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喉结简介
在古籍中,喉结被描述为人体部位,又称结喉。根据《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的描述,结喉位于舌根之下、肺之上,是一个屈曲外凸的部分。
此外,一些古籍中提到喉结与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关。例如,对于咳嗽喉结、风邪、烦惑、失魄妄见、去目中肤翳等病症,可以使用鬼臼来治疗。鬼臼被认为具有逐邪、解百毒、杀大毒等功效,可以制成散剂使用。
另外,古籍中还提到了一些与喉结相关的的小偏方。比如,对于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可以用芦根五两锉细,加水三盏,煮成一盏,去渣温服。对于初生如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久而渐上于喉结之间的喉疖,可以使用焰硝、硼砂、雄黄、白僵蚕和龙脑等药材制作含服。
总的来说,古籍中的喉结被认为是一个人体部位,同时与某些疾病的治疗有关。
黄仁、神水、瞳神、胞生痰核、漏睛、暴风客热、金疳、胬肉攀睛、椒疮、火疳、聚星障、凝脂翳、肝虚雀目、云雾移睛、视瞻昏渺、中血堂、耳郭痰包、耳郭流痰、旋耳疮、耳疖、耳疮、耵耳、风聋、脓耳、耳疳、鼻窒、鼻槁、鼻鼽、鼻渊、喉痹、乳蛾、喉痈、梅核气、急喉风、急喉喑、喉菌、牙痈、《诸病源候论》、劳瘵、传尸、《丹溪心法》、《景岳全书》、痰湿壅遏、痞满、纳差、《兰室密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濡泻、洞泻、消渴、溏糜、飧泻、鹜溏、《难经》、钠呆、《济生方》、《沈氏尊生书》
-----------------好多生僻字,不想打了,你看着给吧,500个,太多了!!!!-----------
解毒消痈为治法。指用具有祛除毒邪作用的方药及其他疗法,以排出内蕴之毒邪,治疗痈疡的方法。
详见百科词条:解毒消痈 [ 最后修订于2016/3/10 11:14:38 共4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鼻疖·火毒内陷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鼻疖·火毒内陷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2 草药 63 外治法 7 鼻疖患者日常保健 8 关于鼻疖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鼻疖·火毒内陷证的方剂 2 古籍中的鼻疖·火毒内陷证 1 拼音
bí jiē ·huǒ dú nèi x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sinking inwar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鼻疖·火毒内陷证(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sinking inward)是指火毒内陷,以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局部红肿灼痛,头痛如劈,伴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口渴、便秘,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鼻疖证候[1]。
4 鼻疖·火毒内陷证的症状鼻疖·火毒内陷证患者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根脚散漫、鼻肿如瓶、目胞合缝、局部红肿灼痛,头痛如劈,并有高热、烦躁、呕恶、神昏谵语、痉厥、口渴便秘、舌红绛、苔厚黄燥、脉象洪数[2][1]。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疔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走癀,此症危矣。”
5 证候分析若火毒势猛,正不胜邪,导致邪毒内陷,则证见鼻肿如瓶、目胞合缝[2]。
继而毒入营血,犯及心包,则见神昏谵语、烦躁呕恶[2]。
舌质红绛、苔厚黄燥、脉洪数,为热盛之证[2]。
由于正气虚衰,不能托毒外出,反陷入里,故见疮头紫暗、顶陷无脓,此乃鼻疔逆证[2]。
6 鼻疖·火毒内陷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泄热解毒,清营凉血[2]。
612 方药可用黄连解毒汤[备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犀角地黄汤[备注]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生地黄、牡丹皮、芍药治疗[2],以苦寒泄热、凉血解毒,并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天3次[2]。
