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夏朝的文字有哪些存在的证据呢?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然而关于夏朝的存在目前存在巨大的争议,其争议的最大关键就是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夏朝文字的实证。
文字是证明遗迹的关键,在100多年以前,商代同样被认为存疑,直到殷墟甲骨文的大量出现,才使得商朝的存在被确认了下来。而甲骨文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但甲骨文仅仅是商代的文字,而且甲骨文当中找不到关于夏朝的描述。所以夏朝的存在与否一直存疑。
夏朝时期的遗迹发现了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里头遗址,在国内的考古界二里头一般被称为夏都。但因为没有文字发现来确认二里头的身份,所以争议还是不断。
夏朝文字的证据目前都是侧面的证据,比如甲骨文是一种相对比较完备的文字,而在甲骨文之前应该存在比甲骨文更为古老的文字存在,也就是所谓的夏朝文字。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夏朝文字存在直接证据。只能通过甲骨文推测还有比甲骨文更为古老的文字存在,判断夏朝文字可能存在。但要注意的是,即便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也不能说明那就是夏朝文字。
夏朝文字可能存在的另外一个证据就是文字的书写方式,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文字是从右向左竖向书写的。现在发现的文字,无论是甲骨文,还是后来的金文,无论是甲骨还是青铜器,实际上都不是常用的文字载体,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字才会被刻在甲骨与青铜器上。
竖写的方式,其实更适合在竹简上进行书写,甲骨文的书写方式,从侧面证明,当时应该是存在竹简木牍一类的文字载体的。但因为竹木保存不易,目前发现最早的也就是战国时代的,所以商代以前的竹简没有能保存下来。
夏朝很可能也是在竹木上书写,但因为承载工具的原因,没有能保存下来。
但无论是成熟的甲骨文,还是文字的书写方式,都只是侧面的证明,还不足以作为主要的证据,证明夏朝的文字就一定存在。
汉字的字体演变,总的来说可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古文字,习惯上指甲骨文、金文、大篆(即简帛文字或战国文字)和小篆;狭义的古文字不包括小篆在内。今文字,一般指隶书和楷书两个阶段。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古文字阶段从商代中期一直到秦汉之际,今文字阶段则从汉代隶书以后一直到今天。就现有资料来看,汉字在殷商王朝中后期已经是自成体系的文字了,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书体的角度来看,依次可分为四种具体的形态,即:大篆、小篆、隶书和楷书。这种书体的演变,是就字的笔划形态而言的,当然也涉及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笔划形态方面的演变是最明显的,而形体结构方面的演变则主要发生在隶变以后。
(一)大篆大篆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篆,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凡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推行小篆以前汉字的书体形态都可以叫大篆。本文所用大篆的概念,就是广义的大篆。狭义的大篆,材料有三:一是指《史籀篇》十五篇里所收的文字,又叫籀文,据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史籀篇》今已亡佚,其字大多收在许慎《说文解字》重文里。(可参阅王国维《史籀篇疏证》。)二是指以石鼓文为代表的一种字体。石鼓文是指刻在十个石鼓上的文字。十个石鼓上刻有十首古诗,是歌颂君主田猎生活的四言诗。原来有600多个字,由于年代久远,辗转搬迁,几乎剥蚀殆尽,现在只剩下300多个字了。三是宋代发现的三种“诅楚文”,也是大篆的代表字体。一般认为,这些是春秋战国之际西方秦国文字的代表。狭义的大篆讲究字体的匀称规矩,字体端庄凝重,完全线条化,字形结构比较繁复。
广义的大篆,按照书写材料又可分为1、甲骨文,2、金文,3、简帛文字三种。
1、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龟甲兽骨上所刻的文字其内容大多是关于占卜的,因此又叫甲骨卜辞。甲骨文出土于商代故都殷墟(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一带),《竹书纪年》所谓“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说的就是此处。甲骨文从殷商中后期殷高宗武丁时期一直使用到殷商灭亡,约当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左右,主要在殷商中后期。所以,甲骨文可看作是殷商中后期文字的代表。不过,在周原也出土了一些西周初期的甲骨文,但字数极少。
