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液还丹诀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9收藏

金液还丹诀简介,第1张

金液还丹诀,内丹修炼口诀。宋刘元道《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卷下载「秘传还丹诀」有六门,其中「金液还丹诀」为第五门。其要旨为:「以肺真气合顶中神水而曰金液,下还丹田,自可骨相金色而体出金光。」由此可知其为专门用于内丹修炼过程中「金液还丹」环节的方法。《山西通志‧仙释》载张伯端游蜀时曾遇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后来金丹派南宗人物多推崇之,如陈楠 〈罗浮翠虚吟〉言「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白玉蟾《上清集》〈承师口诀有感〉也言:「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一从师点透,三叹世难知。」元代《谷神篇》卷下〈水调歌头〉词则言:「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饷自然交媾。」丘处机的《大丹直指》中,也专门有「三田返复金液还丹诀图」及「三田返复金液还丹诀义」两部分内容。萧廷芝述《金丹大成集》中又有〈金液还丹诗〉言:「搬液上昆山,工夫信不难。往来敲玉洞,还返炼金丹。西采存三药,中归守一坛。片时间下手,七返后成团。鼓动乾坤橐,回圈日月滩。玄关真一窍,直路彻天端。」

参考文献 宋‧刘元道:《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见《道藏》,第3册。 金‧丘处机述:《大丹直指》,见《道藏》,第4册。

上卷

引言

三家四派第一讲

理事兼备第二讲

第一节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二节 形、气、神三层次功法要点

净化身心第三讲

附录:丹道之防危虑险

补亏正法第四讲

辟谷胎息第五讲

第一节 辟谷简论

第二节 胎息概说

行功语要第六讲

第一节 丹道行功的姿势

第二节 建筑心灵堤防

第三节 虚寂恒诚及忘字诀

第四节 丹道之火候

第五节 修阴神功法

两重天地第七讲

第一节 大同世界的道德社会

第二节 什么是道

第三节 道的宇宙论

第四节 两重天地的发现

第五节 21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

第六节 “两重天地”理论在丹道学中的应用

双修漫谈第八讲

第一节 双修功法的秘密

第二节 闭固之法

第三节 男女相恋之真谛

第四节 肉体返还之功

开悟禅定第九讲

第一节 禅法略论

第二节 何谓开悟

第三节 何谓禅定

第四节 入定的证量

第五节 开发灵性思维

第六节 自己作得了主

究竟境界第十讲

第一节 丹道的究竟义

第二节 内丹学的根本修持法诀

第三节 丹道秘传的方便法门

第四节 真人的境界

第五节 有关丹道生活化的法诀

第六节 新道学文化是当今世界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

中卷

辨难答疑第十一讲

第一章 丹道之调研

第二章 丹道之修真辨难和答疑

第一节 三家四派丹法之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丹道对灵界的设定

第三节 积德通灵,集义生气,唯道集虚

第四节 丹道形、气、神之修炼要义

第五节 丹道铸剑功略说

第六节 为学与为道

第三章 丹道筑基功

第一节 无食、无念、无息

第二节 填髓法和抗寒功

第三节 藉众术而共成长生

第四节 自发声与自发功

第五节 站桩功再探

第六节 丹道入手功

出生入死第十二讲

第一章 人是什么

第一节 人的宇宙原理

第二节 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三节 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四节 人是多种生命的共生体

