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地方志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地方志工作,发挥地方志传承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编纂、资料管理和开发利用等工作,适用本规定。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专业志书、专业年鉴和相关地情文献。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市志和区(市)志。
地方综合年鉴是指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包括市年鉴和区(市)年鉴。
专业志书是指以市、区(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记述行业、部门以及某一专项事业或者事物,全面系统反映其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行业志、部门志和专业志。
专业年鉴是指以市、区(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记述行业、部门以及某一专项事业或者事物,全面系统反映其年度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包括行业年鉴、部门年鉴和专业年鉴。
相关地情文献是指除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专业志书、专业年鉴以外,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相关领域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村)编纂的地情类出版物。第四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志工作,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明确人员编制,规范业务建设,保障工作条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以下称地方志工作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地方志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
(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制定地方志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
(三)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四)编纂、审查、验收、出版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指导编纂专业志书、专业年鉴和相关地情文献;
(五)建立健全和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征集、整理、保存地情文献和资料;
(六)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地情网,推进地方志文献资源数字化,为社会读志用志提供服务;
(七)组织整理、校点旧志等古籍地情文献;
(八)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开展地情研究和地方志学术研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九)培训地方志编纂人员。第六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对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承编单位的工作定期进行督查并予以通报。第七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对在地方志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可以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地方志编纂第八条 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根据上一级地方志编纂总体工作规划,制定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以市、区(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由市、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地方志编纂规划组织编纂。第九条 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遇有重大区划调整等,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适时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按年度编纂出版。专业志书、专业年鉴和相关地情文献由有关单位适时组织编纂。第十条 本市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中央、省驻青机构(以下称承编单位),应当按照市、区(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规划和任务,明确本单位地方志编纂机构和人员,参与地方志编纂,并接受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质量标准完成任务。第十一条 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相结合。专职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岗位培训,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应当吸收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熟悉地情、具有较高编纂水平的人员及志愿者参加地方志编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予以支持。
地方志编纂人员应当忠于史实,准确记述相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编纂人员在地方志中作虚假记述。第十二条 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经世致用,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恒久的使用价值。地方志的编纂和出版发行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制定的质量标准及编纂规范。
地方志编纂工作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涉及军事内容的,应当遵守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志编纂的有关规定。
《中国地方志集成》是一套国内外选收方志最完整、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大型方志丛书。 收全中国主要府县州的旧志书,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地方历史文化记忆载体,内含全国各地的历史信息,可资利用和研究。从已出版的各省府县志辑来看,收录最多的山东辑为95册180种,最少的西藏辑只有1册19种。
图中红色标记中有这套《中国地方志集成》PDF电子版的全集,需要这套书的不妨可以看看
《中国地方志集成》目录如下:
38-1、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3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38-2、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省府县志辑(68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df格式
38-3、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95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4,pdf格式
