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苏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蜜苏子的炮制方法 4 蜜苏子的性状 5 紫苏子的性味归经 6 紫苏子的功效与主治 7 蜜苏子的炮制作用 8 蜜苏子的贮存方法 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蜜苏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蜜苏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蜜苏子 1 拼音
mì sū zǐ
2 概述蜜苏子为紫苏子的炮制品。紫苏子的蜜炙宋代已有,见《背疽方》。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1]。蜜紫苏子深棕色,有黏性,具蜜香气,味微甜[1]。蜜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1]。
3 蜜苏子的炮制方法宋代有蜜炙微炒(《背疽方》)[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蜜炙、制霜等[1]。
蜜苏子的炮制方法为: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净紫苏子内拌匀,稍闷,文火炒至深棕色,不粘手时取出[1]。
每100kg紫苏子,用炼蜜10kg[1]。
4 蜜苏子的性状紫苏子呈卵圆形,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1]。果皮薄而脆,易压碎[1]。种子黄白色,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1]。压碎有香气,味微辛[1]。
蜜紫苏子深棕色,有黏性,具蜜香气,味微甜[1]。
5 紫苏子的性味归经紫苏子味辛,性温[1]。归肺经[1]。
6 紫苏子的功效与主治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1]。
紫苏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能。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如益血润肠丸(《类证活人书》)[1]。
炒紫苏子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喘咳,如治风寒喘咳的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
蜜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1]。
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1]。
7 蜜苏子的炮制作用紫苏子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如益血润肠丸(《类证活人书》)[1]。
蜜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1]。
8 蜜苏子的贮存方法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紫苏叶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生药性状 12 性味归经 13 紫苏叶的功效与主治 14 紫苏叶的用法用量 15 紫苏叶的化学成分 16 紫苏叶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6 含量测定 167 紫苏叶饮片 1671 炮制 1672 含量测定 1673 性味与归经 1674 功能与主治 1675 用法与用量 1676 贮藏 168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紫苏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紫苏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紫苏叶 1 拼音
zǐ sū yè
2 英文参考folia perillae acutae [朗道汉英字典]
beefsteak plant lea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perill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erillae,foli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Perill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rilla leaf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紫苏叶
紫苏叶为中药名,出《药性论》。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叶(或带嫩枝)[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Folium Peri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perilla leaf(《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紫苏叶的别名苏叶[2]。
7 来源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叶(或带嫩枝)[1]。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 arguta (Benth) HandMazz或尖紫苏P. frutescens (L) Britt var acuta (Thunb) Kudo的叶[2]。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叶或带嫩枝。
8 产地紫苏叶主产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等地[2]。
9 原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色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95cm,宽2~8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呈紫红色,淡红色,有腺点。轮伞花序2花,组成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顶端急尖或呈尾状;花萼钟状,外有柔毛及腺点;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花冠筒内有环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 雄蕊4。小坚果近球形,黄褐色,有网纹。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全国有栽培。
10 采收与初加工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1 生药性状紫苏叶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嫩枝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12 性味归经紫苏叶味辛,性温;入肺、脾经[2]。
13 紫苏叶的功效与主治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紫苏叶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2]:
紫苏叶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吐泻腹痛[2]。
紫苏叶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2]。
紫苏的宿萼名紫苏苞,宜用于血虚感冒患者[2]。
紫苏梗理气宽中。
紫苏子降气消痰。
14 紫苏叶的用法用量煎服,6~9g[2]。
15 紫苏叶的化学成分紫苏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紫苏醛(lperillaldehyde)、紫苏醇(Iperillaalcohol)、柠檬烯、芳樟醇、薄荷脑、丁香烯,并含香薷酮(elshottziaketone)、紫苏酮、丁香酚等。
紫苏叶含挥发油,油中主含紫苏醛、左旋柠檬烯等[2]。还含紫苏醇βD吡喃葡萄糖苷、紫苏苷等[2]。
尖紫苏叶含挥发油,油中含紫苏醛、异戊基3呋喃甲酮、α蒎烯及β蒎烯、右旋柠檬烯、紫苏醇、二氢紫苏醇、薄荷醇、薄荷酮等[2]。
紫苏叶煎剂或浸剂对实验性发热家兔有较弱的解热作用;在体外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
紫苏醛给家兔口服有升高血糖作用[2]。
紫苏还有镇静、抑制兴奋传导作用,能止咳、祛痰、平喘,促进消化液分泌抗凝血,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影响[2]。
