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瑞莲丸简介,有什么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瑞莲丸简介,有什么功效?,第1张

别名金莲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白茯苓(去皮)石莲肉(炒,去心)龙骨(生用)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远志(洗,去心,甘草水煎)柏子仁(炒,别研)紫石英(火煅七次,研令极细)当归(去芦,酒漫)酸枣仁(炒,去壳)龙齿各3Q克乳香15克(别研)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滋阴养心,益肾化瘀。治思虑伤心,便下赤浊。用法用量每腹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枣汤送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医学集成》卷一方名瑞莲丸组成焦术、莲米、芡实、淮山药、扁豆、广皮、白蔻、百合、生姜、甘草。功效补脾土。主治上下失血,六脉浮细无力者。附注服理阴煎去桂,或五阴煎、寿脾煎以调心脾,左归丸去龟胶以培真阴,兼服本方,以补脾土。《济生》卷四方名瑞莲丸别名金莲丸组成白茯苓(去皮)1两,石莲肉(炒,去心)1两,龙骨(生用)1两,天门冬(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1两,远志(甘草水洗,去心)1两,柏子仁(炒,别研)1两,紫石英(火煅7次,研令极细)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龙齿1两,乳香半两(别研)。主治思虑伤心,便下赤浊。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温酒、枣汤任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附注金莲丸(《医学入门》卷七)。《医方大成》卷四引《经验方》方名瑞莲丸别名宫方瑞莲丸、瑞莲丸子组成苍术1斤(酒浸4两,醋浸4两,米泔浸4两,生用4两),枸杞子2两,莲肉1斤(去心皮,酒浸软,入猪肚内煮极烂,取出焙干,研猪肚为膏,每1斤约猪肚2个),北五味子2两(去枝),熟地黄2两(酒浸,蒸),破故纸2两(炒)。功效定心暖肾,生血化痰。治湿定心,消痰,暖肾水,匀血,去黑痣。主治虚损。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煮猪肚膏同酒糊丸,如梧桐子大。附注宫方瑞莲丸(《得效》卷八)、瑞莲丸子(《医学入门》卷七)。《丹溪心法》卷三方名瑞莲丸组成酸

详见百科词条:瑞莲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31:46 共109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是否是“远志”的误写?

远志[yuǎn zhì] 是远志科远志属植物

远志(学名: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别称:葽绕、蕀蒬、棘菀、小草、细草、线儿茶,小鸡腿、细叶远志、小草根、神砂草、线茶。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圆柱形,长达40厘米,肥厚,淡黄白色,具少数侧根。茎直立或斜上,丛生,上部多分枝。叶互生,狭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4厘米,宽1-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无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长约2-14厘米,偏侧生与小枝顶端,细弱,通常稍弯曲;花淡蓝紫色,长6毫米;花梗细弱,长3-6毫米;苞片3,极小,易脱落;萼片的外轮3片比较小,线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内轮2片呈花瓣状,成稍弯些的长圆状倒卵形,长5-6毫米,宽2-3毫米;花瓣的2侧瓣倒卵形,长约4毫米,中央花瓣较大,呈龙骨瓣状,背面顶端有撕裂成条的鸡冠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连合成鞘状;子房倒卵形,扁平,花柱线形,弯垂,柱头二裂。蒴果扁平,卵圆形,边有狭翅,长宽均约4-5毫米,绿色,光滑无睫毛。种子卵形,微扁,长约2毫米,棕黑色,密被白色细绒毛,上端有发达的种阜。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产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生于草原、山坡草地、灌丛中以及杂木林下,海拔200-2300米。分布于朝鲜、蒙古和俄罗斯。

药用信息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心、肾、肺经。

性状

①远志筒: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②远志肉: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

③远志棍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木心。

……

体外试管溶血表明远志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根皮为3926、全根为2585、根部木心为43、提纯皂苷为34031,研究发现,溶血作用的成分为皂苷,因此含有皂苷较多的根皮部分的溶血作用远较根部木心部分强。

其他作用

除了上述作用以外,远志还具有促进小肠运动,抑制醛酮还原酶,减少可卡因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抗眩晕、改善膜迷路积水所致听力损害的作用,抑制5-HT诱导的腹泻等作用。