第五节 人和自然环境共存

第六节 人与社会历史同步

第七节 人是文化的载体

第八节 人是形、气、神的三重结构体

第二章 人的基本生命活动

第一节 生与死

第二节 病与老

第三节 过激行为

第四节 性活动

第五节 睡眠与梦

第三章 人为什么活着

第一节 人生不过是几句话

第二节 人生的需要和瞬间的觉受

第三节 人生之问

第四节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下卷

附录一

自身阴阳清净丹法程序

附录二

Ⅰ金火丹诀

Ⅱ知几子《悟真篇提要》

附录三

添油接命金丹大道

附录四

虚空阴阳之虚无丹法程序

附录五

女子丹法传真

附录六

黄元吉丹诀

附录七

Ⅰ王重阳诗词秘传丹诀集要

Ⅱ李涵虚真人西派丹法搜奇

附录八

Ⅰ《青华秘文》丹诀钩玄

Ⅱ崂山道教金山派丹法存抄

附录九

Ⅰ精校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Ⅱ陈朴先生九转金丹秘诀

附录十

Ⅰ三丰真人天元丹法秘传

Ⅱ王重阳《五篇灵文注》导读

附录十一

Ⅰ明师指路

Ⅱ陈国符先生和《道藏源流考》

Ⅲ为人师表教泽广布

附录十二

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

……

1 求老子养生诀70字译文 亳州老君碑,老子养生长寿丹诀,七言十句70

修炼丹诀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修行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吾,性空心灭本无著, 寂照本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羣真。

重重云中神仙府,叠叠山上道人家。 修炼丹诀,其中有二十五字在《汉语大字典》里,有二十九字在《康熙字典》里,全文见明版《修真秘旨》。

很多地方可见,内容大同小异: 河南省鹤壁市五岩山药王洞 云南省腾冲县仙乐观 云南省巍山县青霞宫 云南省通海县金金山寺 重庆綦江县隆盛镇莲花村梁山寨 陕西省终南山老子祠大门内碑侧 安徽省亳州老君碑 修炼要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至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丹道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

丹有内外之分。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

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服用保健药是延年益寿的外因。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的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一语道破了修炼的奥秘。

“正道”是正常的方法固有的规律。按正常的方法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

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身宝)读音:玉(YU)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

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此字。

会意身内有宝。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

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夭亡。

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身丹)读音:炉(LU)字义:是冶炼的器具。

丹道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丹道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

(身丹)字反映了丹道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丙火 读音:烧(SHAO)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

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木石去顽矿,要土┛其靖正,(九真)砂┏丙 ┏木石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自家,火┛ 土┛水┛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

这个解释,与丹道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

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阳生,故日“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

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火者在时令为夏,在四方为正南,在卦为离,在天干为丙丁,在地支为已午,在三光为日,在人身则为心神。

故修炼家在天一生水,真阳冲动时,必须立即用心意(火)招摄使其不致泄漏。丹道丹经提到:火逼金行者,实即心火下降,肾水上腾,阴阳交会成为烧炼之意。

木石土 读音:炼(LIAN)字义:此字由“木”、“石”、“土”组成。按丹道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

丹道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丹道把物质中的金、木、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

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丹道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

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命心 读音:延(YAN)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

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丹道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

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修行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

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寿命定会短促。

故此字的意思是教人平日清静神心,固守精气,这才是延长寿命的根本,亦即丹道倡导的养生之道。 (千万)读音:年(NIAN)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

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

《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自家水 。

2 《庄子养生主》的文言文翻译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注释

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③随:追随,索求。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⑤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⑦缘:顺着,遵循。督:中,正道。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经:常。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姑备参考。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就可以终享天年。

3 疱丁解牛文言文的翻译

译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4 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字伯珪,是吴郡钱塘人。年轻时喜欢学习,博通经史,并且精研佛学。由于性情谦虚的缘故,从不因为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家中贫困,只把园林果蔬当作职业。曾经外出。看见有人偷白菜,元琰急忙退走。(他)母亲问他(这么快回来)原因,(他)详细地把实际情况告诉母亲。母亲问(他)偷盗的人是谁,(他)回答说:“先前我之所以退走,是担心他惭愧羞耻,现在说出他的名字来,希望您不要告诉别人。”于是母子两人为这件事保密。有人淌过水沟偷盗他家竹笋,元琰就砍伐树木做成桥使他方便过沟。自从这件事之后,小偷们十分惭愧,整个乡里就再也没有人偷东西了。

