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风动能治愈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阴虚风动能治愈吗?,第1张

病情分析:一般阴虚风动症是指肝阴亏虚,虚风内动,以手足震颤、蠕动,肢体抽搐,眩晕与虚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由肝阴亏虚,筋脉失养所致。一般患者可出现手足震颤、蠕动,肢体抽搐,眩晕耳鸣,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阴虚风动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肝阴亏虚,虚风内动,以手足震颤、蠕动,肢体抽搐,眩晕与虚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由肝阴亏虚,筋脉失养所致,主要表现手足震颤、蠕动,肢体抽搐,眩晕耳鸣,口咽干燥,形体枯瘦如柴,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阴虚动风证 阴虚动风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是指肝肾亏虚,虚风内动,以眩晕,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等及阴虚症状为主要变现的证候。常见于风温、春温、虚劳等疾病中。 中文名称:阴虚动风证 英文名称:syndromeofstirringwindduetoyindeficiency 病因 本证多见于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 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眩晕耳鸣,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症情分析 肝阴不足,筋脉失养,筋膜挛急,则见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阴虚不能上滋,故头晕,眼花,耳鸣;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骨发红;阴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炽之征。 常用中药 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 针灸疗法 针刺,取合谷、曲池、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用补法,每日1-2次。 常见病 1、风温邪热久羁,真阴消烁,深入下焦,正虚邪衰,肝肾阴竭,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表现为身热夜甚,身倦体乏,耳聋目眩,手足蠕动,手足心热,舌光绛无苔,脉虚大或结代。治宜养阴息风,方用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 2、春温里热炽盛,阴液被耗,极易发生真阴耗竭,虚风内动之证,症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唇焦,手足蠕动,甚至瘛疭,头晕耳鸣,时时欲脱,舌绛少苔,脉弦细。治宜育阴潜阳,滋阴熄风,方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3、虚劳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手足蠕动,或肌肉抽动,不能自持,或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舌红少苔,脉细数。大凡久病失养,或房事过度,或五志过极,情志内伤,均可致阴液亏损,水不涵木,引发阴虚动风证。治宜滋阴潜阳,熄风止痉,方用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转归预后 温病后期,需时时顾护津液,所谓「 ”存一份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若阴液枯竭,阴阳离决,则见时时欲脱。舌干绛少苔,脉虚等,预后较差,须防其传变。 声明:文章源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侵权立删。 编辑:细辛妹 审核:虫哥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阴虚动风的话则为肝阴虚或者是肝血虚,容易表现为手足抽搐肌肉跳动,有时会有口干舌燥,心烦,神志不安。<br><br>建议不要吃辛辣上火的东西,可以吃一点滋阴养肝阴的药物,可以吃一点中药汤剂滋水清肝饮调理。

答案:C

肝风内动证是指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动摇不定”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证候,临床主要分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和血虚生风证。肝阳化风证以平素即有头晕目眩等肝阳上亢症状,又突见动风之象,甚或突然昏倒,半身不遂等症为辨证依据;热极生风证以高热和动风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阴虚动风证以阴虚和动风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血虚生风证以血虚和动风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该患者眩晕欲仆,头重脚轻,筋惕肉日闰,肢麻震颤,腰膝酸软,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阳亢化风之表现,故选C。肝阳上亢证不应有动风表现,无筋惕肉目闰,肢麻震颤等;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滋养濡润功能下降及阴虚内热表现,如遗精盗汗等;肝血不足证以目、筋脉失养及面目爪甲淡白无华为辨证依据。

