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耳聋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耳聋丸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标准编号 33 处方 34 制法 35 性状 36 鉴别 37 检查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规格 311 贮藏 4 《青囊秘传》之耳聋丸 41 组成 42 主治 43 耳聋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耳聋丸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耳聋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耳聋丸 耳聋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ěr lóng wán
2 耳聋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耳聋丸
Erlong Wan
22 处方龙胆500g、黄芩500g、地黄500g、泽泻500g、木通500g、栀子500g、当归500g、九节菖蒲500g、甘草500g、羚羊角25g
23 制法以上十味,羚羊角镑丝,用羚羊角重量30%的淀粉制成稀糊,与羚羊角丝拌匀,干燥;再与龙胆等九味混合,粉碎成细粉。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2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种皮石细胞**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不规则碎块稍有光泽,均匀分布裂缝状或圆形孔隙(羚羊角)。
(2)取本品12g,剪碎,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乙醚4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药渣备用。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药渣,挥去乙醚,加盐酸3ml与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1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磷钼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10g,剪碎,加硅藻土8g,研匀,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40分钟,滤过,取药渣挥去乙醚,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20cm),用水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乙醇100ml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分层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黄芩苷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4)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50:5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黄芩苷6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26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180mg。
28 功能与主治清肝泻火,利湿通窍。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7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210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211 规格(1)小蜜丸 每45丸重7g
(2)大蜜丸 每丸重7g
212 贮藏密封。
2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耳聋丸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Erlong Wan
32 标准编号WS3B250497
33 处方龙胆 500g 黄芩 500g 地黄 500g 泽泻 500g 关木通 500g 栀子 500g 当归 500g 九节菖蒲 500g 甘草 500g 羚羊角 25g
34 制法以上十味,先将羚羊角镑丝,用羚羊角重量30%的淀粉制成稀糊,与羚 羊角丝拌匀,烘干,再与龙胆等九味混合,粉碎成细粉,每 100g粉末加150~ 170g炼蜜, 制成大蜜丸,即得。
35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圆形蜜丸;味苦。
3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韧皮纤维淡**,棱形,长60~250μm,直 径9~33μm,壁厚,孔沟细。种皮石细胞**或淡棕色,长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长至230 μm,直径60~112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类圆形细 胞核。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时可见菲薄的 横隔。纤维成束,直径8~14μm,壁厚,微木化,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不规则碎块稍有光泽,均匀分布裂缝状或圆形孔隙。具缘纹孔导管大,直径约至328μm, 多破碎,具缘纹孔类圆形,排列紧密。
