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纸伞的图书红纸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红纸伞的图书红纸伞,第1张

见过红纸伞吗?它有如水的竹骨、如水的伞面,上面题写着《蝶恋花》的断句,绣着绿色的国画

继贾平凹《废都》、陈忠实《白鹿原》之后,又一部爆响文坛的重磅炸弹——陕西实力派新锐作家谭易倾情力作!

2004年华语网络文学论坛中最受网友青睐和追捧的文学小说,同时也引发了谭易现象、《红纸伞》现象,给网络带来前所未有的激荡。

谭易先生十年一剑之作——《红纸伞》,传统文学试剑网络江湖,以百万“伞兵”为网络后盾,撼动贾平凹商州文学霸主地位,炸响陕军东征第三炮。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小说,它用幻化的方式抒写真情与挚爱。全书始终沉浸在一种强烈的主观情绪之中,以其饱含激情的唯美手法进行叙述,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常常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时常不能左右自己的写作状态,因此《红纸伞》也就极易以哀伤凄美的故事与华丽狂热的情绪、细腻深挚的文字感染读者。当阅读完全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人物与情节,所有的生死恨,所有生死爱恨,所有的语言与情绪都沉淀结晶,而能在脑海中存留的就只有那能抵挡一切时空侵蚀与变异的字眼:情。

谭易长篇小说《红纸伞》以地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杂交地带的商州为背景,融入民间的巫鬼文化,弥漫着古老神秘的文化韵味。小说跨度自清末至21世纪,涉及商氏家族五代人,描绘了附着在红纸伞上的九个女子前生后世的悲欢离合与抵死缠绵的爱情纠葛。小说中古典意象的大量出现也营造出流动的古典气韵;运用自由的章法架构与现代的表现手法,透过华美、香艳的语言,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凸显出特有的艺术延展性和艺术张力。 ISBN:9787501542451

字数:532千字

页数:475pages

印次:2005年1月第一次印刷

版次:2005年1月第1版

印数:000001~100000册

定价:4800元

纸张:平装 一 弥漫着神秘文化韵昧的背景

长篇小说《红纸伞》中,作者谭易在对情节精心设计的同时,在小说大背景的勾勒和文化氛围的渲染上弥漫出古老神秘的文化韵味。小说通过对江南伞店作坊、潮湿的雨镇、旖旎山水的商州城、神秘森林的黑石寨匪穴、小桥流水的古镇深宅等等诸多民俗风情、风景世态的展示,全景呈现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商州。

商州自古就是个神秘的地方,位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地带。楚地自战国开始就有着浓郁的巫文化传统,《汉书·地理志》就有“楚人信巫鬼,重*祀”的记载,民间祭祀时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这种祀神的巫歌与音乐舞蹈相结合,风格热烈活泼,富于浪漫情调。悠长的历史源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热情奔放、奇诡浪漫的楚风楚韵。楚人楚地楚文化具有的独特风韵,使其民俗风情显得多种多样、多姿多彩。

商州地理位置的过渡性使商州文化中楚风更烈。“楚辞”是楚文化的凝聚和结晶,打开“楚辞”,扑面而来的是迷幻绝艳的神秘氛围;楚地艺术多与祭神有关,充满了奇异的浪漫色彩,因而商州的风土人情也受到了巫文化的深深浸染。秦汉风采中更可见其神秘性:秦汉人相信灵魂的存在,想长生不老,秦皇汉武便是典型,于是奉神仙,行黄白之术,制不死药的方士应运而生。同时域外神秘异物的传人大大助长了巫风的蔓延,这一切都浸入民风民俗流传至今,形成了三秦神秘的文化心理特征。

谭易生长于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自然受到了三秦文化中神秘特质的浸染和当地丰富的民间文化的滋养,所以《红纸伞》中有浓郁的乡风民俗和佛道鬼神观念。谭易似乎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主义的精髓,经由心灵、情感的浸润,在情感记忆中渗透融和,整合为对情感与生命的审美体验,并将其注入《红纸伞》中。

