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详细的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大禹治水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详细的说,第1张

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没有到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功德永存

在我国到处都有关于大禹的遗迹和传闻安徽怀远县境内有禹墟和禹王宫;陕西韩城县有禹门;山西河津县城有禹门口;山西夏县中条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开封市郊有禹王台;禹县城内有禹王锁蛟井;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洛阳更有大禹开凿龙门的传说这些遍布中国的大禹遗迹,记刻着大禹的丰功和人们的思念大禹是我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一个 目前比较有依据的数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涂山既有大会诸侯遗址,又有娶女首领为妻的涂山氏国遗址,并留有禹王宫、启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启之地的)台桑、防风冢、禹墟等多处遗迹,山上禹王宫有数千年历史,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漩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 的由来而今的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于甬道尽头内立明朝人南大吉书写的“大禹陵”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处 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 传统的说法是: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舜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终于成功史实并不如此简单,鲧也不会如此之笨失败或者成功总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国语》等古籍就说过大禹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

淮沂治水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全国许多地方世代相传,禹的足迹不仅遍于全国各地,而且许多名山大川也都被说成是受禹治理过的其中有关大禹和其父鲧在今鲁南苏北黄淮泛区治水的传说也在华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洪荒时代就是原始时代那时代没有文字记录先民的生活状况,后人往往凭想像、传说、神话去加以了解现代由于先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地质学的发达,对于洪荒时代的情况,才推断出一个近似的了解相传在距今约4600年前的夏朝尧舜时代,正值冰河时代后期,气候转暖,积雪消融大地山河,沦为泽国,天地万物,同为波臣人类或登高陵土山,或以木为舟,载沉载浮,幸免沦没古黄河改道从苏北平原入海,淮、泗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加之海水水面升高,沧海横流,海水倒灌,淮河淤积,使泰山以西到沂蒙以南至苏北地区,成为大片泽国在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时,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各部落的人们被迫逃避到一个个高地上,形成了许多孤岛鲧是尧舜治下的一位治水首领,他被流放东夷,负责变革同化东夷族,使其迅速赶上进步的黄帝族鲧是传说中禹的父亲,颛顼的儿子,姒(si)姓,建国于崇(今河南嵩县北),史称崇伯鲧是尧帝的臣子,当时洪水泛滥,他由四岳推荐给尧,被派去治理洪水由于他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九年不成,用湮塞的方法,淹没许多人的生命,并擅自将神庙里的青铜礼器铸成治水工具,犯下弥天大罪,被舜帝诛杀于羽山之野《正义》引《括地志》载,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禹贡》注:“羽山在郯城县七十里” 对于鲧的评价历来不太一致按照《尚书》的记载,鲧是一个凶神恶煞般的人物而在古代神话中,鲧却常常得到很高的评价《山海经》说他曾经窃取天帝的息壤来堵洪水,鲧成了一个不顾个人安危,救民于水火的英雄一般认为,鲧为了人民的利益,历经干辛万苦,直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未能取得治水的成功,但其勇于奉献的精神尤为可嘉他在治水方法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时人类治理洪灾尚处于摸索阶段,经验不足,因而曲折是难免的他的失败和悲剧为后继者指明了方向 《左传》云:“鲧化为黄熊,入于羽渊,渊东有羽山池上多生细柳,野兽不敢践”另据《山海经·海内经》载,鲧死之后从他的腹中生出了他的儿子禹大禹奉命继承了父亲未竞的事业,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并且亲临一线指挥,栉风沐雨,历经十年之久《史记》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叙说了禹的丰功伟绩:他舍家为国,忘我工作,新婚只有四天就离家赴任,三过家门而不入,连新生的儿子也无暇照顾为了全面了解水情和地势,他足迹踏遍了九州,勘察测量山形水势,疏导了九条河道,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条山脉,终于战胜了洪水,得以平土而居禹不仅治理了水患,而且还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开通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的大好局面大禹也因此大得民心,使他有条件获得政治优势,成为尧的继承人 经过大禹治水,在“淮沂其治,蒙羽其艺”之地 (《史记·夏本纪》),淮河和沂水流过的地方,蒙山和羽山之间,这片淤积几十年大水的地方,经过大禹的治理,将淤积的大水“谷”,引入大海,清理了古黄淮泛区的一些河段,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在低洼地留下了微山、东平、钜野、骆马等“四渎”,成为有利于先民生存的湖泊其后划分了行政区域,也就是青、兖、徐、扬、梁、豫、冀、荆、雍等九州岛禹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于禹,其后裔姒姓便在今鲁南苏北一带滋生繁衍,从事着耕耘、蚕桑、冶炼、制陶、渔猎等生产活动后人为纪念夏禹治水的功绩,曾在沂河岸边建立了禹王城禹是夏朝开国之君禹生启,启生仲康,仲康生帝相,帝相生少康