总由阴液亏虚,筋膜失养所致。肝为藏血之脏,肾主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主筋,其筋脉之灵活舒利运动,有赖于肝肾精血的濡养,且肝为风木之脏,以阴为体,以阳为用,故阴津精血不足,则水亏火旺,每易引动肝风,而为虚风内动。若阴虚至极,大汗或吐、利过度,阴液亡失或温热病邪久羁,劫夺阴液,则气随津脱,气失所附,阳气无以依附而外越,则精血内夺,阳浮于外。很好地说明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因此,阴竭则阳脱,终致阴阳离绝的病理转归。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痉的症状 5 痉的辨证分型 51 痉病·邪壅经络证 52 痉病·热甚发痉证 53 痉病·温热致痉证 54 痉病·瘀血内阻证 55 痉病·气血两虚证 56 痉病·肝经热盛证 57 痉病·阳明热盛证 58 痉病·心营热盛证 59 痉病·痰浊阻滞证 510 痉病·阴血不足证 511 痉病·阴虚动风证 6 痉的辨证论治 7 痉的分类 71 刚痉 72 柔痉 73 阳痉 731 刚痓 732 痉病无四肢厥冷者 74 阴痉 741 柔痓 742 痉病见四肢厥冷者 75 三阳痉 76 三阴痉 77 风痉 78 风寒痉 79 风痰痓 710 痰火痓 711 湿热痉 712 热甚发痉 713 血虚发痉 714 虚痓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痉病的穴位 2 治疗痉病的方剂 3 治疗痉病的中成药 4 痉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痉病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痉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痉 已经自动替换为 痉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jìng bìng

2 英文参考

convulsive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nvulsive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痉病(convulsive disease[1][2])为病名[3]。是指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1][2]。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又称痓[3]。

4 痉病的症状

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症[3]。

《金匮要略·痉病湿暍病脉证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也。”

5 痉病的辨证分型 51 痉·邪壅经络证

痉·邪壅经络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congesting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1])是指邪气壅阻经络,以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苔薄白,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2 痉·热甚发痉病证

痉·热甚发痉病证(convulsive disease due to hyperpyrexia[1])是指邪热炽盛,以发热,胸闷,心烦,急躁,口噤,齘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3 痉·温热致痉病证

痉·温热致痉病证(convulsive disease due to warmheat pathogens[1])是指感受温热病邪,以壮热头痛,呕吐,自汗,口噤,抽搐,角弓反张,甚则神昏,谵语,口渴喜饮,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4 痉·瘀血内阻证

痉·瘀血内阻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1])是指瘀血内阻经络,以项背强直,头痛如刺,形瘦神疲,四肢抽搐,舌紫暗,边有瘀斑,脉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5 痉·气血两虚证

痉·气血两虚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1])是指气血两虚,经脉失养,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无力,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或晄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6 痉·肝经热盛证

痉·肝经热盛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heat in Liver Channel[1])是指肝热炽盛,灼伤经络,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口噤啮齿,甚则角弓反张,高热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眩晕,面红目赤,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数或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7 痉·阳明热盛证

痉·阳明热盛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heat in Yangming[1])是指胃肠热盛,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壮热,汗出,口渴引饮,舌红,苔黄燥或焦黑,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8 痉·心营热盛证

痉·心营热盛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heat in heartnutrient phase[1])是指心营热盛,阴津耗伤,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9 痉·痰浊阻滞证

痉·痰浊阻滞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phlegmturbidity[1])是指痰浊阻滞经络,以头痛昏蒙,神志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10 痉·阴血不足证

痉·阴血不足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yin blood insufficiency[1])是指阴血亏虚,经脉失养,以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低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511 痉·阴虚动风证

痉·阴虚动风证(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yin deficiency[1])是指 亏虚,虚风内动,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无力,头晕目眩,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剥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痉证候[4]。

6 痉病的辨证论治

痉病有虚实二证[3]。实证多因风、寒、湿、痰、火邪壅滞经络而成[3]。虚证多因过汗,失血,素体虚弱,气虚血少,津液不足,筋失濡养,虚风内动所致[3]。

《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痉病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病者。……阴阳既衰,筋脉失其濡养,而强直不柔矣。此痉标本虚实之异,不可不辨也。”

实证治以祛邪为主,可兼扶正[3]。虚证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予息风[3]。

7 痉病的分类

痉病有刚痉病、柔痉病、阳痉病、阴痉病、三阳痉病、三阴痉病、风痉病、风寒痉病、风痰痉病、痰火痉病、湿热痉病、热甚发痉病、血虚发痉病、虚痉病等[3]。

71 刚痉病

刚痉病一作刚痓[5]。症见发热无汗,恶寒,颈项强急,头摇口噤,手足挛急或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脉弦紧等[5]。《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一作痉病,余同)。”又:“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又:“痓为病(一本痓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圣济总录》治伤寒刚痉病,选用石膏汤、羚羊角汤、犀角大黄散等方[5]。风热盛亦可致刚痉病[5]。《医醇賸义·湿热暑》:“刚痉病者,头痛项强,手足搐逆,甚则角弓反张,发热无汗,此风热盛也,热伤营血,筋脉暴缩,风入经络,肢节拘挛,风热合而为病,赤芍连翘散主之。”