小说借鉴商州民间的巫鬼文化,对鬼神、宿命、轮回、占卜、风水、佛禅和房事秘闻等进行描写,借助幻觉和神秘意识创造了绚烂的红纸伞、诡异的玉蝴蝶、神异的红璎珞等种种神秘事物,不但屡屡写到灵物和灵异现象,还有人与鬼的几世纠缠。如胡玉蝶化身厉鬼飘荡在桃花林梢,埋有玉蝴蝶的万年青发出的诡异绿光刺瞎了新娘雨蔷的眼睛,娇蕊满箱尘封多年的珍贵行头在她和旧情人重逢时瞬间化为齑粉,一只叫绿唇儿的鹦鹉让哑女秋晓学会了说话……小说跨越生死的界限,不以人物肉体死亡作为形象的终结,而以人的肉体消亡之后灵魂不灭的“鬼”作为形象的延续,使几代人与鬼彼此聚扰牵挂,相互碰撞,展示出极端异化的纯真爱情、同性恋、畸型恋和人鬼恋等,使世俗的男欢女爱、情欲纠葛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扩展至鬼神的世界。死亡的诡谲气氛、生死之间永恒的张力以及因爱而恨生出的神秘诅咒,都将宿命的力量融人无尽缠绵的爱情,并对其进行全新诠释,让残缺衬托完美、割裂映照和谐、绝望变为希望,以唤醒人们去追求至高至纯的人情、人格、人性与思想精华。人鬼情事和灵异传奇的描写,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其中所蕴涵的宿命色彩将巫文化渲染得非常鲜明。这实际上都是作者对商州民间文化精神的一种把握。神秘主义无疑为这部小说增添了奇异的色彩,使其审美意蕴有了超越时空的哲理趣味。

另外,作者在商州风情、民俗工艺、中国戏曲、人物服装、刺绣织染及丰盈充彩的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深入挖掘和细致研究,如对纸伞的制作工艺、布匹的织染工艺、地方戏曲的程式技巧和刺绣的针法等古老的传统民间文化都有极为翔实、细腻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内涵。作者以灵性的文字和诡异的商州爱情故事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商州,几千年来积淀的厚重文化在小说中飞扬成唐风遗韵般的风情韵致,这使《红纸伞》将艳丽的文化口红精致地涂抹在商州这张古今交汇的脸上,使其成了商州古老文明的守望者。这种文化风韵,在作品中似乎只是历史刹那回眸时的嫣然一笑,但也足以倾人城。

二 抵死缠绵的爱情主题

小说以古商州一个老伞店为背景展开故事,以红纸伞为载体,运用超越时空界限与一般人生死观念界限的浪漫手法,贯穿几代人的生命历程,描绘了附着在红纸伞上的九个女子前生后世的悲欢离合与爱情纠葛,其中有凄美哀艳的爱情、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还有痴迷不悔的同性之恋、悖伦灭门的红尘畸恋、抵死缠绵的人鬼之恋……小说的时间跨度从清末开始,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直至21世纪,涉及商氏家族五代人。作者以浓烈的文字,描写那些多情男女及其子女们如何身不由己地在时代与命运的大潮中抵死的情爱纠缠和无奈挣扎。古玉龙、小桃红、雨蔷演绎着古老伞店的传奇,古老的商州伞店在雷击电霹中化为灰烬,招蜂惹蝶的伞店老板在桃花林里被烧成了黑炭;阳子、桑眉和伞郎再次重现历史的悲剧,伞郎成了战争的牺牲品,伞店虽然被毁,情债却在岁月里积累;商痕、商彤、钟情始终走不出家族的阴影和困扰,挣脱不了红纸伞神秘的笼罩。在婀娜、旖旎却又充满宿命、凄迷的红纸伞的遮蔽下,人物似隐身在纱一般的历史迷帘后躲着藏着,却又勾着露着。人物命运自民国军阀时代乃至现代生活,鉴证了一方情天热土上痴怨男女的苦乐日子,以及他们再续情缘时的生灭轮回,整部小说如诗如泣地诉说着人生的滚滚红尘,将读者带人一个奇妙的情爱世界。

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提出了“至情”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他为了表现“至情”,在《牡丹亭》中运用了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离奇情节。谭易与汤显祖有着类似的价值与情感取向。《红纸伞》虽然也从侧面叙写了一个伞店的兴衰与商州的一段发展史,表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但作者仅仅是简约地勾勒出其中包含的庞杂的社会历史内容和家族兴衰背景,其着眼点侧重于写“情”。全书用炽烈饱满的激情文字,讲述的一个又一个凄凉的爱情故事,既深蕴着割舍不断的亲情,又不时插入纯真挚烈的畸形恋乃至同性之恋,更有穿越时空、纠葛不清的人与鬼的恋、怨、情。

