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阳病 5 阳明病 6 少阳病 7 太阴病 8 少阴病 9 厥阴病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六经辨证 1 拼音
liù jīng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yse and differentiate febrile dise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pairs of channe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theor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六经辨证为《伤寒论》的辨证方法[1][2]。指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3]。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1][2]。六经辨证是汉·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热病过程中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1][2]。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两感和互相传变,不能截然分开[1][2]。
4 太阳病太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包括经证和腑证[4]。多由外感风寒所致[4]。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4]。《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 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人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阳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苔薄白,脉浮。
(1)太阳经证:①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兼见汗出,恶风,脉浮缓等。②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兼见无汗,身痛,脉浮紧等。
(2)太阳腑证:①蓄水证:太阳病未解,兼见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②蓄血证:太阳病未解,兼见发狂或如狂,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治蓄血证应注意先解表邪,后攻逐瘀血。
5 阳明病阳明病为六经病之一[5]。《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5]。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5]。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5]。《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经病。以经邪不能久留,而府邪常聚而不行也……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阳明经证因无形的邪热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5]。治宜清热保津为主,常用白虎汤等方[5]。详见阳明经病条。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5]。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常用三承气汤等方[5]。详见阳明腑病条。阳明病由于里热外蒸,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5]。在治疗上,因阳热亢盛,津液容易耗伤,故清、下二法,为阳明病的重要治法[5]。
阳明病: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数等。
①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
②阳明腑证:日晡热甚,烦躁谵语,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厚,脉沉实或滑数。
6 少阳病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6]。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6]。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6]。《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注解伤寒论》卷三:“邪因正虚,自表之里,而结于胁下,与正分争,作往来寒热。”《伤寒微旨论·伤寒源篇》:“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伤寒辨证》卷四:“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证[6]。若有太阳表证时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汤证;若有阳明里证时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等[6]。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三阳经辨证适用于急性热性病辨证,在临床上应注意有无兼证、合病、并病及坏病。
7 太阴病太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7]。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寒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所致[7]。其特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有腹痛等[7]。《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分经》卷三:“太阴为寒脏,其宜温之证为最多,非一方可尽,故曰,宜服四逆辈,则理中、真武、附子等汤,俱可随证用之矣。”《伤寒附翼·太阴方总论》:“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湿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脘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一说,太阴病有阴阳虚实之分。《伤寒贯珠集》卷六:“然太阴为病,不特传经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伤寒如是,即杂病亦如是,但有属阴属阳,为盛为虚之分耳。”《伤寒医诀串解》卷四:“太阴为湿土,纯阴之脏也,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病人太阴,何谓太阴之邪从阴化?《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汤主之,不愈宜四逆辈。病人太阴之邪从阳化,《伤寒论》云:发汗后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也。”从阳化,即指太阴病转为阳明病[7]。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便溏或腹泻,口不渴,苔白滑,脉缓弱。
