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痰”什么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中药“化痰”什么好?,第1张

五皮散 二妙散连朴平胃散 八正散 十灰散 小蓟饮子 黄土汤

失笑散

鸡鸣散

独活寄生汤

止咳化痰平喘

苓甘五味姜辛汤

清气化痰丸

滚痰丸

贝母瓜蒌散

成份 主治 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 25g)。 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详细

蒿芩清胆汤

成份 青蒿 6 克,竹茹 9 克,法半夏 5 克,赤茯苓 9 克,黄芩 9 克,枳壳 5 克,碧玉散 9 克(或用:滑石 6 克甘草 1 克青黛 3 克)。 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内阻。证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

粘涎,甚或干呕呃逆,胸胁胀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 ……详细

柴胡达原饮

成份

柴胡、生枳壳、川朴、青皮、黄芩各 5 克,桔梗 3 克,草果 2 克,槟榔 6 克,荷

叶梗 5 克,炙甘草 2 克。 主治 痰湿阻于膜原。证见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舌

苔厚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滑。

消导

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均称消导药,由消导药组成的方剂叫消导方。 运用消导方药以消除食积腹胀,消化不良或痞块积聚等证的方法叫消导法,也称消食化滞法,属消法范畴。 本法适用于伤食,食滞证,证见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或泄泻,或下痢等。同时,也适用于痰食 气血积聚或痞块症瘕等证。 本法对虚证应慎用或禁用。如脾虚运化失职所致的食滞,应配以健脾和胃药同用,久病体虚无实证,不宜 使用。

枳术丸

成份 主治 枳实(炒)250g,白术(炒)500g。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详细

枳实导滞丸

成份 大黄十两,神曲(炒)、枳实(麦炒)各五钱,黄芩(酒炒)、黄连(酒炒)、白术(土炒)、 茯苓各三钱,泽泻二钱。 主治 沉有力。 ……详细 痢疾,脘腹痞闷,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黄赤涩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黄腻,脉

鳖甲煎丸

成份 鳖甲炙十二分,桃仁二分,柴胡、蜣螂熬各六分,乌扇炮、黄芩鼠妇熬、干姜、 大黄、桂枝、石苇去毛、厚朴、瞿、紫葳、阿胶各三分,蜂窠炙四分,赤硝十二分,芍药、牡 丹去心虫熬各五分,人参、半夏、葶苈各一分。

主治

疟疾日积不愈,胁下痞硬有块,成为疟母。 ……详细

保和丸

成份 翘 30 克。 主治 脉滑等症。 伤食积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 山楂 180 克、神曲 60 克、莱菔子 60 克、半夏 80 克、陈皮 30 克、茯苓 90 克、连

补益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做 补益方剂。 适应症:本类方药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邪已尽,因久病体质虚弱的病证,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 复健康;二是用于邪盛正衰,正气不能抵抗邪气的病证,常与祛邪药同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分类:补益方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 注意事项: 1.补益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因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2.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气助阳药多甘温辛燥,易耗阴液,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4.脾胃虚弱者、应加健脾益胃药同用、增进脾胃功能,使虚者受补。

八珍汤

成份 人参 30 克,白术 30 克,白茯苓 30 克,当归 30 克,川芎 30 克,白芍药 30 克, 熟地黄 30 克,炙甘草 30 克。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

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 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补血。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 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 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 3 片,大枣 5 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 肝三脏。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 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养血并 重。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 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 滞。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用法中加 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详细

泰山磐石散

成份 人参 3 克,黄芪 6 克,白术 6 克,炙甘草 2 克,当归 3 克,川芎 2 克,白芍药 3 克,熟地黄 3 克,川续断 3 克,糯米 6 克,黄芩 3 克,砂仁 15 克。 主治 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胎动不安,或屡有堕胎宿疾,面色淡白,倦怠乏力,

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用法:上用水一盅半,煎至七分,食远服。但觉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后,方无 虑也。 禁忌:斟酌。 详细

人参蛤蚧散

成份 知母 12g。 主治 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 蛤蚧 1 对,苦杏仁 12g,炙甘草 9g,人参 12g,云苓 15g,川贝 12g,桑白皮 12g,

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清肺,止咳定喘。 现代应用: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证属虚喘而兼痰热者。 方解:本方证病位在于肺、脾,属虚,兼见有痰热。方中蛤蚧 1 对,在于补肺肾,止咳定 喘;人参补肺脾之气;云苓健脾渗湿;北杏、桑白皮降肺热、止咳定喘;川贝、知母清热化痰、 润肺;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加减法: 1若无阴虚内热,去知母,桑白皮减量为 6g 2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 15g 田七末 4g 3属于阴虚火旺者,加入麦冬 12g ……详细

生脉散

成份 主治 人参 9 克,麦门冬 9 克,五味子 6 克。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红少苦,脉虚数。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用法: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 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方解: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 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 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 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 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 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 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 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 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 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详细

参苓白术散

成份 莲子肉 50 克,薏苡仁 50 克,砂仁 50 克,桔梗 50 克,白扁豆 75 克,白茯苓 100 克,人参 100 克,炙甘草 100 克,白术 100 克,山药 100 克。 主治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 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正文 正文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 克),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 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斟酌。 方解: 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 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 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 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 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 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 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 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 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 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详细