16 紫苏叶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紫苏叶
Zisuye
PERILLAE FOLIUM
162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63 性状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164 鉴别(1)本品叶的表面制片:表皮细胞中某些细胞内含有紫色素,滴加10%盐酸溶液,立即显红色;或滴加5%氢氧化钾溶液,即显鲜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醛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 取本品粗粉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叶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9:05: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 检查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二法)。
166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保持微沸25小时。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0%(ml/g)。
167 紫苏叶饮片 1671 炮制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或未切叶。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叶柄紫色或紫绿色。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切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1672 含量测定同药材。
1673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1674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1675 用法与用量5~10g。
1676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168 出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兽部》阿胶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阿胶
(《本经》上品)
释名傅致胶(《本经》)。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时珍曰∶阿井,在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有官舍禁之。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集解《别录》曰∶阿胶出东平郡·东阿县,煮牛皮作之。弘景曰∶今东都亦能作之。用皮有老少,胶有清浊。熬时须用一片鹿角即成胶,不尔不成也。胶有三种∶清而薄者画家用;清而浓者名覆盆胶,入药用;浊而黑者不入药,但可胶物尔。颂曰∶今郓州亦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者为真。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货者多伪。其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只可胶物,故不堪入药也。陈藏器言诸胶皆能疗风止泄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此阿胶所以胜诸胶也。时珍曰∶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
修治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曰∶凡用,先以猪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研用。时珍曰∶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酥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气味甘,平,无毒。《别录》曰∶微温。张元素曰∶性平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得火良。薯蓣为之使。畏大黄。
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音藓)。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本经》)。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别录》)。坚筋骨,益气止痢(《药性》。颂曰∶止泄痢,得黄连、蜡尤佳)。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时珍)。
发明藏器曰∶诸胶皆主风、止泄、补虚,而驴皮主风为最。宗曰∶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也。用乌者,取乌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如乌蛇、乌鸦、乌鸡之类皆然。时珍曰∶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按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仁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附方旧五,新十四。瘫缓偏风∶治瘫缓风及诸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驴皮胶微炙熟。先煮葱豉粥一升,别贮。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滓入胶,更煮七沸,胶烊如饧,顿服之。及暖,吃葱豉粥。如此三四剂即止。若冷吃粥,令人呕逆。(《广济方》)肺风喘促∶涎潮眼窜。用透明阿胶切炒,以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之。(《直指》)老人虚秘∶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入蜜二匙,温服。胞转淋∶阿胶三两,水二升,煮七合,温服。(《千金方》)赤白痢疾∶黄连阿胶丸∶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为末,捣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下,日三。(《和剂局方》)吐血不止∶《千金翼》∶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水五升,煮三升,分三服。《经验》∶ 治大人、小儿吐血。用阿胶(肺损呕血并开胃∶用阿胶(炒)三钱,木香一钱,糯米一合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服一盏,入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分,温服。急以帛系两乳。(《圣惠》)月水不调∶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研末,热酒服即安。一方入辰砂末半钱。月水不止∶阿胶炒焦为末,酒服二钱。(《秘韫》)妊娠尿血∶阿胶炒黄为末,食前粥饮下二钱。(《圣惠》)妊娠血痢∶阿胶二两,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杨氏产乳》)妊娠下血不止∶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一服即愈。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汁,入清酒三升,绞汁分三服。(《梅师方》)妊娠胎动∶《删繁》∶用阿胶(炙研)二两,香豉一升,葱一升,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入胶化服。《产宝》胶艾汤∶用阿胶(炒)二两,熟艾叶二两,葱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半,分温两服。产后虚∶阿胶(炒)、枳壳(炒)各一两,滑石二钱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未通,再服。(《和剂局方》)久嗽经年∶阿胶(炒)、人参各二两,为末。每用三钱,豉汤一盏,葱白少许,煎服,日三次。(《圣济总录》)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红紫苏的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生境分布 7 性味 8 功能主治 9 红紫苏的用法用量 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红紫苏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红紫苏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红紫苏 1 拼音
