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张衡传翻译,第1张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洛阳,到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爱和一般的世俗之人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有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没有就任。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对于这篇赋,他)精心地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擅长器械制造方面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历法等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两次升迁为太史令。于是他就精心研究、考察 阴阳之学,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成《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离任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的很巧妙,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地震发生时)虽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寻找它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有过这样的仪器。曾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惊异地动仪这次没有灵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于是大家全都叹服地动仪的巧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中央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让他入宫廷,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便没对皇帝说实话。但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一起毁谤张衡。 张衡也常考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去担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治理严厉,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哟,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

古书   [gǔ shū] [古书]基本解释

古代的著作

[古书]详细解释

指古文尚书。

《汉书·王莽传上》:“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泛称传世的古籍。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然古书者虽多,未必尽美。”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自 唐 之乱,古书之在者少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两三本古书。”亦专指经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述类例》:“书作于经史间,而非经史可附者,概曰古书。”

指隶书以前的古代字型。

唐 张怀瓘 《书断上·八分》:“既言古书,岂得称隶。”

指古人手书。

元 虞集 《题吾子行小篆卷后》:“丹书所载,器亡文存,所尤可思者,古书之不可复见也。”

[古书]百科解释

古书的读音是gǔshū,英文是[grey record;ancient books],含义是 古代的著作。 更多→ 古书

[古书]英文翻译

Ancient books

[古书]近义词 旧书 [古书]反义词 新书 [古书]相关词语 旧书 竹简 孤本 刻本 书籍 抄本 国学 古籍 新书 善本 兵书 山海经 [古书]相关搜寻 乱点古书

古籍白话注译的传播作用是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原文的内容。古籍今译,是指把古籍翻译为现代书面语言,是贯通古今的桥梁纽带,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溥仪虽然是个没什么权力的傀儡皇帝,也没有受到什么学校的教育,据说只有中学文化水平,那么,溥仪为什么能用英语翻译古籍?

首先就是当时的清政府从英国为他请来了一位“中国通”的洋人老师——庄士敦,他负责溥仪英文、数学、世界史、地理的教育。所以,溥仪的英语水平是很高的,毕竟,这个庄老师还是很优秀的,要求也是蛮严格的,所以,这个时候,溥仪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尤其是西方的知识,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就是溥仪自己愿意且主动学习。庄士敦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溥仪对于新奇的事物是很感兴趣的,例如学习骑自行车,这个在当时是一个很时尚的东西,作为帝王是最先接触到的,我们那个时候哪知道这个物体的存在啊!溥仪就努力学习着,到了后来的东京审判上,溥仪作为证人出席,面对西方法官的英文问话,溥仪不需要翻译也能对答如流。可见当时学习的有多么认真。

溥仪,一个时代的终结的体验者,将自己的体验写成了一本书,叫《我的前半生》,好像有一个电视剧也是这个名字,靳东和袁泉等人主演的,好像是,要是错误的话,大家给我指正,我来修改!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体验者,对于生活也是没有抱怨的,就这样默默承受着时代带来的变化,也是文化教育的结果吧!

你要是溥仪的话,你会怎么做?你会不会奋起反抗这个时代?

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登记”。出自汉司马迁《鸿门宴》籍吏民意思是登记了官吏、百姓。

拼音:jí,部首:竹,笔画:20, 繁体:籍,五笔:TDIJ。

释义: 

1、书;书册。

2、登记隶属关系的册簿。引申指隶属关系~。

3、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组词:书籍、祖籍、经籍、版籍、秘籍、寄籍、外籍、原籍、籍没、古籍。

扩展资料:

笔顺

1、书籍 [ shū jí ]   

装订成册的著作。 

2、祖籍 [ zǔ jí ]   

原籍。 

3、经籍 [ jīng jí ]   

经书。泛指图书(多指古代的)。 

4、版籍 [ bǎn jí ]   

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泛指领土、疆域。书籍。 

5、秘籍 [ mì jí ]   

珍贵罕见的书籍。

有!英国对汉学的研究比法国、德国和俄国都要晚。在18世纪的英国,除了威廉·琼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1746—1794)这个大汉学家,似乎还找不到第二个人。琼斯爵士大概在他21岁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接触汉语,阅读了柏应理和殷铎泽等人译的拉丁文版的《大学》、《中庸》、《论语》。从此,他对儒家学说和孔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读完《大学》后,还写了一篇议论教育的文章,流传至今的只有文章的大纲。琼斯通过阅读这些儒家经典,加强了自身道德教育的信念,开拓了思想的领域。同时,《大学》中引用的《诗经》中的若干诗篇也使他初次接触到了中国的古典诗歌。琼斯曾经将《卫风·淇奥》中的一节分别用直译和意译的方式译成拉丁文,与其通信的波兰梵文学者瑞微兹基(Rivicski)看到他的译文后,十分赞赏,称其十分高雅和不同寻常。大约在1785年和1788年之间,琼斯担任亚洲学会的会长,发表了一篇关于《诗经》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选有琼斯根据《大学》翻译的三节《诗经》中的诗,它们分别是:《淇奥》、《桃夭》和《节南山》。翻译时他参考了柏应理的拉丁文译本。他的译文比之前的珀西的译本准确多了。

法国汉学家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在1736年和1738年曾分别由布鲁克斯(R Brookes)和凯夫(E Cave)译成英文,英语读者由此最早接触到了其中收录的《诗经》和《书经》。“1829年,英国汉学家戴维斯(J F Davis)在其专著《汉文诗解》里以《诗经》和先秦至六朝民歌为例论述中国诗歌格律,开创了《诗经》原文英译的先河。”

第一部英译本的《论语》的翻译者是顾利(David Collie),“他曾担任过马六甲的英华书院的汉语教授,英华书院印行过他的四书译本,书题为《通常被称之为四书的中国经典著作集》(1928)。”

四书 The Four Books: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Mencius

五经 The Five Classics:

《诗》The Book of Songs

《书》The Book of History

《易》The Book of Changes(或:I-ching 易经的音译)

《礼》The Book of Rites

《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