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之谜(二十)古人吃什么不是凭想象的,从考古发掘看东方食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墓之谜(二十)古人吃什么不是凭想象的,从考古发掘看东方食谱,第1张

窥视古人前辈们吃什么一直是比较有趣儿的话题,古籍中对食物的文字及图画描述非常多,但毕竟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没看见真东西总感觉不够踏实,如果有实物呈现在眼前,那是最直接的了,毕竟耳闻不如一见嘛!

那么,考古发掘中能出土食物遗存就显得特别重要,那是最直接的证据呀。

2010年,考古学家咸阳挖掘一座战国秦墓,在铜鼎内发现了保存了2400多年的骨头汤。对骨头样本的分析得出,锅中食材是一只未成年的小狗。

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吃狗肉了,现在拒吃狗肉的人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怀,吃和不吃都不应当视为野蛮。

荆州市在距今约2400年的战国中晚期墓葬中出土一条鲫鱼干,这条“千年珍藏”已经被处理妥当,留给墓主黄泉路上祭祭五脏庙。

《西游降魔》 里的降妖道长只拿银两,可惜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宝物。

江苏容县西周墓中曾出土了一坛子鸡蛋,距今有2800余年,看模样和现代鸡蛋没啥区别,不知道是不是腌的咸鸡蛋。

中国临潼湾李村一座2000年前的古墓内,这些牛肉干被装在一个密闭的青铜罐中,因岁月的侵蚀,它们已经碳化呈墨绿色,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牛肉干。

当时的牛肉一定是稀罕物,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带着“路上”吃最能体现对死者的尊重。

可以肯定的是,当时下葬时就已经是正儿八经的牛肉干了。

汉晋时期的 比孜里墓 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洛浦县,属于古于阗国的管辖范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之一。

该墓地出土了一堆粉状物,是混合黍面和少量大麦面粉,并添加一些肉类,当时应该是烤制成饼状的食品。

宁夏汉墓曾出土过一些烤肉串,距今2000年。其实只加点盐的烤肉依然很浓香,具有原始野性的风味。

2002年在青海 和喇家遗址 发现了最古老的面条,距今有4000年,是用小米和黍(黄米)做的。装面条的盆底还有些骨头渣,这肯定是一碗“骨肉拉面”。

面条在魏晋时期叫汤饼,南北朝时期叫水引,唐宋时期叫冷淘,这可能和食用的方式有关。

《东京梦华录》 里记载北宋汴京食肆就有包子、馒头、肉饼等店铺,面食店专营几十种不同口味的面条。

元代出现过可以储藏的干面条(挂面)。

做面条的面粉,需使用到石磨,而石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此后不断地演化成现代的样子,但先辈们想要吃上一碗像模像样的面条,确实下了一番苦功夫。

作为粮食加工最重要的一环,如何能将一粒小种子的皮,省时省力的去掉确实煞费苦心,这道工序前后用掉了几千年时间。

小弟曾试着将小米去皮熬粥,用手搓掉米粒,再用捣蒜的蒜臼子碾压,最后用簸箕筛掉皮糠,然而根本弄不干净,最后煮的粥那叫一个难吃,本着不能浪费粮食的精神,想着几千年前的古人,含着眼泪,一口就咽下去了,从此再没勇气尝试了。

这一碗面条聚集了多少前辈们的智慧和汗水呀,所以中国人吃面条一定要低着头,是对祖先的感谢!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6000年前的菱角,这在当时有可能是极重要的主食。

唐代诗人王维:“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新疆吐鲁蕃 阿斯塔那墓葬群 出土过花样众多的点心,看着就美,美而不能食之的美。

还有饺子,形状和现在没啥两样。对了,还有这千年葡萄干。

苏轼《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这里面的“檾”指的就是苘麻,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苘麻种子,7000的古人是怎么烹饪这些吃的呢?