38-4、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编(57册全),凤凰出版社, 2007,pdf格式
38-5、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编(50册全),巴蜀书社, 2006,pdf格式
38-6、中国地方志集成-台湾府县辑(5册全),上海书店,1999,pdf格式426M
38-7、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86册全),江苏古籍出版社,pdf格式14G
38-8、中国地方志集成 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 民国以前湖北方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pdf格式,115G
38-9、中国地方志集成 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pdf格式,14G
38-10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辑, 史念海、谭其骧等编,中国书店1992年,pdf格式
国学网
儒藏
国学数典
日本早稻田大学线上图书馆
日本东京大学线上图书馆
北京大学论坛国学频道
这些就差不多能找个七八十的古籍影印版了。
线装古籍不等于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书,活字印刷技术是逐步成熟和进入应用的,雕版印刷和手抄也一直同时存在。
定州博物馆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南侧,紧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晏阳初故居四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珍贵文物965件。藏品种类丰富,有陶、瓷、玉、石、金、银、铜、骨、木等,以汉代和宋代为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根据馆藏特色陈列《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等基本展览。
定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5亩,总建筑面积约25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库房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定州市博物馆馆内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六个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六大主题展览,依据时代先后顺序,呈现定州地区跨越千年的发展变化。
定州市博物馆是定州市古城恢复改造工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其斗拱、高台、坡顶等都采用了汉代古建元素,整体建筑体现出汉代建筑的端庄大气、古朴典雅风格。
造型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独具匠心的应用在设计中,使定州博物馆气势恢宏。
定州市博物馆现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除了大量精美器物藏品之外,定州博物馆内还收藏有古籍旧志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有经部968种6900多册,经史子集4245类。此外,还保留有独一无二的100箱共3万张木刻版《畿辅丛书》,该版书籍由清代定州名士王灏、王延纶父子制作保存至今,极具历史研究价值。
冀州霸气未全收,漳水潆洄抱远楼。
地隐青莲晴欲见,天空白雪冷还浮。
千家桑柘余前代,万古风流是此州。
刺史开言问饯客,可知佳句便题留。
——明·石九奏:《古佛阁和程试》
(一)冀州风物
《隋史》称,冀州人民“性多敦厚,务农桑”。“范志”中说,“冀州肥硗相半,男力稼穑,女勤耕织”。它说明种养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称,冀州信都地势平坦,土田饶衍,在历史上种养业都很发达。如棉花的种植在冀州信都就有较长的历史。棉花“种出南蕃”,从唐代开始传入我国。“宋代始入江南,明遍及江北与中州”,明清时,深、冀两州的植棉户几乎占农户的百分之八十,当时还掌握了“一岁数收”的耕作技术,因此有“冀南棉海”之称。冀州信都的林业以杨、柳、榆居多。果树以苹果、梨、杏、枣居多。据说冀州信都之枣,形大如梨,紫色细纹,核小味甘,枣的质量在历史上是很著名的。“旧志”载:州城西南三十里,其地多枣,因名为“枣山”(即今日之枣园村)。由于信都的枣质量很好,常做为献给皇帝的贡品。晋左太冲《魏都赋》曾把信都之枣称为“御枣”。传说北齐时仙人仲思曾得信都之枣,因而叫“仲思枣”。隋炀帝大业初年,“仲思枣”作为贡品,曾献给皇帝杨广 。
冀州信都辖境河渠纵横,舟车辐集,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商业十分发达。据“旧志”载,南北朝的后魏时,征兵集粮,筹饷迁民,都以这里为中心地。冀州信都境内不仅有傅水店、曾家庄、陆村、土路口等八个铺,分别通向南宫、枣强、深州等地,而且还有商旅聚集、比较繁荣的四个大堡子城。“旧志”载,“堡隶冀者四,居积贸易比于州”。这四个商旅云集的大堡寨是:今天的田村、韩村、谢家庄和码头李。码头李“阴要滏冲,北贾天津,南邢磁洛,舟楫上下,收其委输,又桥村西门,以通西北陆路。深、赵、束鹿、宁晋四州县,人民贸易有无隙。货物之往来,车马驮载,负贩襁担,颇行及远,远至元氏,获鹿山中,又连山西至太原。水陆辐凑,四至并会,号为码头李镇。”其他还有今天的漳淮村为元朝的章、华两镇,南接南河,北通天津,也曾繁荣一时。恩关村,则为古交通要道,秦朝时即曾在这里设交通关卡,管理贸易。“旧志”载:“恩关者,乃古信都讥察地也,界在燕齐之间,至今以为乡名云。”冀州信都境内,许多村落是由经商贸易发展起来的,如中、东、西安店,就是汉朝时在河堤上开办的客店,由于生意兴隆发展成村的。前店杨村、傅水店、沧头等不少村庄,也是由于当时地处沿水要道,商业发达,人丁兴旺,逐渐发展成为村落 。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我国的古代文化发生了血肉联系。南北朝时崇尚佛法,大兴庙宇,古冀州信都做为北魏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境内寺庙众多,“旧志”载,州治东有宋太祖赵匡胤憩游下的泰宁寺,西有隋朝兴建的开元寺,南有南禅寺,北有称为“紫薇夕照”、风光优美的竹林寺,城内的大道庵曾留有宋徽宗的墨迹。北边家庄明朝建的关帝庙占地四十余亩,每年二、十月两次庙会,方园百余里的群众纷纷前往,规模相当庞大。还有明朝建的庙上村的哪吒庙,北褚宜村的石佛寺,双庙村的玉皇、三仙女庙,大庙周村的奶奶庙等地的庙会。人群熙攘,游客纷至,以寺庙为中心的商业交易,相当热闹繁华。不少地方,因此逐渐形成集镇 。
冀州信都有很多遐迩闻名的文化胜迹。如宋知州鲁有开建的“养正堂”,宋朝著名学者黄庭坚为之作记。他修建的避暑堂在州治西。按明《一统志》载,“汉袁绍为冀州刺史,光录刘松镇此,袁绍盛夏与松饮,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鲁有开正是根据这个历史传说,起名“避暑堂”的 。
大道庵位于州治北,宋朝熙宁时建,徽宗曾在此留有墨迹 。
“百花楼”位于州治东北,宋朝时建。“旧志”载,“楼高百余尺,上置钟鼓莲漏,壁绘百花”。明东征将军《咏百花楼诗》叹道:
赵王坟上含烟淡,袁绍城边落叶疏。
千里关山非故国,百花楼阁为荒墟。
八角井,宋朝时建,据说井水清冽,常年不干,深二丈,径九尺五寸。
明隐士张凤翱筑“清隐轩”,在州治东。轩前迭石为山,花木敷畅。
明州牧林文《清隐轩》诗云:
紫薇山下结茅庐,陋巷箪瓢遂隐居。
避世躬耕新畎亩,传家惟业旧诗书。
红瓢几砚花慵扫,翠蔼阶庭草不除。
世事无关心似水,由来此乐许如谁?
柯潜《咏清隐轩》诗云:
茅居近接紫薇峰,碧树苍苔路几重。
花院只容明月到,柴门常倩白云封。
远怀清绝陶宏景,不学疏狂阮嗣宗。
闻说循良林太守,时时五马访人龙。
可惜这些文化遗址已在兵荒马乱之际,全部被毁。现尚存的文化遗址有汉赵王张耳之墓,据说,即距城南十余里的双冢古墓。《周书》载,“齐炀王宪傅高祖,诏宪伐齐王湝等于信都湝阵城南,宪登张耳冢以望之。”按文中所提的地理方位,推断双冢古墓可能是汉赵王张耳之墓。现已列入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原在州城南门旁侧还有张耳祠和刻有“汉赵王张耳之墓”字样的石碑。
明进士翟汝俭有《题张耳墓》诗,诗云:
一剑风云起,龙麟取次攀。
帝图临渭水,封土入恒山。
断碣空壕外,荒坟古堞间。
芳草余草树,啼鸟自关关。
清枣强知县赵杲题《张耳祠诗》云:
名士原无愧,交情觉太疏。
临门能小隐,巨鹿竟何如?
