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透骨丹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外科大成》卷四:透骨丹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青囊秘传》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纲目拾遗》卷三引《药鉴》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46 用药禁忌 5 《准绳·类方》卷四引《集验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附注 6 《丹溪心法附余》卷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附注 7 《普济方》卷二四○引《医方集成》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透骨丹 1 拼音

tòu gǔ dān

2 《外科大成》卷四:透骨丹

21 处方

青盐 大黄 轻粉 儿茶 胆矾 铜绿 雄黄 枯矾 皂矾各15克 杏仁7个 麝香03克 冰片015克

22 制法

共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

治鹅掌风,多年顽癣。

2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用苏合油调匀,攘患处,用炭火烘之,以透为度,五至七次愈。

25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3 《青囊秘传》 31 方名

透骨丹

32 组成

胡椒(炒黄)(1方有胆矾煅红,分量为胡椒的2分之一1

33 主治

发背溃脓,及胃寒腹痛。

3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小膏药贴之。胃寒腹痛,研贴中脘。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 《纲目拾遗》卷三引《药鉴》 41 方名

透骨丹

42 组成

闹羊花子1两(火酒浸、炒3次,童便浸2次,焙干),乳香3钱,没药(不去油)3钱,血竭3钱。

43 主治

跌扑损伤,深入骨髓,或隐隐疼痛,或天阴则痛,或年远四肢无力。

4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3分,壮者56分,不必吃夜饭,酒可尽量下,有微汗出为要;弱者,间5日1服;壮者,间3日1服。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再加麝香1分同研,瓷瓶收贮封固。

46 用药禁忌

睡好方服;服后避风;忌房事、酸寒、茶、醋。

5 《准绳·类方》卷四引《集验方》 51 方名

透骨丹

52 组成

地骨皮3两,甜瓜子(炒)3两,芸苔子(葱捣为饼)3两,乳香(另研)1两,没药(另研)1两,草乌头1两(锉,炒),苍术2两,牛膝(酒浸)2两,赤芍药2两,当归(去芦)2两,川乌头(炮,去皮脐)2两,自然铜(醋煅)2两,五灵脂2两。

53 主治

男妇一切走注疼痛不可忍。

5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加至15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6 附注

先用甜瓜子一两炒香,研烂,酒煎数沸,量虚实调黑牵牛末五钱服之,以利为度,然后服此方。

6 《丹溪心法附余》卷四 61 方名

透骨丹

62 组成

天麻4两,全蝎4两,地黄2两,木瓜2两,没药1钱,乳香1钱,穿山甲1钱,川芎。

63 主治

风湿腰腿节骨疼痛。

64 附注

方中川芎用量原缺。

7 《普济方》卷二四○引《医方集成》 71 方名

透骨丹

72 组成

川乌1两(煨),羌活2两,白茯苓2两,乳香(别研)1两,槟榔1两半,木香1两半,川芎1两,木瓜1两,沉香1两(1方无川芎)。

73 主治

脚气。

7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60丸,食前姜汤送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卫生家宝》 81 方名

透骨丹

82 组成

草乌1两(用盐1两和炒焦),甘草半两,黑牵牛1两(炒焦)。

83 主治

诸风疼痛。

84 透骨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麝香1钱和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透骨丹 《普济方》:[卷一百十六诸风门]诸风杂治

汤吞下。不拘时候。忌热物少时。此药治瘫痪神效。透骨丹(出卫生家宝)治诸风疼痛。草乌〔一(四)两用盐

《普济方》:[卷三百九折伤门]接骨手法

。黄蜡老者加减服。香为细末。酒神。一切脐腹神仙透骨丹(出永类钤方)骨断八分。用此药。当归(四两)川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代针点头

布袋滤去渣。将水从新用铁杓熬至一小杯存用。如般透骨丹∶蟾酥硼砂轻粉巴豆(各五钱)蜗牛(二个)麝香(

《本草简要方》:[卷之二草部一]土连翘

杜鹃。子名山芝麻。根名巴山虎。主治止痛去风湿。透骨丹。闹羊花子一两。(火酒浸炒三次。童便浸炒二次焙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内痈总论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麝香接骨胶囊 1 拼音

shè xiāng jiē gǔ jiāo ná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Shexiang Jiegu Jiaonang

