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头晕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头晕的症状 5 头晕的治疗 51 辨证治疗 52 推拿疗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头晕的穴位 2 治疗头晕的方剂 3 治疗头晕的中成药 4 头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头晕 1 拼音

tóu yūn

2 英文参考

dizzy giddy [朗道汉英字典]

giddiness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vertigo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lightheaded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zzi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izzi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头晕(dizziness[1])为病证名[2]。是指以头脑昏晕而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甚则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又称眩晕[4]。

4 头晕的症状

头脑昏沉,视物昏花旋转,严重者张目即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5]。

《医碥·眩晕》:“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

5 头晕的治疗 51 辨证治疗

《慎斋遗书》卷九:“头晕,有肾虚而阳无所附者;有血虚火升者;有脾虚生痰者;有寒凉伤其中气,不能升发,故上焦元气虚而晕者;有肺虚肝木无制而晕者……肾虚阳无所附而晕,六味汤加人参;血虚火升而晕,芎归芍药汤;脾虚生痰,四君子加半夏、天麻;寒凉伤气,气虚而晕,补中益气加附子;肝木无制而晕,黄芪建中汤。”

详见眩晕条。

52 推拿疗法

[6]

①用拇指按揉神门2分钟,力度适中。

②用双手拇指指端按揉风池1~2分钟,用力适中。

③用拇指指尖点按阳陵泉,双侧各 20次。

④用手掌反复搓擦涌泉3分钟,直至脚心发热。

6

目录 1 拼音 2 《杏苑》卷八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首乌甘菊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首乌甘菊散 1 拼音

shǒu wū gān jú sǎn

2 《杏苑》卷八 21 方名

首乌甘菊散

22 组成

何首乌、蔓荆子、石菖蒲、荆芥穗、甘菊花、枸杞子、威灵仙、苦参各等分。

23 主治

大风,眼断白仁,鼻梁崩塌,皮肤疮疥,手足破裂,睡卧不稳,步履艰辛,筋骨疼痛,四肢少力;及紫白癜风。

24 首乌甘菊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蜜茶送下,不拘时候。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首乌甘菊散 《也是山人医案》:目

用轻散。不致风热损伤瞳神。桑叶谷精草连翘草决明白甘菊黑山栀赤芍叶(三六)目赤肿痛。桑叶(一钱)夏枯花

《何澹安医案》:眩晕

,心悸脉动,类中之渐,须安养调治。熟地茯神麦冬肉甘菊白蒺藜老桑叶归身枣仁石决明柏子霜质弱火炎,耳鸣头

《类证治裁》:[卷之五眩晕论治]眩晕脉案

虚阳化风,上冒巅顶所致。用丹皮、山栀(各钱半)、甘菊、白芍(俱炒。各三钱)、钩藤、茯神(各三钱)、柏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七诸家秘要名方]三·本事方

(六方)镇肝明目羊肝丸甘菊花羌活柏子仁白术细辛官桂五味子(各半两)黄连(三分)羯羊肝(一具新瓦盆中炙

《类证治裁》:[卷之五]头风论治

心虚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心虚泛指心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一般症状为心悸,心痛,怔忡,气短,健忘,易惊,心中闷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红,脉虚或促或结或代。参见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虚为证候名。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㿠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又《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治以益气养血为主。心血虚为证候名。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心阳虚为证候名。除具有心气虚的证候外,还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心区憋闷,舌尖凉感。治宜益气温阳,用养心汤加减。严重者出现心阳虚脱时,可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则神昏,脉微细欲绝。治宜回阳救急,用大剂参附汤或人参四逆汤灌服。心阴虚为证候名。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

详见百科词条:心虚 [ 最后修订于2015/12/3 12:38:55 共57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内伤眩晕的辨证分型 41 眩晕·痰湿阻滞证 42 眩晕·痰浊上扰证 43 眩晕·瘀血阻窍证 44 眩晕·肝阳上亢证 45 眩晕·肝火上炎证 46 内伤眩晕·气虚证 47 内伤眩晕·血虚证 48 内伤眩晕·气血两虚证 5 关于眩晕 51 眩晕的症状 52 眩晕的病因病机 53 眩晕的分类 54 眩晕的辨证分型 541 眩晕·外感风寒证 542 眩晕·外感暑湿证 543 眩晕·外感燥火证 55 眩晕的治疗 551 刺灸法 5511 肝阳上亢 5512 痰湿中阻 5513 肾精亏损 5514 气血虚弱 552 耳针法 5521 头针法 5522 穴位注射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内伤眩晕的方剂 2 治疗内伤眩晕的穴位 3 治疗内伤眩晕的中成药 4 内伤眩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内伤眩晕 1 拼音

nèi shāng xuàn yūn

2 英文参考

endogenous vertig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内伤眩晕(endogenous vertigo[1])是指内生七情、饮食、痰饮、瘀血与正气亏虚等所致的眩晕,包括痰饮、瘀血阻窍、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气虚、血虚、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眩晕[2]。

