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萸连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萸黄连的炮制方法 4 萸黄连的性状 5 萸黄连的质量要求 6 黄连的性味归经 7 黄连的功效与主治 8 萸黄连的炮制作用 9 黄连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0 萸黄连的贮存方法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吴萸连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萸黄连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萸黄连 已经自动替换为 吴萸连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wú yú lián
2 概述吴萸连为黄连的炮制品,方法为吴茱萸炙。黄连的炮制唐代已有,见《千金翼方》。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1]。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吴萸连色泽黯**,味苦,略带吴萸的辛辣味,吴茱萸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
3 吴萸连的炮制方法唐代有润切和熬(炒)(《千金翼方》)法[1]。
宋代炮制方法有较大的发展,除沿用唐代的炒法外,还出现了微炒(《太平圣惠方》)、炒焦(《博济方》、制炭(《史载之方》)、酒炒(《扁鹊心书》)、酒蒸(《丹溪心法》)、姜炒(《旅舍备要方》)、蜜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蜜泔制(《小儿药证直诀》)、麸炒(《圣济总录》)、吴茱萸制(《圣济总录》)、巴豆制(《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等炮制方法,炮制程度也有“炒令稍焦赤色”、“烧存性”等要求[1]。
元代增加了土炒(《丹溪心法》)、童便制(《原机启微》)等方法[1]。
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醋制、盐制、乳制、朴硝制、干漆制(《蒙筌》)、茱萸益智制(《医学纲目》)、黄土姜酒蜜制(《本草汇》)、胆汁制、槐花炒(《景岳全书》)、酒萸制(《增补万病回春》)等[1]。并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本草纲目》)[1]。“白痢加茱萸炒,赤痢用湿槐花炒,去槐花”(《先醒斋广笔记》)[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炙、姜炙、吴茱萸炙等[1]。
黄连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1]。
吴萸连的炮制方法为: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煎液与黄连片拌匀,稍闷润,待药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1]。
4 吴萸连的性状黄连片为不规则的薄片或碎块,周边黯**,粗糙,富有残存细小须根,片面**[1]。质坚硬,气微,味极苦[1]。
吴萸连色泽黯**,味苦,略带吴萸的辛辣味[1]。
5 吴萸连的质量要求黄连总灰分不得过50%,含小檗堿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36%;吴萸连总灰分均不得过40%[1]。
6 黄连的性味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中药大辞典》: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中华本草》: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神农、歧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
《汤液本草》:"入手少阴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阳明,足少阳、厥阴、阳明、太阴。"
《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7 黄连的功效与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吴萸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中药炮制学》: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1]。如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证治准绳》)[1]。
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1]。如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呕吐,泄泻的香姜散(《证治准绳》);治脘胁疼痛,嗳气吞酸,大便热泻的萸连丸(《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年)[1]。
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如治积滞内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的大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
《中药大辞典》:黄连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中华本草》:黄连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名医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本草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8 吴萸连的炮制作用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如治积滞内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的大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
9 黄连的炮制研究黄连中含有小檗堿,黄连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甲基黄连堿,木兰花堿等[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实验表明,黄连切制时,宜在水温较低时进行,并尽量减少在水中的浸润时间,否则损失药效[1]。目前实际应用中,黄连多在用时捣碎,以避免在切制过程中成分的流失[1]。
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堿、巴马汀、药根堿含量均无明显变化[1]。但也有报道证明,随着炮制温度升高,黄连中小檗堿含量有所降低,但炮制又可提高小檗堿在水中的溶出率[1]。生黄连中小檗堿的溶出率为5817%,酒、姜汁、吴茱萸炮制后溶出率约为85%,说明炮制对小檗堿在煎液中的溶出率有促进作用[1]。但也有报道与上述结论不同,认为吴萸连水煎液中总生物堿含量比生黄连水煎液降低868%,小檗堿降低1935%,巴马汀降低345%,认为这与吴茱萸汁制后降低黄连寒性的传统认识相一致;黄连用不同方法炮制后,小檗堿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黄连炭最为显著;但黄连拌酒晾干后,盐酸小檗堿含量比其他加热酒制法炮制品及生品含量增高;黄连以不同用量的白酒、黄酒炙炒后,对黄连盐酸小檗堿含量影响不大,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却明显高于生品;微量元素Mn、Ca、Zn煎出率酒炙品也明显高于生品[1]。因此推论炮制加酒量和加热温度对黄连中生物堿含量及溶出率均有影响[1]。
