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药典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3收藏

古代中药典籍有哪些,第1张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另外,还完成了几部整理、注解《黄帝内经》的典籍,如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所有这些著作,都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宋元时期中医学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这个时期的医药学典籍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方书方面有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私修的有《苏沈良方》《史载之方》等一百余种。疾病诊断方面,有崔嘉彦的《脉诀》、朱震亨的《脉诀指掌病式图》等。妇科方面,有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等。儿科方面,有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诊方论》等。法医学方面,有宋慈的《洗冤集录》。针灸方面,有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许希的《神应针经要诀》。研究伤寒病的,有庞安时的《伤寒病总论》、朱肱的《伤寒百问》等等。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仅内部的分科更为细密,同时也出现了代表不同理论特色的医学学派,金元时期的四大家便各有多种著作,阐述各家的医学理论。如“寒凉派”的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问病式》等,“攻下派”的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等,“温补振”的李呆著有《脾胃论》等。“养阴派”的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他们的著述都从不同的侧面为丰富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是在黄帝内金提到的

中医治病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能砭者不针,能针着不药,能外用药者不用内服药,能药者不刀。”

中医把骨关节病统称为骨痹,不像现代医学把骨关节病细分为: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等病症;那么在中国古代,中医是怎么治疗这些骨关节病的呢?

    

1

骨病外贴

历代医家均崇尚“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膏药即是外治法最常见、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种,用膏贴外治与服汤药内治的道理是一样的。

2

艾灸

中医认为骨关节疾病是外感风寒侵袭所致,艾灸可扶正祛邪,通过点燃艾绒,熏灼穴位,调和气血、协调阴阳,达到治疗骨痹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宜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家用艾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

针灸

中医常用于骨关节病的治疗手段,针灸分针法和灸法,灸法就是上面说的艾灸,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针法不可自己使用,需要专用的医生操作。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上面说的这几种方式不但是古代人治骨病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直沿袭至今。在中医不断普及并备受重视的今天,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现代人治疗骨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中医治疗骨病潜力大、优势多,其毒副作用要小。但是中药治病见效相对缓慢,几乎是普遍公认的事实。治病求本,整体调理是关键。毕竟,止疼不是目的,除病根才是根本,治疗骨病必须从根源入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