8 少阴病少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8]。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8]。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8]。《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卷六:“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伤寒指掌》卷二:“少阴证,仲景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此指正气之虚,非示邪气之实也。……引衣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吐泻,是少阴虚寒见证。”治宜温经回阳,如四逆汤等方[8]。其病可从三阳病传变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阴引起[8]。少阴病如见阴虚火旺,为热伤肾阴证[8]。《伤寒溯源集·少阴热证》:“热邪内郁而心烦不得卧,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也,以黄连阿胶汤主之者,所以泻心家之烦热,益肾脏之真阴也。”
少阴病:精神萎靡,嗜睡,脉微细。
①少阴寒化证:少阴病兼见无热畏寒,手足厥冷,泻下清谷,小便清长,脉沉微。
②少阴热化证:少阴病兼见心烦不寐,下利口渴,咽痛或咽中生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
9 厥阴病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9]。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9]。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9]。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9]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9]。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9]。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9]。
厥阴病:口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或食则吐蛔,四肢厥冷或与发热交错出现。
厥阴病有厥逆证时,应辨清寒厥(寒甚而厥)、热厥(热深而厥)、蛔厥(蛔虫内扰)、脏厥(真阳衰脱)等。厥阴病还可有吐利证。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牡丹膏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方》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牡丹膏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牡丹膏 1 拼音
mǔ dān gāo
2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21 方名牡丹膏
22 组成牡丹皮半两,芫花(生用)半两,皂荚(去皮,炙)半两,藜芦(生)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莽草叶3分,大黄(锉,炒)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两。
23 主治脚气风痹,手足疼弱,鼠漏恶疮,风毒所中,腹中(疒丂)痛。
24 牡丹膏的用法用量旋取揩摩患处。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新棉裹,内净器中,苦酒3升浸,经一宿,取腊月猪膏3升,内锅中炼去筋膜后,同药裹入前酒中,慢火煎之,候变色,稀稠得所,即滤去药裹,频搅成膏,倾入通油瓷器中密封。
3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方》 31 方名牡丹膏
32 组成牡丹皮6分,当归6分,芎6分,防风6分,升麻6分,防己6分,芒消6分,芍药4分,细辛4分,干蓝4分,犀角(屑)4分,漏芦4分,蒴(艸瞿)4分,零陵香4分,杏仁(去双仁皮尖,碎)3分,栀子仁3分,黄芩3分,大黄3分,青木香3分,竹沥2升。
33 主治项强痛,头风,搔疹痒,风肿。
34 牡丹膏的用法用量上切,以竹沥渍1宿,醍醐3升半,煎于火上三下三上,喉芍药黄,膏成,绞去滓。以摩病上。
古籍中的牡丹膏 《普济方》:[卷一百八诸风门]风瘙瘾疹(附论)角屑蔷薇根白芷防风苦参白芨蔚子(切器中炭火延年牡丹膏治项强头痛。风瘙痒疹风肿。牡丹皮当归芎防风升麻
《普济方》:[卷二百四十六脚气门]香港脚杂治膏药淋渫等当归地骨皮升麻白芍药蒴叶上件等分锉细。水二斗。牡丹膏(出圣惠方)专治香港脚风痹。鼠漏恶疮。风毒所中
《圣济总录》:[卷第八十四]香港脚杂治膏药淋渫等弱,鼠漏恶疮,风毒所中,腹中痛,百病摩之皆愈,牡丹膏方牡丹皮芫花(生用)皂荚(去皮炙各半两)藜芦(
《外台秘要》:[卷第十五]风热头面疹痒方四首帛上。日一过。勿令近眼。(出第二十三卷中)延年牡丹膏。主项强痛头风搔疹痒风肿方。牡丹皮当归芎防风升
《汤头歌诀》:[泻火之剂]清胃散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百部汤 31 组成 32 制法 3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百部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方之百部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麻科活人》卷四方之百部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女科指掌》卷五方之百部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方之百部汤 81 组成 82 制备方法 83 功能主治 84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85 用药禁忌 9 《慈幼新书》卷二方之百部汤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10 《本草汇言》卷六方之百部汤 101 组成 102 功能主治 10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百部汤 1 拼音
bǎi bù tāng
2 概述百部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八首。
3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百部汤 31 组成百部、百合、桑白皮、柴胡、枳壳(麸炒)、木通各一两,赤芍药、郁李仁(去皮,炒)各三分,炙甘草半两,赤茯苓二两[1]。
32 制法上药为粗末[1]。
3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加生姜(枣大)一块拍碎,水煎、不拘时服[1]。
34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百部汤主治热嗽气满[1]。
4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百部汤 41 处方百部1两,款冬花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
42 制法上药为粗末。