1993年,张家口发掘了一座大型辽代墓葬 ,这座古墓是辽代氏族张文藻夫妻的合墓,墓中一桌酒席令人瞠目结舌,满座的食物也依稀可辨,有栗子、豆子、胡饼等,盘盘碗碗的摆了一桌子。

在湖南武陵山 里耶古城 出土大量食物,有水稻、核桃、梅子、酸枣等,这可都是当年秦代人民吃的食物,相当丰富了。

在这其中,有一种叫 藠(jiào) 头的东西,这玩意长得和大蒜差不多,但和大蒜是两码事。

当时估计是一种佐餐的辅食,应当是蘸酱食用的,现在网上有得卖,酸甜、香辣各种口味,有心的可以尝尝。

山东烟台出土陶片发现大汶口文化早期的157粒水稻种子,还有若干黍、粟种子痕迹。

考古学家曾在一座1000多年前的唐代古墓中出土过古代的馕,这种囊和现代的囊已经很相似了。

70年代,长沙市的郊外发掘出三座汉代大墓,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辛追墓,出土的食物非常丰富。

畜类有兔、家犬、猪、梅花鹿、黄牛、绵羊。

禽鸟类有雁、鸳鸯、鸭、竹鸡、家鸡、环颈雉、鹤、斑鸠、火斑鸠、猫头鹰、喜鹊、麻雀。

水产类有鲤鱼、鲫鱼、刺鳊、银鲴、鳡鱼和鳜鱼。

谷物类有小麦、大麦、黍、粟、大豆、赤豆。

蔬菜有葵、芥菜、姜、藕

水果有甜瓜、枣、梨、梅、杨梅

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随葬品的清单(遣册),出土的312枚竹简中,还记载调味品、面点,甚至是做好的佳肴。

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墓葬出土的青铜蒸馏器里装满了板栗、荸荠、菱角、花生等果实。

古人烹饪食物做法无外乎蒸、煮、烤、煎、腊,据说炒菜始于秦汉时期,但普及在魏晋时期。这和铁器大量应用、动物油脂与植物油脂的提取有不可分割的因素。

食物能保存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也只是代表了我们先辈食谱中的一部分,至于味道大可不必担心,我小时候过年吃带肉的三鲜馅饺子便感觉是天低下最美味的佳肴了。

看看菜谱的面积就知道了,厨房的勺子才是真正的文明尺子,美味是丈量文明深度最可靠的依据。

看看欧洲,到了十九世纪仍然没有啥像样的菜谱,而东方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关于美味佳肴的诗歌了。

1955年,新中国组织了一批专家,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成员为郭沫若、沈雁冰、吴晗、王昆仑、邓拓、范文澜、张苏、夏鼐、郑振铎等九人。

委员会下设一个工作队,具体负责发掘工作。自周代发展到明清,我国的帝王墓葬已趋向定式,封土基本采取宝城、宝顶的方式。经过勘探,并未发现长陵地宫的线索。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和两位皇后合葬陵墓。考古人员最先准备发掘朱棣长陵,因试掘失败,结果定陵成为了替代品。

定陵先后历时6年修建,耗银达到了800万两,其中地宫位于地下27米深处,由隧道券、前殿、中殿、左右配殿以及后殿组成,总占地达到1100多平方米。经过研究,委员会决定将目标转向定陵。偶然的一次,定陵地宫入口被工作人员成功发现。

1956年5月17日,工作人员正式发掘定陵。1957年5月17日,经过委员会一年的努力,定陵金刚墙的封口终于被发现,定陵的地下玄宫入口被找到。排完地宫内的气体后,为了防止剩余的有毒气体伤人,发掘人员并未立即进入地宫,而是把一只大公鸡放到了里面,此法未成功。

工作人员只好派一名队员戴着防毒面具下到洞里。还好,一切无事。队员们纷纷下洞,中央新闻记录**制片厂的摄影师也在此时跟进了洞。走过墓道尽头,定陵的地宫石门矗立在队员们的眼前。此两扇门由整块汉白玉做成,高33米、宽17米。每扇门上有乳状门钉,纵横各九排,共81枚。

因为石门背后有石条顶住,工作人员用一根八号铁丝自制了古籍中《肃松志》中描述的“拐钉钥匙”。石门打开后,定陵地宫终于呈现在队员们眼前。石门之内是地宫的前殿,东西长25米,南北长6米,高72米。

地上有一层腐朽的黄松地板,板上有车轮痕迹,这是下葬时为保护砖面而设计的。经过前殿,打开第二扇石门进入,是定陵中殿。此殿陈设着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宝座,座前有**琉璃五供,即一香炉、二烛台、二花瓶。中殿南北两壁各有一甬道通往配殿,但却有棺床而无棺椁。