黄连在加热过程中,可生成一种红色小檗堿型生物堿——小檗红堿[1]。生药加热到130℃、1小时,或180℃、20分钟时开始生成,其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小檗堿相应减少[1]。加热也能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等发生结构变化[1]。提示要注意研究黄连加热与质量变化的关系[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小檗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降低血糖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有保护作用[1]。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且均出现了炮制前未有的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1]。此外,黄连经姜汁制后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并优于其他炮制品[1]。
10 吴萸连的贮存方法“茱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食物调料和防腐剂,也是传统中药,古人还认为它有辟邪除害作用,文人墨客题咏颇多;然而,由于茱萸在不同典籍中有不同的名称,历代本草对“茱萸”衍生的“吴茱萸”和“食茱萸”长期混淆不清,加之后来又出现了多种名字带有“茱萸”的植物,所以,“茱萸”到底指哪一种植物,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今天我就五种名字中带有“茱萸”的植物进行简述,抛砖引玉,供大家讨论。
吴茱萸:是一个通称,学名为Euodiaruticarpa(AJussieu)Bentham;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芸香科吴茱萸属小乔木或灌木。产于我国秦岭以南各地,野生或栽培,野生者通常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疏林或灌丛中,阳坡多见,多地有人工栽培。高度在5米以下,枝条暗紫红色,有锈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5-11片,叶片纸质,两面有毡状毛,有油点;
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朵萼片和花瓣均5个,4-6月开花;
果序宽大,果实密集或稀疏,暗紫红色,有大油点,种子圆球形,褐黑色,光亮,8-11月果实成熟。
它的嫩果经过泡制晾干后为传统中药吴茱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有驱虫作用。
山茱萸:这个名称来源于《神农本草经》,学名为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乔木或灌木;产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及以南部分省区,野生或栽培。高度在10米以下,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单叶对生,叶片纸质,叶脉弓形内弯;
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萼片4个,花瓣4个,雄蕊4个,3-4月开花;
核果长椭圆形,果皮肉质,红色,果核骨质,9-10月果实成熟。
其果肉称“萸肉”,药用,为收敛强壮剂,有补肝肾止汗功效。
食茱萸:它是一个别名,出自《台湾植物志》,在《中国植物志》中正式中名叫椿叶花椒,别名还有樗叶花椒、满天星、刺椒、_钉刺等;学名为ZailanthoidesSiebetZucc;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芸香科花椒属落叶乔木;产于我国长江以南除江苏、安徽外的各省区,通常生长在山地杂木林中。高度在15米以下,树干有鼓钉状基本膨大长3毫米左右的锐刺;花序轴和小枝顶部散生短直刺;
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1-27片,叶边有明显裂齿,叶片有明显油点;
花序顶生,多花,萼片5个,花瓣5个黄白色,8-9月开花;
__果分果瓣浅红褐色,干后灰色或棕灰色,10-12月果实成熟。
它的根皮、树皮药用,有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散瘀功效,在一些地方把它的干燥树皮、根皮叫“海桐皮”。
草茱萸:是正式中名,学名为Chamaepericymenumcanadense;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山茱萸科草茱萸属多年生草本;产于我国吉林长白山针叶林下。株高17公分以下,根状茎细长,爬生,直立茎纤细,少分枝,浅绿色,无毛;单叶对生或6片生于枝顶,叶片纸质,倒卵形或菱形,叶边全缘,侧脉3对,叶柄短;
伞形状聚伞花序顶生,总苞片4个,白色,花瓣状;花小,白绿色,花萼筒倒卵形,有裂片4个,花瓣4个,雄蕊4个,8月开花;
核果圆球形,红色,直径5毫米。
蜜茱萸:为正式中名,学名为Melicopepatulinervia(MerretChun)Huang;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芸香科蜜茱萸属灌木;产于我国海南,生长在海拔900米左右的坡地疏林中。高度在3米以下,植物体无毛;单叶对生,单小叶,无翼叶,叶片纸质,长圆形,叶边全缘,叶片油点细小;
聚伞花序,花青白色,萼片和花瓣均4个,雄蕊8个,3-4月开花;
__果成熟分果瓣常1-2个,很少4个,果皮有网纹,种子椭圆形,蓝黑色,光亮,9-10月果实成熟。
以上就是五种名字带有“茱萸”的植物概况,至于古籍中的“茱萸”究竟是哪一种植物,欢迎讨论。
茱萸有很多种,在民间,茱萸不光是一味中药,更是民间用来辟邪的一种植物。我最早认识茱萸,是从课本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首诗开始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重阳节,插茱萸是有些地方的一种习俗。有不少游子在这天会沉浸在思乡和思念亲人的愁绪中,而“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万事都有来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除了通过插茱萸来表达思念之情外,用它来辟邪你可曾有了解呢?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吧。
关于茱萸辟邪,有这么一个传说:东汉时,一个名叫桓景的人到终南山拜师学道。他的师傅是有名的术士费长房。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那天,你家将有大灾,破解之法是叫你家里人每人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 桓景听了立即照办。到了九月初九那天,桓景一家人依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而全家人却安然无恙。
传说虽然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是却赋予了茱萸传奇的色彩,我们权当故事来听罢了。不过在古籍中也确实有关于茱萸辟邪的记载,《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但不管怎样,茱萸辟邪说总有着浓郁的迷信色彩,我们先就此打住吧。
要认识茱萸,还得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说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其他资料也显示,除了辟邪御寒,茱萸囊还有防虫蛀的效果。古人之所以在重阳节对茱萸情有独钟,除了有辟邪需求之外,还因为重阳前后,雨水较多,衣物容易霉变,而茱萸气味辛辣,恰好可以驱虫。这样一举多得,人们当然愿意这样了。
但话又说回来,看的资料多了,问题也就多了。这茱萸还分山茱萸和吴茱萸呢,古人尤其是王维他老家的人,插的是究竟是哪一种呢?有驱虫效果的茱萸到底是哪一种呢?山茱萸和吴茱萸又有什么特性和不同呢?