72 柔痉病

柔痉病为痉的一种[6]。与刚痉病相对而言[6]。一作柔痓[6]。症见身热汗出,颈项强急,头摇口噤,手足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脉沉迟[6]。《金匮要略·痉病湿喝病脉证治》:“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一作柔痉病)[6]。《金匮要略心典》卷上:“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今不恶寒者,风邪变热,外伤筋脉为痉也。”治用栝蒌桂枝汤加减[6]。亦有因暑热、湿热所致者[6]。《医醇賸义·暑湿热》:“柔痉病者,身体重著,肢节拘挛,有汗而热。暑热为天之气,其来甚速,其去亦甚速。体重筋挛,乃热邪为湿所留,故有汗而热不退也,白术苡仁汤主之。”

73 阳痉病

阳痉病一作阳痓[7]。

731 刚痓

阳痉病指刚痓,即刚痉病[7]。《丹溪心法·痓》:“阳痓曰刚,无汗。”

732 痉无四肢厥冷者

阳痉病指痉无四肢厥冷者[7]。《证治准绳·杂病》:“痉病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仲景虽曰痉病皆身热足寒,然阳痉病不厥逆。”治宜清热、凉血、祛风[7]。选用羚羊角散、麦门冬散、防风散等方[7]。

74 阴痉病

阴痉病一作阴痓[8]。

741 柔痓

阴痉病指柔痓,即柔痉病[8]。《丹溪心法·痓》:“阴痓曰柔,有汗。”

742 痉见四肢厥冷者

阴痉病指痉见四肢厥冷者[8]。《证治准绳·杂病》:“痉病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其厥逆者皆阴也。”治宜温阳祛邪[8]。《太平圣惠方》选用附子散、白术散、柴胡散等方[8]。

75 三阳痉病

三阳痉病指太阳痉病、阳明痉病、少阳痉病[9]。

76 三阴痉病

三阴痉病指太阴痉病、少阴痉病、厥阴痉病[9]。《张氏医通·诸风门》:“足三阴痉病,俱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治法用附子散,多汗去川芎、独活加黄芪、当归[9]。

77 风痉病

风痉病指风伤太阳经脉,复遇寒湿所致的痉病证[10]。《圣济总录》卷八:“风痉病者,以风伤太阳之经,复遇寒湿故也。其状口噤不开,腰背强直如发痫。盖风邪内薄于经,则荣卫凝泣,筋脉紧急,故令口噤不开,卒然倒仆,不知所以。凡发极则复苏,苏则复作。其或耳中策策而痛,身背直而不屈者,不可治也。”治宜祛邪为主,参以息风,用续命汤、天麻汤等方[10]。

78 风寒痉病

不论刚痉病、柔痉病,凡因风寒而致者,为风寒痉病[1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病者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以发热恶寒不恶寒、有汗无汗分刚柔者,风寒痉病也。”

79 风痰痓

风痰痓指因风痰壅滞经络所致的痉[11]。症见眼牵嘴扯,手足震颤或搐搦,甚则神昏不醒[11]。治宜祛风化痰,用祛风导痰汤,加姜汁、竹沥;风痰盛者,败毒散加防风、天麻、黄芩、全蝎、生姜、薄荷,气血不足而兼风痰者,用参归养荣汤[11]。

710 痰火痓

痰火痓是由于痰火壅盛所致的痉[12]。症见眼牵嘴扯,手足振摇或搐搦,身热,咳嗽多痰,脉滑数[12]。治宜清热泻火,豁痰止痉病[12]。用瓜蒌积实汤加减[12]。《景岳全书·杂证谟》:“痉病有痰盛者,不得不先清上焦,若火盛多痰者,宜用清膈煎、抱龙丸。”