22 标准编号

WS3B107091

23 处方

赤匀 100g 麻黄(蜜制) 70g 牛膝 135g 当归 135g 没药(炒) 70g 黄瓜子 120g 血竭 35g 朱砂 35g 土鳖虫 200g 续断 135g 红花 135g 川芎 100g 儿茶 70g 硼砂 70g 马钱子(炙) 10g 三七 35g 骨碎补(烫) 70g 桂枝 100g 苏木 100g 乳香(炙) 70g 自然铜(煅) 70g 麝香 0 5g

24 制法

以上二十二味,将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血竭、三七和麝香分别粉 碎成细粉;当归、川芎、儿茶、自然铜、黄瓜子、马钱子、硼砂粉碎成细粉;赤芍、土 鳖虫、骨碎补、麻黄、续断、桂枝、牛膝、红花、苏木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 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当归等合研药粉,干燥,粉碎, 再加入乳香、没药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血竭、三七、麝香、朱砂粉末,混匀,装入 胶囊,制成3000粒,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的粉末;味微苦。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内侧石细胞成群,**类圆形,壁甚 厚,层纹较明显,孔沟隐约可见。不规则细小暗棕红色块状物,有光泽,边缘暗黑色, 不规则的碎块黑色块状物,无光泽。

27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

28 功能与主治

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血凝结,闪 腰岔气。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5粒,一日 3次。

210 注意

孕妇禁用。

211 规格

每粒装0 3g

212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麝香接骨胶囊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总论]倒法

牵被,将患人滚右滚左,不得安歇,定然吐出恶物,然后再服虻虫散,而百伤可解矣。《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得配本草》:[卷八虫部]虫

铜、龙骨等分,加麝香少许,每服三分,酒下,治折伤接骨。去足,或炒,或酒醉死用。如无瘀血不宜用。《得配

《江氏伤科学》:[通用方]吊药方

专治接骨入骱,打伤骨头止痛去伤。赤芍(二钱)麝香(五分)乳香(二钱)没药(二钱)各研细末,临用糯米饭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宜忌类]麝香膏

)黄占(二两)百草霜(一两)细药∶麝香没药麻黄(各三钱)同研入膏摊贴。《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经验各良方]一厘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爵床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爵床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爵床 1 拼音

jué chuáng

2 英文参考

justicia

3 注解

爵床

爵床

Herba Rostellulariae

(英)Creeping Rostellularia Herb

别名 小青草、野万年青。

来源 为爵床科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 (L)Nees的全草。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50cm。茎绿色,被疏毛,节稍膨大,基部伏地。叶对生,卵形或长圆形,长2~5cm,宽1~3cm。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3cm;苞片1,小苞片2,均为披针形,有睫毛;花萼裂片4,线状披针形,边缘和背面有毛;花冠粉红色,2唇形;雄蕊2,基部有毛,花药1室不发育,半呈距状。蒴果棒形,长约6~9月,果期9~11月。

生于临野草地、路旁较阴湿处。主产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江西、江苏。

采制 秋、冬季采收,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生物堿,爵床新素C、D、E(justicidin C,D,E)、去甲氧基爵订新素D。

性味 性寒,味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疳积。用于咽喉肿痛、感冒发热、小儿疳积;外治痈疮肿疖。

用到中药爵床的方剂 爵床红枣汤

处方:鲜爵床草100克(干者减半)红枣30克制法:将爵床草洗净切碎,同红枣一起加水1000克,煎至4

玉接骨

名。别名:玉龙盘、玉接骨、无骨苎麻。来源及产地:爵床科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chinen

清热感冒冲剂

0g一枝黄花200g马鞭草200g土荆芥200g爵床200g枇杷叶200g野甘草200g制法:以上七

健儿糖浆

音名:Jian’erTangjiang处方:萝藦爵床制法: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

灵源万应茶

术(土炒)5g肉桂10g石荠宁35g紫花地丁5g爵床50g叶下珠25g虎咬红25g铁苋菜40g墨旱莲

更多用到中药爵床的方剂

用到中药爵床的中成药 清热感冒冲剂

0g一枝黄花200g马鞭草200g土荆芥200g爵床200g枇杷叶200g野甘草200g制法:以上七

清热通淋胶囊

剂型:每粒装037g。清热通淋胶囊的主要成份:爵床、苦参、白茅根、硼砂。清热通淋胶囊的药理作用:清

健儿糖浆

音名:Jian’erTangjiang处方:萝藦爵床制法:以上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

