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旅游规划阅江楼何时完工
1阅江楼何时建成
中国四大名楼是陕西永济麻雀楼、江西南昌王腾馆、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历史最悠久的是三国时期修建的黄鹤楼和岳阳楼。
1鹳塔又称鹳塔,因鹳不时栖息其上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永济市周浦古城以西。面积2064平方公里。它建立于北周时期(公元557-581年)。由于建筑壮观,结构巧妙,周围景色优美,唐宋时期登楼赏景的文人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为著名。
2王腾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姜妍路赣江东岸。创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开国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波的诗夕阳与孤儿齐飞,秋水同天。
3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位于蛇山之巅,濒临长江,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三国吴二年(223年),后多次重建。它因唐代诗人崔豪的诗《黄鹤楼》而闻名于世。
4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东岸。它被称为洞庭湖是世界是水,岳阳是世界s大楼。
三国时这里有一座军事建筑;晋南北朝时,岳君楼改名巴陵楼;唐朝的巴陵楼叫岳阳楼;张九龄、孟浩然、贾芝、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但岳阳楼是在李青四年(1044年)重修并请范仲淹做《岳阳楼记》后才真正名扬天下的。
2阅江楼历史
它位于南京狮子山之巅,屹立在长江之畔。是中国十大文化建筑之一,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它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是新金陵48景之一。它被称为江南第一楼。
3阅江楼重建
它们是南昌的王腾亭、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和宣城的谢跳楼。
还有更多不同的说法,各位:镇江芙蓉楼、前阳芙蓉楼、九江浔阳楼、宣城谢_楼、杭州黄成馆都曾被说是江南第四大名楼。
也就是说,江南第四名楼到底是谁,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几年前,我去安徽宣城旅游的时候。
当地一位朋友告诉我,宣城的谢_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宣城谢_塔,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陵阳路上,是宣城的知名景点。
据说在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谢_(同宗大谢谢灵运,被称为小谢世界上)任宣城知府,在县城北面建了陵阳山第一楼,被称为高寨。
后来因为年久失修,高寨被毁。
在唐代,为了纪念谢_,这座建筑被重建,并改名为王贝楼,或北楼。
后来人们习惯称之为谢楼楼、谢公楼。
当时大诗人李白路过谢_塔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叫《宣州谢_楼饯别校书叔云》。
字体公元4阅江楼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年317年,金元皇帝司马睿初渡长江,看到这座山脊酷似北方的卢龙村,就把它命名为卢龙山。
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率8万大军埋伏在此,打败了陈友谅的40万大军,奠定了明朝立国的基础
天妃宫是由明朝皇帝成祖朱迪建造的,是中国的重要历史文物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感谢天妃妈祖等神灵保护郑和s航行安全。故宫屡遭战乱破坏,历代都有修缮。解放后多次修缮,占地5000平方米,由东西向院落组成。每年,在妈祖的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南京人都会去天妃宫赶庙会,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5阅江楼正式对外开放
2021年,南京45个景区将安排免费开放日,几乎覆盖12个月中的每个月。每个月都有选择。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列表。
最新消息:免费开放日原定于2021年10月14日的阅江楼景区门票取消。
景点名称免费开放时间
六合平山森林公园3月12日7月1日
丽水特殊学校实验基地(牡丹园)4月8日
峡山景区4月22日
崂山国家森林公园七佛寺景区4月22日
唐江温泉别墅4月23日
猿猴洞景区4月23日
朝天宫5月18日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5月18日
南京民俗博物馆5月18日
江宁织造博物馆5月18日
六朝博物馆5月18日
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宫媛历史陈列馆)5月19日
王谢故居陈列馆5月19日
孔庙大成殿5月19日
愚蠢的花园(胡加花园)5月19日
李故居陈列馆5月19日
秦大士5月19日的故居
国际慢城文峰塔5月19日
游子山公园就像一座禅寺,五月十九日的祈福园。
固城湖水慢城5月19日
5月19日高淳老街
李剑晨美术馆5月19日
魏紫熙美术馆5月19日
芥园文化展览馆5月19日
天桥景区6月8日
6月13日,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瓜埠山景区
唐明文化村(阳山纪念碑)景区7月1日
珍珠泉景区7月1日
牛山文化旅游区(包括郑和墓和鸿觉寺塔)7月11日
宝船厂遗址景区7月11日
7月22日,国家地质公园桂子山石柱林景区
大金山风景区8月1日
8月3日莫愁湖公园(延期,延期时间会持续更新)
南唐二零年十月八日
阅江楼景区10月14日
10月14日(重阳节),牡丹江景区长江观音景区,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12月13日免费开放。
大漠洞景区
白马公园10月14日
2007年10月17日,塔尼王墓景区
公园11月11日
延吉公园12月13日
因牛湖野生动物王国疫情防控需要,原定于12月16日的免费开放日取消。
牛湖景区12月20日
12月的红山森林动物园。具体日期由动物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提前公示。
因弘基遗址景区疫情防控需要,2021年免费开放日取消。
6阅江楼现在开放吗
雷丁河名字的由来是:
修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1626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称帝前,指挥数万人在狮子山上埋伏红黄旗,击退了对手陈友谅的40万大军的强势进攻,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十四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七年春,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了一座亭子,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朝中文臣各写一篇《阅江楼记》。有三篇,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的《阅江楼记》,朱元璋自己写的《阅江楼记》和《阅江楼记》。
7阅江楼哪一年建造?