如病情发展加重,出现神昏谵语,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镇痉息风[2]。
若病程日久,气阴耗伤、脉象虚弱者,宜生脉散,以补益气阴[2]。
62 草药野菊花、羊蹄草、犁头草、凉粉草各30~60 g,水煎服[2]。
翻白草、鬼针草、地丁各30 g,水煎服,以清热解毒,消肿透脓[2]。
63 外治法1)以内服中药渣再煎,以药液热敷患处[2]。
2)玉露膏[备注]玉露膏(经验方):美蓉叶研成极细末,以凡士林调成20%油膏、金黄膏涂敷患部,或紫金锭[备注]又名玉枢丹,出《片玉心书》、四黄散[备注]四黄散(《证治准绳》):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滑石、五倍子研末。调水涂敷[2]。
3)选用野菊花、芙蓉花叶、苦地胆、鱼腥草等捣烂外敷[2]。
4)脓成顶软者,局部消毒后用尖刀片挑破脓头(以脓出为限),忌将疮顶切开过多,以免导致脓毒走散[2]。
7 鼻疖患者日常保健(1)禁忌一切挤压、触碰、挑刺、灸法及早期切开引流,以免诸经火毒相搏,脓毒扩散,入侵营血,内犯心包[2]。
(2)忌食辛辣炙博及腥荤发物,多吃蔬菜,多饮水[2]。
(3)戒除挖鼻及扯鼻毛之坏习惯,根治鼻病,保持鼻前部清洁,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
8 关于鼻疖鼻疖(nasal furuncle)为病名[3]。又称鼻疔(见《外科启玄》)[1]。是指生于鼻部的疖肿[1]。主要发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其形小根硬状若钉盖、顶有脓点如椒目[2]。本病一般数日内自行破溃,排出脓点而愈[2]。若因邪毒壅盛,或处理不当可转为疔疮走黄的重证[2]。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疔疮者,言其疮形如钉盖之状也。”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胃脘痈 5 三焦痈 6 肠痈 7 小肠痈 8 心痈 9 肝痈 91 肝痈的病因 92 肝痈的症状 93 肝痈的治疗 10 脾痈 11 肺痈 12 肾痈 1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内痈的方剂 2 治疗内痈的穴位 3 治疗内痈的中成药 4 内痈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内痈 1 拼音
nèi yōng
2 英文参考internal carbuncl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bscess of internal ans
vusceral carbunc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内痈(internal abscess)为病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是指生于脏腑的痈[2]。
《诸病源候论·内痈候》卷三十三:“内痈者,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寒热客于内,或在胸膈,或在肠胃。寒折于血,血气留止,与寒相搏,壅结不散,热气乘之,则化为脓,故日内痈也。”
历代医家认为脏腑生痈,在本经募穴处先隐痛微肿,形寒身热,日渐酿脓,脉洪数者为脓已成,脉迟紧者为脓未成或有瘀血,以此作为诊断内痈的一个依据[1]。
内痈的病名因病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胃脘痈、三焦痈、肠痈、小肠痈、心痈、肝痈、脾痈、肺痈、肾痈等[1]。
4 胃脘痈胃脘痈为病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又名胃脘内痈、胃痈[3]。指痈生于胃脘者[3]。《医学入门》卷六:“胃脘痈因饮食七情火郁,复被外感寒气所隔,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初起腹部中脘穴处隐痛微肿,疼痛连心,身发寒热,脉迟紧者,为瘀血凝聚脓未成,宜急服清胃射干汤,若身热不退,咯吐脓血,脉洪数,为脓已成,宜服赤豆薏苡仁汤,或三仁汤[3]。
5 三焦痈三焦痈为病名[4]。指位于丹田处的痈[4]。《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丹田隐隐而痛者,三瞧疽也。上肉微起者,三膲痈也。”由湿热遇寒凝结而成[4]。证为寒热往来,二便秘涩[4]。
6 肠痈肠痈(intestinal abscess)为病名[5][6]。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又称缩脚肠痈、绞肠痧[6]。是指发于肠腑的痈[2]。以发热,右少腹疼痛拘急,或触及包块为主要表现[7]。其发生部位不一,有大肠痈、小肠痈、直肠痈的不同[5]。肠痈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以持续伴有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
