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白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我想知道白术,第1张

白术,又名山芥,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大成块状,茎下部叶有长柄,深三裂。头状花序顶生,全部为管状花,秋季开花,花为紫色。白术多为栽培品,以其块根入药。旧时候药材市场中,在浙江著产的名中药材,有“浙八味”之说,其中贝母、麦冬、白术三味,则是在宁波所产。

宁波地区栽培白术,已有悠久历史。据宋宝庆《四明志·奉化县志》载:“杖锡山芥”为著名特产。以后杖锡附近的直岙、兰田、蛤蟒坑等地也纷纷栽培,由此可见,白术作为特产已有千年历史。五十年代以后,奉化东岙、西岙、东姜、东山、里村、外村、晦溪、栖霞坑等村也相继栽培白术,正如《奉化市志》所载,1967年所产白术干达四十吨之多。

白术,旧时候作为商品规格,有峰面、太峰王、峰王、峰贡、顶贡、净贡、净京等七个等级,都属于烧术。此外还有日光晒干的,称为生晒或冬术,其规格也按大小而定,有的还切成片子出售,称冬术片。规格则有头片、二片、三片之分。

白术的栽培有三个过程,一是留养术籽,二是播种育栽,三是种栽至成为商品白术。白术一般是在每年谷雨下种,一般到立冬前后选择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起土,过早起土养分不足,过迟起土术身又生新芽,都将影响质量。

白术的加工相当烦琐。仅就烧术而言,起土后的鲜术须立即进行加工,否则会变成迟烧术,不易将白术烧干。鲜术上笼以后,开始时用猛火烧,待蒸气上升,外皮发热后将火力降低,缓烧5-6个小时,待细须去落后再烧6小时。此时白术已成半干。将半干的白术剪去残存术杆,按大小分开,再烧8-12个小时,至七成干时,取出堆放十天,让其自然回性,再按大小进行第三次复烧。这次复烧大约须连续烧40个小时左右,直至烧干为止。

白术,作为一味重要中药材,产地除宁波外,还产于天台和会稽山脉。但旧时候都在宁波集散,当时宁波药行街就有个称为白术公所的。全年白术上市量在500万斤以上,除销往全国各地,还供出口。此外,产于於潜的(今临安)称“於术”,福建、江苏、安徽、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亦有栽培。

白术,以根状茎入药,性温,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利水化湿功效。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

英文名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制法

土白术: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每100kg白术片 ,用伏龙肝细粉20kg。

炒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 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 ~13cm,直径 15~7cm 。表面灰**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 4μm。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

(2) 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挥干,加10%香草醛硫酸溶液,显紫色;另取滤液 1滴,点于滤纸上,挥干,喷洒1%香草醛硫酸溶液,显桃红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 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 -醋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6 ~12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经效产宝》:趁痛散处方牛膝当归官桂(去皮)白术黄耆各15克薤白75克独活15克生姜15克甘草75克(炙)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经止痛。主产后遍身疼痛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75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分二次热服。摘录《经效产宝》《丹溪心法》卷四:趁痛散处方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地龙(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灵脂(酒淘)香附(童便浸)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散瘀通络,行痹止痛。主痛风,瘀滞络阻,筋脉、关节疼痛。用法用量每次6克,加酒调服。服上药不愈,加酒炒黄芩、酒炒黄柏。摘录《丹溪心法》卷四《便览》卷四:趁痛散处方当归半两,官桂半两,白术半两,牛膝半两,甘草(炙)3钱,黄耆半两,独活半两,羌活半两,生姜半两,桑寄生(或续断)半两。功能主治产后血滞,筋脉拘挛,腰背强直,遍身疼痛。用法用量上药每服4钱,水煎去滓,空心热服。摘录《便览》卷四《产育保庆集》:趁痛散别名二妙趁痛散处方牛膝半两,当归半两,桂(去皮)半两,白术半两,黄耆半两,独活半两,生姜半两,薤白1分,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弱,瘀血阻滞,筋脉失养,腰背拘急,头身疼痛,脉虚弦而涩者。用法用量二妙趁痛散(《万氏家抄方》卷五)。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产后气弱血亏,寒邪袭入经络,不能统运营气于一身,故遍身疼痛不休。方中当归养血,营一身之经脉;黄耆补气,运一身之卫阳;白术健脾补气以生血;官桂温通经脉以散寒;独活通经络;牛膝壮筋脉;炙草益胃和中;生姜温胃散邪;薤白温通阳气,以活血脉,酒丸酒下,使脉气流通,寒邪外解,经脉融和,身痛蠲除。摘录《产育保庆集》《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引《良方》:趁痛散处方牛膝(酒炒)1两,甘草(炒)1两,薤白1两,当归半两,白术(炒)半两,黄耆(炒)半两,桂心半两,独活(加芦)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骨节疼痛,发热头重,四肢不举。用法用量每服半