原文: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5 《杨引》的文言文翻译

杨引,江西吉水人,爱好学习擅长作诗词文章,被宋濂,陶安大加赞赏。驸马都尉(官职名)陆贤跟从杨引学习,后来入朝廷,举止大方端庄典雅,皇上很是喜欢,就问是谁教的他,于是陆贤说老师是杨引,皇上立即召见他,踢给他美食。过些天,陆贤穿着家居的便服拜见。杨引叹息:你这是轻视我啊,不可在此久留啊!“反复的编纂修正,也不能完成。教学的人,必须先有操行然后才有文学艺术”。曾经有篇《论语乡党》就揭示了一个道理“我教自己的事养生之道,凡事都要遵循吐纳之法。”“于是姐省饮水吃饭的量,以逸代劳,的话到老了视力听力都不会衰老。既然已经死去,安福县的刘球称赞它是学习探讨道家的源头,文章范文的后世之作,辞官上任离别相处的佳作,有陶潜,徐穉的风尚。

我自己照着翻译的,不知对不对

6 语文古文翻译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流之回川。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冲向天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底里生出了幽幽暗恨,这时候无声胜似有声。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5、弃甲曳兵而走,或五十步而后止,或一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因此就去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您觉得)怎么样呢?

6、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覆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著或背负著重物走在路上了。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 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著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 ,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通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10、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这是一个很传统的作法,基本上自道教产生已来,对道经、丹书的分类工作就没有停止过。而对丹道、丹经进行分类,则主要是从南宋开始,主要原因是两宋是丹经的高产期。但我们经常看到的,还主要是对丹道即道派的分类,对丹经的条析分类,则很不充分。

丹道有五派之说,包括南宗、北宗、中派、东派和西派。另外也有钟吕派、全真教等称法。应该说,这些分类方法,对研习丹经没有太多的帮助,反而会产生很多混淆。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全真南宗这样的提法,但实际上所谓金丹南宗,跟全真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正因为分类方法的不明晰,使许多入门者分不清方向,有苦难言。其实只要不受俗成的分类影响,通过自身认真阅读、体会丹经原文,我们大致可以分源流,辨别宗派。当然,古文这一基本功,多少还是必需的,真正的工夫,是没有偷懒的余地的。 从大的方面看,北宋,特别是宋真宗崇道之后,是内丹经典暴发的时期,也是内丹道的成熟期。北宋以来,产生的丹派非常之多,但我们只要关注那些理法比较系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派别,进行分类,则丹经大致可分为丹道祖经、早期丹经、西山流派、悟真流派、紫清流派和后期丹经。

1 、丹道祖经丹道的发源,是非常早的事。《道德经》、《文子》、《庄子》、《内业》、《心术》、《楚辞·远游》以及黄老学派作品可是说是所有丹经必本的祖经,后世一切丹经均从其中发挥而来,一直是内丹法诀的纲要。

2 、早期丹经我们可以把南宋之前,包括五代、唐、隋、南北朝、三国和东汉以前,这些年代产生的丹道经典称为早期丹经。比较著名的有《周易参同契》、《清静经》、《内观经》、《心印经》、《上清大洞真经》、《定观经》、《混元阳符经》、《九天生神章》、《吕公泌园春丹词》、《真人高象先金丹诗》、《玄珠歌》、《玄珠心镜注》以及《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西山群仙会真集》诸经等,受早期影响的丹经非常之多,最典型的是《大丹直指》、《悟真篇》。北宋张伯端于1075年最后完成《悟真篇》,这是内丹史上的重大事件,《悟真篇》总结了北宋以来的内丹方术,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性命双修学说,并且对陈抟《无极图》中“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受其影响的丹经比比皆是,难以枚举,其注疏更是续出不绝。如《悟真篇注释》、《金丹四百字》、《金液还丹印证图》、《悟真篇三注》、《仙佛同源》、《金丹大要》、《大道论》及《道书十二种》等等,皆重要丹经。

3 、金丹南宗。该派系由南宋白玉蟾及其主要弟子所创,白玉蟾与朱熹同时人。白玉蟾有取于西山、悟真二派,而有别之,独标玄关一窍之说及凝神气穴之法,最为丹家所重。紫清派主要经典较多,有《紫清指玄集》、《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还源篇》、《丹髓歌》、《金丹四百字》、《先天金大道玄奥口诀》和《翠虚篇》等,本派丹经和受其影响的丹经也很多,如《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金丹大成集》、《中和集》和《周易参同契发挥》等,而后期丹经则大部分宗承其玄关一窍之说。

