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御风而行"新解】 夫列子御风而行的而
摘 要:列子“御风而行”的故事初见于《列子·黄帝》篇,又见于《庄子·逍遥游》篇,同样的故事却因由列子和庄子对道的不同理解而有了不同的阐释,同样的内心虚静的修行途径却达到了道的不同境界:一为“有待”、“有己”的现实层面;一为“无待”、“无己”的理想层面。 关键词:列子 庄子 “御风而行” 新解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生活于老子之后,庄子之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著录《列子》八篇,注曰:“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1}《吕氏春秋·观世篇》亦云:“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高诱注曰:“子列子,御寇,体道人也。著书八篇,在庄子前,庄子称之。”{2}《庄子》中先后有二十二处提到列子,足见庄子对这位道学前辈的膜拜。然而,列子和庄子在对道的追求层面却是迥然有异的,庄子通过对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有所待”的否定,来阐明只有“无己”、“无功”、“无名”的“无所待,以游无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可见,庄子的境界更胜列子一筹。《庄子·逍遥游》云: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列子乘风漫游,美妙极了,十天半月才返回来。他没有刻意去追求这种幸福,对有道的人来说,列子虽然不必用脚走路,但是仍然要靠风才能飞行,不是真正的逍遥。只有顺天地自然的正道,穷六气变化的极理,畅游于无穷的世界,那么就不需要有什么依赖的东西了!所以说:至人无一己的私念,神人无功业的束缚,圣人无名声的牵挂。 《庄子·逍遥游》引用的列子“御风而行”的故事初见于《列子·黄帝》篇中,讲述了列子通过拜师学艺,体道修悟而最终成就“御风而行”的本领: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尹生闻之,从列子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蕲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怼而请辞,列子又不命。尹生退,数月,意不已,又往从之。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尹生曰:“曩章戴有请于子,子不我告,固有憾于子。今复脱然,是以又来。” 列子曰:“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姬!将告汝所学于夫子者矣。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而怼憾者再三。女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复言。{4}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列子御风的能力,不是先天带来,而是后天修行得来的。在修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摆脱已有的经验、知识对自己的束缚。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5},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要断绝“是非”、“利害”的计较。“是非”、“利害”都属“知”的范畴,所以,修行必先“弃知”。这种观点在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中也多有体现。只有修行到“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的佛经所谓“六根互用”的境界,方能产生质变。一旦到了“心凝”而神聚,“形释”而神露这种境界,那样就会“骨肉都融”,身体好像变得不存在了,“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人就像树叶一样,被风卷起,任意东西,“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因此,可以说,列子之所以能够做到“御风而行”,是经过后天体悟,绝圣弃知的结果,这体现出了列子“贵虚”的体道观。 总体而言,列子“御风而行”的故事,通过《列子》和《庄子》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庄子和列子对道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列子“贵虚”以体道的思想为世所公认。张湛《列子序》中指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与肆任;顺性则所以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6}万事万物都处在不停的幻化之中,终究都将归于寂灭,一切皆虚,无所谓生死、有无、是非、成败,顺自然之性,保持虚静,便是合乎道之旨。在坚持虚静宗旨的基础上,列子提出了体道的“内观”说,《列子·仲尼》篇云:“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视。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7}这里所提到的“内观”,就是列子体道的主要方式,修心即为修道,道常静虚,心守静虚,才能以心合道。可见,列子对道的理解处在体悟修行的阶段,通过修心才能达到道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有待”、“有己”的道的现实层面。 庄子对道的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体现为“无己”、“无待”的道的理想境界。《庄子·庚桑楚》云:“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8}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能进入道的境界,就是因为受到了外物的诱惑和束缚,如果能够做到无情无欲、无智无识,那么就能“道通为一”(《齐物论》)了。为此,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精神境界。《庄子·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9}《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10}庄子的“心斋”、“坐忘”虽然仍然是强调通过内心虚静的修行途径达到道的境界,但是这里的道已经“同于大通”,即达到物我不分,万物一体的空明境界,人的精神获得了彻底的解放,进入到无我的自由理想的境界。很显然,庄子和列子虽然都通过强调内心虚静的方式来达到道的境界,但庄子所理解的道显然是更高层面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其所谓的“逍遥游”。
