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瓦当的内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汉代瓦当的内容,第1张

汉代瓦当的内容

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

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

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永受嘉福”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汉代的瓦当继承了秦及以前的瓦当的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流行于汉初,圆瓦当的形制变化是:汉初与秦代瓦当风格近似,武帝以后特点较为明显。制作实现用模子将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一般是瓦面变大,背面光平,没有切痕和棱角,瓦当边轮较宽且平整,质地明显较秦瓦好。陶色为灰色或浅灰色。

吉语类文字瓦当多为吉祥颂语,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用途较为广泛,从文辞内容上,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系列:

千秋万岁系列:有“千秋”、“万岁”、“千秋万世”、“千秋万岁与天无极”、“千秋万岁与地无极”、“千秋万岁”、“千秋利君”、“千岁”、“千秋万世长乐未央”、“万岁富贵”、“千秋长安”、“千秋万岁常与天久长”等。

“千秋万岁”瓦当,发现于汉阳陵南阀门遗址。圆瓦当中心有乳钉纹,四方起双阳线将当面4等分,每格填有一字,为自右向左直读书写。十分巧妙地用文字作装饰,具有图案美。边际有弦纹,瓦当边沿平整宽厚。整体风格自然、安详、质朴。

汉长安城遗址的“汉并天下”瓦当,当面直径017米,边轮较深,当面外缘有单线轮廓,内以双线十字界格分4个扇面,篆书“汉并天下”分置其中。中心有一圆柱,圆柱外有单线中心环,字体劲健流畅。

长乐未央系列:有“长生未央”、“长乐万世”、“克乐未央”、“万年未央”、“安世未央”、“富昌未央”、“永年未央”等。

“长生未央”瓦当,面径0192米,圆瓦中心有乳钉纹,四方起双阳线将当面4等分,每格填有一字,自右向左直读书写篆书“长生未央”4字。

延年益寿系列:有“延寿长相思”、“延寿万岁”、“延寿万岁常与天久长”、“延寿长相思”等。

“延寿万岁常与天久长”瓦当,从右至左依次为2字、4字、3字,布局依字之多少而变化,有活泼生动之美。运用文字线条的依让伸缩,形成一种变化无穷的美的旋律。

长生无极系列:有“与天无极”、“与天毋极”、“与华无极”、“无极”、“长生乐哉”、“长生吉利”、“常生无极”等。

“与天无极”瓦当,寓意吉祥:与天一样万寿无疆。中心有乳钉纹,四方起双阳线将当面4等分,每格填有一字,为自右向左直读,书写篆书“与天无极”4字,字体结构随圆周变化。

富贵系列:有“富贵宜昌”、“方春富贵”、“并是富贵”、“日乐富昌”、“大富”、“千万富贵”、“高贾富贵”等。其中“高贾富贵”瓦当,文字围成一周,不分界格,用云纹隔开。

无疆系列:有“亿年无疆”、“永奉无疆”等。其中“亿年无疆”瓦当,字体用小篆写成,结构严谨,笔法颇见功力。

其他古语瓦当多种多样,如“长毋相忘”、“大吉日利”、“宜钱金当”等。这些古语瓦当文辞优美,言简意赅,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瓦当上的文字有时可作为判断古代建筑年代、地址的实证,如“京师仓当”指出了西汉京师粮仓的具体位置,还有“长陵东当”、“长陵西当”等也有同样作用。

为什么汉代四大神兽瓦当是文化中代表?我们先来讲一下‘四神’瓦当。

‘四神’瓦当就是古代封建迷信中传说四大神兽,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

瓦当是建筑里用陶做成瓦片,在古代时期这样瓦片被称成瓦当。

‘四神瓦当’其实是分别用来代表天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为什么说汉代瓦当才是代表?根据我国记载,在1956年中国西安市汉长城遗址出土一批文物。

里面就有直径16厘米,边轮宽2厘米‘四神瓦当’。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四神’记载。