带着疑问,队员们打开了地宫的最后后殿,只见殿中部偏西的位置赫然摆放着三座棺床,棺床上并排着三口朱漆棺材。经过专家鉴定,确定中间的一口是明神宗的。经过紧张的清理,工作人员清理出了三个棺椁内以及棺椁外的随葬品,共计2648件。图为万历皇帝的头骨。

据专家研究,万历帝牙齿的磨损程度极其轻微,说明他的食物极为精细,也正是因为食物精细,所以万历帝拥有严重的牙周病和龋齿。另外,万历帝的牙齿上有楔形缺损,一则说明他的刷牙方法不正确,二则说明当时宫廷使用牙刷已是普遍情况。

万历皇帝的金丝蟠龙翼善冠,全部用02毫米细的金丝编制,薄如蝉翼,重量仅为826克。上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孔眼匀称,外表不露任何接头痕迹,堪称巧夺天工。当时因为考古经验不足,工作人员并未戴手套,而是直接用手取出了金冠。

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复原,万历帝是驼背,身高164米。通过检验万历帝尸体上遗留的头发,万历帝血型为AB型。1958年7月底,考古人员耗时两年零两个月后,终于让这座深藏368年的陵墓重现天日。但因为技术原因和经验不足,地宫中的许多文物并未得到妥善保存。

定陵的建筑结构

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地宫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建筑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

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出土的随葬品包括帝后服饰、册宝、明器、木俑、甲胄、刀、箭、金、银、玉、瓷器皿以及大量丝织品。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笑面人》

就像现代人中流行的衣服大多数在很多年前早已出现过,历史总是像一个轮回般兜兜转转。在近现代战场上经常会用到一种作战工具——机关枪。它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在十分遥远且社会落后的古代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一种古代"机关枪"。

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它被埋没在层层土地之下,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考古活动的一步步推进,这种存在于不可思议的古代社会的"机关枪"才穿越历史的封尘重新与我们相见。

它是一种重新与历史会面的方式

相信很多文科生在大学入学专业选择的时候,都见到过这样一个专业:考古。虽然很多学生对于"考古"二字并不陌生,但是除了极少数学生对其真正热爱之外,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太愿意进入这样一个专业。因为懵懂的我们并不懂得考古专业并不是意味着入学之后要每天跟着老师研究古尸、下坟墓考察古代人的遗物,所以还没确切进行初步了解便被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给吓到避之不及了。

但是,如果我们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会发现,其实考古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刚开始都主要是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后期也有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田野调查、实物鉴别审视等课程,但是也远远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通过考古专业里一系列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对其专业历史知识有所了解,而且还能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对很多流落民间的珍贵古代遗产进行鉴别并展开相关保护措施。

历史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都无疑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存在。悠久的历史往往给我们留下太多无法复制的珍贵文化遗产,也能让我们在历史的历程中学会去反思自己,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避免重复之前所犯过的错误等,总之,历史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位人类而言都是一种无价之宝。

然而,想要去认识历史、探索历史,便免不了要涉及到考古学这一专业,它能在如今"赝品"纷杂的社会中鉴别出真正的历史遗物,能够通过星星点点的考古发现而去洞察历史、甚至重现历史。

日常考察却发现惊天奇物

真正的大咖总是在不经意间闯进人们的视野,往往不会有太多虚张声势的所谓"牌面",但是却总能在人世间惊起一番波澜。考古工作虽然做起来十分艰辛,但是却总能在百般磨难之后为我们发掘出一些闪耀着异样光辉的文化瑰宝。

在上个世纪,一支考古队正在湖北进行多少年如一日的考古工作,由于正在挖掘整理的是一座早就被盗墓者席卷的空空如也的坟墓,所以接下来的考古工作只是在收集一些被盗墓者粗心大意遗留下来的东西,大家都对这座古墓不抱太大期望。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人在意,所以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在经过一系列的挖掘整理工作之后,考古团队从中收集到了一些文物碎片,由于太过凌乱,所以初期大家都没看出是什么文物的残片,但是能够初步确定是古代遗物。