4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百部汤主治伤寒咳嗽痰涕多,不思食味。
44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大枣3个(掰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45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5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方之百部汤 51 处方百部、款冬花、紫菀(去苗土)、贝母(去心)、知母(焙)、白薇、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等分。
52 制法上药为粗末。
5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方之百部汤主治产后咳嗽,痰壅烦闷。
54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5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6 《麻科活人》卷四方之百部汤 61 处方地骨皮、麦冬、天冬、知母、玄参、瓜萎仁、百部根、百合、地茄根。
62 功能主治《麻科活人》卷四方之百部汤主治肺痈。
6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64 摘录《麻科活人》卷四
7 《女科指掌》卷五方之百部汤 71 处方百部、桔梗、茯苓、百合、桑白皮、甘草。
72 功能主治《女科指掌》卷五方之百部汤主治产后咳嗽。
7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74 摘录《女科指掌》卷五
8 《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方之百部汤 81 组成百部半两,生姜半斤,细辛3两,贝母3两,甘草2两(炙),杏仁4两(去皮尖双仁者),紫菀3两,桂心2两,白术2两,麻黄6两(去节),五倍子2两。
82 制备方法上药切。
83 功能主治《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方之百部汤主治咳,昼夜不得眠,两眼突出。
84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分3服。
85 用药禁忌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菜。
9 《慈幼新书》卷二方之百部汤 91 组成白薇、紫菀、百部、玄参、麦冬、甘草、五味子、大力子、白芥子。
92 功能主治《慈幼新书》卷二方之百部汤主治喉癣。
9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0 《本草汇言》卷六方之百部汤 101 组成百部3钱,薏苡仁3钱,百合3钱,麦门冬3钱,桑白皮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沙参1钱5分,黄耆1钱5分,地骨皮1钱5分。
102 功能主治《本草汇言》卷六方之百部汤主治久嗽不已,咳吐痰涎,重亡津液,渐成肺痿,下午发热,鼻塞项强,胸胁胀满,卧则偏左其嗽少止,偏右嗽必连发,甚则喘急。
103 百部汤的用法用量牙关紧急为症状名。指牙关紧收,口不能开。多由痰气风火壅阻经络所致。见《卫生宝鉴·咽喉口齿门》。《万病回春·中风》:“凡卒中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者,此中风痰也。”《张氏医通》卷一:“阳中者,面色赤,唇焦,牙关紧急,上视强直,掉眩烦渴。……痰气闭塞,牛黄清心丸;痰热闭遏,清心牛黄丸。”《证治要诀》卷一:“破伤风者,因皮肉曾破伤处,风从疮口入,其证项强,牙关紧,状如发痉。”又“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治疗用苏合香丸灌之。本症可见于中风、痉病、惊厥等疾。参见口噤:口噤为症状名。指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的症状。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可因内有积热,外中风邪,痰凝气滞,瘀阻经络所致。《医碥》卷一:“口噤即牙关不开也。由气血凝结于牙关筋脉,不能活动,以苏合丸或生南星为末擦牙或以郁金、藜芦末搐鼻或针人中颊车。”《张氏医通》卷一:“口噤不能开,肝风乘胃故也。……风邪乘虚人其筋则挛,故令口眼斜,牙关急而口噤也。秦艽升麻汤。”“痰迷心窍,昏愦,口噤不能言,涤痰汤。”本症可见于中风、痉病、惊厥等疾患。
详见百科词条:牙关紧急 [ 最后修订于2015/10/29 15:34:53 共46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兰室秘藏》卷下:人参益气汤处方黄耆4克生甘草人参各15克白芍药9克柴胡75克炙甘草升麻各6克五味子140个制法上药嚼咀,分作四服。功能主治治热伤元气,两手指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卧。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摘录《兰室秘藏》卷下《卫生宝鉴》卷二十四组成黄耆5分,人参3分,黄柏(去皮)3分,升麻3分,柴胡3分,白芍药3分,当归2分,白术2分,炙甘草2分,陈皮3分,生甘草2分。功效补气,益水,清热。主治过汗亡阳变证。虚而瘛搐。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都为1服。水2盏半,先浸两时辰,煎至1盏,去滓热服,早食后、午饭前各1服。临床应用伤湿过汗:中山王知府次子薛里,因戏水,衣服尽湿,其母责之。至晚,觉精神昏愦,怠情嗜卧。次日,病头痛身热,腿脚沉重。一女医用和解散发之,闭户塞牖,覆以重衾,以致苦热不胜禁,遂发狂言,欲去其衾。明日,寻衣撮空,又以承气汤下之,下后语言渐不出,四肢不能收持,有时项强,手足瘛疭,搐急而挛,目左视而白睛多,口唇肌肉蠕动,饮食减少,形体羸瘦。命予治之。具说前由。予详之,盖伤湿而失于过汗也。今盛暑之时,大发其汗,汗多则亡阳,百脉行涩,故三焦之气,不能上荣心肺,心火旺而肺气焦。夺汗无血,今发汗过多,气血俱衰,筋无所养,其病为痉。脾热则肌肉蠕动。气欲竭,热留于脾,故四肢不用。此伤湿过汗而成坏证明矣。当治时之热,益水之原救其逆,补上升生发之气。以人参益气汤治之,投之3日后,语声渐出,少能行步,四肢柔和,食饮渐进,至秋而愈。各家论述《内经》曰:热*所胜,治以甘寒,以酸收之。人参、黄耆之甘温,补其不足之气而缓其急搐,故以为君;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生甘草甘微寒,黄柏苦辛寒以救肾水而生津液,故以为臣;当归辛温和血脉,橘皮苦辛,白术苦甘,炙甘草甘温,益脾胃,进饮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之酸微寒,以收耗散之气而补肺金,故以为佐;升麻、柴
详见百科词条:人参益气汤 [ 最后修订于2016/8/6 11:59:17 共82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风门 41 风门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风门穴的定位 47 风门穴的取法 48 风门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风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风门穴主治病症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风门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风门穴研究进展 4151 对肺功能的影响 4152 治疗鼻炎 4153 治疗咳嗽 4154 治疗支气管哮喘 5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风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风门 1 拼音
