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贯钱等于多少两银子?
古代一贯钱等于多少两银子?
等于1000个铜钱,当时一两银子
一贯钱等于一千文,也就是一贯钱约等于一两银子
碎银和银子都一样 只是碎银而已
古代的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
古代一贯钱等于多少文钱宋朝时候一千个钱串成一串,叫一贯
一两银等于一贯钱,一贯钱又等于一吊钱,一吊钱等于1000文钱
七十一贯九百文钱是71900文钱
古代一贯铜钱大约等于多少两白银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据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其实最后还是看购买力的问题,也就是多少钱能买一担粮……这样算起来才比较客观。
古代一两银等于多少贯钱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1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
2 《明史》里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计算一下
1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
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
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2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
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3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
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
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参考网络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文钱,一两金子等于多少银子通常在稳定时期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一两白银=1000文。
古代社会出现社会动荡、经济通货膨胀时会出现波动,一两白银通常会相当于1500文左右。 而一两黄金兑换白银则在8-20两不等。
明后期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本文参考了多篇相关文章,基本是原创)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其实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我们常说的“没有钱”,就是指没有铜钱。
白银和黄金是朝廷明令禁止在民间流通的货币,所以民间大多用钱或钞。钞:就是布做的货币。大量使用铜钱不方便,于是“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所以说,进行大宗货品交易的商人是用钞的,而不是整箱子整箱子的用白银和黄金。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明朝末年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要了解,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这是常常变动的,不同朝代兑换比例不一样,同一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另外,明朝一斤相当与现在的5968克,一斤十六两,一两折合现在的373克。
根据以下描述: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 食货五。
“于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明史》,志第五十四 食货二。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
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一般通行的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今天的价值。另一种方法则是同时使用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来进行推算的。
1) 国际黄金基准牌价,金价基本上在6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600美元(2006年9月26日)为一盎司。一盎司为311克。明朝1两为今天的373克。这样一算明代一两黄金相当于7196美元,以今天(2006年9月26日)的外汇基准价来算,100美元兑换人民币 7915元来算,相当于569575元。根据1两金为8两银,1000钱换算,明末一两白银相当于71197元,取712元;一文钱等于07元。
2) 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11美元(2006年9月26日)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铜钱,相当于1044元人民币,取105元。
3) 米价基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米价如下:
明神宗万历时(16,17世纪之际) 白米(石)07-1两
明崇祯十四、五年(1641,1642) 米(石)36两(南京一带大灾时空前高价);米(石)5两(上海米价)
明崇祯末、清顺治初 米(石)2-3两