远志的食用方法

做法指导

(1)因惊恐而致惊悸不安者,多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配伍,以镇心安神。  

(2)痰阻心窍所致癫痫昏仆,弃挛抽搐,口吐涎沫者,可与菖蒲、半夏、天麻、全蝎等配伍。

(3)喉痹肿痛得,乃以该品为末吹之,以利咽散结消肿。  

(4)痈疽发背疮毒者,可单用该品为末浸酒饮服,并以药滓调敷患处,以散瘀解毒消痈。

养生药膳

远志枣仁粥

原料:远志肉、炒枣各10克,粳米50克。

徽法:先将粳米投洗干净,放入锅内用清水煮粥。开锅后放入远志、枣仁,煮熟即可。此粥可在晚间作为夜宵食用。

药膳功效:此粥宁心安神,对于心血不足、痰扰于神而引起的惊悸健忘、不寐多梦等症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远志酒

原料:远志10克,白酒500克。

做法:先将远志研成末状,浸入白酒。浸泡3日即可饮用,每日服用1小盅。

药膳功效:此酒安神益智、消肿止痛,适用于治疗惊悸失眠、迷惑善忘、痈疽肿毒等症。

远志汤

远志10克,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主治惊悸失眠、梦遗等症。

安心汤

远志、甘草各10克,人参、茯神、当归、芍药各15克,麦冬50克,大枣20克,将诸药一同入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主治产后心悸、虚烦气短。

远志丸

远志、石菖蒲各30克,茯神、人参、龙齿、白茯苓各15克,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餐后用温开水送服,每用9克。有安神养心之功效。

远志小米粥

远志3克,小米50克,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远志鸡蛋汤

远志5克,鸡蛋100克,葱花5克,水发木耳50克,食盐、味精各1克,香油3毫升,做汤佐餐。

安神定志茶

石菖蒲、远志各6克,茯苓、人参各3克,蜂蜜5克,将几味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

中药远志的药用价值

(一)药用价值

交通心肾:本品入心、肾经。助阳上升,可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其不致过亢两益心阴。凡心肾不交之不寐,健忘、多梦、耳聋等症,皆可用本品交通心肾,使其水火相济。

安神养心:远志入心经,心主神明,《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本品具养心安神之功,可用治心悸着惊,心阳不振,心血亏虚,心气虚损等证。

水肿解毒:《本草汇言》:“远志…独一味酿酒,能治痈疽肿毒。”。远志辛行温通。消肿解毒,或用于痈肿,疮疽等证。

祛痰止嗽:《本草正义》:“《本经》主咳逆则苦泄温通辛散,斯寒饮之咳逆自平,此远志又有消痰饮,止咳嗽之功。”风寒咳嗽,咳痰。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痹,咳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流涕,无汗恶寒,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远志散寒解表,祛痰止咳,能治风寒咳嗽及咳痰。

解郁利膈:《本草再新》载远志可“行气散郁”。《本草汇言》云远志能“独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气,心气不舒”。情志不舒,肝郁抑脾,耗伤心气及气机郁滞而致郁证,其中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属心脾两虚者,可见思多善虚,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等。远志入心、脾经,补心血,其味辛尚能醒发脾气,补益心脾,行气解郁,乃为郁证属心脾两虚者之佳品。

鉴别应用:远志祛痰作用大,但毒性亦大,故一般不作用内服。制远志补脾益气,散郁化痰,用于咳嗽多痰;朱远志补心益智,定惊安神,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健忘。

(二)应用

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远志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治疗癫痫惊狂。远志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治疗咳嗽痰多。远志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同用。  

治疗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远志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

(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浸酒或入丸、散。

(四)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及蛴螬。《药性论》:“畏蛴螬。”《本草经集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

(2)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配伍应用

(1) 配石菖蒲

石菖蒲味辛气温,芳香利窍,益气除痰,善于开通心窍。《重庆堂随笔》云:“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远志味苦而温。能祛痰开窍,安神益志,《药品化义》云:“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寒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通则神魂自宁也。”二药同入心经,均具祛痰开窍之功,然石菖薄偏于辛散以宣其痰湿,而远志偏于苦降以定上逆之痰湿。配伍同用,相济奏效,使气自顺而壅自开,气血不复上菀,痰浊消散不蒙清窍,神志可清明,最宜用于痰气上冲,心窍不开所致的神志不清,昏懵不语或癫狂惊痫及痰浊气郁影响神明的一系列症状。

(2) 配朱茯神

朱茯神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安神益志。心阳下交于肾,肾阴上承于心,水火相济,则寐安脑健,神清志明。两药配伍,安神定志之功力倍增且一偏于安神宁心兼健脾渗湿,一偏安神益智兼散郁化痰,对神志不宁,心肾不交之惊悸,少气及失眠尤效。