4 内伤眩晕的辨证分型 41 眩晕·痰湿阻滞证

眩晕·痰湿阻滞证(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stagnation and blockade of phlegmdamp[1])又称内伤痰湿眩晕,是指痰湿中阻,以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42 眩晕·痰浊上扰证

眩晕·痰浊上扰证(endogenous 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phlegmturbidity[1])又称内伤痰浊眩晕,是指痰浊上蒙,以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43 眩晕·瘀血阻窍证

眩晕·瘀血阻窍证(endogenous 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orifices[1])又称内伤瘀血眩晕,是指瘀血阻窍,以眩晕,头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44 眩晕·肝阳上亢证

眩晕·肝阳上亢证(endogenous 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hyperactive liver yang[1])又称内伤肝阳眩晕,是指肝阳亢扰于上,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45 眩晕·肝火上炎证

眩晕·肝火上炎证(endogenous 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flaring up of liver fire[1])又称内伤肝火眩晕,是指肝火炽盛上炎,以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46 内伤眩晕·气虚证

内伤眩晕·气虚证(endogenous vertigo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内伤气虚眩晕,是指阳气不足,以眩晕不止,面色晄白,神清,言语轻微,二便清利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47 内伤眩晕·血虚证

内伤眩晕·血虚证(endogenous vertigo with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称内伤血虚眩晕,是指阴血亏耗,以眩晕时作时休,眼花旋转,形体黑瘦,五心烦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48 内伤眩晕·气血两虚证

内伤眩晕·气血两虚证(endogenous 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1])是指气血不足,以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内伤眩晕证候[2]。

5 关于眩晕

眩晕(vertigo[1][3])为病名[4]。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2]。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眩晕又称头晕[5]、眩运、头旋眼花[4]。眩,视物黑暗不明或感觉昏乱;晕,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4]。

《医碥·眩晕》:“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虚人久蹲陡起,眼多黑暗是也;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

《证治汇补·眩晕章》:“其状目暗,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不省人事。盖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

相当于周围性及中枢性眩晕、耳源性眩晕、颅内血管性病变、药物中毒及晕动病等[4]。

51 眩晕的症状

病人自觉头昏眼花、视物旋转、难以坐立为主证[5]。

因气血亏损,髓海空虚者属虚证;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清窍所致者多属实证(或本虚标实)[5]。轻者闭目自止[5]。重者旋转不定,伴恶心或呕吐、汗出等症[5]。本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内耳性眩晕(美尼尔氏症、晕动症等)、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等)、神经官能症及贫血等病中[5]。

耳源性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病、贫血、神经衰弱等引起眩晕均属本证范畴。

52 眩晕的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六*,内伤七情,或气血衰弱,脏腑阴阳失调等所致[4]。

多因气血亏损,髓海空虚,或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清窍所致[5]。

《东医宝鉴·外形篇》:“眩晕,有风,有热,有痰,有气,有虚,有湿。”历代医家有不同论述[4]。如刘河间主风火[4]。《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朱丹溪主痰[4]。《丹溪心法·头眩》:“无痰则不作眩。”张景岳主虚[4]。《景岳全书·杂证谟》:“无虚不能作眩。”

常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有关。

素体阳盛,情志不舒,气郁化火,风阳升动致肝阳上亢而眩晕;

恣食肥厚,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亦发眩晕;

劳伤过度,肾精亏损,不能上充于脑可发眩晕;

病后体虚,气血虚弱,脑失所养亦能发生眩晕。

53 眩晕的分类

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4]。

头晕目眩,泛泛欲吐,甚则昏眩欲仆。

肝阳上亢:兼见头痛,耳鸣,急躁易怒,口苦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痰湿中阻:兼见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肾精亏损:兼见遗精,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

气血虚弱:兼见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白,舌淡,脉细。

54 眩晕的辨证分型 541 眩晕·外感风寒证

眩晕·外感风寒证(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exogenous windcold[1])又称外感风寒眩晕,是指感受风寒外邪,以头痛,身痛,身热,时时眩晕等为常见症的外感眩晕证候[2]。