吴茱萸属于芸香科,跟橘子是亲戚,它的小果子是不是很像橘子瓣啊?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二者形态差别较大。首先从形态上看,《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叶如梅,有刺。二月开花如杏。木高丈余,叶似榆。而吴茱萸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为: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还说,吴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 累累成簇而无核。重阳习俗中,插茱萸是指插戴茱萸的枝叶于头或身上;而佩戴茱萸是指佩戴装有茱萸果的香囊。山茱萸虽花美如杏,但是它枝条有刺,显然不适合簪插。而吴茱萸不但枝条柔美,而且叶子长而柔软,就像柳条一样非常适合编结佩戴。它可爱的果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捋一把装入香囊,真是再方便不过。
同时,山茱萸虽是传统中药,是六味地黄丸的其中的一味,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但它没有香味,显然起不到驱虫的作用;吴茱萸全株有特殊的香气,果实味辛辣,叶味辛、苦,性热,无毒,有“燥烈之香”,能“避邪气、御初寒”,从这些功效来看,古人重阳节佩戴的茱萸实为吴茱萸无疑。
今天是重阳节,你是不是也准备在佳节之际登高抒怀,或是走亲访友,问候长辈了呢?那么,赶快挑选你喜欢的茱萸和其制品吧,不要选错了哦。
原理点评: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属木本,是一种常绿植物,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两种都可以入药。山茱萸又称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性微温,味酸、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等症。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性热,味辛、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治疗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虚寒久泻等症。
在此,虽然了解了山茱萸和吴茱萸的性状和药用价值,但切记,若不懂中药,请不要擅自配伍,也不要自行用药,若真有需要找中医才是。
作者:张松皓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茄病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茄病 1 拼音
qié bìng
2 注解
茄病 病证名。属阴挺范畴。清·周贻观《秘珍济阴》:“妇人阴门坠出,或红或白,状如茄子,名曰茄病。红属湿热,宜白薇散(白薇、川芎、当归、熟地、白芍、苍术、泽兰、丹皮、灵霄花);白属气虚,宜服四物吴茱萸汤(吴茱萸、当归、人参、白术、熟地、川芎、陈皮、白芍、沉香、肉桂、甘草、白茄根引)。三茱丸(吴茱萸、家茱萸、山茱萸各一两,米糊为丸)。”尚可配合针灸:主针子宫穴,配针长强、会阴、三阴交、阴陵泉等。
治疗茄病的方剂 二萸散皮8分,小茴7分,五味7分,茯苓5分。功能主治:茄病。用法用量:有儿胞下后,名曰茄病。摘录:《妇科玉
狗脊汤: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妇儿胞下后,膀胱脱出,名曰茄病,或由临盆用力太过,或由气血两虚,其色紫者可治,
三茱丸
味子7钱5分,花青皮(去瓤)7钱5分。主治:妇人茄病。用法用量:空心用白汤加酒化下。制备方法:上为极
白薇散)1钱。功能主治:《寿世保元》卷七方之白薇散主治茄病。用法用量:用法中所云熏洗法为:宣黄连一两,金毛
更多治疗茄病的方剂古籍中的茄病 《寿世保元》:[卷七]茄病
一治女人生门上茄病。取茄HT锉烂。煎水洗。若另出者。用巴豆捋丝线。二人牵住。用捋之。以丝线缠其毒上。
《妇科玉尺》:[卷三临产]治临产病方各一两)人参桔梗甘草(各五钱)酒下二钱。二萸散治茄病。吴萸山萸川楝子(各一钱)白蒺藜(九分)海藻延胡
《妇科玉尺》:[卷三]临产急。病更甚。宜牛膝汤。有儿胞下后。膀胱落下。名曰茄病。或由临盆用力太过。或由血气两虚。其色紫者可治。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六妇人诸疾门]下部诸疾敷之。治妇人阴疮浮。用落雁木以椿桐煮洗妙。治女子茄病。(出如宜方)白独活荆芥甘草上松花煎汤服。仍宜硝
《本草纲目拾遗》:[卷四草部中]水杨柳目录 1 拼音 2 《百一》卷五引常子正方 21 吴仙丹的别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吴仙丹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吴仙丹的临床应用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吴仙丹 1 拼音