(3) 配酸枣仁

配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远志肉安神益智,养心助脾,交通心肾。阴血不足,以致“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可呈夜寐不安,时而惊悸胆怯。当治宜滋阴养血,使阴血充盈,心肝得养而神安惊止,阴阳济而睡眠宁。两药相伍,既滋阴养血,又交通心肾,善治肝血不足,心肾不交之失眠,惊悸,胆怯及妇人脏躁症。

(4) 配莲子心

莲子心清泄心热而交通心肾,善治心火妄动,不能下交于肾之阴精失守,远志肉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而安神益智。两药合用,既清心热又能益肾志而交通心肾,颇宜用治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诸症。

(5) 配桔梗

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经,宣肺祛痰且可排脓疗痈,古有桔梗“诸药舟辑,载之上浮”之说。远志味辛苦,微温,归心肺肾经,散郁化痰并能消肿止痛。两药伍同,理气解郁,宣肺祛痰力增,宜治肺热燥咳,痰多壅滞。

(五)附方

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两。上四味,捣下筛,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录验》定志小丸)

治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多梦失眠:远志(研粉),每服一钱,每日二次,米汤冲服。(《陕西中草药》)

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

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不问虚实寒热: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三因方》远志酒)

治喉痹作痛: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仁斋直指方》)

治脑风头痛不可忍:远志(去心),捣罗为细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满口,即搐药入鼻中,仍揉痛处。(《圣济总录》远志散)

治气郁成鼓账,诸药不效者:远志肉四两(麸拌炒)。每日取五钱,加生姜三片煎服。(《本草汇言》)

治小便赤浊:远志半斤(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枣汤送下。(《朱氏集验医方》远志丸)

治吹乳:远志酒煎服,滓敷患处。(《袖珍方》)

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

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备注

此外,尚有一种宽叶远志的根,也作远志使用,习称"土远志",《滇南本草》称之为"甜远志",参见"甜远志"条。

(六)古籍摘要

《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

《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

《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王好古:“治肾积奔豚。”

《纲目》:“治一切痈疽。”

《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

远志的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远志含皂苷,水解后可分得远志皂苷元A和远志皂苷元B。还含远志酮、生物碱、糖及糖苷、远志醇、细叶远志定碱、脂肪油、树脂等。

药理作用

(1)远志含有植物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出现轻度恶心,因而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量增加,具有一定祛痰作用。鉴于此点,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慎用。提取物给狗口服,可促进支气管分泌,作用强度:美远志>桔梗>远志,若用酚红排泄法则为:美远志>桔梗>远志。但麻醉犬1:3服远志煎剂1克/公斤,并不能引起支气管分泌量的增加,此种情况可能系动物处于麻醉状态而其应激能力低下所致。

(2)溶血作用:远志与桔梗相似,具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其强度为:远志>美远志>桔梗。其中远志肉比经远志木的溶血作用更为强烈。

(3)抑菌作用:本品乙醇浸液在体外的对固紫染色阳性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中度敏感。1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4)兴奋子宫:增强各种动物的离体或在体子宫的收缩力及紧张度。我国西北的远志煎剂对离体豚鼠、家兔、猫犬之未孕及已孕子宫均有兴奋作用,静脉注射66%,煎剂3--6毫升(体重l65公斤)对孕狗在位子宫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临床研究

据报道,用远志12g加60度白酒15ml浸泡片刻,再加清水一碗煮沸20分钟后顿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乳腺炎6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新医药通讯,1973,6:5)用远志、琥珀、石菖蒲、细辛、龙齿、桂枝六味药组成的远志琥珀散,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四川中医,1984,1:47)。另有用远志等治疗心肌炎、阑尾炎、小儿多动症、阴道滴虫等。

远志的副作用

(一)毒性

远志根皮小鼠灌胃的LD50为1003±198g/kg,远志全根的LD50为1695±201g/kg,而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100%远志注射液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2252g/kg。

(二)不良反应

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在性丘疹,停药后消失。另有1例,因工作中接触远志饮片导致过敏性哮喘。

(三)用药禁忌

(1)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

(3)《药性论》:畏蛴螬。

远志的炮制方法

一古代炮制法

南齐时代就有“去心”(《鬼遗》)用法。至南北朝刘宋时代提出“用时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用熟甘草汤浸(《雷公》),此法沿用至今。此外宋代增加了炒黄甘草煮、生姜汁炒(《普本》)、酒浸(《鸡峰》)、焙制、酒洒蒸(《局方》)、姜汁淹、酒蒸炒(《心因》)等方法。明、清时代又增加了小麦炒、干姜汁蘸焙(《普济方》)、灯心煮(《奇效》)、甘草、黑豆水煮后姜汁炒(《入门》)、猪胆汁浸过,晒干,姜汁制(《回春》)、米泔浸、米泔煮(《准绳》)、微炒(《正宗》)、炙制(《金鉴》)、炒炭(《治裁》)等炮制方法。

