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第1张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选定57家(后增至59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印发了《古籍普查方案》等文件,宣布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自9月底开始,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名录的申报工作。申报工作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单位及个人参加申报,截止12月中旬,申报数量总计超过5000部,古籍类型除大量的汉文古籍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金石碑拓、敦煌文献、舆图、竹木简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属以下两种情况的古籍暂不入选:一是专家审定时对版本存疑的,暂不入选;二是申报的版本残缺超过50%以上,其他收藏单位有同一版本全本的,暂不入选。11月初,文化部成立评审委员会,聘请简帛、碑帖、敦煌文献、佛经、汉文古籍、民族语文古籍、古籍保护等各学科专家,开始进行名录的初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反复研究、审议,于12月中旬初步确定了名录的推荐名单。2008年1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向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发函,就名录推荐名单征求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意见,评审委员会研究后对推荐名单作了相应调整,于1月23日至29日在《中国文化报》及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根据公示意见,经评审委员会再次研究,将名录推荐名单调整确定为239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这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在通向抗日流亡的路上,一个雨夜,静默中的林徽因夫妇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循着声音而去,原来是一群穿着空军军服的少年,他们都是空军航校的学生,即将毕业上场杀敌。

流亡路上他们和林徽因夫妇互相扶持。每个周末,这群少年都会到林家作客。他们把林徽因叫"长姐″,总是围着林徽因诉说理想和乡愁。因为他们的家乡都己陷落,他们就把林徽因夫妇当作自己的"荣誉家长"。并把林徽因夫妇的名字登记在学校的家长名册上。

林徽因突然有了这样一群弟弟,非常开心。夫妇作为"荣誉家长″参加了这群孩子的毕业典礼。

然而,战事正酣,孩子们没有一个活下来,都牺牲在长空,一张张最灿烂的笑脸消失了。而他们的遗物又不断地寄到他们的"荣誉家长″手中。每一次接到遗物,林徽因都放声大哭。

这时候的林徽因己身患重病,贫病交加。由支气管炎引发的肺炎折磨着他。她的美国好友屡次邀请她到美国治病和教学,林徽因都断然拒绝。她说 :"我们的祖国正处危难中,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她,要死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她对儿女们说, "爸妈不怕死,更不怕日本人"。 对于日本人的多次工作邀约和稿约,林徽因嗤之以鼻。

这就是林徽因,民国最美的天使和最硬的骨头。在日本人逼近北京之际,林徽因和梁思成毅然放弃北京宽敞舒服的四合院,携着简单的行囊,带着林母和一双儿女,追随国民政府的脚步,走向了大后方的流亡之路。

一:刚烈才女的宋人风骨

林徽因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任民国司法总长,"五四运动"就是林长民和梁启超点燃的。她的叔父林觉民和林尹民,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我们中学教科书上的《与妻书》就是林觉民所作。

一门忠烈的林徽因,也把这种爱国情愫注入到亲属的信仰中。他的弟妹和小姑都曾冲锋在抗日救亡的最前沿。三弟林恒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军警毒打和关押;小姑梁思懿作为燕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也因参加救亡运动差点惨遭毒手。

日本人不断邀约林徽因夫妇出来做事,日伪的《联合亚洲先驱报》向林徽因约稿,并提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稿费。林徽因断然拒绝。

北京显然不能久留,林徽因一家决定开始流亡,奔向完全陌生的大后方。

一路颠沛流离的林徽因,身体受到极大摧残。本来寻常的支气管炎,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硬拖成肺病,落下了病根。剧烈的咳嗽没日没夜,使她失去了 人形

此时,梁思成也遭到了疾病的袭击,由扁桃体脓毒引发的牙周炎,使得梁启超不得不拔掉了满嘴牙齿。

在流亡的中途长沙,林徽因一家又遭到空袭,死里逃生。梁启超抱着女儿、林徽因抱着儿子从寓所向外狂奔。轰炸形成的气浪把林徽因母子冲到半空。

1938年1月,林徽因一家抵达昆明,与好友张兆和、沈从文、金岳霖等人会合。林家开始有了短暂的笑声。然而,林徽因夫妇没有片刻停留,又开始了学术上的艰苦创作。

贫穷又开始袭击他们。孩子们穷得没鞋穿,除了冬天,其他时间都不得不打赤脚。家里唯一的奢侈品是两盏菜油灯,一盏给梁启超写作,一盏给孩子做作业。黑暗中的林徽因一边不停咳嗽,一边协助梁启超写作,查阅《二十四史》中的资料,并对作品作出修订。

这对中国建筑学的开山鼻祖,他们写的作品就是中国建筑学史上的巨著《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版)等。在《营造法式》一书中,他们用现代工程图共同绘制了宋代建筑法,并对晦涩的术语加以注释。病中的林徽因半躺在床上,一边剧烈咳嗽,一边翻阅古籍,为作品补充、润色和修改。

为了补贴家用,林徽因拖着病体到云南大学给学生补英语课。梁启超也没闲着,他忍受着扁桃体炎引发的脊背剧痛重组了营造学社。营造学社的一批学员刘致平、刘敦桢、陈明达等人开始与林徽因夫妇重新集在了一起,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

1941年,林徽因最疼爱的三弟、空中上尉林恒在一次同日本军机的作战中壮烈殉国,林徽因悲痛欲绝,在写给三弟林恒的悼亡诗《笑三弟恒》中,林徽因这样说:

