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手太阴肺经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针灸学》 84 《中医大辞典》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募穴 925 五输穴 926 八脉交会穴 927 交会穴 93 本 94 标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针灸学》 104 《中医大辞典》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手太阴肺经 1 拼音

shǒu tài yīn fèi jīng

2 英文参考

lung channel of hand 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e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ung channel of handTai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aiyin Lung Channel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iyin Lung Meridian of Ha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2]。代号LU[2]。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金[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

4 五行

手太阴肺经五行属金[1]。

5 表里经脉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1]。

6 手太阴肺经属络的脏腑

属肺,络大肠,环循胃口[4]

7 手太阴肺经联络的器官

喉咙[4]

8 手太阴肺经循行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5]。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5]。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腋下, 下循臑内, 行少阴、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鱼, 循鱼际,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 出其端。

[本经穴] 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交会穴] 手三阴经无交于他经穴。

语译

手太阴肺经:①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④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 ⑤下过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⑥进入寸口 ──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腕部支脉:⑦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臂泰阴脉:循筋上廉, 以奏臑内, 之心。

[阴阳本] 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 出臂内阴两骨之间, 上骨下廉, 筋之上, 出臂内阴, 入心中。

手太阴肺经

83 《针灸学》

[5]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见下图)。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见下图)。

手太阴肺经循行路径: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84 《中医大辞典》

手太阴肺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走向腋下,沿上臂前边外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外面,下至肘中(尺泽),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沿大鱼际外缘出拇指之桡侧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列缺)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商阳)。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2]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太阴肺经从中焦胃脘部开始,下行联络大肠,回上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位横行至前胸外上方,出中府、过云门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前缘下行,到肘中尺泽,再沿着前臂行到掌后寸口部的太渊,沿手掌大鱼际边缘的鱼际和拇指桡侧,到指端少商,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1]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于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3]

9 手太阴肺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手太阴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6]。

手太阴肺经腧穴

1.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还循胃口

3.上膈

4.属肺

5.从肺系横出腋下

6.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7.下肘中

8.循臂内上骨下廉

9.入寸口

10.上鱼

11.循鱼际

12.出大指之端

13.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渊

922 络穴

列缺

923 郄穴

孔最

924 募穴

肺募穴:中府

925 五输穴

井穴(木):少商

荥穴(火):鱼际

输穴(土):太渊

经穴(金):经渠

合穴(水):尺泽

926 八脉交会穴

列缺,通于任脉

太渊(脉会)

927 交会穴

●所属经  √交会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中府

93 本

部位:寸口之中[7]

腧穴:太渊[7]

94 标

部位:腋内动脉[7]

腧穴:中府[7]

10 手太阴肺经经脉病

手太阴肺经的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闷,膨膨气喘,咳嗽,“缺盆”中间(喉咙部)疼痛;严重的则交捧著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本经穴主治“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急,喘息,心烦,胸闷,上臂、前臂的内侧闪边(经脉所过处)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见肩背酸痛,感受风寒而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张口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部酸痛而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颜色异常。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是臂泰阴脉。[阴阳本] 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 缺盆痛, 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 肩痛, 心痛,四末痛,瘕, 为五病。

103 《针灸学》

手太阴肺经主要病候为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5]。

104 《中医大辞典》

手太阴肺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窝痛,心胸烦懑,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厥冷、麻木酸痛等症。[2]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手太阴肺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疾患、五官疾患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胸部胀满,咳嗽,气喘,呼吸短促,咽喉肿痛,心烦,小便颜色、次数发生改变,发热,汗出,肩背部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6]

11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病证

手太阴肺经腧穴主治头面、喉、胸、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5]。

手太阴肺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中府

咳嗽、气喘、胸痛

云门

咳嗽、气喘、胸痛

胸部:胸、肺疾患

天府

上臂

气喘、鼻衄

侠白

上臂

咳嗽

尺泽

咳嗽、咳血、气喘、胸满,潮热、小儿惊风

孔最

前臂

咳嗽、咳血、胸痛

列缺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头痛、口㖞

经渠

前臂

咳嗽、咽喉肿痛

太渊

咳嗽.咽喉肿痛、无脉症

鱼际

咳血、咽喉肿痛、发热、失音

少商

拇指端

咽喉肿痛、咳嗽、发热、昏迷、癫狂

手臂部:喉、胸、肺疾患

:为常用腧穴

本经病候与腧穴主治的关系,据《针灸甲乙经》记载列表如下:

