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肆虐时期,每晚喝点小酒对防疫有好处吗?
每天喝点高度白酒并不会杀灭“新冠病毒”:
“酒精”的确可以杀灭病毒,但这种酒精是“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和您所想的“白酒”存在较大的区别。对于“75%”这个浓度,是经过了多次科学实验确定出的“光谱杀灭病毒”合适的酒精浓度;在杀灭病毒和消灭细菌的过程中需要“乙醇+水”的双重配合,过低的酒精浓度不具备杀灭病毒的能力,酒精浓度过高还会影响整体的杀灭效果。
另外,从现实生活考虑,“高度白酒”的酒精度数一般在50%—60%之间,浓度并未达到“杀毒浓度”;就算有个别人选择饮用酒精浓度为70%的原浆白酒(很难接受的酒水),也不会有很强的病毒杀灭能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酒精的消毒作用”并没有您想的那样简单,酒精想要真正杀灭细菌和病毒,前提条件是“直接作用在病菌上”;所以,一般“医用酒精的消毒过程”都是直接使用用酒精擦拭或喷洒在可能存在病菌的物体表面;也就是说,通过“饮用”的方式并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它的主要感染渠道是“呼吸道感染”,而我们通过饮用的方式摄入的酒精主要走的渠道是“消化道”,两种方式存在根本上的不同。日常生活中的“喝酒”,酒精会直接进入您的胃部,从而很快就会吸收到血液当中,接下来会被肝脏代谢分解,从而并不会和病毒有直接接触的机会;所以,“喝白酒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理论属于谣言,切不可相信;每天“喝点小酒”并不能防范病毒侵袭。
虽然“疫情”肆虐,虽然此时这个阶段大家都比较慌乱,大家也不能用“不合理的方法”去抵抗病毒,更何况喝酒本身一件伤身的事情,如果您每天晚上都喝,更是会加大对身体多个脏器的伤害。
关注健康,防范“新冠病毒”,请用科学的方法去保护自己。这段时间请您减少外出聚集的次数,没有极特殊的原因不建议外出;需要外出请科学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回家之后要洗手,接触过其他物品之后要洗手;定期清洁、消毒家庭环境,每天定期开窗通风。
科学“防病毒”,不能“喝白酒”;饮酒必伤身,请您果断“拒”;用科学的方法去防御病毒,希望疫情能早些过去。
对于疫情的控制,消毒也非常的重要,尤其是酒精的消毒,不过这也让人产生了很多的误会,因为酒精消毒需要达到70~75度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并且这种消毒必须是外外面才能消毒,喝酒是无法消毒的,首先病毒到机体以后会进入人体的细胞和组织,而酒精进入血液继而进入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所以用喝酒来消毒是不行的,在新冠病毒期间,还是要少饮酒,毕竟喝多了不利于身体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有健康的饮酒量,男性每天的酒精摄入量在25g,女性每天的饮酒量在15g,折算不同的酒的饮酒量为,白酒1两左右,红酒和黄酒2两左右,啤酒1瓶左右,在这个饮酒的范围之内是健康的,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待在家里无聊,也会用喝酒的方式来消遣一下,但是喝多了反而会伤身,所以饮酒量还是要控制一下的。
尤其是要注意不要空腹饮酒,因为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严重的还会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问题,所以饮酒之前一定要先吃东西,尤其是主食,其中富含的B族维生素还能参与酒精的代谢,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更好。
古代人从什么时候开始酿酒、饮酒?饮酒习俗与酒文化有哪些关联
“酒”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亚于可以果腹的粮食,大多数人一日三餐几乎都要与酒为伴。
他们的宗旨是可以不吃饭但绝不能不喝酒,众多“酒鬼”都将“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作为信念,以至于从古至今因酒误事者比比皆是。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道:“酒极则乱,乐极则悲”;民间俗语也有“酒能成事,亦能败事”的说法。“酒”作为一种承载了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载体,如果能够把握适度原则对身心健康都有益处,正所谓“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酒”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并不仅仅只是一种饮品,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极为浓郁的了文化色彩,以及符合古代人文气质的真挚情感。
