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姓是怎么来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陆姓是怎么来的,第1张

  陆氏是由战国时期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境内)因以得姓。

  姓氏起源:

  陆姓的源头主要有四股:颛项、妫姓、允姓和他族改姓。

  1、出自颛项:据说,颛项之子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东南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

  2、出自妫姓(姚姓妫姓->妫姓陈氏->妫姓田氏->妫姓陆氏):战国时,齐宣王(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封少子田通于陆乡,子孙以陆为氏。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今山东陵县。妫姓陆氏也有2300多年的历史。

  3、出自允姓:西周末,西部允姓戎人一支进入秦岭北的骆谷。此地为陆终氏的始居地区,陆终之长子名昆吾,居于骆谷的戎人取陆终昆吾之简称为陆昆,因变音为陆浑,史称陆浑戎。在春秋初陆浑戎一支东迁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陆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25年,晋顷公灭陆浑国,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华夏一份子。

  4、出自他族改姓:古代陆姓起源,除了主要以陆通为始祖的“平原之陆”外,还有因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改革,由鲜卑族步六孤氏改姓所致,称“河南之陆”。

舜裔宗族姓氏源考

中国河南濮阳是古文明圣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帝舜生于姚墟(中国河南濮阳徐镇),兴于负夏,四千多年来,帝舜后裔,子孙繁衍,昌盛不息。宗族中出现了许多国家栋梁,民族精英,为华夏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舜裔宗族原来居住在北方和中原地区,在漫长的历史环境内,因灾荒战乱等原因,逐渐向东南一带迁移,又因各种情况的变迁,逐步移居到台湾、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分布地域极为辽阔,为使雁行有序,昭穆分明,在迁移之处皆多篆修族谱,建立宗祠,以奉孝祖先,敦宗报祖。

在帝舜宗族中,姓氏众多,有考证的就有二十多姓。各种姓氏来源不同,有的是因受封或赐姓,有的是因居住地而得姓等等。现将帝舜后裔十大姓渊源追溯如下:

姚姓:姚姓历史比较悠久,《新唐书·宰相世系》云:"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此为姓……",舜本姓姬,因生地而得姚姓,姚姓是帝舜后裔中主要姓氏,其他诸姓都是姚姓衍生出来的,在当今中华姓氏中名列第64位。

陈姓:根据《姓纂》记载,陈姓最早出自妫姓,也就是帝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是太吴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之时,把此地封于舜的后裔妫满,并嫁女儿太姬与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中国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州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中国河南淮阳县,今有太昊陵为证,该姓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现居中华姓氏第5位。

胡姓:根据《姓纂》等史籍记载,"帝舜"之后胡公满封陈。子孙以谥为姓,换言之,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朔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其祖先是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胡公满是帝舜的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快婿,被封为陈侯,即今河南濮阳。胡姓现居中华姓氏中第13位。

袁姓:《通志氏族略》中有这样记载:"袁氏,妫氏,舜后”。《明方九灵序四明姓氏谱图》:“袁亦舜之后也,周封其裔孙胡公满于陈,满之十一世孙诸字伯,子孙以为氏。望出陈郡,汝南,彭城”。从而袁氏之姓是上古圣君大舜的后裔,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传到了十三世孙涛的时候,以其祖父庄爰为姓。同时,由于“爰”字和袁、辕、木袁、援等字的古文是相通的,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些字为姓,到目前为止,以袁为姓者人数最多。袁姓现居中华姓氏中第33位。

田姓: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即为陈氏。如春秋时齐国大臣田成子即为陈成子,后来田和取代"姜"氏政权,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战国时哲学家田骈,亦称陈骈。据《史记·田室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载,周朝胡公满受封于陈国,十世孙陈历公,生子名完,字敬仲,当时太子御寇被陈宣公所杀,敬仲畏惧祸及自身,遂逃到齐园,食采于田,改称田氏。田氏在中华姓氏中名列第58位。