宁阳大禹治水传说

宁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北倚泰岱,南襟曲阜,孔子唱叹的“逝者如斯夫”的大汶河,横亘东西,穿越县境,境内有数十条汶河支流,经纬交织 山东省宁阳县禹王庙

几千年来,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久传不衰,家喻户晓,人们至今传颂着许多大禹治水的故事、诗词及歌谣,妇幼皆知的《禹王台的传说》、《筷子的传说》、《建立禹王庙的传说》、《“禹碑虹渚”传说》、《威镇水妖之庙的传说》、《大禹定属相的传说》、《大禹“夫妻树”的传说》、《“虬枝歧柏”的传说》、《禹攻云山的传说》、《铁牛镇海眼的传说》、《白马庙里祀禹父的传说》等十余个传说,有些已编入《宁阳县志》、《宁阳民间文学集成》等书籍 现在,人们在宁阳及周边地区发现了多处与大禹治水同时代的古文化遗迹,进一步印证了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特别是2002年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在香港收购的西周中期青铜礼器“遂公盨”,证明大禹治水的古史传说早在2900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在今天的宁阳及其大汶河沿岸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大禹治水的传说内容丰富易于上口,影响广泛他是该地区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他歌颂正义和美好、勤劳和善良,提倡公道和正派,让人团结和睦相互关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教化功能明显,使宁阳和周边地区形成了淳厚和谐的民风 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从古至今,上下3000多年一直流传宁阳境内有关大禹及其治水的记载很多,最早见于西周中期遂公盨铭文,其后《诗经·大雅》、《史记·禹贡》均有记载,宁阳县志(公元1743年)中亦有反映除正史外,禹王庙、禹王坟、村名、地名、宁阳八景中也有反映其中有西汉时期的古村落禹颓村(今白马庙村);被现存最早的明·万历三十四年编撰的《宁阳县志》中列为明代宁阳八景之一的“铁牛镇海”,是传说大禹治水时留下镇海眼,绝水患的堌堆山景观;为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在大汶河南岸建造的距今年代不祥,占地25亩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庙,庙内十一株千年古柏,其中一株传说为大禹化身 遂公盨

