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周室“三母”:德教之母——太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西周周室“三母”:德教之母——太姜,第1张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什么意思?

就是,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最长久朝代。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从太王到成王,代代圣贤明君,开创深厚根基。

究竟为什么连续数代,有这么多的圣贤明君出现?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周氏三母以“孝”治家,克己复礼,以身作则。有这样杰出的贤妻良母,方能培养出贤德的后代。

“ 周室三母 ” 是指周太王的夫人 太姜 、周王季的夫人 太任 、周文王的夫人 太姒。 她们三位先后 辅佐 养育了三代君王,携手 开创 了西周的 太平盛世 ,成为中国历史上 母仪 品德的代表,被后世尊为“女圣人”。在目前社会浮躁、家教无方、女教失仪的生活环境中,“ 周室三母 ” 的 人格品行及化育之功对众多家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和示范意义。

说起太姜,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她,但是说起和她的子孙,你就可能知道她多厉害了。首先,他的孙子是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他的大儿子泰伯迁居江苏后,在那里建立了勾吴,也就是东吴文化的创始人。她的二儿子虞仲做过吴国的第二任君主,而后又成为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历史典故“假途灭虢”里借道给晋国的的这个虞国君主,就是他的虞仲的后代。第三个儿子叫季历,他是周文王的父亲,在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

在古代岐山的三位伟大母亲 ——指周朝三大贤母,即太姜、太任、太姒。

在古书中,又分别写作:大姜、大任、大姒。

她们合称“三太”。周朝三太是周朝三位开国先王的夫人,她们母仪天下,贤德无比,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几位君王,不仅成就了周朝八百年基业,还为华夏民族培养了留名万世的几位圣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太姜,周朝先祖古公亶父的正妃,周文王的祖母。太姜生子太伯、仲雍和王季三个儿子,她能够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而且太王每遇到大事,必定同她商量,她从没出过一件坏主意。成为太王得力的左膀右臂,在周朝创业之时功不可没。后世评价为: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姜教子有方,世代流传。其三个儿子俱贤,太伯三让王位,携仲雍奔吴开辟万古江南,孔子赞曰:“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亦在史记中将吴太伯排世家第一,历代帝王都以泰伯谦让开拓之精神教化臣民。王季励精图治,生昌有圣德,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周文王勤政爱才,礼贤下士,善施仁德,演化《周易》,创制《周礼》,乃周朝的奠基人。孔子称他为“三代之英”。

视频 截图 与主题无关

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周室三母》对其评价道:“贞顺率道,靡有过失。”

《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列女传·母仪传》:太姜者,王季之母,有邰氏之女。太王娶以为妃。生泰伯、仲雍、王季。贞顺率导,靡有过失。太王谋事迁徙,必与太姜。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这三位太太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1 太姜: 周朝先祖古公亶父的正妃,周文王的奶奶

太姜是西周先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夫人,王季的母亲,文王的奶奶。

太姜是姬昌的奶奶,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常常就是以身作则的来教导自己的后代们,她可是有名的贤德妇人,人们经常说男人的成功离不开女人的支持,她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她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品格高尚,并且还都有谦让的心,从来都是不争不抢,想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知道自己的父亲讲王位传给弟弟时都自动请辞远离朝局,跑到了遥远的地方,这份自知之明在后世中可是很少有的,后来的朝代哪个没经历过血的洗礼才能登上皇位,周朝就没有争皇权这一说,细想真的离不开最开始的教育。

太姜乃周太王姬亶(即古公亶父)之妻,他养育了三个著名的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太伯就是吴国的开国之君,吴氏的得姓始祖之一。仲雍的曾孙虞仲是虞国的开国之君,也是虞氏和樊氏的得姓始祖之一。而季历就是周王季,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曾和殷商对决,但失败后被商王所杀。

太姜,周朝先祖古公亶父的正妃,周文王的祖母。她以“贞顺”的女德,成为丈夫得力的左膀右臂,是周朝创业之时的贤德妇人。在世共生有三子。 (太姜 )

(太姜 )

中国著名的“女四书”之一的《内训》也有过详细记载。《内训》是明成祖的徐皇后采辑“古圣先贤”关于女子品德的教诲。

《内训》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

包括“女四书”的其他三本,对女子进行教育所用的《女诫》﹑《女论语》、《女范捷录》,这些书都值得女生好好琢磨的。

“贞顺率道,靡有过失”。贞顺,即妇女的专一婉顺。可见她一方面德行很厚,一方面智慧又很高,管理的后宫很少有过失。同时,她和丈夫周太王互相理解,相处融洽。她的德行垂范古今,历史上评价是广于德教。

