、性格、好恶染上“戎狄”习性,自在情理之中,即使在秦人真正发迹并成为“开国十二,遂霸西戒”诸侯国之一的战国之初,东部其他各诸侯大国,仍将秦“以戎、狄视之”,对此,秦国君主也常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史记・秦本纪第五》语)而深感羞辱。这种“戎狄”习性,其实质正是秦文化的总体本色,诸侯视秦为戎、狄者,也是因为战国初期的秦文化依然带有浓厚的游牧特色所致。
所谓戎、狄,是指西周时期甘肃古代少数民族为说,其中戒族主要活动于陇右,集结于今之陇西、天水和平凉、庆阳诸地,故又有�(今天水)冀(今天水县新阳镇)戎和义渠(今平凉、庆阳)戎之分。戎族原本有自己的社会文化,《左传》载有允姓戎族首领一段话道:“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戎以农牧兼营,却以“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的“不治所以治”经国之道,形成独立的文化品格,这种戎文化,既为秦襄公所效法,又随秦国对戎族的征服兼并,最终融汇于秦文化之中。
狄系商周鬼方民族后裔,因居北方,多称北狄。分白狄、赤狄、长狄三支。白狄原居陕西东北,后徙山西、河北之间,占地立国,国号中山,兵强将广,骁勇善战,与燕、韩、赵、魏“五国相王”。白狄也和秦国发生过军事拼争,桓公三年(公元前601年),曾与晋国联合对秦发起战争,使秦吃了败仗,一员秦将被俘;赤狄布居山西,并与晋国通婚,秦腔有出名戏叫《蜜蜂计》,演的正是晋献公宠妃狄女骊姬,欲害姜后之子重耳,重耳奔逃齐国搬兵报仇,又与狄女季隗结婚的真实故事。后来赤狄被晋国所灭,土地也被晋国兼并;长狄分布在山西迤东和山东边境,后为齐国所败。狄族虽然保持着游牧文化特征,但其文字、器皿、墓葬均与华夏族相同,说明通过战争、杂居、通婚、迁徙,也被华夏文化逐渐同化。
两汉时期,甘肃境内又有三个活跃的少数民族揭竿崛起,一个是氐族,一个是羌族,一个便是鲜卑族。 氐、羌本系一源,春秋战国多以氐羌并称。《诗经・商颂》便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竹书纪年》也有“成汤十九年,大早,氐羌来宾”等记载。汉代,氐羌分化,各自成为独立族种。西汉初,氐族聚居于武都、陇西、广汉、蜀地,甚至与他族杂居。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讲汉语,采用汉族姓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纳嫂制。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经济文化深受汉族影响,西晋时期,除武都、阴平(今甘肃文县、迭部)二郡有大量氐族部落外,在陇右略阳(今天水以北、秦安至清水一带)和天水二郡,又形成两个氐族聚居中心,即后世所称“清水氐”、“略阳氐”和“临渭氐”。十六国时的前秦政权,正是天水“略阳氐族”部落酋豪苻洪及其子苻健所建。
羌原出于今之河南南部、湖南洞庭、江西鄱阳诸地三苗(即苗民),后迁于三危,便成羌族。这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后汉书》说它“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族人更是“性坚刚烈勇猛”,“堪耐寒苦,同之禽兽”。汉景帝时,湟水羌族酋豪留何,率部迁入陇西郡之狄道(今临洮)、羌道(今宕昌)一带: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甘肃羌族与北部匈奴联合与中原为敌,汉武帝“将兵十万人击平之”,为“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武帝辟设河西四郡以拒,并设护羌校尉,统领羌族故地,羌人“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激起羌人多次反叛。经历多次xxxx,于是,“羌乃去湟中(今西宁市西部),依西海、盐池左右”。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马援设金城属地以安置羌人。王莽末年,羌人乘乱入居金城郡(今兰州、临夏),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又将岷县等地羌族迁于陇西、天水、扶风三郡,开始与汉人杂居。公元384年,世居安南赤亭(今甘肃陇西县西)的羌豪姚苌杀死前秦君主苻坚自称大单于、万年秦王,两年后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改元建初,史称后秦。此外,淝水之战后,陇西鲜卑部首领乞伏国仁,率10万鲜卑族脱离前秦,于公元385年,自立为大单于,领有秦、河二州牧,都苑川(今榆中县),史称西秦。乞伏国仁死后,其弟乞伏乾归继位,称河南王、秦王,又迁都金城(今兰州西)、成纪(今秦安)、袍罕(今临夏),逐渐占有今甘肃西南部。公元431年为夏所灭。
“合而并之,因而续之”,通过氐、羌、鲜卑内迁促成与秦陇汉民杂居而合为一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羌、氐、鲜卑融入汉文化或者说秦文化而逐渐走向文明的历程,这正是都于长安的前秦和后秦以及都于苑川的西秦这三个陇右少数民族政权在秦文化史上的巨大贡献。不只仅此,文化艺术方面的辉煌成果,更对秦文化建设起了关键性作用。苻坚平灭前凉,前凉乐舞自然变成前秦宫廷演奏唱响的主旋律。如所谓“华夏正声”的清乐,正是“苻永固(即苻坚)平张氏始於凉州得之”(《魏书・乐志》);《通志》卷一百四十一谈及《西凉伎》时亦言,“此声始兴,盖苻坚之末。”尤其《十六国春秋》还明确记载鲜卑慕容恒曾率领其族男女四十余万口,乘舆服御礼乐器等物远陟长安向前秦奉献:弘始九年冬十月,河州(今甘肃临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刺史慕容超向苻秦长安首都献大乐伎一百二十人。