前言
例略
征引诸家姓氏及其著述表
卷第一天瑞篇
卷第二黄帝篇
卷第三周穆王篇
卷第四仲尼篇
卷第五汤问篇
卷第六力命篇
卷第七杨朱篇
卷第八说符篇
附录一张湛事迹辑略
附录二重要序论汇绿
《一》刘向列子新书目录
《二》张湛列子序
《三》卢重玄列子叙论
《四》陈景元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释文序
《五》任大椿列子释文考异序
《六》秦恩复列子卢重玄注序
《七》汪继培列子序
附录三辨伪文字辑略
《一》柳宗元辨列子
《二》朱熹观列子偶书(摘钞》
《三》高似孙子略(摘钞》
《四》叶大庆考古质疑(摘钞》
《五》黄震黄氏日钞(摘钞》
《六》宋濂诸子辨(摘钞》
《七》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摘钞》
《八》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摘钞》
《九》姚鼐跋列子
《十》钮树玉列子跋
《十》吴德旋辨列子
《十二》俞正燮癸巳存稿(摘钞》
(十三》何洽运书列子后
(十四》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摘钞》
《十五》光聪谐有不为斋随笔(摘钞》
《十六》陈三立读列子
《十七》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摘钞》
《十八》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节录》
附日本武义内雄列子寃词(节录》
《十九》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摘钞》
《二十》吕思勉列子解题
《二十一》刘汝霖周秦诸手孜(摘钞》
《二十二》陈日列子杨朱篇伪书新证《节录》
《二十三》陈文波伪造列子者之一证(节录》
《二十四》杨伯峻列子著述年代考
后记
……
薛谭学讴
百科名片
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原文如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功就骄傲自满。
目录
原文
译文
重点字词注释
全文解析
启示
从薛谭学讴说起
评论
本文中心
全文华彩句
赏析
作者简介
本段人物生平
本段相关事件
本段列子思想
本段史籍记载
本段作品一览
本段个人名言
本段历史评价概述
八卦御风台
原文
译文
重点字词注释
全文解析
启示
从薛谭学讴说起
评论
本文中心
全文华彩句赏析作者简介本段人物生平本段相关事件本段列子思想本段史籍记载本段作品一览本段个人名言本段历史评价
概述 八卦御风台展开 编辑本段原文
薛谭学讴(ou)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kui)粮,过雍门,鬻(读音yù,卖)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读音lí,栋,中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读音biàn,鼓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通‘仿’,效仿)娥之遗声也。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战国列御寇(别名列子)编撰。)
编辑本段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振动了树木,停住了空中的飞云。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秦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娥从韩国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韩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里头的人)赶紧去追她(回来)。韩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里头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所以雍门那里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韩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编辑本段重点字词注释
(1)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唱歌。 (2)于:向。 (3)穷:尽,完。 (4)谓:以为、认为。 (5)技:本领 (6)遂:于是,就; (7)辞:告辞; (8)归:回家。 (9)弗:不 (10)止:阻止 (11)饯:饯行,用酒食给人送行或设宴送行。 (12)郊:在城外大道旁 (13)衢:大路,四通八达的路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14)抚节:抚,轻轻地按着。节,一种古乐器,用竹编成,奏乐时起打拍子的作用、 (15)悲:动听 (16) 振:振动 (17)遏:阻止。 (18)谢:道歉。 (19)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20)止:劝阻。 (21)秦青:秦国著名歌唱家。 (22)贯:贯穿。 (23)悬:绳子。 (24)归:回家。 (25)抚:轻轻的拍 (26)节:节拍 (27)秦青、薛谭:两人都是古代秦国的著名歌手。 (28) 顾:便
编辑本段全文解析
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同时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四有人才”,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
编辑本段启示