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与情节,仅仅是以简单的时空顺序安排事件发展,并以抵死缠绵的爱情为基石构筑整个小说的大厦。人物命运间种种光怪陆离的联系,就缠绕在生死不灭的情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断裂和更新。为了表现“至情”,作者甚至刻意运用命运错位的手法,把今世两个相遇的人残酷地分开,让本来最心心相印的情侣背弃。这种刻意的相思格局在书中层出不穷。于是,读者在一次次心动和等待中流下了最冷的泪水,在一次次的爱情残缺中体认着悲剧的美感,在持续的情感掠夺中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这就是《红纸伞》极易打动当今滚滚红尘中的读者的麻木心灵的地方。

三 古典意象和古典气韵

《红纸伞》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典意象,绚烂的红纸伞、诡异的玉蝴蝶、神异的红璎珞等在小说情节中彼隐我现,前连后缀,相互呼应,为整部作品营造出流动的古典气韵。红纸伞是全书最动人心魄、最具冲击力的一个核心意象。红纸伞本来就是中国文化中经典的传统意象,文人墨客和艺人多对其钟情不已。贯穿小说始终的红纸伞,据说制作工艺在商州已经失传,但在谭易笔下,“红纸伞”被活灵活现地“制作”出来。它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物象,更是一个附着爱情与命运的神秘意象:艳丽的红色象征着美丽的红颜女子,纸的质地象征着爱情虽美却脆弱易碎,“伞”即“散”,预示一个个始聚终散的悲凉结局。《红纸伞》下的男女主人公,情始于“伞”,缘起相爱;爱终于“散”,缘落情尽。伞的一开一合,人的一聚一散,人间的悲欢离合缘聚缘散在伞上演绎。红色固然鲜艳,却透着浓浓的血腥气息,于浓重诡秘中透出人物情感命运的惨烈:红纸伞的第一次出现,就让商家伞店的开山鼻祖商时月为自己所爱的女人离魂游荡,几经磨难后虽赢得美人归,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商州重新创业,而以后红纸伞带来的劫数又不断被商家子孙的艰辛情路所应验。

除了红纸伞之外,作者还选取了中国传统意象中的玉——玉蝴蝶及玉质的红璎珞。一对玉蝴蝶,既是胡玉蝶报复古玉龙始乱终弃的利器,又是商子丹与古玉龙之妻商雨蔷的爱情见证,并成为商寒与商子丹父子相认的信物;一串代代相传的红璎珞上,每一颗玉石都代表着一个女人的一生;一对琵琶扣,记录了三代人、三对男女、一双孪生兄弟的爱情和亲情。这些古色古香、富于韵味的灵物每一件都有着古雅精致的质地,都凝结着数段凄美的爱情,都被浓郁的情感所深深浸润,并因为汲取了爱情的精魂而滋养出非凡的灵气和神秘的力量。它们不仅在情节发展的重要关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且自身也因为层层的情感积淀而呈现出醇厚的古典韵致。这些具有浓郁传统色彩的饰物是作者在这华丽的长篇中精心镶嵌的一颗颗神形各异的宝石,在一段段情感激流的旋涡中焕发着奇异而神秘的古典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意象选择上的显著特色是对红色的偏爱,这凸显了作者的红色情结。作者对红纸伞、红璎珞、红狐之恋等一系列意象的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整部作品的意蕴呈现出鲜明的传统色彩。在中国人的文化体认中,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它张扬而饱满,素为中国民众所崇尚。作者对纸伞工艺、花娘刺绣和戏装行头的细针密线地描写,颇得红楼神韵,颇具艺术价值。由于大量古典意象、古典诗词的借用,作品洋溢出浓郁的诗情画意,古典意象、古典诗词带来的古韵又使作品与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实现了某种微妙的沟通,单纯的爱情也由此获得了文化的底蕴,作品也由此自然而然地承载了更多的内涵。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这部小说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民间文化的联系,使整个作品在历史的维度上有了深入和扩展,从而厚实了作者所描绘的情感世界。因此,《红纸伞》与同类作品相比,有着并不多见的文化气韵,颇具可读性,这大概是它能跨越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两界的重要因素。