注:括号内字,主治症中或无。

本经病候(是动、所生病)与《针灸甲乙经》转载的《明堂孔穴》主治相比较,能找到对应关系,只是在文字上稍有出入。“肺胀”见于中府、少商;“膨膨”原形容喘咳,在尺泽下说“心膨膨痛”(《备急千金要方》作“心痛膨膨然”),则用以形容心痛;经渠下说“胸中膨膨然”,少商下又说“饮食不下膨膨然”,则形容胸膈、食道不利的症状。“缺盆痛”见于云门、太渊;“咳”“喘”在主治症中最为多见,是本经腧穴主治的重点。侠白、尺泽下有“烦满”,当与“烦心”“胸满”相似。原文“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气虚则肩背痛寒……”,在列缺等穴中也有类似记载。“汗出”指外感热证,见于中府、列缺、少商;“少气……”见于尺泽、太渊、列缺,指喘息气短证。本经各穴证治以肺为主,外应胸背,与经文相合。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按:此篇分五脏虚实证。)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按:此篇分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按:此篇分五脏六腑胀。)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论》: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按:此篇分六经五脏疟及所取经。)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按:此篇分五脏热及表里经取穴。)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然白,时咳,……短气,……暮则甚。(按:歹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按:此篇分十二经厥和厥逆。)

五香粉相信很多人家里都有,平时煮肉、炒菜的时候撒上一点,能祛腥膻,增加香味,但是你知道五香粉除了用作调料以外,还有其它什么作用吗?

在中医看来, 五香粉不仅仅是调料,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

五香粉配方不一,但其主要成分大致为: 桂皮、八角、小茴香、丁香、花椒 等五种原料配制而成,它里面的每个原料都是中药, 药效更是不容小觑

八角又叫八角茴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调味料,可以去除肉中的腥臭气,使菜肴色香味浓,炖汤炖肉味道更好,意喻“回香”(茴香)。

它既是一种香料、调料,又时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

中医认为:八角茴香, 性温,味辛,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 。关于八角,在一些医学古籍种也有详细的记载:

《本草蒙筌》 :“味辛,气平,无毒,入心、肾、小肠、膀胱经。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诸瘘,霍乱。”

《本草再新》 :“入脾、肾二经,温阳,散寒,理气,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八角妙用一:增强免疫力

将八角与艾叶搭配煮后泡脚,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八角妙用二:消除腹胀

很多人有肚子胀痛的经历,觉得小病小痛不值得吃药,可是常用的喝热水等方式又不奏效,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八角粉10克,开水冲服,帮助排出肠内积气,消除胀痛。

八角辛温,有祛风理气、和胃调中的功能,可以 调理腹部冷痛、寒性腹胀、消化不良。 注意八角是偏温性,如果有热的话则不建议这个方法!

丁香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也是为药食两用之品。入药 历史 悠久,是我国传统进口“南药”之一。

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丁香性味辛、温,入脾、胃、肾经,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

丁香妙用一:散寒暖胃

《本草正》一书中提到:丁香能“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 这其中的代表方就是 “丁香柿蒂汤” 。因为丁香温中散寒行气,所以经常用于中焦虚寒胃脘疼痛,比如像是 胃寒气逆所致的呕吐或者嗳气 , 就可以用丁香!

在《千金翼方》中记载的一个暖胃的食疗方— “丁香猴头菇茶 ”,里面用的就有丁香一物,丁香有暖脾胃、行气滞的作用,尤其擅长降逆,因此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的作用, 对缓解胃寒效果非常好

丁香妙用二:缓解咳嗽

另外, 感冒后久咳不愈 ,可以用将香2克,梨1个(切碎),红酒适量,一起放入碗中,蒸熟后吃,能止咳!

丁香妙用三:祛口气

丁香气味辛香,是 化解“口气”( 口臭)的良药,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口香糖”。这在东汉《汉官仪》中有记载:汉代尚书上殿奏事,嘴里此香,用以芳香口气。

丁香妙用四:缓解牙痛

如果牙痛的时候,将丁香10粒,研成粉末,牙痛时将药末纳入牙缝中,还能 缓解牙痛 ,一般数秒就能止痛,如果牙痛的厉害,连续用2~3次,基本也能缓解!