可以说“酒”在古人的意识中,已经变成了一种寄托喜怒哀乐的载体。
古代社会中的“酒”仿佛可以幻化成万事万物,在不同人的口中所表达出来的形态也不一样。在帝王口中“酒”是雄才伟略、豪迈大气;在文人口中“酒”就是不朽的名篇佳作;在英雄口中“酒”却又变成了慷慨激昂的侠义之气。
酿酒、饮酒历史源于四千多年前
1杜康酿酒说
“酒”从问世伊始就融入了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作为一种古老的饮食文化标志物,它不仅见证了古代先民的伟大智慧,同时也是古代历史发展的亲历者。
关于“酒”的发明历史其实还有待后人考证,但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都认为,杜康酿酒以及黄帝、尧帝造酒比较可靠。
按照古代社会的普遍说法可以得知,生活在公元前1972-1912年的夏朝国君杜康才是“酿酒始祖”。汉代《史记》、《说文解字》对此均有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名人”。
这句古籍记载大意为杜康就是夏朝君主姒少康,同时他也被道教尊为先师。据史料记载杜康曾因夏朝政变,被迫逃亡至虞国并任庖正。
所谓“庖正”是古代的厨官,也就是现代人比较熟知的厨师。在此期间因偶然事件发明了传承后世的“酒”。
《说文解字·巾部》曾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这段文字进一步证实了杜康酿酒的史实,“秫酒”即用秫酿制而成的酒。同时,这位夏朝君主还发明了簸箕与扫帚等生活用品。
三国时期一代奸雄曹操曾作四言诗《短歌行》,其中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样的诗句
,从这四句诗歌表达的意境来看,“酒”在三国时代变成了可以“解忧”的良药,而“唯有杜康”四字再一次证明了杜康酿酒的真实性。
因为杜康发明了酿酒方法并将奠定了古代“酒”文化的契机,所以后人将杜康称为“酒圣”或“酒神”。至此之后专司制酒的行业就将其奉为祖师爷,而且后世人也多以“杜康”代指“酒”。从此以后饮酒习俗就在民间流行起来,并且历经四千多年历史在现代社会达到顶峰。
2黄帝造酒说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与禅让制典范尧帝造酒的影响力,虽然无法与“杜康酿酒说”相提并论,但是这两种说法其实也得到了很多史料支持。《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曾记载了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或醪醴如何?岐伯对曰:必配以稻米或五谷,炊之谷薪。谷米者完,谷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饮者,精神焕发;药者,强身健体”。
通过这段对话可以得知“五谷汤液”或“醪醴”,其实就是上古时期的甘浊的酒,当然也可以泛指所有酒类。但是时人却并没有将其当做饮品而是用其治病,“饮者,精神焕发;药者,强身健体”,其实就从侧面证实了“醪醴”是药酒的说法。
“黄帝造酒”源于一次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大战,相传黄帝为了统一各部曾与蚩尤在涿鹿发生战争。
但由于炎帝蚩尤擅于使用奇门遁甲之术,在与黄帝作战时施法之后顷刻间弥天大雾滚滚而来。黄帝大军皆被困于迷雾之中伤亡惨重。
为了能够尽快恢复士兵战斗力,黄帝命歧伯搜寻“五谷”并蒸熟,然后再放入陶罐之中静置三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陶罐中的熟米饭,居然因为发酵而变成了入口清冽、甘甜若醴的“酒”,这其实就是“黄帝造酒说”的渊源。
黄帝饮用之后顿觉神清气爽说道:“此物,甘美可口,玉液琼浆,天功造物,神妙之水,即可当药用之,亦可当醪醴饮之”。
大意为“酒”的味道甘甜可口,饮用之后也可以使人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清爽感,于是下令犒赏三军众人饮后皆生龙活虎。
3尧帝酿酒说
尧帝是中国上过时期的“五帝之一”,关于尧帝最著名的传说就是“禅让制”。作为 “禅让制”第一人他对古代中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史料对其记载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初封陶侯,辅佐帝挚”,可以说尧帝是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上古帝王。
