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可以吃野鸡肉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心火可以吃野鸡肉吗,第1张

这个就是性温的啊。。。。可以吃,但是不会是各种补药炖的吗?那就是火上加火!

多吃性寒的食物,少吃性热的食物

谷类饮食

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 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

性温:糯米、西谷米(西米)、高粱、燕麦、谷芽(稻芽)、刀豆。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

性平: 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

性温: 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参、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 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鮰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

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 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栗子(板栗)、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苦瓜、荸荠。

菜类饮食

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燕窝、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

性热:辣椒

性凉:西红柿(微凉)、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蓝、茭白、苋菜、马兰头、菊花脑、菠菜、金针菜(黄花菜)、莴苣(莴笋)、花菜、枸杞头、芦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面筋、藕、冬瓜、地瓜、丝瓜、黄瓜、海芹菜(裙带菜)、蘑菇、金针菇。

性寒:慈姑(微寒)、马齿苋、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莼菜、发菜(龙须菜)、蕺菜、竹笋(微寒)、瓠子、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

其它饮食

性平:白糖、冰糖(微凉)、豆浆、枸杞子(微温)、灵芝、银耳(微凉)、玉米须、黄精、天麻、党参、茯苓、干草、鸡内金、酸枣仁。

性温:生姜、砂仁、花椒、紫苏、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山奈、酒、醋、红茶、石碱、咖啡、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红糖、饴糖(麦芽糖、糖稀)、桂花、松花粉、冬虫夏草、紫河车(胎盘)、川芎、黄芪(性微温)、太子参(微温)、人参、当归、肉苁蓉、杜仲、白术、何首乌(微温)。

性热:胡椒、肉桂。

性凉:绿茶、蜂蜜、蜂王浆、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参、西洋参、决明子。

性寒:酱油、面酱、盐、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芦根、白矾。

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带有苦味的都可以,比如:苦瓜,芥菜,还有王老吉等凉茶(王老吉要喝正宗的才有效。超市卖的那种罐装的没有效的)如果你是在两广这边的话就可以喝到正宗的王老吉了),也可以去中药店去抓些凉药,如甘草,生地,穿心莲等等。抓的这些药最好喝的时候不要放糖。

中国人说“冬令进补”,而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在吃的方面花的心思也绝对是毫不输给中国的饕餮食客们。

日本料理中最让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是他们对四季的关注和使用,自古以来的和食都非常讲究“风物”,所谓风物就是当下的时节当下的土地上所生长特有的东西,由此诞生的随着四季更迭而不停变化着的日本食文化中最重要的中心词则是“旬”,而这也是日本文化中最独特的一点。

随着秋风吹落最后挣扎在枝头的树叶,地面的枯叶慢慢被积雪覆盖,叶类蔬菜经过寒气的洗礼甜度增加,迎来了旬期,白萝卜、大葱、小松菜等等都是这类蔬菜的代表。而水果类中的蜜柑、伊予柑,柠檬,草莓等则在冬季进入收获期,因此围坐在暖炉旁分拨橘子是很多老派日本人脑海中对冬天的印象画。

日本的冬季旬物甚至可以追溯到江户时期。从11月底开始到进入十二月中旬变成高潮的年末时节,江户的大街小巷渐渐打糕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可辨了,四五人围圈为一组,各自举着杵、臼、屉子等等工具依序上阵,揉面和打击需要配合的恰到好处,节奏乱了的话既有受伤的危险还有可能毁了一桶面。打糕的时候最开心的总是小孩子,因为他们知道这预示着年末的盛宴即将拉开帷幕了。

那么让我们来扒一扒冬天来日本吃什么才够in吧。

是从秋风渐起之时就默默开始悄然排起长队的各种地方口味的涮涮锅?还是到便利店冬季开始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味传出百里的关东煮?抑或是配合着圣诞节的奢华装饰的让人不敢相信这是食品的百货店限定甜品?还是元日阖家团圆时的“年夜饭”?

