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名的街道是哪几条街,当时是叫什么名字?
比较繁华的中心街道称作御街,宽两百步,路两边是御廊。
东西向:启圣院街、踊路街、东十字大街、小御街(东华门前)、南门大街、界北巷、南北讲堂巷、马行街、杨楼街、东鸡儿巷、西鸡儿巷、绣巷、 旧曹门街、大货行街、小货行街、太庙街、杀猪巷、麦秸巷、录事巷
南北向: 西角楼大街、浚仪桥街、报慈寺街、御街、税务街、高头街、小甜水巷、界身巷、第三甜水巷、 大辽人使驿路、第二甜水巷、第一甜水巷 赵十万宅路、东榆林巷、枣家子巷、袜豄巷
闷热的夏天,即使吹着空调什么都不干就这么静静地坐着也会出一身的汗,此时一杯加了冰块的可乐或啤酒就可以让人瞬间''死而复生'',肯德基或麦当劳夏天卖的十块钱一杯的加满冰块的可乐的第一口值九块五。
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夏天,从来都离不开''冰块'',在各种饮料里加冰块,将各种水果放到冰块里冰镇,夏天的气温一年比一年高,到了盛夏我们恨不得把自己埋到冰块中,冰块就像千年人参熬成的汤一样吊着我们的最后''一口气'',如果想要冰块,现代人只需将纯净水放到冰箱就能得到,古人的夏天和现代人一样也离不开冰块,但可想而知想要在没有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宋朝的夏天拿到冰块一定不是什么容易的事,那么宋朝的百姓到底是如何拿到冰块的呢?
宋朝百姓早已实现''冰块自由''
唐朝人民一定无法相信在唐朝灭亡后过不了多久就建立的宋朝已经实现了''冰块自由'',宋朝的''冰块自由''可不仅仅是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才能实现,''冰块自由''对宋朝的平民百姓来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要知道在唐朝夏天的冰块对于大多数平民百姓都是可望不可即的''稀缺资源'',身为无权无势更无钱的唐朝平民百姓从来不会奢求在炎热的夏天用''冰'',《云仙杂记》中对唐朝冰块有多珍贵做了如下记载:
''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壁''
你问我唐朝的冰块有多么珍贵,我只能告诉你唐朝的冰块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
图 宋朝人夏天饮冰图
冰块对宋朝百姓来说是''救命稻草''
''民以食为天''这句中国古话从来不假,在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冰块自由''的宋朝百姓身上这句话也同样适用,冰块在夏天之所以这么受各个朝代的百姓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夏天的冰冻饮料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宋朝以前的各个朝代的人民之所以花费大量心血研究夏天制冰方法的原因之一正是为了能在炎热的夏天品尝到冰冰凉凉的饮料,冰凉的饮料在古人看来是驱赶酷暑的闷热最好办法,''冰块自由''给宋朝百姓带来的是''冰冻食品自由''。
如果现代人在宋朝的盛夏里走一圈,那么大多数现代人一定刚走两步就已经''化''了,古代的夏天虽然没有现代的夏天这么炎热,但在现代随处可见的空调在古代却是无法想象的高科技,走在宋朝的大街上,你会感觉每一阵风吹向你的目的都不是为了给你带来清凉,而是为了给你带来黏在后背无法摆脱的汗水,你一开始想快点走回家,毕竟家里凉快些,但你突然想起来家里的温度和大街上的温度没有区别,因为家里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正当你心灰意冷时,宋朝街头立着青布伞的小摊位吸引了你的注意,这些小摊位就是宋朝的移动冰柜。
三伏天时在汴京的巷陌路口,桥门市井,这些''移动冰柜''几乎是随处可见,没有精致的摆盘和周到的服务,有的只是几张桌椅和一把青布伞,这些小摊位就成了宋朝市民眼里的''救命稻草'',凉水荔枝膏,冰沙,卫州白桃等解暑止渴的就这么冰冻食品静静地躺在一个个小摊位中,宋朝有一种被称为''冰雪''的冰冻食品,''冰雪''在宋朝的夏日可以说是风靡全城,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没有谁不喜欢这道美食,''冰雪''又被叫做''砂糖冰雪小丸子'',现代可考可查的''冰雪''做法大概是先将糯米粉和砂糖,黄豆粉混在一起做成类似于现代人所吃的''粉圆'',古人称其为''小丸子'',将''小丸子''放于沸水中煮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最后将小丸子和蜂蜜,冰水等混在一起。