王座红云捧,灵旗紫气舒。
谁怜泜水上,呜咽怨陈余!
“旧志”载,冀州境内土阜垒垒。据考察分析多属汉朝古墓。城北七里有张家古冢村,古冢村有南北二冢。南冢上有瘟神庙,北冢上有小庙,冢土曾受大雨冲击,发现砖砌墓室。规模宏伟,或云是汉广川王墓,深不可测,无人敢入,遂拥土堵塞。南、北冢即今日前、后冢。前冢和孙郑李的古墓中曾发掘出银缕玉衣残片及御用熨斗等,据考证属于东汉时墓葬品;现后冢古墓已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
城内的大石磨相传在袁绍坐冀州的时候,冀州城里出了一个叫李三娘的仙女,她逢双日在城外海子里用这个石磨磨面。逢单日趁着夜色,骑着神牛给老百姓送面粉。磨径四尺八寸,周一丈六尺八寸,厚一尺四寸 。
冀州,用它自己的风貌,吸引着不少诗人文士为它留下美妙、壮丽的诗章。汉班固写过《冀州赋》、杨雄写了《冀州牧箴》。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崔湜、高适,宋代的文天祥、苏轼,元代的王冕,等等,都用他们生花妙笔写下了咏怀古冀州的不朽诗篇 。
(二)书院和学风
《隋史》称冀州“好儒学”。“旧志”称冀州居民“勤耕读”“稼穑无遗力,子女皆送之师,读书修业,不限贫富。”晋韦逞的母亲宋氏,流寓冀州。幼年由于跟随她的父亲读过很多书,很有学识,后来韦逞在前秦苻坚处任太学。由于当时缺少礼乐博士,朝官就请八十多岁的韦母宋氏在自己家里设讲堂,招收生员百余人,隔纱帐讲课。隋朝刘焯、唐朝孔颖达都在家乡聚徒讲学,对当时和后世颇有影响。“冀为古名邦,旧有学,冠于他所。”冀州办学的历史,在宋朝以前已经无文可征。宋时的州学设在州城内西南,后来毁于兵火之乱。金太宗天会八年在州城文庙创设州学。金虞部郎中张忆撰写有《冀州特兴学记碑》。元、明、清各朝对办学建学都十分重视。据“范志”云,在明洪武九年知州王子章创州治学校,至万历四年知州赵杲开始创建书院。院址在城内马神庙西。清乾隆四年知州杨芊开始建信都书院。当时聘请浙江孝廉韩承节为师。在书院就学的,“试列前茅而食饩者五人,由童子而采芹者六人”(食饩者相当于享受公费待遇的学生,采芹者指可以入学的生员)。光绪八年吴汝纶任知州时,请新城王树楠、武强贺涛为师,萃一州五县弟子来学,“连岁登甲乙榜者数十人”(取士条件曰科,明清时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州人赵衡、李谐韺(即备六)等,尤以诗、古文、词,斐声于世,论者为书院人才最为一时之盛。”李谐韺在光绪二十年曾都讲冀州翘材书院。西野庄头村人张存义在本村办起滏阳书院,五世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受到知州吴克明的嘉奖。明洪武八年开始乡、社办社学,清时又规定在大乡巨镇办社学,以生员为社学的老师,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学文者,都令入学。除了社学以外,还有不少私人捐资办起的义学,如清代堤北村、吴家寨、西午村、南内漳村等的社学,南漳淮、东午村办的义学。按“旧志”的说法,当时三学(州、社、义)鼎立,学风甚盛。这里让我们用赵杲在冀州《建立义学偶题》一诗中的两句“大义于今人通晓,满林尽是读书声”来说明这个素有文化传统的古冀州信都兴学、就学的风气。1940年鸦片战争以后,办“洋务”“兴西学”,于是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将信都书院改为中学堂(五县合立,归省直辖),即直隶省立第十四中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县立师范讲习所一所。民国二年开始成立县高级小学。从光绪末年到民国十七年,冀县452个村乡办初级小学达三百二十一处 。
(三)人物风云
“旧志”载:“名卿士大夫出于是州,载于传记,斑斑可考。”“豪杰挺秀如孔巢父、赵涓辈代不乏人,流风遗俗,至今传焉。”东汉时的信都人邳彤、刘植在信都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击败王郎,安定天下。后邳彤官封灵寿侯,刘植官封昌成侯 。
东晋十六国时,长乐冯氏是南北朝时期的“高门望族”。北魏到隋唐二百多年的时间,在朝居官为皇戚者,见于史传者达一、二百人,其中冯跋、冯弘做过北燕的国君;北魏的冯太后曾多次临朝执政并协助孝文帝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他如冯熙、冯子琮、冯素弗、冯慈明、冯元常、冯诞、冯穆、冯冏等,都官高禄厚,地位显赫,并通过婚姻关系与当权的鲜卑贵族紧密结合,名重一时 。
唐朝时,孔子三十七代孙同李白为友的“竹溪六逸”之一的孔巢父,与韩愈为友的孔畿(礼部尚书),还有孔如圭(工部尚书)、孔纬(吏部尚书)等,都是信都人。以他们的文采和政绩,被誉于世 。
隋朝的天文学家刘焯,晋朝高僧佛学家释道安,唐朝的画家程仪、程修已父子及赵博文(他们都是大画家周昉的弟子),后魏曾集成《四序堪舆》的殷绍,幼有文名的唐德宗户部尚书赵涓,宋金时的田况、路仲显、路铎、张存(司马光的岳丈),元朝时著《百中歌》的王白,明朝的石九奏、汪元范等都是古信都(今冀州)名列史册、显于当时的文人学士。《汉书》称冀州士风慷慨,《宋史》称冀州人民“大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五代时的马震、荆罕儒,北宋时的张廷翰、傅思让、耿全斌,都是抵御外侮,身有战功的著名将吏。在“冀野纷纭战事多”的兵荒战乱的岁月里,信都还出现了不少抑强抗暴的武林豪杰。如明清间出现的创三皇炮捶拳术的宋迈伦,八卦掌鼻祖董海川著名弟子尹福和梁振圃,以及可与燕子李三相媲美的雷三群等。他们传奇纷呈,保持和发扬了燕赵慷慨遗风 。
