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菊简介,有什么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3收藏

路边菊简介,有什么功效?,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马兰的别名 4 马兰的营养成分 5 马兰的营养价值分析 6 马兰适合的人群 7 马兰的食疗功效 8 马兰的食用建议 9 马兰的推荐食用量 10 《中医大辞典》·马兰 101 路边菊的别名 102 来源及产地 103 性味归经 104 功能主治 105 化学成分 106 路边菊的药理作用 11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兰 111 拼音名 112 路边菊的别名 113 来源 114 原形态 115 性味 116 功能主治 117 路边菊的用法用量 118 备注 119 摘录 12 《中华本草》·马兰 121 出处 122 拼音名 123 英文名 124 路边菊的别名 125 来源 126 原形态 127 生境分布 128 性状 129 路边菊的药理作用 1210 性味 1211 归经 1212 功能主治 1213 路边菊的用法用量 1214 注意 1215 各家论述 1216 摘录 1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路边菊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路边菊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路边菊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马兰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马兰 已经自动替换为 路边菊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lù biān jú

2 概述

路边菊为菊科植物路边菊的全草及根。路边菊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棕**根和面根。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花淡紫色或已结果。气微,味淡微涩。其叶在北方用做包粽子的绳子。

3 路边菊的别名

路边菊又称紫菊、阶前菊、路边菊头、竹节草、路边菊菊、钱鳅串、红梗菜、马兰、蟛蜞菊

4 路边菊的营养成分

路边菊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10克、脂肪1克、粗纤维45克、碳水化合物13克、钙650毫克、磷170毫克、铁10毫克、硫胺素03毫克、核黄素065毫克、尼克酸4毫克、维生素C 130毫克、锌435微克、硒375微克[1]。

5 路边菊的营养价值分析

路边菊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作用,又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食之可清热去火,增强人体免疫力。

6 路边菊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路边菊,但孕妇慎服。

7 路边菊的食疗功效

路边菊性寒凉、味辛,有清热、凉血、利湿、解毒的功效。可辅助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牙周炎、结膜炎、乳腺炎等症。[1]

路边菊味辛、性凉,归肝、胃、肺经;

路边菊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

路边菊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淋浊等症。

8 路边菊的食用建议

1 烹调中,路边菊可与多种荤素料搭配,但加热时间不宜长,旺火速成为佳;

2 配烧菜时,可用少量路边菊炒煸作垫底或围边。

9 路边菊的推荐食用量

每餐25~50克

10 《中医大辞典》·路边菊

路边菊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2]。

101 路边菊的别名

马兰、鱼鳅串、鸡儿肠[2]

10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路边菊Kalimeris indica (L) Sch Bip的全草或根。分布我国各地。[2]

103 性味归经

辛、苦,凉。入肝胃、肺经。[2]

104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2]。

1治咯血,吐血,衄血,崩漏,肠炎,痢疾,黄疸,水肿,小便淋痛,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煎服:15~30g。[2]

2治外伤出血,疮疖肿毒,乳腺炎、蛇咬伤。捣敷。[2]

105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乙酸龙脑酯、二戊烯、辛酸及萜类等[2]。

106 路边菊的药理作用

路边菊提取液可镇咳、抗惊厥、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等[2]。

11 《全国中草药汇编》·路边菊 111 拼音名

Mǎ Lán

112 路边菊的别名

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马兰、蓑衣草、脾草

113 来源

本品为菊科路边菊属植物路边菊Kalimeris indica(L)SchBip[Aster indicus L,Boltonia indica Benth,Asteromaea indica (L)Blume]。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注:裂叶路边菊Kalimeris mongolica(Franch)Kitam[Aster mongolicus Franch]功效与路边菊同。

114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有细长根状茎,匍伏平卧,白色有节。初春仅有基生叶,茎不明显,初夏地上茎增高,基部绿带紫红色,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秋末开花,头状花序。瘦果扁平倒卵状,冠毛较少,弱而易脱落。