肠痈包括西医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病[5]。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可参考本证治疗。
详见肠痈条。
7 小肠痈小肠痈为病名[8]。《疡科心得集》卷中:“小肠痈者,少腹肿而硬,按之则痛,左足屈而不伸,溲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则腹胀大。”治法: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薏苡仁五两、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仁四两)[8]。气血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化裁[8]。
8 心痈心痈为病名[9]。指位于巨阙穴处的痈[9]。巨阙穴为心之募穴,故名[9]。《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巨阙隐隐而痛者,心疽也。心上肉微起者,心痈也。”由心火炽盛,兼平素过度饮酒或贪食辛热,积热化火而成[9]。症见寒热身疼,头面色赤,口渴引饮[9]。宜服凉血饮,酒毒为病者,可服升麻葛根汤[9]。
9 肝痈肝痈(liver abscess[10][7])为病证名[11]。出《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是指发生于肝脏,以急起发热,右胁腹部疼痛拒按,右胁下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痈[2]。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肱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肝痈包括西医之肝脓疡、肝包虫、化脓性胆囊炎及胆管炎[11]。
91 肝痈的病因肝痈多因愤郁气逆积湿生痰蕴蒸而成[11]。
92 肝痈的症状肝痈初起期门穴处微肿隐痛,牵引胁肋,拒按,或便溺则疼痛加重,或侧卧咳嗽,脉弦数,常见恶寒发热[11]。
继则局部胀痛加剧,胁肋胀满,身热不退[11]。
如迁延失治则脓肿破溃,可咳吐或下利脓血,呈褐色且带臭秽[11]。
93 肝痈的治疗肝痈的治疗宜清肝宣肺,解毒涤痰,可选用柴胡清肝汤、化肝清毒汤、宣郁化毒汤、疏肝涤痰汤[11]。
脓成则宜于清肝泻火方中佐以排脓之品[11]。
脓溃之后宜清肺清肠,补益脾肾[11]。
外治参见肠痈,必要时应行手术治疗[11]。
愈后宜用四物汤等调理[11]。
10 脾痈脾痈为病名[12]。指位于章门穴处的痈[12]。章门穴为脾经之募穴,故名[12]。《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章门隐隐而痛者,脾疽也。上肉微起者,脾痈也。”此证由过食生冷兼内蕴湿热,或瘀血滞于脾经而成[12]。症见腹胀、咽干、小便短涩[12]。治宜利下攻瘀,用大黄汤、赤豆苡仁汤二方合用,腹胀全消宜六君子汤补脾调理[12]。
11 肺痈肺痈为病名[13]。指肺部发生的痈疡[13]。《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一名肺雍[13]。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化热蕴肺,肺受热灼,热壅血瘀,郁久腐败化脓所致[13]。《医门法律》卷六:“肺痈由五脏蕴祟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乎肺,肺受火热熏灼,即血为之凝,血凝即痰为之裹,遂成小痈。”症见发热振寒,咳嗽,胸痛,气急,甚则咳喘不得平卧,吐出腥臭脓性粘痰,或咳吐脓血等。治宜清肺化痰,解毒排脓等法[13]。选用《备急千金要方》苇茎汤、清金饮、麦冬平肺饮、葶苈大枣泻肺汤、元参清肺饮等方[13]。咳吐脓血者,用排脓散、《金匮要略方论》桔梗汤,酌加鱼腥草、野乔麦根等药[13]。如日久伤及气阴,治宜养阴益气,清热化痰,可用桔梗杏仁煎、《严氏济生方》桔梗汤等[13]。本病与肺脓疡、肺坏疽等相似[13]。
12 肾痈肾痈为病名[14]。指生于京门穴处的痈[14]。京门穴为肾经之募穴,故名[14]。《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京门隐隐而痛者,肾疽也。上肉微起者,肾痈也。”由肾虚不足,房劳太过,外夹寒邪所致[14]。初起面白不渴,少腹及肋下膜胀塞满,渐至令人寒热往来[14]。治宜温肾散寒,初服五积散加细辛;寒尽痛止,继用桂附地黄丸调理[14]。
13本文2023-08-04 00:37: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