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千金要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千金要方简介,第1张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为书名,原名《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于7世纪中期。30卷(后代又有93卷本,内容同)。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卷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篇二百三十三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书中列妇、儿、五官、内、外各科疾病的证治、方药及食养、养生、针灸等,是我国现存唐代的一部方书名著。在针灸治法中,尤以灸法为重。二十九、三十两卷专论针灸,并考订绘制经 ,提出了几种指寸取穴法和阿是穴、保健灸等,又辑录了大量针灸处方和经外奇穴,反映了唐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概况。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内经》以后、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但也掺杂了某些糟粕内容。建国后有影印本。综合性临床医著。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备急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备急千金要方》。30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撰于永徽三年(约652年)。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卷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5备急诸术;卷26~27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3

详见百科词条:千金要方 [ 最后修订于2015/8/28 15:57:30 共234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皂角刺其实就是皂角树上面的针刺,很多人并不知皂角刺有什么用途,其实这种针刺还是一种中药材,中医里面认为皂角刺入药味道辛散、药效温通,可以起到较好的“活血解毒、托毒排脓”等功效,在实际应用之中,可以用来缓解一些痈疽疔毒、顽癣疹痒等疾病。

比如《本草汇言》里面在记载皂角刺的时间就说到,皂角刺入药,可以“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痈疽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痈疽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可见皂角刺入药,在缓解一些痈疽热疔毒之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1、皂角刺入药,可以缓解痈疽、疔毒

皂角刺入药,辛温而善于通散,而且它消痈疗疮的药效非常强,就像《本草汇言》之中说的那样,无论是痈疽处于何种状态,使用皂角刺入药都是有效的,所以在古代皂角刺还被人们誉为“疮疡之要药”。

对于轻微的痈疽疔毒之症,古人常直接使用皂角刺煎汤内服,即可起到消痈之效;而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痈疽之症,中医里面常将其和连翘、夏枯草、金银花、当归、牛蒡子等同用,可以更添其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的效果。

2、皂角刺入药,可以疗顽癣、止疹痒

皂角刺入药,可以起到较好的杀虫止痒之功,比如《图经本草》里面就说到,将皂角刺同米醋熬制浓汁,外敷于疮癣之处,有奇效。可见古人对它的疗癣、止痒等功效也是相当认可的。

在古代,人们没有现在我们常用的各种止痒疗癣类药膏,出现顽癣疹痒等症的时间,完全需要依靠这些中草药来解决,而皂角刺就是常用的疗癣止痒之药。

像常见的足癣,医者就常用皂角刺、荆芥穗、地肤子、苦参、白矾等一同煮水泡脚,一周左右即可见效;而对于一些风疹痒痛等皮肤疾病,则还可以将皂角刺同蝉蜕、防风、荆芥、地肤子、白鲜皮等同用,可有效起到祛风止痒的效果。

不过由于皂角刺的药力过于峻烈,一般情况下用量不宜过大,10g以内即可奏效。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抑者散之 1 拼音

yì zhě sàn zhī

2 注解

抑者散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对郁积壅滞的病证采用行散的治疗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古籍中的抑者散之 《医原》:[卷中]内伤大要论

)。治法∶不外急者缓之(甘),散者收之(酸),抑者散之(辛),惊者平之(酸、甘镇摄),劳者温之(甘温

《内经药瀹》:[卷五]六化下

诸胜气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八]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之。脆者坚之。衰者补

《医经原旨》:[卷六疾病第十四]痈疽

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之,脆者坚之,衰者补

《类经》:[二十七卷运气]二十八、六气之复病治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黄膏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黄膏 黄膏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huáng gāo

2 处方

木鳖子10枚,土瓜根1两,黄连半两(去须),黄耆1两(锉),栝楼根2两,黄柏1两(锉),消石1两,马牙消1两,芸苔子2两,川大黄2两(锉),麝香1钱(细研)。

3 制法

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

4 功能主治

咽喉颈外肿痛。

5 黄膏的用法用量

以生油旋调,敷肿处;有菜油调更佳,即再敷。

6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古籍中的黄膏 《刘涓子鬼遗方》:卷五

二两)上十二味切,以腊月猪脂四升,微火煎,白芷色黄膏成,绞去滓敷,日四。治痈疽疮,生肌黄膏方黄细辛生

《普济方》:[卷三百十四]膏药门

无头。先从赤脉敷之。渐渐退场门。一日上三四度。雄黄膏治一切痈疽、发背、脑痈、诸毒疮。又乳痈疼痛。雄黄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头风白屑兼生发方八首

渍一宿,明旦以脂膏等煎微微火,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用以涂头中甚妙。又疗头风痒白屑,生发膏方。乌

《疡医大全》:[卷九]痈疽溃疡门主方

于言动,短气自汗者,以人参膏三匙,白术膏二匙,地黄膏一匙,俱用无灰好酒一杯,顿热化服。如脾气虚弱,饮

《妇科秘方》:万病回生丹治产后十八症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兽部》阿胶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阿胶

(《本经》上品)

释名傅致胶(《本经》)。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时珍曰∶阿井,在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有官舍禁之。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集解《别录》曰∶阿胶出东平郡·东阿县,煮牛皮作之。弘景曰∶今东都亦能作之。用皮有老少,胶有清浊。熬时须用一片鹿角即成胶,不尔不成也。胶有三种∶清而薄者画家用;清而浓者名覆盆胶,入药用;浊而黑者不入药,但可胶物尔。颂曰∶今郓州亦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者为真。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货者多伪。其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只可胶物,故不堪入药也。陈藏器言诸胶皆能疗风止泄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此阿胶所以胜诸胶也。时珍曰∶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