他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被封为唐侯号为陶唐氏,年仅二十岁就正式即位为帝并建立古唐朝。在“征讨四夷,统一中原”之后,在民间发现了大禹并派其治水。
尧帝在未第七十年时曾遍访天下贤士得到大舜,在经过一段考察之后将帝位禅让于舜。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名的“禅让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尧帝是一位胸怀宽广、心系天下之人。他在位期间曾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很多巨大贡献。
相传尧帝是由龙所化所以对灵气特别敏感,于是在滴水潭灵气的感召之下带领族民在此定居。
由于此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环境,于是尧帝就号召族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至此尧帝统治期间百姓皆能安居乐业。
为了感谢上苍对尧帝一族的厚爱,同时也为了祈祷农业发展更加顺利。尧帝派人精选优质粮食投入滴水潭中浸泡,并经过发酵去除杂质淬取出祈福之水。这其实就是上古时期尧帝造就的传说,后人为了纪念尧帝将祈福之水命名为“华尧”。
至此之后古人酿酒、饮酒就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并且也因此而衍生出了流传几千年的“酒文化”。
从中国古代“酒”的发展历史来看,应该从杜康酿酒开始古人就已经开始饮酒,这样算起来中国“酒文化”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年以上。并且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在现代社会达到了巅峰。虽然今人饮酒已经缺少了很多豪气与文化底蕴,但是对“酒”以及酒文化的青睐却一点也没有减弱。
古代“酒文化”之“诗中有酒,酒中有诗”
杜康作为中国古代酿酒、饮酒第一人,被后世人尊称为“酒圣”或“酒神”。
这其实是从酒的发源历史角度对杜康的极高赞誉,但如果从饮酒方面来讲其实后世也出现了很多,以“酒神”、“酒仙”、“酒圣”,以及“酒鬼”命名的历史名人。
“诗圣”杜甫曾创作过一首《饮中八仙歌》,他在这首诗歌中用诙谐幽默,以及极具文学色彩的诗文描绘了,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八位“酒仙”。通过精妙绝伦的语言特色刻画出了,每一位“酒仙”不同的酒中人生。
1《饮中八仙歌》中的古代酒文化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酒醉之后骑在马上摇摇晃晃,仿佛是乘坐一艘江中小舟一样左右摇摆。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唐玄宗侄子汝阳王李琎平时经常与酒为伴,又一次居然在痛饮之后才去朝见天子。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左丞相李适之因李林甫排挤而罢相,于是他每天都不惜花费万钱举办大型宴会,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宗之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郎,举杯饮酒时经常常仰望天空,这种姿态就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虽然是一个出家人每天在佛前斋戒吃素,但是一饮起酒来就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仙”李白每饮酒一斗就可以做一百首诗,他经常因为喝醉酒儿睡在长安的酒家之中。天子召唤他上船作诗但他却因醉酒而自称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大书法家张旭只需喝三杯酒就能写出绝世书法作品。他为人不拘小节经常在王公贵族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焦遂五斗五酒下肚之后才会精神振奋,他经常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并语惊四座。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酒中忧愁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仙”李白又被世人称为“酒仙”,他在这首诗歌中所表达的酒后惆怅与失意,不仅给人一种非常浓郁的失落之感,而且还有一种“人生在世不称意”的烦恼。“酒”在李白的诗歌中幻化成了一种诗与酒相互融合的文化现象。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