fēng mén
2 英文参考Fēngmén BL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fēng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风门:1经穴名;2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
4 经穴名·风门穴位 风门 汉语拼音 Fengmen 罗马拼音 Fengmen 美国英译名 Windy Doo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12 富耶氏 V12 德国 B12 英国 B12 美国 BI12
风门为经穴名(Fēngmén BL12)[1]。出《针灸甲乙经》。亦称风门热府,别名热府[2]。属足太阳膀胱经[1]。风门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1]。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名风门[1]。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发热,头痛,咳嗽,哮喘,胸背彻痛,痈疽发背,伤风感冒,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破伤风,背部痈疽,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风门穴常用灸法可预防一切外感病证[3]。
41 风门穴的别名风门热府、热府(《针灸甲乙经》),左为风门、右为热府(《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针灸甲乙经》: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43 穴名解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名风门[1]。
风,为六*之一;门,人所出入处为门。穴属膀胱,膀胱主一身之表,是足太阳经、督脉之会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医经理解·穴名解》谓:“凡胸中之风热,皆于此泻之。”《广雅·释言》:“风,气也。”故风并不单指风之邪气而言。穴在肺俞之上方,为肺气出入之所必由。用治风邪外感、上气咳逆诸病,有双重意义。风门穴有疏散风寒、清热调肺之功,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头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4]
44 特异性风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交会穴。
45 所属部位背部[5]
46 风门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6][2]。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俯伏或俯卧取穴[1]。
风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7 风门穴的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快速取穴: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风门穴[7]。
48 风门穴穴位解剖风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同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该神经由臂丛发出,由肩胛提肌前缘,经该肌和菱形肌的深面,沿肩胛骨的内侧缘下降,几达该骨下角,分支支配大、小菱形肌和肩胛提肌。针经上述结构后,可深至第二肋间结构,其胸腔相参应器官是胸膜腔及肺,所以要掌握针刺的深度。
4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
4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2、第3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2和第3胸神经后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2]。
49 风门穴的功效与作用风门穴具有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功效。
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
风门穴有疏散风寒、清热调肺之功,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头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本穴与督脉之陶道相近,陶道喻其旋转也。凡物体转动,则必生风。风生则大气清凉,正合本穴能治诸般热证之意。本穴内应肺体,为呼吸气息出纳之道路,如旧式风匣前后风门,养生家所称之“橐龠”也。[4]
410 风门穴主治病症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发热,头痛,咳嗽,哮喘,胸背彻痛,痈疽发背,伤风感冒,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破伤风,背部痈疽,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8]。
风门穴主治 发热,头痛;咳嗽,哮喘;项强,胸背痛[3]。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2]。
风门穴主治胸肺及项背部等疾患:如伤风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等[1]。
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等[1]。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百日咳;
2 外科系统疾病:破伤风,背部痈疽,胸膜炎;
3 其它:感冒,荨麻疹,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斜刺03~05寸[2]。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3],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3]。
注意:本穴不能向前或向内直刺或深刺,以免刺伤肺脏,引起气胸[3]。
4112 灸法可灸[1][8][3]。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风门穴常用灸法可预防一切外感病证[3]。
412 风门穴的配伍风门配肩井、支沟,有舒筋通络镇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疼痛,肋间神经痛。
风门配合谷、外关,有解表清热的作用,主治发热、咳嗽。
风门配肺俞、大椎,治哮喘[3]。
风门配尺泽、合谷,治感冒[3]。
风门配丰隆、天突,治咳嗽、气喘[3]。
风门配曲池、血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风门配曲池、风池、外关、血海、足三里,治荨麻疹[3]。
413 特效用中指指腹按压风门穴,每次左右各按揉1~3分钟,可有效治疗各种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7]。