提起夏天的甜品,冰激凌在现代一定是个不能错过的绝佳零食,牛奶制成的冰激凌再加上浓郁的巧克力酱或者草莓酱配上酥脆的甜筒壳,光是想想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夏天的游乐园或偶像剧和冰激凌都是绝配,实际上冰激凌并不是现代人才享受得到的食物,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冰激凌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宋朝的冰激凌不像现代的冰激凌一样是小小的一个,宋朝的冰激凌像一座缩小版的''小山'',将融化牛乳滴在盘子上形成''假山''的形状后再放入冰窖中冷冻,只需要几个小时便制成了一道宋朝特有的''冰激凌''。
在夏天,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冰块的诱惑,宋朝的皇帝就曾因为在夏天食用大量冰水最后身体承受不住拉肚子,他还对自己的臣子说:''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他的臣子还劝解:''快意所为,忽其所当戒,其后未有不悔者'',就连处于权势与金钱顶峰的皇帝也会为了一时的痛快而不管不顾,即使快乐之后是难以忍受的痛苦。
冰块在宋朝只能作为''食物''吗?其实冰块在宋朝的政治外交方面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在那个没有冰箱等高科技产品的时代,冰块在夏天还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对别国是难以想象的,当别国的外交使者在盛夏之际来到宋朝,本以为在宴席上只能吃到自己国家也有的各种菜式,但却看到一道道清凉美味的冰冻食品却被宫女摆上餐桌,且所有的冷冻食品都''任君选择'',喜欢哪个吃哪个,这种''震撼''对于别国外交使者来说绝对是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别国外交使者在宋朝品尝到如此美味后再回到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像别国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惊讶,而别国统治者也能从外交使者的言语之中体会到宋朝国力的强盛。
皇帝对别国臣子都如此''盛情款待'',对待自己国家的臣子时更是''关怀备至'',夏日炎炎,宋朝的大臣常常因为工作而汗流浃背,皇帝也知道臣子工作辛苦,为了表达自己对臣子的体恤之意,皇帝也会嘱咐太监们准备一些凉茶等消暑良品赠予大臣们,夏天的皇宫里最辛苦的人是谁?不是为皇帝疲于奔命的大臣,也不是兢兢业业的太监,而是站在烈日底下一动也不动的站岗的士兵们,大臣和太监再辛苦也是处于室内,而站岗是士兵们却是直接站在太阳下接受太阳的''毒打'',所以每到夏日,在皇宫站岗的士兵们都能领到一定数量的冰块。
图 街头冷饮小摊
没有冰箱,冰块同样会从冬日存到夏日
即使宋朝百姓已经实现了''冰块自由'',但这并不代表冰块在宋朝是可以随便浪费的资源,冰块在宋朝还是非常珍贵的稀缺资源,每年皇帝都会在某一天下令打开冰窖,且在打开冰窖的那天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仪式也是以''冰''为核心以此感谢上天赐予人类''冰块'',祭祀仪式一定会有专门的祭祀对象,而开窖仪式上的祭祀对象就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水神''司寒'',除了祭拜水神,人们还会祭拜先祖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祭祀仪式上的具体做法就是将各种用冰块做成的食物放于祭祀台上让水神和先祖第一个食用冰冻食品,为了每年夏日的这个祭祀仪式,朝廷都会使用大量冰块,冰块的重量甚至达到了一千五百斤左右。
图 古人取冰
数量如此庞大的冰块在冰块价格和黄金等价的唐朝来说几乎是异想天开,但宋朝却能将采冰和储存冰块的成本大大压缩,使得宋朝的普通百姓也有冰可用。
宋朝夏天的冰块一般只来自于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夏天人工制作大量冰块,''我们生产冰块,我们不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大概是宋朝制冰人的代言词,唐朝末期人们在对制造出来的粗糙火药进行加工时偶然发现,只要将硝石放入火盆之中,火盆中的水就能变成冰,硝石能够吸热结冰的特点就这么被发现了,聪明的宋朝人在根据硝石的这一特点进行了多次实验后终于研究出了制作冰块的硝石和水的最合适比例,从此,宋朝人就以这一工艺手法在夏天制作出了大量的冰块。
图 宋朝凉茶小摊