详见百科词条:趁痛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55:51 共142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处方泽泻15克白术6克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泽泻汤处方泽泻升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栀子仁人参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柴胡(去苗)120克桑根白皮(锉,炙)60克青葙子30克制法上药十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王乐善方:泽泻汤处方泽泻40克,白术20克。功能主治蠲饮利湿。主素有痰饮内停,清阳不得上升所致。(美尼尔氏综合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王乐善方《普济方》卷一九三方名泽泻汤组成泽鸡3两(炒),知母2两,海藻2两,丹参3两,秦艽2两,木防己2两,猪苓2两(去皮),大黄3两,通草2两,青木香2两。主治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裂,脉浮数。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制备方法上切。用药禁忌忌酢物。《圣济总录》卷六十七方名泽泻汤组成泽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续断1两,秦艽(去苗土)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五味子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主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各1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方名泽泻汤别名肾著散组成泽泻半两,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

详见百科词条:泽泻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3:18:40 共40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葱白散处方川芎、苍术(米泔浸)、白术,各二两。甘草、石膏(煅)、干葛(焙),各一两。麻黄(去根节)三两。炮制上件为细末。功能主治解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不思饮食。又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山岚瘴气,时行疫疠,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白二寸,煎至七分,热服不拘时候。如要出汗,并煎三服,被盖,汗出为度。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葱白散处方川芎2两,苍术(米泔浸)2两,白术2两,甘草(爁)1两,石膏(煅)1两,干葛(焙)1两,麻黄(去根节)3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不思饮食,又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及山岚瘴气,时行疫疠。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生姜3片,葱白2寸,煎至7分,稍热服,不拘时候。摘录《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博济》卷二方名葱白散组成川芎1两,当归1两,枳壳(去白,麸炒)1两,厚朴(去白,姜汁炙)1两,官桂(去皮)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人参1两,蓬莪术(醋浸1宿,焙)1两,舶上茴香(炒)1两,荆三棱(炮)1两,苦楝子1两,茯苓(去皮)1两,干地黄1两,大黄半两,诃子半两(去核)(2味酌用)。功效温通调经。主治一切冷气不和,及本脏膀胱气攻冲疼痛;妇人产前产后腹痛,胎不安,或血刺者;兼能治血脏宿冷,百节倦疼,肌瘦怯弱,伤劳带癖。脾胃虚冷,攻筑心下,连胁肋刺痛,胸膈病闷,背膊连顶,拘急疼痛,不思饮食,或时呕逆,霍乱转筋,腹冷泄泻,膀胱小肠及外肾肿痛,食伤浮肿,心脾冷痛。用法用量每有患者3平钱,常

详见百科词条:葱白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0:27:17 共134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鸡峰》卷十八:白术茯苓汤 21 白术茯苓汤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26 各家论述 27 摘录 3 《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白术茯苓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34 各家论述 35 摘录 4 《兰室秘藏》卷中 41 白术茯苓汤的别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46 附注 5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51 组成 52 主治 53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5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白术茯苓汤 1 拼音

bái zhú fú líng tāng

2 《鸡峰》卷十八:白术茯苓汤

21 白术茯苓汤的别名

白术汤

22 处方

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

23 制法

上为粗末。

24 功能主治

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腹痛肠鸣,倚息短气,身形如肿。及时行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振振身摇;脾虚泄泻,脉缓者。