二近代炮制辑要

远志的炮制方法,近代以来,全国各地尚有“蜜制”、“朱砂制”、“炒制”、“蒸制”、“制炭”、“生姜、甘草制”、“麸制”等制法。现行《药典》收载有远志和制远志两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

远志的炮制作用,现代一般认为远志生品“戟人咽喉”,有解毒消痈之功效。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4645 字) 展开全部内容

年前便看到过一则新闻,说浙大药学院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有位叫王毅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一门《从神农本草到现代中药》的选修课,教大学生中药知识,还有古人如何炼丹。在这门课上,有同学还真的练成一枚“仙丹”,正是古代大名鼎鼎的“孔圣枕中丹”。

“孔圣枕中丹”源自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此丹由远志、菖蒲、败龟板、龙骨四味药组成,可以补心肾,能帮人治读书善忘,长久服用可令人聪明。能增加智慧属性点,听着就很玄幻,再加上媒体宣传“炼丹”,让很多对中药嗤之以鼻的网友,更加轻视此事。但其实“炼丹”一说可谓以讹传讹,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中药剂型制备过程,成药也不必玄幻的称为“仙丹”,而是“蜜丸”。

中药博大精深,古代人对于未知的事物,喜欢用玄之又玄史料来解释,比如孔圣枕中丹中的一味药叫“远志”。其药性最早记载于东汉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记载:“此药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至于其功效,没有数据,也没有实验体,只是东晋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陵阳子仲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开书所视,记而不忘,此轻身不老之一征也。”

如此,我们便要否定中医药么?那么关于“远志”,在东晋时还有另外一则史料,也许能让人深思。这史料说的是谢安“东山再起”后,曾到权倾江左的桓温大将军帐下任职。一日有人赠送了一些草药给桓温,其中正有“远志”。桓温便问谢安这药为什么叫“远志”,同时也叫“小草”,谢安还未回答,桓温帐下一个参军便说在山里自然叫远志,出了山就变成了小草了,说的是草药,其实是在嘲笑之前在东山隐居的谢安,隐居时志向高远,出山后就泯灭于众了。谢安也没说什么,没过多久后从桓温处辞官,后来当了东晋的宰相,在淝水之战中,他成功策划以少胜多,阻止了异族南侵,成功守护了汉家传承。

当然从中药学来讲,此物地上之茎叶称小草,根才叫远志,古本通用远志、小草;今医多用远志,稀用小草。可是不论是远志还是小草,其妙用,只用过之后的人才知道。赵孟有诗《罪出》云:“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若不早。”

今日有人嘲笑中医,那千年之后也可能有人嘲笑今人不懂中医,若是说中医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经验学,那么科学不正是逐步验证而来的么,就如传统文化一般,不能完全摒弃,而是应该探索发展。更何况西医如今便发展到了极致了么,可以解释一切病理了么?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气,经络真的不可验证么?还是因为科学不够发达,暂时未探测出来呢?

寰宇之中,中医便藏在了当代医学的深山中,不要轻视,更不必看得太玄,到底是小草,还是远志,唯有传承下去,后人才能看到结果。

目录 1 拼音 2 《幼幼新书》卷十引《王氏手集》 21 组成 22 主治 23 远志茯神丸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远志茯神丸 1 拼音

yuǎn zhì fú shén wán

2 《幼幼新书》卷十引《王氏手集》 21 组成

人参3两,茯神3两,远志2两,菖蒲2两。

22 主治

小儿惊怖大啼,及见异物动神,恍惚不宁,狂妄惊悸,睡眠不稳,多汗心忪,精神瘖钝,寒热咽干,手足烦热。

23 远志茯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后荆芥汤送下,日2次。

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二两加桂二钱半,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古籍中的远志茯神丸 《幼幼新书》:[卷第十]一切惊第一

志菖蒲(各二两)上件为末,二两加桂二钱半,为远志茯神丸,白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食后煎荆芥汤

《竹林女科证治》:[卷一调经上]经来狂言谵语

服茯神丸,以除其根。麝香散麝香甘草辰砂(各三分,水飞)木香(不见火)人参茯神桔梗柴胡(各八分)远志(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定志小丸

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七丸,日三。加茯神为茯神丸散,服之亦佳。《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

《奇效良方》:[卷之三]茯神丸

,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眩。加茯神名茯神丸,不加茯神,名定志丸。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分

《外台秘要》:[卷第十五]风惊恐失志喜忘及妄言方六首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