崇祯后期,灾荒加上战争,粮价上涨很厉害,同样1两白银买粮食可能买不了多少,可是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却有可能很值钱,因此这阶段的数据不能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参考。这里采用万历时期的最高价格作为一般物价水平,取每石1两白银来计算。明代1石合944公斤,按照现在大米价格3元/公斤计算,一石米折合人民币283元,即1两白银折合283元人民币。
这样,我们最后得到三个数据,1两白银分别可兑换人民币712元,105元和283元。其中黄金的价值历史中一向比较稳定;虽然今天的粮食产量比古代大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中国现在14亿人口在消费,而明朝中后期保守估计人口也有七八千万,因此粮食价格可以做为一个重要基准;考虑到白银的比价在各历史时期变化比较大,可参考性比较弱。
因此,我们取黄金基准的712和粮食基准的283取平均值,即4975元。为了凑整数,便于换算,也便于大家有个感性的认识,这里取1两白银折合人民币500元。因此按照前一个比价的结论我们得到明朝中后期的货币兑换数据: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结论:
1两黄金=人民币4000元=8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000钱
1钱=人民币05元
由于实际上,1两白银至少能兑换1500钱,则1文钱=033元,也可以大略地认为是三毛钱。
另外说个小知识,1两=10钱=100分,所以,一钱银子=50元人民币,一分银子=5元人民币,也就是10-15个铜钱左右。
这样,我们对明朝中后期到清前期的物价就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明朝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五石,也就是月薪2500元;未入流官吏月俸三石,合1500元,这是 最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正一品官员月俸八十七石,合人民币43500元/月,年薪522万元人民币,这可是当时 总理的薪水,想来也不过分。
在明代,据说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如果粮食自给自足,钱只用来买点柴米油盐的话,一年750多块钱过日子是挺苦,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大家可以问问老一辈,他们过过这样的日子,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现在还在过这样的日子。
袁崇焕杀毛文龙,得到士兵两万八千人,上书皇帝要求:“岁饷银四十二万,米十三万六千”,虽然这是为了笼络毛文龙的旧部而增加了的军饷,但是也能看出个大概。就是说,养活一万人的部队,每年需要军饷15万两,粮食486万石即900万斤。用现在的话换算过来就是,28万人的一个军,一年的维持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可以吧?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募兵,规定每人年饷银为10两,到北方蓟镇后,守卫边墙的募兵年饷增至18两。这都是战略要地的募兵价格,如果不是要参加重要战斗,或者不是在重要地域,募兵的价格要更低:明修《武进县志》称当地 “受募者日银一分”,年饷还不足4两的。到崇祯年间,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因此,得到第三个结论:维持一支万人部队的正常消耗应该是每年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崇祯三年,御史郝晋言:“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我们来计算一下崇祯三年税赋:辽饷,九百万;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加上正常税收二百万,总共是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假设国家什么都不干,只养军队的话,能养活180万人的队伍。
综上所述,我们一共得到了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000铜钱,
第二个结论:1两白银=人民币500元,1两白银=10钱白银=100分白银,
第三个结论:一支万人部队每年的正常消耗应该是:白银8万两+粮食4万石。
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多少银子一两银子等于多少文钱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文古代一两银子是多少:(估算的当时的购买力)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时期2000—4000元。是最值钱的鼎盛时期。
约等于一吊钱,也就是1000文左右。
其实古代钱币兑换比例并不是固定的,无论是银子还是铜钱,都存在成色问题,也就是质量问题,所以兑换比例总有变动,不同来源和时期的银子和铜钱之间,兑换比例也是大大不同。
少数很垃圾的制钱(铜钱),十吊(10000文)也换不来一两官银(官银的成色历来是最好的)。
相对的,也存在许多劣质的银子,一两换不来几百个铜钱。
铜钱和银子的质量,主要看含铜/银的比例,质量差的大多是搀有大量的铁和锡等廉价金属。
另,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也和国内流通的银/铜数量有关系,银子多了铜钱就贵,铜钱多了银子就贵。
影响流通数量的情况有很多种,由于古代并没有此方面的专业统计,所以就不在这里提了。
1
在大清朝296年的 历史 中,有那么一个人,他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豪,但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他。
他就是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一提到和珅,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就会想起王刚老师塑造的角色形象, 一个笑面狡诈、低头哈腰、胸无点墨的矮小老头。
