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大理国的段氏是哪个民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宋时大理国的段氏是哪个民族,第1张

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段氏属于白族;

2、段氏属于汉族;

3、段氏属于羌族。

白族,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汉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大理”这个名称从何而来? 在后晋天福元年 (公元936年),即大理国建立以前,“大理”一词还没有见诸于有关洱海区域的史籍。司马迁的《史记》称洱海附近一带为“叶榆”,当时洱海也叫叶榆泽 (又称 “叶榆水”)。汉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云南 (今祥云)、叶榆 (今大理、洱源)、邪龙 (今巍山)、比苏(今云龙)4县,隶属益州郡;东汉、蜀汉、晋、南朝,先后归人永昌、云南和东西河阳等郡属。唐开元廿五年(公元737年),蒙舍诏 (在今巍山)的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地方割据王朝,于公元739年迁都大和城 ( 又叫太和城,在今大理太和村西)。到了阁逻凤的孙子异牟寻又迁都羊苴咩城 (即今大理城)。在南诏统治时期,在这个区城一直无 “大理”之称。 南诏是封建军事奴隶制性质的政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度行将被新兴的封建领主制所取代。反映在南诏统治集团内部便出现了贵族豪强趁南诏政权衰微之机,内则清平官 (即宰相)专政,外则节度使 (即都督)擅权的混乱局面。在清平官和节度使中,大多数是代表新兴封建领主势力的先进汉族和 “白蛮”大姓豪族,其中以郑、赵、杨、段的势力最大。这种状况,造成了新旧势力之间互相争夺政权的局面。公元897年至公元920年,权臣郑买嗣在广大人民反对南诏统治者的大势下,先后杀了南诏王隆舜及其子舜化贞,夺得了政权,改国号“大长和”。在大长和国建立后26年,权臣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了郑隆 (音旦,大长和国三世国王),灭了大长和国,拥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国号“大天兴”。过了10个月,杨干贞又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在南诏灭亡后短短的30多年间,这里像走马灯一样先后发生了三个短命政权的交相更替。由于彼此间的混战及实行苛政重赋,引起了奴隶、自由民及各部落百姓的纷纷起义。这时,南诏派往通海的节度使段思平 (白族,大理喜洲阁洞谤村人,为南诏开国功臣段俭魏之后)把持地方势力,以“减尔税粮半,宽尔摇役三载”的诺言,与滇东 “三十七部”的贵族反抗武装在石城 (今曲靖)会盟,于公元937年率军到达洱海,攻破龙尾城 (今下关),打垮了杨干贞,占领了羊苴咩城 (今大理县城地区),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号称 “大理国”的新政权。据史书记载,段思平建立政权之后, “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可见他改国号“大理”,就是要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理”与“治”同义,“大理”即是 “大治”的意见。 从此,“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 蒙古宪宗三年 (公元1253年),忽必烈 “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行省,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蒙古至元七年 (公元1270年)置大理路,辖境包括现今大理、洱源、巍山、祥云、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腾冲等地,治所在羊苴咩城。明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 (云南内地共设有20个府),辖境相当于现在的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这当中,作为洱海周围的大理县也数易其名,元朝至元二十六年 (公元1289年)置太和县,1913年改名大理县,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 由此可见,“大理”一词作为专有地名,是段恩平建大理国后才出现的。 胡蔚本《南诏野史》记载:“德宗甲子兴元元年,牟寻迁居史城,改号大理国”。但此书成书较晚,史料多不确切。又(元史,地理志)记载:“至异牟寻又迁于再郡史城,又徒居苴咩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于是,有一种说法认为大理的得名可能与此有关。 有一种说法认为,“大理国”的“大”字是限制词,和“大长和国”、“大灭兴国”、“大义宁国”的“大”字同义。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

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1254年,忽必烈北归,留兀良合台继续进攻。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兴智。段兴智被擒后,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见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怀柔,赐金符,令其归国,继续管理原属各部。

扩展资料:

大理国的疆域

大理国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西南部,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政区与南诏相当,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相当于今天云南省面积的29倍。

