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难得一遇,古代有用陨石打造的剑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千年难得一遇,古代有用陨石打造的剑吗?,第1张

古代有用陨石打造的剑。

陨石是外太空陨落地球表面的特定的岩石种类,是人类认识太阳系各星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

含石量大的称为陨石(数量也最多),含铁量80%以上称为陨铁,含镍10%以上才被称为富镍陨铁。由于镍铁成分含量高而分布均匀,可以直接熔炼提供人类最早使用的铁。早在5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早已知道开采从天而降的陨铁打造冷兵器和铁珠首饰了。

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公元前14世纪)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全钺残长111厘米,阑宽 85厘米,外刃部断失,残存刃部包入铜内约 1厘米,已全部氧化。经专家鉴定,残刃中没有人工冶铁的特征;镍的分布表明,该刃为陨铁制成,不可能用人工冶铁获得。

迄今为止,中国出土了 4件陨铁刃青铜兵器。有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陨铁刃铜钺1件,残长84厘米,呈长方形,有上下阑,铁刃嵌入钺身内约 1厘米,已全锈蚀。

另两件是1931年河南浚县出土的商末周初的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前者长171厘米,宽108厘米,重4375克;后者长183厘米,宽7厘米,重3785克,现存美国华盛顿弗里尔美术馆。

十大名剑是指轩辕、湛泸、赤霄、太阿、龙泉剑、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等。在十大名剑中,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

中国古代的10大名剑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至于是否真正出现过就要看考古证据了。干将莫邪据说在唐代的时候曾经被发现,郭镇还作了《宝剑篇》献给武则天,但现在看不到实物。龙渊剑还在,真品现存台北故宫。

扩展资料

在当代中国,我们也能看到陨铁剑的身影,早在2003年,当时的龙泉铸剑师就铸成了我国当代第一把陨铁神剑“追风”。

有很多冷兵器收藏家对陨铁刀剑情有独钟,但因价高作品少,陨铁冷兵器玩家人数相对稀少。陨石中的富镍铁纹石呈角砺状交错咬合,没有通缝,不是积木状板块搭建,所以用它锻造制作的刀剑及各种物品更加坚固耐腐,比寻常刀剑也更加锋利。

央视网-1号展厅现“天外来客”

-十大名剑

  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极为重视,因为他们都认为天象表达了天意。在众多天象中有两种备受关注:一是五星连珠,二是荧惑守心。

  什么是五星连珠呢?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条直线,这被看成是最吉利的天象。

  史书记载刘邦登基那一年曾经出现五星连珠的天象。现代天文学家利用计算机推演,证明五星连珠发生在刘邦继位的第二年--史学家也为刘邦制造吉利,真是匪夷所思。根据计算机推演,中国历史上还有两次五星连珠没有得到记载,一次发生在吕后称制之时,一次发生在武则天称帝之时。因为史学家不想让五星连珠证明女主也是顺应天命的,所以,即使出现五星连珠也不加以记载。

  最不吉利的天象是什么?荧惑守心。

  什么叫"荧惑守心"呢?中国古代把"火星"称作"荧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主要由三颗星组成。当火星运行到天蝎座三颗星的附近,并在那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就出现了中国古人常说的"荧惑守心"的天象。这种天象为皇权做出的解释是,天蝎座的三颗星中间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旁边两颗,一颗代表太子,一颗代表庶子。

  这种天象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呢?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叫做星占学。星占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为皇权服务,皇帝设立了占星官,设此官位只是为皇帝服务的。"荧惑守心"的出现在古人看来就意味着,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我们可以看史书记载的一个西汉末年的例子。

  绥和二年(前7)仲春,有人向汉成帝的丞相报告出现了"荧惑守心"天象。丞相看到奏本,非常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占星官上奏汉成帝,说天象告变,国运有厄,如果不移祸大臣,恐怕国家将陷于危难。汉成帝真信这事儿,看到报告后非常惊慌,不用多加思虑便决定移祸于丞相。皇帝为了保全自己一向不惜手段,再说,丞相是移祸的首选。