主食类

奶油炖菜[主食]

寒风刚刚吹起来的时候,奶油炖菜的电视广告就开始不停的滚动播出“入冬了哟~”的开场白了。确实,浓厚的奶汁搭配着炖煮数小时酥烂入味的蔬菜和肉块,仅仅是想想就觉得一阵暖意从胃里油然而生了,有了奶油炖菜一碗米饭又怎么够呢?另外,奶油炖菜常年名列日本男生公认最希望女朋友为自己做的菜之排行榜榜首。

(コープ商品サイト|日本生活协同组合连合会 官网)

 

ちゃんちゃん焼き(chanchanyaki)[主食]

东北地区颇为有名的冬季乡土料理之一,常用鲑鱼和蔬菜在铁板上煎烤后加上佐料食用。因制作方法简单快速,旧时是渔夫捕鱼时和沿海地区常见的菜式,现在经过历代改良早已成为与“石狩锅”齐名的北海道冬季不可错过的地方美食。据传名称取自北海道方言中“很快就能做完”的发音,也有说取自烤鱼时火石互相撞击的叩叩声,不管究竟为什么叫这个奇怪的名字,光想着铁板上滋滋冒着热气香气四溢的冬季肥美鲑鱼,就已经按耐不住要垂涎三尺了。

鲭鱼寿司[主食/旬]

鲭鱼的皮下脂肪在冬季达到最佳入口的口感,故而作为“旬物”的鲭鱼不论是做成成鱼片还是寿司,都是日本人冬季餐桌上的常客。

鮟鱇锅[主食]

鮟鱇一向和河豚一起被日本人称为人间极品美味,素有“西河豚,东鮟鱇”之说。肉质紧实的鮟鱇鱼肉结实纤维弹性,胶原蛋白含量颇高,在以捕鱼为主要营生的早期日本有“穷人的龙虾”之称。冬季可以说是鮟鱇鱼肉质最肥美的时节,热气腾腾的鮟鱇锅除了美味还能驱走冬日的寒气,所以可以说得上是日本人最爱的冬日火锅。

 

 

鳕鱼[主菜]

日本冬日火锅中不可缺少的食材之一,因鱼类本身的洄游习性,也是日本自古以来颇具代表性的冬季鱼类,以北海道、宫城县和岩手县为最主要的产地。除了火锅之外,以黄油煎烤或是西京烧等烹饪方式也是体味鳕鱼细嫩美味的好途径。

蟹[主食]

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提到冬季美食十有八九脑海中冒出的第一印象就是蟹,除了蟹肉在冬季肥美异常,产量增多也是颇为重要的一点。螃蟹成为百姓也可以品尝到的美食大约是在明治末期,每年12月至1月间商家和餐厅各自推出的种类丰富的螃蟹特卖或是蟹宴料理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今日。

在众多螃蟹种类中,尤以北海道的帝王蟹、鸟取县的松叶蟹最为出名,炭烤水煮生吃等等各种料理方式都可以体味到不同层次的美味,因而螃蟹料理也是日本人在冬季最为期待和享受的料理。

涮涮锅[主食]

可能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能抗拒瑟瑟寒风中的冒着呼呼热气的火锅了吧。日式的涮涮锅更强调清淡的汤底和肉的品质,店家在冬季通常会推出冬日限定的羊肉锅、鰤鱼锅,药材锅等等当季的食材限定品种,因为日本人不擅长吃辣,以辣椒味汤底的涮涮锅比较少见。

杂炊[主食]

冬日日本家庭料理中的常客——杂炊因日本各地传统不同,在使用汤底上略有不同,但都被大家爱称为冬日季语代表。在保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古时,尤其是战争年间和粮食不足的灾荒年间,将冷饭加入热腾腾的味噌汤或是鸡蛋汤混合后在辅以淡淡的调味的“汤饭”确实是冬季暖胃的绝佳食物,也是旧时照顾身体不适的病人的营养品,制作方法上有些类似加水比较多的粥。根据地域不同,现在已有河豚、鸡肉、螃蟹锅、甲鱼等等多种不同的高级营养汤底,也是很多考生冬季熬夜时的暖心夜宵和年末聚餐之后清肠醒酒的散场菜。