四 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创作风格

首先,是自由的章法架构与现代的表现手法。

《红纸伞》的章法架构带有鲜明的现代自由特色,甚至带有在网络文学中最流行的魔幻小说的结构手法。小说的缠绵爱情故事及其叠出不穷的凄艳意境都置于作者洒脱的意念指挥之下,完全服从于作者的主题表达需要,让人物在自己的意念中生生死死。我们看《红纸伞》时,似乎看到了书中人物化成一根根伞骨,他们一概附着在命运的伞柄上,随时光四季的变迁而时拢时收,他们彼此一时近在咫尺,须臾各奔天涯,人们披风挂雪地来了走了,伞也由此频频地被沐浴着时代的风雨。艳丽的伞面被作者一次次撑开以后,变成了所有出入故事中的人物的情天恨海。伞面终究破了没有——无从考究,只伞上那“霜天晓”诗句历久弥心地敲打着光阴交媾下的晨曦和薄暮。小说中人物诡异波谲的命运变迁让一个“情”字超越生死、穿过时空,在“红纸伞”划出的生命轨迹里,演绎了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发生的地点变换频繁,甚至难以弥合、拼接,但是作者巧妙自然地把荒僻的商州和繁华的大连、异域的日本和中国的内陆和谐地构筑在一起。在线索上,作者隐约地勾勒了民国动乱、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的背景,种种这些,没有现代表现手法是很难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小说甚至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它用时空结合的顺序安排事件发展,这种安排又以毫无预料的速度推进人物命运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在小说中,你可以看清事件、人物和地点,但不能预示人物命运,它存在着变迁,甚至一点点的错位就可以把今世两个相遇的人残酷地分开。加之作者打破了时空界限,穿越生死畛域,想象非常恣肆,这样的叙述方式使作者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表达空间,呈现出鲜明的现代风格。这使凝结于红纸伞下的一个个悲情的故事,深深地浸*着作者浓烈的主观色彩之中,呈现出一种诡异与神密的故事架构。

长篇小说容量大,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远大于其他文体,因此作者多采用全知视角,间或采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进行叙述。这样虽使叙事宏大且更具历史沧桑感,但从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小说的个性色彩。《红纸伞》却反其道而行之,舍历史而就个人,舍博大而就情爱。就叙述视角而言,《红纸伞》多采用叙述者与角色合一的限知视角,选取了深陷情网之中的个体主人公视角,浓墨重彩地从主观体验出发推动情节的演进;只有在必要的场合下才采用全知视角交代情节发展,这就使得全书笼罩着浓重的叙事主观色彩。小说的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凄清的爱情故事,大都是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展开的,以几代女性的不同经历和意识,用最华美、浪漫、柔媚、香艳和疼痛的镜头语言来结构小说。所以,这部小说具备了细腻的特质,使读者深刻地把握到女性对情感的渴求、对情欲的真实感受、对男人的期望与失望……因此,小说中的男性在那一个个甘愿为情而死、为情而孤守终身的女性面前,都显得渺小而苍白:那始乱终弃的古玉龙,在关键时刻临阵退缩的将军,甚至一度敢做敢当的古居也在式微面前溃逃过……与其说这些男性形象太软弱,毋宁说这是在传统意识中被男人忽视的女性内心真实的男性形象。

所以说,这部小说创作意态上的自由是纯粹个人的,它宣泄的是一种独特的哲思。谭易行文的自由具有典型的当代前卫艺术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叙述方式使作者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表达空间。但是单纯的情感表述,虽可以充分宣泄作者的情绪、激荡起读者的心灵涟漪,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内容的深度呈现。

