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是什么朝代的“古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商丘是什么朝代的“古都”,第1张

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

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4600余年的建城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

扩展资料:

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曾建都于商丘。  商丘夜景帝喾之子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商丘为商朝的第一个建都地,并先后六次在商丘建都。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商丘为宋国国都。西汉商丘为汉代最强盛的诸侯国梁国的国都。北宋时期,商丘为北宋陪都,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成为南宋的开国都城。

-商丘

商丘古城是明朝的建筑。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朝正德六年竣工。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

商丘古城的发展和现实意义

明朝弘治年间发生的黄河水患致使商丘古城被湮没于黄土之下,弘治十六年,商丘人民在原归德府古城原址附近破土动工重建古城,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基本竣工。

现存商丘古城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虽然历经战乱,但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

商丘古城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特点、建筑规制有着极为重要的典范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以及相关时期的历史风貌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证据。

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4600余年的建城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

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

公元前24世纪,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

商朝(约前16世纪),契的十三世孙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初都南亳。

周朝(约前11世纪),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称宋国,都宋城。

扩展资料:

商丘位于河南省的东部, 是一座有着 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商城市,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厚重的历史、 古老的文明、璀璨的文化在这里汇集,众多故事传说在这里流传,商人、商品、商业在这里孕育,是名副其实的“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丘就像部史诗巨著, 囊括古今,悠久辉煌。

商丘历史悠久,“三皇” 之首的燧人氏, 早在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发明了人工取火,这是人类文明史上里程碑式见模宏大的燧皇陵。 的发现。

在新石器的五帝时代,炎帝、颛顼、帝喾就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先后建立都城,之后的夏、商周朝末国、汉朝梁国南宋、金朝六朝均在此建都,并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众多古老的遗迹。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在4000年的漫长岁月中,原建筑早已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中,而今我们看到的是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新修建的归德府,多年的风云岁月,依然保存完好。至今已伴随着商丘走过了500多年的历史。

在结构设计与建筑布局上十分注重,这座历时8年才完工的古城,是“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最高境界,城池除了东西南北4座大门外,在每座大门外的翁城之上又分别建了4个扭头城门,被称为“四门八开”。

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形的城郭,内含方形的城墙,与古代的“天国地方“说相一致,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排是古人智慧的伟大创造。商丘古城在我国现存的古城中是控无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为我国古代城池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商丘,既可以游览百家的名胜古迹,也可以坐下来喝杯清茶,听当地的老人讲述那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月下老人牵线才子佳人的喜悦、汉高祖新白蛇的英勇不凡、花木兰的忠贞,李香君的贞烈等,让人回味无穷。

-商丘

1、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

2、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4600余年的建城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曾建都于商丘。

商丘的历史:

商丘,简称商河南省地级市,商丘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

东西横跨168公里,南北纵贯128公里。

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

商丘从1900年到1913年裁归德府,1928年,起称商丘。

1948年11月,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

1949年3月,改为河南省商丘专区。

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

扩展资料:

商丘最著名的景点是商丘古城,现存的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

俯瞰城池,里方外圆,形如古铜钱。

砖城周长达四公里多,四墙基本对称相等,墙高六点六米,基宽十米。

古城拱圈式的四门,至今仍完整无缺,甚为壮观。

四门东曰宾阳,西曰垤泽,南曰拱阳,北曰拱辰。

另有二个水门,座落在南门东西两侧。

四门还有四个瓮圈小城。

瓮城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即北门向西,西门向南,南门向东,东门向南,所以古城有旧门八开之说。

民国年间,瓮城被折除,但残迹犹见。

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着全城。

城河内有芦苇荡、荷花塘。

特别是城南的水面,据传为西汉梁孝王的南湖,也是老城故址。

唐代的睢阳故城,宋代的南京城和元代的归德府都叠压水下。

突出水面的一个个小岛,就是原来名胜古迹的遗存,如周代宋国的蠡台,孔夫子游宋时文雅台。

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宫室、辉华宫、吹富、钓台、女郎台和望云亭,还有雎阳之战时的协忠庙,北宋时的应天书院等。

昔日胜景,只存数岛,留传到今。

巨龙般的护城大堤盘亘在城河外。

这是明嘉靖十九年间用黄土筑成,用以防水患兵灾的,现在,大堤已成为环成公路。

路边杨柳郁郁,翠柏长青。

商丘的古称是什么?

古称商、亳、商丘、宋国、梁国、睢阳、宋州、宋城、应天府、南京、归德府等

长江的古称是什么长江的古称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如苏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由于古代科学不发达,交通也不方便,古人很难认识长江的全貌,于是形成了很多的分段别称。长江正源叫沱沱河。从沱沱河到青海玉树段叫通天河。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达三四千米,和长江中下游相比较,真可谓是通天的河流。通天河流到川藏交界处,便有了金沙江之名(因江中出产沙金)。金沙江在川滇边界拐了七个大湾,在宜宾附近接纳了岷江,开始称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长1020公里,因流程大部分在川境,故称川江。川江纳众支流入三峡,水量骤增一倍以上。由于三峡多悬崖峭壁,故称“峡江”。长江过宜昌后,江面骤然展宽,进入“极目楚天舒”的两湖平原。此乃古荆州之地,故称荆江。“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指的就是这里。长江在岳阳、武汉接纳洞庭湖水系和最大的支流汉水后,称九江或浔阳江。长江在江西接纳鄱阳湖水系后,流经安徽境内段称楚江,因安徽古时属楚国。江水流入江苏境内,尤其到镇江、扬州附近,为驰名中外的扬子江。长江流经上海,接纳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入海,便走完了它6300公里的行程。卫家雄 华林甫

面条的古称是什么?

我国的面条起源于汉代。那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我知道这个。。呵呵

媒婆的古称是什么

媒人,古称“冰人”。古俗春秋为嫁娶吉时,而冰天雪地的冬季才是媒人为男女撮合牵线之时,故媒人才有“冰人”之称。又称“媒妁”,民间俗称“媒婆”“红娘”“月老”。媒人所司职责,文雅的说法,“通两姓之好,定家室之道”。通俗的讲来,就是撮合男女婚事

天津的古称是什么?

楼主你好

很荣幸为你作答

我用了十五分钟认真帮你查询了下。

古称之为直沽。

近代称天津卫。

祝你一切顺心

南京的古称是什么

南京六朝古都 有很多称呼 建康,金陵…… 不知你问的是泛指什么时间段

周庄的古称是什么

周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

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

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邯郸的古称是什么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无锡”的古称是什么?

“无锡”的古称是:梁溪,震泽,金匮。

无锡,结束时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介于北纬31°07′至32°02′、东经119°31′至120°36′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辖区总面积478761平方公里,辖5个区2个市,户籍人口48620万(2016年末)。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属先后多次变化,曾经属常州专区、无锡市、苏州专区管辖。1981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3年,原属苏州地区的无锡县、江阴县与原属镇江地区的宜兴县划为无锡市管辖。

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是在江南濛濛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无锡。著名景点有:鼋头渚、灵山胜境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