河豚[主食]

被很多人敬而远之的河豚有从秋之彼岸起至春之彼岸止的旬季之说,也就是说冬季就是其最佳的食用季节,因为冬季的雌河豚带着满肚子的鱼卵接近岸边,而旬季之说也就来自这满肚子的鱼卵和产卵前肥美异常的肉质。刺身、火锅、油炸、炖煮等等都是享用河豚美味的烹饪方法,日本经营河豚的餐厅都需要获得特别的料理许可证书,所以害怕河豚有毒的人也可以安心食用。

汤豆腐[主食]

日本关西地区冬季锅料理中固定班底的成员。滑溜溜的豆腐,带有丝丝甜味的蔬菜,再加上只以少许盐调味或是加入豆浆的汤底,瑟瑟寒风中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豆腐就突然萌生了一种幸福感。

小食类

白子[小食类]

作为只能在冬季品尝到的限定型食物之一,因为形状类似脑而并不是特别讨喜之外,其醇厚的口感却是非常美味,除了经常作为冬季餐桌上的食肴之外,和味噌搭配做煮物也是相得益彰,是日本人冬季常吃的下酒小菜之一。

鮟肝(多作あん肝)[小食类]

有海之鹅肝美称的鮟肝顾名思义是鮟鱇鱼的肝脏,但并不仅限于鮟鱇鱼,通常还包括剥皮鱼等鱼类,从最初只有渔夫知晓的美味到籍由法式菜系在日本的风靡,将这些鱼类的肥美肝脏成型蒸煮后稍加调味料的鮟肝成了日本人冬季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因安康鱼肝中的脂肪含量高达40%,远超出普通鱼类的2%~3%,并且在冬季达到最为丰富的时期,因而鮟肝也以口感浓厚为很多酒客所喜爱,常有“大人的美食”之称。

关东煮[小食]

关东煮,有些地方也叫“熬点”,在日本属于冬季绝对不能少的美食排行榜中从不缺席的老面孔,虽然根据日本各地的地区差异在食材和汤底选用上略有不同,但凭借其可以追溯到1183年以豆腐田乐之名最初出现在史料记载中的资历,以及温暖了整个江户时代下町匠人们的胃袋的功勋,关东煮对于日本人来说似乎是种情结一般的存在。不一定需要多么高级的餐厅,便利店、小吃铺,甚至是路边摊都可能会吃到让人一口暖到心的关东煮。

 

(Flickr:キコ)

 

牡蛎[小食/旬]

以“海中牛奶”美名在近年来的中国食客口中集赞无数的牡蛎又名生蚝,也是日本人非常喜爱的冬季海产之一。经过6月之8月的繁殖期,至冬季牡蛎身体中的胶原蛋白储量大增,肉质饱满,虽说经过人工繁殖之后夏季也可以吃到体型更为庞大的岩牡蛎,但牡蛎作为传统的冬季旬物还是不可错过的美味,除了生吃,还有牡蛎锅,炸牡蛎等等多种食用方法。

 

(Flickr:Antonia_Natsuki)

 

扇贝[小食]

冬季迎来产卵期的扇贝肉质自深秋之后愈发厚实饱满,肉嫩汁多,一般来说1月是日本人公认的吃扇贝的旬季,尤其以北海道和青森县为最佳产地,因料理方法简单却无损其天生美味,生吃或是炭烤再或者炖煮入汤都是扇贝的食用方法。

筑前煮(Chikusenni)[小食]

在食材方面只是简单的鸡肉、胡萝卜、牛蒡、莲藕和魔芋,过油翻炒后加入糖、酱油煮熟,就是筑前煮最简单的烹饪方法,最初是起源于筑前地区的地方乡土料理,故得名。因大多是冬季进入旬期蔬菜,所以筑前煮也是冬日常见于日本人家庭餐桌上的菜色。