当归补血汤

成份 主治 黄芪 30 克,当归 6 克。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

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

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正文 正文 功用:补气生血。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禁忌:阴虚发热证忌用。 方解: 本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 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 象,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治宜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止。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 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 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之理,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 其二。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而虚热自退。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用本方 补气养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内外伤辨惑论》说:“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故本方应与白虎汤加以区别。白虎汤证 是因于外感,热盛于内,病情属实;当归补血汤证由于内伤,为血虚气弱,病情属虚。因此, 白虎汤证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脉洪大而有力;当归补血汤证口渴则喜温饮,身虽 热而无汗,脉大而虚,重按无力。所以《内外伤辨惑论》强调:“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 白虎汤必死。”

固涩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用于治疗各种耗散滑脱证候的药物,叫做固涩药。 凡以固涩药为主而组成方剂,叫做固涩方。 本类药物大多性味酸涩,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故 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足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 喘,以及崩漏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证候。 滑脱证候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而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不能根本消除导致滑脱 诸证的病机,故临床上常与补益药同用,以期标本兼顾。还应根据具体的证候和病机,有选择的

配伍应用。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当分别以补气方药或养阴方药同用;脾胃虚弱,久泻不止或 带下,应与补脾固肾方药同用;肾虚遗精,遗尿应配补肾药;属肝肾虚的崩漏出血,当配以补肝 肾,固冲任的方药;久嗽不止,应配以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方药。 凡属外感邪实者,应当禁用或慎用,以免留邪;而虚极欲脱之证亦非收敛药所能凑效,治当 求本。

缩泉丸

成份 主治 正文 正文 用法:为末、酒制山药末为糊,制成小丸。每服 9 克,或作汤剂。 功用:温肾祛寒缩尿。 方解: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冷,不能约束小便,故小便频数或 遗尿。益智仁温补脾肾、涩精缩尿;乌药温膀胱助气化止小便频数;山药健脾补肾, 肾气健,寒邪去,膀胱功能复常,尿频遗尿自可得治。 正文 正文 用法:前三味为粗末,每服 9 克,浮小麦同煎;也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 病情酌定。 功用:固表敛汗。 方解:本方证是表虚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方中牡蛎敛阴止汗镇惊为主药; 黄芪益气固表,为辅药;浮小麦敛心阴,止虚汗;麻黄根专于止汗,二药协助黄芪, 牡蛎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效,共为佐使药。 临床应用: 本方对于体虚自汗或盗汗之证,均可应用。如属阳虚,可加白术,附子以助阳 固表;如属阴虚,可加干地黄,白芍以养阴止汗;如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如 属血虚,可加熟地黄、首乌以养血止汗。 ……详细 鸟药、山药、益智仁各等分。 下元虚冷、小便频数、遗尿。

牡蛎散

成份 主治 正文 正文 用法:为丸剂,每服 9 克,空腹淡盐汤下;或作汤剂,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用:固肾涩精。 方解:本方为治疗肾虚遗精证的常用方。方中用沙苑蒺藜补肾益精,为主药; 莲子肉、芡实固肾涩精,健脾宁神,为辅药;龙骨、牡蛎潜阳涩精,莲须尤为涩精 要药,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成为固肾涩精之剂。 临床应用: 1.本方所致遗精证,如见腰酸、尿频、舌淡、苔白、脉沉弱偏于肾阳虚者,可 加补骨脂,山芋肉以温补肾阳;若有梦而遗,心烦不眠,舌红少津,脉细数偏于肾阴 虚者,可加龟板、女贞子等滋养肾阴;若肾阴虚有火,可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 2.本方可用于神经衰弱的梦遗、滑精、遗尿、失眠等,加入五味子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 本方多为收涩之品,以固肾涩精为主。如属湿热下注所致者,宜用龙胆泻肝汤 之类清热利湿,禁用本方。 详细 煅牡蛎、黄芪、麻黄根各 30 克,浮小麦 15 克。 体虚自汗、夜卧尤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质淡红,脉细弱。

金锁固精丸

成份 主治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 60 克、龙骨、牡蛎各 30 克。 肾关不固、遗精滑泄、腰酸耳鸣、四肢无力、脉细弱。

泻下

凡能通利大便的药物叫做泻下药。

凡以泻下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泻下方。 由于泻下法具有攻下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驱除寄生虫等作用,故凡是胃肠实热 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虫积病邪结聚于里的实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以使用下法。 根据病情轻重,泻下作用有不同,泻下法又分为攻下、润下、逐水及驱虫四种。 泻下法除润下剂外,孕妇及月经期均慎用。攻下、逐水法在体虚者应慎用,否则更伤正气, 若确实需要,宜配伍扶正之品。

新加黄龙汤

成份 细生地 15 克,生甘草 6 克,人参(另煎)45 克,生大黄 9 克,芒硝 3 克,玄参 15 克,麦冬 15 克,当归 45 克,海参(洗)2 条,姜汁 6 匙。 主治 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

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正文 正文 功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 用法: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朴,冲参汁上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 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 禁忌:斟酌。 详细

济川煎

成份 当归 9~15 克,牛膝 6 克,肉苁蓉 6~9 克,泽泻 45 克,升麻 15~3 克,枳壳 3 克。 主治 老年肾虚。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