wú xiān dān
2 《百一》卷五引常子正方 21 吴仙丹的别名茱苓丸
22 组成白茯苓、吴茱萸(汤泡去沫)各等分。
23 主治痰饮上气,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头重昏眩,或头疼背寒,呕吐酸汁。
24 吴仙丹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吞下,酒饮亦可,不拘时候。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6 吴仙丹的临床应用头痛:中丞苦痰饮,每啖冷食饱,或晴阴节变即发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而《千金》大五饮丸之类皆不效。宣和初,为顺昌司录,于太守蔡公安持达道席上得此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饮啖过多,腹满,服5070丸,不23时便已旋,作茱萸气,酒饮随小水而去。前后痰药甚众,无及此者。
27 附注茱苓丸(《得效》卷四)。
古籍中的吴仙丹 《本草备要》:[木部]吴茱萸食。得一方,茯苓、吴萸汤泡七次,等分,蜜丸,名吴仙丹。前、后痰方无此者),痞满噎膈(胃冷)。食积泻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五痰饮门]一切痰饮术(一两半)上为细末。汤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吴仙丹(一名茱苓丸)治痰饮上气。不思饮食。小便不利。
《续名医类案》:[卷十六]饮药罔效。宣和初为顺昌司录,于太守蔡达道席上,得吴仙丹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饮食过多,腹觉满胀,服五
《本草从新》:[卷十果部]吴茱萸苦痰饮、十日一发、头痛背寒、呕酸不食、得一方名吴仙丹、吴茱汤泡七次、与茯苓等分、蜜丸、服之而愈。)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七卷木之四]茯苓目录 1 拼音 2 《御药院方》卷十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没药膏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3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没药膏的用法用量 3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没药膏 1 拼音
méi yào gāo
2 《御药院方》卷十 21 方名没药膏
22 组成没药(研)半两,乳香(研)半两,虎骨(酥炙)半两,吴茱萸1两,白芥子1两,白及1两,白敛1两,米粉1两,生姜汁5合,酒5合。
23 主治筋骨闪肭疼痛。
24 没药膏的用法用量乘热摊于纸上,敷贴痛处,1日1换,用绵裹护。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将生姜汁并酒同煎7合,旋入药末调匀。
26 附注方中生姜汁、酒原为“各三合”,与用法中“同煎七合”不符,据《普济方》改。
3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31 方名没药膏
32 组成乳香(别研)1钱,没药(别研)1钱,血竭(别研)1钱,木鳖子(洗,焙,细锉)半两,当归(洗,焙,细锉)半两,杏仁(去皮尖,锉)半两,乳油头发2两,黄丹6两,麻油1斤。
33 功效活血拔毒,生肌止痛。
34 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疮疖,折伤蹊跌坏脓。
35 没药膏的用法用量临时摊于纸上,贴疮,1日1换。
36 制备方法上先将麻油于石器中炼令熟,除乳香、没药、血竭、黄丹外,其余药一时入油内,慢火煎熬令黄焦,发碎,油可耗去34分,绵滤去滓,再熬热,下黄丹,以柳木蓖子十数条,更互不住手搅,候黑色,滴于水中成珠子,硬软得所,下研者药三昧搅匀,瓷盒内盛,置阴地上以盆覆,出火毒。
古籍中的没药膏 《普济方》:[卷三百十五]膏药门休溢出滴水内成珠不散为度。瓷器盛之。旋摊贴之。没药膏治一切痈疽发背。疖毒。伤折KT。坏脓。生肌止痛
《外科精义》:[卷下]刘守真疮论疹浮而小,瘾疹也;瘤气赤瘤丹,热胜气火之色也。没药膏治一切痈疽发背,疮疖,伤折蹊跌坏脓,生肌止痛。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五妇人诸疾门]血积气痛各一两)蓬莪术(炮半两)木香(一分)巴后将四临没药膏治妇人血气积。腹胁有坚癖攻筑疼痛。不思饮食。没
《普济方》:[卷三百十二折伤门]从高坠下(附论)度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末。温酒调下二钱。不拘时。没药膏治从高坠下。伤损筋骨。打破皮肉。疼痛。没药当归
《普济方》:[卷三百十一折伤门]诸骨蹉跌(附论)本文2023-08-07 22:01: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