修治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曰∶凡用,先以猪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研用。时珍曰∶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酥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气味甘,平,无毒。《别录》曰∶微温。张元素曰∶性平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得火良。薯蓣为之使。畏大黄。

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音藓)。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本经》)。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别录》)。坚筋骨,益气止痢(《药性》。颂曰∶止泄痢,得黄连、蜡尤佳)。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时珍)。

发明藏器曰∶诸胶皆主风、止泄、补虚,而驴皮主风为最。宗曰∶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也。用乌者,取乌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如乌蛇、乌鸦、乌鸡之类皆然。时珍曰∶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按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仁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附方旧五,新十四。瘫缓偏风∶治瘫缓风及诸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驴皮胶微炙熟。先煮葱豉粥一升,别贮。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滓入胶,更煮七沸,胶烊如饧,顿服之。及暖,吃葱豉粥。如此三四剂即止。若冷吃粥,令人呕逆。(《广济方》)肺风喘促∶涎潮眼窜。用透明阿胶切炒,以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之。(《直指》)老人虚秘∶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入蜜二匙,温服。胞转淋∶阿胶三两,水二升,煮七合,温服。(《千金方》)赤白痢疾∶黄连阿胶丸∶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为末,捣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下,日三。(《和剂局方》)吐血不止∶《千金翼》∶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水五升,煮三升,分三服。《经验》∶ 治大人、小儿吐血。用阿胶(肺损呕血并开胃∶用阿胶(炒)三钱,木香一钱,糯米一合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服一盏,入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分,温服。急以帛系两乳。(《圣惠》)月水不调∶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研末,热酒服即安。一方入辰砂末半钱。月水不止∶阿胶炒焦为末,酒服二钱。(《秘韫》)妊娠尿血∶阿胶炒黄为末,食前粥饮下二钱。(《圣惠》)妊娠血痢∶阿胶二两,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杨氏产乳》)妊娠下血不止∶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一服即愈。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汁,入清酒三升,绞汁分三服。(《梅师方》)妊娠胎动∶《删繁》∶用阿胶(炙研)二两,香豉一升,葱一升,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入胶化服。《产宝》胶艾汤∶用阿胶(炒)二两,熟艾叶二两,葱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半,分温两服。产后虚∶阿胶(炒)、枳壳(炒)各一两,滑石二钱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未通,再服。(《和剂局方》)久嗽经年∶阿胶(炒)、人参各二两,为末。每用三钱,豉汤一盏,葱白少许,煎服,日三次。(《圣济总录》)

唐太宗死因有两种说法。

一、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最终医治无效而死。

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因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扩展资料:

李世民死亡之谜

从古至今,人们都是非常渴望长生不老的,当权者更是如此。忆往昔,秦皇汉武,无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去炼长生不老丹,当然无论他们投入多少,花费多少,都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历史已经给我们证明了。

年轻时候的李世民其实一直觉得秦始皇和汉武帝渴望长生不老是非常愚蠢的,甚至在贞观元年,也就是在他刚刚登基时,跟群臣说: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由此可知,早期的李世民,是不信长生不老的。不过英明如李世民,最后还是上了当,听信方士的话,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自然是毫无所获。

联想到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竟然愚蠢到将女儿嫁给道士的历史,李世民得出了:“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的结论,并且开始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根本不存在什么长生不老。

随着年纪大增长,大唐盛世一日比一日好,但是李世民的身体却日渐衰弱,再加上儿子不争气,李承乾被废了太子之位,这对李世民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种种压力下,李世民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其实在人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时候,很大的概率上是不会去迷信什么牛鬼蛇神的,但是当人疾病缠上,求医用药效果甚微的时候,可能就要开始寻找其它希望了。

李世民就是这样的,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又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意气风发,越想越觉得自己如果身体状况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那该有多好,开始渴望永生。

为了重振雄风,李世民吃了许多补药,但是并没什么效果,他转而研究自己年轻的时候最不屑的长生不老药。中国道士的丹药一点用处都没有,李世民感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了,这时候一个“洋和尚”出现了,他就是王玄策。

王玄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出使天竺时,被当地的国王迫害,死了好多队友,但是王玄策逃出来后凭借唐朝的印信,在吐蕃和尼泊尔的帮助下,血洗天竺,活捉阿罗顺等天竺首领。

不过王玄策的战绩在普通人面前还能炫耀炫耀,在唐太宗面前那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李世民对他的战绩不屑一顾,但是却对俘虏中的那罗迩娑婆寐非常感兴趣。传闻他活了200岁,仙风道骨,会长生不老之术。

当然这些传闻是从那罗迩娑婆寐本人的口中传出的,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当时病急乱投医,或者说是走投无路的李世民已经别无选择了,判断力也下降了,自然听风是风,听雨是雨。

中国的仙丹对李世民来说,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就毫不犹豫地试了试“洋和尚”仙丹,可是他没想到,竟然是这号称服了能长生不老的仙丹要了自己的命。长生不老药竟然是夺命药,李世民服后非但没有实现不老不死梦,反而病情加重,两个月后就一命呜呼了。

-唐太宗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参考资料:

-难经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

-伤寒杂病论

参考资料:

-脉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