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本方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 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正文 正文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禁忌: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虚甚者不必用枳壳。 ……详细

大陷胸汤

成份 主治 大黄(去皮)10 克,芒硝 10 克,甘遂 1 克。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疼痛,手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哺小有潮热,舌红, 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紧或沉迟有力。(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肝脓 疡、渗出性胸膜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属于水热互结者。) 正文 功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一日三次。临熟下大黄(现代 用法:大黄后下,水煎服)。 禁忌:斟酌……详细

大黄附子汤

成份 主治 大黄 9 克,附子 12 克,细辛 3 克。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

弦紧。(本方常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 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正文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用法:水煎服。 禁忌:使用时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详细

温脾汤

成份 甘草 6 克。 主治 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阳虚 大黄 15 克,当归 9 克,干姜 9 克,附子 6 克,人参 6 克,芒硝 6 克,

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本 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正文 正文

功用:泻热逐水。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 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现代用法:水煎,溶芒硝,冲甘遂末服)。 禁忌:凡平素虚弱,或病后不任攻伐者,禁用本方。因本方为泻热逐水峻剂, 既要防止利下过度,伤及正气,又要及时攻下,以防留邪为患。能否继续攻下,应 视药后快利与否而定。 详细

三物备急丸

成份 主治 紧或迟者。 正文 正文 功用:攻逐冷积 古籍论:本证由于食寒饮冷,阻滞中焦,以致气机痞塞,升降失常。故用巴豆 峻下寒结,,以通其闭,干姜温中散寒,以顾脾阳。若食成积,非用大黄之荡涤, 否则不能消其食,故用大黄,攻积导滞,以推陈致新,并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 点评:本方证是由于食寒饮冷所致,是阴盛寒结之证,故以攻下为主,辅以温 中。 大黄 30 克,巴豆(炒研如脂或用霜)30 克,干姜 30 克。 食停肠胃,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四肢厥逆,苔白而润,脉象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气舍 41 出处 42 穴名解 43 所属部位 44 气舍穴的定位 45 气舍穴的取法 46 气舍穴穴位解剖 461 层次解剖 462 穴区神经、血管 47 气舍穴的功效与作用 48 气舍穴主治病证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492 灸法 410 气舍穴的配伍 411 特效 412 文献摘要 413 进展研究 5 经穴别名·气舍 51 神阙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神阙穴的定位 56 神阙穴的取法 57 神阙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神阙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神阙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神阙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神阙穴研究进展 5131 镇痛作用 5132 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513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5134 治疗五更泻 5135 治疗慢性腹泻 5136 治疗产后尿潴留 5137 治疗皮肤瘙痒 5138 治疗荨麻疹 5139 治疗关节炎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气舍 1 拼音

qì shè

2 英文参考

Qìshè ST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énquè CV8 [中国针灸学词典]

qìshè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1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1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气舍:1经穴名;2经穴别名。

4 经穴名·气舍

穴位 气舍 汉语拼音 Qishe 罗马拼音 Chishe 美国英译名 Energy House 各

号 中国 ST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E11 富耶氏 德国 M1 英国 S11 美国 St11

气舍为经穴名(Qìshè ST11)[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1]。气指呼吸之气,舍即舍宅,穴在气管旁、有如气之外舍,故名气舍[1]。主治咽喉肿痛,喘息,咳嗽,气喘,咽喉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哮喘,百日咳,支气管炎,呃逆,瘿气,瘰疬,颈项强痛,颈项强急,瘿瘤,项强,喘逆,饮食不下,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膈肌痉挛,消化不良,食难下咽,食道炎,颈淋巴结结核,落枕,颈椎病,颈项强直等。

41 出处

《针灸甲乙经》:气舍,在颈直人迎下,挟天突陷者中。

42 穴名解

气指呼吸之气,舍即舍宅,穴在气管旁、有如气之外舍,故名气舍[1]。

气,《说文》:“云气也。”《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舍,有宅舍之义。《鬼谷子·本经阴符》:“神归其舍。”此穴在“天突”穴之旁,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陷凹中,为治气结、留聚之病的要穴。[2]

43 所属部位

颈[3]

44 气舍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气舍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4][5]。

气舍位于颈部,人迎穴直下,锁骨内端上缘,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凹陷处[6]。

气舍位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正坐仰靠取之[1]。

气舍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气舍穴的位置

气舍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气舍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气舍穴的位置(肌肉)

45 气舍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在锁骨内侧端之上缘,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穴。

位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正坐仰靠取之[1]。

正坐仰靠位,在人迎直下锁骨内侧端上缘,距天突约15寸处取穴;或在人迎直下,锁骨的上缘外取穴[7]。

快速取穴:先找到人迎(正坐,头微侧,从喉结往外侧量约2横指,可感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即是),直下,锁骨上缘处即是[8]。

46 气舍穴穴位解剖

气舍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胸骨舌骨肌、颈动脉鞘。有颈前静脉,深部为颈总动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前支及舌下神经袢支。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颈丛的皮支外,还有颈外浅静脉、颈静脉弓和颈阔肌,该肌由面神经颈支支配。针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入胸骨舌骨肌,并深进至气管前筋膜。在颈根部,胸廓上口的前缘深部,左右侧有无名静脉,在右侧静脉下方,有无名动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左侧有左颈总动脉(发自主动脉弓)。在这些血管的深面,两侧均有胸膜顶和肺尖,因此切勿深刺。