太姜是有邰氏之女,从名字上看,应该是炎帝姜氏的一支。太姜可谓周太王的左膀右臂,品行德行十分高尚,周太王每遇到大事,都要与她商量,没出过一次差错。同时,太姜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德行教育,后来每一个都很贤德。

2 太姜: 家庭成员

太姜生子三人,都很有品德才干。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了将王位让给弟弟,主动跑到尚未开发、有蛮荒之称的吴越之地,最贤明的三子季历继承王位。她专一而婉顺,以自身的行为对嫔妃、子女进行教导,自身从未有过失(生大伯、仲雍、王季。贞顺率导,靡有过失)。

“贞顺”,妇女专一婉顺;“率导”,以自身的表现行为对他人进行教导。

(太姜 )

(《列女传·母仪传》拓本)

丈夫

古公亶父

儿子

长子:太伯,也作泰伯

次子: 虞仲,也称仲雍

三子:季历,也称公季、王季

孙子——周文王

3太姜:教子有方,以身作则,广于德教

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个儿子,她能够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而且太王每遇到大事,必定同她商量,没出过一件坏主意。

太姜生育的三个儿子,很了不起,《史记·泰伯世家》记载:“吴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 君子谓,大姜广于德教。(太姜 )

《列女传·母仪传》:太姜者,王季之母,有台氏之女。大王娶以为妃。生泰伯、仲雍、王季。贞顺率导,靡有过失。大王谋事迁徙,必与。大姜。君子谓大姜广于德教。

意思就是,太姜为人有节操专一婉顺,不曾犯错。太王计划迁徙的事情一定和她商量,大姜也广布德育。

一句话 ,太姜是丈夫贤明的辅佐,太王所办的大事,包括迁徙岐下,都和夫人太姜商量。

所以大姜的子孙能如此出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太姜,辅君教子的典范

太姜生于贵族之家,她端庄秀丽、娴静柔顺,初嫁周太王时,正值先周动荡迁徙。周人本居豳地,太王广积善行、仁厚待人,深得百姓拥护。后戎狄频繁侵袭掠夺,太王不忍民众受难,遂离豳南下迁徙。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追随他迁居到岐下。太王励精图治,兴建邑邦,设官定制,创建了史上有名的周原,为西周立国奠定了基础。人们作诗作乐来颂扬他的德行。

在这艰难的创业建国过程中,太姜始终紧随太王,与太王同甘共苦,辅佐夫君。太王所办的大事,包括迁徙岐下,都和夫人太姜商量。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个好儿子,她能够以身垂范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太王钟爱王季的儿子姬昌,因为他生来就有圣瑞之象。太伯和仲雍为了让位给弟弟王季,就逃到荆蛮之地,这成为了历史上兄弟礼让友爱的千秋佳话。这一切无不归功于母亲太姜对儿子们的良好教育。

太姜以贞顺之德,成为太王的得力助手,并教导三子礼让顺行,是周朝创业垂统之时的一名贤德的妇人。

附录

“太太”一词的由来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朝三位开国先君的夫人,都以母仪天下的德范,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数位君王。她们是夫君的良佐,是胎教的良范,他们是以女德化育千秋百代的周初「三太」:太姜、太任和太姒三位贤妃。

周王室从古公亶父到王季、文王三代,都有贤妃良母助兴周室,母仪天下,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八百多年的江山社稷,皆由其上辈“修身、齐家、治国”的德育教化而来,圣人化育之功更彰显母性的伟大,因此,后来的王宫贵族的女子皆以“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姒”为贤妻良母的典范,并纷纷效仿,后人尊称已婚的女子为“太太”,以此劝勉天下女子效仿“周室三母”的美德,将中华女子相夫教子,孕育圣人与王者的成功经验世代相传。

姜子牙是西周建国的总军师,因为功高封于齐国,专伐诸侯;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辅佐周成王平定叛乱,坐稳天下;

他们的治世方略都比较高明,但是再怎么高明的人也管不到三代以后的事情!