2002年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在香港收购的西周中期青铜礼器“遂公盨”,其铭文的前半部分,重点记叙了大禹治水的故事经考证,遂公盨是西周时期遂国的某代国君铸造的青铜礼器遂国位于今山东省宁阳县西北国都位于现在的白马庙村,国都西有一山,至今仍叫遂山由此证明大禹治水的古史传说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在今天的宁阳及其大汶河沿岸广为流传 以禹王庙为核心,在周边20公里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已发现古遗址10余处,云山店遗址、大官庄遗址、黄家庵遗址、沈西皋遗址最重要的是距禹王庙20公里的大汶口(堡头类型)遗址很多遗址与历史上的大禹同期,其文化层中,有大量淤积的泥沙,有洪水冲刷的痕迹,大禹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确有洪水泛滥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大荒之中,有山名巧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禹攻云雨”宁阳西北8公里有高近百丈的云山,山下群众传言:该山是当年禹疏蜀(伏)山湖积石而成清咸丰元年(1851)《宁阳县志山川》记:“上有洞,出云辄雨,相传为禹攻云雨所致八景云山烟雨即此”又传云山西北有海眼,禹将“东海流波山”上的“东海夔牛”点化到此,让这位“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声如雷、闻五万里”的夔牛镇住了海眼,消除了水患宁阳明万历十四年第一部县志将其 “铁牛镇海胜景”,列为宁阳八景之一 禹王庙大门内,并排屹立着两棵巨柏,树干笔直劲挺,极具凌霄之势,树冠的枝梢盘旋生长,向东南斜伸的枝条象高昂的凤头,西北树枝如展开的凤尾,人们都把这树冠叫做“凤凰架”,西侧的一株略低于东柏,树冠翁郁,犹如淑女有趣的是这株柏向东斜长,有偎夫之怀之态势,传说当年大禹治理汶水,积劳成疾,病死在汶水之滨,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把他葬在禹王庙的这个位置不久,在埋葬大禹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翠柏,以示大禹死后镇守汶水大禹由于常年在外治水,他的妻子非常想念他,便化作一只凤凰来找他,正巧落在大禹化身的这株柏树枝上,当得知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不在人世间后,心中十分悲痛,哀鸣不止,泣血而死一头栽到树下,离开了人间人们就把凤凰葬在这株树的西边,过了几天,葬凤凰的地方又长出了一株新柏树,人们纷纷议论说:大禹夫妻活着不能团聚,死后化作夫妻树、连理树,永不分离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部位文明行为在太空中被发现了,这时候大家就在那怀疑是不是在太空中只存在的证据我们这一批人们,又或者是早就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造就过文明行为,只不过是最后因为那一场远古传说洪水,所有的人们都没有了罢了,就好像是恐龙的灭绝一样,上一批创造文明人类,也在其场灾祸里都灭亡了,由于古籍中常常会有有关这一块的记述。

假如是仅有咱们国家的史籍中关于洪水史料记载那可能是不正确,但关键在于除开咱们国家,许多欧美国家里也有那一场洪水史料记载,那那就说明当时那一场洪水所覆海面积已是整个地球的程度,要不然不太可能每个国家都刚好在那个年代都记录了洪水,最先咱们国家记述的那场灾祸所淹总面积不单单是神话传说描绘的这些罢了,实际上咱们国家大大小小水灾都有过纪录,但是可能因为没有记述具体时间所以都搞混了,但是有关五六千年前差点儿淹了整个地球,将整个文明行为也给毁掉了的水灾不论是神话传说或是古兰经都有过记述。

不知道各位是否存在听说过诺亚方舟这词,这也是圣经里发生的,圣经中记载这一场水灾也发生在五六千年前,老话上帝创造了人们,可是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不但贪欲还观念恶邪,因此神就后悔莫及造就了人们这一种群,他想要处罚她们,让她们全都消退不上,于是他就下降了一场大雨,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将地球上这种污浊全都冲洗了一整洁,这一人种中只有一个人想法正,会得造物主的喜欢,这个人就是行成,为了让他避开这次灾祸,造物主指令他造一艘船,这条船能容下不少东西,造物主让他把世上的小动物雌和雄各带上一只躲到大轮船,随后暴雨降了出来,除开船上的一切,其他东西也被冲倒了,她所造的船便是大家经常会听到的诺亚方舟。

听说在这场洪水以前地球上文明行为还很发达,而且比今天还比较发达,都去大家所找到的遗迹也验证了这一点,而且玛雅文化也很可能是在这场洪水中消失,咱们国家史料记载便是关于女娲娘娘等方面的了,女娲造人是因为水灾淹了地面,也许这种听起来甚是诡异,但它即然存有自然就是如影随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有史前文明的出现,大家看到了以前遗留的文明行为,也发现原始人类日常生活所残余的印痕,那一场洪水或许真的存有