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
编辑本段从薛谭学讴说起
古籍《列子汤问》内有一段“薛谭学讴”,原文仅有五十一个字。古文历来讲究简洁,力求言简意赅,不似我们今天风行的假大空文风。 今将原文抄录如下: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编辑本段评论
世人观察事物,判断是非,因为要受视角、思维定式、人生经历、身处环境、身居地位等诸多要素的影响或束约,获取的印象,作出的结论,就相互出入很大,于是人们各执己见,各述己论,莫衷一是。读书也同此理。人们同读一本书,各有各自的解读方法,各有各自的读后联想。我现在谈谈我读“薛谭学讴”,一文的感想。 在我读过的有限的书籍中,《列子汤问》篇中的“薛谭学讴”,是我看见的最古老的记述声乐教育的文字。此文告诉我们,我国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职业声乐教师,因为《列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问世的著作。只可惜《列子》著作不是正宗史书,又叹惜中国的正宗史书是不记载中国的科教文发展史的,使我们的那些善令大人物宠爱的学者们,不能手执《列子》一书去尽施捕风捉影的看家本事来番大扬国威。 “薛谭学讴”全文没有叙述秦青进行声乐教育的具体细节,没有介绍薛谭声乐学习的内容,甚至连薛谭在发生了要“辞归”究竟已经向秦青学艺有多久也不交待,我以为与正题“学讴”有偏离之嫌。《列子》篇中另有一段叙述纪昌学箭的文字,纪昌的老师飞卫的训练法,纪昌艰苦学练射术的实况,文章介绍得很详细。我猜,这恐怕是因为作者对声乐教学较陌生,对射术训练很熟悉的原因。
编辑本段本文中心
“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的“知错则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但是,秦青的人格再高大,却可惜是古非今。无论我们把眼能睁多大,也很难在今天的哪所学校里能轻松寻觅到秦青的那可尊可敬的身影,那种正把馋眼死盯着学生们钱袋的道貌岸然的教师,反是张眼便可看见。我略知某些大学府里的龌龊事,还耳闻目睹某些个音乐学院里的幕后情,但我须受中国的文化界、教育界尤其音乐界的“只许歌德”钢铁法则的制约,只能闭嘴。“一日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免再遭口诛,惧畏再有人又要怒斥我这个三十多年前身陷大牢被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击落了全部牙齿的人,是满嘴狗牙。 其实,薛谭很可爱。薛谭不仅有“知错则改”的大丈夫品质,有对真善美尤其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的好德性,还有头脑清晰、眼光锐利的艺术鉴别力。在混沌世界,尤其在铜臭熏天的年度,学生寻明师难;明师寻好学生更难。学生寻明师,其难难在必须长着一对锐眼。中国人病痛多,否则电视广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药物广告。国人之眼疾,比如“红眼病”、“势利眼”,比比皆是。治疗眼疾的药,电视却从无广而告之的,可见此等眼病是无药可治的癌症。“势利眼”者便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何有拜会明师的缘分?薛谭听见秦青激亢放歌,当即识辨出这是最高级的声乐艺术,出于对艺术的真爱,所以断然决定认错,争取返回秦青门下去努力学习真正的艺术。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中国青年没有艺术的鉴别力,浑浑噩噩地叫惯施烟雾的煤体轻易牵着鼻子乖乖的走,否则,哪来的“追星族”?何来如此之多的人痴目迷恋“十二乐坊”?什么是“艺术鉴别力”?这是一个三言两语不能说清的大学术题。我常对我的学生说,能“观文辨人”者有望叩开圣洁的文学大门;可“听音识人”者方可步入高雅的音乐之堂。这其实说及的也只是“鉴别力”的大海之一滴而已。明师寻觅“好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生理条件(比如,色盲不得学美术,耳背不得学音乐,骨骼欠佳不得学舞蹈),俯拾皆是,精神好(执着追求艺术又刻苦学习)的学生也不难找,明师要寻人格、品德好的学生,无疑大海捞针。为什么会这样?我不说,硬要说,我又要犯矛头直指社会对特保“儿皇帝”放纵的揭短罪过,又要如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去唠叨:“如今世道,一代不如一代”。
编辑本段全文华彩句
“薛谭学讴”的全文华彩句是“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八个字。这八个字浪漫又夸张,字字都有万钧力,可称是光烁千古的绝句。这个绝句,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后人们不断袭用。这八个字内涵深广,包括了声音的力度、音量、音质(坚实度)、播送力(即是今天的音乐界常常空谈却无人去实办的什么“穿透力”)、声乐的共鸣发声等等音乐学问内容。 “薛谭学讴”读完细想,忽然猜出这个中一个隐情来,那就是秦青从事声乐教学,从来不给学生做教学示范。学生薛谭之所以发生骄傲自大要“辞归”,与老师不示范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编辑本段赏析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这是我们阅读本文应该得到的启示。 学习是无止境的,学海无涯,永远学习。要谦虚好学,不能浅尝辄止。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圉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 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注的。这部分的内容丰富复杂,有消极无为、个人享乐的观点,也有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辨证的观点。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人有亡者》、《杞人忧天》、《齐人攫金》等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中文名:列子别名:名寇,又名御寇国籍:战国出生地: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 职业:思想家信仰:道教代表作品:《列子》八卷