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
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
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
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
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
“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
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
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
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而“酒”本身也没有善恶之分,但不是所有的东西装进“文化”的套子,就可以佯装自己代表着文化,那些所谓的“酒桌文化”“酒霸行为”就是佯装文化的典型。
酒文化的内核不是酒,而是礼。中国是个讲礼的国家,我们一直以“礼仪之邦”而自豪。从西周的大圣人周公订定礼制开始,礼制就在中国传承了3000余年至今,构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规则,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要契合礼的规约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一、饮酒礼溯源
饮酒礼仪可以追溯到西周礼制“乡饮酒礼”,这里的“乡”是指两个人对坐而食,后来引申为聚落会饮,又引申为行政单位“乡”。古籍《仪礼》就有关于乡饮酒礼的记载。有很多人认为,乡饮酒礼是周公的发明,事实上该礼源起殷商时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在西周逐渐完善成型。殷商的饮酒礼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而是在举办祭祀活动时伴生而行,商王为了赏赐有功之臣,就会举办饮酒仪式。到了西周时期,饮酒礼开始从祭祀活动中独立出来,并且有了固定的饮酒仪式。
从《尚书》等文献可知,殷商的君王是非常勤于王政的,并不好酒,即使饮酒也很有节制,绝不酗酒滥饮。有人可能要反驳了,说《史记·殷本纪》中不是记载了商纣王“酒池肉林”的故事吗?没错,作为殷商末代君主,纣王的确滥饮无度,而殷商就是从这位君王开始,开启了奢靡的饮酒之风。
商纣王酗酒失德而亡国的故事历历在目,因此周武王灭商以后,西周统治者们就严禁滥饮无度,进一步规范了饮酒礼仪规范。如《尚书·无逸》中记载周公劝诫周成王不要酗酒,“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就是说,我王可别学商纣王那个德行,把酗酒当成酒德。可见西周饮酒是有度有德的。
影视剧中的周天子形象
二、乡饮酒礼的程序
乡饮酒礼是西周六礼——嘉礼之一,是在古代乡学中举行酒会的礼节。说到周礼,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繁文缛节。在今天看来,乡饮酒礼的仪式也的确复杂,包括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无算乐、宾返拜等程序,不把这些程序走完,体现不出主人对宾客的尊重和礼遇。
这些程序从字面意思上看比较难懂,那我们就逐个解释解释:
谋宾:就是商量请哪些人。由一乡之中掌管政教禁令的乡大夫和乡中教师一块商量宾客的人选,然后把宾客分为宾、介(陪宾)和众宾三类,宾、介各一人,众宾有多人,还得从众宾中选出三个人作为他们的代表。
迎宾:古代请人喝酒仪式感很足,不像今天随便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就能约饭,到时候由辅佐乡大夫的“相”站在乡学的门口迎接宾客。
献宾:是乡饮酒礼的重头戏。落座之后就开始进酒了。主人向宾进酒,叫“献”,宾给主人回酒叫“酢”,接着主人自饮后再劝宾饮酒叫“酬”,一“献”、一“酢”、一“酬”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套路,合称“一献之礼”。主宾之间献完了,就轮到主与介、主与众宾之间献酒了。
乐宾:就是要在宴会过程中请乐工奏乐,以歌颂周天子、歌颂友谊之类的,今天吃完饭去KTV唱个歌消遣一下跟乐宾有异曲同工之妙。