115 性味

辛、苦,寒。

11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积。用于感冒发烧,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小儿疳积,肠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肿痛,乳腺炎,外伤出血。

117 路边菊的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118 备注

(1)对于血热妄行的出血症,可配合仙鹤草、铁苋菜、菊叶三七、侧柏叶等止血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配合板蓝根、筋骨草等清热解毒药物同用。用治湿热黄疸,可配合茵陈、山栀、大黄、平地木等药同用;治疗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沥刺痛,可配合凤尾草、扁蓄、瞿麦、海金沙、车前草等药同用。此外,还可用于毒蛇咬伤,可将新鲜全草,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配合野菊花、半枝莲等同用。

119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12 《中华本草》·路边菊 12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拾遗》:路边菊,生泽旁。如泽兰而气臭。北人见其花呼为紫菊,以其似单瓣菊花而紫也,又有山兰,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丫,不对生,花心微黄赤。亦大破血,皆可用。

2《中国医学大辞》:路边菊根露,路边菊根蒸取之露也。辛凉无毒。散结清热,破宿血,治痔疮。

122 拼音名

Mǎ Lán

123 英文名

Indian Kalimeris Herb, Herb of Indian Kalimeris

124 路边菊的别名

紫菊、阶前菊、鸡儿肠、路边菊头、竹节草、路边菊菊、蟛蜞菊、鱼鳅串、红梗菜、日边菊、田菊、毛蜞菜、红路边菊、路边菊青、马兰、螃蜞头草、蓑衣莲、灯盏细辛、红管药、鸡油儿、田蒿子、剪刀草、田茶菊、泥鳅串

12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路边菊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indica (L) SchBep [Aster indic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126 原形态

路边菊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茎有匍枝。茎直立,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叶互生;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6cm,稀达10cm,宽082cm,稀达5cm,先端钝或尖,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关裂片,两面或上面具疏微毛或近无毛,薄质;上面叶小,无柄,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mm,长45mm;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约2mm,内层倒披针长圆形,长达4mm,先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具缘毛;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mm;舌片浅紫色,长达10mm,宽152mm;管状花长35mm,管部长约15mm,被短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极扁,长152mm,宽约1mm,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毛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mm,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0月。

12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128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多已碎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椭圆形或披针表,被短毛,有的于枝顶可见关状花序,花淡紫色或已结果。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有毛。气微,味淡微涩。

129 路边菊的药理作用

路边菊乙醇提取液,注射于动特有镇咳作用;并有抗惊劂及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眼作用。对小鼠有弱的镇痛作用[1]。

1210 性味

味辛;性凉

1211 归经

归肺;肝;胃;大肠经

1212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创伤出血;黄疸;水肿;淋浊;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小儿疳积

1213 路边菊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1214 注意

孕妇慎服。

1215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路边菊治血与泽兰同功。近人用治痔漏云有效,春、夏取生,秋、冬取干者,不用盐、醋,白水煮食,并饮其汁。或以酒煮,焙研糊丸,米饮服之,仍用煎水,入盐少许,日日熏洗之。

2《本草正义》:路边菊,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证,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若谓其破宿血而生新血,则言之过甚矣。

3《日华子本草》:根、叶,破宿血,养新血,止鼻衄、吐血,合金疮,断血痢,解酒疸及诸菌毒;生捣敷蛇咬。

4《本草纲目》:根、叶,主诸疟及腹中急痛,痔疮。

5《本经逢原》:治妇人淋浊,痔漏。

6《医林纂要》:补肾命,除寒湿,暖子宫,杀虫。治小儿疳积。

7《质问本草》:捣汁涂黄水疮及无名肿毒。用叶同冬蜜捣匀,敷阳症无名肿毒,未溃者能散。

8《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痈,解毒。

9《四川中药志》:消食积饱胀及胸结气胀,除湿热,利小便,退热,止咳嗽,解毒,治蛇伤。

10《云南中草药》:根: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痹痛,小儿疝气。

11《广西药植名录》:清热解表。治外感风热。

1216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白花藤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原形态 25 生境分布 26 化学成份 27 功能主治 28 附方 29 备注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白花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花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花藤 1 拼音