甜品

草莓[甜品]

进入冬季成为水果市场上绝对主角的一定是草莓,不仅颜色讨巧,口感老少皆宜,各种以草莓装饰的蛋糕点心也是日本冬季甜品的一大看点。另外摘草莓也是冬季非常流行的户外活动之一,无论是亲子或是朋友之间都非常适合。

特别

おせち(类似日本的年夜饭)[年菜]

新年第一天,全家一起阖家团圆的吃年夜饭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日本人的,只不过日本的新年确实为每年开年后的第一天:1月1日。日本的年夜饭——更确切一点应该说是年夜菜,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做おせち,取自“节日的料理”的缩写。作为每年最重要的一顿团圆饭,早在10月前后很多饭店、百货店、高级酒店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菜的套餐。和中国的年夜饭也讲究“年年有余”、“三阳开泰”、“五福临门”等等吉祥菜相同,日本的年夜菜在菜品上也非常讲究口彩。比如黑豆寓意做事认真,大虾喻指腰腿弯弯的长寿老者,数子寄托多子多孙,鲷鱼应和可喜可贺的语音,栗金饨寄寓财富多金等等,虽然根据地域不同在食材的选择上略有不同,但日本的年夜菜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则是基本都是冷菜,这是因为最早的年菜是为了能让一年到头劳作在厨房的妇女能在年间有几日休息,故而都是提前准备好易于保存的食材,再加上古时的日本有正月期间不得用火的禁忌之说,久而久之年夜菜都是冷的就变成一种习惯。

比较传统的年夜菜通常会被装在一个四层的重箱中,在各层中按类别放入祝肴、甜物、海之幸和山之幸的各种菜品。近几年来年夜菜的菜品早已加入了很多珍奇高级食材,在绝大多数大型百货店甚至便利店都从10月起接受预约订购。

 

(Flickr : Yuya Horikawa )

 

日本年糕[年菜]

名为mochi的日本年糕可以算是几百年前就已存在的传统食物,古时的日本人相信正月一日是神明最易显灵的时候,故而在除夕夜时将祭神用的年糕、鱼肉、菜肴一一备齐静待神明赐福降临,而后于次日将神明赐福过的食物再同家人一起食用。古时的日本人相信,通过食用和神明一样食物,就可以分到神明的部分神力,也就等于收到神明的恩泽。在那个食物种类并不丰富的年代,大米做的年糕可以算得上是非常珍贵的粮食了,因此经常出现在祭神的贡品食物中,于是慢慢的也就成了人们常常在元日吃的特别年菜。

日式鱼糕(Kamaboko)[年菜]

关于Kamaboko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平安末期的时候,在文字记载中最初出现了名为“蒲鉾(Kamaboko)”字样的食物,最初可能仅仅是用竹签串着烤鱼竹轮类的食物,后来渐渐演化成垫有竹板的烤制方法,在江户时代终于变成和现今的鱼糕颇为相似的蒸煮白身鱼鱼肉压制物的雏形。作为原料的白身鱼鱼类种类以鲷鱼、黑鱼为最佳,比目鱼、乌贼等居次,而目前大多数的日本鱼糕中的鱼肉来源都以鲭鱼为主,较为出门的鱼糕产地为仙台、小田原、富山和大阪,除了普通鱼糕之外,仙台的喜知次,小田原的石头鱼,大阪的黑鱼做成的鱼糕属于地方特色。

尽管在非正月时也可以在便利店吃到鱼糕,但正月重用的鱼糕常常会被做成各种特别的造型或是涂上一些象征吉言的颜色,一套好的口才,其中以象征日本民族“日之出”形象的红白鱼糕最为出名。

 

 

汁粉[年菜]