旅酬:这是为了留住宾客而设置的一个环节,包括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然后众宾们按照年龄的大小有序饮酒。
无算爵、无算乐:宾主之间继续喝酒,喝醉为止,乐工们要继续奏乐,尽欢为上,这就是联欢的节奏啊。得解释一下,这里的喝醉和今天的死命劝酒烂醉如泥不是一回事。《尚书大传》中说:“不醉而出,是不亲也;醉而不出,是渫宗也。”意思是说,主人要是不把客人劝醉,就是跟客人不亲,客人要是醉了还不辞别,就是对主人不敬。主人奔着“醉”劝酒,客人把握着“量”喝酒,主要目的就是双方表达感情要到位。
宾拜返:吃饱喝足了宾客也就回去了,第二天宾客还要来答谢。
那这个乡饮酒礼到底是什么人举办的?哪些人可以参加?乡饮酒礼由乡大夫挑头宴请乡中贤者。从参加酒会的人员就能看出来,乡饮酒礼是属于贵族中最低一层的士大夫和平民阶层的礼仪。
三、权力的操控
乡饮酒礼的目的不是吃吃喝喝,而是通过酒会“以礼秩序,以乐致和”,达到强化礼教、维护贵族阶级权力的政治目的。西周是礼制社会,礼的功能就是区别尊卑贵贱,每个人都是有身份等级的,必须在礼制社会中找准定位,你是哪个阶层的,就干哪个阶层的事、用哪个阶层的器物,不能逾矩。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这个礼制。乡饮酒礼作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承担起等级分层的功能。
比如说乡饮酒礼的谋宾环节:就是把宾客分成宾、介、众宾等三六九等,不同等级的人相应地得到不同的礼遇。在献宾环节中,主人乡大夫对不同等次的宾客敬酒时,仪式感就不一样:对“宾”要做完“献”“酢”“酬”三道手续,即“一献之礼”,这个“一献之礼”已经是仪礼规格中最低等级的了;而对那个陪宾“介”光进行“献”和“酢”就行了,不需要“酬”;对众宾的仪式感就更简陋了,主人只需要向众宾的三个代表“献”酒即可,“酢”和“酬”都省去了,其他众宾跟着喝酒就行。从宾到介到众宾,仪式感递次简化,礼遇也递次弱化,每个人的等级分层就在文质彬彬的酒会上显露无疑。
而等级分层的背后是权力。乡饮酒礼作为礼制的具体表现手段,其权力的痕迹遗传至今。有学者提出“仪式是一种等级分层”,那古代社会靠什么来体现等级分层呢?简单地说有五种方式:通过方位来确定尊卑;以见人时所携带的礼物来确定尊卑;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器物等来标明身份;通过仪式中的服饰来确定身份;通过活动中的顺序来区分等级。乡饮酒礼就属于最后一种。在等级分层中,权力的构成要素如年龄、官职、血缘亲疏等,成为贯穿于仪式中的潜规则。这就是饮酒礼折射出的仪式、权力和等级的逻辑。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就能心悦诚服地去接受这样的权力逻辑呢?说到底人是社会性动物,无论如何也要依赖并融入社会而生存。如果说权力是一种强加于他人的力量,比如官职就天然带有强迫性的震慑力量,会让人无形中屈从于权力的摆布。而像年龄、血缘等,看上去不属于权力的范畴,但事实上仍然是一种权力,只不过年龄和血缘使了一个障眼法,长者敬酒,小辈不能不喝,否则就是不敬,谁让人家是长辈呢,何况自己有一天也会变老,也会享受长辈的这种权力,未来的期许抵消了当下年龄的迷惑权力带来的压迫感,人们也就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样的权力逻辑。
中医·酒渣鼻酒渣鼻(brandynose;acnerosacea)为病名。因鼻色紫红如酒渣故名酒渣鼻。出《魏书·王慧龙传》。中医称之为酒皶鼻、酒齄鼻、酒齄鼻、鼻齄、肺风、肺风粉刺、赤鼻、鼻准红赤,俗称酒渣鼻、酒糟鼻,古名鼻赤。是指发生于鼻部,以鼻色紫赤、丘疹,甚则鼻头增大变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皮肤病。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脾热病者,鼻先赤。”《外科大成·酒渣鼻》云:“酒渣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滞而成,故先紫而后黑也。治宜宣肺气化滞血,行营卫流通,以滋新血,乃可得愈。”本病以颜面部中央的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于中年,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女性多见。酒渣鼻相当于西医的酒渣鼻、酒渣性痤疮、玫瑰痤疮。古人论述中医对酒渣鼻早有认识,《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记载:“脾热病者,鼻先赤。”《魏书·王慧龙传》已出现酒耱鼻之名。《诸病源候论》认为:“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寒之气相搏所生。”说明了此病的病因病机与饮酒和寒温失调有关。《丹溪心法》称之为“肺风”。