《隋书・音乐志》还说:“慕容垂破慕容於长子尽获苻氏(苻坚)旧乐。”又云:“太元间破苻永固,又获乐工杨蜀等,闲练旧乐,於是金石始备”。这些乐舞、乐器、乐工、乐伎源源进入长安宫廷,并被后世隋七部乐、九部乐和唐十部乐所传承发展,也为秦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元385年,吕光(略阳氐人)平西,遂带骆驼二万余头,大批珍宝、骏马和“奇技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以及龟兹宫廷乐队启程东归。这个龟兹宫廷乐队,便是后世所称的《龟兹乐》。《隋书・音乐志》云:“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后多变异。”《魏书・音乐志》卷一百九亦言:“世祖平河西,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后通西域,又以悦般国鼓舞设于乐署。”吕光建立了后凉,《龟兹乐》得以风行于河西。待吕氏覆灭,《龟兹乐》又分散传入内地,对周、隋乃至唐代的音乐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开皇中,《龟兹乐》风靡国中,“举时争相慕尚”。至唐,西凉乐和龟兹乐更被视作热门。史书记载说:“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魏太武帝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还有《天竺乐》,《隋书・音乐志》言:“《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可知《天竺乐》也是五凉时期,通过河西,传入长安的。集聚于北周的西北和西域各民族乐舞艺术,逐渐形成了宫廷宴饮时演奏的乐部。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又获得高丽和百济两国的乐舞艺术,加上早已传来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蕃)乐舞,全都汇集于北周首都长安,也全都融入秦文化的行列,更为后来著名的隋七部乐、九部乐、唐十部乐,打下了坚实基础。
前秦、后秦、西秦,虽系陇右天水“略阳氐族”苻氏贵豪、陇西姚氏羌豪和陇西鲜卑乞伏部三个河陇少数民族所建,同时又在“五胡乱华”的相互剿杀中灰飞烟灭,但是,通过战争掳掠、属国朝贡和族种迁徙的河陇各少数民族文化,却源源流入长安宫廷,并与先秦甘肃戎狄文化融汇合流,构筑起一座永恒不朽的“秦文化”高耸大厦。从这座大厦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西陲河陇戎狄文化的根脉,听到西汉时期西凉之声的余响,寻觅到西晋陇右氐、羌、鲜卑和从五凉窃获的文化贡品,听得见凉州一脉传存的清乐和胡夷杂奏的西凉乐舞,还有经河西中国化之后再横穿甘肃全境传入隋唐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以及河西月氏人所创的羯鼓和西凉节度使屡屡晋献的西凉大曲等等,即使是宋元之后形成的秦腔,也被严长明敏锐地捕捉到其根脉仍是“陇右秦声”、叶德辉赞叹“独秦声以甘凉之雄,犹似劲敌”(《秦云撷英小谱》)。而唯独陕西文化、关中文化、借项羽封地为名的三秦文化在秦文化这座大厦中尽然踪迹渺无,这的确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所以说,绵延三千年的秦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不可以视为三秦文化,尽管秦文化汇集于五朝国都成为长安宫廷文化,却不可以视其为陕西文化或关中文化。应该说,这是一般的常理。
要了解先秦文化,首先须得了解什么是“先秦”。
“先秦”指我国远古的一段时期,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上的“先秦”指秦朝之前的所有时期,包括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及尧舜禹等,它从最早的有巢氏开始,到战国时期结束。
狭义上的“先秦”是从古代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算起的,它从夏朝开始,至战国结束。
也就是说,“先秦”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是以夏朝为界的。之所以以夏朝为界,我想可能是夏朝是史书记录的古代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吧。
其次我觉得,对于先秦文化,应该了解其广义上的内容。因为,夏朝之前的那段时期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甚至胜过了夏朝之后。
另外,如何了解先秦文化呢?个人认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读几本时下流行的热度较高的书籍就可以了,钻研的话,那是专业上的事了。
《山海经》是近几年流行并且热度不减的一部重要的先秦古籍,被誉为“上古奇书”。书中的内容繁杂多样、扑朔迷离,富于神奇异幻色彩。虽然此书被公认为价值非凡,但其中内容因年代久远而考证难度巨大,因而吸引了大批的《山海经》迷,且与日俱增,甚至外国人也参与了进来。细读“山海经”是了解先秦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诗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本诗歌集,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其中收录的是周代的歌谣乐颂。《诗经》也是值得细读的,不仅能享受其中的优美诗歌,而且还能领略到先秦周代当时的社会风貌。