25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白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26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泻由乎湿,脾土虚弱,不能制御于中,故偏渗大肠,泄泻不止焉。白术崇土燥湿,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益胃,兼益中州之气也。水煎温服,使湿去土强,则脾能健运而敷化有权,泄泻无不自止矣。此健脾渗湿之剂,为脾亏泄泻之专方。

27 摘录

《鸡峰》卷十八

3 《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白术茯苓汤

31 处方

白术5钱,茯苓5钱。

32 功能主治

湿泻,或食积、湿热作泻,脾胃虚弱,不能克制水谷,湿盛作泻者。

33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煎,食前服。

34 各家论述

《医方考》:脾胃者,土也。土虚则不能四布津液,水谷常留于胃而生湿矣。经曰:湿盛则濡泻。故知水泻之疾,原于湿也。白术甘温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茯苓甘温而淡,温则益脾,淡则渗湿,土旺湿衰,泻斯止矣。

35 摘录

《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

4 《兰室秘藏》卷中 41 白术茯苓汤的别名

白术汤

42 组成

白术1两,白茯苓1两,半夏1两,炒曲2钱,麦糵面5分(炒)。

43 功效

实脾胃。

44 主治

胃气弱,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身重有痰,恶心欲吐。

45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大盏,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不拘时候服。

46 附注

白术汤(《普济方》卷二十五)。

5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51 组成

白术5两,茯苓3两,橘皮2两,当归2两,附子(炮)2两,生姜4两,半夏4两(切),桂4两,细辛4两(一作人参)。

52 主治

胸中结,痰饮澼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

53 白术茯苓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次服。服3剂良。

54 制备方法

上切。

55 用药禁忌

忌羊肉、饧、桃、李、雀肉、猪肉、冷水、生葱、生菜、醋物。

古籍中的白术茯苓汤 《医宗金鉴》:[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攻里之饮证也。至如十枣汤与下篇之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二方,皆治饮家有表里证者。十枣汤治头痛、发热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编

攻里之饮证也。至如十枣汤与下编之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二方,皆治饮家有表里证者。十枣汤治头痛、发热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四淋痰饮头面]淋

十五丸水一盏先煎令沸入药煮熟漉出别以生姜汤下白术茯苓汤治脾胃气弱痰饮不消呕吐酸水噫醋恶心胸膈膨闷腹

《伤寒证治准绳》:[卷四]厥阴病

下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下利不止乌梅丸桂枝白术茯苓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茯苓白术(各二钱

《伤寒证治准绳》:[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心下满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安胎白术散 31 组成 32 制法 33 安胎白术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杏苑》卷八方之安胎白术散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安胎白术散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安胎白术散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安胎白术散的用法用量 54 使用注意 55 各家论述 56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安胎白术散 1 拼音

ān tāi bái zhú sǎn

2 概述

安胎白术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安胎白术散 31 组成

白术、川芎各一两,吴茱萸(汤泡)五钱,炙甘草一两半[1]。

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1]。

33 安胎白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1]。

3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安胎白术散功能补荣卫,养胎气[1]。治妊娠宿有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伤胎多坠[1]。

4 《杏苑》卷八方之安胎白术散 41 处方

白术1钱,橘红1钱,人参1钱,前胡7分,川芎7分,麦冬7分,赤茯7分,甘草5分,半夏5分。

42 功能主治

《杏苑》卷八方之安胎白术散主治妊娠烦热头疼,烦闷,胎气不安,吐逆不食。

43 安胎白术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竹茹1团,水煎,食前服。

44 摘录

《杏苑》卷八

5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安胎白术散 51 处方

白术1两,川芎1两,吴茱萸(汤泡)半两,甘草(炙)1两半。

52 功能主治

《奇效良方》卷六十三方之安胎白术散功在补荣卫,养胎气。主妊娠宿有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伤胎多堕。

53 安胎白术散的用法用量

上药为细末。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54 使用注意

忌生冷果实之物。

55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汪淇笺注:天地以大气春生夏长,人身以心肝应之,若有宿冷者,春气不温也,以吴茱萸温之;胎痿不长者,夏气不大也,以川芎大之;白术、甘草乃培土以补其母也。

56 摘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