我来讲一个姜子牙和周公论政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姜子牙和周公都是极厉害的人,在治理国家的理念上,却有很大的分歧。

两人为此还吵了起来,谁也没能说服谁。

事情是这样的:西周开始分封时,姜子牙分到了齐国,而周公的封地则是齐国旁边的鲁国。姜太公将前往封地,临行前向周公道别。他对周公说,“你打算怎么治理鲁国呢?”周公告诉他:“我将会尊重位高权重的帝王和其他诸侯,同时努力提拔有血缘关系的人来治理国家,给宗亲们更多的信任。”

姜子牙听完之后,微微一笑。“你打算只依靠有血缘的人治理国家,那么人才可选择的范围就小,很难找到经天纬地之才,鲁国的后代必然难以成就丰功伟业,后世必定只是一个弱国而已。”

周公听完姜子牙的话之后,又请教他会怎样治理齐国,姜子牙挥舞着衣袖,豪情万丈的说道:“我将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不考虑他的地位,家室和名望,只看重他的能力。我会鼓励人才之间的竞争,然后选择最强者帮助我的子孙治理国家。”这就是任人唯贤不问道德的做法,后来被曹操所继承。周公则说,“那您的后代恐怕会被能干的臣下劫杀,有被人篡国的危险。”

两人坚持各自的观点,最终不欢而散。

不过,齐鲁两国的命运完全按照二人的预测轨迹发展。齐国由于任人唯贤,真正的人才得到了重用,所以国力迅速强大了起来,到了齐桓公的时候,更是成为了春秋第一个霸主,号令天下,威风八面;而这时的鲁国由于只重用有血缘关系的姻亲,真正有能力的人很少能进入最高决策层,所以国力一天天衰弱下来,只能靠依附强国才能生存下来。

然而,齐国由于选拔出来的人才能力太强,又懂得收买人心,慢慢地将国君架空,当姜子牙的后代传到第二十四代的时候,权臣田氏家族兴起,国君懦弱无能,田氏家族干脆杀了国君,篡国自立;而鲁国虽然国力贫弱,但由于当政者都是周公的嫡系子孙,彼此之间都是血缘姻亲,所以虽然内乱不断,但权力一直掌握在周公后人的手中,一直传了三十二代,直至被齐国吞并。