《楚辞》也是一本诗歌集,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收录的是战国时期的文学家屈原和宋玉的辞赋,以及汉代刘向等人的辞赋作品,但主要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值得一读。
若能读完上述三本书,那你定是高人了,说实话,我一本都没读完。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自序 水泽利忠 1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凡例 4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校雠资料一览 4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图版 6
史记会注考证目录 1
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一百三十卷 1
史记总论 泷川资言 2088
太史公事历 2088
太史公年谱 2096
史记资材 2100
史记名称 2105
史记记事 2105
史记体制 2106
史记文章 2110
史记残缺 2113
史记附益 2114
史记流传 2115
史记钞本刊本 2119
史记集解索隐正义 2121
史记正义佚存 2124
司马贞张守节事历 2126
史记考证引用书目举要 2126
书史记会注考证后 泷川资言 2129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补遗 水泽利忠 2130
猿投神社藏史记古钞本 2162
邹诞生史记音佚文拾遗 2167
刘伯庄史记音义佚文拾遗 2168
陆善经史记注佚文拾遗 2176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校雠资料一览 1 宫内厅书陵部藏清原家点本五帝本纪第一 清原
2 求古楼高山寺旧藏东洋文库藏天养(1144-1145)钞本夏本纪第二 天养
3 高山寺藏罗振玉景印殷本纪第三 高山
4 高山寺藏周本纪第四 高山
5 高山寺旧藏东洋文库藏天养(1144-1145)钞本秦本纪第五 天养
6 宫内厅书陵部藏高祖本纪第八 秘阁
7 毛利家藏延久(1069-1074)钞本吕后本纪第九 毛利
8 东北大学图书馆藏延久(1069-1074)钞本孝文本纪第十 延久
9 野村氏久原文库旧藏大东急纪念文库藏延久(1069-1074)钞本孝景本纪第十一 延久
10 山岸德平氏藏大治(1126-1131)钞本孝景本纪第十一 大治
11 神田文库藏罗振玉景印河渠书第七 神田
12 宫内厅书陵部藏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秘阁
13 高山寺藏罗振玉景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高山
14 高山寺藏罗振玉景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高山 一 史记抄
1 英房史记抄(正平二年1347) 英房
2 桃源史记抄 桃
3 桃源史记抄引古本 桃古
4 幻云史记抄 幻
二 宋板史记校记
幻云(月舟寿桂)南化玄兴直江兼续旧藏上杉隆宪藏南宋庆元(1195-1200)本栏外校记又称南化本 南化
三 元板彭寅翁本史记校记
1 枫山文库旧藏宫内厅书陵部藏本 枫
2 狩谷夜齐旧藏宫内厅书陵部藏本 夜
3 三条西实隆公自笔宫内厅书陵部藏本 三
4 伊佐早谦旧藏庆应大学图书馆藏本 谦
5 梅仙和尚自笔建仁寺两足院藏本 梅
6 崇兰馆旧藏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本 崇
四 日本庆长(1596-1614)古活字本(传嵯峨本)校记
一 八行有界本
1 狩野亨吉旧藏东北大学图书馆藏本 狩
2 东洋文库藏本 岩
3 成篑堂文库旧藏主妇之友ぉ茶の水图书馆藏本 成
4 尾阳文库旧藏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本 尾
5 森立之旧藏大东急文库藏本 森
二 八行无界本
1 和学讲谈所旧藏内阁文库藏本 阁
2 成篑堂文库旧藏主妇之友社ぉ茶の水图书馆藏本 篑
3 高木家旧藏天理大学图书馆藏本 高
三 九行无界本
1 狩野亨吉旧藏东北大学图书馆藏本 野
2 东洋文库藏本 崎
3 青州文库旧藏东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东
4 神原文库旧藏东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神
五 引古本校勘记
1 尊经阁文库藏博士家本史记异字(天朝传本史记说) 博异
2 博士家本史记异字引中彭本 中彭
3 博士家本史记异字引中韩本 中韩
4 金泽市立图书馆藏本(大岛贽川桃年编著)史记考异 贽异 一 宋板史记
1 仁寿本二十五史所收北宋仁宗(1034-1038)景佑监本配南宋重刊北宋监本史记集解 景
陶氏景印百衲本史记所收第二种北宋大字集解同右
张文虎校勘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称宋本亦同
2 竹添井々内藤湖南旧藏武田长兵卫藏传北宋史记集解 井
陶氏景印百衲本史记所收第一种北宋小字集解同右
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景印北京图书馆藏南宋绍兴初杭州刻本史记集解亦同
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称北宋本亦同
3 刘氏嘉业堂景印宋蜀大字集解本 蜀
4 飞鸟井家龟谷成轩内藤湖南旧藏武田长兵卫藏南宋绍兴庚申(1140)刊集解本 绍
5 黄尧圃旧藏静嘉堂文库藏淳熙(1174-1189)耿秉刊集解索隐合刻本 耿