46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1]。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5]。

46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和颈横神经分布;深层有迷走神经干和颈总动脉经过,并有面神经颈支分布[5]。

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舌下神经襻肌支;并有颈前静脉通过,深层为颈总动脉[6]。

47 气舍穴的功效与作用

气舍有清咽利肺,理气散结的作用。

气舍有清肺利咽,消肿散结的作用[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诸病源候论》:“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喉痹、瘿瘤皆为本穴所主。

48 气舍穴主治病证

气舍穴主治咽喉肿痛,喘息,咳嗽,气喘,咽喉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哮喘,百日咳,支气管炎,呃逆,瘿气,瘰疬,颈项强痛,颈项强急,瘿瘤,项强,喘逆,饮食不下,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膈肌痉挛,消化不良,食难下咽,食道炎,颈淋巴结结核,落枕,颈椎病,颈项强直等。

气舍穴主治咽喉肿痛、喘息、呃逆、瘿气、瘰疬、颈项强痛[5]。

气舍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急,咳嗽,气喘,瘿瘤,瘰疬等[6]。

气舍主要用于治疗胸肺及颈项等部疾患:如咽喉肿痛、瘿气、瘰疬、项强、喘逆、饮食不下,以及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咽喉炎、支气管炎、膈肌痉挛、消化不良等[1]。

气舍穴主治瘿瘤,瘰疬,颈项强直;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呃逆,食难下咽[7]。

呼吸系统疾病: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

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炎,膈肌痉挛,消化不良;

其它: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大,落枕,颈椎病。

49 刺灸法 49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1][5][7],局部有酸胀感[7]。

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6]。

492 灸法

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1]。

艾条灸3~5分钟[6]。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0 气舍穴的配伍

气舍配扶突、人迎、合谷,有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瘿瘤。

气舍配扶突、人迎,治瘿瘤[7]。

气舍配中府、膻中,治咳喘[7]。

气舍配魄户,治咳逆上气[7]。

411 特效

用中指指腹按揉气舍,每次1~3分钟,力度适中,可保护肺脏,预防感冒[8]。

4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肿不得顾,气舍主之。瘤瘿,气舍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咳逆上气,瘤瘿喉痹咽肿,颈项强不得回顾。

《外台秘要》:主咳逆上气,瘤瘿气,咽肿,肩肿不得顾,喉痹。

413 进展研究

针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气舍、天突等穴,可使颈围逐渐缩小,尿碘降低,尿中固醇类物质增加,但对血浆蛋白结合碘,碘131吸收率,血浆胆固醇及基础代谢均无明显影响[1]。

5 经穴别名·气舍

气舍为经穴别名,即神阙穴[1][6]。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

穴位 神阙 汉语拼音 Shenque 罗马拼音 Shenchueh 美国英译名 Spiritual Shrine 各

号 中国 CV8 日本 8 法

国 莫兰特氏 VC8 富耶氏 德国 KG8 英国 Cv8 美国 Co8

神阙为经穴名[9](shénquē[4]CV8,RN8) 。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9]。神即神气,阙即宫门,此穴在脐中,脐为胎儿气血运行之要道,如神气出入之宫门,故名神阙[9]。神阙穴主要治疗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粘连,脐腹冷痛,水肿臌胀,便秘脱肛,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休克,腹痛,泄泻,水肿,虚脱,久泻,痢疾,绕脐腹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便不禁,五淋,疝气,中暑,角弓反张,泄痢,尸厥,风痫,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等。

51 神阙穴的别名

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脐中(《针灸甲乙经》)

气舍(《外台秘要》)

脐孔(《千金翼方》)

气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维会(《循经考穴编》)

命蒂(《经穴纂要》云出《危证简便》)

5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脐一穴。《外台秘要》: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

53 穴名解

神即神气,阙即宫门,此穴在脐中,脐为胎儿气血运行之要道,如神气出入之宫门,故名神阙[9]。

神,指人之元神与脐神。《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苑·修文》:“神者,天地之本而万物之始也。”阙,宫阙,门观,又同缺,空的意思。神阙意为元神出入之处与所居之宫阙,脐神亦指人身之元神。《黄庭内景经》注:“脐中为太乙君主,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脐为腹之缺,故神阙有如元神出入之缺口。本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尚存。在内景接近大小二肠,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两肠惧关于化,即大而化之之谓神也。《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示显贵也。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本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神阙。穴当脐孔,脐为先天之结蒂,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名为命蒂。[2]

54 所属部位

脐中[10]

55 神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4]。

神阙穴位于脐区,脐中央。仰卧取穴[9]。

神阙穴位于脐正中[11]。

神阙穴在任脉的位置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肌肉)

神阙穴在脐中的位置(内脏)

56 神阙穴的取法

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神阙穴位于脐区,脐中央。仰卧取穴[9]。

仰卧位,于肚脐正中取穴[12]。

57 神阙穴穴位解剖

神阙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9]。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10肋间神经和腹壁上、下动脉吻合支分布[13]。

58 神阙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阙穴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功效。