镇江芙蓉大厦,位于金山天下第一泉——塔英湖畔。它最初建在江城古镇三山(日镜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由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仍存。
南京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山顶,两岸
西江楼,曾用名吉江楼、吉江阁、西江阁,因楼内四面皆有木雕佛像,故又称四面佛楼。西江塔,位于河中央扶余角山东峰之巅,是看日出的好地方。
8阅江楼哪年建的
西安曲江悦江大厦安属于4星级酒店,是高档宴会的选择。
大厦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南岸,依托唐朝文化,湖光山色700亩,营业面积约10000平方米,餐厅设施齐全,装修豪华典雅,合资民营企业。
餐厅经营高档粤菜、海鲜、海燕、鲍鱼、鲨鱼sfin等。它的特色是模仿唐菜。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享受美味的食物和美丽的风景,还可以欣赏水上如画的表演。碧波镜池,水阔云高,犹如置身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位于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南岸安安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设计的一座新唐风仿古建筑。阅江楼与曲江池遗址公园于2008年建成开放。开业后用于宴会、餐饮等公共服务。
阅江楼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最南端,建在半月形平台上,左边是西楼,右边是东海岸的亭子,构成了阅江人的景观群。半月形的平台近水,看起来就像越江人的船屋栖息在池边,高高的亭台错落有致。
9阅江楼开放时间
南京望江楼在南京叫阅江楼。望江楼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现代建筑。建在南京鼓楼区狮子山上。望江楼是南京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它被称为中国望江楼和望江柳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它俯瞰着长江两岸永恒的浪漫爱情。来南京的游客唐不要到处看凳子楼,交通很方便。
:10南京阅江楼到底是什么时候建的?
1蓬莱阁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在宋、明、清三代不断扩建、改建。
整个建筑群占地18900平方米,占地面积32800平方米。它分为六个建筑单元,总共有100多个房间。整个古建筑群分布均匀,寺庙园林相得益彰。它们古朴典雅,各有千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
1982年被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蓬莱阁主要景点有:弥陀寺、龙宫、天后宫、蓬莱阁主阁、苏公庙、避风塘、吕祖殿、三清殿等。
蓬莱阁的主阁矗立在赭石色的丫蛋山顶,以大海和蓝天为衬托,以田横的群山为屏障,北面是长山群岛,南面是箭鱼水村。它是独特而生动的。它站在高高的架子上真是非同寻常。亭子上有一副对联:九千日,登梯得道;三千里海,乘风破浪,已经尽力了。亭子周围是明画廊,是欣赏大海和俯瞰古城的最佳场所。在这里远远望去,可以说是天高云淡,无边无际。
蓬莱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著名散文《又阅江楼记》中写道:靠在亭子上,看着辽阔清澈的海天,真的可以把五脏六腑都洗干净。这是充满诗意的描述,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感受。
2武汉黄鹤楼
矗立在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第一”的美誉。世界上最好的风景,叫做江南三大名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王腾亭齐名。
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吴二年(公元223年)。到了唐代,它的军事性质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到了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经初具规模,这使得江夏的许多名人一次必游和一次必宴。但战乱频仍,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个娄清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重建。1981年10月,黄鹤楼重建工程破土动工,1985年6月竣工。主体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更雄伟。
运用现代建筑技术,钢筋混凝土框架模仿木结构。飞檐共五层,顶有软垫,金色琉璃瓦屋顶,高514米,底层宽30米,顶层宽18米。整栋楼的每一层都布置了大型壁画、对联和文物。
在建筑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建筑,如铜雕黄鹤造型、造像宝塔、牌坊、轩、亭等。使主楼更加宏伟。俯瞰这座建筑,你可以看到当我观看长河总是滚滚向前和三镇的全景。
3湖南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被称为巴陵在古代。它位于湖南省北部,广阔的洞庭湖和万里长江在此交汇。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位于临水古城西门城头。
岳阳楼建于公元220年左右,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叫做南塔在初唐,被称为岳阳楼中唐李白写诗后。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屋顶上覆盖着**琉璃瓦,造型奇妙,还有岳阳楼是郭沫若书法。
历史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都来登临,留下了许多名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
岳阳楼历经沧桑。我们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的。整个建筑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四柱三层楼飞檐纯木。岳阳楼主楼高3层,高15米。中间有4棵大楠木支撑,周围有12根柱子,周围有30根柱子。整个建筑没有使用钉子或巨大的横梁。2有高齿啄食的飞檐(像鸟的喙在高空啄食)。
屋顶是**琉璃瓦,金碧辉煌。曲线平滑、陡峭、上翘,就像古代武士的头盔,名为盔顶。头盔下的如意斗拱,雕工精巧,如同蜂窝。