4 、后期丹经陈致虚是丹道集大成者,他完成了丹经创造期的最大综合,也是宋元丹经创造期结束的标志。其后所产生的丹经,特别是明以后产生的丹经,我们统归于后期丹经。这一时期的丹经,大都承前人之说而扩充,基本不出上述三派的范围。全真心性修炼的工夫,自陈致虚大倡其说之后,逐渐在后期丹经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后期丹经较重要的经典有《方壶外史》、《金丹正理大全》、《金丹真传》、《性命圭旨》、《张三丰先生全集》、《周易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道书十二种》、《天乐集》、《园峤内篇》、《证道秘书》和《乐育堂语录》等。

以上挂一漏,简略勾述了丹经流派的大致情况。但要强调的是,丹经的分派,实际并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之后的章节里,我们将更关注于从丹经本身的特质,包括鼎炉、药物、火候、关窍和理法特点等方面,进行分类研习。

5、近代20世纪出现了两位道家大师,一位是大陆的陈撄宁,创立了仙学;一位是海外的肃天石,创立了新道学,均为中华养生学之集大成者。 女性在丹道修炼中不仅占主体地位,而且表明女性在丹道修炼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清代贺龙骧所编的《女丹合编》则汇集了女丹功法的宝贵资料,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道教中妇女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修行方法。⑧

其次,道教女丹在发展历程中同时也形成了众多流派。道教丹诀向来不肯轻易示人,它主要依靠代代的师徒口授相传,女丹更是如此。因而,人们要探究道教女子修炼的派别并非易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丹派别完全无从考察。例如,陈撄宁先生在研究过女子丹法之后,认为根据其源流可将道教女丹分为六派,即中条山老姆派、丹阳谌姆派、南岳魏华存夫人派、谢自然仙姑派、曹文逸真人派、孙不二元君派。④陈撄宁认为:“以上六派,将魏晋以来女功修炼法门,概括已尽。详解如下:

(1)南岳魏(华存)夫人派。亦称存思派。奉《黄庭经》为宗,存思身神积气成真,男女皆可炼。其功法见于陈樱宁《黄庭经讲义》。

(2)谌姆派。亦称外金丹派。由谌姆传许逊、吴猛。以许逊《石函记》、吴猛《铜符铁券文》为主经,传天元神丹之烧炼与服食,兼以符咒修炼。

(3)中条山老姆派。亦称剑术派。《吕祖全书》记其源流,以剑术风炼钢成道,分“法剑”与“道剑”两般作用。

(4)谢仙姑派。仙姑名谢自然,十余岁童女即修道,故亦名童女派。童女未行经。身中元气充满,可免去筑基功夫,以辟谷休粮、服气、安神、静坐人手,以清静无为法得道,传《太清中黄真经》功法。

(5)曹文逸真人派。以《灵源大道歌》为祖经,以清心寡欲、神不驰外、专气致柔、元和内运为要诀。此派为女子清修派功夫,男女皆可用,功法纯正,陈樱宁《灵源大道歌白话解》述之甚详。

(6)孙不二元君派。亦称清静派,传太阴炼形之法,从斩赤龙人手,有《孙不二元君法语》、《坤道功夫次第诗》等传世。陈樱宁有《孙不二女丹诗注》记其功法。

若不是尊崇女性,道教女丹流派难以形成如此规模,也不会出现如此多的女丹书。从道教的女性崇拜现象和意识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在道教中,女人绝非是可有可无乃至可辱可贱的,而是一个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神格,独立意志、愿望的重要角色。”这一点贯穿在道教发展的始终,成为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大特色。 数术之学,也即所谓的阴阳干支、四象五行、星宿刑德等等学问,在中国古代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远超乎当今人们的想象。远至天道运行,近至人道吉凶,都渗透着数术的身影,丹道亦不能自免。数术之学的特点,在于用一个不是太复杂的框架,建立起了一个天地运行的动态模型。

那么于丹道而言,数术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其要领又是什么呢?我们说,数术实际是整个丹道的大背景,其影响无处不在。没有数术之学,也就没有丹道之学。而数术之学的精要,则在于《易》。