汁粉本为含有糯米团子的小豆汤,而在关东和关西根据小豆汤中红豆的不同又有了お汁粉和善哉的叫法区别,一般来说关东煮的小豆汤比较酥烂,汤汁较多,被称为お汁粉;而关西地区煮的小豆汤中保留有部分颗粒状的小豆,汤汁几乎没有,叫善哉以区分关东的叫法。因为古时的日本人相信红豆具有驱魔消灾的功效,所以渐渐就变成正月时的固定甜品之一,又有了镜开汁粉的专属名字。

在日本民俗中1月11日被称为镜开之日,根据民俗传统这一天需要撤下自1月1日起供奉在神明面前的镜饼(日本过年特有的扁圆形年糕),并且不能使用菜刀而要以木槌杂碎镜饼,并用手掰成小块,之后用掰碎的镜饼碎块煮小豆汤。

圣诞限定蛋糕

说到冬季节日的话圣诞节绝对是首当其冲最能俘获人心的,每年圣诞节前各大百货公司和大型酒店的甜品区就纷纷提前推出各种数量限定的圣诞款蛋糕,造型之精美绝对让人在口水直流的同时叹为观止。较为著名的有京桥千疋屋,东京皇宫酒店,品川王子酒店,de Joel Robuchon,东京日本桥三越百货,高岛屋,松屋银座等。

冬至南瓜

冬至作为中国非常古老的传统节气,自古就有不少习俗,因冬至是日长夜短变更的开始,故有“一阳来复”之说,日本的冬至习俗取自中国,虽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也是依托在一阳来复的基础上,并由此延伸出冬至为厄运结算日的说法,于是就诞生了冬至南瓜。冬为“死”,则相对的夏就是“生”,采摘夏日的南瓜保存到冬至时食用,就能保佑平安度过厄运结算日。现在在冬日这天吃一碗南瓜柚子汤还是不少日本老人的习惯。

过年荞麦[年菜]

过年荞麦是日本特有的过年习俗之一,据传从江户时代开始,因为荞麦面比其他面类更容易切开,故而取“切段过去这一年的厄运”之意,在除夕夜全家一起吃一碗荞麦面就变成了传统习俗。

七草粥[年菜]

每年的1月7日早上喝一碗七草粥是日本目前很多传统人家依旧流行的习惯。这种含有水芹菜、荠菜、鼠曲草、萝卜、芜菁、繁缕、宝盖草七种食用草类的菜羹最初是中国的一种旧时习俗,在平安时代传入日本在贵族宫廷间开始盛行,并在江户时代普及到民间百姓之间。据中国古籍中的记载正月七日又叫人日,按字面解说为为人之日,故而选在这一天吃七草粥祈求一年无病无灾,也有说这一天是古时官吏决定升迁赏罚之日,所以在这一天吃七草粥也有祈祷来年出人头地之意。夏目漱石也曾留下“粥味滴滴佳,肠中春欲苏”的俳句来说这一习俗。

能吃的野菜:

婆婆丁

又名蒲公英,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婆婆丁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我曾经用婆婆丁的根洗干净之后晒干磨成粉状,用来当做咖啡效果不错)

苦 菜

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苦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在我们东北过去用来喂鸭子的,呵呵我喜欢用他蘸酱吃,味道苦败火。)

桔梗

又叫明叶菜、和尚帽,其枝端能开出蓝色的小花。我们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它有祛痰镇咳、镇痛、解热、镇静、降血糖、消炎、抗溃疡、抗肿瘤和抑菌的作用。(在东北都是用来冬天储备大量研制咸菜)

水芹菜

又叫水芹、河芹。水芹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沼泽地或湿地,它的嫩茎及叶柄供作蔬菜食用。水芹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其中以钙、磷、铁等含量较高,具有清洁人的血液,降低人的血压和血脂等功效,既是食用又是药用的高档无公害草本蔬菜。水芹菜生长在低洼的水田里,基本不需要治虫,属于纯天然无公害绿色蔬菜。水芹菜的生长期较长,秋冬春都可以随时采收,既可以凉拌食用,也可以与其他荤菜炒煮,亦可做海米炝水芹、水芹炒肉丝、水芹羊肉饺、水芹拌花生仁等。 (一定要弄熟吃,还有一种叫老山芹有毒但是煮熟以后就没毒了,在东北用来包老山芹饺子味道香)