据古籍记载,岳阳楼是一座纯木结构、盔顶的古建筑,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
4江西王腾馆
王腾馆,被称为西江一楼,矗立在南昌市沿江北路,城与江接壤。它宏伟而独特,因王波而闻名于世名篇《阅江楼记》,简称《海市》。
葛藤亭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由洪州刺史李渊之子创建。今天王腾亭是一座宋式建筑。
主楼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它的下部是一个12米高的象征古城墙的基座,分为两层。基座上方的主亭是三明七暗,也就是从外面看,是一个有回廊的三层建筑,但是里面有七层,也就是三层明层三层暗层,加上楼顶的设备层。馆内新瓦全部采用唐宋时期常用的宜兴青釉瓦。它是专门为模仿宋朝而造的,高35米。钩子和滴水都是特制的瓷砖。钩子是葛藤秋枫滴水是孤独的猫头鹰。在基座下面,有两个葫芦形的人工雕像
宏伟的建筑,精巧的结构,地理上的优势,加上优美的景色,使得唐宋文人登楼赏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王志焕诗高山遮白日,海洋泄金河;但是你只要上一层楼梯,就可以开阔你三百英里的视野。堪称千古绝唱。因诗楼,楼以诗命名。
2002年10月,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鹳楼重建完成。重建的鹳楼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仿唐建筑,达到了修旧如旧。
6昆明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昆明以西约3公里的滇池上。它靠近浩瀚的滇池,远离太华山。被誉为万沂水大厦,屹立其中,园名——大观园。大观楼是观看滇池的好地方。
大观楼为三层木结构,造型古朴。前湖有三座石亭,是根据杭州西湖三潭的月印而设置的。从楼体的栏杆上可以俯瞰滇池和西山的美景。
大观园花木繁茂,假山、亭台、小桥、流水,景色极其优美。进了园门,穿过近花圃,揽胜馆金碧辉煌,楼槛宽敞;新修的怀旧长廊一波三折,槛外银水玉山;月亭、关家塘绿树成荫,鲜花环绕。月夜听笛声最好。云雾假山,奇幻精致;回到被水包围的岛上;它它像草一样美丽。过了禹岩大桥继续西行,这里的聚浪堤压浪卧浪,大观楼矗立在眼前,甚至还有世界第一龙联盟那种古今都有过的庆祝,让人留下来看。
大观楼始建于1828年,它被命名为大观楼因为它壮丽的景色。楼,名流雅士争相登楼,吟诗作赋。清朝乾隆年间,昆明穷书生孙髯翁写了一副180字的对联,轰动一时。
7南京阅江大厦
阅江楼景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濒临长江。阅江楼的特点是:一是高,山高78米,建筑高度52米,总高度130多米。它是最高的著名建筑;二、精粹,处处细致入微,极为华丽;三是内涵丰富,有很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很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第四,皇家气派,因为仅南京就出过十姓二十六位皇帝。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
阅江楼在一个L整体造型,主翼朝北,副翼朝西。两翼可以欣赏长江风光。主楼两翼拐角处,共七层,总高度51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翼随着歇山的高低而逐渐降低,屋顶参差不齐,起伏跌宕,回廊优美。屋顶铺**琉璃瓦,镶嵌色彩鲜艳的绿色琉璃瓦;房檐和拱门的漆色不同,柱子和门窗都是暗红色,显得更加古色古香。
完全符合朱元璋的具体描述s琵琶菊影,空檐露齿,朱莲凤飞,童菲五彩。
8长沙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长沙市,重建于1984年。阁楼有明清塔的风格,高阁由游廊相连,形如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气势磅礴。
其结构采用悬臂梁代替斗拱。三层楼的亭子由46根涂有红色的柱子支撑,结合了走廊和柱子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异同点,列表对比如下:
扩展资料: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古代的中国园林建筑建造大多与享乐生活有密切关系,然而经过历代匠师的创造,以人工设计建造天然优美的景物,点缀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或几个景点;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清高风雅,淡素脱俗。私家园林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
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参考资料: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皇家园林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作用
如果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算起,到19世纪末慈禧太后重建清漪园为颐和园,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宫苑的建置。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各个历史时期与代表作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囿
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秦汉时期——阿房宫与上林苑
秦汉两代(公元前221年~220年),皇家园林是当时造园活动的主流。此时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其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秦始皇在陕西渭南建的信宫、阿房宫不仅按天象来布局,而且“弥山跨谷,复道相属”,在终南山顶建阙,以樊川为宫内之水池,气势雄伟、壮观。秦始皇曾数次派人去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求取长生不老之药。他在自己兰池宫的水池中筑起蓬莱山,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汉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础上,大兴土木,扩建成规模宏伟、功能更多样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上林苑囊括了长安城的东、南、西的广阔地域,关中八水流经其中,建宫、苑数量不下三百余处,是中国皇家园林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上林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赏自然美景的去处,也有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区,甚至还有跑马赛狗的场所。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仙山。从此,中国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但其规模虽然极其宏大,但却比较粗犷,殿宇台观只是简单的铺陈罗列,并不结合山水的布局。此时的皇家园林尚处在发展成型的初期阶段。