据清朝一些史料记载,由于冀州“褊隘,田不足以养,而多商业。其人类能远出求富于他郡邑,自京师、行省,北至塞上。富商巨贾往往多冀衡之民,訾产殷盛,还而润泽乡里。”如清末黄村人王汝鸿“大营商业,设肆京津、张家口各地凡十所。”又如在辛集、南宫、高阳、济南、天津等处经营商业的贾氏大户(贾维善、贾殿三)等,他们经商门路比较广泛。值得一提的是信都人经营的古旧书业,他们的足迹遍及北方各大城市。如在北京琉璃厂这个文化业街道上,在清光绪年间,就有魏占良兄弟开设的文友堂,谭锡庆开设的正文斋,张庆霞开设的宏京堂等。他们在经营中不仅为保存祖国的文化遗产做出不小的贡献,而且还培育出不少如孙殿起等目录学家和整理古籍的工作者 。
在冀州工作过、彪炳于史册的外籍知名人士更是难以胜数。如汉“京兆画眉”的张敞,苏章的“二天”廉绩,唐朝被称为”铛脚刺史”的冀州刺史贾敦颐,宋朝被誉为“河朔三令”的信都令李冲。还有被誉为“冀州神童”的晋崔宏和元朝的元好问,为苏轼赏识的李格非,与李贺、孟郊为友的刘言史(其诗文被誉为“自贺外,世莫能比”),善写楷书的明朝太卜侍卫张信,以及清朝桐城派后期学者被称为“曾门四弟子”的吴汝纶等,都以他们显赫的事迹,渊博的学问,在冀州历史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篇章 。
汉光武帝刘秀,唐名将尉迟恭、罗成,明朝的刘墉,这些名垂史册的人物都在我冀州信都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不少动人的传说 。
据“旧志”,“夫冀地当北朝五代之交,兵革相寻殆无虚日。”其实不仅是北朝五代,据史书记载,我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战乱,几乎都涉及到这里。在古信都的原野上,汉更始元年王郎下冀州,光武击王郎,东汉的三国之争,晋十六国时更是兵灾频仍、战事纷纭;唐朝安史之乱的一个祸首史思明于天宝十五年曾陷冀州;到宋代以来契丹等外强不断侵犯,曾几次攻陷冀州;元朝的蒙古军进攻中原,明朝的燕王扫北,都使这里的人民蒙受了惨重的兵灾战祸之苦,使人民生活几遭涂炭 。
历代的农民起义军也都在这里点燃过反抗斗争的燎原星火。东汉更始年间的铜马、赤眉起义,汉灵帝时的黄巾起义,以及南北朝时的葛荣、大乘道人法庆的起义军,隋唐时刘黑闼与明朝刘六、刘七的起义军,还有明朝李自成手下著名将领刘芳亮率领的起义军,都在冀州信都这块田野上高唱过威武雄壮的战歌 。
明朝布政使朱一蜚在《冀州怀古》诗中写道:
恒山南下扶嵯峨,冀野纷纭战事多。
贺六几曾忠拓跋,朱三犹幸畏沙沱。
鹰盘哀草秋横野,马带坚冰夜渡河。
割据休夸人礌落,时清惟听枣花歌。
夕阳废垒几荒村,故老遗闻与细论。
祸起黄巾延巨鹿,祟有白骨兆平原。
馌耕人去空传冀,避暑亭荒漫说袁。
独有苏章遗轨在,二天未许戴私恩。
古冀州历史风云变幻的画卷,将给人们有益的借鉴,散发着历史幽香的古冀州,也必将启迪着人们在未来的征途上取得新的成绩 。
延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延安市地方志办公室,是延安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实行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隶属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刘占平,副主任:王榜文 李兴隆,人员编制16人。办公地址:延安市南大街74号(人大二楼方志办), 联系人:张小莉 电话:2112244。
主要职能
1、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地方志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就修志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呈有关方面给予研究解决。
2、 负责制定全市地方志工作规划,并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督促实施。
3、 组织对县(区)志进行二审和对市直部门专业志进行终审及志书的出版发行。
4、 承担《延安市志》的编纂任务。
5、 整理开发利用现有志书资料,开展地情信息资料征集、研究和咨询,为宣传、开发、建设延安提供服务。
6、 开展旧志的整理和校注工作及及、县(区)志影视版的摄制工作。
7、 开展地方志理论研究和读志用志活动,培训修志人员。
8、 指导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年鉴编写工作,编辑出版《延安年鉴》。
内设机构
1、 政秘科(2019室) 科长:张小莉
负责政务事务工作,协调各科室关系;负责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及综合性文稿的起草;负责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秘、机要、档案、保密、计划生育、工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接待工作;负责方志政策、法规宣传工作;负责编制人事、劳动工资、考核考评、统计年报及思想政治工作计划;负责本单位财务报帐及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负责人大、政协提案、议案、建议和意见的办理工作。