其次,是华美古典的语言风格。小说的故事背景虽跨越了几个时代,但作者在社会历史方面着墨不多,全书的古典气韵并非纯粹来源于历史背景,更多的是来源于其颇具古典韵昧的语言特色和多处引用的古典诗词。按作者的说法,小说上部写前生,下部写今世。从时间上看,上部属于古代的尾声,下部属于现代。然而即使在属于现代的今世,作者仍以一句“四季风雨四季秋,望断红尘,谁染霜天晓”来演绎主要情节。作者刻意借鉴古典小说的语言风格,在展现和揭示思想主题时,采用了浪漫、惟美、古典的语言,其特色一如华美的绸子,有冰冷的花纹和细腻的质感,有冷艳的颜色和芬芳夺目的视觉冲击,更有遗世独立的古典神秘味道。这些语言华丽优美、珠圆玉润、柔美香艳。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如此轻松,就像清晨的呼吸一样流畅自如。好的文字都是有一种控制力和征服力的,它可以操控读者的情绪和意识,影响或改变读者的思想和观念,在一定范围内凝聚一批忠实的读者。谭易的语言风格在古典之外还充满了蛊惑力和激情,寂寞却不冷漠,世俗却不低俗,香艳却不妖冶,华美却不奢靡,深刻却不艰涩,古典却不孤傲,具有强烈的视角冲击力。作者文字中蕴含的极端感情和情绪极易打动受众,这是谭易文字具有暴君般操控力的重要原因。所以,有论者说谭易的文字是商州的织锦,殉情灿烂,浓情香艳,抵死缠绵,疼痛妖冶,是商州的艳鬼。很多网上跟帖的读者也盛赞其文字魅力。的确,《红纸伞》的语言好似能够唤起前生后世痛觉的文字的花朵,有着世间最浓艳的颜色,花自迷人,蝶自恋花,又似味道浓烈的兑上了些须砒霜、顶点儿**的百年老酒,让人很快迷醉。

初读这部小说的读者会恍惚以为作者应是一个穿着宽袍大袖的老先生,于古书斋中,一盆炭火,一炉清香,十年寒窗方写就。谭易为体会这种古典的意蕴和情绪,在创作时,特意买来一把红纸伞,撑开放置在电脑上,以营造古典与现代相和谐的创作环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每当他去山下的墓园散步、思考时,这句古诗词都能涌现在他的脑海里,常常幻想着亡灵从至情至爱到灿烂殉情的情景,他用心灵与之对话,人物的生生死死,爱恨情仇,一下子都泉涌而出。一次,他从一个形状古典、与众不同的墓碑上蓦地发现碑文刻着“望断红尘谁染霜天晓”的诗句,那一刻置身《红纸伞》人物世界的谭易一下子泪流满面,自认为那个墓主与他有缘。从这句诗他塑造了小说中“钟望尘”、“秋晓”前生后世的故事。

小说里的传奇色彩、悲剧氛围,殉身爱情和淡化政治的写作风格,以及谭易本人种种特立独行的个性,在某些方面像张爱玲,但其文字风格却迥然不同。张爱玲的描写是在云端里看厮杀,谭易的描述则是在焚烧自己,一个冷,一个热,却都指向苍凉的底色。谭易用一种富有激情、细腻惟美的手法,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讲故事,装饰着商州红男绿女的爱情,点缀和丰满着商州文学恢弘厚重、清丽委婉的个性风格。小说《红纸伞》也正是以卓尔不群的抒情姿态统领全局,游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施展它特有的艺术延展性和艺术张力,着力营造民族化的传统美感,使当代人在熟悉而独特的美学享受中,领会到了经过提炼过滤后的现代思想精华。

参考文献:

[1]张静,高旋.为纪念《红纸伞》的出版发行作家出个性

化邮票[N].西安晚报,2005—08—21.

[2]周宝珠.民俗文化的历史再现——读《湖北民俗志》

[J].出版科学,2003,(3).

[3]曹茂兰.神秘主义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复归[J].株洲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4]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全集[M].北京:北京

古籍出版社,1999:1153.

[5]冯国超.中国古典名著鉴赏·元曲[M].北京:光明日

报出版社,2003—2

Wandering between the Fields of Classic and M odern:

The Art Tension of‘‘Red Paper Umbrella’’

SUN Liu—xin

(College ofLiteratur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75,China)

Abstract:Tan Yi’s novel“Red Paper Umbrella”,taking Shang state as writing background which is the joint where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meets Chu’S culture and integrating with state folks of sorcery ghost culture,is filled with air of old and mysterious cultural lingering charm.The novel spans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contemporary era,involving five generations of the Shang’s,describing the joys and sorrows as well as their touching love afairs of nine women,who are adhered to the red paper umbrella.The classic images that emerge frequently in the novel construct flows of classic flavor.The fre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modem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are used to show the novel’s special art ductility and art tension.Through gorgeous and romantic words,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world integrate harmoniously in the novel.