  于是,汉成帝立刻召丞相上朝,斥责他为相多年,不能调理好阴阳,导致天象变异。丞相回到家中,惶惶不可终日,他虽然知道这次难逃一劫,但还存有一丝侥幸之心。可是,汉成帝早已铁了心拿他做替罪羊。第二天一早,汉成帝便派人给丞相送去诏书,说本来我认为你清明、勇敢,希望你能治理好国家,但是你十年为相,却给国家带来了灾难。你这样的丞相怎么能够辅佐我治理天下?念你为国奉献多年,我不忍心罢你的官,希望你能忧国如家。汉成帝又赐给他好酒、黄牛。按汉朝惯例,皇帝赐给大臣牛和酒,即是赐死。丞相知道了皇上的用意,又没有办法可以破解,只好饮鸩自杀。丞相自杀之后,汉成帝才放宽了心,赶忙发布消息说,丞相暴病而死,下令厚加抚恤。汉成帝还亲自到丞相家中多次进行吊唁,他认为从此之后国运可以亨通,自己也可以天命永固了。但是不到一年,这个嫁祸于人的汉成帝也暴毙了。

  嫁祸于丞相都不能避免皇帝死亡的事实更让帝王们感觉到"荧惑守心"极为可怕。这当然是秦始皇以后的事情,秦始皇是不知道的。但是,天象的变化对皇帝影响极大,也是举国关心的大事情。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一连发生了三起让秦始皇非常郁闷的事件。第一件事就是"荧惑守心"。《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三十六年荧惑守心"。秦始皇得知这个消息甭提多恶心了!

  第二件事是陨石事件。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了东郡。东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吕不韦主政时攻打下来的,当时此郡是齐、秦两国的交界地。现在已是大秦帝国的一个东方大郡。陨石落地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陨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非同小可!它代表了上天的旨意,预示着秦始皇将死,同时也预告了大秦帝国将亡。

  出现了这种事情,地方官哪敢怠慢?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当然震惊不已,立即派御史到陨石落地处,逐户排查刻字之人,结果一无所获。愤怒的秦始皇下令:处死这块陨石旁所有的人家,并立即焚毁这块刻字的陨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人死了,石焚了,但是,秦始皇心中的阴影并没有随之而去。

  第三件事是沉璧事件。这年秋天,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位走夜路的使者从东经过华阴,突然有一个人手持玉璧将其拦住。他对使者说,请你替我把这块玉璧送给滈(hào,浩)池君,还对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莫名其妙,急问他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奇怪的人留下玉璧,没做任何解释,转眼就消失在夜幕之中了。稀里糊涂但也感觉不妙的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立即向秦始皇做了汇报。秦始皇听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中的"祖龙"指的是自己,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退朝之后,秦始皇对别人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听起来似乎口气很硬,其实已有无可奈何之感了。然后,他派人将使者捎回来的玉璧送御府去察验,鉴定的结果是,这块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他巡游渡江之时,祭祀水神而投到江水中的那块。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么又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给送回来了呢?

  最怕祸不单行。一年之中连续发生三件怪事闹得秦始皇心里非常郁闷。他为这些事专门举行了占卜,得出的结果是出巡和迁徙百姓才能避凶趋吉。于是,秦始皇下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区,并且给每位迁徙户赠了一级爵位。

  这三件事都明明白白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

主要是利用浅源地震波因浅源地震波能量大,传播距离远,在地球对面如西半球的浅源地震波可被我们接收到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就可知道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1、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约9——12千米/秒),横波传播速度较慢(6——8千米/秒)

2、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随通过物质的性质不同而发生改变

3、横波只能在固体物质里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气体里传播

原因是在液体和气体里,切变莫量为零,横波不能通过,

v2=(υ+4μ/3)÷ρ

v2=μ /ρ

2是指数

其中第一道是纵波波速,第二道是横波波速ρ为物质密度,υ和μ为物质弹性模量(υ为体变模量,μ为切变模量)

根据地震波的这些特点,可在地震或人工地震中测量纵、横波的传播时间差及收到纵、横波的情况来调查地球内部结构

再一个就是行星地质学,就是用类比的方法研究地球内部情况

大家知道,地球由星云凝聚而成,通过对月球和陨石的研究发现:铁陨石可代表地核物质,鉄石陨石可代表下地幔物质,石陨石可代表上地幔物质

还有就是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各种元素丰度,来认识地球内部的资料

检举 通过地震波进行探测,最常用的探地方法

通过深层钻探进行探测,只能获得地壳的信息

通过地球磁场,自转,质量,体积等信息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从而推断出地球深层(如地核)的内部信息