车姓:分自田姓,历来有关的古籍都记载得十分清楚。《姓纂》指出:"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子孙因为氏,望出鲁国,南平,淮南,河南"。原来依照正史的记载,汉武帝驾崩,戾太子继位为昭帝。由于当时田千秋的年事已高,每天步行朝见很不方便,所以汉昭帝才特准这位大恩人坐着小车出入宫殿,而赢得"车丞相"的称号。在君主至尊的当时,能够坐着车子出入宫殿,是空前的殊荣,因此田千秋的子孙就此改以车为氏,使这份殊荣随着家族的繁衍而千秋万世传留下来。

陆姓: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在位,宣王把他的小儿子田通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陆乡,也就是原来颛帝顼的玄孙陆终受封之地,田通的子孙以封邑为氏,也称陆氏,此即《新唐书·宰相世系》所云:"陆氏出自妫姓,田后裔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氏焉。"陆姓现居中华姓氏中列第70位。

王姓:对于王氏的姓源,有许多说法,令人有莫衷一是之感,其中有出自虞舜妫姓之说,但实际为田姓所改。公元前386年,"田氏伐齐"后传八王,于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田氏子孙被废为庶民,但齐人仍称其为"王家",后也以王为姓。王姓现居中华姓氏中列第2位。

孙姓:据《新唐书·宰相世家》等记载,田室的五世孙田书字子占,任齐国大夫,因为伐莒有功,被齐宣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今山东博兴),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成为山东孙氏,孙氏远祖出自妫满,故此支孙氏为帝舜后裔。孙姓现居中华姓中第12位。

虞姓:大约4200年前出现在中国河南省虞城县,当时,虞舜刚刚把天下禅让给夏禹,夏禹便把舜的儿子商均封于此地,号为虞国,而商均的子孙不久以后就"以国为氏"而姓了虞。这就是《姓纂》上所明载的:"舜为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封虞,因此为氏白。”

中国古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在众多的帝舜后裔中,虽然姓氏众多,但总是由姚、妫等姓衍生的,千流万派出于一源,千枝万叶出于一根。中国濮阳是帝舜故里,是姚、陈诸姓的祖庭地,是帝舜后裔和宗亲寻根谒祖的圣地,欢迎世界舜裔宗亲来中国濮阳观光旅游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陆氏润字丸 1 拼音

lù shì rùn zì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Lushi Runzi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216096

23 处方

大黄(酒制) 400g 陈皮 50g 前胡 50g 山楂 50g 天花粉 50g 白术(炒) 50g 半夏(制) 50g 枳实(炒) 50g 槟榔 50g 六神曲(炒) 200g

24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 200g,捣碎,加水适量 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微辛。

26 鉴别

取本品 1g,研碎,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 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2次, 每次1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 药材0 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 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置 氨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28 功能与主治

开胸涤痰,润肠去积。用于湿热食积胸满痰滞,腹痛便秘。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9g,一日2次。

210 贮藏

密闭,防潮。

古籍中的陆氏润字丸 《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论温热即是伏火(添加)

或枳实导滞丸等,缓化而行;重者合神芎导水丸或陆氏润字丸等,磨荡而行。设使大剂攻下,走而不守,则必宿

《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温热遗症疗法(添加)

是也。大黄饮子最妙,三黄枳术丸、枳实导滞丸、陆氏润字丸等,亦可酌用,虚闭有二∶一阴虚,一阳虚也。凡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十二章·调理诸法]第二节·瘥后药物调理法

此症惟伏暑晚发最多。多属肠胃积热。雪羹汤送服陆氏润字丸、最妙。(二十)瘥后疼痛热病失治于前。热流下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一节·夹食伤寒

四滴、和匀、同冲。)在肠宜下者。栀朴枳实汤合陆氏润字丸为主。(汤方焦山栀三钱、川朴、枳实各钱半、丸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攻里法