414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风劳呕吐,多嚏,鼻鼽出清涕,伤寒头项痛,目瞑,胸中热,卧不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风门二穴,一名热府……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
《针灸聚英》:风劳呕吐,伤寒头项强,目瞑,胸中热。
《类经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
《针灸大成》:主上气喘气。
415 风门穴研究进展 4151 对肺功能的影响针刺风门可调整肺的通气量,但发生效应较迟,需连续针刺1周,如获得效应,即使停针,仍可持续一定的时间[3]。
4152 治疗鼻炎针挑风门治疗慢性鼻炎46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3]。
4153 治疗咳嗽针刺风门加拔罐治疗顽固性咳嗽62例。取风门、肺俞、膈俞、天突、膻中,背部腧穴向脊柱方向进针12寸;天突、膻中常规操作,针后加拔火罐,留罐5~1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58例,占935%;显效4例,占65%,全部有效[3]。
4154 治疗支气管哮喘取风门、大杼,用化脓灸法治疗220例,有较好疗效。
5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风门目录 1 拼音 2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普济方》卷一三一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普济方》卷七十四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用药禁忌 6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七引《风科集验方》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御医撮要》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元和纪用经》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银海精微》卷上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05 附注 11 《圣济总录》卷十九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二十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圣济总录》卷一○六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圣济总录》卷一五○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本事》卷二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眼科全书》卷四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7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审视瑶函》卷三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一一○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圣济总录》卷一○七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古今医鉴》卷九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细辛汤 1 拼音
xì xīn tāng
2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1 方名细辛汤
22 组成细辛半两,恒山1两,栀子仁半两,松萝半两,犀角屑半两,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甘草半两(生,锉)。
23 主治痰实疟。
2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酒1中盏,浸1宿,下酒温过,去滓顿服。取吐,病母出为度,其痰每次如烂鸡子状。
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3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31 方名细辛汤
32 组成细辛(去苗叶)半两,附子(去皮脐,生用)半两,芎1两。
33 主治牙齿风龋肿痛,脓汁不止。
3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10余沸,去滓,热漱冷吐。
35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4 《普济方》卷一三一 41 方名细辛汤
42 组成细辛(去苗)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节)2两,桂枝(去粗皮)2两,杏仁半两(去皮尖)。
43 主治伤寒胁寒。
4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服。
4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5 《普济方》卷七十四 51 方名细辛汤
52 组成木贼(大者,去节)半两,细辛(净洗)半两,草乌1分,龙胆草(去根)半两。
53 主治眼暴赤涩肿痛。
5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黑豆半合,煎一二沸,又入砂糖1块,如弹子大,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55 制备方法上为散。
56 用药禁忌忌房色事。
6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61 方名细辛汤
62 组成细辛1两半,人参1两半,茯苓1两半,车前子1两半,五味子1两半,黑参1两半,防风1两半,地骨皮1两半。
63 主治眼胞肉胶凝外障。脾胃积热,脑内风冲入眼胞,睑有肉初时小如麻米,年多渐长大如桃李之状,摩隐瞳人为翳。
6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散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65 制备方法上为末。
7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七引《风科集验方》 71 方名细辛汤
72 组成细辛(去苗)3两,枳实(麸炒,去,瓤)3两,白术(去芦)3两,瓜蒌3两,干姜(炮)3两,桂心5两,赤茯苓(去皮)5两,甘草2两(炙)。
73 主治诸痹。
7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调下,1日2次,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8 《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御医撮要》 81 方名细辛汤
82 组成细辛半两,大皂角1挺(不蛀者),川椒半两,露蜂房半两,荆芥半两,独活半两。
83 主治风牙齿疼痛。
8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用1大撮,水1盏,煎至7分。热含冷吐。
8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9 《元和纪用经》 91 方名细辛汤
92 组成细辛半两,吴茱萸半两,干姜半两,当归1两,防风1两,芍药2两。
93 主治风入腹,切痛烦冤。
9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以半两,水2升,煮1升,分3次温服,相续进之。