小根蒜

又名薤白、小根菜,呈不规则卵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鸡蛋等。(如果不认识的话你可能看不见它,就和一根普通的小草一样长在地上。连根挖起的时候会看到小蒜。味道很不错尤其在野外没有蒜的时 候)

椿菜

又名香椿芽,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椿菜中含蛋白质98克,钙、磷、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还含脂肪、粗纤维、铁、胡萝卜素、尼克酸以及香椿素,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品尝。

香椿的吃法很多,可凉拌、可炒、可煎,还能腌着吃。椿菜还可入药,古医书记载,椿菜性寒,具有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椿菜煎汁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菌作用。民间有椿菜治病的验方:椿菜烫后用酱油拌食,能开胃、去气滞;与粳米、麻油制成椿菜粥,可治肠炎、痢疾、痔肿等等。 (在东北只能买到腌制好以后的咸菜,我去山东的时候没少吃新鲜的香椿芽,越嚼越香,如果没吃过刚采的香椿芽真是一种遗憾 呵呵)

薄荷

又叫薄荷菜,可作药用亦可食用。薄荷是散风解热药,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药用的有效成分,常用于防治伤风感冒、咽喉疼痛等。炎热的夏日,薄荷是防暑降温的佳品。

薄荷可做薄荷粥、鲜薄荷豆腐、薄荷鸡脯肉等。(这个不多介绍大家都了解它,也知道它的味道。除非你不吃薄荷糖)

好似灵丹——荠菜 又叫 地菜、清明草等。

荠菜作为一种野菜珍受人们赞颂。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呤咏,词家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名句。荠莱营养丰富,据化学分析,每千克菜中含蛋白质424克,糖类18克,脂肪32克,粗纤维112克,磷058克,钙336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铁、钾、锰、镁等元素;它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它的蛋白质含量在叶菜、瓜果类蔬菜中数一数二,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不相上下,维生素C比西红柿还高,无机盐中的钙、铁、锰钾等的含量也都较高。

荠菜不但营养价值高,有独特的美味,而且药用作用也好。现代医学实验表明,它有多种医疗功能:能止多种出血,如内伤吐血、产后子宫出血、便血、尿血、化道溃疡出血、视网膜出血等;能降低血压;能治疗泌尿系统的乳糜尿,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水肿等病;对消化系统可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还可治疗目疾,如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眼等。 (如果发现了这个东西多留一点,晚上走夜路的时候边走边吃一点增强视力。)

山菜之王——蕨菜

蕨菜,民间也叫皋头菜或如意菜。属凤尾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先开花后生叶。分布于我国境内凡有山林之处的广阔地域里。据植物学家确定,蕨类植物,是二亿多年前在古生代二叠纪就有的植物,足见其历史悠久,所以有人誉蕨菜为古老的山菜王。据陆矶《诗经》注云,周秦时代,蕨是当作祭品用的,而今蕨菜不仅是山里人喜爱吃的山野菜,也是城里人的美味佳蔬。据分析,每100克蕨菜中含水分86克,蛋白质16克,胡萝卜素168毫克,抗坏血酸35毫克、脂肪04克,纤维素13克,碳水化合物10克,灰分04克,钙24毫克,铁07毫克,可在人体内产生50千卡的热量。蕨菜制成菜肴,其味鲜美清香,沁人肺腑,风味独特,是席上佳肴。

蕨菜不仅营养价值颇高,而且又可以入药,李时珍对蕨菜之评价是:“去暴热,利水道,令人睡,补五脏不足”。我国医学认为:蕨菜味甘、微苦、性寒。具清热、利湿、利尿、滑汤、益气、养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热神昏,筋骨疼痛,肠风热毒,小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等。现代研究证明,蕨菜有降压、清火、健胃之作用 (在东北地区还有一种菜和蕨菜长相相同的,但是浑身像是怕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虫,这个叫猴腿非常好的一种野菜。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没敢吃,呵呵大家以后见到了可别错过了)