鉴于本病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般粉刺的特征,故又称为“肺风粉刺”。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说:“肺风、粉刺、酒簸鼻,三名同种。”唐代以前,治疗以外治为主,主要药物为水银、雄黄等。至元代,逐步开始用内服方药。在明代,更提出以“清肺、消风、和血”(《外科启玄》)为原则。清代对本病论述比较突出的是《医宗金鉴》。该书指出,由肺经血热引起的称为肺风粉刺;由血瘀凝结而成称为酒皱鼻,前者用枇杷清肺饮宣肺清热,后者用凉血四物汤、栀子仁丸等凉血清热,活血化瘀。从其描述的症状来看,两者当属同一病症的不同阶段,前者较轻,而后者较重。《医林改错》则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因而活血化瘀也成为本病的治法之一。外用药以《医宗金鉴》创制的有
详见百科词条:酒皶鼻 [ 最后修订于2019/12/20 14:04:40 共1316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时用鼻子喝酒的方法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这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详细的记载。
1、习俗的流传
这种习俗至今也再流传,最为普遍的是在越南一带。越南康足一些老人至今也有着用鼻子饮酒的习惯。这一族有近4000人居住在顺州一带。他们在古时,会被叫做舍都冷。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用鼻子饮水喝酒的舍人。
在越南康足之中,男人们每次在劳作与活动之后感到疲惫的时候,就会将早就腌制好的辣椒以及利用外气味呛人的调料放入水或酒中搅拌均匀后静置,等过一段时间他们沉淀至酒水底部,用早已清洗好的葫芦壳摇去水面清澈的部分。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会边吃桌上的菜品,一边用鼻子对着葫芦壳,让葫芦壳中的汁液充分倒入鼻子中。根据他们的说法,这样做可以缓解他们身体上的疲劳,使他们更加精神以便于恢复体力。
2、相应的怪谈
其实这种奇怪的是在古代的史书中也有相应的记载。类似的事也层出不穷,比这种事更离谱的也有。比如有的地方的人,他们的头可以在夜晚离开身体自由的飞行,而在清晨的时候又会回到自己的身体上,并且贴合完整不存在缝隙直说。而在这种传说中,会这种法术的人一般都为女性。所以当地的高层对这种妖术极为抵触,被下令凡是习俗的流传找到会这种妖术的女性都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3、要相信证据
但接在现在看来颇为奇特的事情是否为真却是不一定的,这需要人们加以考证才能将其信以为真。
儒家不反对饮酒,以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酒德两字,要求饮酒者要有德行。《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更有其完整的礼仪要求。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明代的袁宏道,更是在收集了大量的古籍资料,专门写了一篇研究饮酒礼仪的《觞政》。
有一句谚语说明古代圣贤酒量之大,“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虽然酒量大,但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却提出了“惟酒无量不及乱”主张,“乱”并不局限于醉酒狂乱,而重在于不违反礼法伦常,是对饮酒“礼”的要求。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不只是治国的思想,更有对人的行为的“礼”的要求,就饮酒来说,提出了饮有时、饮有量的酒礼仪。
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酒文化也顺应时代做出改变,从“葡萄美酒夜光杯”到现在实用经济的瓷杯、玻璃杯。酒器改变,品酒的规则和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的演变。创新传统酒礼仪,品鉴中国白酒之道。国窖1573开启七星盛宴,此次盛宴上,将再现中国传统酒礼,以蕴涵观其色、闻其香、触其质、品其味、听其声、悟其韵的“浓香六境”品鉴之道,享受国窖1573的美妙。
观。“浓香”是可以看见的,举杯轻摇,佳酿悬挂杯壁,光线映射之下,晶莹剔透,此时眼如明镜、心如止水,眼前的这杯美酒,有如故乡窗前不染纤尘的月光。
本文2023-08-07 21:24: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