542 眩晕·外感暑湿证

眩晕·外感暑湿证(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exogenous summerheatdamp[1])又称外感暑湿眩晕,是指暑令感受湿邪,以身热,微恶风寒,头晕胀重,身重肢节酸楚,无汗,脘痞,口不渴,舌尖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或濡数等为常见症的外感眩晕证候[2]。

543 眩晕·外感燥火证

眩晕·外感燥火证(vertigo with syndrome of exogenous drynessfire[1])又称外感燥火眩晕,是指感受燥火之邪,以身热烦躁,口渴引饮,夜卧不宁,头晕眼黑,小便赤涩,脉躁疾等为常见症的外感眩晕证候[2]。

55 眩晕的治疗

针灸治疗效果较好,如属眩晕综合征应查明原因,先治疗原发病。

眩晕发作时嘱患者闭目,保持安静,如伴呕吐应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注意饮食,少食肥腻生痰之品。

551 刺灸法

针灸治疗:虚证取百会、风池、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为主[5]。耳鸣加听宫;心悸加内关;少寐加神门[5]。实证取中脘、阴陵泉、行间、丰隆、印堂、风池等穴为主[5]。胁胀加阳陵泉;头重如裹加头维[5]。

5511 肝阳上亢

治则 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处方 风池 肝俞 肾俞 行间 侠溪

方义 肝胆两经同为风木所寄,取风池、侠溪、行间清泄肝胆上亢之阳,肝俞平肝潜阳,肾俞滋水涵木,是治本之法。

随证配穴 耳鸣-翳风,头胀痛-太阳。

操作 毫针刺,风池、肝俞、行间、侠溪泻法,肾俞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5512 痰湿中阻

治则 运脾和中,除湿涤痰

处方 头维 内关 中脘 丰隆 阴陵泉

方义 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目眩要穴,内关宽胸止呕,中脘和中,丰隆降逆祛痰;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利湿降浊。

随证配穴 胸闷-膻中,纳差-足三里。

操作 毫针刺,头维、丰隆、阴陵泉均泻法,内关、中脘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15~20min,10次为一疗程。

5513 肾精亏损

治则 补肾益精,培元固本

处方 百会 悬钟 肾俞 太溪

方义 百会属督脉,入络于脑以止眩晕;悬钟为髓会,补益精髓;肾俞、太溪俞原相配,补肾益精,培元固本。

随证配穴 遗精-关元、三阴交,耳鸣-翳风。

操作 毫针刺,均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5514 气血虚弱

治则 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处方 百会 足三里 脾俞 胃俞

方义 气血不足,脑脉失养,补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百会升提气血,充益髓海,脑髓得养则眩晕自除。

随证配穴 心悸失眠-神门。

操作 毫针刺,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可灸。

552 耳针法

耳针:取肾、神门、枕、内耳、脑等穴。每次取2~3穴,中等 [5]。

选穴 肾上腺 皮质下 额

随证配穴 肝阳上亢-肝、胆;痰湿中阻-脾;肾精亏损-肾、脑;气血虚弱-脾、胃。

方法 毫针刺,中等 ,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5521 头针法

选穴 顶中线

方法 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60min。

5522 穴位注射法

选穴 参照刺灸法。

方法 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

6

三结交为经穴别名,指关元穴。《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RN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属任脉。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详见百科词条:三结交 [ 最后修订于2017/2/18 20:05:44 共48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虚晕的辨证治疗 31 气血亏虚型眩晕 311 气虚眩晕 312 血虚眩晕 313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症状 314 证候分析 315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方药治疗 316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针灸治疗 3161 方一 3162 方二 317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耳针疗法 3171 方一 3172 方二 318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穴位注射疗法 319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艾灸疗法 32 阳虚眩晕 33 肝肾阴虚 331 肝肾阴虚型眩晕的症状 332 证候分析 333 肝肾阴虚型眩晕的针灸治疗 334 肝肾阴虚型眩晕的穴位注射疗法 34 肾虚眩晕 341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症状 342 证候分析 343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方药治疗 344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针灸治疗 345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耳针疗法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虚晕的穴位 2 治疗虚晕的方剂 3 治疗虚晕的中成药 4 虚晕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虚晕 1 拼音

xū yūn

2 概述

虚晕为病证名[1]。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包括气虚、血虚、阳虚、肾虚等原因所致的眩晕[1]。