电话:2112244
2、 市直科(2023室) 科长:刘 颖
指导督促市直部门各专业志的编写工作;参与组织《延安市志》的编篡;参与对修志人员的培训;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参与市直部门各专业志的评审。
电话:2112051
3、 基层科(2021室) 科长:路清芳
检查指导县(区)志的编写工作;负责县(区)志影视版的摄制工作;负责县(区)志资料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续修新一届志书;负责县(区)方志理论研讨;负责县(区)修志人员的培训工作。
电话:2112041
4、 年鉴科(2025室) 科长:杨丽华
检查指导县(区)、市直部门年鉴编写工作;编辑出版《延安年鉴》;组织年鉴的出版发行工作;征集年鉴中的信息、广告;培训年鉴编辑人员;负责年鉴理论研究。
电话:2311957
志书发行
《延安地区志》 《延安地区志》是建国后延安市编修的第一部地区志,已于2000年8月由西安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发行。它全面记述了延安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溯事物发端,下限至1996年底。全书计26编,113章,共约200万字,彩色、黑白图照100余幅。为体现地方特色,志中专设《革命根据地志》和《陵墓志》,并在“附录”中增置《中共中央在延安》专编。该书为16开本,彩色护封,设计典雅,装帧精美,印刷精良,具有很高的利用和收藏价值。每部定价280元,外地订户增加邮资10元,一次订购5册以上,免收邮资费。一次购买10册以上8折优惠。
《延安府志》校注本
《延安府志》校注本,由陕西旅游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向国内外发行。清嘉庆本《延安府志》是延安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一部地方志,是延安古代地方史籍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延安乃至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历来为政官学者所推崇。清陕西布政使温承惠称其“义例严,体要具,实有度越乎旧志者,斯良史之载也”。《延安府志》校注本详细校点注释了志中的历史事件、古今地理名称、人物、典故及繁难字词等,由古籍竖排改为现代汉语模式排列,使志书更加通俗易懂,全志从原50万字增至90余万字一卷本。全书设计考究,装帧雅致,印刷精美,纸质高档,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每部定价88元。
《延安年鉴》
《延安年鉴》是集全市各方面资料之大成的权威性工具书,记载内容涵盖面广、资料翔实可靠,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对服务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历史价值。 《延安年鉴》由延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延安年鉴编篡委员会编,彩色护封,设计美观,体系缜密,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已连续印刷出版2000创刊号、2001卷、2002卷、2003卷、2004卷、2005卷、2006卷、2007卷、2008卷、2009卷共10卷,2010卷已完成编篡,近期出版发行。
地 址: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市政府东楼二楼北)
邮 编: 716000
电子邮箱:YASFZB321@126COM
联系人: 张小莉
工作情况
延安市共有修志机构14个,其中,单设7个:市地方志办公室、黄陵县志办、志丹县志办、延川县志办、安塞县志办、延长县志办、子长县志办;与档案、党史三合一机构5个:吴旗县档案局、甘泉县档案局、宜川县档案局、洛川县档案局、黄龙县档案局;与档案二合一机构2个:宝塔区档案局、富县档案局;全市从事专职修志工作的共85人。经费均为财政预算拨款。
首轮修志任务全面完成
出版地区志1部、县(市)志13部,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部(《延长县志》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级奖励5部(《延安地区志》获陕西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志丹县志》、《富县志》、《延川县志》获陕西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吴旗县志》获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编纂出版部门专业志、厂矿企业志34部,另有18部通过终审,17部 完成初稿。
旧志校注