通过探讨地球的形成及其形成环境来推断地球的内部构造

新疆甘沟龙鳞陨石原石宇宙陨石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陨石可能并没有实际用途,除了作为收藏品或艺术品欣赏之外。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陨石市场上存在一些不法商贩,他们可能会出售假冒伪劣的陨石,因此,在购买陨石时需要谨慎,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请专业人士鉴定。

火山通道渗出的岩石来自地下。有时大的地下构造运动会把地下的东西举升到地上,通过研究岩体的组成可以模拟和恢复地下的形成环境。不管怎样,这很复杂。一两个字都不清楚,所以大学里有一个地质学专业。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浅层地震波。大而浅的地震能量的传输距离是地球对面的浅地震波,比如我们接收的西半球地震波。你可以知道地球内部,弹性模量,以及地震速度下物质密度的其他变化。

对于地震波来说,横波和纵波,1、纵波的传播速度(约9-12公里/秒),横波的传播速度慢(6-8公里/秒)2、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随材料性质的不同而变化。3、横波只在固体物质中传播,在固体、液体、气体、纵波中传播。由于液体和气体的存在,剪切波不为零,剪切波不能是v2=(φ 4μ/3) ρ v2=μ/ρ 2指数的第一纵波速度,也不能是横波速度。ρ是物质的密度,υ和μ是物质的弹性模量(υ体积模量,μ是剪切模量)。

地震波、地震或人工地震波在底部的传播时间测量纵波和横波,并接收纵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这些特征。行星地质学再次使用隐喻来研究地球内部。众所周知,地球星云简洁,以月球和陨石为代表的核心物质是铁陨石,菱铁矿陨石下地幔物质的代表,石陨石可能是上地幔的代表。为了了解地球内部,有许多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方法需要研究。

陨石 的形状是什么样?

通过几年的学习、 探索 、研究,个人对陨石形态的理解是“丰富多样,千变万化”首先讲一下最常见的几种陨石的形态。“杏仁形”就像一颗硕大的大杏仁。“足形”就像一只脚的形状。

“弹头形”这种形态是陨石定向陨落的典型代表!“方形”这里的方形不是我们所说的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而是一种变形的方形形态。

在这里着重说一下陨石陨落过程爆炸后,断面熔融的形态,断面熔融的强弱与陨石爆炸的高度密切相关,离地面越高,熔融的越强烈,反之熔融的就会很弱,有时离地面太近,断裂面还来不及熔融就已经落地,有的碎块甚至都没有形成融壳就已经陨落,对这类形态陨石的认定就增加了难度。

断裂面熔融是证明陨石身份的有力证据,甚至有的断裂面熔融陨石,我们可以幻想出,陨石没爆炸之前是个什么样的形态!!如有补充的,请朋友尽情畅言!

浅谈“熔壳”

一、高温氧化(熔流)物(短时间形成),是陨石的特征。熔壳表面特征有两大类,一类熔壳呈烧焦状,表面粗糙。另一类呈玻璃状,表面光滑,流纹呈凸起状。

这类壳,颜色黑色居多,壳与石质有明显分界、及色差,和石质连接不紧密,会脱落。

所以,大多老陨石无壳或有少许残留。

再有,熔壳有厚度感(大多1毫米左右,也有薄的,宁强陨石是01——03毫米,厚的也有2_3毫米的)

二、缓慢氧化(长期形成),大多鹅卵石、翡翠,都有(氧化)壳,有的和田玉籽料也有。

这类石头断面,岩石色泽渐次变化。

壳与石质连接紧密,无明显界线,“壳”光滑。

三、石头表面黑色(或深色)粘附物。

1、长期矿物的渗入。

2被自然或人为烟火的熏烤过。

此类石头大多有陈旧感,给人有烧灼的感觉,表面黑色(深色)“壳”无厚度感。

四、氧化脱落层,结核类石头、有分层结构的石头。

有表面层状脱落现象,一般较厚(2毫米以上)。

脱落层和石质色泽反差不大,组织较酥松。

五、沙漠陨褐色壳,个人认为不是熔壳,是铁质氧化加沙漠漆共同作用的结果。

熔壳的形成,和石质、入射角度、坠落速度、坠落时的天气等条件有关。

陨石落地后,又和落地地面的状况、落地时间长短、以及坠落地的保存环境,有很大关系。

问题一:陨石有什么特点 陨石特征:陨石在大气层中燃烧磨蚀,形态多 而无棱无角。熔坑:陨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凹坑,即熔蚀坑。不少陨石还具有浅而长条形气印,可能是低熔点矿物脱落留下的。比重:陨石因为含铁镍比重较大,铁陨石比重可达8,石陨石也因常含20铁镍,比一般岩石比重也大些。磁性:各种陨石因含有铁而具强度不等的磁性。经风化的陨石没有磁性,因而也就不算陨石了。条痕:陨石在无釉瓷板上摩擦一般没有条痕或仅有浅灰色条痕,而铁矿石的条痕则是黑色或棕红色,以此加以区别。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