详气虚眩晕、血虚眩晕、阳虚眩晕、肾虚眩晕条。

3 虚晕的辨证治疗 31 气血亏虚型眩晕 311 气虚眩晕

《症因脉治·内伤眩晕》:“气虚眩晕之症,气虚即阳虚也。其人面色白,身无热,神识清爽,言语轻微,二便清利,时或虚阳上浮,头面得火,眩晕不止。”《医略六书·眩晕》:“劳倦伤脾,清阳下陷,眩晕倦怠,此劳役人多气虚眩晕。”治宜益气为主[2]。肺气不足者,人参生脉散合四君子汤;中气不足者,补中益气汤;心气不足者,酸枣仁汤;肾气不足者,都气丸;若真阳不足,虚阳上浮者,肾气丸加鹿角胶[2]。亦有因肾不纳气引起[2]。《医林绳墨·眩运》:“有醉饱房劳,损伤精血,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而上,此气虚而眩运也。”

312 血虚眩晕

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3]。《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血虚即阴虚也,形体黑瘦,五心常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头面火升,则眼花旋转。火气下降,则旋晕亦止,不比外感之常晕不休,不比痰火之暴发暴作,此血虚眩晕之症也。”

血虚眩晕多因损伤心脾,肝火炽盛,阴血亏耗而致[3]。治宜滋阴补血为主[3]。

血虚无火者,可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酸枣仁汤等方[3]。

血虚有火者,可用天王补心丹、知柏四物汤、知柏天地煎、知柏肝肾丸等方[3]。

失血过多所致者[3]。《丹溪心法·头眩》:“吐衄漏崩,肝象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血虚眩运也。”治宜补肝养血,益气滋阴等法[3]。

313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症状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4]

314 证候分析

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4]

315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方药治疗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4]

可用归脾汤[备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术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为主方。本方益气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以治本病之本,同时兼有补血养肝,养心安神之功。若食少便溏,脾胃较弱者,当归宜炒,木香宜煨,并酌加茯苓、苡仁、泽泻、砂仁、六曲等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力。若兼见形寒肢冷,腹中隐痛,可加桂枝、干姜以温中助阳。如血虚甚者,可加熟地、阿胶、紫河车粉(另冲服)并重用参芪以补气生血。因失血引起者,分析其出血病因而治之。[4]

如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时时眩晕,面白少神,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宜补中益气,升清降浊,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加减。[4]

316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针灸治疗 3161 方一

治则: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处方:百会、足三里、脾俞、胃俞

方义:气血不足,脑脉失养,补足三里、脾俞、胃俞调理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百会升提气血,充益髓海,脑髓得养则眩晕自除。

随证配穴:心悸失眠-神门。

操作:毫针刺,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可灸。

3162 方二

[5]

治法:益气升阳,滋阴补血。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百会、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随证配穴:气短自汗者,加膻中、复溜。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百会为诸阳之会,可升举阳气以帅血上荣。血海、膈俞可补血。足三里、三阴交以调脾胃,益生化之源。气海培补元气。

317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耳针疗法 3171 方一

[5]

选穴:肾上腺、皮质下、脾、胃;

操作:常规消毒,每次选2~4穴,以毫针刺,留针20~30min,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亦可用穴位注射,常用药物5%~1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B12。或05%~1%普鲁卡因等。

3172 方二

选穴:肾上腺 皮质下 额

随证配穴:气血虚弱-脾、胃。

方法:毫针刺,中等 ,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318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穴位注射疗法

心脾两虚取足三里、血海、脾俞,注入当归注射液,每次03~05ml,每日1次。令注药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5]

319 气血亏虚型眩晕的艾灸疗法

[6]

选穴:百会、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

灸法:艾炷无瘢痕灸,可用小艾炷,每穴10壮,灸至局部灼热红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发病时皆可施灸,需长期坚持。

32 阳虚眩晕

阳虚眩晕因阳气不足,清阳不能升达头部所致[7]。

《医略六书·眩晕》:“元阳寒冷,真火不归,眩晕,躁扰,此虚羸人多阳虚眩晕。”

阳虚眩晕症见头晕头痛,恶寒,耳鸣耳聋;或眩晕欲倒,气短自汗,手足冷,脉沉细;或晨起头晕,片时自定[7]。

阳虚眩晕治宜温阳补气[7]。用三五七散、参附汤、正元散、黑锡丹等方[7]。

33 肝肾阴虚 331 肝肾阴虚型眩晕的症状

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332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髓海不足,则眩晕久发不已。肝阴不足,不能荣养于目,则视力减退。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故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肾阴虚则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为肝肾阴虚之象。