因为在远古时期,人们知识有限,对大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无法理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这一切寄托给动物。

在人们心中开始出现寄托和崇拜,他们认为动物是可以呼风唤雨,主宰当时世界。

于是渐渐人类开始出现心理寄托,出现封建迷信,部落们开始用动物作为图腾。

慢慢人们开始创作神兽和神话传说,就有了四大神兽,用来记录四大方位。

东方青龙,西方白额虎,南方火朱雀,北方玄武,这样记录就很容易辨别。

封建迷信开始风靡,人们对动物崇拜不会只是百姓们之中,开始过渡到皇室。

皇室开始在建筑里出现‘四神瓦当’,后来连装饰上也有关于‘四神’物品。

因为在汉代皇室,他们觉着‘四神’能力可以主宰一切,拥有他们等于拥有一切。

皇室带头引发用‘四神瓦当’风靡,百姓们也开始用各种动物来装饰自己家。

他们认为动物不论是什么,都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功效,于是匠人们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物品。

同时也开启一个关于动物被神话传说时代,不是简单出现在文化里,更多变成实物。

两汉时期

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直径175厘米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长达5年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战争。经过大小数十次战役的较量,最后于公元前202年,刘邦的汉军联合反项的力量,围困项羽的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乡),项羽兵败援绝,自刎而死,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汉并天下瓦当,就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这种瓦当还曾出土于汉武帝时修建的建章宫遗址中。

汉瓦风格

  四神瓦当中的白虎瓦当

  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

  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永受嘉福”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汉代的瓦当继承了秦及以前的瓦当的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流行于汉初,圆瓦当的形制变化是:汉初与秦代瓦当风格近似,武帝以后特点较为明显。制作实现用模子将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一般是瓦面变大,背面光平,没有切痕和棱角,瓦当边轮较宽且平整,质地明显较秦瓦好。陶色为灰色或浅灰色。

  

  西汉素面瓦当较为少见,所见者多为饰纹瓦当和文字瓦当,其饰纹瓦当亦可分为图像画和图案画两类,图像种类繁多,据《陕西金石志》记载有麟凤、狻猊、飞鸿、双鱼、玉兔、蟾蜍等数十种,构图巧妙,独具匠心。值得注意的是,与秦图像瓦当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同,汉代瓦当图像多是取材于现实而又经过了高度艺术夸张的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珍禽异兽,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细腻而不繁琐的线条勾勒,将汉代质朴浑厚、走有奔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汉瓦类型

  云纹瓦当

  根据瓦当纹饰的区分,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

  ◆图像纹瓦当

  代表作品:

  龙纹瓦当 西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直径195厘米,边轮较宽,当面为一鼓目长髯,张牙舞爪的盘龙形象,龙身饰细密的鳞甲。

  蟾蜍玉兔瓦当 直径18厘米,边轮主齿轮状。当面主纹是蟾蜍和玉兔,蟾蜍圆目鼓腹,身后有短尾,四肢屈张作跳跃状,玉兔鼓目长耳翘尾,作腾空奔跃状,周围衬以蔓草纹,盖取一于民间传说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形象。

  四神纹瓦当 由各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的四种瓦当组成,分施于东、习、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汉长安城遗址多有出土。

  ◆图案纹瓦当

  代表作品:

  云纹瓦当 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其花纹特征是: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据主纹云纹的主要变化,大致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类别

  ◆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内容丰富,词藻极为华丽,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长生未央”“富昌未央”“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与华无极”等,也有宫苑、陵墓、仓庾、私宅等,如“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冢上”等等。文字瓦当绝大多数为阳文,字数从一到数十不等。

  代表作品: 卫字瓦当 ,传世很多,大都出自汉长安城遗址。当面为一“卫”字,通常占满当面。有的“卫”字较小,字外有一周网纹。有的当面或涂朱色,或涂白垩。如在陕西淳化县凉武帝村甘泉宫遗址的一件,直径15厘米,边轮宽12厘米,当面为隶书的“卫”字,从出土地点来看,应属汉甘泉宫卫尉官署所用之瓦。