神阙穴有回阳固脱、健运脾胃等作用[9]。

神阙穴位于脐中,乃人体生命之门,灸之温阳救逆、开窍醒神,用于治疗中风脱证、四肢厥冷、尸厥等[14]。

脐位于上、下焦之枢,临近胃肠,所以神阙穴又有健脾和胃、理肠止泻之功,可治疗腹痛、水肿、久泻、脱肛等[14]。

神阙穴属任脉,近于下焦,故可治疗小便不禁、产后尿闭、妇女不孕等[14]。

神阙穴具有回阳固脱、健运脾阳的作用,施以灸法善治真阳衰败之虚脱证及中焦虚汗之证[14]。

针神阙穴有回阳救逆、开窍复苏、利水固脱之功。主治水肿,肠鸣泄利,绕脐痛,脱肛,痫证。[2]

59 神阙穴主治病证

神阙穴主要治疗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粘连,脐腹冷痛,水肿臌胀,便秘脱肛,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休克,腹痛,泄泻,水肿,虚脱,久泻,痢疾,绕脐腹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便不禁,五淋,疝气,中暑,角弓反张,泄痢,尸厥,风痫,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等。

神阙穴主要治疗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粘连、脐腹冷痛、水肿臌胀、便秘脱肛及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休克等[9]。

神阙穴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13]。

神阙穴主治久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便秘,肠癖下血;昏厥,虚脱,痫证;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闭;癃闭,小便不禁,五淋;水肿,疝气,四肢厥冷,中暑,中风脱证,角弓反张[12]。

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禁刺[9]。

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13]。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

《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

5102 灸法

宜灸。

多用艾条或艾炷隔盐灸[13]。

用温灸或隔盐灸[9]。

可灸,强身保健可用隔盐或隔姜灸[12]。

神为一身主宰,应变无穷,即变化无极之意也。人茍无神,则全身无主,而成不知不觉之呆物矣。本穴居全腹正中,为阳居阴位,故喜熨灸而忌针刺。凡属挥霍缭乱,有干神明之外感急证,本穴主之,但以灸熨为佳。 者,转运此穴,可以通畅矢气,消化水谷。《道藏》谓:“脐为后天之气舍。”故又名本穴为“气舍”。因足阳明经更有气舍,故本穴只称神阙而不称气舍。[2]

511 神阙穴的配伍

神阙穴配灸天枢、大肠俞治慢性肠炎[9]。

神阙穴配灸足三里治痢疾[9]。

神阙穴配灸百会、关元治虚脱[9]。

神阙配关元,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肠鸣腹痛。

神阙配百会、膀胱俞,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

神阙配石门,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

神阙配石门、天枢、气海,治少腹疝气[12]。

②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治泄泻。

神阙配足三里,治肠鸣腹痛[12]。

神阙配关元重灸,治中风脱证[12]。

神阙配水分、气海,治绕脐痛[12]。

神阙配灸三阴交,治五淋[12]。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

《针灸甲乙经》:水肿大平脐,灸脐中,无理不治。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绝子,灸脐中,令有子。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鸣,状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

《针灸大成》:主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败脏腑,泄利不止,水肿,鼓胀,肠鸣,状如流水声,腹痛绕脐,小儿奶利不绝,脱肛,风痫,角弓反张。

《类经图翼》:主治阴证伤寒中风,不省人事,腹中虚冷伤惫,肠鸣泄泻不止,水肿鼓胀,小儿乳痢不止,腹大,风痫,角弓反张,脱肛。妇人血冷不受胎者,灸此永不脱胎。

《类经图翼》:故神阙之灸,须填细盐,然后灸之以多为良,若灸之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若灸少,则时或暂愈,后恐复发,必难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脐,乃不宜灸。

《万病回春》:治阴证冷极,热药救不回者,手足冰冷,肾囊缩入,牙关紧急,死在须臾,用大艾炷灸脐中,预将蒜捣汁擦脐上,后放艾多灸之。

《神灸经纶》:凡卒中风者,此穴最佳。罗天益云:中风服药,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为良。盖不惟追散风邪,宣通血脉,其于回阳益气之功,真有莫能尽述者。

《医宗金鉴》:主治百病,及老人虚人泄泻,又治产后腹胀,小便不通,小儿脱肛等证。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13 神阙穴研究进展 5131 镇痛作用

艾灸神阙对治疗关节炎和缓解关节疼痛疗效明显。对弗氏佐剂诱发的关节炎大鼠,观察艾灸对关节肿胀程度、炎症病理过程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发现艾灸“神阙”后,关节周围软组织坏死情况、炎症反应程度均比较轻,血浆内中分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2]

5132 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有人艾灸神阙,对老年人头发中的锰、锌、钙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艾灸可使老年人发锰的含量显著增高,锌、钙的含量也有显著增加,发现铜、铁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12]

5133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艾灸神阙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老年人保健灸2个月前后的免疫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保健灸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提高T淋巴细胞的数值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的形成率,差异显著;并能提高体液免疫功能,使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含量显著增加。[12]

现代研究表明,隔盐灸神阙,可提高正常小鼠脾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水平,针灸神阙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2]

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之内迅速升高,72小时和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时间。