陶氏景印百衲本史记所收第三种南宋集解索隐无述赞本同右
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称南宋本亦同
6 幻云南化玄兴直江兼续旧藏上杉隆宪藏南宋庆元(1195-1200)黄善夫刊集解索隐正义三注合刻本 庆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景刊黄善夫本民国十九年(1930)至二十六年(1937)刊百衲本二十四史本同右
四部丛刊所收亦同
7 陶氏景印百衲本史记所收第四种南宋乾道(1165-1173)中蔡梦弼刊集解索隐有述赞本 蔡
二 元板史记
1 静嘉堂文库藏中统二年(1261)刊集解索隐合刻本 中统
2 至元二十五年(1298)彭寅翁刊三注合刻本 宫内厅书陵部庆应大学天理大学大谷大学各附属图书馆藏 彭
彭寅翁本史记写本
宫内厅书陵部藏三条西实隆公自笔本
建仁寺两足院所藏梅仙和尚自笔本
三 明板史记
1 毛晋刻十七史史记集解本 毛
2 毛晋刻单索隐本 索
3 王延喆翻宋庆元三注合刻本 王
4 嘉靖四年(1525)柯维熊翻宋庆元三注合刻本 柯
5 嘉靖十三年(1534)秦藩翻宋庆元三注合刻本 秦藩
6 万历四年(1576)李光缙增补凌稚隆评林三注合刻本 凌
7 游明大升校集解索隐合刻本 游
8 万历二十四年(1596)刊冯梦祯校三注合刻南监本 南
9 万历二十六年(1598)刘应秋北雍板二十一史所收三注合刻北监本 北
四 清板史记
1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刊本或称官本经史馆本贽川史记考异称乾本 殿
2 同治九年(1870)张文虎刊金陵书局本 金陵
五 民国板史记
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立北平研究员总办事处出版课排印)顾颉刚徐文珊点校史记白文 顾
六 朝鲜刊本据大岛贽川史记考异 韩
七 日本刊本及其他诸本
1 庆长古活字本(传嵯峨本) 嵯
2 延宝二年(1674)史记评林八尾再版本明治十三年(1880)三版本 凌和
3 群书治要 治要
4 宋郑樵通志 通志
5 宋板吕东莱史记详节 详节
丁 校勘记其他诸本
1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本史记考证 殿考
2 同治壬申(1872)金陵书局刊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 札记
3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 志疑
4 清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 考异
5 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 剳记
6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商榷
7 瞿方梅史记三家注补正 瞿补
8 张棡史读考异文澜学报二卷一号 张考
9 大岛贽川史记考异 贽异
10 秋谷史记校正 秋谷
补甲 史记古钞本
15 炖煌秘籍留真新编所收残燕召公世家第四 炖煌
16 同所收残管蔡世家第五 炖煌
17 同所收残伯夷列传第一 炖煌 一 宋板史记
8 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景印北京图书馆藏南宋本所收蜀刻本 蜀刻
史记总论·史记考证引用书目举要
《索隐》、《正义》以后,宋王应麟、洪迈,明柯维骐、陈仁锡、徐孚远、顾炎武,清方苞、王鸣盛、赵翼、钱大昕、梁玉绳、王念孙、沈家本、钱泰吉、张文虎、李笠各有著作,订补渐精。在我邦中井积德甄采尤详,发明甚多。其余可资于参考者数百种。今揭其要。
日本
恩田仲任(称新治,号蕙楼,尾张人。) 史记考
村尾元融 读史记稿本
冈白驹(字千里,号龙洲,播磨人,居京都。) 史记觽
皆川愿(字伯恭,号淇园,京都人。) 史记戾柁
中井积德(字处叔,称德三,号履轩,大阪人。) 史记左传雕题
近藤守重(号正斋,称重藏,江户人。) 右文故事、正斋书籍考
龟井昱(字元凤,号昭阳,称昱太郎,福冈人。) 左传缵考、国语考
猪饲彦博(字文卿,号敬所,京都人。) 史记三书管窥
古贺煜(字季晔,称小太郎,江户人。) 史记匡缪稿本
安藤维寅(尾张人。) 扁鹊仓公传割解
多纪元坚(字廉夫,号桂山,江户人。) 元简(字安叔,号茝亭。) 扁鹊仓公传补注
僧瑞仙(号桃源。) 史记桃源抄
僧寿桂(号幻云。) 史记幻云抄
编者未详 博士家本史记异字①
冈本保孝(称缝殿介,号况斋,江户人。) 史记传本考
安井朝衡(字仲平,号息轩,日向人,居江户。) 左传辑释、论语集说
竹添光鸿(字渐卿,称进一郎,号井井,天草人,居东京。) 左氏会笺
新城新藏(福岛人,居京都。) 东洋天文学史研究
禹域
唐刘知几(字子玄,彭城人。) 史通
洪迈(字景庐,号容斋,鄱阳人。) 容斋五笔
王观国(长沙人。) 学林
吴仁杰(字斗南,昆山人。) 两汉刊误补遗
郑樵(字渔仲,号夹际,莆田人。) 通志
倪思(字正甫,归安人。) 班马异同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 班马字类
王应麟(字伯厚,祥符人。) 困学纪闻、艺文志考证、通鉴地理通释、玉海
金·王若虚(字从之,藁城人。) 滹南遗老集
元·马端临(字贵与,乐平人。) 文献通考
胡三省(字身之,天台人。) 资治通鉴注
明·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 丹铅总录
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人。) 史记考要(依《评林》所引。)
程一枝(字仲木,号巢父,休宁人。) 史诠(依《志疑》所引,与陈氏《史记考》略同。)
凌稚隆(字以栋,吴兴人。) 史记评林
胡应麟(字元瑞,兰溪人。) 少室山房笔丛
焦竑(字弱侯,江宁人。) 焦氏笔乘
陈子龙(字卧子。) 徐孚远(字闇公,华亭人。) 史记测义
