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代码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新疆大学代码是什么?,第1张

新疆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75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简介:

新疆大学(Xinjiang-University),简称“新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是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成员,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发起高校。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校本部、北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363亩;有各类在校生344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070余人,硕士研究生11270余人,博士研究生880余人,留学生163人。

截至2021年11月,新疆大学有27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2个教学研究部,39个党政、教辅和附属部门,开设95个本科专业,69个本科招生专业。

历史沿革

新疆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5年1月改建为新疆学院,196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新疆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新疆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12月30日,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2004年,学校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区部共建”高校。2012年,学校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建设高校。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9月,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九个学科门类,涵盖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97个本科专业,包括10个国家特色专业,19个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自治区高峰学科、7个自治区高原学科;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78个博士二级学科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61个硕士二级学科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学术科研

截至2013年,学校有各类科研平台67个,其中,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教育厅普通本科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1个;1个国家级、1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27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95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1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7人,自治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5人,自治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9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6人、教学能手18人。

合作交流

学校邀请长短期外籍专家学者216人次来校任教、讲学合作,接受各类留学生累积达2500人次。学校已成为“中国中亚国家大学生交流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项目学校,教育部中俄大学校长、中日大学校长、中韩大学校长、亚洲大学、东亚大学校长论坛项目学校和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学校,具有接受中国奖学金硕士以上研究生资格。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4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交流关系,与41所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十一五期间,学校承办国际学术会议20次,选派教师383人次出国进修学习、科研合作或进行学术交流。

根据教育援疆安排,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与60多所国外大学和教育机构签署了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协议,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设立了2所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积极提升了新疆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生态学、信息学等项目学校,教育部中俄大学校长、中日大学校长、中阿大学校长、中韩大学校长、亚洲大学校长论坛项目学校;学校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学校、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学校和新疆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教育部富布莱特项目学校、教育部美大处项目学校。2011年教育部中亚大学生交流基地落地新疆大学。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促进学校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知名大学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底,新疆大学图书馆各类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达到3794140万册,其中纸本文献2216505万册,电子文献1577635万册,文献资源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学的所有学科门类,覆盖了新疆大学所有的学科专业。纸本图书总藏量达到30万余种,2129余万册。纸本报刊总藏量合订本达5080余种,87万余册,订购现刊2414种。中外文综合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5个,专业类电子文献资源15个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6个。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献15万余种,16万余册。古籍、历史文献311万册,其中明、清善本书800余种,近14000册;民国书刊6万册;新疆地方文献8000余册。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天然气)、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资源勘查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

自治区特色专业(统计不完全):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俄语、汉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D1

出发地(乌鲁木齐) - 赛里木湖

早晨沿312国道西行,沿途经过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奎屯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抵达赛里木湖拍摄日落。

赛里木湖有着诸多称谓:因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古籍亦称天池。

到了夏季,湖畔林茂涧清,草茂花繁,辽阔的草原上,幕帐点点,五颜六色的繁花是最美的风景,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牧场风景画。

D2

赛里木湖-果子沟-霍尔果斯-伊宁

早晨在赛里木湖畔拍完梦幻的日出,再沿着果子沟峡谷,一路欣赏雪山、峡谷、森林、河流构成的如画风光。

中午再到达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中餐后再前往薰衣草基地,满山遍野的薰衣草,让你陷入紫色的海洋。

下午到达伊犁的首府-伊宁,伊宁市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同成都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神秘的森林。

D3

伊宁-昭苏- 夏塔

早晨从伊宁出发前往天马的故乡昭苏,这里曾经是汉朝乌孙古国的所在地,著名的汗血宝马即出于此。

昭苏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其实最著名的是天山之父这汗腾格里峰,海拨6995米,是天山山脉的第二高峰。

雪山下的夏特古道,更是闻名于世,唐玄藏当年去西天取经就途经于此。我们将徒步夏特古道最精华一段,欣赏沿途壮美的洁白雪山、高山花海,原始森林。

D4

昭苏-特克斯-喀拉峻

早晨从夏特出发,到达著名的八卦城—特克斯县,八卦城据说是南宋时期,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按照八卦理论所筑的城。

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城内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厚重的 历史 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

中餐后到达喀拉峻大草原,喀拉峻大草原属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每年春夏季节,百种牧草在不同时间依次绽放,色彩、形态、香气各异的花朵被绿茵绒绒的草原衬托得更加绚丽多彩。晚上住在喀拉峻景区。

D5

喀拉峻草原-巴音布鲁克

早上从喀拉峻出发前往巴音布鲁克,沿途欣赏天山峡谷风光。

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著名的天鹅湖就坐落在草原上。

在这里重点欣赏神奇景观-九曲十八弯,来自开都河的神奇之水在广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蜿蜒流过,宛如上帝的神奇之手在草原的绝美描绘。

D6

巴音布鲁克--库车

被称为“南天池”的大小龙池也如两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雪峰环绕的半山腰,清碧透亮,倒映着云杉,只能用仙境来形容。

小龙池的水非常漂亮,真正能让你体会到心静如水的意境,仿佛能照出你的心里的一切。

大小龙池相隔不远,大龙池路边有很多花,即便是8月份,鲜花依旧灿烂怒放,让人误入仙境之中。

继续前行,公路两侧将呈现独特的景观,红褐色的天山神秘大峡谷、火红干燥的克孜利亚景观、布达拉宫山地景观等,鬼斧神工!