333 肝肾阴虚型眩晕的针灸治疗

[5]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肝俞、肾俞、太溪、太冲、神门、照海。

随证配穴:五心烦热者,加内关、三阴交。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肝俞与太冲以滋阴潜阳。肾俞与太溪益肾滋阴,使髓海得充。神门宁心安神,以治少寐健忘、心烦。照海通阴维,善治口干。

334 肝肾阴虚型眩晕的穴位注射疗法

肝肾不足取肝俞、肾俞、悬钟,注入维生素B12,每穴03ml,每日1次。令注药穴位产生较强的酸胀感。[5]

34 肾虚眩晕

肾虚眩晕指肾虚精气不足,不能上充脑髓所致的眩晕[8]。《证治汇补·肾虚眩晕》:“人身阴阳,相抱而不离,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若*梦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而上,此眩晕出于肾虚也。”《医略六书·眩晕》:“肾水亏少,虚火炎上,眩晕耳鸣,此嗜欲人多肾虚眩晕。”又:“肾水不足,无以极养少火,而虚火炎上,不能纳气归元,故眩晕不已,谓之肾虚眩晕。”

治用鹿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方[8]。

341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症状

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4]

342 证候分析

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萎靡。肾虚则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故时时耳鸣。精关不固,所以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偏阳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4]

343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方药治疗

治法:偏阴虚者,治以补肾滋阴。偏阳虚者,治以补肾助阳。[4]

可用补肾滋阴宜左归丸[备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版胶为主方。方中熟地、萸肉、菟丝子、牛膝、龟版胶补益肾阴;鹿角胶可填精补髓。若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阴虚内热者可加炙鳖甲、知母、黄柏、丹皮、菊花、地骨皮等以滋阴清热。补肾助阳宜右归丸[备注]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为主方。方中熟地、萸肉、杜仲为补肾主药;附子、肉桂、鹿角胶能益火助阳。但附子、肉桂辛温刚燥,不宜久服,常服宜改用巴戟肉、仙灵脾等温润之品,助阳而不伤阴。若眩晕较甚,阴虚阳浮,二方均可加龙骨、牡蛎、珍珠母等以潜浮阳,同时应注意突发中风之可能。[4]

344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针灸治疗

治则 补肾益精,培元固本

处方 百会 悬钟 肾俞 太溪

方义 百会属督脉,入络于脑以止眩晕;悬钟为髓会,补益精髓;肾俞、太溪俞原相配,补肾益精,培元固本。

随证配穴 遗精-关元、三阴交,耳鸣-翳风。

操作 毫针刺,均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345 肾精不足型眩晕的耳针疗法

方一:

[5]

选穴:肾、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胃;

操作:常规消毒,每次选2~4穴,以毫针刺,留针20~30min,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亦可用穴位注射,常用药物5%~10%葡萄糖溶液、维生素B12。或05%~1%普鲁卡因等。

方二:

选穴:肾上腺 皮质下 额

随证配穴:肾精亏损-肾、脑。

方法:毫针刺,中等 ,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4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症状 5 关于脓耳眩晕 6 关于脓耳变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穴位 2 治疗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方剂 3 治疗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中成药 4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 1 拼音

nóng ěr xuàn yūn ·pí xū shī kùn zhèng

2 英文参考

vertigo due to 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vertigo due to 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以眩晕反复发作,头额重胀,耳鸣失聪,耳内流脓,缠绵不愈,脓液腐臭,伴胸闷泛恶、痰涎多、倦怠无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润,脉缓弱或濡滑等为常见症的脓耳眩晕证候[1]。

4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症状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患者眩晕反复发作,头额重胀,耳鸣失聪,耳内流脓,缠绵不愈,脓液腐臭,伴胸闷泛恶、痰涎多、倦怠无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润,脉缓弱或濡滑[1]。

5 关于脓耳眩晕

脓耳眩晕(vertigo due to purulent ear)是指以耳内流脓、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为主要表现的脓耳变证[1]。

6 关于脓耳变证

脓耳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urulent ear)是指脓耳变生的耳后附骨痈(耳根毒)、脓耳面瘫(脓耳口眼㖞斜)、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寒等病证[1]。

脓耳变证多因脓耳邪毒炽盛,或治疗不当,邪毒久蕴,腐蚀骨质,脓汁流窜,邪毒扩散而变生他证。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2]。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3][4]。又称聤耳[4]、耳疳[5]、缠耳[6]、耳底子[5]、耳痈[5]、耳湿[5]、耳中生毒[5],为五般聤耳之一[3]。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6][7]。有急慢、虚实之分[5]。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5]。

详见脓耳、脓耳变证条。

7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