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

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

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

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

问题二:陨石的主要特点有什么,怎么鉴别? 一 、眼观我们鉴定一块石头是否为陨石,首先是要用肉眼来目测。观察的主要方面是看其是否具有陨石应该有的特点,即外部的熔壳、气印、熔流线等;破损处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等;切面上是否有球粒、金属闪光点、维氏相等等。此外,还要结合已知的“类陨地球岩石”来对比。

二 、测磁性第一关“目测”通过后,我们可以用磁力仪或者吸铁石来进一步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是(磁力仪检测,此处不做赘述)――用一根长约10厘米左右的细线的一端将一小块磁铁捆住,用手捏住细线的另一端,然后慢慢靠近待测物体,以检测其是否有磁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有些金属含量较少的石陨石因为磁性不明显而被误判。

三 、做切面待“目测”、“测磁性”两关都通过后,我们可以将待测物体做出一个切面以便近一步判断待鉴物品是否为陨石。具体方法是用电砂轮或水线锯将待测物体的一角切出一个平面并抛光。从而进一步观察其内部结构,看其是否符合陨石的内部特点。

四、 电子探针检测如果待测物品完全通过以上三关后,我们可以基本上肯定其为陨石了。这时候就需要用电子探针来具体确定它所包含的化学、岩石学成分,从而确定它的陨石分类,例如H5、CO3、IIB等等。

以上四个步骤看起来简单,要想真正掌握并非易事。第一步“眼观”最为重要。因为条件所限,我们不可能将每一块石头都做切面,或者用电子探针检测,98%以上的待鉴物品是在目测的过程中来确定其是否有必要继续检测的。

因此,目测要求掌握陨石基本知识十分扎实。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长期多看陨石实物,这里强调的是上手看,仔细观察。

问题三:陨石有什么特征 陨石是来自地球以外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碎片,绝大多数来自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少数来自月球(30块)和火星(30块)。全世界已收集到3万多块陨石样品,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陨石(铁镍合金)、和石铁陨石(铁和硅酸盐混合物)。

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15%),其中普通球粒陨石最多(占总数的80%)。球粒陨石的特点是其内部含有大量毫米到亚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见图)。球粒陨石是太阳系内最原始的物质,是从原始太阳星云中直接凝聚出来的产物,它们的平均化学成分代表了太阳系的化学组分。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1976年陨落在我国吉林省的吉林普通球粒陨石,其中1号陨石重约1770公斤。

无球粒陨石、石铁陨石和铁陨石统称为分异陨石,它们是由球粒陨石经高温熔融分异和结晶的产物,代表了小行星内部不同层次的样品。这些小行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分三层,中心为铁核(铁陨石),中间为石铁混合幔层(石铁陨石),外部是石质为主的壳层(无球粒石陨石)。世界上最大的铁陨石是非洲纳米比亚的Hoba铁陨石,重60吨。在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户青沟县境内银牛沟发现的铁陨石,重约28吨,是世界第三大铁陨石。

最近,世界各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和非洲沙漠地区收集到了大量的陨石样品,其中包括罕见和珍贵的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

鉴定一块样品是否为陨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外表熔壳:陨石在陨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气层,陨石在降落过程中与大气发生磨擦产生高温,使其表面发生熔融而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因此,新降落的陨石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熔壳,厚度约为1毫米。

2.表面气印:另外,由于陨石与大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陨石表面还会留下许多气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3.内部金属:铁陨石和石铁陨石内部是有金属铁组成,这些铁的镍含量很高(5-10%)。球粒陨石内部也有金属颗粒,在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细小的金属颗粒。

4.磁性:正因为大多数陨石含有铁,所以95%的陨石都能被磁铁吸住。

5.球粒: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0%),这些陨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称作球粒。在球粒陨石的新鲜断裂面上能看到圆形的球粒。

6.比重:铁陨石的比重为8克/cm3,远远大于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陨石由于含有少量金属,其比重也较重。