  文字瓦当是汉代的主流,其内容之丰富自不必说,其高妙的书法价值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书画同源,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和审美对象,它已经化了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的和多样化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的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独有的线的艺术。

美术特征

  汉景帝时期的上林瓦当

  汉代瓦当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及书法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瓦当纹饰的取材美

  汉代瓦当纹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瓦当纹饰的取材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从幻想中的猛兽饕餮、龙凤、四神图腾,到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房屋、人物、云彩以及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和文字表达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等等,描绘出了一个龙飞凤舞、鹿奔虎啸、鸟飞鱼跃、祥云缭绕、无杂陈的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异常热闹世界。以艺术特有的敏感触觉,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容纳社会生活中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思想的、宗教幻想的各种内容。

  ◆纹饰瓦当的造型美

  瓦当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除瓦当自身体积的造型外,更重的是纹饰的造型。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圆弧是一种富有动感和韵律美的造型,作为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能更加突出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方圆结合的呼应和统一,增强艺术形形象的整体性的美感。

  汉代艺术的浪漫色彩在瓦当的造型上被很好的贯彻,融汇进去了。它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颇具野性动势的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如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长短不合的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但这一切却增加了它们力量、气势的美,构成汉代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简而不俗,夸而不饰,饰而不诬。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天真狂放的气势,那种征服世界的自信的力量,毋宁说更多的呈现出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

  ◆瓦当纹饰的结构美

  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配件。这就决定了瓦当必须在相当高度的屋顶、檐头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积上,再仰视和远视的重重局限下,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装饰性。古代瓦当纹饰不论是中轴线对称结构,辐射圆旋结构还是任意灵活性结构,却力图作到主题突出,结构均衡,并顾及装饰效果的最大发挥,在这一点上是破费匠心的。

  中轴对称结构:大多数瓦当纹饰是讲究对称的。这种对称结构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特色。

  辐射圆旋结构:图案瓦当主要采用这种结构,以圆心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出辐射线,如太阳纹。

  任意性结构:动物图像纹饰主要是这种任意结构,画面舒展自由,不拘一格。都有一个主体纹饰满幅而来。

  ◆文字瓦当的艺术性

  瓦当文字多为篆书,也少见隶书,在圆这一特定范围内,以圆就势,促长行短。互为辟就,不取方正。充分发挥了篆文书法的装饰艺术效果。据统计,瓦当篆文的变化就有120种之多,可谓奇丽壮观。篆书之美是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状结构之上,即在于它们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瓦当书法正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种美,达到了与印章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此外,瓦当文字还有少量运用美术变体如鸟虫篆书的,如“永受嘉富”瓦当,秀丽茵蓐,遒劲苍茂,尤为奇特。

中国最早的瓦当始于西周。西周承继殷商,是奴隶鼎盛阶段。陕西扶风召陈村周原遗址建筑群规模宏大,不仅开始用瓦,而且根据建筑的结构与功能,出现了形状均为半圆的素面瓦当、或弦纹、或重环纹瓦当。值得注意的是,瓦当这种陶制的建筑配件上,竟然与象征统治权力的青铜礼器的图案相同,这说明了什么呢?从考古发现所知,这些早期的瓦当,仅只用在高规格的宫殿建筑上,也就是说,只有统治阶级才有权使用它,普通百姓根本无从问津,从这一意义上讲,瓦当在西周时期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而其由简单的几何形线条构成的重环纹的含义也就显得更加神秘而诡异了。

至春秋战国,正逢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瓦当艺术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风貌,纹饰图案变化多样,地方色彩浓厚。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带来了艺术上的空前活跃,艺术对现实的反映最为敏感的,瓦当纹饰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一点。