目录人物生平 相关事件 列子思想 史籍记载 作品一览 个人名言 历史评价 概述 八卦御风台人物生平 相关事件 列子思想 史籍记载 作品一览 个人名言 历史评价 概述 八卦御风台展开
编辑本段本段人物生平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编辑本段本段相关事件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列子遗事至今郑州民间还在流传,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而行,常在春天乘风而游八荒。庄子《逍遥游》中描述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隆基封其为冲虚真人,其书为冲虚真经。
编辑本段本段列子思想
庄子在其书第一篇《逍遥游》中,就提到过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因为庄子书中常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无名人”、“天根”,故有人怀疑列子也是“假人”。不过《战国策》、《尸子》、《吕氏春秋》等诸多文献中也都提及列子,而这些书可都是正儿八经的书,不像《庄子》那样喜欢乱编故事。所以列子应该实有其人。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尔雅释诂》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战国策韩策》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列子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他因为穷而常常面有饥色,却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讳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编辑本段本段史籍记载
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 ”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编辑本段本段作品一览
列子著作为《列子》(包括他的弟子参加编写),有旧本二十篇,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去其重复,存者八篇,《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有“刘向说列子八篇。名御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句,应该是刘向、刘歆父子,或同时代其他人整理的八篇。但不知何时已佚失。 今本《列子》版本不下几十种,书前大多存有刘向所撰的《序》或张湛(东晋时人)所作的《序》,各版本内容相差不远,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书中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今人杨伯竣先生的《列子集释》,征引了历代主要注疏,又附录了《张湛事迹辑略》及刘向、张湛卢重玄、陈景元等的序文,和柳宗元、朱熹、高似孙、叶大庆、陈三立、梁启超、马叙伦、武义内雄、杨伯峻等的考校辨伪文字。 冥纸灰认为列子成书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列子稍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2、汉人在此基础上补充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八篇之数。3、张湛据其先人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参校有无,始得完备”。并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八篇,编撰成今本《列子》。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张湛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今本《列子》杂进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历三时而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说见张清华先生《道经精华列子前言》。
天瑞,意谓天地之灵瑞,自然之符应,即文中提到的“不生不化者”。列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唯有“不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够循环往复、独立永存。“不生不化者”是世界产生与变化的本源,它最初无形无象,历经大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形成“浑沦”,再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的“易”衍变为有形的“一”,最终生成天地万物。列子道逢百岁骷髅,顺此言明“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一切缘自“道”,然而却并非“道”有意为之,天地万物只是自然而然地变化运转,生息盈亏。文寓言与议论选出,《黄帝书》视死如归,荣启期安贫乐终;林类行歌,不以营生为惑;孔子赞死,晓谕天下失家,又有杞人忧天,向氏为盗。凡此种种,恰如张湛《列子序》所言:“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有形之物诞生、消亡,其暂行于世而终归虚无。人生亦复如是-从婴孩、少壮、老耄直至死亡,性命本非吾有,生死不过往来。《目氏春秋·不二》与《尸子·广泽》皆载“列子贵虚”,但依《天瑞》,列子自认“虚者无贵”。彻底的虚,必定有无(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别,也就无所谓轻重贵贱。万物自天成,盗者本无心,光阴若逆旅,生死不及情,是为《天瑞》大意,亦即《列子》全书纲领。
是先父,祭文一类的为先考。
先父,又称先公、亡父。多用于称呼自己的过世的父亲。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古文记载:亡父。《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成王追述先父之志,録遗老之策。”《后汉书袁安传》:“伏念南单于屯,先父举众归德,自蒙恩以来,四十馀年。”晋张湛《列子序》:“湛 闻之先父曰吾先君与刘正舆、傅颖根,皆王氏之甥也。”