问题四:石陨石有那些特点 1、形态特征:

许多铁陨石具有似波纹状的表面,而许多石陨石的表面有更多的低的指印纹或气印,陨石样品一般呈不规则状,但具有圆的边缘,人工铁或不锈钢则具有直的边或呈90°的角。

2、熔壳:

由于陨石高速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分子发生摩擦,新降落的陨石都有一层覆盖表面的黑色(或黑灰色)熔壳,石陨石的熔壳厚约1毫米,而铁陨石由于其物质致密度高,其熔壳厚度要薄得多。由于陨石穿过大气层时熔融物质的剥蚀作用而使其表面具有流纹状或流线状结构。典型代表如下图

3、密度:

岩石在密度上表现不同,因此密度是一个用来区别陨石和地球岩石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能作为鉴定的决定因素,铁陨石密度非常大,可达7-8g/cm3。大部分陨石是普通球粒陨石,密度范围30-37 g/cm3,密度稍大于地球岩石,例如石灰岩(密度约为26 g/cm3),石英岩(27 g/cm3),花岗岩(27-28 g/cm3),是地球上最普通的低密度岩石。但是一些陨石密度也很低 问题五:陨石的特征 [陨石科普]陨石的主要识别特征

1、熔壳和气印

陨石是降落在行星表面的外来岩石碎块。由于陨石

从太空高速坠入地球,通过地球大气层会产生高温摩擦使陨石表面熔融,所以陨石表面一般都有一层薄薄的熔壳,颜色呈黑色,有的呈现龟裂。图1为我

国第19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收集到的火星陨石。它呈现出非常完美的外表,完整地记录了当时高速通过地球大气层时,表面被高温熔融的形态。

2、特殊组分

(1)球粒

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大多数为球粒陨石,该类陨石是较为原始的陨石类型,包含了很多太阳系早期的信息。这类陨石用肉眼就能看见很多“小疙瘩”或小圆球,大小不一。

(2)金属

由于石铁陨石和球粒陨石含有金属,这些金属一般用肉眼很难看清,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判别它们:

a用磁铁进行验证。金属都有磁性,用磁铁靠近它们能感觉它们有很好吸附性。当然,并不是所有含有磁性的岩石就是陨石。因为地球上的一些岩石,如磁铁矿等,也具有磁性,但却不是陨石。

b由于金属会被氧化,这些氧化的金属用肉眼看去呈褐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生锈”的颜色。

(3)强烈氧化后的陨石

由于陨石含金属铁,所以在地球环境中容易被氧化,肉眼看起来呈褐色。

(4)铁陨石

铁陨石是相对容易辨认的一种陨石类型,主要成分为铁镍合金,有很强的磁性。

问题六:陨石的陨石的特征 陨石在大气层中燃烧磨蚀,形态多 而无棱无角。熔坑:陨石表面都布有大小不一、深浅不等的凹坑,即熔蚀坑。不少陨石还具有浅而长条形气印,可能是低熔点矿物脱落留下的。比重:陨石因为含铁镍比重较大,铁陨石比重可达8,石陨石也因常含20铁镍,比一般岩石比重也大些。磁性:各种陨石因含有铁而具强度不等的磁性。经风化的陨石没有磁性,因而也就不算陨石了。条痕:陨石在无釉瓷板上摩擦一般没有条痕或仅有浅灰色条痕,而铁矿石的条痕则是黑色或棕红色,以此加以区别。

问题七:真正的铁陨石外表特征到底是什么样的? 网络知识

铁陨石主要由铁镍金属,和包含只有微量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圆形结节里组成硫化硫陨铁或石墨等,常包围着磷化铁schreibersite和碳化铁cohenite。尽管一些铁陨石含有硅酸盐夹杂物,大多数都有相同的外表。

目前,铁陨石的分类建立的两个系统下。几年前铁陨石只进行了根据在其切片抛光表面用硝酸蚀刻显示特有结构进行分类。根据这些结构,他们被分为三类:无结构铁陨石(高镍陨铁),六面体铁陨石和八面体铁陨石。此后现代的研究者采用了非常复杂的工具,如电子探针和X射线分光镜等设备,使我们能够检测出微量的微量元素锗,镓,或铱。基于这些微量元素与整体的镍含量相关的特定浓度,铁陨石分为几种化学组,每一组被认为是代表一个独特的母体。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的铁陨石分类方案。