这个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和珅真正的形象不被大众所知。
马未都老师研究和珅多年,他发现和珅并不只是贪官,很多人都不晓得他有多厉害。
在 历史 上,贴着瞩目的大贪官标签的和珅,还是一名才识过人的“好官”。
2
年少的和珅在失去双亲后,生活艰苦,尝遍世间人情冷暖。
不愿向命运妥协的他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在满清贵族子弟聚集的咸安宫中,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刻苦地学习汉文化和各类古籍,深得教书先生的喜爱,他经常翻阅《春秋》《诗经》等书籍,熟读四书五经,天资甚高。
这些集百家之精华的知识,让和珅在乾隆帝面前大放异彩,帮助他抓住命运中的机遇。
在参加科举失败后,和珅幸运地继承了祖父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入宫成为侍卫。
一次,乾隆帝在接到要犯脱逃的边关战报后,大为震怒,并吼了一句: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面对皇帝的怒火,当时在御书房的奴才们个个都不敢吱声。
只有地位卑微的和珅踏出一步,行礼作揖,沉稳地应答道:“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乾隆皇帝对这个白皙俊美、谈吐得体的少年侍卫感到惊奇,继续用《季氏将伐颛臾》里的内容来考验他。
结果,和珅对答如流,让乾隆帝非常开心,立即把和珅调到皇帝专属的仪仗队里当贴身侍从。
当了皇帝的贴身侍从并不能让和珅满足,他还想当更大的官,于是他费尽心力地去观察和研究乾隆帝的言行和喜恶。
他发现乾隆帝酷爱诗词后,用心钻研诗词歌赋,在这个领域达成不小的成就,后期由和珅的侄儿编就的诗集《嘉乐堂诗集》,清晰展现了和珅高水平的诗词造诣。
他为了迎合皇帝的书法爱好,并刻意去练习、摹仿乾隆帝的书法笔迹。在他的刻苦练习下,他笔下的字迹和乾隆帝的御笔非常相似,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2005年,和珅的书法《积学明理》在北京翰海拍卖,最终以660万元的价格被书法爱好者拿下收藏。
除此以外,和珅还熟练掌握了满语、汉语、蒙古语、藏语四种语言,这样的人对于乾隆帝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精英。
和珅的学识才干太符合乾隆帝的喜好,所以他一直都把和珅当作心腹也不是一个奇怪的事情。
3
而和珅从一个小小的三等侍卫,攀登到身兼多个要职、权势比肩宰相的高位,并不是光靠嘴巴讨好皇帝、油嘴滑舌就行的,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皇帝身边的近臣可不是什么轻松富贵的身份,反而一不小心就变成脑袋落地。
和珅的口才和文采水平都很高超,同时他的办事能力也相当了得。
当时官场上下大大小小地贪墨腐朽现象频频出现。
乾隆派遣和珅去着手处理那些的贪官案件,其中对和珅影响最大的案件就属李侍尧的巨贪案。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云南按察使兼云贵总督 李侍尧 被同僚举报其私吞官银,和珅以及其他几个大臣被乾隆任命去处理这起案件。
云南当地官员和李侍尧相互勾结,官官相护,导致案件迟迟没有进展。 和珅却想了个办法打开局面。
他运用巧计抓住了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再严刑逼供得到李侍尧的贪财罪证。凭借着手里的贪墨证据,和珅顺势打破李侍尧及其党羽的关系网,把巨贪案的涉事官员都投入到大理寺的牢房里等待审判。
凭借着这件大功劳,和珅从户部侍郎升级到尚书,再到御前大臣,官跃几级,升迁之路非常顺利。
除了在朝堂内大展身手,和珅在外交事务上的表现也非常亮眼。
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以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为由,英邦来使马嘎尔尼率领外交团队来朝拜访。和珅作为清朝首席外交代表,有礼有节地接待了外方来使,并运用外语和英使马噶尔尼进行流畅的交谈,充分展现了大国重臣的涵养和优雅礼仪,被英方使者连连称赞。
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朝廷会定期与番邦诸多少数民族的首领进行文书通信和面谈。其他官员读不懂、处理不了的番邦事务,只有和珅能大包大揽,并且办事行文都非常准确周到,让乾隆帝龙心大悦,赏赐不断。
等到了乾隆帝的垂暮之时,他的思想以及说话表达已经不清不楚了,在上朝时和珅被特令站在乾隆的身边,转达他的指令。
那段最后的岁月,和珅位极人臣之巅,形同摄政王,被无数人在暗地里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
4
身为“二皇帝”的和珅,自然是可以“贪财刮膏”。
而这样的和珅对于乾隆来说是一名“好官”,但是仅仅是对他而言的“好官”。
然而他的一部分钱可是在乾隆帝的默许下发展起来的。
乾隆帝到了中老年时期,开始挥霍无度、尽情享乐,即使国库空虚也没能阻止他铺张浪费的奢靡作风。
国库无银,皇帝又爱大摆筵席,怎么办呢?
和珅就提出了一个制度——议罪银制度,这个制度虽然加深了官员的腐败程度,但是这个制度确实不声不响地填补了皇帝的金库。
另外,和珅还想出了不少歪门邪道的办法,四处搜刮钱财来满足乾隆帝的高额花销。
所以乾隆帝心底清楚和珅这个人的巨贪德行,却离不开他敛财的本事。
然而光靠贪墨敛财,和珅的财富是不会达到这种程度的。
和珅其实是一个很出色的商人,经商理财的水平在当时都是一流的。
他亲自设计商业版图,在全国各地开设多家商铺、当铺、钱庄,多次收购破落商家的土地再进行二次买卖,并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等企业达成商业合作。 对于所有能赚钱的行业,无论合法还是非法,他都有涉及。
所以当他的家被查抄时,官员们才会发现无数珍宝,屋内和地窖藏有白银数几千万两,墙壁和私人库房藏有黄金三万二千余两,全国各地的房契地契。
如果和珅对自己的财产没有进行过精打细算,怎么可能能有高达十几亿两白银的财富呢?要知道这笔钱几乎超过了大清十五年来的收入总和。
也正是这无与伦比的财富,让如今的人提到和珅,第一反应就是他的贪。
5
古话说得好: 商人重利,才子多情。
和珅这么一个家大业大、风流倜傥的能人大概很喜欢流连于各处的温柔乡吧?