完成清嘉庆《延安府志校注本》、清光绪《保安县志略》、道光《延川县志》、民国《延川县志》、民国《宜川县志校注本》、民国三 十三年《黄陵县志校注》,2009年8月出版了道光十三年《鄜州志》、2010年3月出版了乾隆九年 民国十四年《安塞县志校注》,整理出版《宜川文史资料·旧志书集》全套共4册,包括清乾隆十五年至民国三十三年3册《宜川县志》和1册 《宜川乡土志》。
地方志综合年鉴
连续出版市级综合年鉴《延安年鉴》10卷(制作了配套的多媒体光盘);黄陵、延川、延长、洛川、志丹、安塞、富县、子长等 县陆续出版综合年鉴28部。其中《延安年鉴》获中国地方志年鉴综合二等奖,并应邀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黄陵年鉴》获版式装帧印刷专项特等奖。
多媒体制作
拍摄了《黄陵县志》影视版,并在1997年全国地方志颁奖大会上作了演示;完成《延安地区志》、《延安年鉴》多媒体光盘制作。
地情资料编著
利用历史资料整理编著出版地情信息资料《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毛泽东与刘志丹》、《安塞民俗》、《我是安塞人》、《延川县黄河文化旅游纵览》、《伏羲太极文化》、《伏仪故里——延川县》、《延川县黄河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宣传册》、《黄陵文典-人物-历史文献》等地情类书10余种;2007年8月成立了延安市地方志系列丛书编纂委员会,征集出版了延安市地方志系列丛书《陕北古代史纪略》,80余万字;撰写理论研究文章60余篇。
第二轮修志工作
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延安市编纂任务是:1部市志,1部城市区志,12部县志。均为续修。市志办编制下发了《延安市地方志工作12年规划纲要》(1999~2010)及《延安市志》(1997~2010)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及篇目设置,为充分体现市志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篇目设置上增设了经济体制改革编、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编、旅游产业编、信息产业编。修改后的篇目,共设30编、161章。2007年4月印发各单位 并与之签订目标责任书,全面了启动了市志编纂工作。全市市县两级都调整了新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制定修志方案,落实编志人员,开始 资料征集工作。市、县共举办了7次修志培训班,就年鉴编写和第二轮修志专业知识进行了专题辅导。2006年11月组织全市13个县(区)志办主任和业务骨干27人参加了全省第二轮志书编纂业务培训,2008年10月组织30人参加了在宁波举办的第二期业务培训班。2010年11月24日——12月4日在宁波大学组织了全市108人的续修志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修志队伍的业务水平。
读志用志
利用志书资源为地方建设服务,先后为延河大桥广场工程设计、黄延高速公路设计、延安市城市5年环境质量报告等提供大量历史资料;利用地方志资料,以史证妥善 解决了富县张家湾镇八卦寺地区与甘肃合水县跨省土地争议;为《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提供《延安市纵览》;为省志办提供南泥湾 村镇人口分布、土地面积、经济收入等方面资料;为市委组织部提供《延安历史沿革》;协助省社科院开展《陕西省情—延安市情》专题调查工作;协助《延安市常氏家谱》印刷出版工作。安塞县志办于2007年11月建成地情信息网。
荣誉奖项
2005年10月,黄陵县志办荣获全国方志先进集体,延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获陕西省地方志先进集体;2007年延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全省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延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获全省综合年鉴和业务培训先进单位。
可惜前面朋友回答的地方志资源都失效了,无法下载了,
中国方志丛书是由台湾成文出版社编辑的,出版时间为:1966年至1970年、1947年至1976年、1983年至1985年,一共影印5359册方志 。明清以来,方志成为地方官参照施政的要览。若说依据方志便能了解该地的全情,未免过于夸张,所以研读方志只能说有助于了解一地的过去情况,提供历史专题研究的翔寮资料,
全国最全方志丛书大合集《中国方志丛书》一千七百二十九册约58G,内容比较大,
《中国方志丛书》前年我在 古籍阁 中所下载到的全部地方志书籍,刚才我又看去了一下,现在依然可下载到
一共一千多册,字数有限我只展示部分省份的目录吧
全部省份地方志
01江苏(全)
02安徽省(全)
03浙江(全)
04江西省(缺1种)
05湖南省(全)
06湖北省(全)
07四川省-全
08山东省(全)
09山西省(全)
10河南省(全)
11河北省(缺2种)
12陕西省(全)
13甘肃省(全)
14广东省(缺2种)
15广西省(缺1种)
16福建省(缺3种)
17云南省(缺3种)
18贵州省(全)
D西部地方(全)
E塞北地方(全)
F东北地方(全)
中国方志丛书(补残缺24种),
├─11河北省(缺2种)
│ 001河北通志稿旧志源流关隘考(全)
│ 002清苑县志(1)