小茴香是一种香料,平时做菜或者炖肉会经常用到,江南一带常见的

五香豆腐干、五香素鸡、五香牛肉等特产小吃,主要成分就是小茴香。

除了调味的,很多人不知道小茴香在临床上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中草药之一。

《本草纲目》记载: “小茴香性平,理气开胃,夏月祛蝇辟臭,食料宜之。”

中医认为,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有理气健胃,散寒止痛等作用,小茴香 用盐炒后 ,可 加强小茴香散寒止痛 的功效。

小茴香妙用一:安神助眠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在之前的分享中白术也和大家提到过:小茴香中含有挥发油物质,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可以助眠安神 , 抓一把小茴香,放入布袋中,然后倒入小茴香一半量的食盐,封口后摇匀,睡觉时,将布袋放在枕边,可缓解失眠,提升睡眠质量!

小茴香妙用二:散寒止痛

小茴香属于温性药物, 具有散寒、止痛、理气的功效 ,小茴香与食盐一起炒,趁热装入布包内备用可以对疼痛部位热敷, 每次热敷15分钟,每天热敷两次,能散寒止痛, 这个方法对缓解周炎、腰痛、痛经等很多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额好处!

桂皮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香料之一,香气馥郁,可使肉类菜肴去腥解腻,令人食欲大增。

除此之外,桂皮还是一种中药

《日华子本草》记载:“利关节、暖腰膝、治风痹骨节挛缩”

桂皮有 健脾益胃、调理肠胃 的作用,还能驱寒止痛,由于它有减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可以 帮助减肥 , 加快体内糖分的代谢, 调节血糖 ,维持血糖的稳定,也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的食谱调理之一!

花椒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具有芳香健脾、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道 :“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花椒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

它的气味独特浓烈,不仅可以祛除肉类腥味,还能促进唾液分泌,提振食欲。

关于花椒的部分妙用分享:

花椒妙用一:缓解牙痛

牙痛的时候,直接用口嚼花椒可有效缓解牙痛。

花椒妙用二:缓解关节痛

花椒50克压碎,鲜姜10片、葱白6段切碎,三味材料混在一起,装在纱布包内,在药袋上放一热水袋,热敷30 40分钟,每日两次可缓解关节痛。

五香粉汇集了桂皮、八角、小茴香、丁香、花椒五种原料的优点 ,不仅气味芳香、可以调味,而且还有 温胃散寒、健脾消食、行气助阳、发散利尿、止痛止呕等作用。

五香粉 气味芳香、味辛,性质温和,具有健脾温中和消炎利尿等多种功效,平时食用以后还能提高身体素质, 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 ,能减少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对于食欲不振、脾胃虚寒或不思饮食的人来说, 可以促进食欲 , 让人变得更有胃口,可以说是很好的养胃方剂。

五香粉也有禁忌

五香粉虽然好处多多,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以下这些体质须少用或慎用:

另外,五香粉里面的药物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动火,因此天气炎热时当减少用量。

根据《黄帝内经》: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肺为相辅之官,脾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即心相当于古代的君主,肝相当于将军,肺相当于宰相,将军或宰相出现问题,则会对君主的决策产生影响;若君主出现问题,则各职能都会受到影响;反之,其他各职能器官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心产生影响。总体来讲,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心主行血,肺主气而司呼吸。气为阳,血为阴,血的运行需要依靠气的推动,气也需要借助血的运行散布全身,两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相互依存、正常运行,从而维持各器官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因此,常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等说法。

若仅有血而无气推动,则血凝而不行,谓之淤血。如果仅有气而无血,则气无所依附,涣散不收。因此,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不能辅助心脏推动血液,造成心血瘀阻;如心火过旺会灼烧肺阴,而出现心悸、心烦、咳嗽、咯血等症候。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同时,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因此,脾气足,血有生化之源,心血充盈;脾气虚,则运化失职化源不足,将会进一步导致心血虚。

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主运化,而生血统血。思虑过多则脾运不舒。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呈现心脾两虚之候等。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的既有相互依存又有相互协同的关系。

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正如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

在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皆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正常,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在病理上,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心神不安,可导致肝失疏泄,或因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肋疼痛等病症可同时并见。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涵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作了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肾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

心肾阴阳互补: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与肾之间相关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