然而并不是如此。
和珅的发妻是 冯英廉的孙女冯霁雯 ,自结亲以来,两人琴瑟和鸣,情比金坚,连和珅纳妾都要妻子点头同意后才可以进行。
和珅这一生就娶了一个妻子和三个妾室,后院稳定和谐,女人们把家里家外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让和珅无后顾之忧地去官场上拼搏。
和珅不但与妻妾感情甚好,对儿女们也是关爱有加。他一直都亲自培养长子成为出色的继承者;他也细心教育女儿们成为知书达礼、才华横溢的大家闺秀;他还为遗憾离世的次子写下悼亡挽词,一直挂念。
在和珅的心里,家人和财富权势一样重要。
随着时间流逝,和珅在大清朝的权力场里爬得越来越高,且地位越来越稳固。
乾隆帝对和珅非常的信任和宠爱,并让自己最疼爱的十公主与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结为夫妻。
这一场联姻让和珅的权力和势力直达顶峰,他不再只是一个臣子,还成为了皇亲贵族。
物极必反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和珅的贪念,随着乾隆皇帝的离世,走到了尽头。
“五十年来幻梦真”,这是和珅写下的绝命诗的第一句,可见和珅他知道这一生他在做什么,他犯下了多少的罪名,他的生命早已摇摇欲坠。
果然乾隆一去,备受压制的嘉庆帝立即行动起来,用多年来收集的证据向天下公告和珅的罪行,迅速出兵把这个大贪官捉拿入狱。
和珅在安排好自己的妻儿家妾后,自挂白绫,悬梁赴死,给自己波澜壮阔的命运画上一个句号。
嘉庆在看到和珅这首绝命诗时,说了一句“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嘉庆的意思是纵然和珅才艺过人,但没有用在正途,百因必有果,善恶终有报。
如果和珅能够控制自己的贪欲,把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也许他会成为一位 历史 上受人敬仰的能人异士吧。
在清朝电视剧之中,我们动辄听到主角们一出手就是几十两,几百两银子,完了还说不要找了,拿银票出来就像拿一沓一块钱一样。一两银子在古代到底多值钱呢?到了晚清是否大幅度贬值?和民国时期的大洋相比哪个更值钱呢?
在古代,一两银子的价值其实随着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唐朝和汉朝,经济发达,银子的价值比较高,相对来说,一两银子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到了宋朝以后,银子的价值渐渐贬低。但是总体来说,重金属的价值还是相对稳定的,没有贬值到随便一顿饭都要吃几十两银子的地步。
古代中国银子还是比较稀有的,根据古籍记载,在清朝初年,一两银子的价值还是十分可观,可以换到制钱一千二百多文。到了清朝末年,当时的一斤猪肉(差不多是现在的12市斤),百姓们用20文钱就能买到,一亩田地的价值保持在10两银子以下。
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下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虽然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是在明朝,但成书时间是在清朝,对银子的价值描写更加贴近与清朝人们的生活。范进想要和岳父胡屠夫借钱,惹恼了胡屠夫,他开口就骂范进:“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
这虽然胡屠夫随口骂的一句话,但是也能看出两点信息:第一,当时的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也就只有几两银子,也能马马虎虎养活一家子了;而有一技之长的胡屠夫来说,杀一头猪也没有一钱银子,一年收入可以到30多两银子,也怪不得范进会找他来借钱了。
到了清朝中期,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银贱铜贵的现象,到了清朝末年,银价更低。史料记载,在光绪二十五年时国外列强争相购买中国的制钱,为本国积累铜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庚子赔款本来是以银子来赔款的,但列强随即就意识到了“吃亏”,强迫清政府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此时,大量的白银又回流到了中国,再一次加剧了银子的贬值。在民间富商之中出现了抛售白银的现象。
另外,银子的价值还需要看成色。十九世纪,在市面上流通的银子有碎银子、银元和银锭三种,成色不一,不好笼统地计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在1884年北京,一两银子可以买70多斤的大米。如果租房子的话,在当时的北京闹市区租六间房、占地半亩的四合院,一个月也就用一两多银子。看来当时的食品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比较高,而租房也到了便宜到我们羡慕嫉妒恨的地步。
在抗日战争之前,我国的物价相对比较平稳。拿上海来说,当时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在20个银元左右,教师大概每个月有50元左右的工资,记者医生可以拿到月薪上百元,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一个月能拿到上千元的稿费,收入相当高了。而在当时,如果收入低于10元的家庭,都算是困难户。写到这里,大概大家可以明白为什么生活困窘的依萍在看到如萍20元的手链时顿时失控了。
再说在北京,在1911年-1919年之间,一个银元大概可以买到30斤的大米,8斤猪肉。后来因为社会动荡,银元贬值,十年后一个银元差不多能买到16斤大米。在30年代,人们依旧可以用一块大洋请朋友吃一顿涮羊肉,或者带着女朋友去吃一顿西餐。
和清朝一样,当时在北京租个房子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个月大概只要5到10元。可以看出,一块大洋在当时的购买力还是比较强大的。而现在的资料大部分是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数据,如果在小城市或者比较偏远的农村,大洋的购买力则会更强一些。
由此可见,大体上来比较,一两银子比一枚大洋的价值还是高了许多。
本文2023-08-07 18:58: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