hóng zǐ sū
2 拼音名Hónɡ Zǐ Sū
3 红紫苏的别名木樨臭
4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Vaniot)CYWu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5 原形态走茎龙头草,多年生草本。多须根,常形成匍匐生根的走茎。茎直立,较粗壮,高5070cm,四棱形,有槽。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卵圆形,长315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以叶脉处为多。花通常为腋生双花,总梗极短,常着生于茎最上部的13节上;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齿5,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呈二唇形,上唇3齿略高,下唇2齿略低,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紫色,长约4cm,外面被短柔毛,上唇直立,2裂或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波状;雄蕊4,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花期46月,果期69月。
6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常绿及落叶混交林下荫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酒杯、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7 性味味辛;性微温
8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消肿解毒。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蛇伤
9 红紫苏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10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红紫苏的方剂 柴胡参归汤
,紫苏1钱5分,柴胡2钱,陈皮1钱,炙草1钱。功能主治:虚弱人疟疾初起。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红枣
紫苏厚朴汤玉衡》卷下:方名:紫苏厚朴汤别名:金三、三号遯象方组成:紫苏、香薷、紫朴、枳壳、红花、青皮、陈皮、卜
九宝汤生家宝》《普济方》卷一五八:组成:薄荷、贝母、橘红、甘草、紫苏、杏仁、槟榔、麻黄、半夏、桑叶、乌梅
加减五味汤iājiǎnwǔwèitāng处方:橘红、桔梗、紫苏、五味、人参、麦冬、杏仁、桑皮。功能主治:喘而气
苏红洗肝散成:生地、芍药、当归、川芎、羌活、薄荷、防风、紫苏、红花、蒺藜、蝉衣、甘草、菊花。主治:肝虚火旺,火
更多用到中药红紫苏的方剂用到中药红紫苏的中成药 婴儿保肺宁
20g姜半夏80g赭石60g桔梗50g百部50g紫苏梗50g紫苏子(炒)50g天竺黄40g硼砂30g
婴儿保肺宁胶囊20g姜半夏80g赭石60g桔梗50g百部50g紫苏梗50g紫苏子(炒)50g天竺黄40g硼砂30g
小儿清肺丸4198处方:前胡天花粉薄荷桑白皮苦杏仁(炒)紫苏子桔梗紫苏甘草旋复花枳壳化橘红莱菔子黄芩浮海石(
小儿止嗽丸苯酚试纸,塞紧,置温水浴中,25分钟内,试纸显砖红色。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梅苏冲剂,残渣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放置后,渐显红紫色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
更多用到中药红紫苏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红紫苏 《医贯》:[卷之五·先天要论(下)]耳论
气与之搏。故为耳鸣。先用生料五苓散。加制枳壳橘红紫苏生姜同煎。吞青木香丸。散邪风下气。续以芎归饮和养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和阵作。半夏(制)浓朴芍药茯苓(各二钱)人参肉桂橘红紫苏(各一钱)水二钟,加姜、枣煎服。(《指迷》)七
《妇人规》:[下卷瘕类]气瘕降,以致呕吐涎沫或呕酸水,不思饮食。半夏(制)橘红茯苓(各一两半)丁香附子(制)肉桂砂仁(各五钱)
《严氏济生方》:[脚气门香港脚论治]大腹皮散大腹皮(三两)干宣木瓜(去瓤,二两半)紫苏子(红紫苏叶(各一两)萝卜子(炒,半两)沉香(不见火)桑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咳嗽目录 1 拼音 2 《古方汇精》卷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十叶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十叶散 1 拼音
shí yè sǎn
2 《古方汇精》卷二 21 组成芙蓉叶、荷叶、蕉叶、菊叶、银花叶、紫苏叶、柳叶、槐叶、冬桑叶、天名精叶各等分。
22 主治喉症,无名火毒,焮肿红赤。
23 十叶散的用法用量猝遇喉症,外用芦管吹之,内用甘草、桔梗汤或开水调下,每服7分。如遇无名火毒,焮肿红赤,取井花水,调敷患处。
24 制备方法各应时采鲜者,风干为末,和匀,瓷瓶收贮。
古籍中的十叶散 《伤寒总病论》:[重雕宋刻伤寒总病论札记]修治药法
二十叶,后十行注∶取自然汗(“汗”当作“汁”。)二十三叶,一行∶□参(原本破损,以药味次第考之,当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二]舌本缩口噤方二首)天雄(一两炮)防风(一两)蜀椒(二合)莽草(十叶)细辛桂心(各一两)苦李根皮(三两)猪肪(二升)
《医垒元戎》:厥阴证皮牡丹皮治妇人骨蒸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一片又加葱白黄若血藏虚冷崩中去血过多亦加胶艾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五第二十三门]治奔豚气生用,并切作咀,分四服,用水二大盏,入新紫苏三十叶,若陈者添十叶,煎至八发,通口遇发时半饥半饱服,
《疯门全书》:变治诸方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苏子的别名 7 紫苏子的处方用名 8 来源 9 产地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紫苏子的炮制 111 紫苏子的炮制方法 1111 紫苏子 1112 炒紫苏子 1113 蜜紫苏子 1114 苏子霜 112 成品性状 113 炮制作用 114 贮存方法 12 性味归经 13 紫苏子的功效与主治 14 紫苏子的用法用量 15 紫苏子的化学成分 16 紫苏子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6 含量测定 1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6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6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664 测定法 167 紫苏子饮片 1671 炮制 16711 紫苏子 16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6712 炒紫苏子 167121 含量测定 167122 鉴别 1672 性味与归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1674 用法与用量 1675 贮藏 168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苏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苏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苏子 苏子药品说明书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紫苏子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紫苏子 已经自动替换为 苏子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sū zǐ
2 英文参考perilla seed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FRUCTUS PERILL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erillasee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苏子为中药名,出《药性论》。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成熟果实[1]。