既然是文物残片,那自然就是有一定价值的。所以考古队挖掘到的文物残片便被带回研究所进行文物复原,经过一系列的复原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发现有这些残片所复原出来的文物竟然神似古代时期让很多士兵闻风丧胆的古代"机关枪"。

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而不至于造成失误,相关人员便邀请了十分权威的考古专家前来鉴别,经过一番详细审视,专家惊呼道:"孔明真乃神人也"。原来这些被复原了的古墓残片就是在古代战斗力十分惊人的古代"机关枪"。

这一发现让本来对这个古墓不屑一顾的考古团队瞬间大吃一惊,没想到本来不抱任何期望的古墓中竟然还藏有这等奇物,一下子整个团队都感觉之前日夜兼程的辛劳都没有被辜负。

解密古代"机关枪"

众所周知,机关枪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进步才产生的作战武器,但是从湖北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又怎能叫做机关枪呢?这话就要从我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诸葛亮开始说起了。我们都知道,提起三国志便免不了要说到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了,在很多场战役之中,都少不了诸葛亮的出谋划策来为战场画上点睛之笔。

殊不知,诸葛亮不仅善于深谋远虑、为君主出谋划策,在创新作战工具方面也颇为优秀。在他的指导下,早在三国时期,便发明出了一种可以让利剑连续射出的弓弩,也就是我们在很多古籍小说上经常看到的"诸葛神弩"。要知道,在古代那种落后的冷兵器时代,像"云梯"、"诸葛神弩"这类能够让战争效率事半功倍的作战工具的杀伤力无疑是可以与现代战争中的机枪、坦克相媲美的。

由于这种冷兵器——"诸葛神弩"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之下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存在,并且它的工作原理又与我们以连发子弹而著称的机关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便会习惯性地把这种出土于1700多年前的"诸葛神弩"也称作古代"机关枪"。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这次考古发现中,考古学家一共在这次所收集到的残片中,利用现代科技和传统手艺修复了40把"机关枪",这不仅是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也能够为我们现代人在探究古代军事情况、作战方式等方面提供切实物证与相关线索。并且通过这次考古发现,也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即使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的古代社会,也挡不住人类智慧的尽情发挥。

毕竟古代"机关枪"的身影在这次考古发现之前,虽然据古籍记载,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种武器存在,但是却由于千百年来从未出现其本尊而让这种兵器的面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扑朔迷离。直到一千七百年后,在一次偶然的考古活动中,古代"机关枪"终于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世人面前,才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所在。

面对盗墓情况的遏制,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遏制犯罪分子的想法,另一方面针对售卖盗墓工具的厂家和线下交易市场要进行监控和打击,破坏文物贩卖的链节。

许多古物由于年久且独一无二的价值,受到了许多收藏家的高价追捧和购买。这种性价比极大的不良市场形态,引起了许多犯罪分子的青睐和作案,对我国的文物保护和古墓发掘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和难题。

要出台严格关于盗墓行为的处罚法规,遏制这类情况发生。

针对犯罪分子的盗墓行为,要想进行一定的遏制和处理,相关法律的量刑惩罚上调是必须要进行考虑的,同时针对不同盗墓情况的量刑和处罚也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这虽然需要大范围的改变和处理,但如果能够实行,未来将会使民警和法庭在判断盗墓行为时更加有效和精准。

针对售卖盗墓工具的厂家进行监控和调查,打击相关的线下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针对出售可能会产生盗墓行为的工具厂家,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和调查,避免不法分子购买这些工具,用于盗墓和挖掘行为。同时针对潜在的线下交易市场,也要做出足够的预警和充分准备,将这类文物贩卖的链接进行充分的处理和破坏,才能够有效的打击这类行为的发生。

使用现有的联网组成文物丢失数据库,促进未来警方的寻找和追踪。

现有互联网的逐步发展和进步,可以使各个地区的文物收藏组成统一的数据库,建议未来可以统筹这种类型的数据库形式。当出现文物丢失和查询时,更有助于警方的查找和跟踪,来保护我国的文物安全。

古籍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录。让古籍活起来,就是让古籍重新流传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深入了解古代文化,从而增进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的文化交流,让文明历史继续流传下去。

总的来说,让古籍活起来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保护文化遗产,把遥远的历史变成当下的精神财富;

2、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协助今日国家建设;

3、充分利用、发掘古籍中的科学思想,启发当今科技发展;