1、比尔人洪水故事

很久以前,整个世界都在水底下,唯有两座山露在水面。一座叫帕万顿伽尔(Pawandungar),另一座叫马塔芬(Mataphen)。这两座山随着洪水的上涨而升高,更高的那座山上有一个竹篮,神看见这个篮子就走上前问道:“你们是谁”

里面答道:“我们是巴拉希斯人(Balahis),兄妹俩。”他们在与神说话时转过身来互相端祥对方,神说:“看着对方,再说一次你们是谁”他们互相看着说:“我们是男人和妻子。”故事结尾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们都朝地上吐痰,从唾液中生出了另一个人。另一种说他俩把一点汗泥撮在一起,从这里形成了另一个人。

2、中美洲惠乔尔人

一个人发现他砍下的树一夜之间又长了出来。他偷看到原来是老祖母纳卡维(Nakawe)干的。她告诉他不久将有一场洪水毁灭世界。她指示他用树造一个箱子,装上谷粒、豆子和火具,还有五块压料的树根做燃料,还要带上一只黑母狗。

箱子在洪水中飘了五年。洪水退后箱子落在一座小山上。这个人象洪水没来之前那样回去干活。每天他回到自己住的山洞时,都发现有人已经给他准备好了玉米面饼。

他暗中窥探才知道是母狗做的。她脱下皮变成女人给他磨谷子。他把她的皮扔进火里,于是她悲嗥不止。他用尼塔玛水(nixtamal)为她洗浴,二人重新繁衍出了人类。

3、阿特拉西斯史诗

史密斯在库云基克找到的第二个洪水传说泥板,史称《阿特拉西斯史诗》,也是一个珍贵的异文。这个文本中的主角被称作阿特拉西斯或“大智者”。诗中说,人被创造之前,神象人一样劳动。由于神不愿做工,就用泥土和一个被杀死的神的血肉创造出人类来替代。

但人类的人口增长很快,又喜欢吵闹,使众神无法入睡。众神发动瘟疫、遣来旱灾、饥荒和土壤盐碱,都不能解决问题。最后,他们决定发动洪水摧毁人类。计划遭到了地狱之神恩基的反对,他让阿特拉西斯建造了一艘方舟,逃过了浩劫。

洪水阿特拉西斯向众神献祭,众神都来吃。在洪水之后的新世界,众神创造了不生育的妇女和受禁忌的妇女,同时派出名叫帕西图的恶魔专门从母亲膝上夺走婴儿,解决了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4、费城大学藏本

这是一个苏美尔文本,载于一块来自尼普尔的泥板残片,由波贝尔发现于费城大学博物馆,上面有90行可以释读。故事的主角是国王兼祭司朱苏拉(Ziusudra,意为“长寿”),当时他在雕刻并膜拜一尊木头神像,又祈问了神谕。

神谕告诉他一个众神的庄严决定:“我们将亲手遣下一场洪水,使人类灭种。……”大难临头时,主人公躲进一艘船中逃生。七天之后他打开舱盖,太阳神乌图出现了。朱苏拉以一头牛和一头羊献祭。向阿努和恩利尔鞠躬,这样他在迪尔门(Dilmun,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了永生。

5、百道梵书

《百道梵书》(SatapathaBrahmana)。据称是印度最早的洪水故事,约产生公元前10世纪前后。故事说摩奴在水池洗手,一条鱼忽然跳到他手中,开口对他说:“好好照料我,我将保佑你。”并告诉他洪水将至。

摩奴将鱼养在陶钵,并随其长大而移至沟中,最后放入大海。后来在洪水来临时,摩奴登舟,将舟系于鱼角,鱼将其拉到北山,那里后来被称为“摩奴登陆处”。摩奴登陆后以黄油和牛奶、乳清、凝乳向神祭祀,从祭品中出现一个女人,她自称是摩奴之女,后来与摩奴一起繁衍出他们的子孙。

-洪水神话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