灵源万应茶

术(土炒)5g肉桂10g石荠宁35g紫花地丁5g爵床50g叶下珠25g虎咬红25g铁苋菜40g墨旱莲

莲花峰茶

炒)25g桂枝20g稻芽(炒)25g荆芥25g爵床75g茶叶155g制法:以上四十五味,粉碎成细粉

更多用到中药爵床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爵床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爵床

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时珍曰∶爵床不可解。按吴氏本草作爵麻,甚通。集解别录曰∶

《本草经集注》:[草木中品]王孙

市人亦少识者。(《大观》卷九,《政和》二三七页)爵床,味咸,寒,无毒。主治腰脊痛,不得着床,俯仰艰难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二草部中品之下]草之草

无毒丛生爵床主腰脊痛不得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神农本经)名香苏赤眼苗(唐本注云)此草似香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中品药一百二十种

泽兰防己牡丹款冬花石苇马先蒿积雪草女菀王孙蜀羊泉爵床栀子竹叶檗木吴茱萸桑根白皮芜荑枳实浓朴秦皮秦椒山

《本经逢原》:[卷二芳草部]爵床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小接骨丹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味 9 功能主治 10 小接骨丹的用法用量 11 附方 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小接骨丹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小接骨丹 1 拼音

xiǎo jiē gǔ dān

2 出处

《陜西中草药》

3 拼音名

Xiǎo Jiē Gǔ Dān

4 小接骨丹的别名

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

5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或鲜用。

6 原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小枝光滑或偶有微毛。卷须与叶对生,分叉。叶互生,阔卵形,长宽7~12厘米,3~5掌状深裂,基部心形,具宽凹,边缘有粗齿,上面光滑,鲜绿色,下面有粉,光滑或脉上有微毛,叶柄长。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细,长于叶柄。花淡**;萼片合生成杯状;花瓣5;雄蕊5。浆果球形,径6~8毫米,淡**或淡蓝色;种子1~2粒。果期8月。

7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沟谷。分布东北及陜西、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

8 性味

辛,热。

9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10 小接骨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11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瘀血:小接骨丹研末,五分至一钱,温酒冲服。

②治疮疖:鲜小接骨丹适量,捣敷患处。

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小接骨丹的方剂 劳伤药酒

五加5两,白花草1两,白龙须4两,木通根3两,接骨丹根5两,随手香3两,老颧草4两,碎补3两,红毛

玉龙散

音:yùlóngsǎn《伤科汇纂》卷七:别名:接骨丹组成:人中白(醋煅7次)。主治:跌打损伤,昏晕

接骨膏

踠折伤筋损骨,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用2钱,以小黄米粥相和,摊在油单子上,裹伤折处,3日1易。制

牛膝丸

如梧桐子大。《御药院方》卷六方之牛膝丸:别名:接骨丹组成:苁蓉(酒浸)1两,牛膝(酒浸)1两,防风

更多用到中药小接骨丹的方剂

古籍中的小接骨丹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宜忌类]上部末药

上共为细末,每服,加麻油炒黄荆子三分,若重伤加接骨丹三分,酒调饱腹服下。轻伤只用接骨丹一分。一方加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修整法

加棉纸数层,再以粉板夹好,过一二日换膏药,日进接骨丹两服。若遇热天用清茶洗净,勿令阻气。若胫骨别出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器用部]七气罂瓶

愈久愈妙,必要取其朝天之得精华者,研末入药用。接骨丹绛雪园方∶七气罂口锉末、水飞一钱;古文钱,有半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总论]灸法

,又用粉匣板,以长布什穿缚在腋下紧紧缚定,方服接骨丹。凡金井骨在胁下有损,不可夹缚,须捺平正,方用

《金疮秘传禁方》:秘传叶保太仙授接骨奇方临症口诀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61 组成 62 主治 63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外科集腋》卷八 71 组成 72 主治 73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8 《普济方》卷四十六 81 组成 82 主治 83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辛香散 1 拼音

xīn xiāng sǎn

2 处方

防风 荆芥 寄奴 独活 大茴 明矾 倍子 苦参 柏叶 当归 白芷 泽兰 细辛 银花 苍耳各少许

3 功能主治

治跌打损伤,溃烂、骨折者。

4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加盐1撮,接骨、换膏时,外洗患处。

5 摘录

《伤科汇纂》卷七

6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61 组成

细辛(去苗叶)半两,丁香1分。

62 主治

脾胃虚弱,呕哕寒痰,饮食不下。

63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柿蒂汤调下,不拘时候。

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7 《外科集腋》卷八 71 组成

苍术、甘草、明矾、苦参、赤芍、羌活、独活、白芷、藿香、柏叶、当归、忍冬藤。

72 主治

跌打损伤,患处生脓腐烂。

73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煎汤洗之。

8 《普济方》卷四十六 81 组成

细辛、丁香各等分。

82 主治

头风。

83 辛香散的用法用量

搐入鼻中。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辛香散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整骨接骨夹缚手法