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它的数量有4000来个,迄今已认识的大约近2000个左右,其余不认识的约占一半,大多是一些古代氏族名、人名或地名。甲骨文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字,它的构成方式相当完备,即汉代人所总结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式全都具备。特别是后期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0%左右,说明汉字向表音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体现出文字记录语言、表现语言的基本性质。
甲骨文的基本特点,一是象形意味很浓,写字就象是画画,但也已经线条化。二是笔画较纤细,且圆笔少而直笔多。这是因为甲骨文是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划,很不容易。三是异体较多,同一个字往往有几种乃至多种写法,但直接表现字义的基本部分是不可少的。
2、金文。无论是古代文献传说,还是考古发掘,都证明我国从夏王朝时期就已有青铜器了。到殷商王朝的中期,青铜器上开始出现极少的文字,这就是早期的金文。所谓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为秦汉以前的人把铜叫做金,所以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就叫做金文。古人又把铜称为吉金,因此金文又称为吉金文,如罗振玉编的金文著作就叫做《三代吉金文存》。该书实际只收了殷商和周二代的金文。人们把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为款识。《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于宗庙。”颜师古注曰:“款,刻也;识,记也。”就是说,刻的文字叫款,写的文字叫识。识,记也。又由于商周时期青铜器以钟和鼎居多,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商周时期的钟鼎,是宗庙里祭祀用的,古代称为彝器(彝,常也),故金文又称为彝器文字。说法不同,其实是一回事。青铜器上的金文文辞习惯上称为铭文。西周时最长的铭文是毛公鼎铭文,有497个字之多,可谓洋洋大观。
金文从商代中期开始出现,到西周时就成为当时通行的主要文字了,一直沿用至战国末年。甲骨文和金文是就书写材料而言的,它们是同一系统的文字,在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同时并用。后来,金文完全取代甲骨文,成为西周时期文字的代表。就现有材料来看,商代早期金文的某些写法,甚至比甲骨文还要早,其象形意味更浓厚。
金文也有4000来个,与甲骨文并不完全一致。目前已认识的有一半左右。金文的特点与甲骨文也大抵相似,但也并不完全相同。早期的金文象形意味很浓,商代晚期开始线条化,西周以后则完全线条化。金文的异体字同样很多,但组成文字的基本部分则是不可缺少的。由于金文是先用毛笔书写在蜡模子上的,所以笔画多笔锋和捺笔,字体结构也潇洒大方,雄浑有力,且有圆弧笔。金文的象形意味比甲骨文还浓烈,与金文先写后铸有直接的关系。
3、简帛文字。简,指竹简,是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帛,指布帛,也是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简帛文字,就是指书写在竹简和布帛上的文字。从春秋战国直至秦,普遍使用,也叫六国古文。最早发现竹简上写字的是在汉代,也就是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到的壁中书。其次是在晋武帝太康年间,盗发汲郡魏安釐王冢,得竹简十数车,其中有《逸周书》和《穆天子传》等先秦古籍。20世纪30年代后期,又在长沙子弹库一古墓中发现了帛书。帛书的中间写字,周边绘有神话故事的彩色图案。以后又陆续出土不少秦汉时期的竹简和帛画,如长沙马王汉墓出土帛书《周易》,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古本《老子》,近年在湖南里耶出土的大批秦简,都是极珍贵的文物。
简帛文字的书体很是不一,有些近似小篆,有些篆法近于奇古,更有似蝌蚪,因有蝌蚪文之称。简帛文字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通行的文字。经过整理,已发掘的简帛文字大约有1900多个。这种简帛文字与在西北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用隶书写的汉简不同。
(二)小篆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的,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丞相李斯建议对当时的所谓六国文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后的文字。春秋战国之际,周王室的统治力量衰微,出现了“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许慎《说文解字叙》)在这种情况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整理规范文字的工作。作为一项文化事业,这是进步的,值得肯定的伟大举措。
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规范,淘汰异体,使文字结构定型,简化了一些字的结构和笔画,规范了偏旁的写法,并使之固定下来。小篆的字数,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所收,有9353个,比起金文来说大大增加了,表明当时的社会生活已极大地丰富。小篆主要通行于秦汉之际。不过,在当时另一种字体——隶书也已形成。
本文2023-08-07 20:53: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