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令旗是谁给弟子传?
戊己杏黄旗是上古人皇所设之旗,是《封神演义》里仅次于天地玄黄玲珑塔的防御第二法宝。。 为阐教教主元始天尊之宝物,旗长两丈有余,旗色玄黄。鸿钧老祖于分宝岩分宝时,将此旗赐予元始天尊。此宝威力无穷,以此护体:诸邪避退、万法不侵。现代小说中出现的五方旗的作用:戊己杏黄旗:金莲万朵、无物可破、诸邪避退、万法不侵。青莲宝色旗:舍利毫光、宁心静气、诸邪避退、万法不侵。离地焰光旗:混乱阴阳、颠倒五行、诸邪避退、万法不侵。素色云界旗:奇象氤氲、天地皆明、诸邪避退、万法不侵
你应该想清楚,你怕的并不是鬼。
首先,你曾经也看过不少鬼片,但你没有形成恐惧意识。
其次,你并未见过真正的鬼,而是人扮的,既然没见过,你怕的是虚幻的东西,使你构想的东西,也就是你所怕的加上你的想象。
那现在我们搞清楚,你究竟怕什么。
我已经说过,你未见过鬼而害怕说明你怕的不是鬼,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人!
我这样说你会认为荒唐或者凭借自身感受而否定。不过我们可以继续讨论。
你害怕一种类似鬼的事物。他是分别从听,看等几方面进入你的生活。
听:从小人们吓唬小孩“你不听话,鬼来抓你们。”似乎很简单,没什么,但是仔细想想,对于孩子来说,脑中的初步意识就已经形成了:1世界上有“鬼”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鬼。
2。鬼很恐怖,会让人害怕,既然他们都害怕,我也应该会害怕。
从此你把生活中的恐怖全部一点一滴加入到这个形象中,并且渐渐加深了恐惧。
看:你长大一些后,便看到了恐怖片,里面的鬼怪使你恐惧,你心中有了真正鬼怪的形象,并会联想生活而自我不经意构思新的鬼怪。
现在我们进行分析。首先,鬼怪传闻是人们彼此传达,所以你害怕的是人的话。其次,你所看到的恐怖片都是人所构思的,所以你怕的东西也是人们创造的。
分析一下影片,鬼怪大多以人的形式出现,例如骷髅,僵尸都是人类死后留下的。鬼怪成精也是成了人身兽面的居多。所以,你怕的就是人类本身。你死后也会变成骷髅,每什么可怕,说清楚些,这些不过是人们的骨骼,对我们很有用处,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以上分析你怕的是人。
可是你为什么会害怕人呢?
进一步分析,你生活的地方或者新闻媒体上你曾见过残酷的一面,见到任的狡猾,凶险,残忍,和暴力等等。你怕鬼,因为你知道所谓鬼会杀人,有恐怖的面孔。而带血露肉的面孔正是人们被残酷虐待后的尸体的外表。你知道鬼杀人,但人也杀人,若离奇一些,你便认为是鬼,你便对鬼产生恐惧。其实这都是人们之间战争,血腥的不良结果。
说了很多,你的问题出在以下几方面:
1误导,从小受大人误导有鬼存在,长大被**误导鬼的形象恐怖。
2生活,生活中你曾经历恐惧,印象中你留下了恐惧的方式。
3心理,你心中明白没有鬼存在,但是每当晚上一个人,面临黑暗你都十分害怕,胡思乱想,形成恐惧,是心里没有依靠。所以,心理方面,建议你读金刚经。读过你自然会好受的多,听我的每天一回,以回一篇,读熟则背,以后害怕是脱口而出,自然可以消褪恐惧。
金刚经
--------------------------------------------------------------------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看到我的恢复,或许你会有所领悟,其实我是个孩子。别让孩子的领悟都搞过你,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吧。还有问题就+348014129我会帮你。
你若相信,我送你<金刚经>,经书可以辟邪增福,你不信可以去看金刚经灵感录绝对有笑,她还会给你好运气
坐落在骊山脚下的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墓。陵墓中有各式各样的宫殿,神秘而又幽深。地宫中更有光辉璀璨的奇珍异宝,吸引着历朝历代的盗墓者们。陵墓封土的周围还有两道10千米的城垣,城垣外还有大大小小百余座的地下陪葬坑,其中包括让全世界都大为震惊的兵马俑坑。这是一座前所未有的豪华帝陵,规模宏大,设计精巧。而更令人神往的是那些关于始皇陵的传说故事。