大理国后期废除了节度和都督的军事辖区,对其他建制略作了调整,设置八府、四郡、四镇。

-大理国

南诏(738年-937年)是中国唐朝时代的国家,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 、越南、缅甸的部份国土。

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直到937年被段思平所灭,建立大理国。

历史

唐时西洱河地区,共分6大部落,号称“六诏”,即蒙禹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及蒙舍诏。

当中蒙舍诏因地处南方,称为南诏,亦为各部落中最强。

诏解作酋长。

永徽五年(654),蒙舍诏张乐进求让位于避仇来居的细奴逻。

细奴逻遣子入唐,求唐保护。

自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起,吐蕃先后征服五诏,独蒙舍诏始终附唐。

开元元年(713),玄宗封南诏皮罗阁为台登郡王。

729年2月,唐打败吐蕃,攻下昆明盐城(今盐源)。

六诏中的邓赕诏、浪穹诏、施浪诏及河蛮依附于吐蕃,而越析诏、蒙崔诏及蒙舍诏(南诏)归附唐王朝。

当时南诏实力最强,欲求一统六诏,唐王朝为减轻与吐蕃接壤的边患,支持南诏统一各部落。

公元737年,唐朝派御史严正诲协助南诏攻下石和城(今凤仪)、石桥城(今下关),占太和、袭大厘逐河蛮,之后又继续兼并各诏。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罗阁在唐王朝支持下兼并五诏,进爵云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区为基地建立南诏国。

次年迁都太和城(今大理)。

唐朝附庸

公元748年,唐朝立阁罗凤为云南王。

唐王朝为加紧控制洱海地区,修筑安宁城,惟受到爨氏各部反抗,受唐王朝派兵镇压,阁罗凤随即拉拢爨氏各部,奏请朝廷谢罪。

阁罗凤为加强与爨氏部落关系,将女儿嫁给爨归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给爨崇道之子辅朝,南诏势力由此进入滇池地区。

唐王朝认为此举于己不利,派李宓以反间计挑起爨氏内閧,在一场政治阴谋下,爨崇道杀死爨归王,归王妻阿姹求救于南诏,南诏出兵杀崇道父子,唐与南诏关系直走下坡。

三败唐军

唐朝计划以皮罗阁另一子于诚节取代阁罗凤,并加倍征取粮税以削弱南诏势力,这时,云南太守张虔陀向朝延指阁罗凤谋反,并起兵杀死张虔陀,占领了姚州等37郡。

唐王朝西川节度使杨国忠派鲜于仲通、李晖、王知进率兵八万,分三路进兵征伐南诏。

南诏节节败退,向唐朝谢罪,并威胁要向吐蕃投降,被唐朝所拒。

南诏于是向吐蕃求救,唐军大败,吐蕃与南诏由此结为兄弟之邦,南诏改元为赞普钟元年(752年),次年,唐派兵再置姚州,以贾颧为都督,发兵三万攻南诏,但他自己被生擒,全军尽墨。

公元754年,唐派再向南诏挥军,七万唐兵再次大败。

阁罗凤说:“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修筑“大唐天宝阵亡战士冢”(俗称万人冢),并在太和王都立大碑,刻石写上“叛唐不得已而为之”等字句。

唐军在天宝战争中的惨败,丞相杨国忠却向唐皇报捷。

明代万历云南总兵邓子龙,看了“万人冢”感慨地写道“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被白吊忠魂”。

国号更改

878年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

902年郑买嗣改国号为大长和。

928年杨干真立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又名兴源国。

929年杨干贞自立,改国号为大义宁。

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

历史上一般将段思平之前统称南诏。

大理国是中国中古时代的一个地方政权,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于937年由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都城大理。

1095年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1096年段正淳恢复大理国号,史称后大理。

1253年,元朝忽必烈“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行省,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

大理国被灭后,蒙古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蒙古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置大理路,辖境包括现今大理、洱源、规山、祥云、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腾冲等地。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云南内地共设有助个府),辖境相当于现在的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

这当中,作为洱海周围的大理县也数易其名,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置太和县,1913年改名大理县,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