第二种途径就是将冬天的冰块存储到夏天再拿出来使用,宋朝有专门的采冰人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到二月份负责采冰的工作,每年需要开采的冰块数量超过三十万斤,且采的冰块尺寸要尽量大和厚,有商业头脑的北方人也会在冬天储存大量冰块,等到炎热的夏天时再卖给南方人以此大赚一笔。
结语:
一块普普通通的冰,背后却是制冰工艺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享受生活,追求生活已经深入刻画在宋代人民的思想之中,繁荣的经济与开明的政策更是促进了宋朝人民的物质与精神建设。
于今日而言,冰见于夏日已是寻常之事。
烈日当头时,品尝一口雪糕,仰望远处的海岸线,你是否会想起,或许平行宇宙中1300年前的宋朝,也有一个你正在埋头品冰。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一箪食,一瓢饮 , 都是造物主的馈赠 。
如果不懂吃吃喝喝,食物于人,不过是种饲料。
古往今来,聪慧的中国人最懂得如何犒赏味蕾,若要问起哪一朝吃货最有口福,非宋人莫属。
无论是烩、炸、炒、炖等烹饪技法的普及,还是盐、醋、花椒、豆豉等配料的运用,乃至层出不穷的珍馐齐聚,俨然在社会各界掀起一股空前绝后的美食风潮。
雅致的宋人不仅爱吃、会吃,还促成了厨具、家具的改良,并形成一套分工有序的后厨制度。
自宋朝起,一日两餐开始向一日三餐过渡,分食制的地位逐渐被合食制取代。没有宋朝,中国的饮食史上就要失去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国学大师 陈寅恪 先生,在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中写道:
宋朝,从来都是一个被低估的王朝,因其与辽、金、西夏等北方民族纷争不休,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让后世只记住了它在军事上的孱弱。
殊不知,宋朝国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今人的想象。
据史料统计, 宋神宗时期 ,国库年铸币已达 506万贯 ,而唐朝在 开元盛世 ,年铸币为 32万贯 ,近16倍的数据悬殊,足以证明宋人的富有。
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政府不差钱,百姓能安居乐业,才会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先满足的,自然是胃。
宋朝的伟大,不仅在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割据,还着实解决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温饱问题。
纵观前朝,华夏大地爆发了几次饥荒,方圆百里颗粒无收,饿殍遍野,触目惊心。宋太祖赵匡胤建朝后,当即制定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其子孙也都将此方针认真贯彻执行。
对比可知, 唐朝 平均每亩粮食产量为 15石 ,到 宋朝 已提升到 2石 。值得注意的是, 唐朝1石约53千克,宋朝1石约97千克 。
在 《宋代经济史》 一书中,作者 漆侠 也做过计算,宋人垦田面积达72亿亩,南方水稻每亩产量约176千克,北方小麦每亩产量约89千克。
产量的巨大突破,离不开历代君王采取的有效措施:设置农官、劝导农桑、兴修水利、开辟荒地、奖励种树和种桑、推广农业革新等。
为了让人们不挨饿,吃到上乘粮食,皇帝们纷纷做出了表率,最突出的案例莫过于 宋真宗赵恒 。
当时, 越南 使臣向中国进贡的贡品中,有一批优良种子,唤作 “占城稻” 。
宋真宗 没有立刻向地方推广,先是在宫殿内开辟的田地里试种两年,发现其耐旱、生长期短、适应性强,遂将种子交给地方官员,从福建开始播种,尔后又传给江淮两浙,乃至河南一带。
除了占城稻,北宋年间还引进过 高丽的黄粒稻 、 印度的绿豆 等。为了让新品种更快流通全国,政府不仅颁发了一系列 劝农诏书 ,还出台过 免除农业税 的诏令。
农民不仅有田种,餐桌上的菜品也越来越丰富,吃饭不再只为饱腹,并逐步演绎出一种美学。
宋人有多爱吃,翻开 张择端 的传世之作 《清明上河图》 便可领略一二。长达5米的画卷,生动还原出东京开封府的民风气象。
各色人物穿梭于街道码头,车轿骡马忙碌不停,大小船只停靠在岸,高大的城楼屹立在市中心,两侧房屋鳞次节比,大城气派跃然纸上。
在画卷近100座楼宇中,至少有45家经营餐饮业的店铺,如 茶坊、酒肆、面店、肉铺 等,甚至还出现了 “外卖小哥” 。
只见,一个小伙计一手端着餐盘,慢步向前,不知要为哪户人家送去刚做好的饭菜。那时的国人已能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理念是何等超前!