止矣。小则不必。若或臭烂,先煎消风散服之,又煎辛香散洗之,洗时切忌当风处,犹恐寒热增重难医。若头面

《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整骨接骨夹缚手法

止矣。小则不必,若或臭烂,先煎消风散服之,又煎辛香散洗之。洗时切忌当风处,犹恐寒热增重难医。若头面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一]治周身口诀

桃花散,敷之以神圣散,服之以活血住痛散,洗之以辛香散,生肌以白金散。医者用此,百无一失。凡疮口生脓

《普济方》:[卷二十五脾脏门]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附论)

香上等分。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空心热米饮调下。辛香散治脾胃虚弱。呕哕寒痰。饮食不下。细辛(去苗叶半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一]跌打损伤小引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海州骨碎补的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生境分布 7 化学成份 8 性味 9 归经 10 功能主治 11 海州骨碎补的用法用量 12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海州骨碎补 2 用到中药海州骨碎补的方剂 3 用到中药海州骨碎补的中成药 1 拼音

hǎi zhōu gǔ suì bǔ

2 拼音名

Hǎi Zhōu Gǔ Suì Bǔ

3 海州骨碎补的别名

毛姜、铜丝草、石灵芝、申姜

4 来源

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骨碎补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

采收和储藏:多在48月挖取,洗净,除去附叶,鲜用或晒干,或再用火燎去毛茸。

5 原形态

植株高约20cm,根茎长而横生,密生蓬松的阔披针形鳞片,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叶远生;叶柄基部有鳞片;叶片五角形,长、宽各约814cm,三回羽状细裂;基部1对羽片最大,三角形;一回小羽片互生,基部下侧1片特大,卵状长圆形,向上渐缩小;末回裂片长圆形,单一;叶脉单一或分叉,每齿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盅形,成熟时孢子囊突出口外,覆盖裂片顶部仅露出外侧的长钝齿。

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700m的山地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台湾等地。

7 化学成份

根茎含骨碎补甙(davallioside)A、B,外消旋圣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eriodictyol7OβDglucuronide),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甙(caffe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甙(pcoumar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海州骨碎补甙(marioside),左旋表儿茶精3OβD吡喃阿洛糖甙(epicatechin3OβDallopyranoside),左旋表儿茶精5OβD吡喃葡萄糖甙(epicatechin5OβDglucopyranoside),5,7二羟基色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甙甲酯(5,7dihydroxychromone7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甙(vanill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龙胆酸5OβD(6O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甙[5OβD(6Ovanilloylglucopyranosyl)gentisic acid],香草酸4OβD(6O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甙[4OβD(6Ovanilloylglucopyranosyl )vanillic acid],1萘酚βD吡喃葡萄糖甙(1naphtholβDglucopyranoside),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B2、B5,骨碎补素(davallin),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4β→6)表儿茶精[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6)epicatechin],表儿茶精(4β→6)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4β→6)表儿茶精(epicatechin(4β→6)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6) epicatechin〕,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L色氨酸(Ltryptophan),咖啡酸(caffeic acid),骨碎补内酯(davallialactone),13(18)新何帕烯(neohop13(18)ene〕,21何帕烯(hop21ene),17(21)何帕烯[hop17(21)ene〕,何帕醇(hydroxyhopane),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cyclolaudenyl acetate),环巴拉甾醇乙酸酯(cyclobalanylacetate),16何帕烯(hop16ene)及22(29)异何帕烯(isohop22(29)ene]。 叶含9(11)羊齿烯(fern9(11)ene〕,7,9(11)羊齿二烯[fern7,9 (11)diene〕,7羊齿烯(fern7ene),22(29)何帕烯[hop22(29)ene],何帕醇及东北贯众醇(dryocrassol)。

8 性味

苦;温

9 归经

肾经

10 功能主治

行血活络;祛风止痛;补肾坚骨。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肾虚牙痛;腰痛;久泻

11 海州骨碎补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12 摘录

《中华本草》

古籍中的海州骨碎补 《本草蒙筌》:[卷之三草部下]骨碎补

海州骨碎补舒州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阴湿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四草部下品之中]草之草