魏晋南北朝到明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积累与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此时战乱频繁,士大夫玄谈玩世,崇尚隐逸,寄情山水,受到这种时代美学的浸润,皇家园林虽然在规模上不如秦汉山水宫苑,但内容上则有所继承与发展,有着更严谨的规制,表现出一种人工建构结合自然山水之美,标志着皇家园林已升华到较高的艺术水平。例如,北齐高纬在所建的仙都苑中堆土山象征五岳,建“贫儿村”、“买卖街”体验民间生活等。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鼎盛的黄金时代,皇家园林的发展也相应的进入一个全盛时期,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并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两者的统一。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是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动植物各类繁多的皇家园林,洛阳的“西苑”和骊山的“华清宫”为此时期的代表作。
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统治阶级沉湎于声色繁华,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金朝中都,都有许多皇家园林建置,规模远逊于唐代,然艺术和技法的精密程度则有过之。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这就是位于北宋都城东京的艮岳。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金代(1115年~1234年),营建了西苑、同乐园、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并修建离宫禁苑,其中最大的是万宁宫,即今天的北海公园地段。并在郊外建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潭柘寺附近的金章宗弹雀处、玉渊潭钓鱼台等。“燕京八景”之说就起源于金代。
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皇家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除元朝大都御苑“太液池”,明代扩建为西苑外,别无其他建设。其中元代万岁山(今景山)、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扩,成为北海、中海、南海三海连贯的水域,在三海沿岸和池中岛上搭建殿宇,总称西苑。在宫廷之内有宫后苑(今故宫御花园),宫廷外的四面东苑、西苑、北果园、南花园、玉熙宫等,近郊有猎场、南海子、上林苑、聚燕台等。此外,明代还大建祭坛园林,如圜丘坛(现天坛)、方泽坛(现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等;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成熟和集大成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西湖、寄畅园和苏州水乡风貌的基础上,以大体量的建筑佛香阁及其主轴线控制全园,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志。北海是继承“一池三山”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北海的琼华岛作为“蓬莱”仿建,所以,晨雾中的琼华岛时常给人以仙境之感受。
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此为基础改建而成。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其中山区部分的十多组园林建筑当属因山构室的典范。圆明园是在平地上,利用丰富的水源,挖池堆山,形成的复层山水结构的、集锦式皇家园林。此外在中国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
皇家园林的鼎盛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这时的封建帝王全面接受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和造园理论,而它本来多少带有与主流文化相分离的出世倾向。清代有若干皇帝不仅常年在园林或行宫中料理朝政,甚至还美其名曰:“避喧听政”。 另一方面,皇家造园追求宏大的气派和皇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就导致了“园中园”格局的定型。所有的皇家园林内部的几十乃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有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势必要求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和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这样也往往将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条轴线关系带入到原本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来了,这也就使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判然有别。
[编辑本段]皇家园林的兴造特点
1.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隋朝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北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里”,北则俯瞰,有“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太液池,“广可五六里,加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50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2.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