宋人爱吃什么,在 《梦梁录》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等经典著作中,已罗列出长长的清单。
譬如 面条 ,宋人唤作 “汤饼” ,有笋泼肉面、盐煎面、罨生软羊面;再如 馒头 ,宋人称为 “蒸饼” ,有羊肉馒头、蟹肉馒头、笋肉馒头;糕点更是五花八门,有重阳糕、栗糕、梅花饼、胡饼……
有趣的是,宋人将现在的 饺子 称作 “馄饨” ,而我们如今所说的 馄饨 ,则叫做 “馉饳” 。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主,还吃上炒米。富贵人家追求食物的精细;对平民来说,一碗菜羹汤,一块油煎豆腐,也能吃出满足感。
最不可思议的是,宋人居然也爱 “深夜放毒” 。
众所周知, 大唐王朝实施禁夜令 ,每晚以鼓声告知百姓,“禁夜”开始,不得私自外出活动,违令者将处以责罚, 一年中仅有3天不禁夜 。想在夜晚出门喝酒搓饭,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若你穿越到宋朝,便可如释重负了。
逛过宋人的 夜市 ,方知吃货天堂应在此处。没有营业时间的限制,宋人的夜市一般到 三更才结束,五更天又早早开张 ,吃的、喝的,应有尽有,且价格不贵。
根据时令不同,店铺也会推出 时令菜单 ,炎热的夏天有诸如 荔枝膏 、 梅子姜 、 砂糖冰雪冷元子 这般开胃甜品;到了寒冷的冬天,人们吃 兔肉 、 野鸭肉 、 烤猪皮 等滋补食材。
说到肉食,就不得不提一道名菜—— 东坡肉 。
大文豪 苏轼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发现当地的猪肉极其鲜美,却很少被人食用,于是创制出 红烧肉 ,并将烹饪技巧写进了诗里:
与苏轼有关的美食还有很多,例如 东坡肘子 、 东坡豆腐 、 东坡凉粉 、 东坡茯苓饼 、 东坡芹菜脍 、 东坡墨鱼 、 东坡羹 等。
作为资深美食家,苏轼在开发新菜品的同时,也曾热心地为一位卖馓子的老妇人出谋划策。
老妇人手艺精湛,只因店铺偏僻,无人来买。于是,苏轼赋诗曰:
因为这首 《戏咏馓子赠邻妪》 ,老妇人的生意从此兴旺起来。馓子的味道究竟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但透过苏轼的文笔,仿佛能感知到千年前的那份酥脆香甜。
像苏轼这样喜爱钻研饮食的士大夫不在少数。
在汲取民间制面精髓的基础上,北宋初年学者 郑文宝 也为人们贡献了一款别致的美味—— 云英面 。
云英面的做法颇为讲究,用料有 藕 、 莲 、 菱 、 芋 、 鸡头 、 荸荠 、 慈菇 、 百合 等。
先将上述食材混合,瘦肉蒸至烂熟,待风吹凉,在石臼细细捣碎,加入四川所产的糖和蜂蜜蒸熟,继续倒入石臼轻捣,使糖和蜜与之拌匀,随后取出一团,冷却变硬后,用刀切着吃。切下的薄片酷似雪花,这便是 “云英面” 名字的由来。
一碗稀松平常的面,也能融合如此多食材,的确费尽了心思。其实,在云英面的制作方法中,已经能看到 山西刀削面的影子 。
每一种美食的诞生,都离不开前人的成果。一传十、十传百,云英面得到了无数食客的青睐,后来被纳入宋代食谱之中。
权臣 蔡京 对美食的狂热,也有例可证。相传,他 在开封宴请下属 品尝 蟹黄汤包 ,一顿饭局就花掉了 1300余贯 钱,相当于一个月的薪资。
在蔡京的府上还组建了一个水平顶级的厨师团队为其服务。 《问奇类林》 就有相关记录, “宋代太师蔡京,有厨婢数百人,庖子十五人……”
不止是蔡京,官宦人家的后厨也都是相似的配置,只是人数或多或少。不同于他朝,宋朝的名厨多以女性为主。
诸多职业中,属厨娘身价最高,而她们在后厨的分工十分明确,有的只管切丝,有的只管摆盘,每一道工序均做到极致。
若非极富权贵,一般人家用不起厨娘。 有时,为了请到一位好厨娘,纵然官居太守,也得用轿子体面地去迎接。
再看厨娘开出的食材清单,一顿饭的花销就相当于购买几匹上好的绢。长此以往,有多少家底经得起这样的日常消耗?
