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都是怎么记载人类捕鱼的?
张鷟的笔记小说集《朝野签载》记载,当时还有木制水獭,口中置有转动机关,鱼饵放在机关中,鱼吃饵料时,机关转动,獭口闭合而将鱼捕捉。
唐末,诗人陆龟蒙将长江下游的渔具、渔法作了综合描述,写成著名的《渔具诗》,作者在序言中,对各种渔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了概述,并进行分类。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及渔具的文献。
此外,据《辽史太宗本纪》记载,北宋时辽国契丹人已开始冰下捕鱼,契丹主曾在游猎时凿冰钓鱼;此外还有凿冰后用鱼叉叉鱼的作业方法。
马鲛鱼也是当时重要的捕捞对象。使用的渔具有大莆网和刺网等。据南宋文学家周密《齐东野语》载,宋代捕马鲛鱼的流刺网有数十寻长,用双船捕捞,说明捕捞已有相当规模。
北宋哲学家邵雍《渔樵问答》把竿钓归纳为由钓竿、钓线、浮子、沉子、钓钩、钓饵6个部分构成,这与近代竿钓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国,开始冬季冰下捕鱼。
明代海洋捕捞业继续受到重视,主要捕捞对象仍是石首鱼,生产规模比前代更大。
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广志绎》说,每年农历五月,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洋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5千米。这时的渔民已开始利用石首鱼在生殖期发声的习性探测鱼群,再用网截流张捕。
明代淡水渔具的种类和构造,生动地反映在明文献学家王圻的《三才图会》中。该书绘图真切,充分显示了广大渔民的创造性。它将渔具分为网、罾、钓、竹器四大类,很多渔具沿用至今。
又据《直省府志》记载,明代已使用滚钩捕鱼,捕得的鲟小者100至150千克,大的500至1000千克。
《宝山县志》介绍当时上海宝山已有以船为家的专业渔民,使用的渔具有攀网即板罾、挑网、牵拉网、捞网等,半渔半农者则使用撒网、搅网、罩或叉等小型渔具。
我国明代的海洋捕鱼业尽管受到了海禁的影响,仍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专门记述海洋水产资源的专著,如明末清初官员林日瑞的《渔书》、明代官员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明末清初文人胡世安的《异鱼图赞》等。
古代钓鱼用的钩和线是用什么做的 古人又是怎么钓鱼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和《枫桥夜泊》,被评为最有名的诗,但你知道古代的钩,线,是用什么做的吗
现如今,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钓鱼用具,传统竿,台钓竿,筏竿,抛竿。那么,古代的人没有这些先进钓具,又怎么钓鱼呢
当然,古人自有办法。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钓”作了精辟的阐释:“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
最初鱼钩是用竹条、木条等削尖两头制作而成的,包在鱼饵中,待鱼吞食后卡住鱼喉钓起,后来人们学会了磨制骨质的鱼钩。直到商代和西周,才有了铁制的鱼钩。
再谈谈鱼线,古人把蚕体内的丝浆取出拉成单股粗丝,晾干后作鱼线使用,这种鱼线强度大。
古人用细长的竹子来制作鱼竿,在《诗经》的《国风·卫风·竹竿》一篇中写道:“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在古籍里也有描述钓鱼季节的,张志的《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春季钓鱼;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道出了秋季钓鱼的好时节。
古人也对鱼线的颜色搭配颇有研究,唐朝诗人方干的《赠江上老人》中这样写道:“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可见古人对于钓鱼是多么的喜爱啊。
古代有钓鱼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从而猎鱼捕鱼食鱼,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钓鱼的目的也逐渐发生转变,成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看似枯燥实则陶冶情操,到了今天钓鱼已经向着体育竞技的方向发展。
古人对于钓鱼季节、天气的选择以及钓鱼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也颇有经验。现在把春、秋季视为钓鱼的“黄金季节”,这在古籍里也早有描述,如张志和《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指的就是在春季钓鱼的情况;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便道出了秋季正是钓鱼好时节。
最近我看钓鱼的视频比较多,就突然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个古代人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科技,所以这个鱼钩我是觉得做不出来的,那么这个古人到底是怎么钓鱼的呢这个很有意思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什么情况吧!