Key words:“Red Paper Umbrella”;Shangzhou literature;Tan Yi 谭易,原名淡晓毅,1969年生人,陕西省丹凤县人。母亲喜爱文学戏曲,是贾平凹的小学语文老师。受母亲影响,谭易自幼喜欢文学艺术,痴迷写作。曾做过广告公司首席策划,《女友》、《深圳青年》杂志编辑。1995年起在《十月》等期刊发表过众多文学作品。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红纸伞》。另有谭易亲任编剧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关西无极刀》、《落泪成金》以及四十集电视连续剧《红纸伞》、《龙凤驹》等作品。

谭易长篇小说《红纸伞》 上部 前世

第一章 红情

第二章 绿衣裳紫衣裳

第三章 被花恼

第四章 倦寻芳

第五章 红殇

第六章 墓园故事

第七章 绿唇儿

第八章 此去经年

第九章 魅影

第十章 戏剧时代

第十一章 水月梦花

第十二章 今生已惘然

第十三章 莫问沧桑

下部 今生

第十四章 离情正引千丝乱

第十五章 商痕的小说:隔着一世看你

第十六章 商痕的小说:妈妈家,我所看到的痛

第十七章 商痕的小说:父亲和他情人的樱桃谷

第十八章 商痕的小说:重返樱桃谷

第十九章 我想变做一匹马

第二十章 锦书难寄西飞翼

第二十一章 红狐之恋

第二十二章 涕零双坠

第二十三章 世纪之约

长篇小说《红纸伞》出版后序

打开一把红纸伞,打动一颗心灵

宋濂(1310—1381),明朝开国元勋,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文宪。潜溪(今浙江义乌)人,汉族。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送东阳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 提举,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编辑本段]宋濂其人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有明一代,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宋濂藏书始於青年时代。当时,他因元末战乱迁居浦江,於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因名其楼为“青萝山房”。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明祁承汉《澹生堂藏书红》说:“胜国兵火之后,宋文宪公读书青萝山中,便已藏书万卷。”清载殿泗《风希堂文集》卷二《宋文宪公全集序》则说宋濂“始自潜溪徒浦江,得卷氏藏书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书之精华,有少数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长庆集》,先后为钱曾、黄丕烈、潘祖荫所藏。《百宋一廛赋》:“庐山《长庆》,见取六丁;金华太史,独著精灵。”注:“《长庆集》北宋时镂版,所谓‘庐山本’者。庚寅一炬,种子断绝,唯此金华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图记宛然,古香可爱,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经传集解》、《史记》、《文选》等流入清宫内府,《天禄琳琅续编》有记。宋濂还曾藏有宋刊《事林广记》,后归广东丁日昌,《持静斋书目》著录。

道统文学观由来已久,但这里也有区别:以韩愈、欧阳修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论上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的工具性,但并不轻视“文”;宋代理学家看到他们的不彻底性,于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论点,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诱惑。宋濂的文学思想便是沿着理学家的极端观点。在《文原》一文中,他强调了文“非专指辞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显现,文与道相始终,道在哪里,文亦在哪里。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复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云稿序》);“文外无道,道外无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这种理论批评古代作家,就显出非常偏狭的态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后,“世不复有文”;贾谊、司马迁所得的仅是“皮肤”,韩愈、欧阳修所得的也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几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经之文”。至于明显不合“温柔敦厚”标准的各种文章,在宋濂看来,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论是一种受官方支持立场,这一点可以由《元史》的体例得到证明。自范晔《后汉书》分立《儒林》、《文苑》两传,以区分经学之士与文学之士,后代官修正史多沿袭之。《元史》却取消了这种区分,单立《儒林传》,认为“经艺文章,不可分而为二”,“文不本于六艺,又乌足谓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诏命修撰的,这样做当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这种理论必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着美化、歌颂明初统治集团上层人物及表彰贞节妇女的作品,这大概就是他的“道统”文学的集中表现。但历史已经获得的进展,即使用强力去扭转,也还是有困难。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还是存在两面性。

宋濂在元末与杨维桢交谊甚笃,明初杨氏去世后,他为之作墓志铭,对杨的文学才能和成就推崇备至,甚至以相当宽容的语气描绘其晚年“旷达”和“玩世”的生活情态,这和他的严厉的理论颇不谐调。他另外还有一些散文,对生活实际比较尊重,因而在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同时,比较接近真实的人性。如《王冕传》,写出一个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开头描写王冕少年读书情形的一节,颇有情趣: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又如《鹿皮子墓志铭》详细介绍陈樵“屏去传注,独取遗经”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传》写出一个出世高士的形象,由于作者对不同的人物个性能取一种同情的态度,都写得较出色。《送东阳马生序》自述早年在贫寒中求学的艰苦,也很真实动人。