韦姓的起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大彭氏,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铿(彭祖)之后。《竹书纪年》:“伯靡(彭祖曾孙)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少康复国,封伯靡(彭祖曾孙)之子元哲于g韦(今河南省滑县)立国,因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被称为豕韦国。《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所灭矣”。《竹书纪年》:“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至商武丁四十三年打败大彭氏灭其国,武丁五十年灭豕韦氏,子孙四散逃难;其后,豕韦国子孙以国名为氏,称韦氏。汉丞相韦贤诗曰:“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纭!薄对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只载这支说明韦氏在唐之前源流少,在唐代,多为其后。韦氏族人大多尊奉元哲为得姓始祖源流二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据明末小说《樵书》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幼子送往南越王那里(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为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主要在广西,还有唐代碑文。源流三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史籍《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 尔自治区喀什市)中有韦氏部落,但不属于匈奴民族的别支,而是出自古代韦国灭亡后融入西羌民族的韦氏族人,亦有从杜陵沿丝绸之路进入西域地区的汉化韦氏人。源流四出自赐姓而来。《新唐书q桓彦范传》:“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赐姓韦”。《朝野佥载・卷三》:隋开皇中,京兆韦衮有奴曰桃符,每征讨将行,有胆力。衮至左卫中郎,以桃符久从驱使,乃放从良。桃符家有黄迹宰而献之,因问衮乞姓。衮曰:“止从我姓为韦氏。”符叩头曰:“不敢与郎君同姓。”衮曰:“汝但从之,此有深意。”源流五源于蒙古族,出自清朝时期察哈尔蒙古章佳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章佳氏,亦称张佳氏、张家氏、斋佳氏,为察哈尔蒙古的主体部落成员,以地为氏。其中,元朝成吉思汗后裔之一,今有分支在今山东省费县。源流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市及仫佬、苗、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明、清时期,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县等地区,在仫佬族、苗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韦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韦氏,世代相传至今。始祖 :元哲为彭祖玄孙(彭祖生,生寿,寿生靡,靡生元哲),彭祖为颛顼五世孙,颛顼为黄帝孙(第3代,孙),故属黄帝后裔。韦氏先祖伯寿、伯靡均有史载,将韦氏可考历史推至4000年前,比较古老的姓氏,形成于夏朝少康时代,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在商朝时发展为东方大国,上古五霸之一,被商武丁灭国,子孙以国为姓。子孙北上经华北进入东北、蒙古高原,称豕韦、失韦、室韦,融入北方各族中;向南进入荆楚、云贵川、岭南地区。分布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

广西壮族韦氏起源 壮 族

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

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

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

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

① 赐姓

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 ,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

②以居地为姓

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

③以职业技艺为姓

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

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

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

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

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

姓韦的由来? 韦氏起源

一、豕韦

豕,即古代猪的意思,韦即是围起来。豕韦合起来就是在某地围起来饲养动物的地名,原始社会属于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食物来源,狩猎到多余的猎物就圈起来饲养,需要派人去训养和守护;这个地名就叫豕韦;

《史记。夏本纪》载:……天降二龙,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

《氏族志》载:祝融之孙,分为八姓:己、秃、彭、姜、u、曹、斯、芈。己姓之嗣f叔安,其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焉。乃学扰龙,以事帝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Q川。Q夷、彭姓豕韦,皆能驯龙者也。豢龙逢以忠谏,桀杀之。凡因祝融之子孙,己姓之班,昆吾、籍、扈、温、董。秃姓Q夷、豢龙,则夏灭之。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后有刘累,能畜龙,孔甲赐姓为御龙,以更豕韦之后。至周为唐杜氏。

《汉书韦贤传》载: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纭M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队。我祖斯微,迁于彭城,在予小子,勤诶厥生,厄此秦,耒耜以耕。悠悠秦,上天不宁,乃眷南顾,授汉于京。

豕韦韦鼎编《韦氏谱》七卷:初,韦鼎之聘周也,尝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上每与公王宴赏,鼎恒预焉。高祖尝从容谓之曰:“韦世康与公相去远近?”鼎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帝曰:“公百世卿族,何得尔也。”乃命官给酒肴,遣世康与鼎还杜陵,乐饮十余日。鼎乃考校昭穆,自楚太傅孟以下二十余世,作《韦氏谱》七卷。