天然抗生素——马齿苋

马齿苋是一种古籍上早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生佳蔬。它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又称五行草。由于它鲜食干食均可,作草当粮都行,而且有着很好的医疗作用。因此我国民间又叫它“长寿菜”、“长命菜”。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马齿苋,不仅可以补充身体营养,而且绝无增高胆固醇之忧,实为天然佳蔬良药。

马齿苋除可作蔬菜食用外,由于它肥嫩多汁,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止痢消炎,解毒疗疮等功效,因此也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经药理实验证实,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在夏秋之季,用它治疗的病症有:肠炎、痢疾、尿血、尿道炎、湿疹、皮炎、赤白带下,各种痈肿、疮疖、乳痛、痔疮出血、毒蛇蛟伤以及肺结核等。

能吃的野菜有马齿苋、苋菜、灰菜、蒲公英、黄花菜、荠菜、车前草、蕨菜、椿菜、小根蒜、刺儿菜、苦菜等。

1、马齿苋

马齿菜,又叫马齿苋﹑长寿菜。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为长倒卵形,因为样子像马齿而得名。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因为它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它还含有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生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比如马齿菜炒鸡蛋,蒸马齿菜馅包子,或煮点清热止痢的大蒜马齿。

2、苋菜

苋菜的根一般为紫色或淡紫色;茎上很少有分枝,有绿色或淡紫色的条纹;叶子为卵形。我们一般吃的都是比较嫩的苋菜茎叶,它们有清热利尿﹑解毒、滋阴润燥的作用。除了炒食﹑凉拌﹑做汤外,苋菜也常用来做馅。比如凉拌苋菜、苋菜鸡丝、苋菜水饺等。

3、灰菜

灰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钾、钙、磷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稀有的促脱皮甾酮、鞣质成份,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蒲公英

它的花粉里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有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和利尿。它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它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

5、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可造成胃肠道中毒症状,故不能生食,须加工晒干,吃之前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食用时火力要大,彻底加热,每次食量不宜过多。黄花菜菜适用于凉拌(应先焯熟)、炒、汆汤或做配料。不宜单独炒食,应配其他食料。另外应选用冷水发制的较好。

6、荠菜

荠菜的花期在4至6月,田边地里,人们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白色荠菜花。它的主要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凉拌、蘸酱﹑做汤﹑做馅﹑炒食都可以,还可以熬成鲜美的荠菜粥。

7、车前草

车前草功能应用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车前草的食用方法:春季或夏季采集幼苗及嫩株,洗净后用开水烫熟,捞出切碎,加盐、味精、蒜泥、醋、香油或花椒油凉拌食。或将车前苗去除杂质,洗净,用开水烫一下,挤干水分稍晾,用花椒、蒜片、葱花末炝锅后,放入该菜快速煸炒,其味亦很鲜美;或用洗净的车前苗,用开水烫后,加入到鸡蛋、排骨汤中做汤食用;或者将洗净、烫过的车前去除水分,晾干,切碎,拌入肉馅及调味品做馅,可蒸包子,煮饺子,烙馅饼等,其馅十分鲜嫩;或者将车前与大米同煮做菜粥食之。

8、蕨菜

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蕨菜叶是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吃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但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一下,使它复原。常见的吃法有滑炒里脊丝蕨菜、蕨菜扣肉、凉拌蕨菜等。

9、椿菜

又名香椿、椿芽,被称为“树上蔬菜”,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品尝,是大家最为喜爱的野菜之一。椿菜的吃法可凉拌、可炒、可煎,还能腌着吃。

10、小根蒜

又名薤白、小根菜,它的茎叶长得很像蒜,也有葱、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鸡蛋等。

11、刺儿菜

常见的可食用野菜之一,因其叶片边缘带刺而得名,学名叫小蓟。刺儿菜可炒食,也可做汤。

12、苦菜

又名苦苣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

  春节简介

  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由来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