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一带,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们纷纷在这里买地造园,其中不少即有意识的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貌。这种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皇家的造园。康熙年间,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60余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摹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概说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1990年,中国的风景名胜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自1994年起,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魁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它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流千载。
中国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据古文字记载,中国奴隶制的后期殷周出现了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圃,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雏形。秦汉时期,则产生了气势更加宏伟、占地面积达数百里、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中布置大量离宫别馆而形成的山水宫苑。魏晋时期,懦、释、道的思想,导致园林化的寺庙--寺庙园林的产生,而此时朴素的山水诗、山水画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发展。唐宋时代,山水诗、山水画的水平处于颠峰状态,因此写意山水园就应运而生。到了明清时代,写意山水园的发展达到高潮,造园艺术更加趋于成熟、完美。这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士大夫,都在园林中追求着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寄托进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这就使中国园林带有了强烈的象征特色。 这种象征特色首先表现在园林和园中景点的命名上。中国园林的名称并不直接与园主的名称相关,而更多地是与园主的人格理想相关。北京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游园。1886年重修后,西太后取意颐养冲和改用现名。这位曾垂帘听政的女皇企盼天下太平,并能让她“颐养天年”。无锡寄畅园的名称则表达出它的主人希望自己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在中国及其文学作品中还有不止一处的“大观楼”、“大观园”,这既是说此处视野开阔、景色秀丽,也是说在此游览、寄居的人要豁达、达观。据史料记载,汉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就有一处园中园叫“博望苑”,指登高望远、亲近自然,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滋养和升华。 据专家考证,早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就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18世纪的时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又传至欧洲,对当时风行的、规则式的英法园林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时间,仿建中国自然式园林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与此同时,欧洲的画家和传教士又应邀在中国北京的圆明园,创造了一组以洛可可风格为主又融有中国民族文化形式的西洋楼,开创了中西园林合作的先河。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而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中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中国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中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2、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人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3、移天缩地。 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宋代宋徽宗的良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壬土的思想。明代造园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4、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东晋文人谢灵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5、形式独特。 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中国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感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6、造园手法高超。 