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分别有哪些索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分别有哪些索引?,第1张

1《中药志》 2《全国中草药汇编》 15《常用中药鉴定大全》 3《中药大辞典》 16《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 典》 4《中药辞海》 17《现代中药炮制手册》 5《现代本草钢目》 18《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6《中华药海》 19《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 7《中国本草图录》 20《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8《中国民族药志》 21《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 9《中国药物大辞典》 册》 10《中国基本中成药》 11《有毒中草药大辞典》 22《中药制剂汇编》 12《全国中草药名鉴》 23《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 与方法》 13《中药别名辞典》 24《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14《中国药材学》 25《中药研究论文集》

推荐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中医古籍出版社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国家级医药项目的出版工作。主要出版中医古籍珍本、现代中医药系列图书、医学院校教材等。中医古籍出版社主要出版中医古籍及研究中医古籍的著作,承担国家抢救行将失传的有价值的中医孤本、善本、珍本古籍的复制影印任务,同时也出版中医理论、临证各科、中药、方剂针灸、养生等著作以及中医药工具书、中医药教材、医学科普读物等。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朝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200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17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1、邹润安

邹润安(1790—1845年),名澍,子润安,江苏武进人,清代医药学家。有孝行,家贫绩学,隐於医。道光初,诏举山林隐逸,乡人议以澍名上,固辞。

澍通知天文推步、地理形势沿革,诗古文亦卓然成家,不自表襮。所著书,医家言为多。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医经书目,并不传。

所刊行者,本经疏证、续疏证、本经序疏要。谓明潜江刘氏本草述,贯串金、元诸家说,反多牵掣,故所注悉本伤寒、金匮,疏通证明。

而以千金、外台副之。深究仲景制方精意,成一家之言。一生勤苦自励,所著甚丰。其学识渊博,文理淹通,为世通儒。

2、叶天士

叶天士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一作子蕃),名时,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且喜欢饮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但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

当时叶天士才十四岁。叶天士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

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见解往往超过教他的朱先生。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

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

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3、徐大椿

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他出生在书香之家。

曾祖父好古博学,积书甚富。祖父举博学宏儒,官翰林院检诗,纂修明史,是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工于诗古文辞,在文苑中很有声名。

父亲徐养浩,考授州司马不成功,也是位读书人。徐大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长辈们寄以读书做官、承继祖业、克振家声的希望,那是自然的事。

然而,徐大椿却淡功名利禄,不屑八股文;相反,对经学和医学却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就自选了一条学医济世的道路。

徐大椿十四岁已对学时文感到厌烦。他老师启发说:“时文有止境,只有经学才是无止境的。”,于是他就一心扑在经学上,其中用心最多的是《易经》,旁及诸子百家。

专心致志地探求各种实用的学问,终于在诗、文、书、画、天文、历算,音律、击刺、算法、水利,尤其是医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徐大椿家人多病,三弟患痞病,父亲遍请名医诊治,徐灵胎亲自制药,医理稍通。然而四弟、五弟相继不治而亡。父亲因此悲伤得病,终年医药不绝。

他深深感到医学的重要,也气愤于当时庸医之医术低下,于是愤而学医。他把家藏几十种医书拿来读,朝夕披览,日久通其义。

4、黄元御

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况其一生。

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5、赵学敏

赵学敏(约1719-1805), 字依吉,号恕轩,浙江 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乾隆间(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

学敏与弟赵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学敏年轻时,无意功名,弃文学医,对药物特别感兴趣,广泛采集,并将某些草药作栽培、观察、试验。

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疗疾之所。

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族人赵柏云为走方医,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学敏又合平生所录奇方,著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编》(1759撰)各四卷,其一千众条方或法。

乾隆三十(1765年),又成《本草纲目拾遗》10卷,全书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辑录《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药物共716种。

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为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又从民间收集很多秘方,与自己累积的验方汇编成《串雅内篇》、《串雅外篇》。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古籍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

小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就有《李时珍》这篇课文,学过这篇课文后,就对这位为我国医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学者李时珍了一些了解。李时珍对于医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当他发现了一些发以前的本草书目中出现的错误后,就有了加以修正的想法,并加以实施。

中国古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中,有药物,有医方,成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宝典。《本草纲目》这本巨著是由李时珍带领着自己的父亲,儿子以及他属下的徒弟们一起编写完成的。这本作品耗费了27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最大限度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弥补了以往的不足,成为一本完整的医学巨著。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而且已经被入选为世界记忆名录之中。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的著名医药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医生,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李时珍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历经几次科举考试的失败后,投身到了他从小就喜欢的医学,后来专注于医学的研究,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不仅带领家人和弟子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他所编著的《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著作也成为中医的典范。

《本草纲目》造福于民

《本草纲目》这本书,李时珍携家人及弟子,呕心沥血历经近三十年的时间后终于问世,这本书的问世,书中详细记载了药物和一些医方,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每一味中药都进行分析再综合,非常严谨。因此,这部巨著是一部造福于民的巨著。

最早的岭南中药学著作是生草药性备要。《生草药性备要》,本草著作。一名《生草药性》,2卷。清代何谏约撰于清康熙末年。所记多为草药,计有植物药301味。每药数语,简介性味、功治,偶述形态别名。多有《本草纲目》未载之品,如田基黄、丢了棒等,均为今南方常用民间草药。

何氏的《生草药性备要》,第一次系统的整理了岭南民间草药治病的经验,奠定了清以后岭南草药穴发展的基础。如赵寅虎的《本草求原》、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及胡真的《山草药指南》,是清代以后较有影响的草药专著,但都是在继承此书的理论体系基础上的补充和发挥。

本书上卷记载岭南生草药305种,每药下简要列出其性味、功用等,其中一部分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下卷为七种杂症的生草药治法。书中或从草药形态推断药性,如草药茎梗成四方形、叶对生者多属温性,椭圆者多属寒性等。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时期,用阴阳五行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尤其是经脉别论是临床医生必须参考的。为中医致经典。

《神农本草》只要介绍中药的药性,将中药分成:上品,中品,下品。

上品药属于延年益寿的,可以久服。也作为医家参考。

这两本书皆为经典,不过如今的药材市场以假乱真,想买到真正的地道药材很不容易,况且古人用药需要:依法炮制,现在的人利益熏心为了赚钱改为机械的简单制作,令人伤心。如今的中药只是名称,很难达到治病的效果。所以《黄帝内经》更适合养生。

另外,中医属于玄学不属于科学。不过,中医给人类做出的贡献远大于科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