陈仁锡(字明卿。) 史记考(与《史诠》略同。)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昆山人。) 日知录
清高宗(乾隆皇帝。) 御批通鉴辑览
马骕(字宛斯,邹平人。) 绎史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 经史问答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人。) 史记注补正、望溪文集
何焯(字屺瞻,号义门,长洲人。) 义门读书记
顾祖禹(字景范,号宛溪,昆山人。) 读史方舆纪要
顾栋高(字震范,又复初,无锡人。) 春秋大事表
汪越(字师退,春榖人。) 读史记十表
王懋竑(字予中,号白田,宝应人。) 白田山房杂著
赵翼(字崧松,号瓯北,阳湖人。) 廿二十札记、陔馀丛考
王鸣盛(字凤喈,号西庄,嘉定人。) 十七史商榷
查慎行(字悔馀,号初白,海宁人。) 得树楼杂钞
张照(字得天,华亭人。) 馆本史记考证
杭世骏(字太宗,号堇浦,仁和人。) 史记考证
赵一清(字诚夫,仁和人。) 水经注释
沈涛(字西雍,嘉兴人。) 铜熨斗轩随笔
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一号竹汀,嘉兴人。) 廿二史考异、三史拾遗、十驾斋养新录
钱大昭(大昕弟,字晦之,号竹庐。) 汉书辨疑
王元启(字惺斋,嘉兴人。) 三书正讹、月表正讹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大名人。) 补上古唐虞夏商丰镐洙泗考信录、孟子事实录
梁玉绳(字曜北,钱塘人。) 史记志疑、瞥记
洪颐煊(字筠轩,临海人。) 读书丛录
王昶(字德甫,号述庵,一字兰皋,松江人。) 金石萃编
洪亮吉(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人。) 四史发伏
桂馥(字未谷,曲阜人。) 晚学集、札朴
姚范(字南青,号畺坞,桐城人。) 援鹑堂笔记
姚鼐(字姬传,范侄,桐城人。) 惜抱轩笔记
汪中(字容甫,江都人。) 述学
卢文弨(字绍弓,号抱经堂,杭州人。) 龙城札记、钟山札记
孙星衍(字渊如,阳湖人。) 问字堂岱南阁诸集
戴震(字慎终,号东原,休宁人。) 东原文集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人。) 读书杂志
恽敬(字子居,阳湖人。) 大云山房文集
章宗源(字逢之,会稽人。) 隋书经籍志考证
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吴县人。) 汉书疏证
林春溥(字鉴塘,号三山居士,闽中人。) 竹柏山房十五种
包世臣(字慎伯,泾人。) 艺舟双楫
俞正燮(字理初,黟人。) 癸巳存稿、类稿
黄式三(字薇香,号儆居,定海人。) 周季编年、儆居集
黄以周(式三子,字儆季,定海人。) 儆季杂著
沈家本(字子敦,号枕碧楼,归安人。) 史记汉书琐言、刑法总考分考、赦考
吴裕垂(字以燕,泾县人。) 史案
吴熙载(字让之,仪征人。) 资治通鉴地理今释
李兆洛(字申耆,武进人。) 历代地理韵编
张惕愉(仪征人。) 史记功比说
成孺(宝应人。) 史汉骈枝
丁晏(字俭卿,山阳人。) 史记毛本正讹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笙,湘乡人。) 求阙斋读书录
俞鸿渐(号印雪轩,德清人。) 印雪轩文钞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 湖海笔谈
周寿昌(字荇农,长沙人。) 汉书注补正
梁章钜(字闳中,号退庵,福州人。) 退庵随笔
钱泰吉(字辅宜,号警石,嘉兴人。) 甘泉乡人稿、曝书杂记
张文虎(字孟彪,又字啸山,南汇人。) 校史记札记、舒艺室随笔
孙诒让(字仲容,瑞安人。) 述林
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长沙人。) 汉书补注
李慈铭(字炁伯,会稽人。) 越缦堂日记
丁谦(字益甫,仁和人。) 汉书匈奴西南夷两粤西域传地理考证
朱锦绶(字建侯,吴县人。) 读史记汉书日记
查德基(字南乡,长洲人。) 读史记日记
徐鸿钧(字圭庵,吴县人。) 读汉书日记
崔适(字鱓甫,归安人。) 史记探源
李笠(瑞安人。) 史记订补
梁启超(字任公,新会人。) 史传今义
①又题曰天朝传本史记说、天朝传本史记异文,引枫山本、三条本、中彭本、南化本、中韩本,以校今本。其曰枫山本者,文章生京房所手校;三条本,永正中三条西实隆手写;南化本,僧南化所藏;中彭本,盖彭寅翁本;中韩本,盖朝鲜刊本。天保十三年松崎明复赠林大学头书云:去今二十七年前,加贺藩有校刊二十一史之议,使藩儒大岛忠藏当其事,遍校各本,遂请及枫山文库本,此书盖忠藏手录。
世人评论 西汉名臣桑弘羊的论著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东汉史学家班固虽然批驳秦始皇残忍,但依然肯定了秦始皇的一些制度认为“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唐朝思想家柳宗元在名著《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符合了历史发展的
客观必然趋势,所谓“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非圣人意也,势也。”
明朝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认为:“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周王道穷也,其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持之以法。西汉之治,简严近古,实赖秦之驱除也。”