4、传承文化,让古籍活起来,让整个社会都能传承精神文明。

从西汉至宋代,简牍出土约八九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起:一是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旧宅发现《尚书》、《礼记》、《论语》等数十篇用战国时的文字书写的简册,即所谓壁中书,从而引起了长达两千年的经学今、古文学派之争;二是晋武帝太康二年(281) 汲郡一个名叫不准的人盗掘战国魏襄王(一说安釐王)墓时,发现有竹简数十车,这些竹简被整理成16种古书共75篇,这就是所谓“汲冢书”。它们除了极小部分现仍传世外,几乎都散佚了。

19世纪末至20 世纪初,瑞典、英、日、俄等国以“探险队”的名义在中国边疆和境内进行盗掘,在楼兰、敦煌、酒泉等处发现很多汉晋简牍,这些实物至今仍流散在英国、印度、瑞典、苏联等国。

1930~1931年间中国学术协会与瑞典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额济纳旗居延地区发掘出1 万余枚汉代简牍,这是居延汉简的第一次发现,同时也是在这时期以前出土最多的一次,实物现藏于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80年代末,完全由中国考古学家独立进行的科学发掘,有几十次。出土实物都用科学方法保存,大部分已整理出版。比较重要的发现有:

1951年长沙五里牌406号战国墓,出土竹简38枚, 这是楚简的首次发现。

1959年甘肃磨嘴子6号东汉墓出土竹、木简504枚,其中有《仪礼》469枚,这是在所发现的简牍中现存第一部较完整的古书实物,在此以前发现的简牍大多属于文书、遣策,只有极少一部分古书,实物都荡然无存。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1号墓出土竹简4942枚,2 号墓出土32枚,都是先秦古籍与古佚书,这是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出土这样多的古籍 (称银雀山汉简)。

同年,甘肃武威旱滩坡一座东汉初期墓出土木简92枚,是前所未有的医书。

1972~1976年原出土居延汉简的遗址又发掘19637 枚简牍(称为居延汉简),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空前的(见彩图)。

1973 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大批简牍,共有《论语》等8种珍贵古籍。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1155枚竹简,这是自发现简牍以来第一次出土的秦简 (称云梦秦简)。

1977年在湖北隋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竹简200余枚,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 1号汉墓出土《苍颉篇》、《诗经》等10多种珍贵古籍。

1979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 115号汉墓出土约400枚木简,其中有《孙子兵法》佚文。

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3座汉墓中发现西汉早期木简千余枚,其中有《汉律》等汉代法律古籍。

2010年8月6日,工作人员清理出又一片简牍。

长沙市五一广场地铁2号线施工工地发现大量东汉简牍的新闻,震惊了海内外考古学界,各路学者纷至沓来,希望参与研究和考证简牍的价值和意义。专家表示,将采用最利于文物保护的“整体切割法”抢救性发掘这批东汉简牍。

是因为这个古籍记载的东西颠覆了如今考古界或者说整个史学界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这36万册古籍全是秦简,记载的是秦朝的历史。专家们是在湖南的一个小镇中发现的这些古籍,这个湖南小镇叫做里耶,所以这个里耶小镇又被称为秦朝秦简的故乡。

发现这些古籍的经历也蛮好玩的,当时有一群专家来到里耶考古,在这里发现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紧接着,他们又发现了一口古井。这口古井的历史就没有那么长了,但是也有着上千年的岁月。在这个古老的井中,专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的古籍,有36万册之巨,而且在附近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

经过鉴定,发现这些东西是秦朝的,古籍就是秦简。但是当专家解读了秦简上的东西后却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秦简记载的似乎不同于人们所了解的历史,从出土的秦简和兵器来看,这里曾经是秦楚大战的战场之一。而楚怀王是一名宠信奸臣的昏庸皇帝,所以楚国的战斗力其实比不上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即使如此,秦楚之战也是整整打了一年才结束。

这一批秦简解开了很多历史的谜题,给我国研究秦朝历史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记载着在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是怎样生存、发展并进行文化交流的。还有就是,在秦楚战争结束后,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等等一系列重大史实。因为这些秦简记载的东西,让专家们发现了秦朝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专家们都觉得相当不可思议,这也侧面反映出,读史书也要辩证地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