中国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接下来就是运用惜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造园师除了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建园的工地具体指导施工,从而保证设计意图的贯彻执行,并有利于即兴创作。 中国明代造园大师计成(1582年-)就著有《园冶》一书,精辟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重要的造园手法。这是中国第一部造园专著,具有跨时代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园林给人的美学感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全园被分成若干景区,各有特色又相互贯通,往往通过漏窗、门洞、竹林、假山等手段保持一种若断若续的关系,相互成为借景,也为游览中景区的转换做出铺垫。在诸景区中常常,布上几件盆景、花台,那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凄凉与生命的顽强等就都有了见证似的。当然,一个好的园子还会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几副佳联传世。懦家学者向来是讲究“微言大意”的,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意味深长,品尝不尽。如苏州网师园,所谓 “网师”乃渔父之别称,而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既有隐居山林的含义,又有高明政治家的含义。住联点景抒情使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溶为一体,园林更加魁力无穷的。
坐落在北京西郊古钓鱼台风景区的钓鱼台国宾馆,昔日曾是帝王游憩的行宫,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金代(公元1115—1234年)章宗皇帝曾在这里建台垂钓,故后世有“皇帝的钓鱼台”之称。元代(公元1271—1368年)初年, 宰相廉希宪在这里修建别墅“万柳堂”, 成为盛极一时的游览胜地。明代永乐之后,这里是达官贵戚的别墅,许多文人学士游宴赋诗于此。清代乾隆皇帝爱其风光旖旎,把它定为行宫,营建了养源斋、清露堂、潇碧轩、澄漪亭、望海楼,并亲笔题诗立匾。
1959年,为迎接参加新中国诞生10周年庆祝活动的各国***,中国政府决定以古行宫中钓鱼台的园林为主体,兴建了风格各异的19座别墅楼,正式定名为钓鱼台国宾馆。建馆以来,这里接待了来自五大洲众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各界知名人士。其中,芳菲苑是接待各国贵宾最重要的场馆。
古树参天、湖水如镜、绿草成茵的钓鱼台国宾馆占地43万多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远处西山泉水通过玉渊潭流入钓鱼台院内,在园内纵贯南北,曲折迂回于亭台楼馆和林木石桥之间,把原钓鱼台行宫和新建的宾馆楼连成一片,古今相映,珠联璧合。外国宾客对这里古树参天、百花争艳、湖水如镜、绿草成茵的“仙境”,总是赞不绝口,流连忘返。钓鱼台国宾馆从宾馆建立之初,就不断从社会上收集有文物价值的明、清书画、瓷器及传统家具等,并不断得到收藏家和当代著名书画家的捐赠。
作为钓鱼台国宾馆中唯一一座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芳菲苑地处钓鱼台中心,南临草坪,北接中心湖,林木石桥,亭台楼榭,景色宜人。芳菲苑是钓鱼台国宾馆内面积最大,场地和使用功能最为齐全的楼。有可容纳四、五百人的大宴会厅一个,小宴会厅两个;会客厅两个;可容纳四、五百人的多功能厅一个,并有演出舞台;专用的会谈厅可举办大型的正式会谈;芳菲苑外的大草坪,可举办三、四千人的露天活动;普通套房12套,标准间34间。芳菲苑于2000年至2002年进行了改建,其中心建筑大宴会厅为中式仿唐风格,大厅顶部按中国古钱币风格修建,9盏吊灯代表九州方圆。大宴会厅灯饰豪华,从三面玻璃墙向外望去,绿草茵茵,景色怡人。专用的大会谈厅在宾馆饭店中首屈一指。中韩建交谈判及签字仪式等大型会谈都曾在这里进行。多功厅高大宽阔,为举办各种活动的场地设计提供了条件。自2002年8月落成后,芳菲苑已接待了包括各国元首、政府首脑、社会各界和国际知名企业人士等6万余人。
丹若园是钓鱼台内又一清游、宴饮之地。它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园中之园,位于宾馆园内东南角,占地约七千平米。“丹若”为石榴别名。此园始建于1985年,因遍植石榴树,故名丹若园。进得园内,只见环池曲桥,重亭凉榭,幽径回廊,绿草芳菲,小瀑飞花,金鱼嬉戏。杜牧石榴诗“五月榴花红似火┈”等由名家书法的题匾刻字布于亭内或石上,既有古典园林情韵,又有和谐旷怡气象。入夜,灯笼高挂,宫灯闪亮,泛光映射,丝毫不逊白日之佳趣。
养源斋是清乾隆所营造的行宫的正宫,“养源斋”三字亦为乾隆皇帝题写。养源斋现为举办重要会见、宴请的场所。邓小平同志最后一次正式外事宴请(来访的美国总统里根)就是在此。养源斋有会客厅、宴会厅,可以举办60人以内的活动。宴会厅金碧辉煌,两根大柱上悬挂乾隆御笔书匾“幽怀托泉石,乐事在桑麻”,极具皇家气派。会客厅古色古香,以线装古籍和启功先生手书前人歌咏钓鱼台诗篇为饰,朴素之中凸显文化色彩。
清露堂其规模小于养源斋,院内回廊环绕,依山起伏,青山翠柏,小亭依依,倍显园林情趣。清露堂三面有房,可住宿、会客、宴请。
外观典雅华贵的18号总统楼从1959年建馆首次启用接待前苏联***赫鲁晓夫起,已有700多位来访总统和政府首脑在此下榻。此楼亦有商贾巨富和世界知名人士入住。已故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哈默先生曾是这里的常客;美国摩根集团、荷兰壳牌公司、瑞典爱立信等很多世界著名公司的首脑都曾在此小住。
典型中国古建筑的外观设计,一对从圆明园流失多年又回到中国的鎏金铜狮座于大门两侧。环楼四周处处是景,从楼内每个窗户外望都是中国古园林的美景。 18号楼有总统套房、豪华套等共计26套房间。并有会客厅、宴会厅、会谈室、四季厅。中式总统间古色古香,仿明式的装修和家具,颇有皇家气派。会见厅庄重沉稳。 众多中外***在这里决定外交大事。中国党、政***同来访国宾的话别仪式多在这里举办。
12号楼有总统套、豪华套和普通客房17套,并有会客厅、宴会厅、四季厅、会谈室。第一位下榻于此的是朝鲜金日成。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时都曾在此下榻。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特别钟爱此爱此楼,卸职后访问北京仍要求下榻于此。会客厅金碧辉煌,在巨幅刘海粟国画《江山多娇》的衬托下更显大气磅薄。四季厅高大敞亮,假山、溪流、涌泉、池水和各种名贵花木掩映错落、绰约多姿。
多年来,为适应接待各国贵宾的需要,钓鱼台国宾馆博采国内各菜系之长,上及宫廷肴馔谱录,下采民间风味小吃,外及世界各国风味,内及国内八大菜系,广采博取,撷英集精,形成“清鲜淡雅,淳和隽永”的风味特色,被国内外贵宾和中国烹饪协会称为“钓鱼台菜”。钓鱼台菜有上千种菜式。国宾馆还与故宫博物院、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联手合作,深研古籍,开发出独具特色、极具权威性的“宫廷宴”。钓鱼台“宫廷宴”不同于宫廷菜,它不仅仅是宫廷菜点,而是在古钓鱼台原皇帝行宫养源斋、清露堂之中举办的极富宫廷特色的豪华盛宴。“宫廷宴”以雍正皇帝、慈禧太后膳单为主,结合今人科学饮食的要求开发出的极具养生、养颜功效的精美膳食。