心肾精血互化: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明·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杂病门·怖》中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又如: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惨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又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宗气生成方面:肺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清气和精气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

水液代谢方面:津液代谢是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就肺与脾而言,需要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以通调水道,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与排泄。脾的运化作用,以吸收、输布水液,使水液得以正常的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同,是保证津液正常生成、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津液代谢过程中,肺的通调水道与脾的运化水液,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关系上,肺脾两脏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肺气虚弱不能正常呼吸,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则气的生成乏源。或因脾气虚弱,生气不足,导致肺气虚;或因肺病日久,耗气过多,影响及脾,产生食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咳嗽、气短、气喘等脾肺气虚证。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聚为痰饮,影响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或因肺气虚弱,宣降失职,水道不能通调,水湿潴留,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为食少、倦怠、腹胀、水肿、咳嗽、气喘、痰多等脾肺气虚,痰湿内停的病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方面的关系。

消化功能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及分泌胆汁,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脾相互为用,消化功能正常。

血液运行方面: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脾主统血,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脾协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在病理方面,肝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使脾失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或因脾失健运,湿热郁蒸,薰及肝胆,出现精神抑郁、胁肋胀痛、腹胀腹泻,或食欲不振、黄疸等肝脾不调的病变。又如:脾失健运日久,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慢性失血日久,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表现为纳少、倦怠、头晕、目眩,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亦可因肝不藏血或脾不统血,均可引起血行失常,出现多种出血的病症。

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源于先天,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脾的运化,必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中精气,又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补充,才能不断充足。故《医门棒喝》说:“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之阳气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血证论·阴阳水火论》所说:“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亦是说明先后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关系到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其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开合,在肾气、肾阳的气化作用下,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其又须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在病理方面,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例如: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腰酸、耳鸣,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不良等病症。又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腰膝酸冷、五更泄泻等病症。又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或肾的阳气虚损,气化失司,而导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碍,表现为面浮、肢肿、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水液停滞的病症。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调节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关系。《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其义是说:肝主升发之气,于左上升;肺主肃降之气,于右下降。这就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

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畅,肺与肝密切配合,一升一降,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

在病理方面,肝肺气机升降失调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肝气郁结化火,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犯肺,使肺失宣降;或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影响及肝,使肝失条达,都可产生头痛、面红、目赤、胸胁胀痛、咳嗽、咯血等肝肺同病的病症。对“肝火犯肺”者,用五行理论来概括,又称为“木火刑金”。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方面的协同与依存关系,以及肺肾之阴相互资生关系。

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使水液下行及肾,有助于肾主水;肾为主水之脏,肾气推动、肾阳蒸腾,有利于肺的通调。肺肾协同,相互为用,保证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呼吸运动方面:肺主气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气;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度。肺肾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功能。同时,肺在司呼吸中,其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充足,摄纳有权,也有利于肺气肃降。故《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此外,肺肾之阴也是相互资生的。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足;水亦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肾之阴,相互滋生,从而维持肺肾两脏之阴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肺肾两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有:

一是水液代谢障碍: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使肺失宣降,都可导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咳嗽、气喘、尿少、水肿等肺肾同病的病症。故《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二是肾不纳气: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胸闷、咳嗽、气短等病症。

三是肺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累及肾阴,肺肾阴虚同时并见,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肺肾阴虚内热证。

肝与肾的关系,在中医古籍中往往又称为“乙癸同源”或“肝肾同源”。“乙”、“癸”原为古历的两个天干符号,根据天干配属五行法,甲乙属木,壬癸属水,而肝属木,肾属水,故乙、癸分别作为肝、肾之代名词,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肾肝同治”之说,揭示了肝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肝与肾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肝肾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见血证》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肾精化为肝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中的精气,也需要依赖于肝血滋养而保持充足。肾精与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盛同衰,休戚相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肾精养肝化血,肝血滋肾化精。故此“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

肝肾阴阳互补: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肝属木,肾属水,水涵则木荣,母实则子壮;肝阴亦能滋补肾阴,母子相生,子亦能奉母。阴阳既能互生,又能互制。肝肾之阴充足,不仅能相互滋生,而且能制约肝阳使其不致偏亢。由于肝肾阴阳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从而保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肝肾同俱相火:《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元·朱震亨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相火“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两部。”心火为君火,肝肾之火为相火。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君火、相火为人身之阳气,属于少火,蒸腾全身,温暖脏腑,是生命活动之动力。肝有相火,则使血不寒,司气机之升发,尽疏泄之职;肾有相火,输布一身,使水火得济,以奉生身之本。相火为肝肾两脏共同专司,其宜潜藏。肝肾精血充足,肝肾之阴充盛,则相火得以制约,宁静而守位于肝肾。