9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0 《银海精微》卷上 101 方名细辛汤
102 组成茺蔚子、黑参、黄芩、桔梗、大黄、车前子、木通、生地黄、甘草各等分。
103 主治风邪伤肝,致眼生翳。
10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105 附注本方名细辛汤,但方中无细辛,疑脱。
11 《圣济总录》卷十九 111 方名细辛汤
112 组成细辛(去苗叶)3分,防风(去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柏子仁(研)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山茱萸3分,甘草(炙、锉)3分,蔓荆实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木瓜(去核)1两,萆薢1两,五加皮1两。
113 主治肝虚气痹,两胁胀满,筋脉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明。
11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3枚(擘破),同煎数沸,去滓,取7分温服,不拘时候。
115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12 《圣济总录》卷二十 121 方名细辛汤
122 组成细辛(去苗叶)3分,防风(去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柏子仁(研)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山茱萸3分,甘草(炙,锉)3分,蔓荆实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123 主治肝虚气痹,两胁胀满,筋脉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明。
12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3枚(擘破),同煎数沸,去滓,取7分,温服,不拘时候。
12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3 《圣济总录》卷一○六 131 方名细辛汤
132 组成细辛(去苗叶)1两,蕤仁1两,戎盐1两,决明子2两。
133 主治目暴肿痛。
13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以地骨皮汁1升半,更以蜜1升半,合煎取1升半,滤去滓,洗之。
135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14 《圣济总录》卷一五○ 141 方名细辛汤
142 组成细辛(去苗叶)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1两,升麻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白芷(锉)1两,白僵蚕(炒)1两。
143 主治妇人中风,腰背反折,如角弓弯状,筋脉急痛。
14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擘),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45 制备方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15 《本事》卷二 151 方名细辛汤
152 组成细辛(去叶)4钱,半夏曲4钱,茯苓(去皮)4钱,桔梗(炒)4钱,桂枝(去皮,不见火)3钱,甘草2钱(炙)。
153 主治肺虚实不调,鼻塞多涕,咽中有涎而喘,项强筋急或痛。
15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4片,蜜半匙,煎至7分,温服,1日3次。
15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6 《眼科全书》卷四 161 方名细辛汤
162 组成细辛、茺蔚子、玄参、黄芩、桔梗、大黄、车前子。
163 主治大患后生翳外障。初时陡然而起,肿痛发来甚重,沙涩难忍,憎寒发热,坐卧不安,或通夜行至达旦,羞明怕日,泪出如汤,鼻涕溏流,两眼肿起如桃,日夜 ,饮食无味,二七不愈,遂生白翳,如黄脓疥疮,占在风轮,其脑牵痛。
16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17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171 方名细辛汤
172 组成细辛(去苗叶)、荜茇各等分。
173 主治牙齿痛,久不愈。
17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水1盏,煎十数沸,热漱冷吐。
17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8 《审视瑶函》卷三 181 方名细辛汤
182 组成细辛、广陈皮、川芎、制半夏、独活、白茯苓、白芷、炙甘草各等分。
183 主治少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但欲寐。
18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白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8分,食后服。
185 制备方法上锉。
19 《圣济总录》卷一一○ 191 方名细辛汤
192 组成细辛(去苗叶)1两,玄参1两,五味子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防风(去叉)1两,车前子1两。
193 主治眼生风粟,疼痛,时有泪。
19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19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20 《圣济总录》卷一○七 201 方名细辛汤
202 组成细辛(去苗叶)半两,五味子1两,防风(去叉)1两,桔梗(炒)1两,茺蔚子1两,玄参1两。
203 主治目风眼寒,及昏肿多泪。
20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20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21 《古今医鉴》卷九 211 方名细辛汤
212 组成升麻1两,细辛2两,黄连1两,蔓荆子1两半,牛蒡子1两半,荜茇1两半,薄荷5钱,黄柏7钱,知母7钱,防己1两。
213 主治上爿牙疼,属足少阴肾虚热者。
214 细辛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215 制备方法上锉。
古籍中的细辛汤 《伤寒论辑义》:[卷五]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补中有发。仲景之旨微矣。十便良方。指迷方。附子细辛汤。头痛者。谓痛连脑户。或但额阁与眉相引。如风所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四)伤寒门]4.少阴伤寒三钱)细辛(一钱)熟地黄(一两)生怀山药(五钱)净萸肉(五钱)干姜(三钱)公丁香(十粒)煎汤一大盅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伤寒部伤寒通论]续伤寒通论太阳,缓汗者少阴,是脏腑之输应也。假令附子麻黄细辛汤,是少阴症始得,发热脉沉,里和无汗,故渍形为汗
《伤寒证治准绳》:[卷四]少阴病经同法惟少阴传变与太阳相同如通脉四逆汤四逆散真武汤证俱有加减法谓有或为之证亦犹太阳小青龙小柴胡之类
《伤寒证治准绳》:[卷一总例]汗下大法本文2023-08-07 18:53: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