位于新疆库车县(古称龟兹)城北,是天山南麓群山环中的天山神秘大峡谷,整个峡谷犹如一条尾震天山头,口饮库河流(开口于库车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龙劈山而卧,呼风唤雨,神秘莫测。

晚上入住库车县,库车小白杏和库车大馕等着你大快朵颐。

D7

库车-鄯善

沿着天山的步伐,翻越到火洲吐鲁番的鄯善县,在鄯善前往库木塔格沙漠。玩沙,日落,越野,这里也是世界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传说玄奘取经穿越此地。

鄯善前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如今更是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前去一睹她的芳彩。

库木塔格沙漠是是国内乃至世界罕见的与城市零距离的沙漠,黄沙与绿树紧密相伴,绿树与黄沙千年厮守。

演绎着生与死瞬间经历的千古奇迹,承载着古楼兰文明遗存的灵犀,千百年来沙不进人不退,沙子和绿色默契相依,谱写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壮美乐章。

她汇集了世界各大沙漠类型,沙漠与绿洲连成一片,创造了“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奇迹。

晚上入住鄯善县城。

D8

鄯善-乌鲁木齐

一早从鄯善县出发,一路玩一路回乌鲁木齐,经过西游记里令人汗流浃背的 火焰山 ,温度高至鸡蛋放沙里自然熟。

“车师前国”的都城-交河故城,吐鲁番吃吃葡萄,还有中国三大建筑奇迹之一的坎儿井。

哈扎拉人有8%左右的东亚血统。

一些基因研究显示,在哈扎拉人中,占比最高的父系基因是C3,而拥有这种基因的人群在说蒙古语的人群和说哈萨克语的人群中比较常见。但C3在哈扎拉人的父系基因中也只是占到了40%左右,另外还有30%多则是西欧人中常见的R1b1b。

此外来自东北亚的Q1和O3也都分别占到了8%左右,而O3可以说是汉族人群中最常见的父系基因分型,在汉族人口中能占到50%以上。而在母系方面,哈扎拉人的基因里也有35%左右来自东北亚,另外65%则是西欧和南亚常见的类型。

人种的起源:

哈扎拉人的起源更为久远,他们可能是中国古籍里提到的大月氏人西迁之后的一支后裔。另外,这种观点认为,大月氏人本身也有一些汉藏语族诸族群的血统,而这些可能就是哈扎拉人父系基因中O系基因的来源。

还有观点认为,黄种人才是阿富汗地区最早的原住民,而目前阿富汗的各个白人族群其实是较晚才迁来的,而哈扎拉人则是当地黄种原住民在现代最后的遗存。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哈扎拉人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形成时间和先祖族群,他们就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由曾经到过当地的不同黄种和白种族群长期混血形成的一个民族。

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世界语言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不同地方的人也许完全不能相互理解。有鉴于此,有人创造了人工语言以方便交流,例如世界语等。

尽管世界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使用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某些语言例如汉语、英语等在世界上被较为多数的人口所使用,而在某些地区或场合中形成互通的沟通媒介。然而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一部分的方言却正在消失中;但同时新的辞汇或语言也被创造。

扩展资料:

现在,语言起源理论可以划分为两种假说: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假说。所谓连续性假说的基本思想认为,语言不可能突然之间形成,而是有一个过程,一定是由人类的灵长类的祖先早期的前语言系统演变而来的。非连续性的假说则认为,语言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征是在人类演化过程的某个时间段中突然出现的,跟人类基因演化和突变也是有关的。

过去对连续演化研究得比较多,也有很多的假设。现在还在继续研究的人当中,有的认为人类祖先由姿势产生了跟语言有关的符号系统,有声的语言也随着人类的进化慢慢产生出来。也有人认为,语言是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或者是一种感叹。

有的学说认为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语言也是由劳动创造的。比如,我们的祖先在协同劳动时需要交流,由比划产生了有声的语言。但因为直接的证据很少,对语言的起源要做实证研究是比较困难的。近十年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就可以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了。

比如,可以由化石来看人类的解剖学特征,观察是如何演进的,也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个过程。也有的学者比较强调语言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文化认知对语言起源的影响。

参考资料:

语言

据联合国调查,目前全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世界语言十分复杂,专家估计大要有5000-7000种。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各国的学者所统计的结论是相差悬殊的,其说法也极不一致。根据德国语言学家在1979年的统计,当时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有个学者说“我的印象中感觉有几千种,具体多少也说不清,就去查资料,还真说不清。一般大概说当今世界拥有6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法国科学院推定为2,796种;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有2,500至3,500种语言。