疏泄封藏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而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既相反又相成,互用互制,从而保证并调节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正常。

在病理方面,肝肾病变往往相互影响,而表现为肝肾同病。例如:肾精亏损可以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表现为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不足证。又如:肝阴不足可引起肾阴不足而致相火偏亢,肾阴不足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而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出现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遗精、烦热、盗汗等肝肾阴虚火旺证。又如:肝肾精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火旺,引起肝主疏泄和肾主封藏关系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病症。

1-经方,一般指仲景方,来自《伤寒杂病论》。学术严谨,用药有法度,经千年 历史 检验,疗效较可靠,如果熟练掌握,至少可以应付50%疾病。

2-时方,方剂的一种,唐宋时期创制使用。时方在经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补充和完善了前人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丰富了方剂学内容。

3-偏方,主要民间应用,特别是毛泽东时期,大力发掘,广泛应用,有实践基础,虽大多弄不清明确药理,但有时疗效确实。

4-专药,一般指有特效的药物。一部分在古籍中,如青蒿、常山截疟,黄连、苦参治肠炎等,一部分在民间,因民间陋习,惜很多已失传。我最喜欢收集民间单方(专药),那疗效太神奇!

5-治病最讲疗效。所以研究药与方最为要务。特别是在中医理论充满缺陷的当下。

6-个人觉得治病就是:理法+方药两部分。中医理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朴素观察、朴素思想(大道至简嘛!),现代所谓的中医大家为显示自己的水平,喜欢理论复杂化,且没系统观,使中医陷入困境,不断没落。

7-中医若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中医现代化!必须用最严谨的现代 科技 研究、检验之。别无捷径。

对于哪些己经由上古无量祖宗大智慧文化文明大圣大贤实际实践证明证实了的宝贝方类典藏秘籍即使是中医世家然又能有几人能真正的完全彻了其中一味一方一丹一丸一散啊?更何况当下的今时今日的所谓西方科学尚在实验室之中的和正在实践等待自然规律的俭验实际待证实知。又焉能识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秘奥义呢?

无知妄论祖宗宝。

私邪空损祸无量。

本草它日遇有缘。

九天极处放毫光。

中医现代化让人听了别纽,应该在深挖中药药效潜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助力对病症更精准的诊断。开发药效潜能非常重要,它可以在特殊病例上发挥作用。

仁术仁心回答如下:

中医古方,经典方剂,一般只针对经典单一病例,多具有代表性病例,而现实中医面对患者时,多一种病多和并多种病,和多种症状的比较多,所以用药多合并,复方用药,所以药味比古方,经典方更复杂。

再说一下中医千人千方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每位中医同一种病,却开方各不相同,所谓千人千方,其实这是符合中医治疗特点,因为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病有很大不同,同一种病,每个人体质,症状不同,药量加减不同,只要辨证明确,用药对症,中药治一样疾病,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每位医生可以根据自已用药特点,和习惯选择用药。

千人千方还有跟中医辨证论治有关,打个比喻,如感冒,西医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联合用药,而中医就不同,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感冒几种,当然各种感冒用药就不同,再比如咳嗽,中医也分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肝火犯肺,肺阴亏虚等多种,用药也当然各不相同,每一种疾病,中医都细分多种类型,不清楚的人只知是一种病,而处方各不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说中医对疾病的辨证论治,到用药都有非常细致而严谨的规定,必须对症用药,因人因病用药,一人一方,随症加减用药,才是中医治病之道

其实这些方,有时候是有效的,可以在此方上创新

应该是经方。“伤寒论”理的方剂药味变化,药量加减,都很考究。一个桂枝汤加减变化出好多用途。

提醒诸位中医粉,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原则,所谓的经方验方,都是没用的。

你们去找中医看病,一定要问清楚,给你开的药方是不是起过效的,如果是曾经有人被治好过的药方坚决不能要,那种以前从来没有治好过人的才是最佳选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