春秋时期瓦当现可确认的主要有绳纹、素面和少量图案瓦当。战国主要的是图像纹、图案纹瓦当,如燕国的饕餮纹、兽纹、云山纹、卷云纹,齐鲁的树木纹、动物纹,秦国的鹿纹、虎纹、豹纹等。

最能体现列国瓦当共性的莫过于云纹图案,云纹瓦当在各地都有较多出土,但细品之下,又是各具特色、变化多端的。可以说,战国时期是瓦当纹饰质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人们从奴隶社会阴森恐怖的氛围中解放出来,突破了早期原始抽象的拘谨繁缛的格局,从描绘神秘、怪诞的超现实世界,直接面向大自然,把笔触伸展到飞禽走兽、树木花草、鱼鳖昆虫,体现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秦代的瓦当艺术是建立在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空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秦始皇横扫六和,一统中原,“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同时又大修离宫别苑,其规模之雄伟宏大前世无比,同时也把瓦当艺术推向一个高峰。秦瓦当烧制技术更为成熟,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只要想一下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就可理解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了。秦代瓦当纹饰有图像和图案两大类,图像类主要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图案类主要为变幻无穷的各式云纹。在烧制大量瓦当的同时,还创作出特大型“瓦当王”这等气派也正配得上不可一世的秦帝国的国威。

汉瓦当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繁荣鼎盛的极致。汉承秦制,大兴土木,极尽奢华,比秦有过之而无不及。京师之地宫苑棋布,离宫别馆遍及全国。大型的宫殿、仓庾、陵墓建筑必饰以瓦当。汉代图像瓦当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像最为出色,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汉武帝益延寿观的“天人合一”瓦当更是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盛极两汉的文字瓦当内容十分丰富,词藻极为华丽。给人一种极强的艺术享受。汉代瓦当的出土地域十分广泛,全国各省区几乎都有汉瓦当发现,以陕西关中最为集中。汉代瓦当集西周以来之大成,体现出典型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风貌的精神气质,使瓦当艺术达到光辉灿烂的顶点。

汉魏六朝以后,是瓦当逐渐走下坡的时期。文字瓦当大为减少,花纹图案也变得单一。

隋唐五代,莲花纹成为最普遍的瓦当纹饰,一直延续到北宋。从宋代开始,兽面纹瓦当渐渐取代了莲花纹瓦当的主导地位,在两宋及辽、金、西夏广为流行,一直延续到明清。

纵观宋元明清瓦当,其艺术性较之秦汉已远远衰落了,但这一时期瓦当制作技术则相当成熟,琉璃瓦当在宫殿、寺庙建筑上运用也逐渐普遍起来瓦当拓片艺术“曾经椽头风和雨,拓来一纸问秦汉” 我们知道:秦砖汉瓦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拓片来表示和传播,还可以再创作。瓦当多为浮雕,其拓片所体现的金石味是透纸背的力量感和砖瓦的厚重感,从平面到立体,又从立体到平面,这种交替创作,发人深省,砖瓦拓片最终形成了中国古老艺术的一种形式而被世人所接受。

“古为今用、拓为吾用”,我们应发掘瓦当拓片深厚的内涵、艺术思想内容,将传统文化整理、发扬光大,迎合当今盛世。秦砖汉瓦由于拓片的功能,能够在传播汉文化的世界汉语热潮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可以同诗、书、画相结合,衍生不同形式、内容的作品,为和谐社会增添精神食粮。瓦当拓片或呈墨黑,或呈朱红,亦别有一番古朴的意境,拓片周围空白的地方还可以用于题跋或写上一些相关的文字。拓片的金石味配以妙趣横生的文字题跋、人物山水、花草鸟虫,更是韵味十足,为难得的艺术佳品。