唐《宰相世系表》载:韦姓出自风姓,彭祖之后在豕韦,周赧王时始失国(周赧王灭豕韦),后子孙以国为姓,即韦姓。《宰相世系表》和韦贤传相互印证了一个事实,周赧王灭豕韦后,才有豕韦民逃到彭城(徐州),以故豕韦住地为姓,周赧王从公元前314年开始在位,就算一上台就灭掉豕韦,到公元前180年韩信幼子成年实际相差134年,最多就3、4代人。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有姓名即是贵族,遍阅古籍无一韦姓人,最早韦姓人就是从韦孟开始,就算他五代祖即改韦姓,也不能算迄今5000年或4000年。

关于韦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韦姓的来源 历史上的韦姓名人 韦姓人口数量 韦姓族谱 30分 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大约为370万。

有没有谁知道韦氏家族的来源? 得姓始祖

元哲,为彭祖四世孙,彭祖为颛顼四世孙,颛顼为黄帝二世孙。这样,元哲为黄帝十世孙,故韦氏数黄帝子孙。与钱姓、彭姓同出一宗,形成于商代初年,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少康为夏帝时,封大彭氏国支孙元哲于豕韦(今河南省滑县),并建立诸侯国,成为夏的同盟部落,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豕韦国又称韦国,夏末时被商汤所灭,韦国王族四散出逃,其子孙后代便以原国名韦为姓,遂成韦氏。

韦(Wéi 韦)姓源出有五:

1、出自彭姓,为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以国名为氏。据《姓纂》记载:“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封于豕韦,苗裔以国为姓,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的古称)。”又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韦姓出自颛顼高阳氏大彭之后裔,夏朝中兴少康当政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在今江苏省铜山县的附近),豕韦国又称韦国,商时称韦伯,周襄王时始失国,迁居彭城,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韦氏。史称韦氏正宗。这就是河南韦氏。由此可见,四千多年前韦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出自韩姓,为汉初韩信之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韩信一族险遭灭门之灾,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今广东、广西一带)躲避,韩信的儿子为了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

3、出自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有韦氏。据《汉书・西域传》所载,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今新疆 尔自治区喀什市)有韦姓。

4、出自赐姓而来。据《唐书・桓彦范传》所载,桓彦因功受赐韦姓,其后人以韦姓自居。

5、出自其它源流有韦氏。清朝时广西庆远府、贵州贵阳府定番州、湖广施南古巴地和海南东方市及仫佬、苗、瑶、水等许多少数民族均有韦姓。

请问广西东兰韦氏(壮族)的宗祠出自何处?姓氏由来?何处迁至 壮族又怎么来由?望前辈指点! 在广西相传着:韦氏属韩信后代。文字记载是有,但不全,版本也多,大同小异。(欢迎感兴趣的、有识之士前来考究。)

今年又逢清明节,(4月11日)我们再相约来到都街山顶做韦天贡太公太奶清明,巧遇从环江川山来的一位八旬老翁,(他们说几乎每年都看到此翁。)

老人的一席话让我想到很多很多……

摘:

宗源史诗二首 韦天贡

《一》

楚汉争雄论战场,碧波潋滟柳风扬。

信翁率部征齐地,铁马金戈陷城阳。

不是信公龙虎斗,何来吕后马头娘?

奸人毒害千家苦,后世同思汉齐王。

《二》

鼻祖英豪建汉邦,名登青史世流芳。

钟灵毓秀丹心上,显贵成章正气扬。

相传兰桂思德远,永葆荣华礼仪昌。

宗源鲁地兖州府,遗脉贤孙镇南疆。

请参考

hongdougxnews/1

rxzx/showaspid=41

韦姓氏的由来主要分布在哪些省 韦氏的主要来源主要有

1、以国为姓。根据有关历史文献所载,夏朝中兴少康当政时,封大彭氏的别孙元哲于涿韦(今河南省滑县妹村)立国,涿韦国又称韦国,商时称韦伯,周襄王时始失国,迁居彭城,子孙以国为姓,称韦氏。史称韦氏正宗。这就是河南韦氏。由此可见,四千多年前韦氏和彭氏同出一祖