古人用什么做鱼钩钓鱼呢!下面给大家解说一下:
钓鱼从古至今已代代相传上千年的历史。垂钓,是一项独具魅力的娱乐活动,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乐此不疲,孟浩然《临洞庭上张垂相》:“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便道出了秋季正是钓鱼好时节。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和《枫桥夜泊》,被评为最有名的诗,但你知道古代的钩,线,是用什么做的吗
现如今,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钓鱼用具,传统竿,台钓竿,筏竿,抛竿。那么,古代的人没有这些先进钓具,又怎么钓鱼呢
当然,古人自有办法。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钓”作了精辟的阐释:“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
先说说用什么制成鱼钩
因为那时候的钢铁制造不是太发达,所有大部分鱼钩是用竹片制成,俗称篾钩,又因此种钓法传说是一个名叫张弓的钓鱼人发明,故又称“张弓钩”。取一段竹篾长约2~3厘米,两端削尖,再用20厘米的锦纶线系在中结与主线挂结,每40厘米系上一钩。
最初鱼钩是用竹条、木条等削尖两头制作而成的,包在鱼饵中,待鱼吞食后卡住鱼喉钓起,后来人们学会了磨制骨质的鱼钩。直到商代和西周,才有了铁制的鱼钩。
那么是用什么做鱼饵呢
答案肯定令你意想不到:蚕豆!为什么呢因为蚕豆具有较浓的豆腥味和淡淡的清香味,特别是颗粒饱满。是比较理想的鱼饵
再谈谈鱼线
最早使用的是用兽筋和动物的肠子制成的。到了商周时期,我国的丝织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广泛应用丝线来钓鱼了。《诗经·小雅》描写一个女子因丈夫出门逾期不归心中愁闷“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就是说:你要去钓鱼,我给你理丝线。
《诗经·召南》记载:“其钓为何,维丝伊缗”,是说:用什么去钓鱼呢﹖用丝当做鱼线。这都说明,在商周时期,民间已经普遍使用丝线来钓鱼了。唐宋以来很多咏垂钓的诗词,经常出现“垂纶”一词。如唐代杜牧的《赠渔父》诗中有“芦花深泽静垂纶”之句;杜甫的《渡江》诗中有“戟问垂纶客,悠悠见汝儿”,宋代黄山谷诗中有“柳丝常伴钓丝悬”之句,可见在古代,用丝线来钓鱼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直到现在,江浙一带依然有人用它来钓鱼。
古人把蚕体内的丝浆取出拉成单股粗丝,晾干后作鱼线使用,这种鱼线强度大。古人用细长的竹子来制作鱼竿,在《诗经》的《国风·卫风·竹竿》一篇中写道:“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在古籍里也有描述钓鱼季节的,张志的《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春季钓鱼;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道出了秋季钓鱼的好时节。古人也对鱼线的颜色搭配颇有研究,唐朝诗人方干的《赠江上老人》中这样写道:“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可见古人对于钓鱼是多么的喜爱啊。
除羽毛外,古代钓鱼也有用荻梗做浮漂的。宋代庄秀裕《鹳肋篇》中:“钓丝之半,系以荻梗,谓之浮子,视其没则知鱼之中钩也”。荻是南方生长的一种植物,和芦苇类似,梗实心而轻,且细长无节,入水浮起,是古代做浮标的很好材料。
1 文言文《钓鱼》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文言文钓鱼的阅读答案篇一:文言文阅读周练及答案(1)txt>;班级:姓名:座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
2 钓鱼记,文言文1、二叟:叟(sǒu ) 目不瞬:瞬(shùn ) 奚其获:奚(xī ) 旨哉:旨(zhǐ )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予尝步自横溪(尝:曾经 ) (2)何得失之异耶(耶:呢 )
(3)故易取也(故:所以 ) (4)子意乎鱼(意:想到 )
3、老人聚精会神,忘记自己的存在了。启示我们:人不能只专注于名利,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子意乎鱼(子:敬辞,您 )
奚其获(奚:怎么,哪里 )
二叟:叟(老人 )
2文中有一个通加字是(亡,通“无”,没有 )
3 文言文《钓鱼》原文: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子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解释:叟:老人 投:扔下 逝:去翻译: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特 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
(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 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 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 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 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应该记下来。
写出感受:办事欲成功,不要急功近利。要轻松安然。
4 与钓鱼相关的古诗词或者古文有哪些古文: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分别坐在石头两旁。)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无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眨眼。),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敢记。
翻译:
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
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应该记下来。
古诗: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5 淡水鱼类的别称“鱼”字的别称yú (1)〈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fish]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2)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3)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鱼甲烟聚,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4)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5) 两眼白色的马 [horse with white eyes] (6)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fish]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7)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copper-fish tally]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8)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wooden-fish box]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9) 姓氏载于北宋编撰之《百家姓》,排第327位,郡望为雁门郡 ▲ yú 〈动〉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fish]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编辑本段鱼类动物相关 鱼(Fish)。
6 二叟钓鱼 的文言文 译文原文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亡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敢记。
译文
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十分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巨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
注释
有二叟分石而钓:老人 其甲得鱼至多:非常 逝:逃离 乙如其教:按照 尝:曾经 竟:终日 投:扔下 方:当 瞬:眼珠转动 逝:跑,逃跑 奚:怎么
意:在意 乎:是 道:规律 旨:味美,这里引申为赞美
分石:各自蹲在一块石头上
哲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冷静、沉着,不可轻浮、躁动和急于求成,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事物,强求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即使无法做到气定神闲、举重若轻,起码也要专心致志,这是能做好事情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规律,讲究方法,才能取得成效。
7 渔的古文含义渔 <;动>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渔,捕鱼也。--《说文》
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礼记·月令》
獭祭鱼然后渔。--《诗·鲡传》
渔者走渊。--《淮南子·说林》
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掠夺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方勺《方腊起义》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
渔yú
①捕鱼。
②捕鱼的人。
③侵占,掠夺。
④泛指寻觅。
本文2023-08-07 15:58: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