3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38 功能与主治清肝泻火,利湿通窍。用于上焦湿热,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 内流脓。
3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310 规格每丸重 7g
311 贮藏密封。
辽宁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4 《青囊秘传》之耳聋丸 41 组成巴豆2粒,全虫2个,麝香2厘,石菖蒲2寸。
42 主治《青囊秘传》之耳聋丸主治耳聋。
43 耳聋丸的用法用量右聋塞左耳,左聋塞右耳,两耳俱聋者,次第塞之,日1易。
44 制备方法蒜汁为丸,莲子大,丝绵裹好。
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耳聋丸 51 组成龙胆草1两,大黄1两,黄芩1两,生地1两,醋柴胡1两,泽泻1两,木通1两,当归1两,车前子(炒)1两,黄柏6钱,甘草6钱,生栀子6钱,芦荟5钱,木香3钱。
52 功效《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耳聋丸具有清肝热,泄火通便之功效。
53 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耳聋丸主治肝胆火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大便秘结,小便涩赤。
54 耳聋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
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冷汗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青黛1两、滑石粉2两5钱为衣,闯亮。
56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古籍中的耳聋丸 《本草征要》:[第二卷·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松脂,煎膏而用。牙疼恶痹崩中,研末而尝。咽干含化,耳聋丸吞。松脂感太阳之气而生,燥可去湿,甘能除热,故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药方(《三因》)补肾丸治肾虚耳聋耳鸣。山茱萸芍药干姜(炮)巴戟(去心)泽泻桂心菟丝子(酒浸)远志(酒浸)
《奇效简便良方》:[卷一耳目]耳痛出水杏仁,炒焦,末,葱涎为丸,棉裹塞耳,兼治耳聋有脓。《奇效简便良方》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聋头)泽泻(锉各一分)上一十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治耳聋,黄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耳聋目录 1 拼音 2 《济生》卷八 21 方名 22 鸣聋散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鸣聋散的用法用量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鸣聋散 1 拼音
míng lóng sǎn
2 《济生》卷八 21 方名鸣聋散
22 鸣聋散的别名鸣耳散
23 组成磁石1块如豆大,穿山甲(烧存性,为末)1字。
24 主治耳中如潮声、蝉声或暴聋。耳聋久不闻者。
25 鸣聋散的用法用量
上用新绵子裹,塞于所患耳内,口中衔小生铁,觉耳内如风声即住。
26 附注鸣耳散(《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古籍中的鸣聋散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十·拾遗门]耳第一题:1将一根棒A的一端放在另一根棒B中点处,能吸引则A有磁性,不能吸引则B有磁性
2将两根棒用细线绑在中点处,悬空,来回摆动的有磁性
3用小磁针的一极靠近棒A的一端,①若吸引,则用磁针的同一极靠近A的另一端,若吸引则A无磁性,若排斥则A有磁性
第二题:用第一题的方法找出磁铁棒(只不过有三根棒),用磁铁棒吸引剩下的两根棒,能吸引的是铁棒,不能的是铜棒
第三题:用一张稍厚的纸(大一点)盖住磁体,上面撒一些磁性材料——铁粉,轻轻敲击纸片,观察铁粉的分布,就是磁感线的分布啦,找到磁极,剩下判断NS极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应该会吧)
第四题:(现有资料,写的还好,给你整下来了)
1 磁石的吸铁性及其应用
我国是对磁现象认识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4世纪左右成书的《管子》中就有“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的记载,这是关于磁的最早记载。类似的记载,在其后的《吕氏春秋》中也可以找到:“慈石召铁,或引之也”。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注》中谈到:“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在东汉以前的古籍中,一直将磁写作慈。相映成趣的是磁石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都含有慈爱之意。
我国古代典籍中也记载了一些磁石吸铁和同性相斥的应用事例。例如《史记•封禅书》说汉武帝命方士栾大用磁石做成的棋子“自相触击”;而《椎南万毕术》(西汉刘安)还有“取鸡血与针磨捣之,以和磁石,用涂棋头,曝干之,置局上则相拒不休”的详细记载。南北朝(512~518年)的《水经注》(郦道元)和另一本《三辅黄图》都有秦始皇用磁石建造阿房宫北阙门,“有隐甲怀刃人门”者就会被查出的记载。《晋书•马隆传》的故事可供参考:相传3世纪时智勇双全的马隆在一次战役中,命士兵将大批磁石堆垒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身穿铁甲的敌军个个都被磁石吸住,而马隆的兵将身穿犀甲,行动如常。敌军以为马隆的兵是神兵,故而大败(“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镗,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溜碍”)。