宋濂的散文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但偶尔有些描写的片断,也能写得相当秀美。各种文体往往各具特点,可以看出变化,不是那么僵板。总的说来,他的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规范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所以能够成为明初文学风尚的典范。

对于宋濂来说,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认他是什么“大儒”,而带有侮辱性地称之为“文人”(见《明史·桂彦良传》)。因为在朱元璋的政治体制中,已不能够允许有“大儒”——社会的思想指导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导者。宋濂最后其实是死于无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严酷。

[编辑本段]《送东阳马生序》及翻译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7],益慕圣贤之道。又患[8]无硕师[9]名人与游,尝[10]趋[11]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2]执经叩问[13]。先达德隆望尊[14],门人弟子填其室[15],未尝稍降辞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7],俯身倾耳以请[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礼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复[21];俟[22]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4]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劲不能动,媵人[28]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30],烨然[31]若神人;余则缊[32]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3]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7],县官[38]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9],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40]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41]甚称其贤。余朝京师[42],生以乡人子谒余。撰[43]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44]。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44]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编辑本段]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又作德高望重。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严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同“肢”。

[29]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通“盥”。

[32]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3]容臭(xiù):香袋。

[34]烨(y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35]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39]遗(wèi):赠送、给予

[4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1]流辈:同辈的人。

[4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43]撰:同“撰”。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44]夷:平和。

[45]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翻译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跑着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用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约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那些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编辑本段]宋濂经典

宋濂为文强调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力主义理、事功、文辞三者统一。尤长散文,纪传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均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写景如《桃花涧修契诗序》、《环翠亭记》,简洁清秀,迈似欧阳修。著作计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龙门子》、《潜溪集》、《萝山集》、《浦阳人物记》、《翰苑集》、《芝园集》等。后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编辑本段]《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驰檄齐、鲁、河、洛、燕、蓟、秦、晋间,其文道: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假元号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河洛之徒也;或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志在养力,以俟衅隙,此关陕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为名,乃得兵权。及妖人既灭,兵权已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两淮徐邳,皆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编辑本段]诸子

该作品节选已被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初二下册第24课收入

诸子辩(一名龙门子) 论 鬻 子

管 子

晏 子

老 子

文 子

关尹子

亢仓子

邓析子

鶡冠子

子华子

列 子

曾 子

言 子

子思子

慎 子

庄 子

墨 子

鬼谷子

孙 子

吴 子

尉缭子

尹文子

商 子

公孙龙子

荀 子

韩 子

燕丹子

孔丛子

淮南鸿烈解

杨子法言

抱朴子

刘 子

文中子

天隐子

玄真子

金华子

齐丘子

聱隅子

周子

通书子

程子之故事

[编辑本段]宋濂后裔

今有两部宋濂后裔宗谱《长陵宋氏宗谱》(今兰溪市横溪镇宋宅、大斯等村宋濂孙宋怿、曾孙宋信后裔)和《潜溪宋氏宗谱》(横溪镇下溪前村宋濂孙宋恺后裔),写成《宋濂后裔祖籍考》在《浙江日报》、《古今谈》和《兰溪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又发现了一部宋濂孙宋愠后裔宗谱《京兆宋氏宗谱》(兰溪),这破解了宋濂孙宋愠的下落不明的千古之谜,此对于研究宋濂生平以及浙东学派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该宗谱为清宋永坛等纂修,清道光19年(1839)木活字本,1册,存卷1-5。

宋濂后裔祖籍考

宋濂始祖为宋宪,唐时自京兆迁吴兴,继迁婺州乌伤(义乌),而金华,而浦阳。始迁祖愠,明洪武间自浦阳避居兰溪,家于城南15里横山乡聚凤岩。明名臣宋濂出于是祖。卷一凡例、家规等,录有明方孝儒撰《潜溪先生祭文》,卷二像赞,余卷载世系、世谱等。该宗谱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从宋濂后裔故乡兰溪宋宅传来消息,他们将联合所有的宋濂后裔和有关部门修葺“宋氏家庙”,筹建宋濂纪念馆,相信这一部宋濂孙宋愠后裔宗谱《京兆宋氏宗谱》的发现,对此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最近出版的《浙江家谱总目》共收五部宋濂后裔的家谱。