在前面谈丹道祖经时,我们没有提到《周易》,并非轻视《易》在丹道中的作用。相反,我们认为,《周易》是丹道的前提和基础。《易》之道,有象,有理。易理通过十翼特别是系辞传(其它九翼同样重要)的发挥,是人们较为容易看到和参研的。而易象的精妙之处,则除部分专门学者之外,大部分人多未能体见。

对丹道而言,最重要的易象,莫过于《复》卦。《复》之初九,象征一阳初起,其彖传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说得实在是太好了!然而真正体现天地之心的,并非《复》卦本身,而是《坤》《复》之间!看过《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的朋友应该有留意到,在一些版本的圆图中,下方标有天根,上方标有月窟的字样。而天根的位置,正在《坤》卦与《复》卦之间的地方。为什么前贤以《坤》《复》之间喻天地之根呢?原因在于,易卦的阳爻,象征阳气,阳气主生。而《复》卦则是阳气初生之卦,有大地逢春,万物待发之象,所谓生意盎然就是指的这个景象。然而造化的奥秘,并非在此初生之阳气,而在于从阳气消隐,到阳气滋起的这段过程,这一段过程是人们无法观察到的,难以用语言表达。但睿智的圣人,却认识到此过程才是天地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因此用易象将之生动的表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坤》卦和《复》卦之间的意象。[1] 《系辞》所说的“生生之谓道”,《道德经》所说的“天地根”、“归根”、“复命”,《列子》所说的“机”,都是讲的这个天地生生不息之道,也正是丹道所本之道。生生,即是纯阳。

《周易》先天之学,起创于北宋邵雍,尧夫先生在《伊川击壤集》中有一首著名的《观物吟》,其中段云: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此诗虽非指示丹道修习,然而如能常诵此诗,体其精义妙动之处,绝胜于兀坐十年之功!

数术的内容,有的精深,有的则刻板乃至迷信,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辨别能力,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也不宜忽视其应有的价值。特别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使是古代《日书》这样非常初级,且有些死板的数术应用,也反映出一种精神,那就是“范围天地”、“把握阴阳”的数术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就生生之道的最好表现。先人们这种质朴而深邃的智慧,令人肃然起敬。如果朋友们确实有志于丹道,那就绝不能避难畏艰,因离坎阴阳、四象五行、龙虎铅汞这此术语而止步不前! 理论上,我们应该阅读尽可能多的丹经,但广泛阅读必须与重点阅读相结合。广泛阅读就是以解析的方法,快速了解丹经的关键内容,了知其大略,可以增长见识,提高鉴别能力,也是修性之一途。解析丹经的方法,将在下一节讨论,大家可以参考。而重点阅读,则是要精研某些丹经,反复诵读,最好能烂熟于胸,以供修习之用。所以,所谓应该阅读哪些丹经的问题,实际是指应该重点阅读哪些丹经。

选择丹经阅读,是个相对来说比较个性化的问题。因为个人喜好不同,又或传授不同,也有其它原因,都可能导至大家选择的结果不同。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方案,同时也会给出我们的理由。

大体而论,除《周易参同契》外,丹经当以宋元为正(包括五代时期),明清为辅。宋元丹经大都宗承古意,含蓄积淳,读来饶有意味,是我们最为推荐的,当然明清丹经也不应忽略。宋元丹经大都存于《道藏》之中,也有个别失收的,如赵友钦《仙佛同源》。有的朋友认为宋元丹经晦涩,我们的理解则不同。上一节我们提到说,丹道的理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框架- 应用”模式。在一个框架下,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实际应用。这一点,丹道与中医是类似的。实际上,二者同受数术之学的影响,“框架- 模型”的特点,正是禀承其质。既然是框架,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包容性。因此越重要的丹经,往往越不会直说其事,最明显的莫过于《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了。“参同”一词,不是很有些“框架- 应用”的味道吗?这些丹经的重点,在于传道,即丹道之框架。在这里,我们给研习丹道的朋友们一个建议,不要急于追求什么下手法,应该多参详丹理,领悟丹道之博大精深处(甚至不少丹经诗词,其本身的文采,也是甚为可观的),之后再寻法诀,自然得心应手。