铁陨石的结构分类 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合金形式。最常见的合金是铁镍合金,命名为希腊语“beam ”。铁镍合金含有4至75%的镍,并形成大的晶体,出现这样的宽波段或梁状的蚀刻的表面上的铁陨石的结构。其他合金是镍纹石为希腊语“ribbon ”。镍纹石中含有27~65%的镍,它通常形成小晶体,出现高反射的表面薄带腐蚀铁。根据发生的铁镍合金的分布,腐蚀铁陨石显示特征性的结构,用于分类的铁陨石在八面体铁陨石,六面体铁陨石和高镍铁陨石。

八面体铁陨石

铁陨石蚀刻(酸洗)后的表面上显示最常见的结构是一个或很多的细共生的铁纹石和镍纹石条,彼此相交成角度。这些迷人的图案交错带,似缎带,被称为“Widmansttten figures ”它是在1808年,以维也纳的帝国磁器厂厂长阿洛伊斯・魏德曼施泰登的名字命名的叫魏德曼花纹也叫魏德曼结构或叫汤姆森结构(汤姆森再1804年首次发现) ,魏德曼花纹揭示出一种共生的大铁纹石和镍纹石板。这个共生在一个八面体,形成一个空间的安排,这些铁陨石叫做八面体铁陨石。较大的铁纹石和镍纹石板之间的空间通常是由一个细粒度的混合物称为铁纹石和镍纹石合纹石,希腊单词“filling ”。根据他们的铁镍合金层的宽度在八面体铁陨石进一步分为的几个亚组,每个亚组与一个特定的铁陨石的化学类相关的(参见下表)。

六面体铁陨石 六面体铁陨石主要由铁纹石,并命名为铁纹石晶体结构是根据一个六面体空间形式的方式排列。纯的铁纹石六等边直角彼此形成立方晶体,和六方陨铁实际上是大的,立方铁纹石晶体。蚀刻后六面体铁陨石不显示任何魏德曼花纹 ,但它们往往表现出良好的平行线,称为“Neumann lines ”(诺伊曼纹,国内大多成为纽曼纹这是错误的)它的发现者弗兰兹厄恩斯特诺伊曼是在再1848是第一个发现者。这些线代表一个冲击引起的结构变形,铁纹石板材,科学家们提出他是六面体陨铁之父影响历史,至少与化学组IAB相关连,六面铁铁陨石(参见下表)。

无结构铁陨石(高镍铁陨石) 一些铁陨石显示没有明显的内部结构的蚀刻后,他们被称为无结构铁陨石(高镍铁陨石) ,为希腊语“without structure ”。无结构铁陨石(高镍铁陨石) 主要由富镍纹石,和铁纹石只有在微观层和主轴的形式存在。因此,无结构铁陨石(高镍铁陨石) 代表最富镍的陨石,是最珍贵的。50次有记载的目击铁陨石坠落,没有见到过富镍铁陨石;所有已知的无结构铁陨石(高镍铁陨石)都是后来被发现的。于此矛盾的是已知的最大的铁陨石,好几百年了,属于这一罕见的结构类-一个奇怪的巧合,这是难以琢磨的。

以上仅供参考

问题八:石铁陨石主要特征有哪些 石铁陨石由铁、镍和硅、酸、盐矿物组成, 铁镍金属含量30至65,这类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12,故商业价值最高。该类陨石含铁70%以上,其

次为硅、铝、镍,主要矿物有锥纹石、镍纹石、合纹石等,次要矿物为陨硫铁、铬铁矿、石墨等。石铁陨石根据起内部的主要成分和构造特点分为:橄榄石石铁陨石

(PAL)、中铁陨石(MES)、古铜辉石--鳞石英石铁陨石。

石陨石:

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1976年3月8日15时,吉林地区东西12公 里,南北8公里,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降一场世界罕见的陨石雨。所

收集到的陨石有200多块,最大的1号陨石重1770公斤,名列世界单块陨石重量之最。吉林陨石表面,有黑色、黑棕色熔壳和大小不等气印。化学组成成分为

Sio2占372,Mgo2占319 Fe占2843。

铁陨石:

铁陨石铁陨石中含有90%的铁,8%的镍。它的外表裹着一层黑色或褐色的1毫米厚的氧化层,叫熔壳。外表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圆坑叫做气印。此外还有形状各异的沟槽,叫做熔沟。这些都是由于它们有陨落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燃烧而形成的。