其提要分别如下:

一、[兰溪]浦阳长陵宋氏宗谱:十六卷/宋安成编纂—1945年三近堂木活字本—16册—书名据书名页题—12修本 始祖:伯成,宋代自严州府城(今建德市梅城镇)公村村迁居浦江县邑城(今浦阳镇)。始迁祖:信,明建文年间(1369~1402)自浦江县邑城迁居本邑长陵村宋宅自然村(今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本谱始修於清顺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录至第七十九世,排行字为文。本支派排行字自四十一世起:亚庆芳昌万福俊殷富道安泽连玭清洪庸荣乾杰仁圣祯祥瑞雍熙福寿隆慈和积善厚忠孝显文宗。卷一:源流、谱序、图像、年表;卷二:传赞、议约;卷三、四:世系图;卷五~十五:行传;卷十六:坟图、助约。珍贵史料:议约、助约。收藏单位: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宋其信、宋来今

二、[金华]金华上目宋氏宗谱:□□卷—1927年木活字本—6册—存卷一~六—书名据卷端题 始祖:宪,字秉彜,唐武德年间(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陕西西安市)迁居浙江吴兴府城(今湖州市)。始迁祖:恺,行传,宋代自浦江县迁居金华县(今金华市金东区)芝麻山头村(今属赤松乡)。世系修录至第二十四世,排行字为信。本支派排行字自六世起:传曾寿庆瑞华昂惟荣祥皋嘉彬美仁义礼智信。卷一:墓图;卷二:世系图;卷三~六:行第。

三、[兰溪]潜溪宋氏宗谱:四卷/宋学炳等编纂—1923年同乐堂木刻本—4册—书名据书名页题—10修本 始祖:宪,字秉彜,唐武德年间(618~626)自京兆府城(今陕西西安市)迁居浙江吴兴府城(今湖州市)。始迁祖:瓒,明洪武十三年(1380)自浦江县感德乡孝门桥村(今属郑宅镇)上寿罗山自然村迁居本邑通化乡樟树潭村(今兰溪市横溪镇下溪前村)。本谱始修於明代。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二世,排行字为常。本支派排行字自十八世起:恺悌纯怀允恭克让系厚熙伦纪纲常。卷一:谱序、谱记、像赞、行状;卷二:世系图、宅图、祀产、议约;卷三:行传引、行传;卷四:行传。

珍贵史料:议约。 收藏单位:兰溪市横溪镇下溪前村宋永剑

四、浦江宋氏宗谱:十四卷—1945年木活字本—14册—书名据封签题—10修本 始迁祖:子啜,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自浦江县通化乡长陵村宋宅自然村(今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迁居本邑觉寺村(今前吴乡宋宅村)。本谱始修於清顺治十一年(1654)。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一世,排行字为寅。本支派排行字自十七世起:子文大国登家承祖德元士绍其贤寅恭怀辅佐希遇乐良田。卷一:家宝、谱序、祖像、墓志铭、谱例;卷二:像赞、传略;卷三:像赞、传略、寿序、诗文;卷四:祭仪、祭约、助银、田产、墓图、坟图;卷五、六:世系图;卷六~十四:行传。

五、[松阳]朱竹京兆郡宋氏宗谱:二卷—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1册—存卷二—3修本 始祖:韬,濂第三子(笔者按:此处估计记载有错误,其可能是宋濂的后裔),明永乐年间(1403~1424)自浦江县迁居松阳县宋村村(今三都乡呈回村)。始迁祖:回一,明正统年间(1436~1449)自松阳县宋村村迁居本邑朱竹村(今属三都乡下田村)。本谱始修於清咸丰六年(1856)。世系修录至第十八世,排行字为正。本支派排行字:回记成俱二(显)叶道子恒文万士有运显(礼)嘉承正起元道德仁礼智。卷二:世系。 收藏单位:松阳县板桥畲族乡大毛科村宋华发

其作品《送东阳马生序》被收入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下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语文课本中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明史-宋濂传》)

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宋濂好学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除了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之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些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知识分子有进步的要求,有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真诚的爱,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们。“狂人”诅咒人吃人的现象,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不吃人的人”,成为“真的人”,周围的人就把他当成疯子,必欲除之而后快(《狂人日记》);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药》);魏连殳关心中国社会,社会却来迫害他,到他不再关心中国社会时,周围的人却来巴结他(《孤独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2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