01
秦末乱年,楚汉争霸,项羽率大军攻入咸阳。在咸阳后不久,他就动了始皇陵的主意,想将里面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于是他命人前往骊山,将陵墓表面的东西不值钱的东西都砸烂毁坏,并且想挖开一条通道进入里面。这时一支八百人的队伍冲了过来,与项羽的军队厮杀,然而这八百人还是不敌勇猛的项军,一番交战后渐渐地败了下风。突然陵地里阴风骤起,黄土漫天,隐隐约约能看到一只庞大的队伍正在向他们走来。高大威武的身影带着凌厉的杀气,混着狂风的萧萧声,仿佛战马嘶鸣。项军们这时都吓坏了,纷纷都在猜测是挖坟触怒了始皇,导致守陵的阴兵出现,于是仓皇而逃。
上文中的八百将士据说是秦始皇生前的贴身侍卫,一直保护着他,将领就是秦朝著名的蒙氏家族中人——蒙常山。秦始皇死后,他们也一直恪尽职守,待在陵墓旁边守陵。然而传说只是传说,不过千百年来,守候始皇陵的还有一盏长明的油灯。
02
这盏油灯,是近代我国在探索秦始皇陵的过程中发现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考古人员发现它的时候,它却是亮着的,难道它独自在这黑漆漆的地宫长明了两千年吗?这一发现引起了很多考古学家的注意,他们经过了激烈的探讨,最终还是没能想出答案。然而一位来自美国的学者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他借鉴了很多中国学者的观点,通过这些人的线索,他才找到了答案。
众所周知,油灯都需要油和灯线来维持光亮,如果这盏灯真的照耀了两千年的地宫,那么它应该是由什么特殊的材质做成的。于是专家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古籍,发现有史书中记载了一种油,用它来做燃油可以长明不灭。这种油叫鲛人油,是从鲛人体内提取出来的,而秦始皇在得知这种油后就叫人出海捕杀鲛人,提取出他们的油脂用来燃灯。专家们认为地宫中的那盏灯就是用这种油作为燃料的,于是取出一点用来检验,发现所谓的鲛人油就是鲸鱼体内的油,虽然燃烧时间比一般的油要长,但还是不可能支撑这么久的。难道是灯线有什么蹊跷吗?于是专家又对灯线中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不出所料,它和普通的线果然不一样,这盏灯上的线里面含有白磷。而白磷有着十分低的燃点,一接触空气就会自燃起来。
这下大家知道了那位美国学者所说的的确属实。考古学家们进入地宫后空气也会随之进入,而灯线上因为含有白磷,空气的流通又比人快很多,当考古学家们走近时看到的自然是燃烧着的灯。所以并非是灯有什么特殊之处,而是人的闯入使它燃了起来。
之后有人猜测,这可能是秦始皇怕自己的仇家或盗墓贼来挖掘他的坟墓有意而为之的,好让人畏惧它。要知道,这么大的地宫加上无数的金银财宝是很可能被别人挖掘一空的,始皇自然要加上很多保护措施。《史记·秦始皇本纪》里面也提到过始皇陵的防盗机关,其中有一个机弩矢,说是人一接近这个机关就会被暗箭射死。里面还提到过水银河,水银就是汞,人吸食之后会中剧毒而亡,而据考证之后,也的确发现了地宫中有着明显的汞异常。
总结
因为怕里面的汞以及其他的机关,加上文物氧化会变质等等情况,考古学家们至今还没有真正地发掘始皇地宫。或许地宫早在项羽那时就被人挖了,也或许那些盗墓者都死在了地宫,这些都无从知晓。但我们仍然期待着地宫重见天日的那一刻,光是看到地宫周围的兵马俑,就能感知到那里肯定有更神奇震撼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而那盏长明灯,将不仅仅见证着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还将见证着未来的传奇。
本文2023-08-07 19:05: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