每逢盛大宴会,就到了大户人家的 “四司六局” 大显身手的时候。
“四司”包括 帐设司 、 厨司 、 茶酒司 、 台盘司 ;“六局”包括 果子局 、 蜜煎局 、 菜蔬局 、 油烛局 、 香药局 、 排办局 。从歌舞伴宴到换汤斟酒,专人负责,各司其职,已然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
在宋人的席面上,有一种区别于前朝的特殊现象,那就是人们可以围坐一桌,享用佳肴。
遥想春秋战国时期,食物均摆放于低矮的木案,用餐时须席地而坐,每人一份,互不干扰。这就是 沿袭了一千多年的分食制 。
尽管分食制更合乎礼法,但如果阖家团圆,不能齐聚在一张桌上吃饭,多少显得人情冷淡。
随着时代发展和思想的解放,饮食文化越来越贴近世俗, 高桌大椅 出现了,便捷的 合食制成为主流 , 精致的碗筷餐具一应俱全 。
可贵的是,宋人已十分注重饮食卫生问题,严格规定 使用公筷夹菜 。
根据元朝人孔齐在 《至正直记·止筯》 的记载,宋人桌上有三件必备餐具,一是 “筯瓶” ,相当于筷桶,用来装筷;二是 “止筯” ,用来搁置筷子,不可让筷子直接接触桌子;其三是 “渣斗” ,用来盛放肉骨鱼刺,以保持桌面干净。
有了合食制的形制,以及公筷意识的增强, “火锅” 在宋朝的走红,并不是意外,而是水到渠成。
在南宋文人 林洪 所著 《山家清供》 一书中,就载有一种名曰 “拨霞供” 的食物。
两宋文人都偏爱吃野兔肉,用筷子将切成薄片的兔肉在热汤中反复拨动,不一会儿,肉色就变成云霞般的色泽,蘸上酱汁食用,滋味异常鲜美,可不正是 涮火锅的雏形 ?
相比“火锅”,更新奇的烹饪方式 “炒” 横空出世。自宋以前,中国人做饭以蒸、煮为主,用的多是可再生的植物燃料。
到了宋朝,工商业蓬勃发展,对燃料的需求越来越高,植物燃料显然无法满足供应,采煤业便火爆起来,煤炭成为备受宠爱的新能源。
与此同时,宋代的金属冶炼术日趋成熟,先前多运用于打造农具和武器的铁,渐渐被工匠们大量用以制造炊具。
伴随铁锅在民间的流行,也为中华炒菜提供了发展基础。寻常人家颠勺炒上几盘家常菜,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儿。
今天,我们习惯将中国菜划分为 四大风味 和 八大菜系 ,四大风味即鲁、川、粤、淮扬;八大菜系则指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福建菜。
宋朝如此崇尚美食,又岂会没有菜系之分?
宋人的分法较简单,主要有 南食 、 北食 和 川饭 。
“川饭” 是一个令人倍感亲切的派系。四川人无辣不欢,大抵可以在这里找到原因。只不过,辣椒是明朝时由美洲引进,被大众所接受则是在清朝。 没有辣椒的宋人吃的到底是什么“辣”?
葱、姜、蒜、韭菜、芥菜、胡椒……只要能够提供辣味的食材,都被纳入厨房。最常用的川椒是花椒的一种,口感比普通花椒更强烈。
早市上,人们食用 姜辣汤 ,由姜和芥菜提供辣味,再以胡椒提升舌尖的麻感。清早出门,一碗下肚,有提升醒脑的效果。到了夜市,小贩们则售卖 “辣菜饼” 、 “辣骨头” 、 “芥辣瓜儿” 等特色小吃,生意格外火爆。
烧、烤、炒、爆、溜、炖……在宋朝基本成型;荤食、素食、面食、茶食……在宋朝争相斗艳。
文字是苍白的,历经千年洗礼,一些秘制风味失传了,味道江湖里的奇闻异事也逐渐被人遗忘。但若时光可以倒流,大快朵颐之余,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时代?
宋朝,终究是一个充满遗憾的王朝,虽可视作实现了大一统,版图却不及汉唐时期辽阔,边疆一带还总是战事不断。
宋朝,也是一座不容小觑的文明高峰, 宋瓷 的极简素雅、 宋词 的独树一帜、 书法 的风骨卓群、 绘画 的惊艳于世,处处彰显大国风范。
重文轻武、富而不强,受尽欺压,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物产丰饶,土地肥沃,养活得起1亿人口,也是不容置疑的铁证。
如若宋朝没有被蒙古人所灭,工商业的兴旺得以持续下去,或许中国将比欧洲更早进入工业革命,也未尝没有这种可能。
历史的转轮从未停歇,两宋的兴衰荣辱早已定格。不论世界怎么变,一茶一饭,一日三餐,依旧是不变的主题。
当我们捧起手中的碗,细细咀嚼生活的滋味,想象千年前的市井里巷,一声声吆喝叫卖的小商贩挑着扁担前来,一批批闻声而来的食客排起长队,总会忍俊不禁。
“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 这是宋人的风尚。
活在当下,品味今朝,而今我们所收获的,不仅是饕餮盛宴,还有远胜于宋朝的国富兵强。生在太平盛世,子民安康,无灾无难,可丰衣足食,把酒言欢,对吃货来说,才是真正的幸福吧!
本文2023-08-07 22:14: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