5134 治疗五更泻

用中药外敷神阙穴,取肉桂、鸡内金各3g,硫磺、枯矾、五倍子各6g,白胡椒15g,新鲜葱头3~5节,捣烂,加醋共调成糊状,平摊于神阙,用纱布覆盖,每次敷2小时,每日1次。

5135 治疗慢性腹泻

隔药饼灸,取丁香、肉桂、甘松、山柰各等分,加入适量面粉,用温水合成药饼(用针将药饼刺数孔),药饼置神阙上,再将鸡蛋大小艾绒置药饼上,灸3~5壮,次日按原装,并加灸中脘穴即可。

5136 治疗产后尿潴留

将盐炒黄填入神阙穴,再将葱压成03cm饼状置盐上,将艾炷置饼上,灸1~4壮。

5137 治疗皮肤瘙痒

隔药灸神阙,取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研细填神阙,每日1次,即可取得较好疗效。

5138 治疗荨麻疹

用闪罐法,每日1次,可连续治疗3次。

5139 治疗关节炎

山西省中医院内科 张恒

“莱菔子”即萝卜子(萝卜的种子),是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莱菔的干燥成熟种子,经过炮制加工后就成为中药莱菔子。该药首载于《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不可以地黄同食。”古往今来,有不少古籍都对莱菔子有所研究。莱菔子以其治疗范围之广泛,成为临床医家的“心头好”。#山西省中医院超能团##莱菔子#

腹胀、腹泻、便秘、肠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

首先莱菔子能消食化滞除胀,尤善于消面食积滞。因此可用于治疗食积导致的大多数疾病:因过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导致饮食停滞在胃,出现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呃逆,或腹泻等症,均可用炒莱菔子研末水冲服,甚至可与山楂、麦冬、神曲、鸡内金、槟榔等合用以增强其消导之功,或者配伍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另外其消食化滞之功还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等疾病。因莱菔子质润多油,故可以润肠通便。

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次是降气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曰莱菔子:“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由此得知,莱菔子还治疗痰饮、咳嗽痰喘。朱丹溪提出:“莱菔子治痰,有推倒墙壁之功”,可采用单味药治疗,也可以配伍其他药物。如《皆效方》“三子养亲汤”治疗气实痰盛之咳嗽喘逆,痰多胸闷,方中有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三药均为降气止咳良药,但又各有所长。莱菔子长于消食,白芥子长于豁痰,紫苏子长于降气,三药合用,适用于以痰壅食滞,肺气不降为主的咳痰气喘之证。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多由肝阳上亢,肝气上扰,血随气上逆,则体内气血运行失常,而出现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的症状。莱菔子擅长降气,为“化气之品”,气机下降则血下行,气血运行得调,血压也随之下降。还可日常用莱菔子、决明子泡水喝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湿疹、黄褐斑等皮肤疾病

肺主皮肤,莱菔子辛、甘入脾、肺二经,故可用于治疗皮肤疾病。湿疹,顾名思义由“湿”导致,此处即为痰湿,恰好莱菔子为祛痰湿之良药。黄褐斑又称“肝斑”,中医认为可由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失源,不能上荣于头面部引起。《本草纲目》云:“莱菔子,散服及炮煮服食……令人白净肌肉细,”且莱菔子兼具调和脾胃之效,令气血生化有源,濡养肌肤,所以可用于美容祛斑。

肿瘤

根据《日华子本草》记载,早在五代时期就有用莱菔子“消肿毒”的经验。现代研究也证实,莱菔子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排尿功能障碍

有学者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用莱菔子敷贴神阙穴可治疗腹部手术后引起的尿潴留。还有吞服炒莱菔子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

除此之外,莱菔子还广泛应用于胆结石、泌尿系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的治疗中。

莱菔子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常用的中药,其应用范围广泛,单用一味药或者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可治疗多种疾病。古代医家用自己的诊疗经验证实了莱菔子的疗效,而近年来通过现代实验研究,莱菔子的药理药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好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目录 1 拼音 2 背法操作要领 3 背法的作用与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背法 1 拼音

bèi fǎ

背法 推拿手法名。医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用两肘挽住患者肘弯部,然后弯腰屈膝挺臀,将患者背起,使其双脚离地,同时以臀部着力抵住病人腰部进行颠动。常用于腰部扭伤等疾患。

2 背法操作要领

术者同患者背靠背站立,以两肘与患者两肘套紧后屈膝、弯腰、提臀,将患者用力反背起,患者两脚离地,以达到牵伸患者腰段脊柱的目的。然后再做快速伸膝提臀动作,同时用臀部颤动或摇动患者的腰部。

3 背法的作用与应用

本法可使腰段脊柱及其两侧伸肌被动过伸,可用于治疗腰部扭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腰椎骨质增生者慎用甚至禁用。

古籍中的背法 《外治寿世方》:[卷三胸]胸旁生疮

调涂。五六次效。胸背疼痛而闷。因风寒湿起者。用熨背法。肉桂心附子羌活乌头细辛川椒(各《外治寿世方》清

《济阴纲目》:[卷之十三产后门·下]呃逆

热,时时涂药汁尽,妙。(此治寒自背入而咳逆也,摩背法极妙,其曰时时涂药汁尽,则既服之外,又以药涂手摩

《急救广生集》:[卷三·急症]中湿

为末,炒热布包,熨痛处,神效。(《种福堂方》)熨背法(治胸背疼痛而闷,因风寒湿而起者)肉桂心附子羌活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散阴膏