│ 002清苑县志(2)
│ 003良乡县志(全)
│ 004固安文献志(1-3)
│ 005东安县志(全)
│ 006香河县志(全)
│ 007怀柔县新志(全)
│ 008房山县志(1-2)
│ 009霸县新志(1-2)
│ 010涿县志(1-2)
│ 011通县志要(全)
│ 012光绪昌平州志(1-2)
│ 013顺义县志(1-2)
│ 014密云县志(全)
│ 015静海县志(1-3)
│ 016 新校天津卫志四卷pdf
│ 017青县志(1-2)
│ 018沧县志(1-2)
│ 018沧县志(3-4)
│ 019南皮县志(1-4)
│ 020卢龙县志pdf
│ 021初续献县志(全)
│ 022阜城县志(全)
│ 023交河县志(1-3)
│ 024临榆县志(1-3)
│ 025丰润县志(1)
│ 026昌黎县志(1)
│ 026昌黎县志(2)
│ 027新城县志(1-2)
│ 028文安县志(1-3)
│ 029雄县乡土志(全)
│ 030束鹿县志(五志合刊)(1-2)
│ 031高阳县志(1-2)
│ 032望都县志(1-2)
│ 033晋县乡土志(全)
│ 034井陉县志(1-2)
│ 035蒿城县志(1-2)
│ 036蒿城县乡土地理(全)
│ 037新乐县志(全)
│ 038完县新志(1-2)
│ 039大名县志(1-3)
│ 040东明县新志(1-3)
│ 041磁县县志(全)
│ 042广平县志(全)
│ 043高邑县志(全)
│ 044冀县志(1-2)
│ 045新河县志(1-2)
│ 046翟城村志(全)
│ 047直隶疆域屯防详考(全)
│ 048涞水县拳匪敉平录(全)
│ 049安国县新志稿(1-2)
│ 050隆平县志(1-2)
│ 051枣强县志补正(全)
│ 052武邑县志(1-2)
│ 053安次县志(1-2)
│ 054蓟县志(1-2)
│ 055赵州属邑志(1-2)
│ 056鸡泽县志(全)
│ 057唐县志(1-3)
│ 058容城县志(1-3)
│ 059邢台县志(1-2)
│ 060祁州续志(全)
│ 061永年县志(1-3)
│ 062邯郸县志(1-3)
│ 063庆都县志(全)
│ 064南和县志(1-2)
│ 065乐亭县志(1-2)
│ 066庆云县志(全)
│ 067满城县志略(1-2)
│ 069广宗县志(1-2)
│ 070东道图说便览(全)
│ 071增续长垣县志(全)
│ 072畿辅舆地全图(1-3)
│ 073成安县志(1-3)
│ 074定兴县志(1-4)
│ 075固安县志(1-2)
│ 076宝坻县志(1-3)
│ 077宁晋县志(1-3)
│ 078定县志(1-3)
│ 079元氏县续志(全)
│ 080无极县续志(全)
│ 081武强县新志(1-2)
│ 082昌平外志(全)
│ 083元城县志(1-2)
│ 084任县志(1-2)
│ 085抚宁县志(1-2)
│ 086天津志略(全)
│ 087赞皇县志(全)
│ 088蠡县志(1-2)
│ 089京师坊巷志(1-2)
│ 090重修阜志(全)
│ 091 平谷县志六卷pdf
│ 092雄县新志(1-3)
│ 093内邱县志(1-2)
│ 094滦州志(1-2)
│ 095广昌县志(1-2)
│ 096清河县志(1-2)
│ 097涞水县志(1-2)
│ 098吴桥县志(1-4)
│ 099 直隶定州志二十二卷pdf
│ 100定州续志(全)
│ 101沧州志(1-4)
│ 102盐山新志(1-4)
│ 103 续修故城县志十二卷pdf
│ 103故城县志(1)
│ 103故城县志(2-5)
│ 104任邱续志(全)
│ 105宁津县志(1-3)
│ 106景县志(1-6)
│ 107迁安县志(1-2)
│ 108徐水县新志(1-3)
│ 109祁州志(1-2)
│ 110栾城县志(1-2)
│ 111平山县志料集(全)
│ 112灵寿县志(1-2)
│ 113元氏县志(1)
│ 113元氏县志(2-3)
│ 114井陉县志(全)
│ 115井陉县志(全)
│ 116无极县志(1-2)
│ 117深泽县志(全)
│ 118南乐县志(1-2)
│ 119东明县志(1-3)
│ 120东明县续志(全)
│ 121开州志(1-5)
│ 122巨鹿县志(1-3)
│ 123威县志(1-5)
│ 124清河县志(1-3)
│ 125南宫县志(1-3)
│ 126枣强县志(全)
│ 127任邱县志(1-5)
│ 128灵寿县志(全)
│ 130 长垣县志十六卷pdf
│ 130长垣县志(1)
│ 130长垣县志(3-4)
│ 131柏乡县志(1-2)
│ 132晋县志料(全)
│ 133光绪束鹿县乡土志(全)
│ aas16032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12陕西省(全)
│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
│ ├─1
│ │ 001长安县志(1-2)
│ │ 002咸宁县志(1-3)
│ │ 003咸宁长安两县续志(1-2)
│ │ 004兴平县志(1-2)
│ │ 005兴平县乡土志(全)
│ │ 006高陵县续志(全)
│ │ 007雩县志(1-2)
│ │ 008雩县乡土志(全)
│ │ 009蓝田县志(1-2)
│ │ 010泾阳县志(1-2)
│ │ 011盩厔县志(1-2)
│ │ 012新续渭南县志(1-3)
│ │ 013富平县志稿(1-3)
│ │ 014同官县志(全)
│ │ 015朝邑县后志(1-2)
│ │ 016朝邑县乡土志(全)
│ │ 017朝邑县幅员地粮总说(全)
│ │ 018郃阳县全志(全)
│ │ 019澄城县附志(全)
│ │ 020平民县志(全)