一、两者的特点不同:
1、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园址选择自由、建筑富丽、富有皇权象征寓意、吸取园林精华。
2、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水面建设、修身养性、清高风雅、在布局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二、两者的艺术原则不同:
1、皇家园林的艺术原则:
(1)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
(2)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
(3)形式独特。 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
2、私家园林的艺术原则:
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后来为皇家所吸纳,一些宗教寺庙,尤其汉传佛教寺庙的营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而一些儒家知识分子一旦当了地方官,也适时修建一些郊野公共园林或少量园林式建筑,供市民踏青登高赏景之用。
这种园林或建筑就更与私家园林气味相投了,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形成就与著名诗人苏东坡两度在此为官,曾先后疏浚西湖,筑苏堤,修石灯塔,造各种亭台,并留下大量赞美西湖的诗词有很大的关系。
三、两者的概述不同:
1、皇家园林的概述: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三种基本类型之一。
2、私家园林的概述: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
蓬莱市三仙山简介:
三仙山方壶景区
据《史记》等古籍记载,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名为蓬莱、方丈、瀛洲。神仙住在山上,亭台楼阁都是金银打造的,还有一种灵丹妙药,吃了可以让人长生不老。所以秦汉武皇帝到东海访仙求药的故事流传至今。三仙山景区就是要把神话传说中虚幻迷人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展现给世人,满足人们崇仙祈福的美好愿望。
三山风景区蓬莱仙道
整个景区由三和殿、蓬莱仙道、枋湖景区、瀛洲仙境、瀛洲书院、珍宝馆、十一面观音阁、玉佛寺、万方安和等景观组成。建筑主体宏伟,造型优美,各具特色。园内古木参天,奇石各异,碧水荡漾。既有北方的皇家园林,也有南方的私家园林。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作,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卧佛重达108吨,长1286米,是景区镇园之宝,已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外,还有十一尊观音,重260吨;战观音,重72吨,高99米。都是用缅甸冰水白玉雕刻而成,堪称稀世珍宝。整个景区文化内涵丰富,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艺术精湛,令游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
三仙山世界最大的玉卧佛
还有三仙山宾馆、三仙山温泉、三仙山大剧院等休闲度假设施,在古典建筑风格上按五星级标准建造。酒店拥有150间标准客房,45间行政套房和3间总统套房。所有房间和餐厅都用明清风格的木雕装饰,室内陈设都是红木家具。多功能厅、会议室、温泉浴、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让居民真正体验皇家气派。
三仙山瀛洲仙境
三山风景区以和谐文化、风之精神为主题,倡导正气、纯洁、和谐,促进民族文化艺术的塑造,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建设。它既有北方的皇家园林,也有南方的私家园林。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作,以一池三山来表达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整个花园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艺术、雕塑、诗歌、绘画和书法。整个园林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精湛,虽是人造的,却如同自然本身一样,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以上仅供参考。
谢邀。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多的。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它俩其其实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大类型。北海颐和园、避暑山庄等都属于皇家苑囿,规模宏伟、气势磅礴是其主要特征。从建筑的特点上来看,皇家园林建筑尺度大,造型饱满,色彩与气势上的强烈震撼。而私家园林中的建筑物都较小,而且布置得集中,小巧精致,秀雅别致,显得平易近人。苏州、扬州园林等都属于私家园林。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就简单的做一个对比吧:
一、概念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私有,古籍里称之苑、宫苑、苑圃、御苑等。皇家园林是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皇权意识,体现了皇权至尊的观念,但它对自然的态度则是倾向于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皇家气派。皇家园林的人工气息较浓,更多以人工美取胜,自然美仅居次要的位置。