历史的发展惊人地印证了数百年前姜子牙和周公的预言。

古籍记载吕族起源于姜水流域,故为姜姓,姜族后裔逐渐分化出四支族氏,被称为「 ”四岳”,吕族为其中一个大族。宋代《通志》记载:「 ”吕,炎帝之后,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吕国至少在夏朝时就已受封,进入商代,吕国又臣服于商,成为商王西部或西北部的边服之国。那么商代吕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卜辞中有「 ”(上工下口)方以敦吕”的记载,敦,即敦伐,(上工下口)方入侵吕国,(上工下口)方在殷商西北部,商王朝劲敌,吕国臣服于商,于是受到了附近敌国的侵伐。那么吕国也当在殷商西北部一带。春秋时晋国有郘邑,为吕甥大夫封邑,古址在今山西霍州市以南一带,此地属汾水流域,正是殷商西北部的重要入口处,商代吕国很有可能就在这里。不过也有说法认为商代吕国起源于山西吕梁山脉一带,其实两者相距不远,不排除早期吕氏部族在此活动。 西周吕器「 ”吕方鼎” 「 ”吕”的造字本义普遍认为来自「 ”人之脊椎骨”,脊椎骨是人体骨骼的重要部位,是「 ”躳(躬)”的本字。人在弯弓状态下脊椎骨凸现明显,一块连着一块,「 ”吕”字甲骨文便是取自此象形。故「 ”吕”的隐义便有「 ”连着”的意思,比如「 ”侣”的伙伴、伴侣、「 ”营”的营帐、军营;「 ”闾”的闾巷、 闾里等等,都有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含义。也有说法认为指「 ”两人或多人唱合”,是早期礼乐的一种形式制度。古乐有十二律,分阴阳两类,凡六个奇数为阳律,称「 ”律”;六个偶数为阴律,称「 ”吕”,即我们通常说得「 ”黄钟大吕”。吕族的来历可能源于早期的礼乐制,如果属实,吕族当为一个重视礼乐、提倡礼仪文化的部族。古籍载西周时吕侯作《吕刑》,从《吕刑》「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立法、修法思想来看,吕国后裔确实有先祖礼乐之邦的遗风。 吕的甲骨文 卜辞中虽然没有吕国替商王室出征他国的记载,也不见「 ”吕师”戍边,但它位于殷商西北部边缘要害地区,附近强敌林立,战争不断。吕国处于长期残酷的地缘斗争中,使得吕国国力越挫越勇,可能(上工下口)方与它单打独斗并不能占到上风。因此,卜辞中出现了(上工下口)方联合(上辰下鬲)方一起讨伐吕国,这次战争中,吕国受到了重创,可能因为敌方来势突然,吕国来不及防备,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向商王求救,结果吕国落入了(上工下口)方的手中。吕国是商的附属国,吕地辟有大片商王朝的圣田,是商王朝农业经济的支柱之一。吕国被敌国夺去,商王肯定不会罢休,于是卜辞:「 ”丁亥卜,亘贞:呼取吕?”、「 ”贞:勿呼取吕?”、「 ”王曰:吉,其取。”这组卜辞是说商王经过反复贞问,是不是到了该取回吕国的时候了,结果得到神的启示:吉利,可取。于是商王发兵攻打吕地,将吕地从(上工下口)方手中重新夺回。卜辞:「 ”贞:吕不其受年。”这是商王关心吕地的气候和收成问题。卜辞:「 ”于吕,王乃田,亡灾。”商王亲自去往吕地,并进行田猎,一切顺利。「 ”弜麋迩于吕,弗其……”商王在吕地猎到麋鹿。 吕方鼎铭文拓本 商代吕国只见于一、三期卜辞,因此我们对商末吕国的去向不确,但结合西周吕国曾受到册封,估计商末大板荡时期,原本臣服于商的吕国看准时势归顺了周族,并参与了武王克商,立下功劳再次受封。我们都知道春秋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境内,那么南阳是不是西周吕国的故地?据各种零星资料分析,应该不是,西周吕国当在商代吕国的原址上重封的。《国语郑语》记载:「 ”当成周者,南有申、吕……”申国有西申国、南申国、还有后来的东申国之分,西周末年引犬戎乱周的申伯当是西申国,西申国也是姜姓,镇守在周室西疆以防戎狄入侵,所以申伯有机会放犬戎入关。那么西申和南申是两个独立共存的国家还是同一个国家迁徙所致?笔者认为应该是后来形势所变迁过去的。吕国的情况和申国极为相似,他们都是姜姓,又同在西北部,最重要的是,申吕两国的首脑同时受到周室的重用。周穆王时期,吕侯为周王作《吕刑》,此时的吕侯当为周室的大司寇。《吕刑》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法典,是先秦早期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司法体系,《尚书》对此有详尽的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甘肃灵台境内出土西周铜器「 ”吕姜簋”,铭文作「 ”吕姜作簋”四字,这显然是个陪嫁器,西周时灵台为密须国,此铜器可以作为吕国和密须国联姻的见证。从《殷周金文集成》传世青铜吕器「 ”吕王壶”、「 ”吕王鬲”等来看,西周吕国鼎盛时期吕侯一度称王,吕国是周王室成员国,吕侯称王,肯定得经过周王允许。可见当时吕国国力一度强盛,周王得依仗吕国来替他镇守北疆,故而允许吕侯称王。 西周吕器「 ”吕王壶”铭文拓本 吕国和申国极有可能是在周室东迁后一起跟着迁往南疆的,以继续屡行「 ”以蕃屏周”的使命,只不过换了个方位,所以古籍中才有「 ”当成周者,南有申吕”的话法。对于春秋吕国的历史《左传》中记载得颇为详细,春秋早期,楚国日益强大,在申国、邓国相继灭亡后,吕国最终也在楚国的北伐战争中被吞并。但吕国并没有绝祀,跟申国一样被东迁到了淮河流域,申国迁到今湖北信阳、罗山一带,史称「 ”东申”;吕国被迁到了今河南新蔡县境内,史称「 ”东吕”,《后汉书》记载:「 ”新蔡有大吕亭。”应该指得就是这个东吕国。东吕国最后的结局史无可据,吕国之后有吕氏,是吕姓的重要来源,吕氏名人颇多,最为著名的当属吕尚,助武王伐纣,开创齐国。春秋末年卫庄公夫人吕姜,应该也是吕国后裔,吕卫通婚,说明此时吕国依然存在。东吕国可能最后进入到了战国才逐渐被时代淘汰。 文/堰风 殷商古国——襄国,国名来自耕地,带「 ”襄”字地名基本跟它有关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