铁 陨石的切面与纯铁一样,很亮。铁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3G。世界3号铁陨石于19世纪末发现于我国新疆青河县,大小为242×185×137,重约

30吨。该陨铁含铁8867G,含镍927G。其中含有多种地球上没有矿物,如锥纹石、镍纹石等宇宙矿物。 铁陨石按其内部主要化学群的相对丰度和镍 含量分为:

简介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度

石陨石:

石 陨石的样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会觉得它比同体积的岩石重些。石陨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几的铁,有磁性,用吸铁石试一试便会感到。另外,仔细看

看石陨石的断面,会发现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石陨石都有这样的球粒,它们是陨石生成的时候产

生的。是辨认石陨石的一个重要标记。 铁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其中,铁占90%左右,镍的含量一般在4~8%之间,地球上的自然铁中镍的含量一般不会 有这么多。

在铁陨石上切割一个断面,磨光后,用5%的硝酸

问题九:石英陨石的特征有哪些 熔壳剖面分层清楚? 1。 2:玻璃质熔壳层、微裂隙、微粒堆积,接受各种物理化学作用过程较短的陨石体表面、竹叶状硅酸盐矿物微晶晶出层,一般可分四层;沙漠漆光亮。发育不完全的熔壳一般均发育在陨石体陨落过程中发生炸裂以后、陨石熔壳中石英玻璃的存在陨石的熔壳有什么特征;黑色变质岩从外黑到里、具有微气孔。这一类熔壳的颜色多为褐色或烟灰色、矿物残留等现象明显、微熔流、陨硫铁渗透胶结层、金属质点一暗色玻璃质层。水垢很松散容易分别,熔壳厚度通常为lmm左右

2000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美国1996年2月17日发射的探测器“里尔”(意为“会晤近地小行星”)在距离地球26亿千米的地方与近地小行星“爱神”相遇,开始环绕“爱神”飞行并进行各种探测。2000年5月,“里尔”已成功发回一系列和探测数据,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围绕小行星飞行,不仅是日期的巧合,更是人类 探索 太阳系奥秘 历史 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为什么这样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是小行星,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以及怎样探测小行星。

太阳系 历史 的教科书

地球上的岩石记录着地球的 历史 ,它告诉人们有关恐龙、古代海洋和大陆漂移的故事。然而,地球是如此多变,由于浸蚀和板块构造的影响,地球的最早期 历史 ——最初10亿年的 历史 痕迹已被消灭。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岩石记录着比地球稍微早期的事件,不过,甚至月球也很活跃,其上面也不再存有行星形成的最早期情况。幸运的是,大多数的小行星被认为自太阳系形成以来就从未改变过。

小行星是含有岩石和金属物质并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它们被分为两大类:C类和S类。其中C类呈暗灰色,它们被认为富含碳,这类小行星在太阳系的外层很常见;S类则要明亮一些,它们富含矿物质,这些矿物质也是组成地球、月亮和火星内部的材料。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之后遗留下来的物质。一种理论认为,小行星是很久以前大行星被剧烈撞击后的残余物。更多人认为,小行星是从未被并入行星的物质。较小的行星如果落到地球上,被称为陨石。人类此前对小行星的了解大多来自于陨石,陨石的化学成分记载着地球从太阳星云中诞生初期的情况。太阳星云是指旋转的尘埃和气体环,此环最终压缩形成太阳系。在所有已被检验的陨石中,928%的成分是硅酸盐(石头的构成成分),57是铁和镍,其余的部分是上述物质的混合体,也有人认为,小行星上还有其他稀有金属。令人遗憾的是,陨石就像从古籍上撕下的一页,它不能反映古籍的全貌。现在还不能把某种小行星同某种陨石一一对应,太阳系早期的进化史因此仍然是一个谜。

在天文学中,小行星的代号是按其发现顺序而确定的。1号小行星“希尔丽丝”(罗马神话中谷类的女神)是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兹在1801年1月1日发现的。小行星的直径不等,从“希尔丽丝”的大约1000千米至卵石大小。有16课小行星的直径在240千米以上。因小行星的直径相对太小,所以它们不被认为是行星。事实上,如果把所有的小行星挤压成一个星体,那么它的直径也将小于1500千米,也就是说比月球的直径还小一半。

小行星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这一区域被称为“小行星带”。其他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同火星和地球有交叉,后者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未完待接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