苏子味辛,性温[2]。归肺经[2]。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2]。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苏子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2]。炒苏子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喘咳[2]。蜜紫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2]。紫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Fructus Peri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perilla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苏子的别名紫苏子、黑紫苏子[3]。
7 苏子的处方用名苏子、紫苏子、炒苏子、炒紫苏子、蜜紫苏子、紫苏子霜[2]。
8 来源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成熟果实[1]。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 arguta (Benth) HandMazz或尖紫苏 Pfrutescens (L) Britt var acuta (Thunb) Kudo等的果实[3]。
9 产地苏子主产湖北、江苏、河南等地[3]。
10 采收与初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2]。
11 苏子的炮制苏子古代炮制方法并不多[2]。
唐代有“一升,研,以酒一升绞取汁”(《外台秘要》)[2]。
宋代有杵碎(《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微炒(《太平圣惠方》)、蜜炙微炒(《背疽方》)[2]。
明代有酒炒(《医宗必读》)[2]。
清代有制霜(《吴鞠通医案》)[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蜜炙、制霜等[2]。
111 苏子的炮制方法 1111 苏子取原药材,洗净,干燥[2]。用时捣碎[2]。
1112 炒苏子取净苏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颜色加深,断面浅**,并逸出香气时,取出晾凉[2]。用时捣碎[2]。
1113 蜜苏子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净苏子内拌匀,稍闷,文火炒至深棕色,不粘手时取出[2]。
每100kg苏子,用炼蜜10kg[2]。
1114 紫苏子霜取净苏子,研如泥状,加热,用布或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至药物不再粘成饼,成松散粉末为度,研细[2]。
112 成品性状苏子呈卵圆形,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2]。果皮薄而脆,易压碎[2]。种子黄白色,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2]。压碎有香气,味微辛[2]。
炒苏子外表黄褐色,气香[2]。
蜜苏子深棕色,有黏性,具蜜香气,味微甜[2]。
紫苏子霜灰白色粗粉状,气微香[2]。
113 炮制作用苏子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如益血润肠丸(《类证活人书》)[2]。
苏子炒后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喘咳,如治风寒喘咳的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
蜜紫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2]。
紫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2]。
114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防蛀[2]。
12 性味归经苏子味辛,性温;归肺经[2]。
苏子味辛,性温;入肺、大肠经[3]。
13 苏子的功效与主治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2]。
苏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能。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如益血润肠丸(《类证活人书》)[2]。
炒紫苏子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喘咳,如治风寒喘咳的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
蜜紫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2]。
紫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2]。
苏子具有下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肺宽肠的功效,治气滞胸闷,咳逆,痰喘,便秘[3]。
14 苏子的用法用量煎服,45~9g[3]。
15 苏子的化学成分苏子含脂肪油、维生素 B1[3]。
类脂成分有卵磷脂、脑苷等[3]。
还含芹菜素、β谷甾醇等[3][3]。
16 苏子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苏子
Zisuzi
PERILLAE FRUCTUS
162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63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164 鉴别(1)本品粉末灰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细胞极扁平,具沟状增厚壁;表面观呈类椭圆形,壁具致密雕花钩纹状增厚。外果皮细胞黄棕色,断面观细胞扁平,外壁呈乳突状;表面观呈类圆形,壁稍弯曲,表面具角质细纹理。内果皮组织断面观主为异型石细胞,呈不规则形;顶面观呈类多角形,细胞间界限不分明,胞腔星状。内胚乳细胞大小不一,含脂肪油滴;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子叶细胞呈类长方形,充满脂肪油滴。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苏子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5:2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水分 不得过80% (附录Ⅸ H第一法)。
166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1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甲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理论板数按迷迭香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6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迷迭香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16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即得。
166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µl与供试品溶液2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25%。
167 苏子饮片 1671 炮制 16711 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6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16712 炒苏子取净苏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本品形如苏子,表面灰褐色,有细裂口,有焦香气。
167121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20%。
167122 鉴别同药材。
1672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经。
1673 功能与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1674 用法与用量3~10g。
1675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68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本文2023-08-07 18:34: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