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清热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牛黄清热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含量测定 28 检查 29 功能与主治 210 用法与用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牛黄清热散 1 拼音

niú huáng qīng rè sǎ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Niuhuang Qingre San

22 标准编号

WS3B070991

23 处方

黄连 100g 黄芩 100g 桅子 100g 郁金 100g 寒水石 100g 牛黄 100g 水牛角浓缩粉 40g 琥珀粉 50g 玳瑁粉 100g 朱砂 50g 冰片 30g

24 制法

以上十一味,除水牛角浓缩粉、琥珀粉、玳瑁粉、牛黄、冰片外。朱砂 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黄连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 筛,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朱**的粉末;气香,味苦、凉。

26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韧皮纤维淡**,梭形,壁厚,孔沟 细。不 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 形,直径17~31μm ,壁厚,胞腔内含 草酸钙方晶。纤维束鲜**,壁稍厚,纹孔明 显;石细胞鲜**。

(2) 取本品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 晶,滴加香草醛硫酸(1→100)溶液 1滴,即显玫瑰红色。

(3) 取本品0 1g,加无水乙醇 1ml,振摇,放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 1ml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 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丁酮甲醇冰醋酸 (80:10: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 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 105℃烘约 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7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2 2g,精密称定,置 250ml烧瓶中,加硫酸20ml与硝酸钾 3 0g,加热使朱砂溶解,放冷,小心加入 1%硝酸溶液50ml,摇匀,再放冷后,用垂熔 漏斗滤过,漏半和烧瓶用 1%硝酸溶液40ml分次洗涤,洗液并入滤液中,滴加 1%高锰 酸钾溶液至显粉红色( 2分钟内不消失为度),再滴加 2%硫酸亚铁 溶液至红色消失 后,加硫酸铁铵指示液 2ml,用硫氰酸铵液(01mol/L)滴定,即得。每 1ml的硫氰酸铵 液(01mol/L)相当于 1163的 HgS。 本品含朱砂按HgS 计算,应为 48~ 64%.

28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9 功能与主治

清热镇惊。用于温邪入里引起的高烧痉厥,四肢抽动,烦燥不 安,痰浊壅塞。

2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 5g;小儿酌减。

211 规格

每瓶装 3g

212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牛黄清热散 《本草经解》:[卷四禽兽部]犀角

以身轻也。制方∶犀角同丹砂、琥珀、金箔、天竺黄、牛黄、钩藤、羚羊角、珠麝。治风热惊痫。同生地、红花、

《幼科切要》:头部门

服。喉痛桔梗甘草玄参牛膝西风僵虫水煎服。喉生双蛾牛黄(一厘)寸香(一厘)熊胆(一厘)枯矾(三厘)细末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惊风]慢惊

服一剂无效,必须大剂,多服为妙。近来所卖之抱龙、牛黄等丸,皆清热化痰之药,急惊最为对症,若慢惊之甚者

《脉症治方》:[卷之一风门]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加人参、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风汤也。诸疮疡。清热散毒。加牛蒡子、苦参、金银花(各一钱)。妇人吹乳

《寿世保元》:[卷六]眼目

不行,因为牛的牛黄是牛本身有了炎症,时间久了就形成牛黄,而三聚氰胺是使尿道结石详细点就是牛黄,又叫丑宝、犀黄或西黄。为牛科(Bovidae)动物黄牛、水牛及牦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名说:“丑属牛,故隐其名”。因其结石呈**而得名。

牛黄因来源于个别牛体,一般多天生于10岁以上的老牛体中。牛患肝胆结石症的机会很少,仅占千分之几,因此天然牛黄十分难得,故数量极少,是一种珍贵稀有的中药。目前,国际市场上1克牛黄比1克黄金的价要贵4倍多,价值与钻石相等。在15世纪,英国与法国贵族,以家中有无牛黄来炫耀他们的财富。英国女王的项链中,就有一条镶的是牛黄,可知牛黄的珍贵了。

牛黄多自然生于病牛体内。系由病牛的胆道发炎或胆汁排除障碍,使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胆色素沉淀凝结而形成的粒状物或块状物。这种结石多呈卵椭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方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鸡蛋,小者如豆粒,一般直径0.6~4.5厘米,少数呈管状或碎片。有的牛胆中含很多粒,也有只含1粒的。表面黄红色至棕**。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松脆,易破碎;断面为金黄或棕**,细腻有光泽,可见多层排列整齐的细密环状同心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以表面光泽细腻,质轻松脆,断面层纹薄而整齐,无白膜,味先苦后甘,清香而凉者为佳。

牛黄为贵重药材。味苦、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清心开窍,安神定惊,利胆化痰之功能。主治高热烦燥、神昏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牙疳、乙型脑炎、出血热等症,几乎是药到病除。著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清心丸”、“千金散”、“紫雪散”、“至宝丹”、“六神丸”等,均是以牛黄为主药制成的。以牛黄为原料制成的丸、散、液剂等,多达200余种。

现代药理学分析,牛黄含有胆固醇、胆脂酸、卵磷脂、胆红素、麦角甾醇、六种氨基酸、钙盐及铜、铁、镁、锌、维生素D等十多种成分,有抑制肉芽增生和促进血红蛋白增生的作用,能增加红细胞及血色素,增强心脏运动,使血管紧缩和血压上升等功效。