2、出自韩姓。相传西汉初年功臣韩信被吕后所杀,萧何暗中派人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躲避,韩信的儿子为了避仇,以“韩”字的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下来

3、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姓氏。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代疏勒国亦有韦氏

4、成吉思汗后裔。元末明初北元皇族一部分被圈降后,编入明朝军籍,因靖难之役有功受封, 且赐汉姓韦

二、 迁徙分布

韦姓的发源地虽在河常境内,但自称韦氏已居彭城,即今江苏境内。其早期的迁播情况大致如下:韦伯遐24世孙孟为汉初太傅,辞位后移居鲁国邹县;孟四世孙贤为汉相,后迁杜陵。这就是说,早在汉代,韦氏就已经分布在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了,而且有韦氏南迁。三国以后,韦氏盛于今陕西省境内,唐朝时韦姓在陕西省境内得到了大举繁衍,以至盛唐时期的韦氏大多在陕西省。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韦氏移居到今江苏、四川、安徽登地,多为京兆郡望的分支。韦氏的大举南迁却是在晚唐以后。唐代以后,韦氏才遍及大江南北。总之,历史上的韦氏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

栗陆氏,新石器时代早期氏族部落首领。据《世本集贤》等古书的描述,栗陆氏生活年代距今8500年~8200年。

《汉书·古今人表》及《帝王世纪》等大量古籍均有记载。《易·系辞下》“包牺氏没”,唐孔颖达疏:“包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南朝梁何逊《七召·治化》:“何大庭之足竞,岂栗陆之能邻。”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洎乎尊卢、赫胥之代,骊连、栗陆之君,皇图始于中叶,莫不凭三灵之宝位。”

栗陆氏在伏羲称帝时曾经主管过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被封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堪称水利始祖。据北宋《三坟》记载:“栗陆氏居北。”伏羲曾和栗陆氏首领有过一番对话:“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子其勿怠。”栗陆氏回答说:“竭力于民,君其念哉!”

据《河南文物名胜史迹》载,夏代,夏邑是有虞氏的分布范围;商代称栗国(《殷墟卜辞综述》记载有“栗”);西周至春秋是宋国的栗邑;秦时,置栗县;西汉建栗侯国;北魏称“下邑”;金元时期,改称“夏邑”。明嘉靖《夏邑县志》载,在夏邑县城北门护城河外的西北曾建有栗王祠,纪念远古祖先栗陆氏。今在夏邑天龙湖公园大门口,有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栗城遗址”石碑。