bái huā téng

2 《辞典》:白花藤

21 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2 拼音名

Bái Huā Ténɡ

23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鲜用,或晒干用。

24 原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长,圆柱形,有棱沟。叶对生,有柄,叶片为5小叶组成的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狭卵形至卵圆形,有时为广披针形,先端钝或锐,基部近圆形至广楔形,通常全缘,或有浅圆钝齿,具3~5脉。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或枝顶,苞片椭圆形,较小叶片小;花萼4片,白色,平开,倒披针形,背面有白毛。瘦果稍有压伏毛,花柱白色,羽毛状。花期秋季。

25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地溪边等处。分布浙江等地。

26 化学成份

含原白头翁索水化物葡萄糖甙。

27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

28 附方

治蝮蛇咬伤:白花藤鲜根五钱,水煎服;或白花藤干根五钱,乌桕树根须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取渣外敷,一天二次。

29 备注

①毒蛇咬伤后,采取结扎、伤口冲洗、排毒等急救处理,再用本药治疗。

②本药有毒,剂量不能超过八钱,服药后有眼花反应,一般不需处理,一、二小时后消失,若有头昏,呕吐反应,可服米泔水解之。(功用主治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10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白花藤的方剂 白花膏

拼音:báihuāgāo英文:概述:白花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严氏济生方》卷二方之白花膏

白花蛇造酒方

音:báihuāshézàojiǔfāng处方:白花蛇1条,蒸米1斗。制法:缸底先用酒曲,次将蛇用绢

花蛇酒

拼音:huāshéjiǔ别名:一品花蛇酒处方:白花蛇肉1条。制法:白花蛇袋盛,同曲置于缸底,糯饭盖之

白花蛇散

约有十七首。《圣济总录》卷十方之白花蛇散:处方:白花蛇(酒炙)、威灵仙、荆芥穗、旋覆花各二两,何首乌

一见消

中草药手册》。白花丹又名白雪花、白皂药、一见消、白花巖陀。为蓝雪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zeyl

更多用到中药白花藤的方剂

用到中药白花藤的中成药 优克龙

Urocalum分类:泌尿系统药物中成药剂型:里白花穗提取物225mg/粒。优克龙的药理作用:优克龙

白花蛇舌草注射剂

疗药物剂型:2ml。白花蛇舌草注射剂的主要成份: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白花蛇舌草

二十五味肺病散

g沙棘膏70g巴夏嘎70g香旱芹50g榜嘎70g白花龙胆75g诃子130g肉果草100g毛诃子80g

肝复康丸

134193处方五味子400g太子参200g白花蛇舌草200g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肾舒颗粒

统药物中成药剂型:每袋4g。肾舒颗粒的主要成份:白花蛇舌草、海金沙藤、茯苓、扁蓄、瞿麦、黄柏、淡竹叶

更多用到中药白花藤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白花藤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诸毒

。)山鹊肉(解诸果毒。)甘草酱汁酒糟葛汁白兔藿白花藤鸡屎灰(并解诸菜毒。同贝齿、胡粉为末,酒服。)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九草部上品之下]草之走

无毒蔓生白花藤主虚劳风热酒渍服之(名医所录)苗(唐本注云)蔓生苗似野葛叶有细毛花白色根似牡丹骨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白花藤

不凋。曰∶凡使勿用菜花藤,真相似,只是味酸涩。白花藤味甘香,采得去根细锉,阴干用。气味苦,寒,

《证类本草》:[卷第七]白花藤

苗,凌冬不凋。雷公云∶凡使,勿用菜花藤,缘真似白花藤,只是味不同。菜花藤酸涩,不堪用。其白花藤五种

《证类本草》:[卷第七]白兔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