世界上究竞有种多少语言?美国杂志《纽约客》统计后说有“成百上千”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有“近千种”;世界最畅销书籍《圣经》的外语译本截止1997年就达2197种,语言种类多余文字种类,《圣经》至少证明世界语言种类应多于2197种。迄今比较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自人类学家,他们通过民族研究发现世界语言有6809种。其中,亚洲是世界语言种类最多的地区,达2197种,非洲其次,2058种,太平洋诸岛1311种,美洲1013种,欧洲则只有230种。就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共有80余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这6809种语言的统计数字,真有这么精确吗?很多研究者并不这么认为,“你数得清世界上有多少种面包吗?数字每天都在变。”宾西法尼亚斯沃斯摩尔学院的大卫·哈瑞森和德国迈克斯·普兰克研究院的克兰克·安德森的最新调查发现,世界语言的数量瞬息万变,确切的数字只能描述为“比上个月少”。

大卫认为,世界上现存语言大约有6000多种,现状大多不容乐观。首先,语言种类分布不均,比如法国人口六千万左右,所用语言16种,而瓦努阿图人口仅是法国的03%,所用语言种类却是前者的63倍。其次,语言使用者数量不均衡,多如汉语普通话使用者近9亿,少如俄罗斯一种叫他法的方言,不足百人。6000多种语言中的大部分面临着没有相应文字记载、没有进入官方语言、使用者受歧视等困境,只有不足10%的语言才可以称为“安全语言”,即有文字记载、被官方正式使用、代代相传。“有些语种已经没有小孩子愿意去学,无以为继的语言必定会消失”,大卫说,“一个老人死去,一种语言也就随之逝去,怎么留也留不住了。”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有专家测算,今天人类语言种类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动物濒临灭绝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濒临灭绝速度的四倍。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

如果那些使用者越来越少的语言死去,又如何?克兰克说,那意味着语言环境、该语种使用者的认知系统、语言涵盖的文化遗产都将失去,“强势语言的使用者永远也不能体会这种悲伤。当我站在俄罗斯的一个小山村里,看到那些老人,说着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听懂的话时,我亲眼目睹了失去历史的痛苦。”

对于这些濒危语言,学术界目前已经形成共识:在它们还未消失前,去认识和记录它们。“没有人知道,这些即将丢失的语言、语音、文化对今后五百年的人会不会有用”,克兰克说,“在谁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争论毫无意义,首要是尽可能多的保存。”

从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不用说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目前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的,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而国际经贸活动中几乎100%使用英语,经济全球化对英语的传播更是推波助澜。由于英语的挤压,不少语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样的情况引起了所有关心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人士的关注与焦虑。保护世界的弱势语言,积极推进世界各种语言的发展,其本身就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语言多样性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至关重要。一种语言的消亡,其后果决不亚于一个物种的灭绝。语言消亡了,通过该语言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就会消失。人类多样性文化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

语言学家巴尔斯兰肯特(Bergsland,Knutl998)对巴巴拉·格莱姆斯(Barbara Grimes)和约瑟夫·格莱姆斯(Joseph Grimes)所作的两次世界语言统计数据进行对照,可以看到使用人数最少的。

一千多种语言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失去其使用人数。(1999年数据见Grimes,BF1999;2001年数据由Joseph& Barbara Grimes提供):

各语言的 语言种数

使用人数

1999年2月 2001年4月

999人-100人 1075种 1080种

99人-10人 302种 306种

9人-1人 181种 217种

1人 51种 56种

再从语言的分类来看(对语言的种类数也多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是类型分类法,也称“形态分类法”。根据语言语法的特点,将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类型。如以词的构造为主要标准,将人类语言分为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等;或按语法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分成分析语、综合语等。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语言的结构,但不能概括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也没有和语言的历史比较起来研究。

第二是谱系分类法,也称“发生学分类法”。按语言的共同来源,按语言亲属关系的远近,把世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

印欧语系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波罗的海语、日耳曼语、罗马语、克尔特语、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等。

闪含语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一带。包括阿拉伯语、古希伯莱语、豪萨语、古埃及语等。

芬兰乌戈尔语系分布在芬兰、苏联、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等。

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苏联、伊朗、阿富汗。包括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土耳其语、日语、朝鲜语等(也有将日语、朝鲜语列为特殊语言)。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带。包括高加索语、格鲁吉亚语等。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境内。包括汉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藏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尔语、马拉雅拉语、坎纳拉语、泰卢固语和布拉灰语等。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新西兰,西自马达加斯加,东至马克萨斯群岛的广大地区。包括高山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等。

班图语系分布在非洲苏丹以南的广大地区,所属语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语。

此外,还有美洲的印第安语言。

据统计,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是汉语,约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5%。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