同时,瓦当原拓是极其珍贵的。瓦当因埋藏地下,经黄土的千年侵蚀,表面形成的土锈(我们称之为包浆)显露着朴拙浑茫之美,体现历史的光辉,可与青铜器之铜锈以及玉器之血沁相媲美。为了保护这些包浆,瓦当不能轻易挪动。不能随意、大量制作拓片。瓦当为泥质,不比金石玉器质地坚硬细腻不易损、可清洗。瓦当在拓片时,易吸水,导致包浆脱落,一旦失去这层珍贵“外衣”,裸露新茬,便索然无味。尤其是那些孤品或珍品。

瓦当是我国古代宫室房屋檐端的盖头瓦,俗称“筒瓦头”或“瓦头”。瓦当文字中有自名“当”者,例如:“蕲年宫当”、“兰池宫当”、“京师庾当”、“吴尹舍当”等。古人训“当”为“底”,因为陶瓦一块压一块,从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带头的瓦正处在众瓦之底。瓦当的下面是椽头,当可以抵挡风吹、日晒、雨淋,保护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寿命。所以,瓦当的名称很可能是由其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而得来的。

  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古代建筑用瓦始于夏代;可从考古资料看,殷商时期的宫室、宗庙一类大型建筑还都是“茅茨土阶”,没见到有用瓦的痕迹,更不用说瓦当了。迄今为止,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扶风召陈遗址。瓦和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使我国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在建筑史上,瓦和瓦当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了不起的独创性发明。

  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构件。瓦当的种类较多: 就质料区分,瓦当主要有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灰陶瓦当资格最老,也最普通,从西周到明清始终是瓦当中最主要的品种。大约唐代以后出现了琉璃瓦当。琉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物。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金属瓦当有铸铁、黄铜和抹金的三个品种。

  就形制区分,瓦当有半圆形、圆形和大半圆形三种。西周的瓦当都是半圆形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当以半圆形为主,但已经出现了圆形的。在秦汉时期,圆形瓦当占据主流,半圆形瓦当逐渐被淘汰,到东汉时终于绝迹。大半圆形的瓦当出现于秦代。秦始皇陵北2号建筑基址出土一件直径61厘米,高48厘米的夔纹大半圆形瓦当。当面图案由两条造型奇异的夔纹组成,两夔左右对称,姿态矫健,气韵生动,具有很高的装饰艺术价值。文物考古界誉之为“瓦当王”。这类大半圆形的瓦当在辽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中也有所发现。

  就纹饰区分,瓦当可以分图案纹瓦当,图像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大类。秦始皇内城西墙出土的云纹图案瓦当,直径15厘米,当心为一圆钮,圆钮周围有一圈小乳钉纹,心外对称均衡地分布着四朵蘑菇形云纹,给人一种强烈的规范化、程式化的美感。青海民和县土唐代羽人图像瓦当,直径13厘米,当面为一圆睁双目拱手站立的童子,两侧有一对刻画逼真的羽翼,似为天使,天真烂漫,质朴无邪,带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瓦当中难得的艺术珍品。两汉时期盛行文字瓦当。瓦当文字数从一字至十二字不等,但目前尚未十一字瓦当。文字瓦当以四字者为最常见。东汉以后,文字瓦当日趋衰落;隋唐以后,文字瓦当已很罕见。

由此可见,瓦当是从西周开始出现的。到了汉朝更加兴盛。

周代人们便发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而汉代,则流行用圆瓦当。

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瓦当图案的题材多种多样,基本以祥瑞纹样为主,有动物,卷云和文字纹等几种,中国的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约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晚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模式,并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构件。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主要纹饰为兽面纹,后来逐渐向卷云纹等其它纹饰发展。当时各诸侯国烧造和使用的瓦当图案种类繁多,各不相同。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后,瓦当在图案形态和题材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多彩。秦代主要盛行各种动物图案的瓦当。

功能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古代中国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

中国最早的瓦当集中发现于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这里是西周的发祥地,多为素面半圆形瓦当,个别的有重环纹半瓦当。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