清末思想家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清末又一位史学先驱夏曾佑认为:“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在《中国文化史》评论道:“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抑亦其时思想之进化也。”“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评论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
就连鲁迅先生也认为:“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过秦论》,论秦之过也。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作者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措,使得大量史书毁失殆尽,而且当时除了法家以外的大师,其他人也被追杀,百家争鸣的现状被打破,文化繁荣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其他学说的门声和创始人受到抓捕和残害,儒家首当其冲,法家一家独大,古书就越来越少。
秦朝前期商鞅变法,百家争鸣,各学说达到了繁荣的鼎盛时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秦朝一定能达到文化的鼎盛时期。但不幸的是,受韩非子的影响,秦始皇和丞相李斯,开始逐渐接受法家的学说。认为只有实行严峻的刑罚,才能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办事效率,真正的让国家发展起来。
丞相李斯本来就是严刑峻法的追随者,法家的学说又与他不谋而合,秦始皇受丞相李斯的影响,在国家内施行严厉的刑罚,百姓们虽然深受其害,但是国家的军事实力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秦始皇一直有灭掉六国的雄心壮志,在法家学说的帮助下,他成功的灭掉了其他六个国家。
统一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对法家学说更加推崇,而李斯看到了这个机会,他向皇帝进言,为了更好地统一学说,是大秦帝国更加团结,应该进行焚书坑儒,独尊法家学说传播法家文化。也因此,很多宝贵的史书和大家死在这次焚书坑儒的行动中,各家的学说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到后世流传下来,关于秦朝的古书越来越少,给后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太岁是什么
一次偶然发现,引出千古传说;
一块奇特肉团,
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它长生不老,
有人说它太岁出世,
它究竟是什么?
请收看《走近科学》――破解太岁之谜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的意思呢就是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触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这句话我们经常听说,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出自哪里,那么,太岁到底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它又长成什么样子?恐怕就更没有人说清楚了。但是在10多年前,在陕西周至县发现了一个不明生物体,当地人都把它说成是太岁出世。那么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传说中的太岁吗?
1992年8月22日,陕西周至县农民吴凤莲和儿子杜战盟到渭河边上去打捞因山洪暴发而冲入河中的浮柴,
采访 吴凤莲:我们这没有柴火烧,只要河里一发水,河里就从山里飘下来树枝,我们就到河里去捞柴火烧。
上午9时许,他们突然看见湍急的河水中有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儿子杜战盟跳入齐腰深的水中一把抱住此物,将其拖到岸边,将它放在沙滩上仔细察看和触摸。
采访:吴凤莲 大概就是圆的,长长扁形的,黄黄的好像牛身上的皮,就那样子,端起来就像河里的鹅卵石。当时我把它当成是牛腿上的一块肉,在泥里水里不敢动,我拿脚踏。
由于渭河经常发大水,有时就从上游冲下死牛死猪等动物尸体,开始的这次发现并没有引起吴凤莲母子的注意。所以她们没有把发现的不明物带回家。但是过了三四天,吴凤莲改变了主意。原来在村里人们经常把动物的死尸,埋到地里当肥料使用。吴凤莲觉得那个肉团可以拿回来埋到自己地里。于是决定再去看看。然而没想到那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采访 吴凤莲:后来时间长了,水落下去了,在干河滩上搁着,已经隔着四天了,三天以内河的死鱼就已经生虫了,那个东西旁边光溜溜的,什么东西都没有。
看到这个东西在三伏天里既没有烂掉也没有招蚊虫,吴凤莲母子觉得这个肉团有点奇特。于是她们把东西搬回来以后,并没有把它埋到地里,而是把它洗干净以后,放到一口大铁锅里。一个星期以后,令人没想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采访 吴凤莲:(一个星期以后), 发现它大了,有些人就猜想它可能长,这是个活物,大小据我来看,周围一圈大了两寸。
据吴凤莲回忆,当时刚搬回来的时候她们称的重量是20多公斤,这次称过以后,发现长到了35公斤。几天时间竟然长了10多公斤。看来他是块活肉。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既然是肉的话,能不能吃呢?