私家园林属于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贵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私家园林大多由文人、画家设计营造,因而其对自然的态度主要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由于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二、规模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规模大,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隋朝的洛阳西苑,周100千米,其内为海,周5千米。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165千米,东西135千米。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以自然美为主,布置建筑只供歇脚休息只用,类似于今天的野生森林公园。北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山周十余里”,北则俯瞰,有“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太液池,“广可五六里,加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10千米,内有564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200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150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因此,皇家园林的规模上占地面积较大,规模宏大,常将有代表性的第宅、寺庙、名胜集中并在园林中再现出来。一般以主体建筑作为构图中心统帅全园,建筑常居于支配地位,尺度较大、较为庄重、色彩富丽堂皇。园林建筑在园中占的面积比例较低,多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成群成组的布局方式,南北向轴对称较多,随意布置的较少。另外,各景区的景观往往离不开建筑,用建筑的形式美来点染、补充、裁剪、修饰天然山水。
而私家园林通常由于空间有限,规模都比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另外,由于规模要比皇家园林小的多,又不能将自然山水圈入园内,因而形成了小中见大、掘地为池、叠石为山,创造优美的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丰富多彩的特性。
三、布局的不同
皇家园林一般总是带有均衡,对称、庄严豪华以及威严的气氛。园林前为居住起居的场所(主要部分)后为供观游的场所
私家园林则是以山水等景观为主体建筑为配角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通过画框似的一个个漏窗,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堂奥纵深,激发游人探幽的兴致。有虚有实,步移景换,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无穷。
四、功能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主要指的就是清帝苑具有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它是为清朝皇帝主要的起居场所私家园林乃可游,可居,可观的场所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私家园林是封建士大夫们为了满足家居生活的需要,还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以山水为骨干、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作为日常聚会、游息、宴客、居住等需要。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赏为主的要求。
五、选址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由于是代表着封建皇权,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尝为主的要求。
六、园林建筑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严肃而堂皇壮丽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另外,大木构件比例常采用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其中,成为其构图中心。皇家园林在大范围内,堆土形成山丘沟壑并与真山想集合,在小范围内仿名园名胜叠以假山。而且不可能依靠石山作为园中的主要景观。皇家园林以自然水改造而成,多以湖等形式出现,皇家园林多以林的形式出现。
私家园林则树株甚至单株,以欣赏为主,私家园林活泼而典雅玲珑空透以厅堂为主,不拘泥于定式居住处,观景点是景观的重要主成部分。如一仿名山名峰,旨在创造一种自然山林意趣,乃园中至为重要的一道景观。私家园林无水不活,旨在创造虚空相生、曲折迂回、,余意不尽的意境,且多以池的形式出现。
七、地区分布的不同
由于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私有,因此都集中在皇权集中地或者在当时的朝都。
中国私家园林集中在南方,是因为南方地区具有造园的自然、经济与人文的诸方面条件。江南江流纵横,河网密布,水源十分丰富,气候温和,适宜生长常青树木,植物花卉品种多,江苏、浙江一带多产石料。私家园林多处市井之地,布局常取内向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围合,精心营造,它们一般以厅堂为园中主体建筑,景物紧凑多变,用墙、垣、漏窗、走廊等划分空间,大小空间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相互对比,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它们常用多条观赏路线联系起来,道路迂回蜿蜒,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大多采用不规则状,用桥、岛等使水面相互渗透,构成深邃的趣味。
最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一脉相承的。他们之间有很的不多之处,但是更多是相同点,他们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峰和杰出代表,他们其中深深地蕴涵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思想,同时他们也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现代的观点。现在环境与人的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地学习他们那种关注环境和自然的作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到之处还望补充指正!
本文2023-08-07 15:36: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