读者试将沙门果经下面一段文字,与上文杨朱篇一段相较,自可透漏此中消息。
我於一时,至阿夷多翅舍钦婆罗所,( agita of the garment of hair )问言……彼报我言,受四大人,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人死时,床舁举身,置於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尘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皆悉坏败,为断灭法。
上文恐於原本梵文为意译,故词句甚简洁。东晋昙无兰所译寂志果经,词句或与今本有异。今籀读 max miller氏英译本,意义更显明。节抄如下:
when,one day,i had thus asked agita of the garment of hair,he said:“ there is no such thing,o king,as alms or sacrifice or offering。there isneither fruit nor result of good or evil deeds。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thisworld or the next。there is neitherfather nor mother,nor being springinginto life without them。there are in the world no recluses or brahmans whohave reached the highest point,who walk perfectly,and who having underst -ood and realized,make their wisdom known to others。
a human being is built up of the four elements when he dies the eart-hy in him returns and relapses to the earth,the fluid to the water,the heatto the fire,the windy to the air,and his faculties pass into space。the fourbearers,on the bier as a fifth,take his dead body away;till they reach the burning-ground men utter forth eulogies,but there his bonesare bleached,and his offerings end in ashes。it is a doctrine of fools,this talk of gifts。it is an empty lie,mere idle talk,when men say there is profit therein。foolsand wise alike,o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body,are cut off,annihilated,andafter death they are not。 ”
刘向校录云,“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至於力命篇,一推分命。杨子之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一家之书。”实则向叙乃伪造列子者假托以见重,而又故设此迷离恍惚之辞,以乱人目,由今考证,力命杨朱两篇,同出一源,其蜕化袭取之迹,固班班可考也。如maxmiller所译之寂志果经有外道云:
when,one day,i had thus asked makkhali of the cow-pen,he said:“ thereis ,o king,no cause,either ultimate or remote,for the depravity of beings;they become depraved without reason and without cause。there is no cause,either proximate or remote,for the rectitude of being;they become purewithout reason and without cause。the attainment of any given condition,of any character,does not depend either on one's own acts,or on the acts of another,or on human effort。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power or energy,or human strength or human vigour。all animals,all creatures(with one,two,or more senses),all being(produced from eggs or in a womb),all souls(inplants)are without force and power and energy of their own。they are bentthis way and that by their fate,by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 class towhich they belong,by their individual nature:and it isaccording to their po-sition in one or other of the six classes that they experience ease or pain。”
中译长阿含经中沙门果经译文次第,与英译本不同;且有例错,未审梵文次第如何中译本末伽梨拘舍梨之答语,误为波浮迦旃延语。今节抄中译本如下,备两方观校也。
我昔一时,至波陀迦旃延所,彼答我言,大王;无力无精进,人无力无方便,无因无缘,众生染著,无因无缘,众生清洁,一切众生有命之类,皆悉无力,不得自在,无有怨讎。定在数中。於此六生中,爰诸苦乐。
赃物获矣,人证何在,请读供词。
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於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然所明往往与佛经相参,大归同於老庄,属辞引类,特与庄子相似。庄子、慎到、韩非、尸子、淮南子、玄示、旨归多称其言。(张湛列子序)