用柴胡半夏能利能汗佐以黄芩则能解矣文中有柴胡擦胸背法阳明有经有腑在经宜清可用黄连石膏擦胸在腑宜利盖胃

《张氏医通》:[卷十四]胸痹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 5 耳针疗法 6 耳针麻醉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耳穴 1 拼音

ěr xué

2 英文参考

Auricular p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ar acup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穴为耳针疗法施术穴位的通称[1]。耳穴指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2]。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且有压痛和低电阻等特点[2]。一般以探棒按压或以耳穴探测器探查其敏感点来定穴[2]。耳朵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耳针理论将耳廓比喻为胎儿全身屈腿抱膝并倒置的缩影,耳垂与头面部相应,耳舟与上肢相应,对耳轮和对耳轮的上下脚与躯干和下肢相应,而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则主要分布在耳甲艇和耳甲腔[1]。人体的脏腑或形身部位有病,往往在耳廓的这些相应部位出现压痛、变形、变色、结节或导电性异常的点,可在这些点上施术治疗[1]。

4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中

耳轮脚

呃逆、黄疸、皮肤病

直肠

直肠下段

耳轮起始部,近屏上切迹处

便秘、脱肛、痔疾

尿道

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尿道炎、尿潴留

外生殖器

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阳萎、 炎、 炎、外阴瘙痒

位于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

痔疮、肛裂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尖前

痔核点

与对耳轮上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痔疾、肛裂、肛周脓肿

耳尖

耳轮顶端

发热、高血压、角膜白翳、外眼炎症、疼痛

耳尖后

位于耳廓向前对折上部尖端的后部

结节

肝阳12

耳轮结节处

肝炎、转氨酶升高

3456

扁桃体23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分为五等份,共六穴,由上而下依次为输、轮2、轮3、轮4、轮5、轮6

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

耳舟

耳舟顶端

指部疾患

凤溪

过敏区、荨麻疹点

指腕两穴之间

肝炎、转氨酶升高

锁骨

与轮屏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

肩关节周围炎、无脉症

将指与锁骨之间的耳舟部分为五等份,

腕部疾患

共六个穴,自上而下的第二穴为腕、第三

肘部疾患

穴为肘、第四、五穴为肩

肩部疾患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轮上

对耳轮上脚的后上角,近耳舟部

脚气、趾部疾患

对耳轮上脚的前上角,近三角窝部

跟部疾患

踝关节

在趾、跟区下方处

踝部及踝关节疾患

膝关节

对耳轮上脚的中1/3部

膝部及膝关节疾患

髋关节

对耳轮上脚的后1/3

部(与腰骶椎穴相近)

髋部及髋关节疾患

对耳

轮下

对耳轮下脚的后1/3部(与腹穴相近)

臀部疾患

坐骨神经

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

坐骨神经痛

交感

下脚端

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

内脏疼痛、心悸、自汗、盗汗

对耳轮

颈椎

自屏轮切迹至对耳

颈部及颈椎疾患

胸椎

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份,下1/5为颈椎,中2/5为胸

胸椎疾患、胸背疼、 疾患、泌乳不足

腰骶椎

椎,上2/5为腰骶椎

腰痛、腹痛、腰椎疾患

颈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落枕、斜颈、甲状腺疾患

胸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胸闷、胸痛等胸部疾患

腰骶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腹部疾患、妇产科病症、腰痛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神门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与髋穴相近