古代,还常常将磁石用于医疗。《史记》中有用“五石散”内服治病的记载,磁石就是五石之一。晋代有用磁石吸出体内铁针的病案。到了宋代,有人把磁石放在耳内,口含铁块,因而治愈耳聋。
磁石只能吸铁,而不能吸金、银、铜等其他金属,也早为我国古人所知。《淮南子》中有“慈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通矣”,“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
2 磁石的指向性及其应用
在我国很早就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并制出了指向仪器 司南。《鬼谷子》中有“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的记载。稍后的《韩非子》中有“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记载。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记有“司南之杓(勺子),投之于地(中央光滑的地盘),其柢(勺的长柄)指南”。
不言而喻,司南的指向性较差。北宋时曾公亮与丁度(990~1053)编撰的《武经总要》(1044年)在前集卷十五记载了指南鱼的使用及其制作方法:“若遇天景噎(阴暗)霾,夜色瞑黑,又不能辨方向……出指南车或指南鱼,以辨所向……鱼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极为清晰地论述了热退磁现象的应用。当烧至通赤时,温度超过居里点,磁畴瓦解,这时成为顺磁体。再用水冷却,磁畴又重新恢复。这时鱼尾正对子位(北方),在地磁场作用下,磁畴排列具有方向性,因而被磁化。还应注意到,“钤鱼首出火”时“没尾数分”,鱼呈倾斜状,此举使鱼体更接近地磁场方向,磁化效果会更好。从司南到指南鱼,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在使用上仍多有不便。我国古籍中,关于指南针的最早记载,始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该书介绍了指南针的四种用法:水法,用指南针穿过灯芯草而浮于水面;指法,将指南针搁在指甲上;碗法,将指南针放在碗沿;丝悬法,将独股蚕丝用蜡粘于针腰处,在无风处悬挂。磁针的制作,采用了人工磁化方法。正是由于指南针的出现,沈括最先发现了磁偏现象,“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南宋时,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记述了将指南龟支在钉尖上。由水浮改为支撑,对于指南仪器这是在结构上的一次较大改进,为将指南针用于航海提供了方便条件。
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录,最早见于宋代朱彧(yù)的《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以后,关于指南针的记载极丰。到了明代,遂有郑和下西洋,远洋航行到非洲东海岸之壮举。西方“关于指南针航海的记载,是在1207年英国纳肯(A Neckam,1157~1217)的《论器具》中。
3 其他与磁有关的自然现象
极光源于宇宙中的高能荷电粒子,它们在地磁场作用下折向南北极地区,与高空中的气体分子、原子碰撞,使分子、原子激发而发光。我国研究人员在历代古籍中业已发现,自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751年,有关极光记载达474次。在公元1~10世纪的180余次记载中,有确切日期的达140次之多。在西方最早记载极光的,当推亚里士多德,他称极光为“天上的裂缝”。“极光”这一名称,始于法国哲学家伽桑迪。
太阳黑子,也是一种磁现象。在欧洲人还一直认为太阳是完美无缺的天体时,我国先人早已发现了太阳黑子。根据我国研究人员搜集与整理,自前165年~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史书中观测黑子记录为127次。这些古代观测资料为今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极为珍贵、翔实可靠的资料。
遗憾的是,关于磁的认识尽管极为丰富,而关于磁现象的本质及解释,往往又是含糊的,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就连被称作“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沈括,对磁现象也认为,“莫可原其理”,“未深考耳”,致使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未能产生可与英国吉尔伯特《论磁》比美的著作。
汗的生理作用,可以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通过调节体温的变化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人体的生理平衡被打破,导致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会就出现汗的异常变化。看为你“汗”与证的医学原理。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汗为阴液,靠阳气的蒸腾与宣发,阳加于阴则汗出;二是脉来为阳,脉去为阴,阳加于阴即来者盛,去者衰,指脉象与汗出的关系。如张志聪注:“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而脉亦阳脉加于 也。”笔者临床根据“阳加于阴,谓之汗”的理论,对前人所论之汗进行了思考。
汗的来源和生理功能