基本介绍 本名 :栗陆氏 所处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夏邑 主要成就 :氏族部落首领 文献记载,栗陆氏与傈僳族, 文献记载 栗陆氏,《汉书·古今人表》及《帝王世纪》等大量古籍均有记载。《易·系辞下》“包牺氏没”,唐孔颖达疏:“包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南朝梁何逊《七召·治化》:“何大庭之足竞,岂栗陆之能邻。”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洎乎尊卢、赫胥之代,骊连、栗陆之君,皇图始于中叶,莫不凭三灵之宝位。”据《世本集贤》等古书的描述,栗陆氏距今8500~8200年。 栗陆氏在伏羲称帝时曾经主管过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被封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堪称水利始祖。据北宋《三坟》记载:“栗陆氏居北。”伏羲曾和栗陆氏首领有过一番对话:“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子其勿怠。”栗陆氏回答说:“竭力于民,君其念哉!” 《畿辅通志》载:“太古之无为,庆华胥而蹈,栗陆顾皇上之谦抑,视至治为未足。以是降德音,播嘉惠,省刑罚,薄赋税,汰沉浊,旌廉吏,举贤才,擢俊义,发仓廪,赈贫匮,尊高年,而礼有德……四方万国无一民之失所,穷乡僻壤无一物之不遂,举陶于春风和煦之中,而乐于雍熙泰和之治。”这说明在栗陆氏时期,天下太平,一片和谐之景象。 栗树,俗称板栗树,果实包于多刺的壳内。甲骨文的栗字像一株树上长出了有刺的果实。因栗木可建房子,做柴薪;栗果可食,亦可作药,提供了栗陆氏5代定都100余年的安乐生活。栗陆氏部落以栗树为其氏族的神树,成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以此命名氏族名和族徽。后族人以栗为姓。 据《河南文物名胜史迹》载,夏代,这里是有虞氏的分布范围;商代称栗国(《殷墟卜辞综述》记载有“栗”);西周至春秋是宋国的栗邑;秦时,置栗县;西汉建栗侯国;北魏称“下邑”;金元时期,改称“夏邑”。明嘉靖《夏邑县志》载,在夏邑县城北门护城河外的西北曾建有栗王祠,纪念远古祖先栗陆氏。今在夏邑天龙湖公园大门口,有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栗城遗址”石碑。 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表示,隋唐时,黄河频频泛滥为灾,栗地首当其冲,大片栗树被淤泥深埋。估计在地下10~30米处应有大量栗木碳化成阴沉木及化石出现,蕴藏有大面积的焦煤、矽炭等。这从当地诸多文化遗址及毗邻的永城市煤矿亦得到验证。 栗陆氏与傈僳族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曾有“栗粟”“傈僳”等不同写法。现有人口58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等地。 傈僳族最早起源于东夷栗陆氏部落。中国伏羲研究会理事、历史学家王大有认为,栗陆氏是傈僳族族源源头,河南省夏邑县是傈僳族发源地。 2012年4月,王大有到夏邑实地考察栗城遗址、清凉山遗址、马头遗址、商汤祷雨处及县博物馆出土的大量文物,而后从栗陆氏出典、栗陆氏分化与合婚、栗广之野与栗氏、栗氏与栗邑等多个方面引经据典,考证分析,得出结论:栗陆氏是伏羲氏的裔种,上古帝王,位女娲氏后第4世,称栗王,传5世,子孙分为栗姓、陆姓、六姓、安姓、舒姓,并有傈僳族作为民族群体至今。 经考证,傈僳族是栗陆氏部落自商丘夏邑一带“东夷西迁”我国西部地区后,并再南迁金沙江、怒江等地,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 上古栗地:栗陆氏族 傈僳先民 傈僳族,仅从族称上就与河南商丘关系颇深,体现了源于北方的族性。“傈”是这个民族的族名,含有“高贵”之意。《正字通》载,“傈”本作“栗”,是古代制作庙堂神主所用的栗木。“僳”则通“粟”,即小米,原产于黄河流域,我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万余年前的上古时期,豫东一带的气温平均高出现在2℃~3℃,今商丘夏邑一带生长著大片大片的栗树林。居于山东半岛的东夷先民逐水草而居,因此地多栗果而在此栖息繁衍,以“栗”为地名,逐渐形成栗陆氏部落,并建都栗城。栗城即位于今夏邑县城关镇天龙湖北门一带。 商丘夏邑一带的先民,在远古至夏商周时期,即以粟、黍、麦、稻等为主要作物,并多见于甲骨文记载。夏邑位于黄河冲积扇的大前方,自古受黄河、淮河各支流丰厚的泥沙淤积,土层厚度二三十米,土地肥沃,最适于农业发展。可以说,黄河流域是粟的原产地,商丘俗称粟为谷子,脱粒后成为小米。粟除作食用和饲养外,还用于酿酒。夏朝国君少康即位之前居于纶城(今商丘夏邑),就以粟、秫等粮食酿酒,成为中国酿酒业先祖,“杜康酿酒”传为佳话。