此正张湛自写供状,明言其取资之源。但张不肯自居著作之名。彼盖於无名主义,深造有得者。故更游移其词,遂成千古疑案。然尚肯诚实写出取资之源,待深思之士,默识其著书伪托之苦心,非欲以欺尽来学。故吾虽於人赃并获之际,并不以是为张氏之罪案也。
二十三、陈文波伪造“列子”者之一证节录、
陈文波伪造“列子”者之一证(节录)原载一九二四年清华学报一卷一期
据张湛列子序言,“列子原为八篇,及後汇集,并目录共十三卷。”古人所谓卷,往往指为篇;然则比原来列子多数卷──篇──矣。或者,当时张湛辈所汇集者,甚杂且富,因而删削以符原文八篇之数,亦未可知也。
内视作为养生方法,在先秦被道家发展的很丰富,《列子·仲尼》篇说: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 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做任何 事情,都不能忽视内观(视)的重要 作用,即要观心照己,静养元气。可 见内视作为修身养性之术,在春秋时 期已经形成并且加以应用。内现之 “视”,即用意“观心”或“照己”,说的是气功人静状态中所自我保持 的意念。在练功过程中,必须保持这 一意念,一是可代替诸多杂念,因为 人们的意识总是受累于外界事物,攀 缘外物,触境生情,内视时以一拒万, 转外向为内向,断外缘以求内静;二 是功中内视一念尚存,可避免人静后 出现的昏沉或困顿的现象。《干金要 方》云:“常当习黄帝内视法,存想 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古乐器)。 五色了了分明,勿辍(停)也。”内 视的练法,既可内视脏腑的形态色 泽,如心像莲花,脾气色黄等,也可内视机体的功能活动,如腹式呼吸时 腹部的上下起伏,内气沿经络循行的 状况等。
列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贵虚。刘向《目录》:“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张湛《列子序》:“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任;顺性则所以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吕氏春秋·不二》说列子贵虚,柳宗元说列子“虚泊寥阔,居乱世,达于利”。贯穿《列子》全部思想是虚无。《列子·天瑞篇》说:“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也。事之破{石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既然是“虚”,就无所谓贵贱,保持清静虚默,不竞世俗之名利,这就是得到了“道”。列子崇尚自然,认为一切都在不停地幻化之中,瞬息盈亏,暗中移易,终穷归于寂灭,一切皆虚,无所谓生死、有无、是非、成败,顺自然之性,持虚静,便是与道合一。 列子重虚静的思想为后世道教所吸融,为其根本教义之一,经书中论述阐发颇多,如: 《太平经》卷一百三:“天地之性,独贵自然,各顺其事,毋敢逆焉。道兴无为,虚无自然,高士乐之,下士恚焉。” 《老君清净心经》:“心即自静,神即无扰;审即无扰,常清静矣。既常清静,及会其道,与其道会,名为得道”。 《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九守》:“天地之道,虚静为主。虚无不受,静无不待,知虚静之道,乃能始终。……勿惑勿撄,万物将自清;勿惊勿骇,万物将自理,谓之天道。” 《坐忘论》:“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 《升玄经》:“子明问曰:‘既无所有,以何为有?’道陵答曰:‘以无所有,而名为有。’又问:‘何名所义?’答曰:‘形声虚伪故。’又问:‘何为虚伪?’答曰:‘乃不住故。’又问:‘何不住?’答曰:‘速变异故。’又问:‘虽速变易,非无所有也,既已变易,果是有物,可变安得云无?’答曰:‘向变易者亦不言者无,如虚空耶,但言一切所有皆为非真,生者必死,有者必无,成者必坏,盛者必衰,少壮必老,向有今无,寒暑推移,恍惚无常,父母兄弟,妻子室家,朋友交游,富贵强盛,豪势欣乐,未盈几时,豁然分散,死亡别绝,老病衰耗,诤讼忿恨,失心丧志,诸如此者,忧恼万端,皆为虚幻,无一真实。’” 《列子·仲尼篇》中提出“内观”之说。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欤?人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眡。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 道教便颇重“内观”,有《太上老君内观经》,认为人之此生乃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散五行,以应四时,万物之中,人称最灵,“性命合道,当保爱之”,这便要“内观己身澄其心”、“守道全生,为道保真”。《经》曰:“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保者,以其不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常存”。又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寻思,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仙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关于澄心遣欲之法亦曰:“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静与虚是统一的,能静始能悟虚,悟虚才能静定。内观之说,开辟了道教的“存思”之术。 《列子》哲学思想中有一个突出问题,即对“生”与“死”的看法。 《列子·天瑞篇》:“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顾谓弟子百丰曰:‘唯予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意即:只有我和他知道,不曾有生,也不曾有死。“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有)。有生则复于无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也;无形者,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欲恒其生,昼(止)其终,惑于数也”。又说:“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相若矣。”