二:以德报怨保护奈良

日本建筑学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没有唐代木质建筑,只有日本奈良保有唐式木质建筑珍品。

如何反击这一说法?关健是中国学界对建筑学很陌生,更不懂其价值。 梁思成夫妇毕业于美国宾州法尼亚建筑学院,从学院毕业后,林徽因又到耶鲁大学进修美术。 可以说,梁林二人是中国建筑学上的栋梁之才。所以,反击日本建筑学界的任务只能交给林梁二人了。

几十年来,林徽因夫妇实地勘察了数千处古建筑,写下了数十篇论文和跋。考察之路极为艰辛,特别是对林徽因这样的大**来说。那时的交通条件非常糟糕,古建筑又多在险阻处。林徽因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脚底也不知磨起了多少水泡。有时候,洞窟中的蝙蝠翅膀会拍到林徽因的脸上,蝙蝠的屎臭更让人寸步难行。

终于,林徽因夫妇有了他们一生中最重要最骄傲的发现: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狠狠地打了日本人的脸。

该寺建立于公元857年,即唐大中十一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朝木质建筑。寺内建筑艺术之华美,集魏齐唐宋风格于一体,保留了唐石经幢、金建文殊殿、壁画饰带等等无数艺术珍宝。被梁思成称之为中国第一国宝。

林徽因兴奋异常,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确实震动了日本学界。但更震动日本学界的是,二战中,梁思成向美国军方建议不要轰炸奈良古城,从而保护了这座古都。我们知道,林徽因的二弟是在抗击日寇中牺牲的…

结语

建国后的林徽因肺病已经极其严重,但仍拖着病体,开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型以及国徽的设计。

刚烈的她为了保护北京古城墙,怒斥北京市长吴晗。她指着吴晗的鼻子,带着病体,用沙哑激动的声调高声说:"你是 历史 学家,你该懂,别人不懂也就算了。拆掉的古董再修复就是假古董,你们将来会后悔的!″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支持她,因为拆古城墙是上面的意思。上面放话说,"建筑学家为北京城墙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帽子扣得很大,孱弱的林徽因嘴唇发抖,一个人无助地颤栗。考古学家郭沬若公开批评林徽因,并表示支持对古城墙的拆除。

八百年 历史 的古建筑几乎拆光,留给今人的是泣血的叹息。林徽因也因此彻底病倒。

林徽因夫妇曾力保日本奈良古城,如今,祖国的古城也没保住,他们心中的痛楚可想而知。

1955年4月1日,天才建筑学家、当代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林徽因先生与世长辞,留给世人的印象只有柔美,却忘却了她的刚烈。

世间再无林徽因…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籍承载了这悠久的历史。而中国古籍数量巨大,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蕴含了我国文化中精髓的部分。现如今传世古籍大概有十余万种,它们的保存状况却不是很好。许多古籍修复工作者一直在拼命的修复,然而古籍修复工作依然进展得十分缓慢。为什么古籍修复那么困难呢?

其一是古籍破损严重,这是很多图书馆都出现的问题。很多古籍破损严重到不能翻阅的程度,这给修复人员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自然的侵蚀,还经历了人为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流失,纸张变得很脆,一碰就会碎。其二是很多古籍都是通过购买,收集,捐赠等方式进入图书馆的,书籍在进馆之前保存程度不同,有些古籍甚至还有残损。其三是资金问题,古籍修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不足,人员不足。其四是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受到人为损坏,很多人在翻阅书籍的时候没有保护的意识,导致一些古籍在后期借阅的过程中损坏了。

那么想要传播古迹文化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现在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认识程度的加深,古籍修复的过程越来越专业,主要是修复,尽量保持古籍的原汁原味。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持书籍的原意,不要放太多的主观因素。在用于修复古籍的设备和材料中,要注意成分,不能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古籍的保护,比如将古籍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延长古籍的寿命。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在图书馆借阅古籍时要注意轻轻翻页,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减少古籍的磨损程度。

2亿元。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时间2023年4月19日,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保护典籍,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建立了由10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设立了古籍保护专项经费,为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献展”在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典籍展示啦。此次展览作为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文物精品展”年度大展。这次的献展都出现了哪些珍藏的宝贝呢?

有韩愈、柳宗元,文推韩柳著,朱熹考异宋绍定六(1233)临江军学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元刻本。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明初刻本 。柳文七卷(唐)柳宗元撰 (明)茅坤评点,明闵氏刻朱墨套印本。

六一居士最能赋 ,欧阳文集五十卷(宋)欧阳修撰年谱一卷(宋)胡柯撰,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李冕刻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宋)欧阳修撰年谱一卷(宋)胡柯撰明天顺六年(1462)程宗刻弘治五年(1492)递修本。眉山三苏宋儒宗,苏洵撰,清乾隆果亲王府刻本。

苏文忠公全集一百十一卷(宋)苏轼撰 (明)陈仁锡选评,明嘉靖十三年(1534)江西布政司刻本。苏文奇赏五十卷,明崇祯四年(1631)陈仁锡刻本。明万历七年(1579)茅一桂刻唐宋八大家文钞本,后来谁与子争先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宋)王安石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何迁刻本,曾子文章众无有,南丰先生元丰类稿五十卷,(宋)曾巩撰,明成化八年(1472)南豊县刻递修本。

此外,此次展览还精选了八大家的名篇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黔之驴》,苏洵的《木假山记》,苏轼的《赤壁赋》,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曾巩的《墨池记》等宝贝。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