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牛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并列为“上品”。说它“主治惊痫寒热,热盛狂庢,除邪”。《名医别录》记述牛黄“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坠胎。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其后的《日华子本草》、《药性本草》》、《本草纲目》等历代医书均有记载。最早记载牛黄形成的文献,恐怕要算陶弘景《名医别录》了。他说:“牛黄生陇西及晋地,特牛胆中得之,即阴干百日使燥,无令见日月光”。又云:“旧云神牛出入鸣吼者有之,夜观有光走入牛角中,以盆水承而吐之,即坠落水中。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过如此。一子及二三分,好者值五六千至一万也。多出梁州、益州”。陶弘景对牛黄的来源,形状、体积、产地、当时的市价和价值的说明,完全符合事实。即使在今天,仍是很正确的科学文献。梁州,即今四川北部和陕西汉中,可见陕西自古就是牛黄的著名主产地。现在牛黄主产于陕、甘的称“西牛黄”,主产于晋、冀等省的称“京牛黄”。这是我国两大著名牛黄。陕西养牛业自古发达,古代关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草茂盛,极宜农牧。故牛黄一直为陕西的特产。

所谓“神牛”会自动吐出牛黄之说,除陶弘景记述而外,宋代医家苏颂也有类似记述曰:“凡牛有黄者,身上夜有光,眼如血色,时复鸣吼,恐惧人。又好照水,人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乃喝迫,即坠下水中,取得阴干百日”。对此过去一直以为只是传说。后据报道: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紫岗村五组农民邹君点饲养的一头黄牛。1985年7、8、9三个月连续3次吐出3条牛黄。其中,最大的一条长达15厘米,重5克。另外两条,长都是13厘米,重69克。牛吐牛黄已属罕见,一牛连吐3条更是罕见。这3条牛黄当时价值4200元。说明古人对牛吐牛黄的记述,并非子虚乌有。

宰杀老弱病牛时,应认真在其胆囊、胆管或肝管中检查有无牛黄,切勿弃宝为废。如发现有硬块或肿物,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取出并除净外部薄膜,用脱脂棉或灯芯草包裹,外面包一层布或用线稍缠,入阴凉处晾干即可入药。切忌风吹、日晒、火烘。在胆囊中形成的“胆黄”,为优质黄,呈椭圆形、圆柱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在胆管、肝管中形成的叫“管黄”,一般质量较次。

安宫牛黄丸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传统中成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

,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

、脑膜炎

、中毒性脑病、脑出血

、败血症

见上述症候者。

古籍有记载:

吴塘: 此芳香化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之方也。牛黄

的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珍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按冰片,洋外老杉木浸成,近世以樟脑

打成伪之,樟脑发水中之火,为害甚大,断不可用),雄黄石之香,麝香

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黄连

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

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

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珍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

注:《中国药典》1990年版方,以水牛角浓缩粉代犀角,去金箔,大蜜丸。

方解如下:

方中牛黄清心凉肝,豁痰开窍,息风止痉;水牛角清营凉血,解毒定惊;麝香芳香开窍,通络醒神,共为君药。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雄黄

解毒豁痰,共为臣药。冰片、郁金通窍醒神,化浊开郁;朱砂、珍珠镇心安神,定惊止搐,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开窍之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西黄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8 西黄的用法用量 9 使用注意 10 化学成分 11 西黄的药理作用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西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西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西黄 西黄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ī huáng

2 英文参考

CALCULUS BOVIS from Northwest of Chin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西黄为中药名,出自《增订伪药条辨》,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牛黄之处方名[1]。

4 西黄的别名

西黄[2]。

5 来源及产地

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胆囊中的结石[2]。全国各地均产,以西北、西南、东北等地较多[2]。

6 性味归经

苦、甘,凉[2]。入心、肝经[2]。

7 功能主治

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2]。

①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热痰壅盛[2]。

②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毒[2]。

8 西黄的用法用量

研末服:015~045g[2]。一般多入丸、散用[2]。外用:研末敷患处[2]。

9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2]。

10 化学成分

本品含胆酸、去氧胆酸、胆甾醇、胆红素、卵磷脂、维生素D等[2]。

11 药理作用

牛黄给动物口服,用抗惊厥、镇静作用,并能解热、抗炎及 肠蠕动,起通便作用[2]。又含两种酸性肽类成分,能收缩平滑肌,包括胆囊平滑肌及胆道口括约肌,并能防止毒物对肝脏的损害[2]。去氧胆酸有镇静、抗惊厥及利胆作用[2]。牛黄小剂量有抗贫血作用及某些强心作用[2]。牛黄具抗肿瘤作用[2]。

12

目录 1 拼音 2 《普济方》卷一五一 21 组成 22 功效 23 牛黄七宝膏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25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牛黄七宝膏 1 拼音

niú huáng qī bǎo gāo

2 《普济方》卷一五一 21 组成

牛黄5分,龙脑5分,麝香5分,朱砂2钱5分,轻粉5钱(以上并研),白面5钱,寒水石(烧通赤)3两半。

22 功效

伤寒时疫,热毒暑病。心胸痞塞,或发黄斑,狂躁迷闷,及久经取转不效,蕴毒滞积潮热。

23 牛黄七宝膏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澄清水化。小儿半丸,不拘时候。

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滴水和作20丸。

2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七宝丸”。

古籍中的牛黄七宝膏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一时气门]时气疫疠

根汤。土无正行。因火而名。当随其症而取之。方牛黄七宝膏治伤寒时疫。热毒暑病。心胸痞塞。或发黄斑。狂

《普济方》:[卷七十九眼目门]内障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