《列子·仲尼篇》:“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由生而生,故虽终而不亡,常也。由生而亡,不幸也。有所由而常死者,亦道也。由死而死,故虽未终而自亡者,亦常也。由死而生,幸也。故无用而生谓之道,用道得终谓之常;有所用而死者谓之道,用道而得死者亦谓之常。”生死乃常理,生与道是相依的。《列子·周穆王篇》:“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认为生死乃阴阳之变,气之幻化。总的来说,生死相若,生道相依。这反映在后世道教经书中则为:《妙林经》“天尊曰:夫有为生死,众生漂浪,如虚中云,如空中色,如谷中响,如水中,……生死之本,亦复如果,必竟皆空”(《云笈七签》卷九十二《仙籍语论要记》)。《元气论》:“生所化者曰死,死所化者曰生。生死之根,反复为常。”《坐忘论》:“《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道。’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者,得道之质也”。 道教承袭《列子》的自然生死观,就自然规律来说,生死相若,而对现实的人生价值,却并不消极对待,主张重生、乐生。因为生道相守,为道慎勿失生,生又是短暂的,故对有生之所要重视、珍惜,乐于生活。这种乐生观,亦有所依据于《列子·天瑞篇》。《天瑞篇》中说,孔子游泰山,遇见了鼓琴而歌的荣启期,问他为什么这样快乐?回答说:“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以生为乐,而并不以生为痛苦,故道教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久视。 《列子》讲到了“盗”和“机”的观念。关于“盗”,《天瑞篇》说:“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诚然,天地万物不相离也,仞而有之,皆惑也。国氏之盗,公盗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盗”,即窃取、吸取和利用之意。关于“机”,《天瑞篇》说“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说符篇》中伯乐论若皋之观(相)马曰“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这就是所谓“天机”。后世的《阴符机》便强调了“盗”与“机”的思想,故亦重“盗”与“机”。《云笈七签》卷十五有《天机经》,其中说:“万物盗天地之精以生-,人盗万物之形以御用,万物盗人之力以种植。彼此相盗,各获其宜,俱不知为万物化。故能用机者,法此三事。以道之盗,而贼于物,物亦知为盗之道;所以然者,贵得其时也,贵得其机也。”又说:“见机者则趋时而就利,皆不保其天年;知机者则原始而要终,固必全其性命。……故见机者莫不尚乎目;能知机者莫不尚乎心。”《元气论》:“盗之公道,盗之天地万物,无不能容”(同上卷五十六)。道教讲“盗”与“机”大多用于内丹炼养,如张伯端《悟真篇》便说:“万卷丹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莫怪天机今漏泄,都缘学道自迷濛”,“三才相盗食其时,《道德》《阴符》显圣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认为内丹炼养要善用天地阴阳变之机,掌握天机火候,采药拮丹。 体道养生之法 道教经书中亦引述列子关于养生言论,如《养性延命录》:“列子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列子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和之于终,和之于始,静神灭想,生之道也。”等等。
故《洞玄灵宝定观经》上说:“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注云:“慧心内照,名曰内观。”即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以灭动心。为道教早期方术之一。
《青华秘文》曰:“心之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心求静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眼而使之归于心。”故以目内视时,思想集中,元气充沛,返视内照,心平躁释。修炼时,凝神安息,舌柱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很快就能入静。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1列子成书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1)列子死后,门人据其活动与言论编撰而成,不止八篇。
2)汉人在此基础上补充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上著录的八篇之数。
3)张湛据其先人藏书,及在战乱后收集到残卷,“参校有无,始得完备”。并依照《汉书艺文志》所记八篇,编撰成今本《列子》。由于在编撰过程中,为疏通文字,连缀篇章,必然加进张湛本人的一些思想与他编的一些内容,所以,今本《列子》杂进一些魏晋人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历三时而成书的《列子》,杂就难免了,说见张清华先生《道经精华列子前言》。
2作品介绍:
列子著作为(包括他的弟子参加编写),有旧本二十篇,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去其重复,存者八篇,《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有“刘向说列子八篇。名御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句,应该是刘向、刘歆父子,或同时代其他人整理的八篇。但不知何时已佚失。
今本《列子》版本不下几十种,书前大多存有刘向所撰的《序》或张湛(东晋时人)所作的《序》,各版本内容相差不远,有大量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书中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今等的序文,和柳宗元、朱熹、高似孙、叶大庆、陈三立、梁启超、马叙伦、武义内雄、杨伯峻等的考校辨伪文字。
本文2023-08-07 17:08: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