711 湿热痉病

湿热痉病指由湿热病传变所致的痉病证[13]。多因湿热夹风,侵入筋脉;或邪入手足厥阴,热盛动风所致[13]。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生地、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病,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湿热证,发痉病,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膈散;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宜仿承气微下之例。”“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癍疹,胸痞,自利,神昏痉病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湿热痉病亦有因热闭所致者:“湿热证,发痉病神昏,独足冷阴缩, 外受客寒,仍宜从湿热治,只用辛温之品煎汤熏洗。”“湿热证,发痉病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宜用承气汤下之。”

712 热甚发痉病

热甚发痉病指热盛伤阴,筋脉失养所致的痉[14]。由于邪热壅滞,或热甚伤阴,筋脉失于濡养所致[14]。症见壮热,项背强,口噤齘齿,手足挛急,腹满便秘,甚则角弓反张,神识不清,舌苔黄,舌质红,脉洪数或沉滑有力[14]。治宜泄热存阴,用增液承气汤[14]。无腹满便秘者,宜清热救津,可用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等方[14]。

713 血虚发痉病

血虚发痉病指失血过多,血虚无以养筋所致的痉[15]。症见手足搐搦,或角弓反张等[15]。《张氏医通·诸风门》:“血虚之人发痉病,或反张,或只手足搐搦,或但左手足动摇。十全大补汤加钩藤、蝎尾,或用大营煎等方加减。”

714 虚痓

虚痓指气血虚极,不能养筋所致的痓病[16]。《医学正传·痓病》:“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候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证见四肢搐搦,头昏目花,自汗,神疲,气短,舌质淡,脉细弦[16]。治宜益气补血,兼予息风[16]。选用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大营煎等方加钩藤、蝎尾等息风药[16]。

8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水液代谢失常属于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

一、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指出虚实两种不同病理状态的实质。

实,即指邪气亢盛 ,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 正气未衰 ,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即谓之实证。

实证常见于外感六*致病的初期和中期, 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即指正气不足, 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谓之虚证。

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泻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正邪双方相互斗争所产生的消长盛衰变化,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最常见的是

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 。

(1)由实转虚:指因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导致疾病由实转化为虚。

(2)因虚致实:指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导致疾病由虚转化致实。

(3)虚实夹杂 :一是实中夹虚,指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邪热炽盛,消灼津液形成的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既有高热、烦渴欲饮,又有尿少便干的表现。二是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如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之水肿病。虽有水湿之邪滞留于体内(称之为实),但其邪实乃由脾虚不运所致,其病理变化仍以虚为主,邪实居其次。

(4)虚实真假:一是真实假虚,因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导致真实假虚的现象,称为“

大实有羸状 ”;二是真虚假实,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的现象,称为“ 至虚有盛候 ”。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时,在临床上可形成疾病本质与症状不符的许多假象,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把握住疾病的虚实变化。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 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说明病证的寒热变化。

一、阴阳偏盛

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

病机的主要特点:阴阳中的一方偏盛,而另一方不虚。阴阳具有相互制约的变化规律。即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体现在:

阳偏盛必然会耗阴,导致阴不足——“阳盛则阴病”。

阴偏盛必然会损阳,导致阳气虚损——“阴盛则阳病”。

1阴偏盛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多表现为阴胜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2阳偏盛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多表现为阳热亢盛而阴液未亏的实热证。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三、阴阳互损

1定义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2病机依据

阴损及阳,指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继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阳损及阴,指在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继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四、阴阳格拒

是在阴阳偏盛至极的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为阴寒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临床表现为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又称 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为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格阴于外,临床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又称 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

是指机体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

1亡阳多见大汗淋漓(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2亡阴多见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热而黏)、脉数疾躁动等危重证候。

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是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各种病机变化的基础,而且亦是分析和研究各种临床病证病机的基础。

1气的失常

包括气不足和气行失常两个方面。

(1)气不足:又称“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气不足,则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若某一脏腑之气不足,则表现为该脏腑功能减弱的虚证。如心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弱;卫气不足,则易为外邪所侵袭。

(2)气行失常:气行失常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的病理状态。可概括为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

2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是指血不足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