各种痛证、失眠

盆腔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与臀穴相近

下腹部胀痛、妇科病

内生殖器

子宫、精宫、天癸

三角窝前1/3的下部

妇产科疾患、男性生殖系疾患,如阳痿、遗精等

角窝上

降压点

三角窝的前上方,与跟穴相近

高血压

角窝中

喘点、肝炎点

在三角窝中1/3处

哮喘等

外耳

屏上切迹与面部交界处的凹陷部

耳部疾患、眩晕

外鼻

耳屏正中与面部交界处

鼻部疾患、鼻衄

屏尖

珠顶

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发热、疼痛

肾上腺

下屏尖

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风湿痛、无脉症、过敏性疾患、疼痛

上屏

位于耳屏外侧面上1/2处

咽炎、单纯性肥胖症

下屏

位于耳屏外侧面下1/2处

鼻炎、单纯性肥胖症

屏间前

目1

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

眼病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咽喉

耳屏内侧面的上1/2处,与上屏尖相对

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内鼻

耳屏内侧面的下1/2处,与下屏尖相对

各种鼻炎、副鼻窦炎、鼻出血

对屏尖

平喘、腮腺

对耳屏的尖端

哮喘、气管炎、腮腺炎、过敏性皮肤瘙痒

缘中

脑点

对屏尖穴与轮屏切迹之间

遗尿、智能低下

脑干

位于耳屏切迹处

头痛、眩晕、假性近视

屏间后

目2

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前下部

眼病

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头昏、头痛、失眠

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两侧头痛

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前额头痛

皮质下

对耳屏内侧面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炎症、疼痛

周围

耳轮脚下方前1/3部

面瘫、口腔炎

食道

耳轮脚下方中1/3部

食道疾患

贲门

耳轮脚下方后1/3部

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胃部疾患

十二指肠

耳轮脚上方后

1/3部

十二指肠溃疡、胆石症、幽门痉挛

小肠

耳轮脚上方中1/3部

消化吸收障碍、心悸

阑尾

大肠穴与小肠穴之间

阑尾炎、腹泻

大肠

耳轮脚上方前1/3部

便秘、腹泻

耳甲艇的后下方

肝部、眼部、下腹部疾患,胁痛、眩晕、抽搐

胰、胆

肝穴肾穴之间

胆道疾患、胰腺炎、两侧头痛、消化不良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下方

肾脏疾患、腰痛、耳鸣、耳聋、失眠

输尿管

肾穴与膀胱穴之间

输尿管结石

膀胱

对耳轮下脚的前下方

腰痛、坐骨神经痛、遗尿、膀胱炎、尿潴留

艇角

前列腺

耳甲艇的前上角

前列腺炎

艇中

脐周

小肠区与肾区之间

低热、腹胀、蛔虫症、听力减退

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心悸、心律失常、失眠、癔病、盗汗、心绞痛

心、气管穴周围处

肺部、喉部疾患、皮肤病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甲腔

气管

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

气管部疾患、咽喉炎

耳甲腔的后上方

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口腔炎、出血性疾患

内分泌

屏间

耳甲腔底部、屏间

切迹内

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

病症

三焦

肺与内分泌穴之间

便秘、腹胀、浮肿、上肢痛

耳垂

拔牙麻醉点

从经屏间切迹软骨

牙痛舌

下缘到轮垂切迹的连线至耳垂下缘作三条等距离平行线,

舌炎

上颌、下颌

再在第二水平线上

牙痛、下颌关节炎

垂前

神经衰弱点

引出两条与该线垂直的等分线,由内至外,由上而下把耳垂

牙痛、神经衰弱

分为1、2、3、4、5、6、7、8、9九个区。1区为牙、2区为舌、3区为

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近视

内耳

颌、4区为垂前、5区为眼、6区为内耳、5

耳鸣、听力减退、耳性眩晕症

面颊

面颊区

区与6区交界线周围为面颊、8区为扁

面瘫、面部痤疮

扁桃体

桃体

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上耳根

郁中、脊髓1

耳根最上缘

头痛、腹痛、哮喘、腰背痛

中耳根

耳迷根

与耳轮脚相对应的耳根部位

头痛、腹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下耳根

郁中、脊髓2

耳垂与面颊交界下缘

头痛、腹痛、哮喘、背痛

耳背沟

降压沟

对耳轮及其上下脚背面的“Y”形沟

高血压、皮肤病

心△

耳背上部

浮肿、失眠、多梦、高血压、头痛

脾△

耳背中部的中央

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肝△

耳背中部的外侧

腰背痛、胸胁胀满、急性阑尾炎

肺△

耳背中部的内侧

哮喘、发热、消化不良

肾△

耳背下部,相当于耳垂的耳背面

头痛、失眠、眩晕、月经不调

注:△为耳背穴标记,借以与耳前同名穴区别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全图)(据《中国针灸学词典》)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内侧面)(据《中国针灸学词典》)

耳穴为耳廓部通过探查而发现的敏感点。又称耳廓反应点。耳穴是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部位。具有压痛和电阻低的特点。探查耳穴须通过探棒或耳穴探查器来确定,近年各地先后报道的耳穴甚多。

实验研究证明,机体的组织或器官处在不同的状态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特定部位反映出某些正常或异常的反应。根据耳廓穴位的反应特性和检测方法的不同,也可将这些反应点称为压痛点、敏感点、良导点,反射点,阳性点、着色点、 点等。

耳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整个耳廓的穴位排列似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一般地说,与头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或耳甲腔(如图)。由于耳廓和体内各脏腑器官相互沟通,并受属于多条脑神经或脊髓神经的支配,所以当人体有病时,在耳廓相应的穴位上会出现一些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可表现为色泽、形态的变化,也可表现为疼痛、敏感以及电特性的改变。可作为诊断疾病时的参考依据。耳穴既是疾病发生时的反应部位,同时又是耳针施术的治疗部位。如耳廓肝区出现丘疹、白点、脱屑或明显压痛,说明肝脏有病变;落枕患者在耳廓的胆区、小肠区、颈区有明显的压痛, 这些压痛敏感点会使颈部疼痛的症状减轻或痊愈。耳穴同人体各部穴位一样,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当今已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5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指针刺耳廓特定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耳和经络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论述,并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3]。利用针灸 耳廓治疗疾病,在《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许多古代文献均有记载,民间亦广为流传,但未形成系统[3]。解放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吸收国外研究成果,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治疗方法[3]。不仅可予针灸,还可施行电针,注射药物或割治等方法,并可用作针刺麻醉[3]。临床操作时,以耳针(或短毫针)对准选定穴位快速刺入,但不可穿透耳壳,捻转数秒钟后留针30~6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3]。需较长时间留针,可用皮内针埋置[3]。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凡针刺疗法适应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对疼痛性疾患效果尤佳[3]。为准确选取穴位,有耳穴探测器可供使用[3]。

6 耳针麻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