采访 吴凤莲:我拿了刀子割开了它 ,一割,一看里面,像是白肉,我跟我的孩子说:这怎么像肉一样。我和我孩子一商量,割了一块,放到炉子上熬。割了一块肉,有二两重,倒了一瓢子水,熬了一个多小时,就熬化了,提起来就像面糊糊,是粘稠的。孩子搁点糖,喝了然后就对我说没有什么味道,我说没有什么味道,就没有什么坏处,只有好处,要是有坏处,人心里就发恶心,这个可没有。
据吴凤莲介绍,后来他们在食用了“肉团”后的几天时间里,都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而且,在蚊蝇多如牛毛的三伏天,放置这个“肉团”的屋子里一个蚊蝇也没有。没过几天,吴风莲家发现宝物的消息传遍了当地。许多村民都来割肉。其中有个村民切下来100克重的一块,没想到几天时间就长了一倍。更为奇怪的是这个“肉团”原来割下来几块肉的地方没过几天便又重新长好。有的人就说这是传说中的太岁,谁吃了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那么这个肉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体,它是否是传说中的太岁呢
陕西周至县发现不明生物体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传开,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而这些报道也引起了西安一些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重视。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当地村民传说这就是太岁,因为太岁本来就是一个带有迷信色彩的一个东西,然后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很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社会上打电话的,各界打电话的,问询的人特别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西安)市科委指示西北大学尽快拿出科学结论来。
1992年9月的一天,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受命前往吴风莲家进行科学调查。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因为系上当时给我交代说是发现了一个动物,但是我去了以后根据这个动物的特性一看,没头,没身子,当时的形态它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间比较厚,边缘比较薄的,这么一个椭圆形的一个东西,表面带有褐色,然后腹侧带了一些纯白色,当时用水一拍就跟肥猪肉差不多的那种感觉,所以当时我们非常吃惊,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根据外形,根据形态结构,当时初步判断这有可能是一个生物,有可能是一个生物,但是究竟是不是,所以当时我提出来必须得做一个,就是说得取一点材料,带回我们生物系得做一些实验,
由于当时在现场无法判定这个生物体的种类特性,所以杨兴中在征得吴凤莲的同意后,从肉团上切割了一块当作实验材料,马上赶回西北大学进行科学鉴定。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首先是不是一个生物,那么从它的一个生命的特征再来做判断,如果是生物的东西,就有细胞结构,那么这个细胞通过细胞的结构以后,就可以判定你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其他的东西。
通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细胞学的鉴定,发现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这就证明它确实是一个生物体。但是它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变大,是因为它自身生长的缘故,还是像死去的生物死尸一样在水里泡大的呢?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在实验室简单测了一下呼吸的指标,通过仪器测了以后,这个东西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董兆麟:它繁殖的很快,它没有鼻子,没有眼睛,什么都没有,它就那么一块肉,肉呢,它是死的,放了三天以后它就发臭了,但是它不发臭,所以认为它是一种活的生物体,但是这个生物体目前的话,人们在整个生物界又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有对它进行鉴定。
虽然科学实验证明这个肉团是一个活的生物体,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社会上关于太岁的传说愈演愈烈。
采访 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杨兴中:太岁这个词,在农村里面一直是源远流长的,一直有这个太岁这一说,所以一旦土里头挖出一个肉乎乎的一团的这个东西,老百姓都认为是太岁。从我小的时候人们就说,老人经常给我讲这些事情,讲过去谁家盖房子的时候,挖地的时候挖了个太岁,从此那一家就败落了,还有死人的,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所以这个在关中这一带老百姓广为流传的一个事情,所以一旦河里挖出这么一个怪怪的,像个肉,又不腐烂没有任何味道东西,他们第一印象可能是太岁。
据中国一些辞书的解释,太岁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木星它每12年要围绕太阳转一圈,它每一年有一个位置,地下相对应的就有一个太岁出现。民间传说盖房子兴土木的时候门不能正对着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岁就会动怒。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说法。如果按照民间的说法,人们对太岁是十分避讳的,但是为什么又把它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呢?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这和陕西周至发现的“不明生物体”似乎一样,具有自生自长的能力。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徐福和他的寻找船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而它梦寐以求的仙药也化为了历史传说。但是在陕西周至县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却再次把人们与肉灵芝联系在了一起。
采访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 副院长 米家烈:古代的肉灵芝上面的描述呢,本草纲目上它描述的比较详细一些,我去看的时候 它的形状就是像描述的,它的这个黄的像紫金,这个切起来就像一块肉,那个紫金你看起来就像那个紫金颜色又发黄又紫。而且,它的外圈上还有,一圈一圈好像在那个增生,一圈一圈的在那里发展,发育这个过程中留下的一个痕迹都比较很清楚,那个手摸到上头光光的,而且摸下来还一点黏度感,就好像咱们那种椒盐蛋白那个在上面出现的那种现象,感觉到非常的宝贵,我也没敢用手很有劲的去摸,就轻轻地看了一下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宝贝,我可以断定地说它就是肉灵芝。