(1)血不足:又称“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变。

(3)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瘀可出现于不同部位,各有其特征。

3气血关系的失调

(1)气滞血瘀:指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循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2)气不摄血:指气虚不足,统摄血液循行的功能减退,血不循经,溢出于脉外,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

(3)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或过后,气随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

(4)气血两虚:气血两虚,是指气虚机能衰退与血虚组织器官失养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5)气血失和,不荣经脉:指因为气血两虚,导致气血之间相互为用的功能失于和调,影响经脉、筋肉和肌肤的濡养,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

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亏损,脏腑组织失于濡养,表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特征的病理状态。

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一是热邪伤津,二是耗失过多,三是生成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之产生的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痰成饮的一系列病理状态。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2气随液脱 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3津枯血燥 主要是指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4津亏血瘀 指津液耗损而导致血行瘀滞不畅(血液黏稠度增加,脉道不滑利)的病理状态。

内生“五邪”

一、内生“五邪”的概念

所谓内生“五邪”,并非是指致病邪气,而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五种病理状态,即是中医临床上所谓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病证的病理机转。

1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也称为“内风”,是机体 阳气亢逆变动 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其为“肝风内动”或“肝风”。《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热极生风:热极生风,指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属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其病理表现痉厥、抽搐、鼻翼扇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目睛上视 ,并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2)肝阳化风:肝阳化风,指肝肾阴亏,水不涵木,浮阳不潜,阴不制阳,导致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亢而化风的一种病理变化。其病理表现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 眩晕欲仆 ,或发作口眼斜,或发为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猝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3)阴虚风动:阴虚风动,指机体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而变生内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筋挛肉瞤、 手足蠕动 等动风之症,并常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低烧颧赤等虚热内生之候。

(4)血虚生风:血虚生风,是指由于血液虚亏,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不能荣络,所产生的虚风内动病理变化。临床可见肢体 麻木不仁 ,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状。

(5)血燥生风:血燥生风,是指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化而为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

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 ,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病理表现。

2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导致生理功能活动衰退,虚寒内生,或阳虚阴盛,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寒从中生,又称为“虚寒内生”或“内寒”。《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内寒自生。《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指出机体阳气不足,产热减少,则温煦失职,阴寒内盛,从而使脏腑组织表现为病理性的机能减退,产生虚寒性的病理反应。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蜷卧喜暖、腹泻便溏、舌润不渴等阳热不足之症,其中以畏寒喜暖为其基本特征。

(2)阳气虚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人体水液代谢活动障碍,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或停滞的病理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临床多见尿频清长,涕、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发水肿等病证。

3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及输布津液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导致机体水谷津液代调失调,引起水湿痰浊等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因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所致,故又称为“脾虚生湿”或“内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4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机体各部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从而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津伤化燥又称为“内燥”,临床多见干燥不润之病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但以 肺、胃及大肠 为多见。

5火热内生

(1)实火

①阳气过盛化火

②邪郁化火

③五志过极化火

临床多表现为壮热、烦渴、尿赤、便结、舌苔黄、脉数有力等。

(2)虚火

阴虚火旺:为精亏血少,阴液大伤则阳亢,因而虚热、虚火内生的病理状态。一般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机能虚性亢奋之虚热征象。阴虚火旺,其火热征象常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颧红等。

疾病传变

1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指在病变的发展变化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互转移的病理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了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实施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2)病性转化:指在一定条件下疾病或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发生转换与变化的病理过程。

一是寒热转化,指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的消长盛衰改变了原来疾病或病证的寒热性质,转化成相反的性质,即由寒化热或由热化寒的病理变化。

二是虚实转化,指疾病发展过程中,当邪正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达到主要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位的程度时,虚与实的病机也就发生了转化,出现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病理变化。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一是可以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 从化 ”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

(2)病邪因素:一是疾病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如外感六*,阳邪传变较快,阴邪传变较慢,疠气传变急速;邪盛传变较快,邪微传变较慢。二是不同病邪,其伤人途径不同,病位传变途径有差异。三是病邪从化,病性变化与病邪属性有一定联系,如燥为阳邪,易从热化,湿为阴邪,易从寒化等。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一是地域因素长期作用,形成不同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差异,从而影响疾病的传变。二是时令气候对病病传变的影响。

(4)生活因素: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主要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传变进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