生江南今淮浙陜西夔路州郡及岭南虔吉亦有之〔道地〕海州舒州戎州秦州时〔生〕春生苗〔采〕无时取根收

《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轻重损伤按穴治法

净,不可惹头发在内,掺药红玉膏收之,煎药原方加骨碎补。百会穴(在天关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陷中。)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轻重损伤按穴治法

净,不可惹头发在内,掺药红玉膏收之。煎药原方加骨碎补。百会穴∶在天关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陷中,乃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六跌扑伤损]内服方药

醋炒,孕妇不用)木香川乌(火煨,孕妇不用)藿香骨碎补木贼官桂羌活独活(以上各一两)熟地黄(盐水炒)

更多古籍中的海州骨碎补

用到中药海州骨碎补的方剂 骨碎补散

拼音:gǔsuìbǔsǎn《圣惠》卷六十九:骨碎补散:处方:骨碎补1两,当归3分(锉,微炒),白蒺

填齿散

《洞天奥旨》卷十:方名:填齿散组成:人参1钱,骨碎补1钱,三七末1钱,同川蒺藜2钱,乳香1钱,鼠脊

百和汤

音:bǎihétāng处方:生地、当归、白及、骨碎补、鹿茸、续断、首乌、炙草。功能主治:跌扑损伤。

定痛乳香散

金皮2两,半两铜钱5个(无,自然铜火炼醋浸),骨碎补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金伤病证,并折

补骨丸

拼音:bǔgǔwán处方:川萆薢骨碎补补骨脂各15克牛膝威灵仙草乌头各3克制法:上研为末,醋糊为丸

更多用到中药海州骨碎补的方剂

用到中药海州骨碎补的中成药 骨碎补丸

拼音:gǔsuìbǔwán英文:《局方》卷一之骨碎补丸:处方:荆芥穗1两,白附子(炮)1两,牛膝(

接骨续筋片

:WS3B222696处方:蜥蜴500g骨碎补(炒)333g穿山龙167g制法:以上三味,取

伤湿丸

WS3B173894处方:蔓九节500g骨碎补400g黄毛耳草250g制法:以上三味,取黄毛

蛤蚧在补丸

)38g续断(盐制)63g杜仲63g黄精63g骨碎补(炒)63g制法:以上十八味,取山药、狗脊、骨

祛风湿膏

药 材 名鹗骨别 名鹗,睢鸠,王睢,沸波,鱼鹰,下窟乌,雕鸡,食鱼鹰名称考证鹗《纲目》,又名:睢鸠(《诗经》)、王睢(《尔雅》)、沸波(《淮南子》)、鱼鹰(《禽经》)、下窟乌(《理伤续断秘方》)、雕鸡、食鱼鹰(《纲目》)。科目来源鹰科动物药用部位鹗的骨胳。性味归经咸、平肾经。功效主治接骨。治骨折。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鹗,雕类也,似鹰而上**,深目,好峙。雄雌相得,鸷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食鱼鹰,亦啖蛇。其肉腥恶不可食。" 相关选方接骨:下窟乌骨(烧存性)、古铜钱(煅,醋淬七次)等分。为末,骨断夹缚讫,用药一钱,以酒调下,不可过多;病在下,空心服;在上食后服。(《理伤续断秘方》) 原生形态雄鸟体长约50厘米。嘴黑,蜡膜暗蓝色。虹膜**。头顶和颈后羽毛白色,有暗褐色纵纹;头后羽毛延长成矛状;耳羽黑褐,形成一宽纹,向后延至颈侧;上体包括两翼的表面概暗褐色,上背特浓,各羽具有棕色狭端;飞羽黑褐,内翈基部均缀以白色,并具黑斑;尾羽褐色较淡,除中央一对外,各羽内翈均转为白色,并杂以褐色横斑。下体白色,上胸稍杂棕褐色纵纹。脚和趾近**,具锐爪黑色,趾底遍生细刺,外趾复能由前向后反转,适于捕鱼。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体形较大。头部羽毛暗褐色,颏和喉的羽干暗褐;胸部具较宽的暗褐色横斑,羽缘为淡黄和白色。常见于江河海滨,掠取鱼类为食。营巢于海岸或岛屿的岩礁上。参考出处《本草纲目》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有以下这些: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3《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4《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5《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参考资料1:_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2:_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3:_肘后备急方

参考资料4:_脉经

参考资料5:_针灸甲乙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