宋元以前的道书丹经,《道德经》和《周易参同契》是必须重要研读的。宋元丹经,我们推荐一些主要的如下:

《悟真篇》《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金丹大要》(上药、妙用、须知诸章要用心看)《金丹四百字》(其序非常重要) 《还源篇》《丹髓歌》《紫清指玄集》(玄关显示密论、修仙辨惑论、谢陈仙师寄书词首段、必竟恁地歌、快活歌可作重点) 《翠虚篇》(紫庭经、丹基归一论着眼)《崔公入药镜》(三字本,共二百四十六字) 《规中指南》《中和集》《钟吕传道集》《西山群仙会真记》以上宜熟研,另外《吕公泌圆春丹词》、《破迷正道歌》、《周易参同契发挥》、《悟真篇注释》、《悟真篇注疏》、《悟真篇三注》等可以同参。

明清丹经,可以先看如下几篇:大道论(《张三丰先生全集》)玄肤论(《方壶外史》)修真辨难(《道书十二种》)悟真直指(《道书十二种》) 三车秘旨(《圆峤内篇》)《天乐集》这些都是丹经主流,历代都很重视,基本已囊括丹道大端。《道藏》中还有很多丹经,各有其价值存在,可作为下一步研习的内容,以领略丹经的变化万端,于中寻见其宗,也是一大乐事。

最后,建议大家可以备两本《道藏精华》、《中华道教大辞典》之类的工具书,以便随时检索。 早期丹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李耳著。

《冲虚真经》,又名《列子》,列御寇著。

《通玄真经》,又名《文子》,计然著。

《南华真经》,又名《庄子》,庄周著。

《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著名的炼丹学著作。该书本来未署作者之名,但其身份和姓名却已隐言于文中

《黄庭经》:有《上清黄庭内景经》和《上清黄庭外景经》两种。另有《黄庭中景经》

《胎息经》即《高上玉皇胎息经》,收录于明《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该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难以查考

《抱朴子》,东晋道家理论著作。东晋葛洪撰。

《龙虎经》即《古文龙虎上经》,又名《古文龙虎经》或《金丹金碧潜通诀》,简称《龙虎经》或《金碧经》,收入明《正统道藏》太玄部

《玄珠歌》《玄珠心镜注》《入药镜》《破迷正道歌》《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钟吕派主要著作)

《悟真篇》,道教内丹学著名典籍,成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作者张伯端,后人奉为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

真师难遇,不若退而读书,在道书中寻求丹诀也是一条途径。丹家云:“未

有神仙不读书”。其实真师的关健作用,恰恰在于教你怎样读书,读那些书,如

何在丹经上认出法诀。我们讲内丹法诀从不明写在书上,但并非在书上一字不

露,仅是多用诗词隐语,不经真师点破,难以辨认而已。丹经中最秘的法诀是阴

阳双修丹诀,然而古仙担心此道失传,故意将其法诀隐人《参同契》和《悟真

篇》中,以留待有缘者索解。阴阳派最秘密的口诀有八个字,就在《参同契》

中,《悟真篇》是注解《参同契》的。无论学炼阴阳派还是清净派的丹士,必须

认真钻研省参同契》和《悟真篇分,凡是和此二书抵触的丹书都是错的.这是历

代丹家称此二书为丹经之祖的原因。

习阴阳丹法者,对《人药镜》、《敲交歌》、《金丹大要》、《无根树词》

要深刻领会,此外《玄微心印》、《修真不死方》皆应必读。陆西星对《参同

契》的《测疏》、《口义》及其他书,也须细看。

习清净功法者,应首先阅读《大成捷要》、《性命法诀明指》、《伍柳仙

踪》等书,以掌握正宗的人门知识。其他有王重阳《五篇灵文注》,张紫阳公金

丹四百字》、《青华秘文》,丘处机《青天歌》、《大道歌》、《小周天火候口

诀歌》,陈虚白《玄机口诀》,陈楠《罗浮吟》,李道纯《中和集》.俞淡欢周

易参同契发挥》,朱元育《参同契阐幽》、《悟真篇阐幽》等,皆可参看。

复制的,胡孚琛的书,有空可以看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