汗是津液所化生,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皆由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产生。汗和津液靠肺气的宣发、肝的疏泄与调节、心气的推动、肾阳的蒸腾与温化,并与阴气平顺,阳气固密,营卫的调和有密切的关系。
汗的生理作用,可以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通过调节体温的变化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天寒衣薄则腠理闭,天炅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更替变化,人体通过肺宣发卫气的作用,调节腠理的开阖。春夏气温升高,腠理开泄,汗出较多,秋冬气温下降,腠理密闭,汗出较少。人体通过生理调节机制,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汗出和证的关系
如果人体的生理平衡被打破,导致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会就出现汗的异常变化。
《伤寒论》与汗
《伤寒论》各篇对汗出和病证的关系都作了明确的论述,如太阳伤寒,寒邪闭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而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身体疼痛,脉浮紧的伤寒表实证用麻黄汤,辛温解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风邪外袭,营卫失调,卫强营弱,而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的风寒表虚证,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尤以服药后的护理方法寓意更加深刻:一是药后服热稀粥,借谷气滋汗源以助药力;二是温服取汗,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切忌大汗淋漓;三是见效停药,一服汗出病愈,中病即止;四是不效继服,如发汗后身疼痛,营气不足的桂枝新加汤证;汗出过多,心阳受损的桂枝甘草汤证等。
《伤寒论》对发汗的禁忌证也作了详尽的论述,如:“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第83条);“淋家不可发汗”(第84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第85条);“衄家不可发汗”(第86条);“亡血家不可发汗”(第87条);“汗家不可重发汗”(第88条)。
可见《伤寒论》中邪正盛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邪进退,病证变化,无不与汗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阳失调,腠理开泄异常,可以出现病理性汗出,汗之得法,可使邪去正安,用之不当则耗阳伤阴,变证蜂起。充分体现了“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机理。
温病与汗
温热为阳邪,易伤津液,温病忌用汗法,发汗则伤阴助热,甚则邪热内陷,发为昏厥变证。
温邪袭表,肺卫失宣,开合失司,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微汗,头痛,咳嗽,脉浮数,治宜辛凉清解,疏卫开郁,方用银翘散。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意在不能用发汗解表治之,而是通过辛凉清解,使之汗出,邪通过汗出而解。
邪在气分,邪热亢盛则见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方用辛寒重剂白虎汤治疗。邪热留连气分不解,则可出现战汗。战汗之病机乃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交争剧烈,通过战汗可有不同转归:一是战汗邪退正虚,阳气来复;二是战汗后阳气虚脱;三是邪气强盛,一战不解再作战汗而愈。治宜甘寒养胃,益气生津。
邪在营血,营阴损伤,耗血动血,治宜清营透热,养阴生津,凉血止血。用清营汤和犀角地黄汤治之方中生地,玄参既可凉血止血,又能养阴生津。温病治疗时时顾护津液:“保存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湿热病的特征为湿与热合,胶结难解,缠绵难愈。热为阳邪,易伤津液,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温证多见时有汗出,汗出不畅,伴头重身困。治宜宣气化湿,畅中渗下,不可用辛温发汗。即如吴鞠通所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病案举例
曾治一中年妇女无汗证。张某,女,42岁,2009年4月就诊。患者初春在田间劳作,涉水受凉,寒邪侵袭,当时未觉不适。随着天气转暖,活动后不见汗出,在太阳下劳作,若中暑一样昏厥2次,到阴凉处休息后缓解,以致无法外出劳动,整日呆在家中,多方就诊给以中西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刻诊:全身无汗,皮肤干燥,心烦不安,眼目干涩,头晕乏力,舌质淡,苔薄白稍乾,脉沉细无力。诊断为无汗证,证属太少两感,少阴阳虚受邪,腠理闭塞,肺气失宣,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麻黄10克,附子15克,细辛10克,桂枝12克。12剂,水煎服。
服药后,颈部及腋窝处稍有汗出。药已中病,前方继服20剂后,周身活动后皆有汗出,但汗出不彻。思忖再三,忆及《内经》 “阳加于阴,谓之汗”之语,原方中加麦冬15克。服20剂后,全身汗出正常,其病乃愈。
按:此证因寒邪闭表,损伤少阴阳气,无以宣发卫气于体表,从而失去温煦蒸化,调节腠理开阖的功能。汗出不仅需要阳气旺盛,还赖阴液的充足,阴平阳秘,腠理开阖有度,汗出正常。所以在麻黄细辛附子汤中加入麦冬滋阴增液以助汗源,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医学、原理、病证
本文2023-08-07 19:23: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