米家烈的说法源自《本草纲目》对肉灵芝的描述。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这些描述似乎与陕西周至所发现的不明生物体的特征非常相似。再加上它自我生长迅速的特点,不得不令人怀疑它是否就真的是传说中的肉灵芝?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个不明生物体,在各地进行了公开展出。由于人们纷纷传闻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太岁肉灵芝,观看的游人络绎不绝。就连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日本天皇明仁,在得知此生物体发现的消息后,特地参观了这个“不明生物体”,并称它为:“稀有的宝物”。
为了判定陕西周至发现的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否就是传说的肉灵芝,杨兴中对这个不明生物体又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科学观察,杨兴中发现这个生物体具有两根鞭毛 结构的游动细胞,并可看到游动细胞鞭毛的一端无选择性的摄取食物颗粒。根据这个特点,杨兴中确定, 这个不明生物体的身份,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
其他地方虽然这个粘菌的普遍存在,但是这么大的复合体来讲,这又是第一次发现,因为当时我们研究完了之后,形式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说它是处于原生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过度类型,这本身就是说明了它在生物界里面进化方面的一个奇特性,所以当时价值体现的比较大一些,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一些关注吧,科学界的一些关注,尤其是像当时在日本先皇参观了以后,他是一个海洋生物家,他参观完了说了一句话,说这是生物学界的一大发现,这个价值初步肯定的。
根据杨兴中他们的结论,这个不明生物体是一种生命演化过程中介于原始菌类向植物动物演化过程中的粘菌复合体。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呢?你看这是一株植物,这是一个动物,这是一株真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几十亿年前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前一种叫异样功能,后一种叫自养功能。后来随着演化按两个方面发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自养功能加强,运动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绿藻由之发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原生质生物运动功能和异养功能加强,自养功能退化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之发展到动物界。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左拐呢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右拐呢就会向动物界发展,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所以它对研究生命演化过程十分有意义。
但是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是否具有像人传说的延年益寿的功能呢?为了进一步揭开里面的秘密,杨兴中进一步观察了它的物质结构。他发现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体内含有将近50%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帮助。而且有时在它表面会形成一种类似塑料薄膜一样的物质。那么这个薄膜,而且在手上捻就是光光的,黏黏的那种感觉,至少是一种多糖类的物质,可以蕴含多糖类,那么这个多糖类,这个在免疫这一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至少作为一种药物开发,或者保健品开发,它这个如果进入人体以后,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你的免疫功能,那么这个从一个侧面来说,那就达到了一个保健的作用,所以还是有一定道理,至于里面含有其他物质,这个没测量。
但是对于这个大型粘菌复合体,为什么可以快速的生长,它生长的具体环境是什么样子,它的年龄有多大,是否真的具有可以开发的利用价值,杨兴中介绍由于当时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这些未解之谜没有揭开。所以它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至于它是不是古书上描写的肉灵芝,他不敢肯定。然而就在事隔12年之后,他听说又有人,在黄河边上拣到了一个与《本草纲目》记载更加相像的肉团,于是他马上到收藏者张安君家进行调查寻访。
根据了解,这个不明生物体是张安君在2004年9月从黄河边上的一个农民手中收购的。
而经过对这个不明生物体的外观观察,杨兴中认为它比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更像传说中的肉灵芝。
杨兴中:《本草纲目》里面曾经这句话说,就是肉汁状如肉,那么在这个里面外形体现在好多的纹理上,和边上一些肌肉束的一些结构上这个是符合的,《本草纲目》曾经对颜色记载,其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就是“黄者如紫金”,那么这个也可以从表面的颜色上有可以体现出来,另外还有一句话“动辄如尖兵”指的是内部结构,那这里面断层上我们可也可以看出非常白的一些结构,这个也是符合《本草纲目》里面的记载,另外《山海经》里面的记载有这么一句话“与彼马勃,颇相仿佛”,就是说跟一个扭曲的马脖一样,这个从整体上来看,这个从扭曲的,而且外表上像马皮肤差不多这种结构,那么这个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又很相似,所以从这两个古籍记载,以及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来看,它是一个菌类可能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且是在纯自然的状况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但是现在究竟它是一个什么样一个具体的菌种,就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种,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实验和一些细致的工作,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来,就是说这个结论说,但是可能预言这个东西的价值,体现的学术价值,体现其他方面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为它比较少见。
虽然只从外观进行了鉴定,但是杨兴中认为这个菌体与1992年周至县发现的那个粘菌复合体无论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个肉感更强,更接近于动物。那么它是不是也是粘菌复合体,他认为必须在进行更严密的技术鉴定后,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同时杨兴中认为如果第一个肉团出现是偶然的,那么再次出现的这个肉团就证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传说中的神明。他希望这一次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最终通过科学的手段,揭开太岁和肉灵芝的不解之谜。
本文2023-08-07 14:44: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