《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即位后“自纶归于夏邑”。可见,傈僳族中的“僳”乃源北方之“粟”。 栗,一个蕴含着悠长历史和古老传说的名字。夏邑有栗树,有粟酒,这是傈僳族族称形成的最早源流;上古帝王栗陆氏及其部落,是傈僳族最早的先民;古栗地,则是傈僳族的发源地。 傈僳结族:东夷西迁 南迁云南 在栗陆氏统治部落联盟的后期,当为第5世栗陆氏首领统治时,刚愎自用,滥杀无辜,导致了该政权的崩溃,以致使部落先民走上西迁之路。 《路史·禅通纪》云:“栗陆氏,是为栗睦,敖昏勤民,愎谏自用,于是乎民始携。东里子者,贤臣也,谏不行,而醳之,栗陆氏杀之。天下叛之,栗陆氏以亡。后有栗氏、睦氏。”邓析的《邓子·转辞篇》云:“至于栗陆氏杀东里子,宿沙氏戮箕文,桀诛龙逢,纣刳比干。四主者乱君,故其疾贤若仇。”宋人李昉等《太平御览·人事部》引邓析《书》曰:“栗陆氏杀东里子,宿沙君戮箕文,桀诛龙逢,纣刳比干。此四者,常弯弓露刃,以见朝臣;锤钳锯凿,所可为害之具,备置左右。即位未几,公卿已下至于仆隶,凡杀五百余人。”从杀贤臣东里子,到残杀公卿数百人,末代栗陆氏可谓残酷之至。据《路史》记载,东里子的后人复仇,杀了栗陆氏,而取得部族的领导权。 栗陆氏被杀后,其族人一部分开始向西迁移。大约在夏商之际,也是东夷部族向西流动的一个重要时期。以鸟为图腾的赢秦,就是“东夷西迁”的结果。秦和少皞、高句丽等一样,原本都是东方的古部族,因此史载秦人对少皞的祀典特别隆重。《史记·秦本纪》所述秦的远祖从东方逐渐西迁的史实必为可信。 栗陆氏部族迁徙到西北甘青高原、陕西、四川一带定居下来,逐渐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族群,成为氐羌的一部分。《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有“栗戈国”:“栗戈国属康居,出名马牛羊葡萄众果,其土水美,故葡萄酒特有名焉。”极有可能为栗陆氏西迁后建立的国家。 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栗陆氏部族后人又向南迁迁移,至四川的雅砻江和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民国时,大致形成“大分散、小聚集,跨境而居”的分布格局。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樊绰著述《蛮书》。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栗蛮”或“施蛮”“顺蛮”,均属“乌蛮”。樊绰《云南志》卷四载,四川西部有“栗粟两姓蛮”,铁桥(今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一带有顺蛮、施蛮居住。又《云南志》卷六载,九赕川(今玉龙县巨甸镇)有施蛮、顺蛮部落。明朝以后,有关傈僳族的记载就比较多了,《景泰云南图志书》卷四载:“有栗粟者,亦倮倮之虽种也。”《南诏野史》提到:“力呰即栗粟。”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傈僳族,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1954年8月,在碧江、福贡、贡山、泸水4县建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并将兰坪县划入建制。 白云深处有人家。由于傈僳族多居住在各地的高山峡谷之中,部落与山寨之间交流不大,使得各个地方的傈僳族风俗甚至语言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到解放初期,仍有很多部落村寨生活在原始社会阶段,保存有明显的氏族残余。后经教育,便直接进入了科学时代。 傈僳族能歌善舞,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主要节日有澡塘会、尝新节、阔时节、傈僳年等。凡遇结婚、盖房或收获时节,傈僳族人民总要尽情歌舞。他们的民族服饰丰富多彩。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傈僳族民众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有巫师。 历史最是一部耐读的“大书”。远者若近,古者若今。2012年11月6日,夏邑县委、县 与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在商丘召开“中国·夏邑上古古都研讨会”,深入探讨栗陆氏定都栗城及傈僳族族源等相关学术研究,在古文明的“化石”中寻觅可供放大的“蛛丝马迹”,让层层叠叠的历史遗存诉说远古的神秘与底蕴,从中原到西南,民族情缘连线著过去和未来,为我们开阔了一个无限的视野,也给了我们一个多彩的世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