│ │ 021续潼关县志(全)
│ │ 022华州乡土志(全)
│ │ 023蒲城县新志(1-2)
│ │ 024雒南县乡土志(全)
│ │ 025孝义厅志(全)
│ │ 026岐山县乡土志(全)
│ │ 027郿县志(1-2)
│ │ 028麟游县新志草pdf
│ │ 029陇州志(1-2)
│ │ 030邠州新志稿(全)
│ │
│ ├─2
│ │ 031续修南郑县志(1-3)
│ │ 032长武县志(全)
│ │ 033乾州志稿(1-2)
│ │ 034武功县续志(全)
│ │ 035沔县志(全)
│ │ 036褒城县志(全)
│ │ 037城固县志(1)
│ │ 037城固县志(2)
│ │ 038城固县乡土志(全)
│ │ 039洋县志(1-3)
│ │ 040宁羌州志(1-2)
│ │ 041宁羌州乡土志(全)
│ │ 042新续略阳县志(全)
│ │ 043佛坪县志(全)
│ │ 044定远厅志(1)
│ │ 044定远厅志(2)
│ │ 045留坝厅志(全)
│ │ 046扶风县志(全)
│ │ 047扶风县乡土志(全)
│ │ 048安康县志(全)
│ │ 049续修平利县志(全)
│ │ 050洵阳县志(1-2)
│ │ 051白河县志(全)
│ │ 052石泉县志(全)
│ │ 053镇安县志(全)
│ │ 054镇安县乡土志(全)
│ │ 055凤县志(1-2)
│ │ 056府谷县志(1-2)
│ │ 057横山县志(全)
│ │ 058葭州志(全)
│ │ 059神木县志(全)
│ │ 060神木乡土志(全)
│ │ 061陕西全省舆地图pdf
│ │ 062秦疆治略(全)
│ │ 063陕西志辑要(1-2)
│ │ 064长安志(1-2)
│ │ 065同州府续志(1-3)
│ │
│ ├─3
│ │ 066重修凤翔府志(全)
│ │ 067续兴安府志(全)
│ │ 068延安府志(1-4)
│ │ 069甘泉县乡土志(全)
│ │ 070安定县志(全)
│ │ 071靖边县志稿(1-2)
│ │ 072绥德州志(1-2)
│ │ 073清涧县志(全)
│ │ 074吴堡县志(全)
│ │ 075中部县志(全)
│ │ 076中部县乡土志(全)
│ │ 077宜君县志(全)
│ │ 078砖坪县志(全)
│ │ 079延绥镇志pdf
│ │ 080三辅黄图(全)
│ │ 081洛阳伽蓝记(全)
│ │ 082永寿县志(1-2)
│ │ 083三水县志(全)
│ │ 084宝鸡县志(1-2)
│ │ 085宜川县志(1-2)
│ │ 086宜川乡土志(全)
│ │ 087西安府志(1-6)
│ │ 088续修醴泉县志稿(1-2)
│ │
│ └─4
│ 089大荔县志稿(1-2)
│ 090西乡县志(全)
│ 091华岳志(1-2)
│ 092陕西南山谷口考(全)
│ 093延长县志(全)
│ 094二十七府州县屯卫赋役金书(1-2)
│ 095略阳县志(全)
│ 096耀州志(全)
│ 097续耀州志
│ 098白水县志(1-2)
│ 099韩城县续志(全)
│ 100重修岐山县志(全)
│ 101淳化县志(1-2)
│ 102洋县志(全)
│ 103商南县志(1-2)
│ 104葭县志(全)
│ 105洛川县志(1-2)
│ 106中部县志(黄陵县志)(全)
│ 107宜川县志(1-2)
│ 108三原县新志(1-2)
│ 109朝邑县志(全)
│ 110高陵县志(全)
│ 111临潼县志(1-3)
│ 112白河县志(全)
│ 113蒲城县志(1-2)
│ 114武功县志(全)
│ 115陇州续志(1-2)
│ 116韩城县志(1-2)
│ 117韩城县续志pdf
│ 118乾州新志(全)
│
├─13甘肃省(全)
│ │ 新建 文本文档txt
│ │
│ ├─1
│ │ 001陇边考略(全)
│ │ 002钦定兰州纪略(1-3)
│ │ 003狄道州志(1-2)
│ │ 004金县志(全)
│ │ 005渭源县志(全)
│ │ 006会宁县志(全)
│ │ 007清水县志(全)
│ │ 008徽郡志(全)
│ │ 009通渭县新志(1-2)
│ │ 010西和县志(全)
│ │ 011成县新志(1-2)
│ │ 012静宁州志(全)
│ │ 013隆德县志(全)
│ │ 014庄浪县志(全)
│ │ 015崇信县志(全)
│ │ 016固原州志(1-3)
│ │ 017民勤县志(全)
│ │ 018玉门县志(全)
│ │ 019泾州志(全)
│ │ 020海城县志(全)
│ │ 021两当县志(全)
│ │ 022镇番县志(1-2)
│ │ 023永登县志(全)
│ │ 024合水县志(全)
│ │ 025夏河县志(全)
│ │ 026山丹县志(全)
│ │ 027肃镇志(全)
│ │ 028洮州厅志(1-2)
│ │ 029安定县志(全)
│ │ 030敦煌县志(全)
│ │
│ └─2
│ 031崆峒山志(全)
│ 032和政县志(全)
│ 033靖远县志(1-2)
│ 034伏羌县志(全)
│ 035新纂康县县志(1-2)
│ 036华亭县志(1-2)
│ 037重修隆德县志pdf
│ 038重修灵台县志(1-3)
│ 039临泽县志(全)
│ 040重修镇原县志(1-2)
│ 040重修镇原县志(3-6)
│ 041秦安志(全)
│ 042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1-2)
│ 043甘州府志(1-6)
│ 044徽县志(1-2)
│ 045直隶秦州新志(1-5)
│ 046兰州府志(1-3)
本文2023-08-07 14:49: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